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團體心理輔導積極心理

團體心理輔導積極心理

發布時間: 2020-11-27 15:56:08

1. 你對自己2020年過去的四分之三有什麼想說的呢,對於剩下的三個月又有什麼打算呢

我對2020年過去的3/4,360÷4=90,90×3=270,270+1=271,哦,過去的271天裡面,過的很平淡吧?每天早上起床,然後一天做一些事情,也就是正常的生活,然後就是晚上睡覺,就是這樣了,另外,在生活當中,肯定是有很多的細節精彩,令人回憶無窮,不過暫時真的想不到,可能等我的心平靜下來,就是在我一個人比較孤獨寂寞的時候,就會回憶起過去的種種往事,有開心的,也有不開心的,總之還是比較豐富的。
那麼,我該何去何從呢?3/4已經過去,今年還剩1/4的日子,我該如何度過?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計劃,還是按照大半年來的生活那樣過,平淡中夾雜著一些樂趣,或許生活的時候不怎麼會感覺到,但是一旦過去了,就是一種回憶,刻在腦海里,在無人的時候,一個人靜靜的躺著,回憶過往,有過一些小懊惱,也有過一些慶幸,各種各樣復雜的情緒紛至沓來,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在腦海里纏成一團,算了,想想還是不用想了,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我始終記得一句話,過去的都過去了,沒必要去後悔,因為當時的做法就是用當時的想法去決定的,不要用現在的想法去思考過去做的對錯,因為如果那樣想的話,就始終會覺得當時的做法真的不太妥當,或者說還差那麼一點意思,對於這樣的就是完美主義者,才會不斷的去糾結吧,反正我如果想到過去的一些事情,有時還是會忍不住的去胡思亂想,但是我往往又會這樣告誡自己,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該說的都已經說過了,該做的也已經做過了,過去的永不變,未來的人可期,還是帶著點憧憬看待未來的美好,有可能不是美好,但是我們的心態還是要放好,積極向上,樂觀豁達,努力拚搏,艱苦奮斗,共同期許明天的曙光吧!
好了,2020年下半年,也就是還剩1/4的日子,都稍稍放一下,上半年或者說大半年來的3/4的日子,對未來多一些期待吧!好好加油,願世間美好與人人都環環相扣,祝各位好運吧!,

2. 創業團隊管理有哪5要素

創業公司團隊管理應聚焦公司業務的拓展與盈利能力提升,建議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1、明確業績目標
創業公司團隊一定要明確業務增長與盈利目標,並且達成公司和員工目標一致。創業公司的目標一定要分解到每一名成員,公司成員根據確定的目標填寫目標達成承諾書,成員的目標一般3-4項即可。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團隊成員承諾比考核的效果要好得多。
2、對業績目標持續追蹤
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等目標分析會定期總結目標達成情況,根據發展需要,可以適度調整目標,保證目標的挑戰性。創業公司目標達成的指標得分在60-70%相對合理,挑戰性強的目標可以激發公司成員的干勁。
3、建立良好的業績目標溝通機制
創業公司的目標達成情況溝通非常重要,公司領導者應做到每周與主要成員溝通目標達成情況,每月與所有成員溝通目標達成情況,並輔導成員制定改善措施,持續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工作績效

來自知志者企業管理顧問(上海)有限公司回答;

3. 多選:人的心理活動結構主要包括( ) A意志過程 B心理過程 C情緒情感過程 D個性

一、引 言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的一個本土化概念。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教育價值觀念,其初衷在於糾偏:糾正中小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偏,糾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之偏。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教育理論界對素質教育、素質的內涵和特徵等問題已達成了一些共識。學者們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發展的體系,沒有也不應該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徵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有效成長的教育。素質的內涵具有時代的特徵,不同的時代要求不同的素質。

那麼,何謂素質教育呢?文輔相認為,素質教育是利用遺傳與環境的積極影響,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認知與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諧地發展,促進人類文化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關於素質這一概念,心理學與教育學有著不同的解釋。心理學認為,素質是由遺傳或先天因素決定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的特點,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論界的許多學者認為,素質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素質既包括先天遺傳特徵,又包括後天習得的素養。素質著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

