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每天晚上讓老師輔導
『壹』 孩子快要中考了,孩子也沒有多餘時間學習,想晚上讓老師給孩子補習,哪輔導班有晚自習
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安排好學習呢?這就要求我們每次學習都要保證最佳的學習狀態,充分利用內好有限的時間容。
一、設定學習目標設定合理,適當的目標,有助於你的學習進程條理化。當你知道今天該干什麼,明天該干什麼的時候,你就不會去浪費時間了。一個按部就班的程序,可以克服你面對厚厚的課本所出現的焦慮情緒。當你看著一個個被完成時,你就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引進音樂大量的研究發現,音樂是將大腦調到a波頻(一種第四類腦波,對輕松高效的學習最有利的頻率)的最有效手段。每分鍾50-70拍的音樂,它特定的節拍能幫助你放鬆。一般選擇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的作品。它可以幫你獲得放鬆的心態。
查看更多請登錄博奧鵬程教育了解!
『貳』 我現在初三,上學期老師講課,每天晚上我應該怎樣去學習和鞏固
把老師講的再看一邊,做些相關的題就可以了
『叄』 孩子讀初三以後,每天做作業做到很晚,要寫到十一點,數學題目花的時間特別多,要不要找個老師給輔導啊
其實很簡單,許多人都知道,關鍵是不懂的要問,別舍不下臉,而且問了就要問明白,有時候你一個點搞不懂可能會想很久,而老師一句話就能解決
『肆』 我是初三的學生,中考就要殺來了!每天晚我都要花很晚的時間去復習功課,但考考試往往得如其返,我不知...
建議:
1、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太累,疲勞戰效果並不好;
2、上課認真聽講,復習回階段,老師會提醒不少容答易錯和容易考的題目。
3、化學多看看書,理科將錯題多看看,整理總結。中考的數學不難的,你現在直接做省內去年的中考試題,只做基礎題和中檔題,這方面爭取少丟分。壓軸難題一般具有新穎性,不太可能碰到的。自己安排好時間,填空最後一題把握好,不要浪費太多時間。
4、文科多背,英語、政治、歷史也要做做真題和練習。
5、適當注意應試技巧和考試時間的安排,盡可能多拿分。
『伍』 補習真的有用嗎,現在初三,老師天天催我去補習,一節課100多,我覺得這是很浪費錢,難道不是嗎
真心覺得沒用復....只要課堂上認制真的吸納知識了,自己把題多做些,買些練習冊,最後把歷年來的中考卷做一遍,對付中考沒問題,考個中等偏上的高中小事一樁,另外個人覺得,如果你要是學習很差上課幾乎不聽,作業幾乎不寫,考試不及格,那我建議你趁早別補課,你要是中等的你可以自己買些練習冊去做,上等生.按照你平時的學校方式,進行下去就行了,越差的學生補課越沒用(當然是指平時不學,那種臨陣磨槍的)只會浪費錢財,中等的你可以適當補一補(但建議你去外面補),優等的話,如果你不是勵志要考省里數一數二學校的話,也沒必要,個人覺得中等的補一補,最有效果,但最好去外面補,最後說一句,不要為了學習而過度煩惱(順其自然),人非有三六九等
『陸』 初三老師讓買500元左右的輔導書是正常現象嗎
雖然說初三是畢業班,需要很多的輔導課本,但是500元是有點太貴了吧。是有點不正常,這你們要咨詢一下老師了
『柒』 國家規定全國中學生一般是星期幾上學我上初三學校老師讓星期天去學校說要補課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九
學生負擔過重大家都知道,學生睡眠保證不了8小時,太辛苦了,但沒法呀,誰不跟上誰落後,學校不甘心落後,家長不甘心落後,大部份同學也不甘心落後
『捌』 初三每天晚上怎麼學習!
