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家怎麼去輔導學生
『壹』 家長在家裡應該怎麼輔導孩子作業
家長其實應該要等孩子做完作業之後,然後對它們進行檢查,並且指出他們的錯誤
『貳』 作為家長如何對小學生進行輔導
朋友您好,我個人覺得在教育孩子上還是需要慎重。
其實現在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有幾種,第一種就是選擇一個合適自己孩子的教育機構;第二種就是選擇家教到家輔導孩子學習;第三種就是自己擠出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
第一種的方式比較好,選擇合適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機構輔導孩子,因為教育機構有專業的老師為孩子輔導,他們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成套的培訓系統、成熟有效的學習方法技巧等,可以成系統的幫助孩子學習,且能有效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第二種方式的老師可能比較優秀,也能輔導孩子學習,但無法成系統的教育孩子,對每年的教學大綱和學習要點把握不全或不準。
第三種方式最不可取,因為家長和孩子的年齡至少相差20年,20年時間里學習教材可能已經變換過多次,以往的學習課程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或許家長根本無法輔導孩子;家長自己每天也要上班,擠出的時間相當寶貴,可能會讓家長每天精疲力盡。
如何選擇教育機構,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選擇教學機構首先看機構師資,老師要好,會講課。不僅會講課,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要讓孩子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是簡單的灌輸,而應該是讓孩子學習到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2、教學機構校區環境,孩子到校區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氛圍不是在家裡就可以做到的,而教學機構中很多孩子一起學習就造就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幫上您,望採納,謝謝。
『叄』 家長在家怎樣輔導孩子學習
1.確定時間點——生活有計劃
學生在家學習也需要確定每一件事的時間點,如起床時間點,家長按時起床給全家人做一頓營養早餐,一天的心情會明媚起來。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運動和娛樂等,都能有計劃,是提升假期質量的重要措施。
18. 堅持成習慣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和家長都不要寄希望有了好的方法就不需要付出努力,任何好的教育方法都不能代替堅持。陪伴孩子的成長,需要堅持付出,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我們不斷堅持,堅持組織家庭,堅持跟進管理,堅持幫助孩子,堅持總結再出發。
同樣地,要想幫助每一個家庭,讓父母能夠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需要每一位老師能夠堅持再堅持,一直堅持到柳暗花明,堅持到冰消雲散,堅持到家長能夠和我們為了孩子的成長而攜手前行。
『肆』 在家如何輔導孩子的學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寫得好。包你看過知道這么教。載錄網上的一點「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有一天,我的一個朋友約我聊天,她是帶著一個問題來的,為她單位一個女同事。 她的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個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問題,苦惱得要命。同時,我的朋友自己也經常有類似的煩惱,就想和我專門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的話題從她單位這位女同事開始。 她的這位女同事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工作出色,人也漂亮,為人處世都不錯,是個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在愛情上奉行寧缺毋濫,一直蹉跎到36歲才結婚。婚後有了個兒子,中年得子,愛得要命。這些年同學們的孩子已一個個上小學,甚至上中學了,大家聚在一起經常感嘆孩子如何難教育。她當時在旁邊聽著覺得不相信,小孩子會那麼難教育嗎。 當她的孩子還在襁褓中,她就給他讀唐詩。她讀了很多家教方面的書,知道早期啟蒙特別重要。孩子剛學說話,她就天天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和他說話。她兒子確實也表現得聰明伶俐,上幼兒園後,有一家心理研究所來幼兒園採集數據,對孩子們進行了智商測驗,結果當然是保密的。但後來園長悄悄告訴她,她兒子全園第一名。她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家長,相信自己傾盡全力,一定會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甚至是個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說話如何發音標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進行著認真的指導,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來,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個缺點重復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評,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總會有,比如打翻飯碗,牛奶沒喝完就玩去了,見了阿姨沒問好,昨天學的單詞今天有一半沒記住等等。她說,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嚴格讓孩子長記性,她自信在這樣的要求下孩子會越來越完善。 我的朋友說,她去過幾次這位女同事的家,發現同事對孩子那真是叫用心。雖然人在和你說話,但感覺她的心總是在孩子身上放著,不時地告訴孩子一句什麼,比如「到寫作業時間了」,「手上的水沒擦乾凈,再去擦一下」,「別穿那雙鞋,這雙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嘆說,當媽的都做到這個程度了,可不知為什麼她的孩子越來越差。