至於素質的特徵,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內潛性。素質是人的潛能,不但遺傳素質是與生俱來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也必須內化為人身心組織中的穩定因素才能視為素質的形成。人的素質的外化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方能實現。

(2)整體性。素質結構中的各種因素可以處於不同的水平或層次,這些因素統一在一個人身上,存在於一個統一的結構之中,整體的水平取決於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間結構的整合。人的素質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構成素質整體的各因素也可以區分為不同層次,並得到測量。

(3)穩定性與發展性。素質一經形成,就具有比較穩定的性質,並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當然這種穩定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人的素質和一定社會的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聯系,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對素質的要求不同。另外,個體的素質也是發展的。

(4)社會評價性。人的素質具有優劣好壞之分,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優良素質,這些優良的素質可以得到客觀的測量。

此外,也有學者從辯證統一的角度對素質的特點作了劃分,如遺傳性與習得性的統一,相對穩定性與發展變化性的辯證統一,內在性與現實性的辯證統一,個體性與群體性的辯證統一,等等。

關於素質的結構,學者們有不同的意見,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認為人的素質包括生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層次說,認為人的素質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五成分說,按照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劃分,將人的素質相應地劃分為品德素質、智能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或者將素質分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

這些分類雖然繁簡不同,它們在本質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樣分,心理素質都是人的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居於社會文化素質和生理素質之間,起中介作用。應該注意到,對素質結構的探討,不能純粹從抽象的邏輯出發,應堅持實用性、可行性與邏輯准確性的結合。

對於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應與素質和素質教育的研究聯系起來。如果不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放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就沒有必要。這種研究實際上反映了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結合,是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中所提出問題的回應。至於大學生的素質,我們認為主要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和專業素質。

二、心理素質結構建構的理論依據

大腦是學生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後天的環境、學習和訓練對腦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教育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對學生發展的影響,需要以學生腦的生長、發育與開發為中介;而且腦的發展也是人的發展的根本目標之一。人腦經過長期進化,其結構極其復雜和精細。遺傳因素雖然決定著大腦發育的總方向和主要輪廓框架,但是大腦神經系統的精細結構和功能特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環境因素。換句話說,人腦之所以發育成為人腦而不是動物的腦,這是遺傳決定的;但是,究竟發展成什麼樣的人腦,是優秀的大腦還是平庸的大腦?這與後天的環境因素、營養條件、教育方式、學習訓練乃至社會文化背景都有關系。嬰兒出生時,腦內絕大多數神經細胞已基本形成,但還沒有發育完善。神經細胞的突起和突觸連接以及微小神經環路的建立在後天發育過程中有非常大的變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會進行修飾。也就是說,人腦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腦的微細結構和功能特性都在變化。但是,在出生後至7、8歲這一段時間特別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質教育而言,豐富的感官刺激,學校的各類教育和訓練、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等的影響,通過兒童生理素質,特別是大腦這一物質基礎,發展成為人的各種心理品質。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應重視運用大腦發育的規律,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發展。

人的畢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特別是人的心理發展的敏感期(關鍵期),以及心理品質發展的先後順序和發展速度是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建構的理論基礎。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質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7—23歲之間,屬於成年初期(或稱青年晚期,從18—35歲)。在這一階段,其思維方式由青少年時期的形式邏輯思維向辯證邏輯思維發展;特別是在23—40歲之間,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元認知也有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確立,進而促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趨於穩定。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為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奠定了理論基礎。

維果斯基關於教學與發展(特別是智力發展)關系的思想,對於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結構的建構具有指導意義。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教學的最佳效果產生在「最近發展區」,適時輔導學生是教學的不二法門。維果斯基關於教學與智力發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擴展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各個方面。

心理學研究不同層次或水平的區分對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具有參考價值。對心理現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在社會關系的體系中研究人的發展,這些主要是社會心理學的內容,與社會科學交叉。第二個層次,研究個性的結構,如需要與動機、能力與態度的動力過程、行為的結構和動力過程、調節機制等。第三個層次,研究從感知覺到思維情緒等心理過程。第四個層次,研究心理過程的生理機制。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主要與上述第二個層次的研究有關。

