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輔導員好當嗎
❶ 當大學輔導員好嗎
別人的感受與自己的感受不一樣,如果想做就去做,不想做就算了,有些東西是要自己體會過才會有感觸的。
❷ 在大學當輔導員待遇好嗎有什麼要求嗎
我堂哥在省中醫葯做過輔導員
一
他做了三年,一開始底薪2200多,加績效什麼的也就是2400
二
做到第三年,底薪增加到2500多,年終獎拿了教育局2萬多
三
後來他去了黑龍江省技師學院做輔導員了
❸ 很多大學生想當大學生輔導員,是因為工資高還是可以加分
以前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其實大概了解過輔導員的工資並不是很高,尤其是和專業課老師比起來低很多,而且目前多數大學里的大學生輔導員都要求研究生學歷,在這個情況下還是有很多人想當大學生輔導員,當然這個崗位也是有它的優勢的。
基於以上理由有很多人想當大學生輔導員,而且有很多是畢業生留校的。
❹ 現在當大學輔導員需要什麼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4)大學生輔導員好當嗎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的社會背景: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
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❺ 大學輔導員是個很好的工作嗎
我讀本科時,輔導員老師還不是專職的,一般是由系裡比較年輕的或者是家庭負擔不太重的老師來擔任,所以那時的輔導員也基本都是專業課教師。大學生和輔導員雖不是天天見面,但也會經常見到,好多學生和輔導員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畢業多年之後,同學聚會時也總是想著再去看看輔導員老師。同學可能都忘記了系裡其他老師,可輔導員卻不會忘。
對那時的輔導員來說,一個班級一般要從大一帶到大四,能有機會了解到班上每一個同學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中的喜怒哀樂,從學業成績所能看到的智力程度到各種活動中所發現的性格特徵,對學生的點滴成長都了如指掌。很多輔導員都成為大學生在人生的最關鍵階段的「貴人」,對輔導員來說,也常常會為自己帶出的同學們的進步而感到驕傲。
我到大學任教之後,一直期待能在合適的時間當輔導員,帶著一個班級從大一走到大四,可回到學校之後,發現輔導員這個崗位,已經發展成為「專職崗位」,也就是說輔導員不再是像從前那樣由專業教師兼任,而是由專職的老師來擔任的,所以,我也一直沒能當上輔導員。
現在的大學里的輔導員大致有兩種情況,其一,大學里專門招聘的輔導員崗位教師,專門從事學生工作,負責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活動的管理,及時學校各種通知的傳達等職責。其二,大學里有些孩子拿到了2+3或3+3的項目,先擔任2或3年輔導員之後再讀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對於第一種情況的輔導員來說,一般就是大學里有正式編制的教師,雖不會從事教學工作,但享受教師待遇;第二類則不同,只是暫時地從事輔導員工作,沒有教師編制。
因輔導員和專任教師屬於不同的教師系列,在實際的工作中幾乎也沒有交集。其實,我倒是期待能有一個適當的機制讓「大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能夠一起成為一個成長共同體。說的跑題了,如果單就在大學當個輔導員是不是個好選擇這個問題來回答的話,我想,當一個合格的輔導員首先是項「朝陽工作」,每年都會迎接新面孔,感受新活力;其次,當輔導員是個「良心工作」,雖是一個班或一個年級的同學,也千差萬別,要因材施教,輔導員要懂心理學;再有,當輔導員是「體力工作」,比起上完課就走的專任教師,大學里的輔導員才是學生們的「主心骨」,大事小情都會去找輔導員,甚至需要輔導員24小時在線。對於那些喜歡大學環境又善於與人交流的人,輔導員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❻ 大學輔導員好當么
好當,主要就是檢查學生考勤,其它就沒啥事…
❼ 去高校當輔導員好不好
個人感覺沒什麼意思,就業無外乎就兩種,
1. 給別人打工;2.自己創業。
給別人打工,無外乎就是看工資怎麼樣,工作時間長不長累不累,工作內容喜不喜歡。
所以,您說大學輔導員,從這三個方面看的話:
1. 工資應該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因為起薪應該在所在城市不會算太低,甚至算可以的水平,但大學輔導員的發展空間應該不會太大,如果在學校不搞科研、教學,而搞行政的話,收入方面的上升空間應該不大。
2. 工作時間來講,肯定算清閑的,大學的學生工作,能有多大點兒事兒呢?朝九晚五唄。不涉及出差,還有寒暑假,比較清閑。
3. 工作內容就看你喜不喜歡了,想上頭我說的,大學的學生工作能有多大點事兒?
