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有關教師及心理輔導的論文

有關教師及心理輔導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2 10:00:06

㈠ 求一篇有關心理咨詢的論文,要帶封面和目錄的那種!!!

目錄不可少,教給大家一個我用的方法吧,有別的簡單方法,我分享過,注意修改格式。現在說說我這個方法:
1.一般目錄分為n個級別,一般有3個級別(根據報告不同而不同)如圖

2.設置標題級別:選中需要設置級別(目錄)的標題,右擊選「段落」,如圖。

3.出現段落後設置級別:大綱級別選擇1級,如圖。

同理,各個級別也這樣選擇。
4.注意:每個標題寫的文字格式最好一樣,如1.1(空格)球墨鑄鐵概況
那麼下一個如1.2(空格)球墨鑄鐵概況,2.1(空格)球墨鑄鐵概況
也同樣有空格,而且需要注意標點符號是英文點還是中文圈。如果這樣弄會節省很多勞動力。
如果格式都一樣的話:選中標題,右擊選擇格式相似的文本,這樣,格式類似的都會選中,可以一起設置級別,節省很多時間。
5.插入目錄:點擊菜單欄上的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

然後點擊目錄,選擇好級別後即可。

出現了目錄,可以全選進一步修改格式(如字體大小、段落間距等)
超鏈接的形式,注意,修改文章正文之後要記得更新目錄,如果不更新會使標題與頁碼對應不上,造成列印時顯示為錯誤!未定義書簽!。更新方法:右擊目錄,選擇更新域,選擇只更新頁碼(當沒有改動標題的時候)或者更新整個目錄(標題有改動)

㈡ 有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怎麼寫

1.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在青少年時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變化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中小學生內心世界逐漸復雜,又不會輕易將內心活動表露出來;他們自主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因此,有必要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狀態,從正面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幫助越有針對性越好,方法越得當越好。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的心理始終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德智體美勞全面地健康成長。
1.2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小學生自殺、離家出走的事件屢有發生,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與學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無關系。因此,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會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應付緊張的學習壓力、人際壓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成為素質教育的迫切任務。
1.3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時代挑戰的有力應答。現實和未來都要求人們從小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都與人的心理品質有關。可以說,年輕人如果沒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就很難適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另外,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也使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著更多更大的壓力和挑戰。社會的發展變化對學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但要有強健的體魄,有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求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2.1有計劃地開展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識,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修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2個別咨詢與輔導。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團體或個別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並將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幫助學生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和煩惱。
2.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給部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有的放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幫助家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2.4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結合,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風,結合新課改,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活動與班主任工作均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5積極開通學校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貌岸然。通過家長學校或社區活動,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力量,創建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3.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4.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寫給老師的話》等題目,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並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症下葯",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裡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5.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㈢ 有沒有關於教師親和力的論文啊