三、心理素質的涵義、特徵

1.心理素質的涵義

關於心理素質的涵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許燕認為,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後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基本說明了心理素質的本質,但是沒有說明心理素質與人的單個的心理品質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各種實踐的關系。劉華山認為,心理素質是個性心理品質在人的生活實際中的綜合表現。這一定義抓住了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及特徵,但這個定義中所說的生活實際比較籠統,其針對性不夠。張大均認為,心理素質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將外在獲得的東西內化成穩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並與人的社會適應性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清楚地說明了心理素質形成及其特性,該定義中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社會適應性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這種觀點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學生心理發展有其年齡階段特徵,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的重點應有所不同,社會適應性行為與創造性行為並非對所有年齡的學生都同等重要。

綜合上述幾種看法,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後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並發展起來的,與大學生的學習、學術研究和生活實踐密切聯系的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

2.心理素質的特徵

劉華山對心理素質的特徵概括得比較全面和准確。經過簡化其觀點,可以認為心理素質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徵:

相對穩定性與可發展性。心理素質是個人的心理特質,不是人的個別心理或行為表現,更不是一個人一時一地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但是,心理素質又始終處於發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綜合性。對心理素質,不應從簡單的心理過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來加以研究,不能將心理素質簡單地看成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對心理素質的研究應從個性層面上著手。心理素質是人的個性心理品質在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中的綜合表現。

可評價性。心理素質對人的活動成效有影響,因而具有社會評價意義;其品質具有優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個性心理品質,如內向與外向,一般不對人的行為成效產生影響,因此不應將它納人心理素質之列。

基礎性。心理素質不是大學生在特定領域中獲得的某一專門知識和技能,應是那些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社會適應性和創造性等活動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綜合。

3.心理素質與幾個相關概念的關系

心理素質與能力、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創造力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心理素質與上述幾個概念也存在著差別。

簡單地說,心理素質是多種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能力和人格特質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但是心理素質並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質的簡單拼湊,而是那些對大學生的學習、研究和生活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個體處於此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能發揮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狀態是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至於創造力,在直覺的水平上,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為止,恐怕還找不到一個學者們公認的創造力定義。心理學家曾提出了多個關於創造力的理論模型,其中,斯騰伯格(sternbers)提出創造力三維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創造力包括創造力的智能、創造力的智能風格和創造力的人格層面,代表著學者們傾向於將創造力的認知、人格和社會層面統合起來理解創造力的發展趨勢。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顯示,人的創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識、思維風格、人格、動機和環境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盡管不同學科的最佳創造力的年齡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創造力年齡在23—40歲之間。由此可見,大學本科生應該為今後創造性地開展學習、學術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識和心理上的准備。應該承認,創造力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部,甚至可以說它不是大學本科生心理素質結構的最重要成分。也許,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社會適應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學生心理素質建構的思路

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關繫到心理素質測評體系的建立、培養規格和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問題。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素質的基礎與載體;心理素質是外界刺激影響人的行為的中介,又是社會文化素質與生理素質相互影響的中介。鑒於心理素質在個體素質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質教育時,查明心理素質的結構就是一項基礎理論工作,它應該成為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培養的起點。

1.大學生心理素質建構的要求與策略

在確定合格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時應注意:(1)體現心理素質是人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不是人的心理現象的幾個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學生在學習、研究和生活實踐中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3)既考慮到大學生發展與成長的需要,也考慮到國家、社會和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於未來需要,強調未來社會對學生的要求。(5)以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年齡階段特徵和「最近發展區」為理論基礎,重點研究大學生這一特定年齡階段的心理素質結構。

研究策略:(1)採用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原則,以理論研究為指導,以實驗研究為手段;堅持實用性、可行性與邏輯准確性的結合。(2)採用研究指標多元化的建模原則,通過專家(理論取向)、用人單位及高校教師(職業取向)、學生(個人取向)等多層面,確立心理素質模型的指標體系。

