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問題心理團體輔導
『壹』 家庭團體心理輔導
呵呵! 這個的話,給你舉一個京*師*博*仁的一個案例吧!你看看對你有幫助沒!記得採納哦!$_$
家長:
這次參加了樂樂幼兒園舉辦的《家庭團體心理輔導》,感觸非常深刻。先不說關於諸如此類的活動我從來就沒有參加過,光對於「心理輔導」來說我知道的就是少之又少,何況「家庭團體心理輔導」這個陌生的詞語。走入教室,一看到黑板上的這個課題,還沒有等老師開始介紹解說,就已經覺得非常感興趣了。
開了這次家長會之後,讓我們家長懂得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自己,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理解他們,讓我們和孩子之間互相信任,讓我們和老師之間互相信任,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說老實話,在對劉俊逸的教育方面我們都一直比較主觀,總認為大人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小孩子就要照做,不要多問什麼,總歸是對他好,從而忽略了他的感受和想法,也沒有給他自由的空間。在這次心理輔導學習中,在老師親切的引導中,在悠揚的音樂中,我閉上眼睛和同在一起但其實可以說是彼此不認識的其他孩子家長互相牽手,試著放開自己,信任原來是如此簡單。通過了這次家長團體心理輔導,讓我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像老師所說的,只有自己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其實我們只要換一種姿勢,就像蹲下身體和孩子平視,在同等高度下來和他交流溝通,理解他的世界,理解他的想法,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我們彼此之間的信任,而不是根據既定的模式讓他一味的照做就覺得是最好的。
我們會配合好老師,孩子有任何不良習慣或其他請和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溝通解決,讓孩子身心健康並快樂的成長。我們十分慶幸讓孩子來到了樂樂幼兒園,也希望關於此類的家長會能多舉辦些。最後祝貴園越辦越好!
『貳』 溝通,感恩,成長,團體輔導活動感悟怎麼寫
構建和諧班級,培養高素質人才
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和諧發展與人的和諧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只有和諧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會需要的各種和諧發展的人,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構建和諧教育,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標。楊育紅老師以「精於教書、勤於育人、勇於創新、甘於奉獻」作為對自身要求的准則,在十餘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注重講求民主,鑄造和諧的基石;著眼人本,開拓和諧的源泉;追求發展,凝聚和諧的動力,通過科學、系統的創新性教育教學實踐,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極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班級管理模式,產生了強大的榜樣輻射作用。
一、讓每一位學生沐浴在陽光下,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德育的本質是「育人」,楊育紅老師在十五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曾經擔任過理科普通班、理科實驗班、文科普通班、小班化文科班的班主任,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面對不同基礎的班級,楊老師都能牢固堅持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看作是成長中的人,社會中的人,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讓每一位學生時時沐浴在愛的陽光下,享受到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機會,實現最優化的發展結果。
----以賞識激發學生的自信。山東省實驗中學集合了全市最優秀的學生。但優秀的學習生活群體在另一方面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壓力,有的同學出現了自卑心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力水平。針對這種現象,楊育紅老師發明了兩種「班級化掌聲」,一種用來贊美別人,一種用來贊美自己。一個精彩的發言、一項完美的創意、一場成功的比賽、一次默默的奉獻都會引起節奏獨特的掌聲。為別人鼓掌,別人的長處不再是壓力,而是變成了用來欣賞的風景;為自己鼓掌,自己不再是成功者的陪襯,而是成為自信的主角。在楊老師的班裡,臨近期末每位學生要為其他同學填寫「優點單」,同時每位學生都可以收到一大摞來自同學填寫的「優點單」,大家在填寫優點單的過程中欣賞著別人,在閱讀「優點單」的過程中欣賞、肯定著自己。「原來我有這么多的優點。」「原來我如此受關注。」「優點單」成為眾多同學精心保存的珍貴紀念。在引導學生賞識他人、自我肯定的同時,楊老師更是用賞識的目光注視每一位學生。在網路搜索引擎中輸入 「楊育紅」三個字,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數量眾多的學生在論壇中、博客中回味著楊老師的賞識對他們的成長所起的激勵作用。劉曉菲同學曾獲得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但數學成績一直不盡人意。她回憶說:「當我徹底失去信心,篤定自己一輩子也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時候,楊老師輕輕走過來說:『別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她的眼睛透露著如此強烈的熱情和期望,彷彿直射進我的心裡,讓你不得不信任她。楊老師一定想不到那句普通的鼓勵是多麼巨大地影響了我今天的生活,想不到我進入大學後會瘋狂地愛上離散數學。以至在我以A+的平均成績完成計算機系大一的課程後,3位數學教授同時力主我轉入數學系......」賞識猶如生命的營養,在楊育紅老師欣賞的目光下,同學們幸福地汲取著成長的充足養份。
----以理性導引學生的個性。中學生在社會化進程中正處於青年前期和心理斷乳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軀體的成人化與心理、認知水平的相對滯後的矛盾。但楊育紅老師敏銳地看到,學生個性化潛能的發展猶如空氣,既可壓之於斗室,也可充盈於天地。秉承山東省實驗中學「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主動發展的無限空間」的教育理念,楊育紅老師為班主任工作賦予了一個全新的角色----「學生成長規劃師」。在楊老師的學生檔案里,有三項與眾不同的內容:「人生規劃書」使新生在入校的第一天便形成了對個人成長強烈的責任意識;「個性解讀報告」引導學生用理性的目光審視自己的個性,班主任的批語表達了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欣賞、建議和指導;「成長階段性評估」用來幫助學生不斷檢視自己的學習、生活的足跡。面對個性鮮明的學生,楊老師清醒地認識到,教師的職責不是打磨其性格稜角,不是為其限定標准成長模式,而是以學生的個性智慧類型為依據、以個人的興趣理想為指導、以扎實的行動為基石,引導學生在認清自己、揚長避短的前提下,固守自己的天空,開拓自己的領地,掌舵自己的航船。
