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輔導等工作
㈠ 學校心理工作的三大領域是什麼
學校心理工作的三大領域:
一、 學習問題的咨詢
學習問題的咨詢就是尋找產生學習困難的根源。比如學習成績為什麼會下降?原因可以有很多,可能是學生能力差、身體疲勞、記憶力衰退,也可能是沒有興趣、恐懼症,或者是學習習慣不好等等。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例如學習計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個人的學習目標,學習有沒有效率,聽課方法、態度如何等等,視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
二、 適應問題的咨詢
適應問題可以分為行為問題和人格問題。
行為問題有重大的行為問題和輕度的行為問題兩種。重大的行為問題如:防火、偷竊、暴力、殺傷、恐嚇、自殺等。輕度行為問題如:厭食、失眠、夜驚、舔指、說謊等。
人格問題也有嚴重和輕度兩種。嚴重的人格問題如:神經症、境界例,此時就要及時與神經科醫療專家聯系。輕度的人格問題如:自卑、嫉妒、不安感、怠惰、偏執等。
三、 成長與發展問題咨詢
主要是關於兒童和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問題,其中包括人生觀、生活價值觀的確立,對自我潛能和特點的理解和把握,對自我社會性的發展和將來人生的設計等。此外交友、健康、安全、人際關系及親子關系的處理也很重要。
㈡ 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助理做些什麼工作
我去過我們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裡面的助理是在校學生(情況與你的有所不同哈),我去那幾次,看到她做的事都是那兩樣:1、登記來尋求心理輔導的學生信息;2、陪在咨詢室外等著的學生聊天。(我沒見過助理單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我每次去學校的老師都在,而且咨詢室只有一個)。聊的話題很簡單,學校(院)里最近發生的事啊,相關專業的就業情況啊,武漢(我們學校在武漢,呵呵)最近有什麼事發生啊什麼的有時還說些鼓勵的話。
至於你說的打掃衛生什麼的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每次去都很乾凈,簡單、整潔,還有幾本書和雜志,好像是給不想和助理聊天的人看的。
你應該算是是比較專業的咨詢師,估計老師不在時你也可以代替老師一下,或者咨詢室多,你也可以為那些看起來正常的人提供一下心理輔導
㈢ 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流程有哪些
心理咨詢是面向學生來的特源殊性質工作,對學生個別咨詢、團體輔導等必須按照本條例規定完成。
1、 預約
嚴格執行預約制度,由專人負責學生的預約,咨詢中心值班人員必須按照預約安排的時間與學生進行面談咨詢。
2、 咨詢
咨詢師接到學生的預約後,須對來訪學生情況有大體了解,並做好相關准備工作。會談結束後須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下次會談。
3、 效果評估與反饋
對接待的學生要有效果評估,如需長期回訪的要做好記錄。並做好效果反饋工作。
4、 轉介
遇到咨詢師無法處理的問題應當及時轉介。
5、 檔案管理
學生心理檔案暫由咨詢師保管,但需做好登記備案。每學期所有檔案匯總,集中由專人專櫃保存。
6、 交流
咨詢中心人員定期交流,對部分個案可集中討論拿出集體的咨詢方案,以更好為學生服務
㈣ 如何有效開展學校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興起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它是一個涵蓋非常廣的概念,幾乎涉及人們生活的所有領域,常見的有心理健康咨詢、教育輔導、職業指導、婚姻家庭咨詢等。在西方,心理咨詢已經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學校心理咨詢工作也非常普及。心理咨詢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但近些年來發展較快。目前,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大力推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加強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孩子的世界很小,他經歷的磨難,在他看來都是最大的。我們難以體會和想像。有時隨便的一句話就可能造成對學生的傷害,一般成人看來很小的問題,而在孩子心理卻是放大的感覺,如果沒有引起成人的注意,就可能成為心理疾病,甚至會做出極端的事。
一、心理咨詢的定義
咨詢一詞含有商討、會談、徵求意見、尋求幫助、顧問、參謀、勸告、輔導等意思。心理咨詢,既可以表示一門學科,即「咨詢心理學」,也可以表示一種技術工作,即心理咨詢服務。
關於心理咨詢的定義,迄今尚無統一的定義,對其內涵與外延的解釋往往因理論流派及職業特點等因素的差異而不同。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心理咨詢是通過與個體繼續的、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援助並力圖使其行為、態度改變的過程。帕特森認為:咨詢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這種人際關系中,咨詢為人類提供一定的心理氣氛或條件,使咨詢對象發生變化,作出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並形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獨立個性,從而成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會成員。
我國學家朱智賢教授主編的《心理學大辭典》將心理咨詢定義為:對心理失常的人,通過心理商談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對自己與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改變其態度和行為,並對社會生活有良好的適應。
錢銘怡在《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一書中將心理咨詢定義為:心理咨詢是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無論哪種定義,無一例外地指出了心理咨詢的心理性、自助性、以及助人性。簡單地說,心理咨詢就是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
1、對於從事中小學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來說,要正確理解學校心理咨詢的含義,應澄清以下幾個觀點:
1)心理咨詢遵循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醫學模式。在咨詢的過程中,來訪學生應被看做是正在發展中的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咨詢員的任務是就來訪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學習中的問題或應激情境,幫助其發現以何種策略或行為方式、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達到其所追求的現實目標。
2)心理咨詢強調發展的觀點。它幫助來訪學生消除阻礙發展的各類因素,以達到最佳的發展水平。
3)心理咨詢是一種磋商行為。是咨詢員與來訪學生之間的一種彼此合作的夥伴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它不同於師生關系、醫患關系和朋友關系。
4)咨詢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會談,咨詢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傾聽。雖然在咨詢中,咨詢員可以有選擇地採用一些其他方法,如游戲、心理測驗、小組討論等,但這些都是輔助性方法,其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還是咨詢員與來訪學生兩人之間的交談。
學校心理咨詢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而這種成長是自發、主動的。因此,要真正弄懂心理咨詢含義才能准確把握心理咨詢的科學概念。
2、從當前國外學校心理咨詢的發展來看,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和趨向:
第一,學校心理咨詢的職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心理咨詢已成為學校心理學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往分散於學校、醫療保健、社會福利等部門的心理咨詢人員,在組織協調、資格認可和專業培訓上曾經出現過與其他心理學應用人員相互交織的競爭的情況。隨著70年代初國際學校心理學聯合會的建立,歐美不少國家的學校心理咨詢人員經過嚴格的資格培訓和證書登記,目前已逐漸統一到學校心理學的組織體系中來,使得學校心理咨詢的職業地位行到鞏固和加強。
第二,學校心理咨詢的規模和范圍繼續擴大,對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咨詢服務的比重逐漸增大,咨詢人員日趨年輕化。心理咨詢已不再局限於少數發達國家和一些條件優越的學校。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心理咨詢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更多的普通學校開始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咨詢人員志願到基層進行巡迴咨詢,為廣大中小學生服務。
第三,在學校心理咨詢的方法和理論模式上,出現了強調整體、綜合以及重視社會環境影響的特點和趨勢。這種趨勢與整個心理學在方法論上強調整體、在理論上重視社會因素對個體心理的影響有關。學校心理咨詢已不再局限於某種單一的理論模式,而是注重運用多種模式進行咨詢。學校環境、家庭關系及咨詢雙方人際關系等因素對咨詢過程的影響,亦受到愈來愈廣泛的重視。
第四,學校心理咨詢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主要表現在咨詢工作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日趨現代化。例如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建立心理咨詢專業資料庫,實現測量診斷工作的計算機化,從而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詢工作的效率,為教育情境中的團體咨詢和大規模的教育診斷提供了方便。
二、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任務與原則
(一)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任務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基本任務,是圍繞學校的培養目標,充分發揮咨詢員的主動性和專業技能,通過各種咨詢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改善學校及家庭的心理環境,並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矯治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促進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促進學生發展
(1)促進學生認知發展。
中小學生的認知活動主要包括感知、記憶、思維和想像。認知過程是中小學生學習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動,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成績,同時對學生的其他活動也有重要影響。因此,促進中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是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首要任務。咨詢員應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分析與測評,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發現其中的問題與障礙,幫助學生本人、教師和家長了解認知與學習的關系,以及認知發展特點和制約因素,提出改進學生學習及教師家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促使學生的認知活動健康發展。
(2)促進學生情感發展。
情感是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內容,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個性品質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是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重要任務。咨詢員一方面要幫助教師和家長掌握小學生情感發展的一般特點,在教育工作中採取恰當方式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運用觀察、分析、測評等手段,對學生的情感發展善進行評定,及時發現各種不良情緒的表現,積極採取措施幫助學生排解情緒障礙。同時還要配合有關方面,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從小培養健康、高尚的社會性情感,逐步增強學生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
(3)促進學生意志發展。
咨詢員應看重從以下幾方面促進學生意志的發展:
第一,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幫助他們逐漸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增強他們獨立自主入理問題的能力;
第二,加強學習、生活的計劃性,學會自主確定學習或其他活動的目標,避免行動的盲目性和沖動性;
第三,培養學生的堅定性,即面對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意志品質。這是學生意志發展中的核心因素。
(4)促進學生個性和品德的發展。
通過心理咨詢,要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學生個性與品德的形成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密切關系,協調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方面,共同為學生的個性和品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在學生的個性品質中,核心因素是性格,而中小學階段又恰恰是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心理咨詢中要充分重視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並及時發現、糾正學生的不良性格傾向,這對於學生個性和品德的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
(5)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要不斷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便成為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又一重要任務。咨詢員一方面要全面了解中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特點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指導教師和家長幫助學生克服有關適應障礙,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學會正確處理各種糾紛、矛盾,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逐步提高中小學生的人際交往、應激反應和挫折承受能力。
2、進行學習指導與生活指導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應面向全體學生,圍繞學習活動和日常生活進行咨詢指導。
具體作法有以下幾種:
(1)進行學習意向指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咨詢人員應指導教師和家長全面了解中小學生的學習意向,採取積極措施糾正學生的態度偏差,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2)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方法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和成績。由於中小學生年齡小,學習經驗少,因而在學習方法方面尤需得到咨詢指導。咨詢人員應在向學生介紹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具體了解求詢學生的學習特點、特別是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助。
(3)進行學業不良的鑒別與指導。主要任務包括:第一,篩選、鑒別學業不良學生;第二,針對學業不良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咨詢指導意見;第三,圍繞學業不良向教師、家長提出改善學習環境和輔導方法的建議。
(4)進行校園生活指導。主要包括作息制度指導、集體生活指導、課外活動指導等。
(5)進行行為指導。主要是幫助教師和家長鑒別、糾正中小學生的不良行為,並站在咨詢的立場對中小學生的其他有關行為問題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3、開展心理治療和心理保健工作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第三項任務是對少數心理偏常學生進行必要的矯治,對個別症狀嚴重的學生則應轉介到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尋求幫助。與此同時,咨詢員要向學生、教師和家長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使心理保健的思想深入人心,為維護和幸學生的身心健康貢獻力量。
4、幫助教師和家長提高教育素質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第四項任務是針對教師和家長提出的教育疑難,幫助他們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素質,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二)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
中小學生盡量咨詢的原則,是指在學校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時應該遵循的指導思想與基本要求。它既是盡量咨詢工作的規律概括和經驗總結,也是對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一般要求,同時也是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工作順利開展,並與學校的整體工作有機結合,共同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的基本保證。
1、整體性原則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從個體心理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個體身心因素與外界環境的制約性、協調性,來全面考察和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其對策,同時也要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開。
心理咨詢的整體性原則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中小學生心理咨詢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學生個體的整體性發展,即通過幫助和指導使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較全面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小學生的心理也能得以健康發展;二是追求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各種模式、方法與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的協調一致,相互促進。