淺談教師的親和力
摘要:教師的親和力是現代教育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是教育的隱形資源,它是關系教育教學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一個有親和
力的教師,能夠優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
關鍵詞:親和力尊重理解欣賞關愛批評人格魅力
教育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面對呼喚人性的回歸,體現人文關
懷理念的現代教育,教師的角色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
「師道尊嚴」無疑已不再是我們恪守的信條。一個即有教育教學
能力,又有高度親和力的教師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
親和力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最基本的素質。
教師與學生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兩個主要角色,因此
為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需要師生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教育學家
贊可夫強調指出:「就教育效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
的關系如何。」如果一個有親和力教師能夠營造民主、和諧、愉
悅、互動的教育氛圍,就有利學生潛能的發揮、師生信息的溝通,
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反之,一個缺乏親和力的老師,他的
教育活動很可能成為單邊的獨角戲,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因此,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建立師生間融洽的情感關系,是
保證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順利進行的前提。
那麼如何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呢?筆者認為應注重以下幾個
方面:
1教師要了解認識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
只有了解學生的思想與現狀,教師才有與學生交流與溝通
的基礎,才有可能發揮教育的功能。所以教師都應主動去了解每
一個學生。
2教師要能夠尊重理解學生
在了解認識學生的基礎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與理解,
為學生創建平等寬松的教育教學環境。學生是有著主觀能動性
的發展著的人,他們有著不盡成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特徵。因
此,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其言行的合理性,尊重學生身心發
展的需要,尊重他們人格上的獨立性;比如對學生崇拜的明星、
喜歡的歌曲書籍、從事的娛樂活動……教師要潛下心來揣摩,用
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觀察,用學生的情感去體
驗,師生之間才能心相通、情相連的,學生的心靈才會向他們的
教師敞開。對於他們的勞動果實和思維火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
鼓勵;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要從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好奇
心和探索慾望出發,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如果一個教師總是居
高臨下地發號施令,必將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敬而遠之。那麼
他的話再有道理,也可能遭到學生的抵觸。
3教師要欣賞學生,善於調動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
要欣賞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注著自己。教師要對每
個學生充滿期望,這是高校教師必備的學生觀,也是產生教師親
和力的基礎。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
異及其自身的優勢對學生制定相應的期望目標,並通過具體的
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並依照它來規范自
己的行為,隨著教師的期望值適度提高,學生也會不斷的進步。
4沒有比關愛與包容更能讓人感動的了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關愛,更需要老師的包
容。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細心體察他們情感、
認知等方面的要求。當他們遇到生活、學習上的困難,以及心理
上的困惑時,教師要及時的引導、呵護,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對於
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及過失的學生,教師要有接受的心理准備,
因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是要走彎路的;包容學生,讓他們有
重新開始的機會!因此,教師要有包容的心態。但這並不是說對
學生的毛病放任自流。教師有責任去教育學生,同時要用發展的
眼光去看待學生,切不可對過去的事情斤斤計較,耿耿於懷。老
師的信任與愛護,會變成學生上進的動力。
5正確運用批評的方式
作為教師批評教育學生是免不了的,批評既是一種重要的
激勵方式,又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運用得好,會使師生的感
情更親近,運用的不好,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會產生隔
膜。怎樣的批評會更有效呢?在這里切忌直接了當的指責,偏激
的嘮叨。它不僅會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心,還會激起他的反抗情
緒。談心式的批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寬松的環境下,從
贊美欣賞的角度開始與學生溝通,誘導學生對其自身行為進行
評價,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詼諧幽默的迂迴方式既可以保全對
方的面子,又可以讓對方意識到你的良苦用心。
6教師要善於學習,勇於向學生請教
教師必須努力學習,經常「充電」,不斷的充實自己。教師要
具有較高的教育科學理論素質和擁有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才
能對學生的成長才能給予及時到位、准確的指導;學生才會從心
里敬佩老師。同時我們還要了解、認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尤其
要了解學生勝過老師的方面,並且願意向這些學生學習。這樣不
僅不會削弱教師的威望,還會為學生樹立了一個實事求是、虛心
好學的榜樣;增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有更多的話題可聊。教師
對事物的判斷也才會更切合實際,而不是主觀盲目的發表建議。
7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學生是否願與其接近的關鍵,教師是
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其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要「學高為師,身
正為范」。也就是說教師既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同時又是一個模
范人物,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在感召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
必須規范自己的言行,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莊重的儀表、幽雅
的舉止,規范的語言,對學生始終如一愛護、誠信公正的品格,親
切和藹的態度,自信而充滿激勵的目光等等,這些美好的素養都
將在學生中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教師的親和力是教育人文關懷的具體表現之一,它如同師生
之間的一條無形的紐帶,將老師與學生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消除
了師生之間的隔閡,大大地提高了教育的可接受性以及被接受
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
者與被教育者共同嚮往的一種境界。21世紀的教師不僅要進一
步培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強化科學文化素養;還要注重不斷激
發自己的親和動機。為學生營造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
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為學生以
後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㈣ 有關中學生教育與心理的論文