2.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結構

有不少學者提出了關於學生心理素質的可能結構,例如,王極盛認為人的心理素質是多類別、多要素、多品質系統的動態綜合體,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潛能因素。梁寧建認為心理素質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徵、認知方式、元認知、智力等。這兩項研究雖然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有參考價值,但是這兩項研究都將心理健康水平與看成是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成分,這顯然是將心理素質(內在)與心理素質的表現(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幾項研究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許燕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高師生心理素質結構包括社會適應素質、自我完善素質、職業性格素質、能力素質、人際管理素質和再生素質等六個方面的素質。其中,每個素質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質。這項研究的缺點是抽樣的范圍較窄,所得結果雖然能反映師范生的心理素質結構,但是未必能夠全面說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結構。

張大均等人從理論上建構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包括認知因素、個性因素和適應因素,並通過問卷調查驗證他們提出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這項研究所建構的中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簡單明晰,認知因素作為一項重要的心理素質成分如實反映了中學生的學習是他們主要從事的活動。但是,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中學生有較大差別,而且國家、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結構在整體上是否與中學生相同,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驗證。

台灣學者黃光國認為,現代社會中高素質的個體應具備如下特徵:自律的道德情操,適應性的認知及行為能力,追求卓越的動機,均衡的價值體系,統整的自我規約系統,豁達的人生觀。黃先生提出的上述看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建構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其中均衡的價值體系,統整的自我規約系統,豁達的人生觀這幾個方面是在心理學與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交界面上談人的素質結構,屬於上述心理學研究的第一個層面。

劉華山從理論上對心理素質進行了分析,並且提出學生的心理素質包括正確的人生態度、積極的自我概念、敬業與責任感、關愛與合作精神、智慧與創造力、實踐與生存力、耐挫與堅持力。上述七個因素分別反映學生在學習、研究、工作和生活實踐中與內外各個方面的關系,即對整個人生、對自己、對工作與社會、對他人與團體、對知識與信息、對實際事物、對困難與壓力情境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這七個方面的因素具有較好的邏輯性,但是需要通過實證研究加以驗證或修正完善。

4. 急,求團體心理輔導設計方案

關於什麼的團體輔導,比如我現在發一個關於培養自信心團體輔導方案。
培養自信心團體輔導方案
目標:通過自信心團體心理輔導,使學生發現自己更多的優點,尋找、擺脫自卑的束縛,找到自信的依據,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統,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悅納自我,擁有成功的人生。
活動安排:五次活動,每次60—90分鍾,每周一次
活動對象:初二年級

(一) 我是誰——認識你自己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自我發現,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
活動准備:紙、筆
活動過程:
1、 暖身活動。你了解自己嗎?請在紙上快速寫下10個「我是……」(10分鍾)
2、 分享。請學生將自己所寫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3、 教師點評。了解自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知己是知彼的前提。只有對自己的角色、特點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揚長避短,更好地進行生涯的規劃,獲得更美好的明天。這次活動將引導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
4、 自我認識活動。
(1) 將學生兩兩分組,一人為甲,一人為已(最好是兩兩不太熟悉的同學為一組)。甲開始自我介紹,已負責記錄。甲在說了一個缺點之後,就必須說一個優點。五分鍾後甲乙角色互換。
(2) 教師請甲、乙兩人取回對方的記錄紙張,在背面的右上角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彼此分享做此次活動的感受,並討論:介紹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何者比較困難?為什麼會如此?兩人之中必須有一個人負責統整討論的結果。完成之後,由負責統整的人向其他人報告討論的結果。
(3) 匯報結束,請每位同學強其簽名的紙(空白面朝上)傳給右手邊的同學。而拿到簽名紙張的同學則根據自己對此同學的了解,在紙上寫下:我欣賞你……因為……寫完之後則依次向右傳,直到簽名紙張回到本人手裡。
5、 分享。每個人與其他組員分享他看到別人反饋後的感想與收獲。
6、 教師總結。了解與接納真實的我是很重要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高估或者低估了自己,並把這種看法認為是一成不變的,絕對的。通過活動,我們發現了許多我們不曾發現的東西,對自己有了更豐富和全面的認識,我們需要通過自己和他人的眼光來更好的發現自己。