2、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在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工作中把學生作為主體。對學生的各種指導、幫助並不是把學生作為被動接受影響的客體,而是通過學生的「自助」即學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導能力的提高,實現心理咨詢的目標。貫徹主體性原則,要求心理咨詢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從學生的自身需要出發;要採取有效方法並用鼓勵、商量的語氣讓學生發表看法,宣洩情感,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與辦法。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員應從平等尊重的立場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相信他們的誠意和談話內容,努力和他們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賴關系,以確保心理咨詢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取得圓滿的結果。
3、活動性原則
活動性原則是指心理咨詢要重視活動對個體心理健康的作用。實踐活動是個體心理發生、發展的基礎,中小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實踐活動,其個性的完善及社會適應性的提高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交往、勞動等實踐活動。因此,針對中小學生的問題所展開的輔導內容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傳授上,應讓學生在各種模擬與實際情境中去討論、體驗、訓練等。調動學生的自覺主動精神,會取得積極的、有效的心理咨詢效果。
4、個別對待與面向全體相結合原則
面向全體是指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價值在於中小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這是由學校教育的本質決定的。中小學生群體因其發展的年齡特徵及學校教育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有著共同的心理咨詢任務。提高中小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這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集體心理咨詢就是針對中小學生共性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展開的。
個別對待是指心理咨詢中要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在不同個體身上的表現形式、程度、持續時間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咨詢必須要針對每個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具體問題,採用靈活多樣的輔導策略與方法,因勢利導。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堅持個別對待與面向全體相結合原則,在實際操作時要認真做好個案研究,積累個案資料,提高團體輔導的實效。
也就是說,咨詢員既要注意學生的共同表現和一般規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又要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包括年齡差異、性別差異和個性差異等,因人而異,努力使教育適合學生的個別特點。
5、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
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是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中一項重要原則。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就其基本功能來看是適應性功能和發展性功能。但應看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雖然從整體上來看屬於正常范圍內的發展和適應問題,但也有一些中小學生由於心理脆弱,基於不良社會生活事件及應激等出現一些心理疾患與行為偏差。一旦出現嚴重心理疾患與行為偏差,就會對學生個體、家庭及社會帶來一些負面後果。及時預防學生心理疾患及行為偏差的產生對於從總體上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雖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最終的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要通曉心理咨詢工作的理論與技巧,善於運用言語表達、情感交流和教育手段理解學生心靈,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行為改變。
貫徹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心理咨詢的關鍵時期。第一,在個體心理未定型、可塑性圈套的時期開展心理咨詢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第二,給予社會環境處於不利地位、生活發生重大變故、自我期望值偏高而又屢遭挫折的學生以特殊關照,早期干預,可以取得一定的預防作用。第三,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人員針對正常學生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學生應付挫折,適應變化的能力。
6、促進成長的非指示性原則
非指示性原則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的。他認為心理咨詢應以雙方的真誠關系為基礎,這種關系不是一種灌輸的關系,而是一種啟發或促進成長的關系。人有理解自己、不斷趨向成熟、產生積極的建設性變化的巨大潛能,心理咨詢的任務就在於啟發和鼓勵這種潛能的發揮,並促進其成熟或成長,而不是包辦代替地進行解釋和指導。所謂非指示性,只意味著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實現對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咨詢中非指示性原則比早期的指示性輔導更具科學性。