可以結合埃里克森的發展觀寫處於中學階段的學生所特有的特徵

㈤ 關於心理健康論文1000字以上

一、心理健康及其衡量標准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們所說的健康是指身體健康,強調身體沒有缺陷和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不斷深化,從而深刻地意識到人體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體,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心理健康被界定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這個定義強調如果一個人與其他人比較,符合同年齡階段大多數人的心理發展水平,那麼這個人的心理狀態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後來,國內外學者對心理健康有許多論述,由於每位學者研究的出發點、側重點各不相同,各執一詞,使心理健康至今尚無一個公認的定義。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時,要注意兩點:第一,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與一個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是一回事。前者側重描述一個人的整體狀態,是側重人,後者側重描述一個人就某事而言的情況,是側重事。偶爾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並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與否是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心理狀態,而不是短暫的、偶爾的現象。第二,心理健康狀態不是靜止的、固定的,而是動態的、變化的。這意味著一個人的心理既可以從不健康變為健康,也可以從健康變為不健康。此外,心理健康狀態從健康到不健康是一種連續的狀態。許多情況下,異常與正常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心理健康的狀態與其說是正確與異常這種類型上的差異,不如說是程度上的差異。如何才能知道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什麼是心理健康的標准?由於心理健康缺少像生理健康那樣較准確的指標,所以關於標准問題在心理學界還存在很大分歧。將已有的中西方學者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的界說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我國學者傾向於生存標准,而西方學者在重視生存標準的同時,還倡導發展標准。所謂生存標準是立足於個體生命的存在,目標是最有利於保存與延長生物學壽命,故強調無條件適應環境,順從文化主流;而發展標准則著眼於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希望最有價值地創造生活,強調主動地適應和改造環境,通過挖掘個人最大身心潛力求得身心的滿足,成為崇高、尊嚴、自豪的人。這兩種標准,在我們確定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時都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尤其是發展標準的引入,對學校心理輔導工作具有現實意義。一方面從學生身心特點看,發展性問題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有些表面上看來屬於適應的問題,實際是發展受阻的一種變態反應。另一方面,它能夠對學生心理輔導與教育實踐加以正確引導,順應當前世界的新趨勢。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標准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學生進行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一個弱智學生是無從談心理健康的。正常的智力使人在認識世界、認識環境、認識自我時持客觀的態度,正確地看待各種事物,不會「自我中心」;在與他人交往時對他人的內心活動有較敏銳的觀察力,不會經常誤解他人的言行;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2、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情緒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積極情緒,對生活中所遭受的沖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對不良情緒能適度宣洩,既不會逆來順受壓抑情緒,也不會為所欲為放縱情緒。尤其對中學生來講,情緒處於激盪期,更有必要提高情緒的控制力。3、能夠悅納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積極的自我形象,能現實地評價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會過分掩飾自己,不會刻意取悅於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別人的評價與議論。4、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人交往,能與人合作,有正確的交往態度和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寬以待人而不失其獨立人格,人際關系范圍廣而穩定,有知心朋友,有親密家人。5、有較強的自製力自製力是人能動性的體現。心理健康的人學習工作目標明確,自覺性高,能主動克服困難,有毅力。6、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志包括人格各個結構要素的全面和諧發展,具有創造性,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觀。7、能動地適應現實環境不能有效處理與周圍現實環境的關系是導致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者對現實環境不會單純抱怨,束手無策,而是能動地適應與改造,對周圍現狀有較准確的認知,很快調整自己的行為。二、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點認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它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也越來越得到證實。為此,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點認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點。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核心是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重點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是健康教育,其中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毛澤東早年曾寫過一篇文章,強調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他把身體比喻為「載智之舟」和「寓德之舍」,進而得出結論:「無體即無德智也。」由此引申開來,我們有理由認為「無心既無德智也」。如果一個人心理不健康,再好的德性,再高的智慧,也難以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生長點。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重,心理問題凸顯出來。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人們收入差距的擴大,離婚率的上升造成單親家庭子女的增多,升學、擇業的競爭造成了心理負擔過重,使得青少年特別是高中生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諸如自卑、孤獨、緊張、恐懼、猜疑、憂郁、嫉妒、報復等不良心理狀態,造成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甚至出現離家出走、殺人、自殺等惡性事件。實踐證明,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教育可以完全奏效的,需要加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教育,重點是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以一種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與智育的結合點。過去,德育與智育往往存在「兩張皮」的現象。德育工作者曾經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總是收效甚微。