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途徑
『壹』 心理咨詢的方式有哪些
心理咨詢的方式包括互聯網,電話,面談等。心理咨詢中,我們更多地強調通過心理咨詢促使來詢者自我的成長,自強自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心理咨詢,使來詢者自己去思考、認清問題的本質,自己去解決面臨的問題,從而達到促進個人的成長的目的。所以說心理咨詢的最終不是「授人與魚」而是「授人以漁」,來訪者的投入將大大有助於咨詢的效果的提升,就像水漲船高那樣。
在選擇咨詢機構時要選擇泊恩心理這種知名度很高的機構,泊恩心理是由澳洲、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國專家聯合創辦,我們與國內外最受人尊敬的醫學專家以及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以此為基石,針對不同患者的多元醫療需求開設了國際水準的精神心理門診、特需門診、跨科室專家會診、海外專家遠程診療以及跨境醫療服務。
『貳』 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主要途徑是
復習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評估以及心理輔導。
知識點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義和標准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研究者歸納出心理健康的六條標准:①對現實的有效知覺;②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③自我調控能力;(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⑤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⑥生活熱情與工作率。
2.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症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採用肌肉放鬆、系統脫敏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對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
(2)抑鬱症
抑鬱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
(3)強迫症
強迫症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可分為單純恐怖症、廣場恐懼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學生中社交恐怖症較為多見。系統脫敏法是治療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這一方法最好要及時進行。
(5)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適當的壓力應對或問題解決方式所構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育過程中的不良適應,如過度手淫、迷戀黃色書刊、早戀、不當性游戲、輕度性別認同困難等,一般不屬於性心理障礙。
(7)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貪食和異食癖等,其中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由於節食不當而引起的嚴重體重失常。可採用行為療法、認知療法予以矯正。
(8)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思睡、睡行症、夜驚、夢魘等。可採用肌肉鬆弛法來治療失眠。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預防精神疾病、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4.心理評估的含義
心理評估指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並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心理評估既可採用標准化的方法,如各種心理測驗;也可以採用非標准化的方法,如評估性會談、觀察法、自述法等。
5.心理評估的兩種參考架構
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應以正常學生(包括有輕、中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正常學生)為主,因而心理評估的功能就不應只是進行心理症狀學診斷或心理病理分類學診斷,也應重視對學生發展潛能、自我實現程度的正向評定。現有的評估手段是在兩種參考架構的基礎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與疾病模式。
6.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是為心理評估搜集數量化資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測量的特徵大體上可把心理測驗分成認知測驗和人格測驗。
7.心理輔導及其目標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條途徑: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②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④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⑤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⑥小組輔導。
所謂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於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的適應。
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有兩個:第一是學會調適,包括調節與適應;第二是尋求發展。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調適性輔導;尋求發展是高級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發展性輔導。
8.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範法、暫時隔離法、自我控製法等。
(2)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
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鬆弛訓練。②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的含義是,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即害怕、焦慮、不安)時,我們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3)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緒輔導方法,他認為人的情緒是由他的思想決定的,合理的觀念導致健康的情緒,不合理的觀念導致負向的、不穩定的情緒。他提出了一個解釋人的行為的ABC理論。
重點難點提示
重點:心理健康的意義和標准、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難點: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叄』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包括哪些
一、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許多心理教育的方法:如催眠治療、集體心理治療、心理咨詢、行為治療等等,本人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篩選了以下幾種方法:
1、心理咨詢,帕特森認為,咨詢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咨詢人員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圍或條件,使對象發生變化,作出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並且形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獨立個性,從而成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會成員。例如,我們班級中的一位女中學生A,只給她本人咨詢,這個女生也沒有說家庭情況,只是給她本人做心理咨詢,結果以失敗而告終。這個案例是失敗的。但是,我還是沒有真正明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根據家庭系統論的理論行事,太脫離家庭了。如果採取權氏家庭心理治療法,我認為那位女中學生的心理障礙的解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又例如,一位女生B,性格內向,膽小靦腆,原先學習自覺刻苦,成績名列班級前茅,但有一段時間精神萎靡不振,鬱郁寡歡,無心學習。面對父母、老師的批評,該生淚水漣漣,欲語又止,後來向「心理信箱」投了一封「我該怎麼辦」的未署名的求助信,講述在男女同學交往中帶來的內心苦惱和難以自解的矛盾心理。心理咨詢室為此專門出了一期以「青春期如何開展男女生正常交往」為主題的黑板報。不久,該生主動找實驗教師暢談,把心中郁積已久的苦惱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心理咨詢教師在表示充分理解學生的這種感受的基礎上,講了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怎樣正確處理好學習與戀愛的關系,使該生恢復了先前歡快、輕松的精神狀態。她在日記中寫道:「是心理咨詢老師幫助我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放出來,我又發現了天空是那麼廣闊,花兒依然那麼美麗芬芳,同學們的笑臉那麼和諧可親。」
2、集體心理治療,簡稱集體治療,指治療者同時對許多患者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共性。這種方法的優點,能節省治療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效應。
『肆』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如下: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4)心理輔導途徑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1、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這是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常規的教育訓練來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包括智能訓練,學習心理輔導、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性心理教育等。
2、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內容,多屬矯治范疇。具體而言,包括學習適應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懼症、厭學等問題的咨詢和調適;情緒問題,如抑鬱、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情緒的調節與輔導:常見行為問題,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行為的咨詢與矯正,身心疾患,如神經衰弱、失眠、神經性強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療和矯正。
專業相關