看到你的高分懸賞還是耐下性子給你說說
從你的年級排名來看,應該在老師和同學中是一個優秀的學生,所以我對你的能力好不懷疑。從你的困惑中可以感覺到,此時你需要一個突破。初中的課程內容在新課改以後砍掉很多內容,中考的題目對你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難度,只要到時候不要高興的沖動,考個高分不是費勁的事情。但是簡單了,在感覺上就沒有什麼太多的動力,你現在所希望的感覺就是學的的有勁,考的輕松。
為了進入高中能夠順利的過度,讓自己在學識方面變得更加充實,笑看中考。
我給你如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語文增加一些文學常識方面的內容,對中考重點文言文文章仔細研究。
另外有時間多看看別人的高分作文。
2、數學我覺對於你只要重點研究一下函數、相似、全等、園、二元一次方程和動點這幾個內容的綜合題,我相信你很快就會發現和總結出其中的軟肋。
3、物理在中考確實現在變得太簡單了和高中的物理相距很遠,很多原先在初中必須掌握的思路和想法,都被砍掉了,我覺得你因該去研究一下,尤其是力學和電學。找一本99年左右的物理參考書,做做其中的題,再翻過來看現在得,簡直就是讓高中生做小學2、3年級的題。
4、化學我覺得應該現在多下些功夫,畢竟高中無機化學部分的識記內容和初中完全一樣,所以對於所有基本的知識點必須熟練掌握,我這里有現成的又需要我可以發給你。
5、英語我覺得以你的情況,只要不停的做題,不斷的完善遺漏的知識點就可以了。單選、完型、閱讀就這三個方面。至於寫作可以在閑暇之餘背背一些漂亮的範文,就足夠。
先說這么多,如有疑問再聯系
補充問題回答:
很顯然你並沒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英語從你的後續的說法中可以看出,你現在根本就不需要在他的身上花太多的時間。語文就按照我的提議花點時間就可以了。你的目標是提前招考,從我的角度來理解,就是拿到你現在的考試卷子基本30分鍾搞定,而且幾乎就是滿分,(在說句題外話,我在高三的時候數學每次基本40分鍾做完,每次都是滿分,物理和化學那簡直就是超強),所以從你的個人條件來看,數理化才是你現在的重點,我在前面說過新課改取消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高中必備的思路,你需要研究一下2000年以前的數理化的習題,切記不是主要去做題,關鍵是要研究題目,從中得到總結性的思路,一句話難以說清,我給你看看我給別人的網路回答:
木塊浮在水上,露出水面體積為24cm^3,將露出部分截去,又有18cm^3露出水面求木塊原來的體積和密度
懸賞分:30 - 解決時間:2008-6-29 18:12
別人的回答:
24/(V排)=18/(V排-18) 解得V排=72cm^3
所以V總=72+24=96cm^3
所以密度=72/96=0.75g/cm^3
解這道題 只需要理解一個問題 即漂浮時 物體的密度是水的多少倍(可以是整數倍,也可以是小數倍) 排開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總體積的多少倍 由這個再拓展可以得到 一個漂浮的物體 水面上的體積比水面下的體積 是一個恆定的常數 然後利用這個原理 列出方程 進而求解
回答者: sdfg302010 - 中位魔導士 八級 2008-6-9 18:31
我的回答:
樓上的看似簡單,其實想法還是差了一些。
先看我的解答,再看分析
p木=18/24*p水=0.75g/cm^3
V木=24/(1-18/24)=96cm^3
很顯然,想明白了,根本就你不需要「利用這個原理 列出方程 進而求解」
請細看分析:
第一:要了解這個推導公式
物體漂浮在某種液體上,根據重力等於浮力可得
p物*g*v物=p液*g*v物排
整理可得
p物=p液*(v物排/v物)
總結成一句話(記住):
一個物體漂浮在某種液體上,如果排開水的體積占總體積的n/m ,則物體的密度為這種液體密度的n/m
第二:充分利用這個推倒公式,詳解如下
v排1=n/m*p物;V露1=(1-n/m)*v物
v排1/v物=p物/p水---v排1=v物*p物/p水
V排2/v排1=p物/p水--V露2=(1-n/m)*v排1
所以
V露2/V露1
=[(1-n/m)*v排1]/[(1-n/m)*v物]=v排1/v物=p物/p水
結論就出來了,
V露2/V露1=p物/p水
可以算是又是一個推倒公式,自己總結語言吧。
至於木塊的體積就是運用地一個推倒公式,一步就搞定了。
題外話,中學物理有很多需要總結的東西,當然課本上是沒有的,希望你平常多做思考,千萬不要滿足解方程等膚淺的解法,對你提高沒有幫助。
5回答者: gillman - 同進士出身 八級 2008-6-10 11:08
通過這個例子我只想讓你知道會做題不等於完全理解,只有完全理解了才可能笑傲考試,所以在理科方面你應該多些研究,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化學說句實在話高中化學用到的邏輯思想也不多,主要在摩爾和有機化學的混合分子式的運算,主要還是要熟記理解大量的基本化學知識,比如我這里給你節選一些你看看:
五、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 (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 (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徵有三個 (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 (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 (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
(1) 赤鐵礦 (主要成分為Fe2O3);
(2) 磁鐵礦 (Fe3O4);
(3) 菱鐵礦 (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 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 (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 (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 (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 (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 (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 (2)氫氧化銅沉澱; (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 (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 (1)不用手接觸葯品; (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 (3)不嘗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32、工業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34、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35、質量守恆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6、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 (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