現在,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德育心理又有智育心理,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互為條件,互相補充,辯證統一,相得益彰。智力活動的過程是觀察、注意、記憶、想像、思維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必然伴以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乃至理想、信念、價值觀。前者是智力因素,後者是非智力因素,二者的結合才是心理活動的全過程。健康的心理有助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發展。可以認為,德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對智力的發展雖然有關系,但不具有完全正相關的關系,而心理健康則對智力的發展具有完全正相關的關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與智育最好的結合點。三、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一)咨詢的特徵及內涵咨詢在國外是一個涵蓋非常廣的概念。涉及職業指導、教育輔導、心理健康咨詢、婚姻家庭咨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各樣的咨詢雖不盡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共同的特徵之一是咨詢體現著對來訪者進行幫助的人際關系。咨詢過程是建立在咨詢與來訪者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之上的。經過專業訓練的咨詢者利用其專業技能及所創造的良好咨詢氣氛,來幫助人們學會以更為有效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和生活中的難題。許多咨詢工作者認為,定義心理咨詢必須涉及與來訪者的關系,這與在咨詢中使來訪者產生變化是同樣不可缺少的。他們認為咨詢中最根本的核心條件就是共情、理解和尊重來訪者。他們所關注的不僅是咨詢者的技能,同樣也注意咨詢者對來訪者的基本態度或對他人關心的能力。共同的特徵之二是咨詢是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過程。從咨詢者的角度看,幫助來訪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生活,其中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在內。咨詢過程中,咨詢者所運用的有關理論與技術,也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從來訪者的角度看,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需要接收新的信息,學習新的行為,學會解決問題的技能及作出某種決定,這也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咨詢的第三個共同特徵是它屬於一個特殊的服務領域。在咨詢過程中,咨詢者可以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確定目標,作出決定,解決難題。特殊的咨詢,還可提供有關職業、學業、疾病的康復、心理衛生、婚姻家庭、性問題、宗教和價值觀的選擇,事業的發展,以及其他一些有關問題的咨詢服務。在一些發達國家,咨詢心理學家活躍進中小學、大學、醫院、診所、康復中心、工礦企業、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各個社區之中,以幫助人們在個人、社會、教育、職業等方面達到更有效地發展及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了解了咨詢所具有的上述特徵之後,我們又重新面對咨詢的定義問題。我國的阮芳賦先生曾推薦里斯曼1963年對咨詢所下的定義:「咨詢乃是通過人際關系而達到的一種幫助過程、教育過程和增長過程」。這一定義基本表達了咨詢的實質內容。以此定義為基礎,結合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咨詢的幾種特徵,在這里,我們可以給咨詢作如下定義:咨詢是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這是我們根據對咨詢的實質的理解作出的定義。這一定義涉及到了我們對咨詢特徵的認識,(1)咨詢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2)咨詢是在心理學的有關理論指導下的活動;(3)咨詢是對來訪者進行幫助的活動過程。此外,這一定義還涉及到咨詢的根本目的;(4)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這一目標著眼於幫助來訪者認清自己的問題所在,通過咨詢,能提高應付挫折和各種不幸事件的能力,使之能夠自己面對和處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即使其能夠自強自立。在這里,幫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教育的過程和使來訪者產生某種轉變,促使他們成長的過程。(二)心理治療一種極有影響的觀點是沃爾培格1967年的定義:心理治療是針對情緒問題的一種治療方法,由一位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以慎重細慮的態度與來訪者建立起一種業務性的聯系,用以消除、矯正或緩和現有的症狀,調解異常行為方式,促進積極的人格成長和發展。北京大學陳仲庚教授認為,心理治療是治療者與來訪者之間的一種合作努力的行為,是一種夥伴關系;治療是關於人格和行為的改變過程。美籍華裔學者曾文星、徐靜認為,心理治療是指應用心理學的方法來治療病人的心理問題。其目的在於:通過治療者與病人建立的關系,善用病人求愈的願望與潛力,改善病人的心理與適應方式,以解除病人的症狀與痛苦,並幫助病人,促進其人格的成熟。從上述的幾種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定義或多或少都涉及了下述幾個方面,即:(1)治療是一個過程;(2)是治療與來訪者的關系;(3)治療者運用有關的心理治療理論對來訪者進行幫助;(4)以消除或緩解來訪者存在的問題或心理障礙,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這幾個方面,的確反映了心理治療的工作特點及主要目的。在綜合考察了上述幾種觀點的基礎上,我們提出的心理治療定義如下:心理治療是在良好的治療關系基礎上,由經過專業訓練的治療者運用心理治療的有關理論和技術,對來訪者進行幫助的過程,以消除或緩解來訪者的問題或障礙,促進其人格向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三)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同異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確有許多重要之處相互重疊,令人感到難解難分。相似之處有:(1)二者所採用的理論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例如:咨詢心理學家對來訪者採用的來訪者中心治療的理論與方法或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與技術和心理治療家採用的對同種理論與技術別無二致。(2)二者進行工作的對象常常是相似的。例如:心理咨詢人員與心理治療工作者可能都會面對來訪者的婚姻問題。(3)在強調幫助來訪者成長和改變方面,二者是相似的。咨詢與心理治療都希望通過幫助者和求助者之間的互動,達到使求助者改變或增長的目的。(4)二者都注意建立幫助者與求助者之間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認為這是幫助求助者改變和成長的必要條件。盡管有上述相似之處,盡管一些咨詢工作者也做了一些心理治療工作,一些心理治療家也在做咨詢工作,在咨詢與心理治療之間還是能夠找到一些不同點的。結合一些文獻中的看法,我們認為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主要區別有如下幾點:(1)心理咨詢的工作對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復或已復原的病人。心理治療則主要是針對有心理障礙的人進行工作的。(2)心理咨詢所著重處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主要問題有日常生活中人際關系的問題,職業選擇方面的問題,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婚姻家庭中的問題等等。心理治療的適應范圍則主要為某些神經症、某些性變態、心理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康復中的精神病人等。(3)心理咨詢用時較短,一般咨詢次數為1次至幾次;而心理治療費時較長,治療由幾次到幾十次不等,甚至次數更多,經年累月才可完成。(4)心理咨詢在意識層次進行,更重視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導性工作,焦點在於找出已經存在於來訪者自身的內在因素,並使之得到發展;或在對現存條件分析的基礎上提供改進意見。心理治療的某些學派,主要針對無意識領域進行工作,並且其工作具有對峙性,重點在於重建病人的人格。(5)心理咨詢工作是更為直接地針對某些有限的具體的目標而進行的;心理治療的目的則比較模糊,其目標是使人產生改變和進步。