剛上小學時,是班裡前三名的學生,到小學六年級畢業時,成了倒數第三名。現在這個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無起色,即使是從小就學習著的英語,成績也總是很低,總之根本沒有一點高智商的痕跡。而且性格特別內向,既不聽話,又顯得很窩囊。他媽媽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嘔心瀝血地教育他,怎麼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她覺得這是命運在捉弄她。 朋友問我:你說這問題出在哪兒,這孩子到底怎麼了? 我想想說: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簡單,但我懷疑,正因為簡單,這位媽媽恐怕難以做到,或者說她根本就不願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訴她,這位好強的媽媽,她的問題就是對孩子管得太細太嚴。治療的方法當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睜大眼睛。 我說,可能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種放哪兒都會干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點頭說,對對對,是這樣,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兒童不是一塊石頭,成人刻刀所到之處留下的,並不完全是雕刻者單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為一個雕刻師,那教育這種雕刻所留下的痕跡則是雕刻與被雕刻雙方互動形成的。作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這種互動性,漠視兒童的感覺,以為在受教育方面,兒童就是塊沒有彈性的石頭,刻什麼樣長什麼樣,那麼一塊璞玉在他手中也會變成一塊頑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這種互動性,就談不上尊重兒童。不尊重兒童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接著說,從你的陳述中我可以感覺到,這位家長確實很用心,但實際上她的行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監視」。指令和監視是教育嗎?不是!教育如果這么簡單,每個家長都可稱心如願,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恨鐵不成鋼的悲嘆了。指令和監視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現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兒童教育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個做父母的在開始時都鉚足了勁,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兒童教育是件最重藝術,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藝術的人才會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亂用力,只會把事越做越壞——這可以解釋你這位同事的孩子為什麼會每況愈下。 我接著分析這位媽媽,她在孩子面前其實一直扮演著一個權威的角色,因為只有權威才有資格對別人進行不間斷的指令和監視。而就人的天性來說,沒有人喜歡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個權威。所有對權威的服從都伴隨著壓抑和不快,都會形成內心的沖突——孩子當然不會對這個問題有這么清楚的認識,他只是經常感到不舒服,覺得做什麼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滿意,這讓他感覺很煩。於是他慢慢變得不聽話,沒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悶。所以,家長一定要對「過猶不及」這回事有所警覺,不要在孩子面前充當權威(盡管是以溫和的愛的形式出現)。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我們成人不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嗎。 朋友說,是啊,經你這樣一分析,覺得真是這么回事。看來以後要少管孩子。 我點頭說是這樣,所以,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想法總結為一句話:「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來,說這句話總結得太好了,並說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記住這句話,也要告訴她的那位同事記住這一點。我說,你可以對你的同事講講這句話,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對不少家長講過,不知為什麼,一些家長一聽「不管」這個詞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驚訝,我對她講了下面一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父親訓兒子說,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你爺爺奶奶忙,誰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覺嗎。我和你媽媽對你多關心,每天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學習,你卻一點不懂得努力,你怎麼就那麼不自覺呢? 因為我和這位父親很熟,就直率地對他說:你這是說對了,就是因為你小時候沒人管,才學會了自覺;你兒子不自覺,恰是因為他太「有人管」了。該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該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給他提醒了,他干嗎還要自己去留這個神呢,他哪裡有機會學習自我管理呢?這位父親對我的話很不滿意,他反駁說,「照你這樣說,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長,我們這么用心卻錯了?!」他因為這事,好長時間表現出不
『伍』 家長在家如何輔導一年級的孩子
你可以多試些方法,樓上說的你也可以試一下.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和你妹妹一起將拼音版和數字都作成卡片權,用游戲的形式讓她重復多次記憶,如漢語拼音a
o
e
i
u
你可以把他們帶聲調做成卡片,採用你來說她來找,她來說你來找的形式.另外,你要不斷地肯定她的成績,讓她有成就感.