----以寬容對待學生的不足。人們常說,教育是充滿希望的事業,而希望的內核是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期望心理。面對學生出現的缺點錯誤,楊育紅老師以寬容、理解和期望的心態,確立了「退一進三」的處理原則。所謂的退,是對學生錯誤的定性要實事求是,批評的態度要以理服人,處理的方式要留有餘地。但教師對學生的「寬容」也絕不等同於對缺點或錯誤的一味「縱容。所謂的進,是楊老師要求學生對錯誤的反思要觸及心靈,改正錯誤的行動要有目共睹,矯正錯誤的效果要為班級全體提供價值引領。寫一份錯誤心理報告、為同學們講述一個與所犯錯誤類型相似的勵志故事、為班級建設提供一項合理化建議,同學們說:「楊老師處罰學生,既給你留足了面子,又讓你終生難忘。」楊育紅老師對一則寓言情有獨鍾:風和太陽比賽,看誰能讓披著篷的遊客脫掉斗篷。冷風拚命吹,遊客反而抱緊斗篷不放;而暖洋洋的曬照射在遊客身上,遊客則很自然地去掉了斗篷。楊老師說:春光融融勝過狂風暴雨,理性的說服勝過粗暴的批評。教師的寬容是學生自信心的保護傘,是學生發展的一種動力。教師的寬容為學生的成長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間。
----以尊重塑造學生的人格。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高下之分,行為習慣也不盡相同,但在楊育紅老師的字典里沒有「優生」與「差生」的概念。在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群體中,藝體生常感覺自己不如別人,甚至低人一等,有消極的潛意識的作用下,往往放鬆了對自己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的要求。課外活動時間,楊老師喜歡帶領同學去觀看班裡體育生同學訓練;在文藝演出時,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組成熱情的「親友後援團」。藝體生們勤奮訓練的身影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藝體生們憑借超凡的特長水平成為大家喜愛的明星。一位體育生同學當選「感動班級年度人物」,同學們為他題寫了這樣的感言辭:「看到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的你,大家說你是一個勤奮刻苦的人;看到剛參加完高水平測試,還打著吊針就來參加考試的你,大家說你是個不言放棄的人;你承包了教室最高處的衛生清理工作,大家說你是一個熱愛集體的人。雖然你不愛講話,但你是班裡的明星,你為我們樹立一個認真生活著的『人』的楷模」。
二、在團結競爭中體會成長的快樂,培育和諧的班級氛圍
衡量班主任老師工作質量的高低,要看他所帶的班級是否具有積極、健康、向上的班風。楊育紅老師充分發揮班級建設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精神情感的升華作用,讓老生常談有了新談法、常規教育找到了新角度、學生發展有了新境界。
----重視主題教育。主題班會是班級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楊育紅老師為提升主題班會的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實效性,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使主題班會在學生思想教育、班風學風建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楊育紅老師科學確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期間的二十大教育主題:
1、或許這個學期會有所不同----開學動員教育
2、游戲規則、學校規則、社會規則----紀律教育
3、人生的第一張名片----誠信教育
4、其實這是個很私人的問題----公德教育
5、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教育
6、飲水思源,愛校榮校----實驗意識教育
7、成長的感覺----心理健康教育
8、找一條離羅馬最近的道路----學法指導教育
9、欣賞世界從欣賞自己開始---賞識教育
10、一種痛苦而愉快的體驗----自省意識教育
11、感悟細節的魅力----習慣養成教育
12、當面對潘多拉之盒----網吧預警教育
13、人最寶貴的----生命教育
14、獻上一束康乃馨----親情教育
15、九月的祝願----尊師教育
16、善良是種覺悟----仁愛教育
17、諾亞方舟的船票----安全教育
18、民族魂,中國心----愛國主義教育
19、學校興衰我的責任,班級榮辱我的責任----責任意識教育
20、用尊重的鑰匙打開心靈的大門----健康人際交往教育
二十大教育主題將主題班會打造成學生情商培養的系統工程,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高中思想教育主題鏈條。
---- 開展創新活動。對於班級氛圍的營建,楊育紅老師總愛向同學提起一幅世界名畫《雅典學院》:畫面里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50多位著名學者。大家的神態輕松自由,看不出誰是老師、誰是學生,從大家的臉上更看不出對分數的嚮往和對成績排名的憂慮,人們能看到的是激情的辯論和熱烈的探討,能看到的是人類智慧的迸發和對真理的追求。為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營造和諧、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楊育紅老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創新性的班級活動。「激情飛揚—實驗精英辯論賽」、 「實驗技能大比拼」、「學科對抗賽」、「讀書交流會」、「我為歌狂——英文歌曲賞析」「實驗班體育明星評選」,同學們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習的熱情,增強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創新精神,提升了綜合素質。
----記錄成長足跡。楊育紅老師認為,和諧的班級不應只是人生旅程中匆匆走過的驛站,而應成為一個充滿溫情和美好記憶的港灣。在她的提議下,03級21班建立起自己的班級日誌。與普通的班級日誌不同,它不是班級生活的流水賬,而是班級大家庭中眾多心靈的對話。班級日誌使同學們在完成了一天的功課之後,有了一片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園。每篇日記都是作者面對其他同學的一種自我剖析,是班級每個成員的相互審視。溫暖的情懷充盈其中,同學鏗鏘有力的前進腳步聲回盪其中,家庭日記使班級自主管理走向科學化、人文化。這本名為《漸杳瀾漪》的班級日誌由劉堃校長作序,已正式出版發行。
三、使家長成為教育合作夥伴,搭建和諧互動的家校教育平台
學校教育不可能獨自承擔學生成長的全部責任, 家庭和社會等環境因素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諧教育關注的范圍不能局限於課堂教學或校園生活,必須擴展到學生成長背景中更廣闊的領域。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是楊育紅老師一直思考的重要課題。
----倡導親子關系的融洽。親子關系是世間的第一人際關系,良好
親子關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04年的母親節,楊育紅老師在班內開展了「深深父母恩,殷殷兒女情」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其中的內容之一就是布置學生給家長寫一封信。幾乎每位同學信的開頭都是這樣寫的:「媽媽,我從沒給您寫過信,我把這封信當作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來完成。但當我完成這項作業的時候,我是多麼感謝楊老師給我們創造的這個機會讓我把十幾年來對您羞於出口的愛意和感謝表達出來。」五十多封飽含著兒女深情的信件從學校發出,同學們用真摯的情感,敞開心扉的溝通給父母送上了第一份節日的驚喜和欣慰。同學們的心動立即轉化成行動,「給母親一束鮮花」、「送給媽媽的護手霜」、「為父母做一頓晚飯。」所有的家長都在這一天感受到來自兒女的溫情。
----謀求育人理念的認同。楊育紅老師注重以家長會、家訪、開辦家長專題講座等各種方式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增進教師和家長的溝通,贏得了家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通過不同的交流渠道,楊老師所倡導的「為學生四十歲以後的人生負責」的教育理念得到家長的高度贊同;「學知識、學做事、學做人、學生活」的育人內容得到家長的一致認可;「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責任、多一份警覺、多一份溝通」的家校配合要求家長們更是耳熟能詳。