總體而言:如果您是一個比較想要安逸生活的人,可以干這個,但即便是在大學,也算是從政,算是搞行政工作,所以也得走仕途,你不可能一輩子當輔導員吧?你見過老頭老太太是大學輔導員的嗎?反正我是沒見過。其次,沒大富大貴,也不可能有家長送禮,所以收入而言屬於清水小衙門。求安穩,沒問題。求有錢,有成就感,沒可能。
以上屬於我的個人親身體驗,我以前就是干這個的,幹了一年不幹了,去企業了。現在住180平的房子,開沃爾沃,年薪將吧20萬,我之前在那個大學的領導,還是一個月4000多塊錢。但我經常出差,國內外的跑,累的時候真是有想死的心,但年輕么,30出頭,幹嘛那麼早呆著呢?養老?我還沒老吧?呵呵。
❽ 畢業留校當輔導員是個好選擇嗎
選擇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人會無腦做一些對自己沒有好處的選擇。就像是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最優化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留在學校可能是一部學子的夢想,因為這個地方確實承載了自己太多的夢想。看著自己一路走來,或許有所遺憾,或許有所驕傲,這一切就像是自己獨特的小小世界。選擇留在學校做輔導員也是一個好選擇,在學校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好壞,帶著這些糾正就能改善學校的風氣不是么?
而且如果能夠留校就少了許多就業的壓力,在自己的大學時間所熟悉的環境中繼續工作。這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選擇,不用去面對更多的租房、舟車勞頓之苦。而且輔導員不等於永遠都是輔導員,我們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對於中小學老師,輔導員的職業更高一些。而且現在的教師資格證還有限制要求了。
❾ 女孩去高校當輔導員好嗎
女孩子去高校當輔導員當然好了,首先輔導員是大家上大學4年裡接觸得最多的人,嚴格來說,大學輔導員不上課,也不是教師崗位,而是一個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崗位。
在大學里,同學們會發現輔導員的年齡不會比自己大很多,一般都是富有青春朝氣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
他們的年齡雖不大,卻有著高學歷,能考上大學輔導員崗位的至少都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
近幾年,研究生畢業的人都熱衷於往高校里發展,選擇考上某某大學的輔導員成為首選。
為什麼有這么高的學歷,不去考公務員,不去當老師,而對大學輔導員這份工作情有獨鍾呢?
原因主要有4點。
1.看中的是大學的環境
同為學校,大學和中小學卻是天差地別的。大學里的人文環境好,學習氛圍濃厚,學生群體朝氣蓬勃,能時時刻刻面對一群大學生工作,不但能讓自己保持年輕的心態,也給工作增添不少樂趣。
尤其是很多輔導員到崗工作了幾年之後一般都會選擇再次考博繼續深造。
而大學里的學習環境獨一無二,圖書館、自習室、餐廳、校內咖啡廳等都是絕佳的學習之地。
所以,即便持有研究生學歷可以到沿海大城市好的中學當老師,賺更多的工資,也比不上在大學里工作,享受的是大學里絕佳的生存環境。
2.工作簡單,人際關系單純
很多人不善於交際或者不願意去揣摩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
而校園里要麼是同為老師的同事關系,要麼是師生關系。這樣的關系構成非常簡單,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和時間去應付形形色色的人,更不用為了復雜的關系而煩惱。
而公務員隊伍就大不一樣了,工作環境復雜多變,面向的人群廣泛而復雜,工作關系、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更是讓人難以應付。
並且大學輔導員崗位待遇並不低,與其在公務員隊伍里勾心鬥角,不如安心待在象牙塔里安安穩穩潛心育人。
3.有機會當大學老師,實現身份轉變
很多大學輔導員工作了幾年之後,工作表現優秀的,都可以轉任為大學老師,去搞教學。
輔導員屬於政工崗位,需要坐班,工作比較繁瑣,崗位離不開人,與專任老師相比,更辛苦,而且待遇不如教師那樣高。
能轉聘為教師崗,相當於熬到了頭,從此可以不用坐班,還能評教師系列的職稱,單純又多金。
應聘大學教師必須要求具備博士學位才夠資格報名,顯然以研究生學歷獲得一個輔導員崗位,而後轉聘為教師,把輔導員作為一個過渡的跳板再合適不過了。
4.受學生尊崇,存在感爆棚
大學輔導員經常與學生骨幹打成一片,再加上與學生的年齡差
❿ 大學當輔導員助理好嗎
挺好的,但不容易,只要在面試時,表現得自信,將自己的想法和保證自己擔任助理工作如何負責,一般面試有七成過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