有人要用電腦了,今天就說到這里,有效果記得告訴我哦.
『陸』 放學後,家長如何在家輔導小學生寫字
我們這邊有很多輔導機構,就是小孩放學的時候他們把小孩接過去做作業,然後會有老師做在一遍輔導作業,作業做完之後家長在接回去。我們這邊這些輔導機構一般都是招一些在校大學生去做老師輔導學生做作業
『柒』 必備的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有效學習
現如今,有很多的家長已經放棄了那種課外的補習班,比較更傾向於對一指導的家教老師.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畢竟是一對一的.可以很好的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幫助他們改掉,從而提升學習成績.那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應該做哪些功課呢?
輔導孩子做題
以上說的內容都是關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之前需要做的功課,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認真地觀看,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捌』 家長在家怎樣督促和輔導孩子
家長在家怎樣?嘟嘟和不打孩子,即使家長在家,不知道孩子是正常版的,怎麼教育孩子?只要再學權習,再學習你大人或者拿本雜志不認識字,你也去看孩子,一位大人和他一樣,也一樣,在看書或者學習,這樣孩子就感覺非常公平,跟大人一樣的公平,所以他也會認真的去學習
『玖』 一年級家長如何在家輔導孩子學習
英盛觀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教育從來就給予了最熱忱的關注,極力介入孩子的教育,都期望孩子能贏在這條起跑線上。
下面是從一名任課教師及班主任的角度,從課程學習和行為習慣兩方面講的一些要求,提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關於語文學習
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學習主要包括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
(一)漢語拼音
1、認識漢語拼音的重要性。新教材一開始仍然安排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孩子學會了漢語拼音,掌握了漢語拼音這根拐杖,將會大大提高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打下堅實的語文啟蒙教育的基礎。
2、了解學習目標。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注重家庭輔導,幫孩子過「拼音關」。
(1)單韻母的四聲必須讀得滾瓜亂熟。
(2)把每課的音節製成四音效卡片反復讓孩子拼讀,准確而熟練為止。
(3)注意充分利用卡片讓孩子復習鞏固音節的拼讀。
(4)指導孩子正確抄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二)識字與寫字
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仍把識字寫字作為低年級的重點,不同的是識字量大了,這一變化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因為只有識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閱讀,只有閱讀量大了,才可能高質量表達。在21世紀這個信息時代,及早閱讀無論是對學好各門課程,主動1、了解學習目標。即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100個;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清楚教材編排。會認的400個字在課後橫條中,從拼音部分就已開始編排;會寫的100個字從識字(一)開始安排,在課後田字格中。匯總起來,書後生字表一是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這兩類字一定要分清。
3、配合老師識字寫字教學的落實。
(1)每天檢查孩子認讀生字的情況,先查當天學的,再查前面學的,反復再現,避免遺忘。
(2)鼓勵、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如認姓氏字、認牌匾字、認廣告字、認商標字等,讓生活成為孩子識字的大舞台。
(3)指導孩子把字寫得端正、整潔、美觀,尤其要注意筆順的正確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擺放位置。
(4)堅持讓孩子聽寫生字。每學一課聽寫一課,同時抽查前面容易寫錯的字,細水長流,幫孩子牢固識字。
(三)閱讀
1、朗讀課文。強調孩子大聲朗讀,不唱讀,不指讀,做到正確、流利、比較有感情。
2、背誦課文。這是積累語言的最好方式。家長要嚴格要求,孩子必須背得相當熟練,不結結巴巴,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重復。
3、課外閱讀。
(1)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小學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2)培養孩子從小愛看課外書的習慣。一是為孩子購買或訂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二是保證孩子每天20分鍾左右的固定閱讀時間;三是教給孩子一些讀書方法;四是提倡親子共讀。