----實現教育效果的互補。隨著孩子在校時間的增長,知識水平的提高,家長們教育語言逐漸匱乏,教育手段漸顯無力,家庭教育內容單一的問題的現象日益突出。很多家長都在問:「現在的功課我們輔導不了,在高中教育階段,我們應該關注什麼,我們需要做哪些事情?」 許多家長把這種「無從插手」的焦慮轉化為「『找老師給孩子換同位「、「找校長給孩子換老師」、「找家教幫孩子補功課」的忙碌。楊育紅老師注重搜集各種資料,及時善意地向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議。通過系統化的引導,家長們認識到:家庭教育最大的職能就是對孩子品德、習慣的培養,只有家庭教育的這個職能充分發揮,才有可能使學校知識教育的職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家長們不再僅醉心於對孩子學習情況的具體指導,而是更加註重發揮在精神引領、人格塑造、心理疏導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
和諧,如春花燦爛,沁人心脾;和諧,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楊育紅老師的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在和諧的教育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她所教的學生多人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和國際中學生體育競賽獲得金牌,為國家爭得了榮譽,多人以優異成績升入北大、清華,她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濟南市先進班集體,楊育紅老師本人被濟南市教育局和濟南市政府授予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2005年、2003年兩次榮立濟南市個人三等功,兩次被評為濟南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2005年被評為濟南市名師,並被確定為齊魯名師人選。在山東省實驗中學第四屆班主任工作研討會上,楊育紅老師關於構建合諧班級的專題報告引起強烈反響,發揮了突出的榜樣示範作用。在楊育紅老師工作思路的啟發下,如今的母親節已成為山東省實驗進行感恩主題教育的重要時機,優點單已發展為學校層面的個性化獎勵措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啟人班主任工作方式正逐步提煉、固化為全體實驗師秉承的德育工作信條。和諧教育的理念已在更加廣闊的土壤中深深紮根,結出了累累碩果。
還有一篇: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執政黨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和諧發展與人的和諧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和諧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會需要的各種和諧發展的人,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和諧,應該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徵和價值取向,呼喚和諧教育,構建和諧班級,這對學校班級建設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要求、理念及管理模式。
和諧班級,離不開和諧的社會,離不開和諧的校園,更離不開班級上的每一位和諧的學生,因而和諧教育,不僅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和諧,也是每個學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過程的和諧;不僅是某一時期的和諧,也是中學階段全過程的和諧;不僅是教與學的和諧,也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和諧;不僅是校內各種教育的和諧,也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和諧教育使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得到發展。
而實現和諧教育,根本上應該著眼於人。「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陳壽)
人是最寶貴的資源,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質,開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而構建和諧班級,應牢固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看作是成長中的人,社會中的人,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時時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從而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機會,實現最優化的發展結果。
一、以人為本,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班級建設管理中,班主任、任課老師的角色不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是引路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讓每一位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享受到和諧融洽的幸福。
1、以賞識激發學生的自信。
農村中學許多學生因家庭困難或離異、學習成績差等因素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覺得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甚至連走路都是低著頭,針對這種現象,我在班級開設了 「掌聲送給別人,也送給自己」的活動,掌聲一種用來贊美別人,一種用來贊美自己。哪怕是課堂上一個精彩的發言、板報上一項完美的創意、運動場上一場成功的比賽、生活中一次默默的奉獻,都會贏大家來發自內心的掌聲。為別人鼓掌,別人的長處不再是壓力,而是變成了用來欣賞的風景;為自己鼓掌,自己不再是成功的陪稱,而是成為自信的主角。同時在班上我還設立了一張桌子叫「幸福的桌子」,表現最好的同學可以坐在這個位置上,一學期下來,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令大家羨慕的幸福人。還有,每個月都有一個學生互評活動,通過互評更多的去發現、挖掘別人的優點,然後這個互評表再回到各人手中,特別是那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同學看到別人對自己優點的評價時,那種激動的心情是用語言無法描摹的。這些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在肯定別人的過程中也肯定著自己,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以尊重塑造學生的人格。
