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交流適合當輔導員嗎
㈠ 大學輔導員是個很好的工作嗎
我讀本科時,輔導員老師還不是專職的,一般是由系裡比較年輕的或者是家庭負擔不太重的老師來擔任,所以那時的輔導員也基本都是專業課教師。大學生和輔導員雖不是天天見面,但也會經常見到,好多學生和輔導員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畢業多年之後,同學聚會時也總是想著再去看看輔導員老師。同學可能都忘記了系裡其他老師,可輔導員卻不會忘。
對那時的輔導員來說,一個班級一般要從大一帶到大四,能有機會了解到班上每一個同學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中的喜怒哀樂,從學業成績所能看到的智力程度到各種活動中所發現的性格特徵,對學生的點滴成長都了如指掌。很多輔導員都成為大學生在人生的最關鍵階段的「貴人」,對輔導員來說,也常常會為自己帶出的同學們的進步而感到驕傲。
我到大學任教之後,一直期待能在合適的時間當輔導員,帶著一個班級從大一走到大四,可回到學校之後,發現輔導員這個崗位,已經發展成為「專職崗位」,也就是說輔導員不再是像從前那樣由專業教師兼任,而是由專職的老師來擔任的,所以,我也一直沒能當上輔導員。
現在的大學里的輔導員大致有兩種情況,其一,大學里專門招聘的輔導員崗位教師,專門從事學生工作,負責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活動的管理,及時學校各種通知的傳達等職責。其二,大學里有些孩子拿到了2+3或3+3的項目,先擔任2或3年輔導員之後再讀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對於第一種情況的輔導員來說,一般就是大學里有正式編制的教師,雖不會從事教學工作,但享受教師待遇;第二類則不同,只是暫時地從事輔導員工作,沒有教師編制。
因輔導員和專任教師屬於不同的教師系列,在實際的工作中幾乎也沒有交集。其實,我倒是期待能有一個適當的機制讓「大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能夠一起成為一個成長共同體。說的跑題了,如果單就在大學當個輔導員是不是個好選擇這個問題來回答的話,我想,當一個合格的輔導員首先是項「朝陽工作」,每年都會迎接新面孔,感受新活力;其次,當輔導員是個「良心工作」,雖是一個班或一個年級的同學,也千差萬別,要因材施教,輔導員要懂心理學;再有,當輔導員是「體力工作」,比起上完課就走的專任教師,大學里的輔導員才是學生們的「主心骨」,大事小情都會去找輔導員,甚至需要輔導員24小時在線。對於那些喜歡大學環境又善於與人交流的人,輔導員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㈡ 輔導員這個工作適合我嗎
有些事要做了才知道,有些事並不是象你顧慮的這么煩。我們學校對新來的輔導員就要求住校,但是一般結婚了都可以申請不住校的。就算現在做了輔導員,又不是一輩子都讓你做輔導員了,人總會有段困難時期的,你做了輔導員你如果不喜歡不適合,你也可以去考公務員。而且我認為當老師至少有寒暑假吧 這個是任何職業都沒有的哦,暑假加產假有半年可以休息。
㈢ 我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適合當老師嗎
性格內向其實有些是天生的,但無所謂了,性格內向的人成為交際高手也是有方法的。一般認為內向的人不善交流,口才水平不高,不知道怎樣面對陌生人;外向的人善於交流,說話技巧了得,其實這是誤解。內向、外向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外傾性,簡單的說就是把心理活動表現出來的傾向。比如心裡有某種情緒,外向的人傾向於表現出來,比如和別人交流。而內向的人傾向於隱藏起來,選擇自己承受和消化。
而溝通指兩個人或從我之間的信息的有效、准確的傳遞。很多人性格外向,但是溝通能力其實並不強,比如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喜歡說話,但是一件事說了半天也沒表達清楚,還經常因此和別人急。而有些人話很少,但是一句話就能把意思表達的精準到位。這是指信息的發出。有效溝通的另一方面就是信息接納。常常發現很多外向的人還沒等對方說完,就打斷對方,覺得自己已經明白對方的意思了,但是結果證明理解錯了。而內向的人不急不火,等對方說完,因此在信息的理解上更完整和准確。
上面簡單的從信息的發出和接收兩個方面說了溝通與性格沒有直接和絕對的關系。
實際上人際關系好不好,或者交流與溝通能力如果說與性格有關,那是指外向的人更傾向於人際交往,而內向的人在人際交往的願望上不強。影響溝通的因素除了信息傳遞與交換的准確外,溝通時的情緒對應和氛圍是更為重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內向的人確實在人際和溝通上吃些虧。但是,這種能力確實是可以培養的,內向的人通過觀念調整和技能訓練的確能更好的與人溝通與交流。
首先,如果你厭惡人際交往與溝通,那會麻煩一些。假如你並不厭惡,事情要好辦很多。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生存在人際環境中。這就像我們都希望有好的空氣、陽光,生活在健康的環境里。同樣,人際環境對於我們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好的人際環境猶如陽光和干凈的空氣,不僅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向上,還能為我們的成長帶來很好機會。事實上,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渴望擁有好的人際關系。
但是,由於很多人在人際與溝通的技能上有欠缺,因此害怕溝通,反過來又影響了人際溝通的願望。這會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可能導致厭惡或恐懼人際交往。另外,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效溝通技巧。主動與熱情是有效溝通的第一要素,其實也很簡單,一個真誠的笑臉就可以了。在進行重要信息的交流時,一定要運用重復確認的方法,對方說完了,自己簡單總結一下,請對方確認是否你理解的意思正是對方要表達的。自己的意思表達之後,詢問一下對方我是不是說清楚了?。
在交談開始時,准備一些輕松的笑話,幽默的問候,或者近來的熱點報道或身邊的關心事件,先引起共鳴,建立心理的感應基礎。在交談中,如果你認為對方說的特別好,或者對你有啟發,一定要表達出你的感受和評價,記住一定是從你的角度說出的評價,比如我覺得你這點說得非常新穎,在你的評價中,一定指明這是你的評價,其次一定要點明是指哪一點,否則會給人以拍馬屁的嫌疑。
㈣ 內向的人能當輔導員老師嗎
做自己喜來歡的,重要的是尊重自源己的想法
我相信,一切外因都是可以克服的
但是,心裡想的和做的不一樣的話自己可能會痛苦。
不要做讓自己會後悔的事,而是選擇你認為值得的。
要相信,一起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加油!!!