(二) 積極賦義
1、 將學生分組,約6、7個同學為一組,組員圍成圈坐好。讓同學們拿出上次活動所寫的自己以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的紙,對每個成員寫下的不好的性格特徵進行積極賦義,如:多疑——積極賦義就是自我保護意識強;競爭意識不強——積極賦義就是不爭強好勝;魯莽沖動——積極賦義就是勇敢積極;畏首畏尾——積極賦義就是小心謹慎。每組一人作記錄,將小組所作的所有積極賦義的例子進行團體分享,並討論某些性格特徵什麼情況下具有積極作用,什麼情況下具有消極作用,如何避免其消極作用。(30分鍾)
2、 教師總結。苦瓜向來喜歡抱怨自己,抱怨老天,因為不僅生就一張凹凸不平的臉蛋,味道嘗起來更是苦ㄚ!所以它平日就是那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夏天來了。苦瓜遇見甘蔗,它對甘蔗說:老天真是不公平,你的臉長的這麼平直光滑,汁液又這麼甘甜可口,人人都喜歡,而我,咳!甘蔗經他一說,只是謙虛的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是阿!天生的我就是討喜歡的甜味,和你是相反的,不同型的。可是如果沒有你的苦,人們怎麼知道我的甜呢?再說,你天生的苦,並不壞呀!只有你才能讓大家從小記得這種『吃苦的滋味』,吃下了你,也就不怕吃苦了。還有,從小也會記得擺一副苦瓜臉是不好看的,這可是你與眾不同的特色呀!瞧!你是多麼特殊!苦瓜心想:我比別人特殊多了!從此他總是高高興興的展現自己,勸大家別怕吃苦,吃下它也就不怕吃苦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性格本身無所謂好壞,環境不同,同一種性格特徵帶來的結果截然不同。所以,只要能在適當的場合恰當地應用,任何一種性格的人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三) 尋找自信支點
1、 自我尋寶。讓學生發現自己更多的優點,找到自信的依據,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統。尋寶方式:我開始喜歡我自己,因為…… 尋寶要求:①必須實事求是;②必須是自己的優點或特長,也可以是自己的進步;③每個人至少找到自己的5個珍寶。
2、 優點轟炸。小組成員輪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員從他身上找特別的地方,然後用發自內心的語言贊美對方。團體分享:當別人贊美你時,你的感覺如何?你贊美別人時,通常贊美哪些地方?你能給所有的人不同的贊美嗎?你在贊美別人時,感到自然嗎?為什麼會這樣?是否有一些優點是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是否加強了對自身優點、長處的認識?
3、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優點,充分認識自身的優點,尋找自信的支點,開發自身的潛能,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悅納自我。

(四) 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1、 秘密大會串。
(1) 請同學將目前最感到困惑的事情寫在一張紙上,寫好後折疊起來交給教師。
(2) 教師從手中的紙條中抽出一張,將紙上所寫的問題念出來,讓所有同學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同學之間可以討論,示範和提供書面資料等方式來幫忙解決問題。
(3) 教師依次念出所有同學的問題,並讓同學依次幫忙解決。
2、 自信百寶箱。給所有同學發一張心卡,讓同學在心卡上填寫「在自信心方面,我無法做到……」團隊所有的成員對心卡上無法做到的事獻策,不評價,重數量。
3、 教師總結。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藉助團體的力量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五) 溫馨祝福,結束活動
1、 總結收獲,自信人生。由學生反思總結收獲。
2、 歌曲《相信自己》,在歌聲中回顧走過的風雨成長心路,感受團體的力量,胳膊挽在一起圍成一個圈共同唱起《相信自己》。
3、 溫馨祝福。互贈祝福,感受團隊的力量,祝願自信人生到永遠。