㈥ 關於心理方面的文章,500-1000字左右。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以其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何入手呢?我們首先應究其"病因"。 首先,我們得從學校談起。或許有人會問,在現實生活中誰最累,最辛苦?是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誰呢?對,是我們中小學生!眾所周知,他們的書包越背越重,他們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有的甚至在晚上12點以前還不能做完作業。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小小年紀不光要學書本知識,還要在家長的"監視"下學特長,搞提高補習。他們一上學就被牢牢地拴在以開學為目的的"應試"戰車上,內心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在孩子犯了錯誤後,有的老師方法不當,當著其他人的面或諷刺,或挖苦,或嚴厲指責,甚至破口辱罵……於是造成了他們害怕考試,害怕老師,害怕家長,害怕學校,在壓力、恐懼下,有的孩子變得焦慮、煩躁、緊張、暴怒、嫉妒、猜疑……產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別"強",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見,並學會了應付教師,應付家長的"欺騙術"會為一點芝麻小事而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厭學的情緒彌漫在青少年之間。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經告戒,學校不要讓學生太忙,否則學生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最好的教育是教師以最短的時間,給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最壞的教育是教師佔了學生所有的時間,而學生又學不到什麼,得不到發展。馬克思說過,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尺度,還是人的發展空間。當所有人都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就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得到發展。可見,學業課業負擔的輕重,精神壓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時間的多少,生活是否豐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才能能否得到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教育。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到時了許多適得其反的效應,而現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僅僅是每個學校的口頭術語。對學生"減負",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一切仍以"升學"作準備為教育目標,片面強調學生需要的知識教育,而從根本上沒有解決教育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人文價值,即"學習就是為考試"。 那麼,來自家庭的影響也應受重視。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盡了家長們的溺愛、遷就。當上學讀書後,與同學之間發生沖突,又受不了一點委屈,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長在處理孩子錯誤時不注意方式,動不動就責罵,甚至拳打腳踢,用所謂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不然就"關懷備至,和藹可親"。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要求,讓孩子做許多他自己不願做的事。這樣,勢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還有一些家長一味地認為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應讓自己的孩子盡早學習英語、電腦,孩子也對此感興趣。當然,這有助於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學習素材,豐富他們的興趣,開拓視野。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信息化盡管將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也可能會導致由於熱忠於電子游戲而引起教師與孩子之間人際關系淡薄,減少學生們體驗生活接觸自然的機會,對學生的身心帶來不良影響。 現在的社會問題也日趨嚴重,不安全隱患越來越多,對學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學生貪小便宜,或嫉妒別人有好的東西自己沒法有,養成了小偷小摸;學習錄象片里的壞習,欺負弱小,或以"借"錢為名的拿錢不還,或強行弱小同學拿錢,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來解決……這對於他們自己和被他們欺辱的學生來講,身心都極為不利,造成了有的學生怕出門,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講,怕再挨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們。 這樣長期以往,學生就逐漸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氣古怪,性格暴躁,並以自我為中心等對其一生都不利的行為。當這些現象都出現的時候,社會輿論的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德育工作怎麼會失靈了?!"繼而要求大大加強思想工作,加強道德教育,加強學校紀律。家長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學校做工作,但結果都不如人意,有時甚至會變得更加嚴重,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的道德知識不能轉化為道德實踐。在觀念上,他們知道是對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又不去那麼做,犯了錯認錯,認了錯再犯錯的惡性循環