英國教育學家洛克說:「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尊重與侮辱對於他的心理便是最有份量的一種刺激,保護它、發展它可以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尊重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潤滑劑,任何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作為教者,我們要盡力地呵護學生內心深處的這種渴望。在班級上,發揚民主、廣納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每年期末我們班都要搞一個活動:評選本學期最感動班級的人物。上次我們班一個成績不好的同學當選上了,同學們為他題寫了這樣的感言辭:「看到你在教室里埋頭攻讀的身影,大家說你是一個勤奮刻苦的人;看到你在跑道上摔倒了,又繼續爬起來,大家說你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的人;你承包了教室最高處的衛生清理工作,大家說你是一個熱愛集體的人。雖然你成績不太棒,但你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認真生活著的人的楷模。」烏申斯基說過:「在教育中的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這種無言的人格感化勝過「刻意」的教育,其中所蘊涵的道德營養會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靈魂深處,激勵全班學生求真向善臻美。
3、以理性引導學生的個性。
中學生在社會化進程中正處於青年前期和心理斷乳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軀體的成人化與心理認知水平的相對滯後的矛盾。義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說過:「個性是一個人創造力的源泉,一個沒有創造力的孩子是不可想像的。」作為教者要善於引導,提倡個性化的發展。從學生進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袋。羅丹說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為教者,我們要用細心、耐心去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他們記錄在冊。在這份成長檔案里包括這樣的內容:「人生計劃書」,使學生在入校的第一天便形成了對個人成長強烈的責任意識;「個體評價表」,引導學生用理性的目光審視自己的個性,班主任、認課老師的批語表達了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欣賞、建議和指導;「成長階段性評價」,有自己的評價、學生的評價,用來幫助學生不斷檢視自己的學習、生活。這份檔案袋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足跡,看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引導學生在認清自己、揚長避短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發展自己的個性。
在這樣的班級中,師生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老師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愛,更讓學生享受到了愛,而且讓學生學會了愛,學生自然「親其師,信其道」。
二、以人為本,培養和諧的班級氛圍。
作為教者要十分重視並善於創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使教育活動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進行。此間,學生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師生間也進行著情感交流,在這樣的和諧氛圍中,大家其樂融融。
1、召開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我經常藉助於主題班會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內容上,如:開學動員教育、紀律教育、誠信教育、公德教育、禮儀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生命教育、親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涉及方方面面。在召開的形式上也力求多樣化,如心理專家專題講座、記錄片介紹、學生跟家長共同參與班會等等。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既有審美體驗,又有情感教育,這些主題班會的召開大大升華了學生的內心,更加覺得這個班集體的溫暖友愛。
2、開展心理教育。
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僅在寫作上如此,精神上也是一樣的需要源頭活水,這些精神可以支撐著學生情感的大廈,鼓勵他們跨過人生的坎坷。學校經常開展一些講座或演講活動,這些活動像清風滌盪著學生的心田,也像春雨滋潤著學生的心房。如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洪戰輝來校演講,一次次的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正如有些同學在日誌中所寫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唯有奮斗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關安金鵬的專題講座,讓我們感知到了學生感動的心靈。同時史鐵生、霍金、張海迪、貝多芬等也走進了我們學生的精神世界,這些都給我們學生的心靈注入了一腔活水。在這樣的活動感悟中,學生更是覺得生命的不易,知道了既要珍視自己,也要珍視他人,整個班級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平時誰有了困難眾人齊幫忙,班上的事大家爭著做,每天早上都有人悄悄的把教室打掃干凈……,在這樣的班級中大家感受到了不是親情甚似親情的溫暖。
3、開展合作活動。
合作,顧名思義,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分享。如師生間的合作,教師學生都成為參與者,彼此互相尊重、信任,從而建立了和諧關系。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讓學生彼此地認識、賞識對方,彼此取長補短,這些都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如籃球比賽、合作跑比賽、拔河比賽等實踐活動,講究的就是彼此間的協調,不協調的集體肯定是不打自垮的。合作活動讓師生縮短了距離,讓好多同學改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在這個可愛的班級中不斷的改進自己,完善自己。
三、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
一個班級的和諧發展離不開整個社會、整個學校的和諧發展。受傳統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基礎教育常常表現為畸形教育:重分數輕能力、重老師輕學生、重作業輕創新,強大的學習壓力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抑制了學生的個性,所以高分數的背後付出的是慘重的代價。因而在新時期,學校要改變自身的理念,以人為本,和諧教育。對於學校要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和校園文化,努力做到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把先進的辦學理念內化為廣大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讓學校真正成為一個育人的場所。
和諧,如春花燦爛,沁人心脾;和諧,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一個和諧的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構建這種和諧的班級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追問:
謝謝你,可惜我是一個大學生。
回答:
額,那我沒辦法了...
