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輔導員
『壹』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你是怎樣看的
學習型社會和被造物屬於必然主義,自由是無用,但是自由用於創新型社會和創造者,自由是大用。
『貳』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的含義是什麼,請不要陳述莊子的這篇文章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出自《莊子.人間世篇》。意思是「沒有用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有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卻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無用」之功卻流芳後世,引為大用。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莊子問伐木者,這么高大的樹木,怎麼沒人砍伐。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說:「殘廢之人,徵兵不會徵到他,故能終其天年。形體殘廢,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
」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意思是「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對於一個一心只想做「有用」之事的人來說,應該嘗試做些看似「無用」的事情。看一本好玩兒的書,哪怕這本書不是一本能夠提高專業能力的書,同時也不是一本馬上就對你的生活「有用」的書。做這些「無用」之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好好放鬆心情,好好享受生活。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無用」也會變得「有用」。
『叄』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的意思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的意思是沒有什麼有用無用的分別
第一個「用」指的是智慧,第二內個指的是容智慧籠統的稱呼,第三個是作用的意思。
如果你執著的認為某物無用的話,你就會看不到它的可用之處而不能為你所用。唯有放下我見平等視物方可任運自在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這句話出自《人間世》,深刻反映了莊子的無為思想.
這句話可以想到一些例子,例如舊時的統治階級為了讓人給他們賣命,往往以功名利祿相誘,世間庸人也都以「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為榮,名義是光宗耀祖,風光無限,但在名利場中,漸漸就迷失了本性,最後往往身死族滅者也屢見不鮮
『肆』 怎麼理解政治的「無用之大用」的內涵
無用是指沒抄有能力,大用是成才或襲者好處,整句連起來就是,沒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也是優點。
這句話體現了對無用之用的辯證看法,有用和無用是客觀的,但也是相對的,而且在特定環境里還會出現轉化。如果你執著的認為某物無用,你就會看不到它的可用之處而不能為你所用。
出自戰國時期莊子所著的《人世間》,體現了莊子的「無為「思想,原文為: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伍』 以無用方為大用為題目,寫一篇 800左右的作文
要想"有用"應多些"無用"之思
「有用」與「無用」,本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沒有「有用」,無所謂「無用」;沒有
「無用」,也無所謂「有用」。讀書學習,要「學以致用」,自然要重視「有用」的東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講「現實主義」,不講「浪漫主義」,人還有精神
上的訴求,需要空靈和超脫。
生活在物質豐富今天的我們,是不是應當「多想些無用的價值」,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復旦一位教師表示,「有用」能
讓學生踏上社會後,吃飽肚子,獲得經濟獨立。而社會發展,也非「有用」不能維持。他不憂慮學生無遠大理想,倒擔心他們過早地嚮往「無用」境界,忽視基本
功。當今時代,未缺「無用」之思,實乏「有用」之才。
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可惜帶有較大的片面性。學生讀書成才,自然不能忽視學習「有用」的
東西,以便「踏上社會後,能吃飽肚子,獲得經濟獨立」,乃至過上富裕的生活。然而,人不同於動物,不是活著就是一切,不是只關心有助於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繁
殖的「有用」東西。人是萬物之靈,「生命本是一張由意義構成的豐富之網」,需要大量對「吃飽肚子」雖然「無用」,但卻富有「意義」能充實靈魂的東西。人要
在「務實」中生存,更要在「務虛」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騰的東西,雖說對「吃飽肚子」無用,但卻常常較「有用」的東西高貴。比如豬羊的肉可食,無疑是
「有用」的東西,而龍鳳是幻想的產物,對人的實際生活是「無用」的,可是,龍鳳的地位卻遠遠高於豬羊,「無用」所以勝於「有用」,在於龍鳳是一種吉祥的象
征,吻合人們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則無實用,只能供人欣賞。可是,歷來人們贊詠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橫
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樣的名句,在對美的欣賞中,借物抒情,贊美了人應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這樣,梅花、梅詩,也
就成了「無用之用」。年輕學子的成長。是生存技能的成長,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長,是需要「更多地想些無用的價值」的。
同時,重視「無用」的價值,還
在於要破破當前危害特大的急功近利心態。不能什麼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應當「風光長宜放眼量」。人類史上不少的重大發現發明,開始多被視為