專業介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適應各級各類學校和相關行業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需要而設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專門人才,為提高個體、群體、組織與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務。本專業注重考核考生運用科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要求考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較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技能,並具有分析解決大、中、小學生與其他個體、群體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成為能較好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或相關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心理師,幼教、初等和中等學校心理學教師與研究人員,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教師,醫院、心理咨詢等相關行業的心理學專門人才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健康教育
『伍』 在學校開展心理輔導的途徑有哪些
1.建立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的個體心理咨詢。
2.開展心理健康課(室內為主)
3.組織室外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4.邀請專家進行心理學主題講座。
5.組織心理活動周,心理活動日,在室外進行現場等活動。
6.用專業量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並持續跟進篩選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陸』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有哪些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於學生未來的成長,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這不是說在小學重新開設一門新課程,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優化整個教育過程。
行為主義觀的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ra)等認為,心理發展是量的不斷增加過程,是由環境和教育塑造起來的。由此可見,要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展開,研究環境的創設與教育方式的突破是必需重視的途徑:
(一)外在環境的創設:
人與環境密不可分,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創造人。」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力之大。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場所,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效果,物質環境的高雅有助於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培養良好的品格。
1、 校園環境建設
(1) 校園主環境建設
(2) 校園、班級文化建設
2、校方積極溝通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心理學專家指出:家庭是在兒童出生後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對兒童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因此,家庭環境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班主任對於特殊家庭的家長和孩子更需多關心,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精神環境的創設: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良好的精神環境則依賴於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所涵蓋的遠遠不只是一兩位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的努力可以達成的,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需要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文化,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凝聚力,體現的是人文關懷和對兒童文化的尊重。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應該不斷努力,
(三)矯正時注意方法做好保密工作:
要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實效性,讓學生毫無顧慮地說出自己的心聲,找出問題所在是很關鍵的。而要讓學生敢於說出心聲,及時做好保密工作是很重要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加強這方面的保密工作,盡可能保護學生個人隱私。這時,創設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測試、治療的環境和氛圍,運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會對測試的真實、可信提供保障。
四、總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正確認識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今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後,我們應努力對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進行研究:創設更好的校園、班級、家庭等外在環境,合理運用教材內容、和諧師生關系,重視發覺精神環境的建設。
現代化的教育時代中,我們更不容忽視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形成三者結合的教育網路,建立心理健康的「維護-預防-治療」等體系。在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時,應該盡量做到家校結合,巧妙地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個性特徵的學生進行不同層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預,旨在尋求更適合學生個體的教育方法與手段,盡可能減少學生內心的矛盾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工作,今後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許會採用多種途徑和多樣化的方法,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各科教師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的識,作為教師的我們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細心和耐心,同時更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
『柒』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有哪些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捌』 我想當心理咨詢師,有哪些途徑麻煩告訴我
你好:要想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首先要通過心理咨詢師考證,獲得咨詢師資格證書。
心理咨詢師申報條件
心理咨詢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大專學歷,經心理咨詢師三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3)具有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經心理咨詢師三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心理咨詢師二級(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博士學位。
(2)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經心理咨詢師二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3)取得心理咨詢師三級職業資格證書,連續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滿3年,經心理咨詢師二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者。
(4)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業任職資格,經心理咨詢師二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連續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滿3年。
除上面的報考要求外,下面的一些信息可能對你也很有用
(1)人格:心理咨詢師的人格條件是做好心理咨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詢師應具備的首先條件。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等。
第一,他應該是一個心理相對健康的人,其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咨客。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能妥善地處理好自己的心理沖突,排除日常干擾,從而保證幫助別人的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他應當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詢關系中給咨客以溫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自由的氣氛,才能接受咨客各種正性和負性情緒,才能進入咨客的內心世界;
第三,他應當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能耐心地傾聽咨客的敘述,精力集中不分心,使咨客感到對他們的困難表示關心,能誠懇坦率地和咨客談心,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隱私和隱密,值得他們信任。
(2)知識:做好心理咨詢工作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
心理咨詢不是僅靠良好的願望、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說那些處於困境的咨客或鼓勵心理病人向疾病斗爭。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助人知識來幫助咨客,使他們認識困擾他們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3)必須具備一定的技巧:心理咨詢師要有熟練的助人技巧,其為包括
上面所說的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雖有首要次要之分,但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一個好的心理咨詢醫生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體。
除上面提到的三個條件外,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醫生,還要做以下兩點:
心理咨詢師要特別注意道德修養。心理醫生必須具有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不應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做出不利於病人的事。在需要為病人保密的事時,不應隨便傳播等;
心理咨詢師要不斷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弱點和盲點。只有對自己進行了分析、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別人。
『玖』 小學生健康心理集體輔導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小學生健康心理集體輔導的主要途徑一是課堂也就說在課堂上統一講解,第二個是通過游戲,第三個通過課外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