5. 05積極而科學的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答案團體心理咨詢的局限性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編輯本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適應能力二,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實現教育目標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減輕學習負擔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實施創新教育三,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社會局面的安定與和諧編輯本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總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具體目標:是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行為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是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編輯本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一,面對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向少數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開展補救性和矯治性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三,面對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編輯本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有:一,教育性的原則教育性的原則是指教育者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提出積極中肯的分析,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二,全體性原則全體性原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學生,全體學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和參與者,學校的一切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設施,計劃,組織活動,都要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問題。三,差異性原則差異性原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四,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工作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同時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實在在的體現,把教師的科學教育與指導和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參與真正有機結合起來五,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運用系統論的觀點指導教育工作,注意學生活動的有機聯系和整體性,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作全面考察和系統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六,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以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學生,要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一發展為重點,促進全體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發展。七,活動性原則活動性原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重視通過活動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八,保密性原則保密性原則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有責任對學生的個人情況以及談話內容等予以保密,學生的名譽和隱私權應受到道義上的維護和法律上的保護。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包括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就是——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取得證書,另一方面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咨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否則,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德育處或基(普)教處負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間從2000年秋季開學起,大中城市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鎮及農村的中小學也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原文3800多字)《教育部文件》教基[1999]3號[學校工作案例]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培養,是體現以人為本,是對人的可持續發展負責的基本精神。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是培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一所人民滿意的學校,首先就應該是重視學生完善人格,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發展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按照《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的要求,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校長為副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積極開展心理教育研究。為開發學生心理潛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努力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發展的個體品質與群體氣質。幾年來,學校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注重機制建設,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路,使學校的每一次教育投入和教育行為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發揮了作用。1、圍繞學校的學目標,針對我校學生群體的特點,制定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誠於做人、篤於實踐、恆於求知、」的校園精神,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納入德育工作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共同發展、個性發展、文明發展、全面發展」的學校德育目標。並注意開發學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推出了《文明發展手冊》《學生自救手冊》《心理培訓教材》,把關注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建康發展,放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來,從學思想上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2、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學校首先從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入手,給與一定的投入,於2001年建立心理咨詢室,訂閱相關的刊書報,製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圖板。無論是專職心理教師還是兼職心理教師,學校對其工作的特點給予承認,享受相應的待遇,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硬體建設上有了實實在在的物質保證。咨詢室的建立,(給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機制上的保證)從學校機制上給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證,心理教師利用心理咨詢室的(這個)舞台,開展了一系列如心理咨詢、建立學生心理成長檔案、組織各種專題培訓、針對心理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為家長提出許多指導和幫助的活動。3、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建立一支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隊伍,為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提供思想和人力的保證。第一,從構建隊伍角度出發,努力打造自己的心理教師隊伍。我們通過參加區市級的心理教育專題培訓,培養了一部分具有心理健康輔導能力的教師。(6人通過培訓獲得了心理輔導證書)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多元性和復雜性現實,2004年,學校專門引進了專業心理教師,逐漸完善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隊伍結構。第二、從教育科研的角度出發,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探討。通過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指導,德育處在班主任培訓中加大了班主任專業化發展、開展心理教育個案研究等方面的力度,鄭芳老師《初中單親家庭學生學校生活基本心理特徵》、肖紅老師《凈化心靈,健全人格》、余春梅老師《用愛打開心靈的枷鎖》等30餘篇論文獲得市區級各級獎勵。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性、自覺意識不斷增強。