37、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38、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9、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燃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40、溶液配製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43、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六、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的) 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於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
(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後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後不一定有晶體析出。
(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於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S一定大於C。
12、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13、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14、單質一定不會發生分解反應。
15、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後面的N為+5價)
16、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7、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NH4+。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鹼、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鹼;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鹼;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鹼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19、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顯鹼性。
20、酸式鹽的溶液不一定顯酸性(即PH不一定小於7),如NaHCO3溶液顯鹼性。但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電離出氫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酸。
21、 酸溶液一定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顯酸性,而 NaHSO4屬鹽。(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鹼溶液一定為鹼性溶液,但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顯鹼性,而Na2CO3、NaHCO3為鹽。鹼溶液就是鹼的水溶液,鹼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對應的酸是高錳酸,即HMnO4);記住:鹼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鹼。
2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見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溶於水並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記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於水 。
25、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6、所有化學反應並不一定都屬基本反應類型,不屬基本反應的有:①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②酸性氧化物與鹼的反應;③有機物的燃燒。
27、凡是單質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鐵與酸、鹽的反應),反應後鐵一定顯+2價(即生成亞鐵鹽)。
28、凡金屬與酸發生的置換反應,反應後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加。
凡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判斷反應前後溶液的質量變化,只要看參加反應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與生成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大換小增重,小換大減重」
29、凡是同質量同價態的金屬與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產生氫氣的質量就越少。
30、凡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的金屬(如K、Ca、Na),就一定不能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但它們與酸反應是最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氣法(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一定要將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32、制備氣體的發生裝置,在裝葯品前一定要檢查氣密性。
點燃或加熱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33、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一定都寫在左邊。如NH3 、CH4
34、5g某物質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等於5%。
可能等於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於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於5%,如結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條件下,CaO 或Ca(OH)2 溶於水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
如果想讓自己變得超強就不能簡單滿足會與知道、必須入會貫通,認識深刻,這樣就算你去做提前招考的試題,也會覺得不過如此,不會因為時間的問題而遺憾,很多學得好參加此類考試主要是時間不夠用,並不是餘下的題目無法解答,究其根本原因沒有把會的東西看透,所以就出現了差距。
如果你對我此次的回答有所疑慮的話,可以繼續補充問題,很樂意幫你解決。畢竟我喜歡頭腦聰明的人。
『玖』 我是一個初三的女生,學習成績不好,有沒有老師願意輔導我
別怕,現在初三才剛開始!
一定要記住,跟著老師走!
只要不脫軌,你一定行的!
別怕熬夜!只有這一次機會!
『拾』 本人現是一名初三學生,也就是要中考了,我同桌特煩,當初老師是要讓我幫他輔導,我也有心去幫他,
你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真實想法啊。
告訴老師,你需要換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