『叄』 如何提高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實效性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開放性的課堂,以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為主,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自我成長。心理課的問題設計有別於一般學科。其問題的導向不要求統一答案,不糾纏正確與錯誤,注重的是學生真實的情感、實際的需求和發自內心的話語。
筆者根據平時的觀課、教研活動發現,心理課堂問題設置的有效性和藝術性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並有效改進。
一、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誤區實例
(一)過於簡單,問題封閉
「你覺得這樣做對嗎?」「這樣處理好不好?」「是不是?」類似這樣封閉式的提問,表面上會得到學生們積極整齊的回應,看似熱烈,但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的價值。更有的教師一節課要問十幾個「是不是」,有的根本不需要學生回答,只是老師的口頭禪罷了。有些教師習慣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如,一節題為「當幸福來敲門」的課上,一開始教師就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幸福嗎?」沒有任何導入,沒有任何課前熱身,學生回答幸福也不是,回答不幸福也不是,結果學生啞口無言,只有寥寥幾人回應,師生皆處於尷尬局面。
(二)重復羅嗦,問題繁瑣
同一環境下對同一情境提問的絕對數量多,不但會帶給學生過重的思維負荷,還會影響學生對問題核心的把握和感知。
「我寬容 我快樂」一課中,教師首先展示了情境「善待他人」,然後向學生拋出了一系列問題:「如果你是小剛,為什麼聽了小麗的話你覺得不快樂?小麗自己快樂嗎?如果你是小剛,為什麼聽了小圓的話你覺得快樂呢?小圓自己快樂嗎?」不要說是學生,即便是聽課的教師也會感覺眼花繚亂,該問題的核心在哪?這樣細碎的問題,學生以一般的經驗和知識便能解決,並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成分,思維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和提升。
(三)價值模糊,問題歧義
心理活動課堂雖然不是專業心理知識的講授,但也離不開心理知識的融合和滲透,授課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心理學基礎,在處理一些價值判斷的問題時要科學,不能讓學生產生誤解。
如,「情緒紅綠燈」一課的「心理透視」環節,教師設定了以下四個情境:你被人冤枉時、與人吵架時、上台演講時、考試取得好成績時。接著讓學生根據情境畫出情緒臉譜。然後拋出問題:「你認為哪些情緒反應是合適的?哪些情緒反應是不合適的?為合適的情緒反應開綠燈,為不合適的情緒反應開紅燈。」由於問題本身的歧義,學生為了配合教師,紛紛把「憤怒、氣惱、憤憤不平、慌亂、痛心」等情緒反應劃為不合適的,而「開心、興奮、激動」等情緒反應才是合適的。教師此時也並沒有其他引導,默認了學生的發言。其實,這一問題的設計是有問題的。情緒本來就沒有合適不合適之分,也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是情緒管理上需要適度控制。由於授課教師的理念錯誤,導致課後有學生提出疑惑,「難道被人冤枉時感覺氣憤不正常嗎?難道與人吵架感覺憤懣不可以嗎?」所以,授課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科學,價值取向要正確。
(四)脫離實際,問題偏難
一般情況下,心理課堂的提問要富有啟發性。但有時候問題過難,或者過於讓學生自我暴露,會使學生感到厭煩或產生阻抗現象。
筆者曾聽過「學會放棄」一課,教師列舉了四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其中一個是「父母離異,選擇跟爸爸經濟無憂,但媽媽更懂得關心你。」其餘三個問題均有學生發言,唯獨這一問題沒有一個學生願意回答,問題就在於問題本身設計的偏頗。像這種情況大多數學生不會遇到,脫離了學生實際。有真實情況的學生也絕對不願意回答此類問題,害怕再次受到傷害。因此,教師對問題要有預見性,可能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的問題,要慎重處理。
二、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誤區分析
(一)教師問題設計的依據把握不足
有一項調查發現,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前進行問題設計,但設計問題的依據卻各有不同。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比例最高,佔85.7%,遠遠超過了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也超過了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無可厚非,一節課要成功,問題設計上要結合本課目標。但過度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就相當於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情分析。當學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師對問題本身的預期,教師又不善運用現場知識的生成,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課上得很被動,自然也就談不上目標達成。因此,教師要善於總結實際教學經驗,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問得有效,答得生動。
(二)教師問題設計的能力不足
有的課學生有話可講,課堂氣氛熱烈;有的課學生沉默是金,課堂氣氛壓抑。這里的關鍵在於教師對問題設計的契合程度和提出問題的時機。如果問題脫離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漫無邊際;問題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問題提得並不契合時機;問題並不能幫助知識的展開……這節課再怎麼設計也是徒勞。所以,授課教師務必加強問題設計的能力,認真思考學生對課堂的期待是什麼、什麼樣的問題值得提、用什麼樣的方式問比較妥當、提出的問題能否幫助達成教學目標。從而避免盲目性,使課堂有深度、有啟發。
(三)教師問題設計的專業理念模糊
有些教師可能對某些新興的心理學理論不夠了解,教育理念缺乏更新,導致問題設計理念有偏差。就拿剛剛進行完的以「積極心理學之積極情緒」為主題的初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來說,幾乎絕大多數教師都運用了情緒ABC理論,因此,所有的課聽起來大同小異,問題設計都圍繞如何轉換想法「B」。這樣的課、這樣的問題設計,只停留在表面,並沒有真正領會積極心理學的內涵,缺乏合理的選題和設計,千篇一律,乏善可陳。
三、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有效設計策略
(一)問題設計內容准,學生有話可說
「准」是指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水平和認知特點來設計,問題太多、思考時間太長、偏難、深澀等,都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懈怠等心理。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均有所差異,設計問題時,要體現年齡特點。1.小學課堂,宜動不宜靜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好奇心強,容易被新事物吸引,設計問題時,教師適合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直觀的手段,輔以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活動為主,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與積極性。
在小學心理課「聆聽你我他」中,為了踐行「積極傾聽和熱情有禮」,教師讓學生帶著「怎樣做到熱情有禮和積極傾聽」的問題,邀請在座的聽課教師一同加入自己小組的話題討論中。學生們紛紛熱情、主動地到聽課席邀請教師,並且饒有興致地聆聽教師提出的建議。討論一結束,學生們就積極地舉手分享自己是如何做到熱情有禮和認真聆聽的。因此,對於小學生而言,問題設計不宜「思考」太多,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去實驗,效果會超出預期。
2.初中課堂,宜動靜結合
初中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佔主導地位,他們善於思辯,但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上來,思維特點與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更有類似之處,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切忌機械、封閉,應該形象、生動、逐步推進、層層深入,激起學生回答的慾望和無限的興趣,而問題設計的遞進性就好比「跳一跳,摘桃子」,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使問題圓滿解決。
「當怒火來到時」一課,教師首先展示了一段關於「憤怒」的視頻,根據視頻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然後把問題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進行討論分享。
問題一:故事主要表現了哪種情緒,從誰開始,經過了哪些人,最後又到了誰那裡?這個故事讓你想到了什麼?