苗翠雲、葛玉紅二位班主任老師還曾擔任心理教育輔導教師的具體工作。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學校還適時推出張殿華、程安等部分老師的班級心理輔導觀摩課、研究課,為更好的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提供借鑒。第三、從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角度出發,摸索出學生心理輔導員群體的建設的道路。根據我校學生群體的具體情況,在工作開展中,不斷挖掘學生群體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自主教育的模式。成立「學生心理互助小組」,建立心理聯絡員,在參與中提高自己、影響別人,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開展更加貼近學生,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心理健康互助小組開展了針對畢業年級特點的「我們為你加油、五十中以你為榮」的心理加油站活動,心理教師還組織他們參加心理聯絡員專題培訓、參觀首師大心理系等活動。4、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利用學校的各種宣傳陣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比如堅持數年的每周二「午檢10分鍾」的健康知識講座、在校園網上開通「心靈驛站」網頁、在學校宣傳櫥窗中開辟「心靈之窗」專欄、各班在德育處計劃安排下舉心理教育專題板、為教師發放《心語小報》等形式,從內容、方法、途徑方面廣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5、注意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提高教師的心理問題的預防意識和教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學校組織了全體教師的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專題培訓,對班主任進行班級心理輔導講座、檢查落實教師繼續教育的心理健康課程學習等措施,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推進工作中,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創造寬松環境,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努力避免師源性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在區級教研員兩輪聽課的信息反饋中,以學生為主體,在加強知識技能學習中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出現了圍繞新課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局面。二、開放學,促進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多形式的開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特色。1、利用學校家長委員會的平台,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每年學校最少舉兩次家長委員會會議,家長通過心理信箱、家長委員提案等方式參與學校的教育。2、每年學校還舉校園開放周,邀請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士參與學校的各方面工作,使學校學水平更上一層樓。3、藉助社會力量,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幾年來,我們與中華女子學院教師合作為畢業年級開展如何緩解學習壓力、高考前心理放鬆、健康人際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輔導。與北京市中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的部門合作,為班主任進行心理個案的分析、診斷與矯治。今年,我們又與軍區總醫院心理專家合作,共同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後組織了部分學生SCL90心理調查問卷;舉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長學校;對個別學生提供心理問題咨詢,下一步我們還有進一步合作的打算,以「教師心理減壓工作坊」的形式,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幫助,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簡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主要放在幫助學生適應中小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了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地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本教程圍繞中小學生在心理成長發展過程中突出存在的種種困難和問題,選取和組織材料進行分析和探討。以往人們在談到健康時,往往只注意到生理及軀體方面,但對心理方面卻知道不多。如果一個人軀體健康卻沒有健康的心理,我們也不能說他是一個健康的人。所說的心理健康,概括地說是指一個人個性健全,智能良好,對各種精神刺激和壓力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調解控制能力,以及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活動與外界環境能保持一致,行為正常,情緒穩定,能較好地處理各種問題。本教程針對中小學生心理成長障礙、網癮、厭學情緒、考試焦慮、性早熟、逆反心理等問題進行了逐一的分析與解答,將理論與案例融匯貫通,讓學生學會處理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學到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喚起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的各種體驗,激發學生內心的矛盾沖突,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讓心理學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內在感受,從而正確地面對生活和心理上的難題,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本教程包括光碟和書籍,分三大模塊:第一模塊:圍繞中小學生在心理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識和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了解掌握和學習人際關系,適應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常識,以達到讓學生擁有豐富的心靈、健全的人格、快樂健康地成長。第二模塊:本模塊為心理輔導活動的概述及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課堂實錄,其中包括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設計流程、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素材、心理輔導活動課程實錄,以及如何建立心理輔導咨詢室及操作要點。第三模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煩惱與問題,編排成情景劇。把生動有趣,使學生怦然心動,充滿哲理的小故事,通過表演的形式,以喜聞樂見的影視形式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在編輯過程中,力求做到給中小學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提供一套有價值、可操作的關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整個教程可以概括為六個方面內容:了解自我,悅納自我;接受他人,善與人處;正視現實,接受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學習;控制情緒,心境良好;智力正常,人格完整。本教程既可以用於學校心理健康專職和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也可以作為校長和班主任老師了解心理健康常識的閱讀教材。書籍共有以下幾個主題:1.中學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學生心理健康的診斷與測量學生異常心理的辨別與疏導如何有效地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教師心理健康的養成與維護中學生成長心理咨詢案例集萃怎樣上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光碟目錄:1.中學篇(共16張)第一部分:熱點關注心理問題講座1.建立心理咨詢室的若干要素(1張)2.怎樣做一個快樂的少年(1張)3.抑鬱症的預防與治療(上)4.抑鬱症的預防與治療(下)5.怎樣防止和戒除網癮(上)6.怎樣防止和戒除網癮(下)7.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的異常心理(上)8.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的異常心理(下)第二部分:趣味心理健康課程實錄9.將友情進行到底――對話中學生異性相處10.松樹與松鼠11.英雄美女與野獸12.蛟龍出海絕地求生等13.心理訓練營第三部分:心理活動劇14.糖葫蘆都是虛榮心惹的禍走進彼此的心間15.心中的清涼青春痘走出魔網16.生命之歌感恩我要回家4)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有針對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主體。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包括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就是——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取得證書,另一方面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咨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否則,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德育處或基(普)教處負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間從2000年秋季開學起,大中城市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鎮及農村的中小學也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