「無用」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始初只局限在實驗室里,曾被譏諷為「毫無用處」,法拉第回答說:「那麼剛出生的嬰兒又有什麼用呢?」隨後,運用電磁原理
發明了電動機,人類由此步入電氣時代,「無用成大用」。當下,社會上迷漫著急躁浮躁之風,做什麼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這是違反事物發展規律的。
科技教育界難於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錢學森之問」。解讀這一「問」,自然會涉及多方面原因,不過,內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只求「有
用」,不容「無用」。要培養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要寧靜致遠,潛心研究,「無用而大用」。時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並非「無用」之思太多,相反,而
是「無用」之思太少。基於此,我以為,提出「更多地想些無用的價值」,是有積極意義的。
『陸』 無用之用,方是大用什麼意思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內別顯眼。但見這樹:其容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莊子又說:「樹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斤斧;白額之牛,亢曼之豬,痔瘡之人,巫師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會把它們投進河裡;殘廢之人,徵兵不會徵到他,故能終其天年。形體殘廢,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莊子愈說愈興奮,總結性地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
『柒』 怎樣理解莊子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人生路上有太多的未知,誰也無法肯定哪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會徹底地改變你內。當然,越深入地認容識自己的本質,以終為始地去思考,能夠比較好地防止這種認識差距。但是,閱歷、經驗、知識結構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理解到本質的能力。所以,沒有必要那麼心急地要一個確定的答案。越成長,對一些東西會越清晰確定,但對另一些東西也會越不確定。但是我逐漸懂得了安心接受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
對於無用和有用,一直想寫點東西,剛好針對無解和解的問題,結合《逍遙游》裡面對有用和無用的論述,寫下自己的理解。其核心仍然是在如何打破自我內在和外在的界限,打破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打破時間和環境的界限來辯證的看待無用和有用。逍遙游一直在講境界有大小,講格局,講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有大小,有局限性。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每個人所擁有的知識,經驗的積累,感悟,境界和格局都是不同的,這些都會導致對事物認知的不同。
善於轉變環境會導致無用為大用,物和人都沒變,用的環境變了導致大用
『捌』 「無用之用,方是大用」什麼意思
意思為:無用是指沒有能力,大用是成才或者好處,整句連起來就是,沒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也是優點。
這句話體現了對無用之用的辯證看法,有用和無用是客觀的,但也是相對的,而且在特定環境里還會出現轉化。如果你執著的認為某物無用,你就會看不到它的可用之處而不能為你所用。
出自戰國時期莊子所著的《人世間》,體現了莊子的「無為「思想,原文為: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郤曲,無傷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譯文:
孔子去到楚國,楚國隱士接輿有意來到孔子門前,說「鳳鳥啊,鳳鳥啊!你怎麼懷有大德卻來到這衰敗的國家!未來的世界不可期待,過去的時日無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聖人便成就了事業;國君昏暗天下混亂,聖人也只得順應潮流苟全生存。
當今這個時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還輕,而不知道怎麼取得;禍患比大地還重,而不知道怎麼迴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揚你的德行!危險啊,危險啊!人為地劃出一條道路讓人們去遵循!遍地的荊棘啊,不要妨礙我的行走!曲曲彎彎的道路啊,不要傷害我的雙腳!」
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燭火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樹漆因為可以派上用場,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8)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輔導員擴展閱讀:
莊子的「無為」思想
莊子的「無為」思想主張重視合乎自然的發展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發展的規律,若一旦破壞自然發展的規律,我們必然會走向異化之路,自食惡果。
依據莊子的觀點,我們要想達到一定的目標,一定要像自然界的發展一樣,順應發展規律,在「無為」中實現我們既定的目標。
人生的之道的「無為」即是指人要順其自然,要根據自然本質的需求來追求個人在生活中的理想,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簡單地說,便是我們要直視本心,同時要遵循自然規律。
『玖』 怎麼理解莊子的:無用之用,方是大用 不需要復制的,白話,個人的見解~謝謝!!
意思是沒有什麼有用無用的分別,所謂有用無用本來都一樣。要說無用都無用要回說有用都有用答,就其本身而言沒有絕對的有用也沒有絕對的無用,放下有用無用的執著念頭心中沒有有用無用的分別,空空空平等看待一切事物,才能真正的真空生妙用。如果你執著的認為某物無用的話,你就會看不到它的可用之處而不能為你所用。唯有放下我見平等視物方可任運自在得心應手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