7、保密性原則
在心理咨詢過程 中,咨詢員有責任對學生的談話內容予以保密,學生的名譽和隱私權應受到道義上的維護和法律上的保證。咨詢員要充分認識解決心理問題的艱巨性、復雜性,樹立堅持不懈、不怕反復的思想,這才有利於心理咨詢效果的鞏固與提高。
三、心理咨詢的目標
在咨詢中,明確咨詢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詢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直接目標:即通過心理咨詢來解決來訪者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擾。
例如,在學校心理咨詢工作中,咨詢員處理的都是學校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如:學生對學校環境不適應、同學不和、學習困難、考試失敗等。雖然這些事情繁多、瑣碎,但都是很具體的生活事件,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心態,所以都可作為心理咨詢的直接目標。
第二個層次是中間目標:即通過處理一些具體困難以後,學生對自己能有一個反思,達到自然認識、自我接納、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適當的生活方式。
例如,意識到進取心是學習的動力;認識到接納自己和欣賞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如何去欣賞別人,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學會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加強自我表達能力,完善自我形象等。
第三個層次是終極目標:即達到理想的境界,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和智慧,實現遠大的抱負。
這是馬斯洛所提出的人類需要層次中最高的層次。
舉例說明:咨詢員與一個因中考失敗而悲觀失望的學生共同制訂的咨詢目標:
1)終極目標:心理健全
2)中間目標:1、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2、促進自信,對生活充滿希望。3、正視現實,再做積極努力。
3)直接目標:1、將腦海里常出現的「我沒有出息」的想法,從每天15次減少到每周至多2次。2、控制情緒,把想發火的沖動從每天8次降低到每周至多2次。3、每天至少用半個小時同家人愉快地聊天。4、制訂作息時間表,集中精力實習功課,每天堅持2個小時自學。5、每天堅持40分鍾的體育或者文娛活動。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直接、中間、終極目標都完整地體現出來。
咨詢目標應符合以下幾條標准:
(1)目標應該是來訪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咨詢的目標是幫助來訪學生澄清自我觀念和價值,幫助他認識到自身的潛能,想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決策能力等,而不是直接幫他拿主意。因此,在確立目標時,應由咨詢員和來訪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來確定,讓來訪學生對目標有清晰的了解和接受,這樣對他的問題的改善乃至成長都是有意義的。
(2)目標應盡量具體。
雖然並非所有的目標都可以定得很具體,但是多數咨詢者都主張目標越具體越好。因為具體的目標更能激發雙方投入咨詢的積極性,更有利於我們對整個咨詢過程的測量和評估。因此,我們主張在確定目標層次時,盡量把直接目標和中間目標定得具體些。
(3)目標是可行的。
這是指通過心理咨詢和心理學手段可以達到目標。在咨詢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由心理因素導致,有些心理主要是生物因素導致的,必須通過生物學的干預手段來改變。心理咨詢的干預手段通常只能對來訪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過程施加影響。因此,在確定目標時,必須認識到咨詢的局限性,把目標限制在來訪學生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牲的改變上。只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條件,才可能確定一個可行的咨詢目標。
(4)目標應是積極而有意義的。
目標的有效性在於目標是積極的,是符合人們發展需要的。要讓來訪學生明白,他應該接近什麼,而不是脫離什麼,比如一個學生來訪,問題是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希望咨詢員告訴他一個方法讓自己不再走神。咨詢員可以這樣問他,如果你在課上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做些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能是「記筆記」。所以,對於這個學生,直接目標可以定為「上課時,盡可能詳細地把老師的講課內容記下來」,這要比「上課時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有意義得多。
四、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內容和形式
(一)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內容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內容十分廣泛。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以心理發展為中心的咨詢
這方面的咨詢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家庭、學校、同輩集體和社會環境對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作用和影響;促進中小學生最佳發展的教育、教學方式和途徑;中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性格發展和品德發展的結構、關系與措施,等等。
2、以校園輔導為中心的咨詢
這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新生入學的適應障礙及輔導;掌握教材感到困難的心理機制與輔導;良好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增減不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糾正;增強中小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的途徑和方式;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的銜接和互補;應試技能的訓練與考前情緒的調整;中小學生人際交往的調適與輔導,等等。
3、以心理健康為中心的咨詢