問題二:價值澄清——一個人有憤怒情緒正常嗎?當憤怒來臨時,是壓抑好,還是及時處理好?
問題三:管理有術——小欣可以怎麼想,讓自己沒那麼氣憤?
問題四:管理有術——(角色扮演)你對小欣表達憤怒的方式有什麼看法?你認為怎樣的表達更好?
問題五:管理有術——(製作「情緒魔方」)你對小濤以踹桌子、踢凳子的方式來宣洩憤怒情緒有什麼看法?像小濤這樣火氣特別大,特別容易激動的同學,當怒火來臨的時候,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把怒氣消解掉呢?
以上五個問題貫穿於整節課,問題情境的挖掘利用做到了最大化。問題的設計嚴密周全,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從不同的角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既有思辨的過程,引導學生打開思維主動探索;也有形象思維的活動過程,充分調動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的經驗,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高中課堂,以思辯為主
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處在由經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的急劇轉化的時期。其概括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命題能力和推理能力走向成熟。因此,高中課堂問題設計應更傾向於啟發式和探究式的提問為主。通過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通過探究性提問,讓學生不受思維定勢的束縛,產生獨到的見解,提出新穎的想法。
在「『秘密』引發友誼危機」一課上,教師出示了情境:「靜靜和朗朗是一對好朋友,她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吃飯,形影不離,大家都稱她倆是姐妹花。但是,最近靜靜和朗朗鬧矛盾了,因為朗朗把靜靜的秘密泄漏了。」接著讓學生探討兩個問題:「靜靜要和朗朗絕交,是誰的錯?錯在哪裡?所有的秘密都不能泄漏或分享嗎?為什麼?」看似簡單的兩個問題,卻包含了讓學生判斷、分析、探究的過程。學生需要探究秘密的級別(輕度、重度、特殊秘密),判斷哪些可以分享,哪些需要保密;還要了解分享秘密的對象;最後還要學會正確分析情況,為自己的秘密負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此問題設計的精妙之處在於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心理,調動了學生的質辯思維,從而明確是非,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設計啟發巧,學生主動去說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些教師喜歡直截了當,單刀直入,這種開門見山式的直接提問,實在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不妨採用啟發式提問。「當幸福來敲門」一課,直接提問學生「什麼是幸福」,不如把問題稍作變換,「知足常樂是一種幸福;每天品嘗到媽媽為自己准備的可口飯菜是一種幸福……對於你來說,你的幸福體現在哪裡呢?」學生自然而然會受到啟發,寫下最真實的幸福體驗。
(三)問題設計變化妙,學生願意去說
相信不少一線心理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話題比較敏感,涉及學生的隱私或者需要學生作適當的自我暴露時,學生往往不敢或者不願意說。當然,這可能跟課堂的安全性和開放性氛圍的營造有關。此時,我們不直接提問,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嘗試著變一個角度提問,打破僵局,讓學生願意表達。如,「當花季來到時」一課,教師首先通過圖片呈現了一些性意識覺醒的表現,然後提問:「除了這些,你認為性意識的覺醒還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性意識活動的?」問題一出,大部分學生都羞於啟齒,或不好意思,或怕被同學笑話,課堂似乎處於膠著狀態。教師與其鼓勵學生說「沒關系,大膽地說」,還不如一開始就改變問題的設計。其實,教師可以編一個情境,我們暫且把情境的主角稱為「小明」,問題就變成了:「小明表現出哪些性意識覺醒的行為?你覺得可能還會有哪些?你如何看待小明的性意識覺醒?」問題從暴露自己迂迴變成了討論別人,學生的心理防線自然會降低,況且通過他人同樣能反思自己,教學效果一樣達成。
(四)問題設計追問到位,學生樂於去說
課堂上免不了教師的追問和對回答進行評價。評價更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情感層面。教師追問合理,評價到位,可以很好給予學生激勵、期待和安撫,從而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積極性。當學生回答得比較完美的時候,教師不妨說:「你回答得很到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是怎麼想到的嗎?」當學生的回答有所欠缺時,可以引導:「這個同學給我們提供了一點不錯的建議,還有其他同學需要補充完善嗎?」當學生的回答完全偏離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引導:「看得出你經過了一番思考,可是能不能結合問題本身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繼續考量呢?」當學生不願意回答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說:「我們在一起交流和分享,交換一種想法,我們就有兩種想法,這本身就是一件樂事,不是嗎?」積極的評價,合理的追問,學生定會樂於與教師一起享受課堂,深入課堂。
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從目標、方法、過程、內容等方面設計有效的問題。通過科學的課堂問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充分發揮課堂問題的有效價值,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打造高效心理健康教育課堂。
『肆』 怎樣采訪心理教授,可以提怎樣的問題,問題主要圍繞他個人
您好,也許采訪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一定的條條框框。我也是做心理的,可以給你一些小建議。
1、多用開放式的問題,少用封閉式問題。
比如「您對……怎樣看」「您會這么想一定有您的理由,能談一下嗎?」等等,這樣,被采訪的人可以有很多的發言空間,你也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果封閉式的問題提得過多,你將更多的得到「是的」、「沒有」這樣的簡單答案,會丟掉很多信息。
2、多具體,少概括。
比如,如果你了解被采訪者對「名人出家」問題的看法,問「您覺得林黛玉的扮演者皈依佛門的事情可以怎樣從心理角度去解析呢?」就比問「您覺得名人出家是什麼心理原因?」要好。
再比如,她回答了「我……已經很久了」,你可以繼「具體化」她的問題「大概是多久之前呢?」
3、多聽、多回應,少插嘴
這點非常重要,心理工作中,「傾聽」的能力非常關鍵,心理工作者也往往更加在乎這方面。
提問後,要給出足夠的時間回答問題甚至沉默思考。用自己的非言語信息(目光、表情、點頭等)進行回應——讓他知道你再關注她的話語,她會更樂意講得多些。
4、事先了解被采訪者的興趣、工作內容等信息
這個是我自己的經驗,有一次我要接待一位哈佛心理學家,事先了解到了他擅長精神分析治療,又喜歡看電影,又剛好我看了一部精神分析題材的電影。結果,我只說了一句「我剛看了《……》。」他就很開心地說「恩,那是一部很好的片子」,然後一直從電影中反映的心理一直談到他喜歡的演員和他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聊了好久。我想如果在你的采訪中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你將得到好多信息。
4、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
大家往往更喜歡和自信的人平等交流,年齡小,但千萬不要有卑微或是幼稚的表現哦。
5、准備出足夠的問題,提問時水到渠成
呵呵,零零散散想到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成功!