㈦ 求有關教師心理健康的英文文獻

你自己在網路、google、yahoo等上面搜索,有好多這方面的論文:
輸入
Teacher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health
好多好多!

㈧ 好的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的論文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職業活動的各種心理素質,以自己優秀的心理素質去塑造新一代的心靈,出色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首先教師要有教師的職業意識素質,面對自身從事教育實踐的認識、情感、意志、態度等心理活動有所覺知。這主要指教師要具備明確的教育指導思想、創新意識和奉獻意識。其次教師要有教師的職業情感素質。教師崇高的職業情感是推動積極工作的強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教師的職業情感,主要包括熱愛教育事業和熱愛學生兩個方面。第三,教師要有優良的職業能力素質。能力是順利完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教育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多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完成教育教學的各項任務。教師的職業能力應包括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豐富的想像力、優秀的思維力、較強的語言能力和相當強的組織能力。最後,教師必須具有職業興趣素質。要做好一項工作,離不開對這項工作的興趣,如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全身心投入,以苦為樂,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要做好教師工作就應該有對探索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興趣,對研究教育教學方法的興趣,以及對自己所任學科的興趣.

㈨ 急求一篇有關如何緩解教師心理壓力或者教師心理健康保健方面的論文

教師如何減輕心理壓力
2008-11-14 10:07:01 作者:怡園中學 趙菊 瀏覽次數:116 文字大小:【大】【中】【小】
通過對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教師的心理壓力主要表現在:(1)現實生活的壓力;(2)工作負擔;(3)人際關系;(4)教師評價制度;(5)社會因素;(6)借聘因素。可以看出,教師產生心理壓力既有客觀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觀方面的原因。

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教師自身的不懈努力。要改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應與對教師的需求及對他們的理解、關懷密切結合,從政策、管理等各方面盡可能為他們創造、提供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與心理氛圍。

第一,社會和家長要多理解教師中存在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並且能適當給予教師更多的理解與關懷;第二,社會媒體多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出發,為社會及家長做一些理解學校與教師的正確引導,防止為學校和教師增加更大的心理負擔和緊張氛圍;第三,學校盡量避免教師超負荷勞動,努力幫助教師解決生活困難,學校領導應該正確引導教師的成敗歸因,引導老師們理性思維,學校還應該採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喚起教師工作的動力,開展豐富的群體活動,優化校園人際氛圍;第四,上級教育機構應提供相應條件和機會設法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師心理素質和自我調控能力。

如果社會、家長、學校能夠關注到老師心理氛圍的創設,那麼就可以從客觀上大大減輕教師心理壓力的產生,但是我們的教育體制、評價制度、社會輿論的導向並不會一時為之而改變,作為壓力的承受者——教師最終還得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自我的調適而改善自己的狀態。那麼作為現代教師,面臨課改的壓力、面對教育對象大多是獨生子女的壓力、面對升學競爭的壓力、面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壓力甚至很多教師經濟的壓力等,自己該如何調節呢?

第一,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正確認識自我,始終以平和心態對待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作為教師,壓力無時不在,但是為什麼很多面臨壓力的教師仍然能夠從容面對,積極樂觀地生活和工作,而有些人的心理卻岌岌可危?心理學 家希爾 博士指出,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正是由於很小的差異才導致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指人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而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教師首先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善待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因為心理壓力最終還要自己來調適。教師要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問題,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積極正確的自我概念,揚長避短,不要給自己提出不現實的目標;給自己一個客觀的定位,確立一個合適的人生坐標,實實在在地自我開拓,恰如其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腳踏實地地完善自我。特別要注意對缺點的修正和對優點的發揚,將自卑、無助的壓力變為發揮優勢、表現自我的動力,從自卑中走出自我、超越自我。

