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案例分析
A. 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分析報告論文
摘要: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是一個典型的中學生行為障礙的案例,通過對該生的行為糾正,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 心理健康中學生
一、案例學校表現介紹
李樂,男,十七歲,2008年9月升入我校,現為我校八年級101班學生。
該生學習很不認真,經常曠課,和一些已經不上學的社會青年交往;由於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穿著時髦,甚至有早戀行為,時常在學校里製造一些事端,學校領導對他進行了多次的教育,效果不是很明顯。對於在課堂上批評過他的老師採取極端的抵觸性緒,甚至表示完全不學這一科,甚至在老師對他解釋過不該說那些過激的話之後,仍不能理解,為此,老師們對該生極為頭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調查
經過調查該生的家庭情況,我們了解到,由於該生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其生活起居均由爺爺照顧,由於受到爺爺、奶奶的溺愛,從小就比較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愛發脾氣,好吃零食,不能靜下心來學習,喜歡到處亂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很少,對父母的話經常是漠然視之,甚至視父母為仇人。
二、案例分析
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可以判斷該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存在極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適應不良、自我調節困難、缺乏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誘因影響下所產生的行為問題。主要包括不良習慣、多動症、依賴行為、退縮行為、攻擊行為、品德行為等。
在本案例中,此學生缺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爺爺、奶奶對其極少約束與指導,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有求必應,以自我為中心,自製能力較差。因此,該生雖然物質上比較優越,但內心極其孤獨、空虛,形成了一種亂花錢,講吃穿,甚至攀比、早戀、厭學等不良行為,逐漸發展成為所謂的問題學生。
三、個案處理
針對這位學生的這種不良行為,在輔導之前,我認真分析了形成這些不良行為的最關鍵的問題—留守兒童和隔代撫養現象,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我決定從該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環境入手,對該生進行充分的心理溝通、交流與指導,重點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教育,採取措施如下:
1、進行理解性的溝通、談話。
首先,我抽出一定的時間,以平等的姿態,與他進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談話,從而知道他的心裡正在想些什麼,一開始他還不願意說,在我的鼓勵和勸導下,他還是告訴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況,對友誼、對理解的渴望,對學習進步的渴望,讓我從中體會到了內心的孤獨與不滿,尤其是對父母的報館,他覺得在與父母相處的極少的時間里,不但沒有得到他們的關愛,而且還經常遭到嚴歷的批評、教育,他認為,在父母的眼裡他只有缺點、毛病,因此,形成了與父母的對抗心理。
2、理解學生,樹立他的自信心
有人這樣說過:「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喚醒人,喚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見像這樣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因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與交流,對於這位學生的這種行為,我們不應該粗暴地指責訓斥,而是耐心地告訴他: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關鍵是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理解。當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這一不良行為,並因此受到來自家長、同學的指責而感到痛苦時。以此,來消除他的對抗、逆反心理,引導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錯誤。我想:此時幫助他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是最關鍵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誠的言語激勵他,及時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又常常給他講些中外科學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例,使他逐漸明白應該從小學好本領,還給他講述有許多中外聞名的名人,在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是不理想,但經過努力最終成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時告訴他: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斗,就能實現目標,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
3、家校結合,改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均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態最有效的方法。此學生由於與父母接觸較少,父母對其關心和指導就更少,並且對其還有著較為強烈的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當他在學校表現不好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時,父母對他的責罵、懲罰,使他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是一種對父母的仇視。反過來爺爺、奶奶又對他的溺愛又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心理不平衡,我首先讓該生明白,「打是親,罵是愛,不聞不問要變壞」,家長的教育方式會有不當之處,但家長的出發點是為了子女成材,作為子女要體諒父母的苦心,父母常年在外打拚為的就是讓他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另外,我通過與其父母溝通,讓他們明白,「打是親,罵是愛,一味打罵難成材」,並向他們介紹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讓父母降低對這位學生的要求,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給予理解,使其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甚至愛心,幫助改善家庭氣氛,改善教育方法。與其祖父母溝通,讓他們明白,不能對孩子一味的溺愛,這樣會害了孩子,通過與家長配合,經常互相溝通,對該生在學校或家裡表現好的地方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態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表揚激勵,促使其發揚優點改正錯誤
心理學研究表明:發現孩子的長處並不難,關鍵在於能否及時而恰當地給予激發和促進,而激發與促進的關鍵又在於賞識。像這樣的「問題」學生,及時地予以激勵性的賞識,是非常有利於教育的。在家訪過程中,我發現他特別親自己的奶奶,當年邁的奶奶差一點摔倒時,他一個箭步跑過去扶起奶奶,甚至還要背奶奶下台,這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心、親情。我不失時機的給予了表揚,他有點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聽他奶奶說,如果碰到天黑奶奶出門,他一定要跟在後面,怕奶奶摔倒。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認可,我發現這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有了轉變,他開始愛幫助同學,開始與同學真誠的交流,厭學、與抵觸心理有了極大的轉變,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四、案例反思
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想出辦法如何教育學生,如何才能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尤其是對有一些問題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關愛。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准音調。」教師的愛心能換取學生的信任,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才能從新喚起學生的自信,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尊,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使他們走出不良習慣的束縛,而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往往能影響他的品質、性格,乃至影響他的一生。我們不僅要教育他們學好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們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溫情,這些學生就會少一點失落,多一點收獲。讓我們努力從孩子們身上發現亮點,毫不吝嗇地用語言、目光、體態表達出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充滿愛心地去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的鑰匙,重燃希望的火花!
B. 心理輔導案例
教案一篇篇貼出來挺麻煩的,我也是心理輔導老師,推薦你一個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較多的網站吧:
星星點點——心理學信息交流網
http://www.xxdd.net.cn/Index.htm
進去後點「學校心理」,裡面個案、教案都有的
C. 心理咨詢案例的過程
心理咨詢案例的過程基本為傾聽、找出問題關鍵點、溝通解決問題。傾聽回是心理咨詢的答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基本要求。傾聽既可以表達對求助者的尊重,同時也能使對方在寬松和信任的情況下訴說自己的煩惱。傾聽時,咨詢師要能認真、有興趣、設身處地去聽,並適當的表示理解,不要有偏見,不做價值評價。
想要獲得好的心理咨詢,選擇泊恩心理這種知名機構是很重要的,泊恩心理將前沿的循證醫學知識在精神心理治療中付諸實踐,制定優於行業的醫療標准,一切從患者出發,嚴格遵循國際精神障礙(DSM-5、ICD10)診斷標准。提供細致極簡的就醫流程,多渠道的預約就診服務,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擁有私密以及人性化的就診環境,耐心聆聽患者需求,全過程跟蹤服務,讓就醫過程更精準、更便捷、更愉悅。
D. 小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看了上面的內容後,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心理障礙的形成,家庭的因素佔主要作用版。所以,在輔導孩權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那就是去疏通孩子母親的愛之渠。母親給予孩子的愛是任何一個心理輔導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但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幫助母親,重新擁有愛孩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代表母親的言行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愛的表達方式是否被孩子接收到,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是,那麼,只有去換其他的方式去愛,換不代表無能,換只代表去尋找更好的途徑。
願我的感受能夠對你有所啟迪,能夠幫到孩子的母親學會愛的方式,幫到孩子健康成長。祝福!
E. 心理輔導個案求分析
這並不能算問題,為什麼控制不住呢?是因為當前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吸引他或者必須他做,所以要做的是讓他確立一個清晰的目標,然後建立一個激勵制度,逐步去完成,當他有事情必須要做的時候,或許會好一點。真不行的話讓其去多去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