『伍』 團體心理輔導中建議的作用
建議是一種干預技術,它可以幫助團體成員建立一套可選擇的思維或行動版模式。建議有多種形式,比如說提權供信息和意見、布置課後作業、讓成員考慮如何在團體內部或在團體之外開展一個試驗、鼓勵成員換個角度看問題。對可供選擇的行為方案提供相關的信息和適當的建議,可級加速團體成員活動的進程。建議不一定要由指導者來提出,團體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提出建議。過多的說服、建議或忠告可能會產生某些危害。一方面可能會使團體成員認為復雜的問題存在簡單靈活的解決途徑,另一方面是在將來面對問題時,成員可能就會更多地依賴他人的建議而不去獨立地解決問題。建議和指示之間有一條清晰的界限,技巧在於要使用建議去促進發展個體獨立處理同題的能力。
『陸』 以個人為單位,人際交往為主題,設計一次團隊心理輔導活動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互動的過程、溝通的過程、交流的過程,通過人際交往可以促進個體的社會化發展,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和人格成熟。小學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兒童學會人際交往、適應學習生活、融入集體生活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和人際關系能使孩子們心情舒暢、身心愉悅,培養樂觀豁達的品格,在當前乃至今後的生活中都能能積極主動地適應環境,應對各種問題。
然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孩子們更多的是面對電視機、電話、電腦網路等,而缺少與人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機會,少年兒童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甚至比學習問題還要嚴重,據北京市青少年服務咨詢服務中心對6萬多人次的調查,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佔42%,而學習方面的問題佔27%。在筆者近期對三到六年級學生抽樣調查中發現有50%以上的學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和問題,因此,對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輔導成為我們當前心理輔導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 小學生人際交往不良心理表現
根據筆者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從事心理輔導教師多年來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發展狀況分析發現,小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不良心理傾向:
1、 怯懦心理
生性內向、靦腆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容易出現怯懦心理,他們不善於主動和同學交流,心中有話不敢跟父母老師說,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話都不多,是容易被集體忽視的一類人。這種孩子在小學低年級較多,隨著年級的增長,若能敞開心扉糾正怯懦心理也能順利與人交往。
2、 自卑心理
與怯懦的孩子不一樣的是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性格不一定內向,但是由於家境、長相、智力、特長等外在的原因導致其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嘗試、害怕拒絕,也因此缺乏與人交往的勇氣。如果不善加引導,自卑的孩子將逐漸喪失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
3、自負心理
這種孩子也許能說會道、才華出眾,深得老師的寵愛,在與同學交往時他們趾高氣揚、盛氣凌人,不會欣賞別人,習慣對人發號施令,在低年級也許他們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信,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同學們都不願意和有這種心理傾向的孩子交往做朋友。
4、逆反心理
這種孩子內心非常想與人交往,希望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喜歡與人抬杠,也許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對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他們的意見總是與人相左,想藉此引起別人的關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引起別人更深的厭惡。
5、倔強心理
性格倔強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愛鑽牛角尖、與人較勁,遇到問題不善於變通,不願與人妥協,往往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決定了人際交往中的失敗,最後朋友越來越少。這種心理的孩子也容易造成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的緊張。
6、嫉妒心理
嫉妒是伴隨著競爭而來的,在小學高段尤其是畢業班中,面臨著初中升學的競爭,同學之間開始出現猜疑、保密、不信任、留一手等,有些孩子在競爭中還出現了嫉妒、憤恨等不良心理,使得原本美好的友誼蒙上陰影。
7、勢利心理
按理說,小學生是比較純潔的,不應受金錢權勢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但現在的社會商業氣息濃厚,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小學生。有的孩子就有這種「勢利」心理,愛結交對自己有利的朋友,巴結那些有錢的或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而且見風使舵、過河拆橋,長此以往,對自己的人格魅力造成損害。
二、小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輔導策略
1、糾正不良心理 樹立交往信心
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傾向是孩子進行人際交往中的「絆腳石」,因此首先要幫助孩子糾正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傾向,樹立與人交往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與人交往。
有怯懦、自卑心理傾向的孩子不敢主動與人交往,教師要多鼓勵,多發現其閃光點,經常當眾表揚他們,幫助孩子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自信心。我以前有一個學生小周,三年級時從四川插班過來,因其濃重的方音經常引發同學的笑聲,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和對自己講不好普通話的自卑感使他一度自我封閉,不愛與人交往。於是我一方面特意安排班中比較熱心的同學做他同桌,主動幫助他和他交朋友;另一方面在課外幫助他糾正方音,課堂上經常表揚他作業字跡端正、作文寫得好,他的每一點進步我都不忘向同學通報。漸漸的,小周活躍起來了,四年級當上了小隊長,五年級當上了中隊委員,在同學中人緣很好。