(四)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口頭語言的交往。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所以新教材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家長應做好兩方面的工作:1、要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的口語交際訓練。每天和孩子交流,做孩子忠實的聽眾,及時糾正孩子口語的毛病。
2、讓孩子在交往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多帶孩子走出去和親朋好友交往,鼓勵孩子和鄰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戲。
二、關於數學學習
1、隨時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每天翻一翻書本,問一問他在校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沒掌握的地方和心理方面的障礙,進行個別輔導。
2、隨著教學進度制一套20以內的口算卡片,隨時讓孩子練習,要求達到正確、迅速。
3、要積極配合孩子完成課外實踐活動,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增強孩子的實踐能力。
『拾』 家長在家怎樣有效的輔導孩子做作業與學習
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不少家長因孩子的作業而十分苦惱。關於孩子作業的輔導問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家長若掌握以下幾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不認真寫作業的孩子。
◆ 孩子不急,家長急
孩子不做作業,很多家長就會著急,甚至為了讓孩子第二天能交上作業,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或幫孩子填寫答案。幾次之後,孩子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我堅持不做,拖到夜裡12點,媽媽就會幫我做作業,我不用動腦,也能交作業。
對策: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孩子不能完成作業,到學校受到批評,這是孩子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應該是由孩子來承擔。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孩子的作業沒有完成並不是父母的責任,而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 學校作業少,孩子拖延時間
在學校提倡減負的同時,很多孩子反而負擔更重。小晴的媽媽看見女兒每天晚上8點前就能完成作業,於是又買了幾本練習冊,讓小晴在晚上8點後繼續做練習。小晴認為媽媽就是因為自己的課余時間太多,所以才會增加額外作業,自己如果做得越快,媽媽就會增加更多的額外作業。抱著這種心態,小晴做作業的效率開始下降,每天故意拖延到晚上10點半才完成作業。
對策:學校作業為主導,課外作業為輔助
當家長想為孩子增加作業量的時候,必須有技巧,量不能過多,不能讓額外的作業占滿了孩子的時間。提高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不妨試試為孩子增設獎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 迫於家長的壓力,不得不做
晚上6點鍾,小倩准時守候在電視機前,因為她最喜歡的《名偵探柯南》即將開播,但正在關鍵時刻,媽媽擋在電視機前,小倩被迫去寫作業,她當然是越做越有氣,最後乾脆謊稱作業做完了。
對策:請以孩子喜歡的方式關心孩子
在孩子喜歡的事物面前,家長千萬不撣袱側惶乇耗岔同唱括要輕易做出否定的評價,因為這將讓孩子感覺家長不理解他,是在否定他。許多孩子在父母的多次否定後,乾脆將錯就錯。家長嘗試陪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陪他聊他喜歡的話題,家長將成為可以與孩子分享快樂的朋友,這時,家長教導孩子就會很順利,孩子也會自覺完成作業。
◆ 作業是負擔,孩子沒有興趣
小健是二年級學生,聰明伶俐,從小就喜歡看故事書,特別是歷史人物傳記,但唯獨對作業毫不感興趣,每天都要在媽媽的責罵聲中勉強完成作業,媽媽為此十分心煩。
對策:為孩子准備多元化的學習形式
媽媽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小健很崇拜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一講起這些英雄的事跡,他就特別精神,於是媽媽請小健每天給她講一個歷史人物的事跡。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小健為了能有充足的時間准備演講,每天都會自覺去寫作業。現在媽媽請他講英雄事跡,他的內心得到了滿足,所以他也願意聽從媽媽的意見,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遇到難題時,只需稍微轉換一下角度,了解孩子的心情並細心觀察孩子寫作業的方式,家長就能成功輔助孩子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