㈤ 談談內向,不善交際的人適合當老師嗎
性格內向不喜歡交際這沒毛病,只要他做人做事有原則有底線守規矩,那他可以從事任何他想做的職業!
㈥ 在大學當輔導員好嗎
在大學當輔導員當然好,一般不是教學方面的老師,都是當輔導員出身的,我有一個老師先當輔導員,兩年後就當了後勤處長,另外一個老師當輔導員,不到20年已經是學院黨委書記,僅次於校級幹部了。
㈦ 苦惱!!!我這樣的性格怎樣做好大學輔導員!
我就是一名大學生,而且是剛從大一過來的,今年開學上大二了.別沒有信心啊,告訴回你,我們需要的輔導員並不答是誇誇其談的那種,是真正能從我們大學生的角度出發,解決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的~剛上大一的學生對什麼都不熟悉,所以一名真正能為大家辦事的輔導員是最值得大家信服的了.和同學的年齡越接近就越好相處的,這樣大家會覺得沒有隔膜,大家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的~
剛畢業面對那麼多的學生當然會臉紅,說話會緊張,這沒有什麼的,你可以先跟大家說明,你也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不比他們大幾歲,這樣會讓人感覺你是一個很真實的和可能信任的人,大家都知道你是怎麼回事了,也就不會在意你是不是緊張了,再說你緊張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家面前的講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以後的生活中能讓大家都了解你,讓他們都喜歡你,因為喜歡所以可以包容一切~
總之一句話,該怎麼地就怎麼地,做最真實的自己!以誠待人,真正為大家辦事!
㈧ 大學輔導員好不好當
從你的描述中,其實你是傾向於做輔導員的,但是這個職位真的是。。。我建議你先做著感受下,這個就像小馬過河,需要自作定奪的。很多時候別人說不好的東西也許你很適合,有些人家認為你適合的東西有可能你不喜歡。而且你還年輕,既然想做這個就先做著,以後也可以考公啊,讀研啊,甚至是跳槽什麼的。現在工作挺難找的,先就業後擇業吧。
㈨ 當大學輔導員好嗎
個人感覺沒什麼意思,就業無外乎就兩種,
給別人打工;2.自己創業。
給別人打工,無外乎就是看工資怎麼樣,工作時間長不長累不累,工作內容喜不喜歡。
所以,您說大學輔導員,從這三個方面看的話:
工資應該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因為起薪應該在所在城市不會算太低,甚至算可以的水平,但大學輔導員的發展空間應該不會太大,如果在學校不搞科研、教學,而搞行政的話,收入方面的上升空間應該不大。
工作時間來講,肯定算清閑的,大學的學生工作,能有多大點兒事兒呢?朝九晚五唄。不涉及出差,還有寒暑假,比較清閑。
工作內容就看你喜不喜歡了,想上頭我說的,大學的學生工作能有多大點事兒?
總體而言:如果您是一個比較想要安逸生活的人,可以干這個,但即便是在大學,也算是從政,算是搞行政工作,所以也得走仕途,你不可能一輩子當輔導員吧?你見過老頭老太太是大學輔導員的嗎?反正我是沒見過。其次,沒大富大貴,也不可能有家長送禮,所以收入而言屬於清水小衙門。求安穩,沒問題。求有錢,有成就感,沒可能。
以上屬於我的個人親身體驗,我以前就是干這個的,幹了一年不幹了,去企業了。現在住180平的房子,開沃爾沃,年薪將吧20萬,我之前在那個大學的領導,還是一個月4000多塊錢。但我經常出差,國內外的跑,累的時候真是有想死的心,但年輕么,30出頭,幹嘛那麼早呆著呢?養老?我還沒老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