自負、逆反、倔強心理傾向的的孩子往往交不到朋友,心理輔導中教師要幫助其認識自己為什麼不受人歡迎的原因,從改變自身做起,比如有的孩子說話語氣很沖,和同學發生沖突即時是自己的錯也不願承認錯誤,還有總是和別人唱對頭戲等,這些都是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因素。
「嫉妒」破壞人際關系的和諧。當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對那個人友善、熱情,兩個人的關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對象越多,關系冷淡的對象越多,這就給人際交往帶來極大的妨害。要善於引導嫉妒心強的孩子學會控制排遣嫉妒心理,告訴他們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如化嫉妒為力量,這個地方你不如他總有其他地方能超過他。
有「勢利」心理傾向的孩子因為其交朋友的動機不純,也往往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讓他們認識到友誼的珍貴,告訴他們友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要克服功利心理,結交真正的朋友。
2、組織多彩活動 創設交往氛圍
組織活動是最好的人際交往心理輔導模式,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獲得參與、獲得發展。
(1)班級活動。組織如郊遊、登山、野炊等需要團結、合作、互助的班集體活動給學生多方交往合作的機會,增進同學間的友誼。還有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活動、學習活動、調查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調動每個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交往的熱情。
(2)心理輔導活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同時期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
(3)團體合作游戲。像「老鷹捉小雞」「撒漁網」等傳統小游戲,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學會合作。近年來我們學校少先隊啟動「歷奇為本輔導訓練」,即藉助簡單器械、設施,精心設計一系列的游戲活動,如「諾亞方舟」、「同舟共濟」、「穿越黑洞」、「孤島求生」等游戲,讓隊員處於一個陌生新奇的環境中,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發掘個人潛能、促進合作交往、激活團隊創造力。
3、端正交往態度 學會正確交往
人際交往的關鍵是態度,有什麼樣的交往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交往行為,也就產生什麼樣的人際關系。小學生由於受自身認識水平發展的限制,容易產生認識上的自我中心,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遇到障礙往往不會從自身角度分析,總是覺得別人對自己有看法,牢騷滿腹煩惱重重。如果能幫助孩子從改變自身做起,端正交往態度,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1)對待同學朋友——真誠友善,團結合作。
教育學生與同伴相處態度友善,熱情大方,說話謙虛謹慎,注意分寸,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商量、等待和忍耐,學會退讓和妥協,學會忠誠與守信,學會寬容和信任,學會傾聽和接納,這些都是維持良好人際關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
(2)對待家長教師——尊重信任,理解關愛
「尊重」是孩子與父母老師相處最起碼的要求,有了尊重,才能虛心聽取家長教師的意見和教誨,有了尊重,才能構建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
其次是要信任家長和老師,要讓學生知道父母老師都是愛自己的都是願意幫助自己的,他們社會經驗豐富,應該信任他們有事求助他們,把他們當作朋友。
「理解關愛」是相互的,要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老師工作的辛苦,對自己的關心愛護,也學會關愛回報父母老師,即使是幫父母洗一次碗,在勞累時為父母捶捶背,為老師倒一杯茶……
還有不卑不亢、熱情大方、謙虛友善等也是與家長教師交往的正確態度。
4、講究交往技巧 溝通從心開始
有的同學常常有這樣的困惑:想和別人友好相處,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愛;朋友之間鬧矛盾了,不知道怎樣調和;遭到別人誤會了,不知道怎樣澄清事實……這就牽涉到一個交往技巧的問題,隨著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大和社會閱歷的豐富,人們能逐漸領悟到一些交往技巧並善加運用。但小學生沒什麼人際交往經驗,所以在心理輔導中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
(1) 學會結交新朋友。鼓勵孩子帶著真誠的微笑主動與人交往,要相信自己是受人歡迎的,適當的場合表現自己讓別人記住你,同時也學會記住別人的名字,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樣一定能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2) 學會傾聽和交談。越是小的孩子越不會傾聽,要引導孩子學會傾聽,用眼神示意對方「我在專心聽你講話」,不要打斷對方的話,適當時抱以肯定的回答。
(3) 學會贊美和感謝。真誠、適時適當地贊美是於人於己都有利的。當然還要學會感謝,學會感恩,並且要用行動表現出來,即使是一個微笑一句真誠的感謝,你都會令別人愉快令自己也感到幸福。
(4) 學會拒絕,消除誤會。與人相處中,我們總有說「不」的時候,坦陳自己的困難,學會委婉地拒絕別人,既使自己不為難又使別人心無芥蒂地接受你的拒絕,這就是拒絕的藝術了。如果受到別人的誤解,一定要以實際行動消除誤會,當語言無效時,要相信時間能證明一切
『柒』 心理咨詢,
買一面全身鏡,然後每天早晨用手指著鏡子里的自己,說:「你什麼都不用說,你聽我說」,多重復幾遍,你還年輕,要學會換角度給自己開導,別人都是輔助性的,先學會自己帶動自己,慢慢來,大膽地說,另外也可以養寵物,向它傾訴,祝你走出你所片面定義的「自閉」。(本人不太相信什麼家庭因素的,家庭因素固然重要,但解鈴還須系鈴人)
『捌』 心理問題 幫幫忙
越想越緊張,就什麽都別想,好好睡一覺,其實就是個心態問題,你換個角度想嘛,把這些事都當做無關緊要的事,
『玖』 我的心理有些缺陷怎麼辦
從經驗者的角度看,其實女生數學差點是很正常的事情,其次補習老師評價說接受力差,反應慢,這個是一個中性的評價,也就是對事不對人,這個只能說明你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差點了,並不代表你全部都很差。。
至於老師的懷疑,我是認為一般正常的人,懷疑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我們沒做就不怕被懷疑,如果懷疑人是不正常的,那請問你和一個不正常的人有啥好計較呢?
如果你想和我聊聊。。可以加99578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