第二, 適時、適當、適度地調節壓力帶來的不良情緒,給自己留下一定的活動空間,發展一些興趣愛好。

心理學家Gross(1998)提出將情緒調節分為原因調節和反應調節。所謂原因調節就是對引起情緒的原因進行加工和調整。如:有的教師感到教學競爭的壓力太大而「跳槽」、辭職,以迴避教學競爭的情境,從而避免產生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而反應調節是指個體對已經發生的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和表情行為等方面進行調節。例如:不良情緒已經發生的時候,可以通過參加文體活動、聽聽音樂、散散步、打打球、做做肌肉放鬆訓練、找朋友傾訴、觀看演出及展覽等等,這樣對於消除緊張,緩解焦慮將有明顯的效果;長期運用,能增強自我對情緒的調控能力,增進身心健康。

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教師的工作時間是不會隨下班而結束的,下班後再備課、進修、學習、家訪等等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樣的工作重壓下,教師應該合理的安排好工作、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盡量在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時適當留出餘地。無論工作多麼繁忙,每天應留出一定休息「喘氣」的時間,留出與家人一起活動的時間,讓精神上綳緊的弦有鬆弛的機會。可以適當發展一些興趣愛好,琴棋書畫、寫作旅遊、種花養寵物等都能有效地調節大腦相關中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緩解壓力,消除疲勞,調節情緒。

第三, 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建立自己的支持網路。

教師因工作方式的相對獨立性,容易形成人際交往、協作的有限性和自我封閉性。這常導致教師面對壓力和挫折情境時,深感孤獨失落和無助。所以教師要有意識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自覺培養坦率的交往和交流方式,培養社會交往中各種角色的適應性,培養平等、合作、信任的社會交往態度,培養真誠、坦率、理解、寬容、開放、的人格特徵。這將有助於教師獲得來自同事、朋友、親屬等的社會支持,而社會支持的獲得能幫助教師抵禦沉重的心理壓力,增進和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能幫助教師提高生活質量。

第四,理性思維,合理歸因,積極心理暗示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和走向成熟的過程,在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亦如此。教師要勇敢地接受挑戰,要從失敗和挫折中吸取教訓,找出症結,理性思維,合理歸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尋求進取之策。同時,對於外界的不良刺激也不要過於計較,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身的能量。可以在每天晚上羅列一下自己在這一天的「閃光點」,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等等,這些都能讓自己有愉快的心情,積極的工作狀態,有利於將壓力變動力。

教師是一個奉獻的職業,教師的收入和地位雖然不能與企業的老闆、大官、富商比較,但因為職業本身(比如帶薪休假、工作相對穩定等)的特點也是讓很多人羨慕的。老師的工作也許不是社會全部人都能理解,但這些現象你必須接受,因為你抱怨也好,苦惱也好,自卑也好,都無法改變。遇到煩惱的事情放開點,不要抱怨自己的運氣不佳,境遇太差,把成敗歸咎於客觀條件,而忽視了主觀能動性。教師勞動的收獲,是精神產品上的收獲,是個短期無法看見效益的收獲,但是作為教師,永遠和「年輕」在一起,永遠和「創新」在一起,永遠和「知識」在一起。認識了這些特點,你就能細細體會自己付出的快樂。

第五,參加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和輔導

作為教師,不一定能夠對自身心理壓力的存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也不一定能夠及時地進行自我調節。一些老師也不願意主動尋求社會支持和他人幫助,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多創造一些機會,如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員培訓、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讓老師們在自然的狀態中接受心理健康的培訓和輔導,從而反省自己,在認識自身壓力和如何排解壓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具體的直接的指導。

聯合國專家曾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與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我們每個教師都應及時克服消極心理的影響,滿懷熱情投入教學工作,對學生能做到像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每一句話都對他們飽含熱情,每一次眼神都對他們寄託希望,每一個手勢都對他們親近,每一個動作都對他們以鼓勵。」

㈩ 教師心理健康研究論文

開展心理健康課題研究可以加快提高新參加工作的教師的業務能力 ,使之盡快熟悉學生的心理狀況並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也為其今後的進一步成 長打下基礎。可以提升骨幹教師的能力,使其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發揮專長, 結合其原有的教學... www.wsdxs.cn/html/xinlixue
採納哦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