這方面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與影響因素;中小學生心理衛生工作的原則和要求;不同應激源對中小學生情緒生活的影響;心理沖突、心理挫折所導致的心理危機及其早期干預;問題行為的早期發現與預防;不良生活習慣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及糾正;中小學生個性缺陷與社會適應弱點的鍛煉與改善,等等。
4、以心理治療為中心的咨詢
這方面內容 主要包括:兒童期神經症的表現及治療(焦慮症、恐怖症、抑鬱症、癔症等);兒童期行為障礙的成因與矯治(多動症、不良習慣、品行障礙、行為退縮、自傷行為等);兒童期特殊功能發育障礙的診斷與治療(誦讀障礙、計算障礙、動作發育障礙等);兒童期特種障礙(口吃、選擇性緘默、睡眠障礙、抽動症及抽動穢語綜合症、遺尿症、異食癖、神經性厭食等)的檢查與治療。等等。
(二)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形式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形式靈活多樣。依據不同的分類原則,可以劃定特定的咨詢形式。但在實際的咨詢過程中,採取何種形式則取決於咨詢的內容、咨詢對象的年齡、咨詢對象的個性特點以及家長的參與等基本條件。
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的形式有以下幾方面:
1、直接咨詢和間接咨詢
直接咨詢是指咨詢員和咨詢對象的直接接觸。
間接咨詢是咨詢員藉助於中介(如學生家長或老師)和咨詢對象發生聯系。
2、個別咨詢和團體咨詢。
個別咨詢是咨詢員和來訪學生發生單一的交互作用,每次只能幫助一人。優點:針對性強,咨詢對象顧慮較少。缺點:咨詢對象少,花費精力大,佔用時間較多。
團體咨詢是咨詢員同時對多個咨詢對象進行的咨詢。它又稱為集體咨詢、群體咨詢、小組咨詢。優點:成員間相互支持、相互影響,進行多向交流,感染力強;可解決咨詢人員不足的矛盾,提高咨詢工作的效率;對克服孤獨、孤僻、害羞等社會性障礙具有重要作用。不足之處:有些組員不願在團體中暴露自己;保密的要求較難保證;咨詢員難以對個體進行深入研究以及不好評估咨詢工作的效果。
3、現場咨詢
4、通信咨詢和電話咨詢
5、宣傳咨詢
6、門診咨詢
六、心理咨詢的准備工作
(一)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建立
學校心理咨詢室,即心理咨詢員向學生進行心理指導的場所。隨著我國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在設置上,還缺乏規范性,標準的學校心理咨詢室應設咨詢接待室、會談咨詢室和心理活動室三部分。咨詢接待室用於接待前來咨詢的學生,主要有兩方面用途:一是為來訪學生登記,預約咨詢時間;二是為前來接受咨詢的學生提供等候的空間。會談咨詢室用於咨詢,是正式進行心理咨詢的場所。活動室一般用於個案或小團體的心理測量、放鬆訓練及存放心理檔案。根據各個學校具體情況也可以進行適當壓縮,但至少要有個會談咨詢室。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基本都和咨詢員辦公室設置在一起。
學校心理咨詢室的設立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名稱
學校心理咨詢室不同於醫療機構的心理咨詢室,它針對的對象是中小學生,因此應淡化色彩,比如可取名為心理輔導室、心理聊天室、心語室。或者用一些更加含蓄的名稱:心靈綠洲、心海導航、心靈家園等,顯得親切、生動,貼近學生心理因而能使學生易於接受。
2、地點的選擇
咨詢室地點選擇本著安靜方便的原則,一般設在校園人流少的安靜處,比如圖書館、閱覽室附近,並且有窗子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太偏僻。有些學校願意把心理咨詢室設在學校偏僻的、頂層的角落。事實上,這樣的利用率並不高。
3、環境的布置
心理咨詢室是接待來訪學生,給他們以指導、啟示,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的專用房間。為達到安靜、保密的要求,應當能夠保持安靜,有較好的隔音、隔離設施。使學生感到親切、和諧、平靜、安全、放鬆,心理咨詢室的面積一般不宜過大,應該設里外兩間里間作為咨詢室,外間作為接待室和辦公用,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屏風隔開。部分設施可以簡單些,房間裝修盡可能減少硬線條和稜角,室內要整潔,光線要柔和;室內色調以中性為主,尤其不要過於灰暗,在必要的地方可放上鮮花或盆花,以示生命力。
㈤ 中學學校心理輔導具體有哪些可以做的工作
先做個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宣傳吧,觀念普及工作很重要。另外選擇幾個學生感興趣的量表,做個測試,學生知道了學校還有這個的一個機構,取得他們的信任,就有學生找你了。另外搞個調查問卷,比如學習、人際交往、情緒等方面的,看看學生們對哪些問題比較關注,然後爭取能做個講座,結合問卷結果,你的講座也更有針對性了。上輔導課要設計點心理游戲或者心理活動,千萬不要乾巴巴的講理論,切記。
㈥ 如何開展學校心理工作
在學校開展心理將抗教育是很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教回育目的,確定教育對答象,這就得做好前期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工作,了解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那些,具體制定計劃。
2、需有主題,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可以分年級進行
3、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4、教育內容選取要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最好選用發生在本校或周圍的案例
5、最好有比較專業的心裡教育老師或專家
6、要採用個例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個例有心理輔導老師制定計劃輔導,普遍教育課利用學校組織的,升旗活動,黑板報,學生手抄報,或者舉行演講賽等形式。
㈦ 作為一名心理輔導老師如何在學校展開心理輔導工作
一、可以在來學校的黑板報里,自登載有關心理方面的內容文章。讓學生知道學校里有心理老師。並且懂得一些心理學知識。
二、舉行學生心理學講座,講講關於學生心理常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
三、和班主任配合,經常了解學習有障礙的學生、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的心理狀態,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調整缺少家庭關愛學生的心理。
四、了解特殊的學習心理並且幫助調整。
五、做好應急突發事情的心理應急預案,比如自然災害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創傷。
六、可以公布你的電話號碼,或者在學校里專門有間辦公室,隨時接待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幫助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