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
A. 淺談輔導員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
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己動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B.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輔導員的言行舉內止對學生的情緒、意志乃至道德容品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關繫到學生成長成才、家庭和諧、社會進步的重任。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生及時溝通,營造團結向上的班風和刻苦鑽研、拼搏進取的學風,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值得探討的課題。筆者從距離關系、親情關系、尊重關系、朋友關系、團隊關系、平等關系六種關系多角度、全方位地闡述了新形勢下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C. 輔導員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英漢同聲傳譯系:冉東青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除了在生活中積極關心和盡己所能幫助學生之外,真正要想與學生做朋友,處好關系,還需注重以下幾方面:1.尊重學生。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並尊重學生的天然稟性及個人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班主任管理班級過程的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和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首先,平等有好地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號施令。其次,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事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無端猜疑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2.鼓勵學生。班主任最重要的作用是給學生以向上的動力。鼓勵可以維護學生的尊嚴,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耐挫力。做錯事或者學習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會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需要的不是嚴厲地批評,而是老師的幫助和鼓勵。學生做錯事,往往動機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方法不當,才導致錯誤的發生。這時,他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及時捕捉學生的一切閃光點,正確對待學生的成績和不足,使其在失敗中吸取教訓,能夠頑強地站起來。3.傾聽學生。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被人尊重的願望。作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要做到尊重學生,就必須學會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有什麼高興事,有什麼憂愁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麼成功的地方,有什麼困惑的地方。學會了傾聽,就能夠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願意把心聲告訴你,求得老師的關懷和理解,這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與靈魂的盪漾。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俗話說:「澆花要加根,育人要育心。」教師只有真正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支持、賞識每一個學生,才能夠使他們自覺接受教育,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多。總之,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使所教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D. 大學怎樣與輔導員交流思想都說大一新生於輔導員交流
行政人員。十六號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十六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輔導員是連接學院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學院的具體工作都是需要導員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算是行政人員,但是輔導員也是需要給學生上課的,需要完成一定量的上課任務。後勤人員一般是指不直接與學生進行接觸,也沒有上課任務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完成高校的各種工作任務,服務對象是高校。
E. 大學如何和輔導員溝通
輔導員都年輕,很多想法和咱差不多,其實是很聊得來。
首先不要有心理負擔,要知道他們想要與你交流的渴望要遠遠大於你想與他們交流的渴望,他們是很期待我們學生能主動找他們交流的!
如果怕沒有話題講,就提問題,關於平時自己學習,生活之類的疑問。他們很願意向你傳授經驗的,並會因此認為你是值得放心的學生,對你的好感慢慢就增加了。之後的話題就可以擴大了,不用太拘束了,當然要在他有空的時候找他,要是他有事可要趕緊閃人!
你想要專升本很好!祝你成功!!
F. 淺談教師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師生關系也面臨著新的問題。面對青春期的高中生,他們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越來越強,因此與學生的溝通也成為了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在工作中我一直嘗試著用各種方法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淺見。
一、從內心尊重並接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以尊重為前提的,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一種教育力量,學生只有感到被尊重,才願意去接納老師。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和接納度有多高,對老師所傳遞的教育影響的接受度就有多高。例如,去年我帶的高二(四)班,這個班級是由全年級成績最後幾十名的同學組成,他們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學習習慣也不好。我剛接手這個班的課時,頭都大了。這些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不是睡覺就是開小差,導致課堂活動都無法進行下去。後來,我靜下心來想想,面對這樣一群毛病挑都挑不完的學生,一味地埋怨與批評管用嗎?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問題嗎?在他們看來,老師是不會接納他們的,也許早都把他們放棄了,因此也只好在這里「破罐子破摔」了。後來我就經常有意地表揚這個班級,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比如講桌子擦得很乾凈,板報辦得很有特點,課前歌唱得很好聽,運動會上表現很出色等等,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尊重並欣賞他們的,慢慢的好習慣越來越多。賞識教育家周弘說得好:不是好孩子被賞識,而是賞識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變得越來越糟。因此,讓我們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從內心尊重並接納他們,對他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二、巧妙運用語言藝術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話有三說,巧說為妙」。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善於藉助自己機智又不失幽默的語言來與學生交流。這樣會使學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從而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上學期臨近放假的那幾天,天氣特別燥熱,學生沒心思學習,上課表現也很焦躁,課堂亂哄哄的。盡管我用了很大的聲音講課,以提醒不遵守紀律的同學,可是沒什麼效果,這時,我停止了講課,微笑著說:「我一直以為當老師是賣智力的,今天才知道,原來是賣體力的。」學生們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室里頓時靜了下來。
三、通過活動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學校里形式多樣的活動也是師生建立良好溝通的平台。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利用活動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容易親近,從而贏得學生的好感。上學期,我們班上為了增進師生感情,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召開了一次「共築師生情感橋梁」的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上,有一個板塊就是和「老師說說心裡話」,學生們在這次班會上談了自己的生活、愛好、理想、甚至自己的喜怒哀樂;我也與學生談了自己求學之路的不易和教學之路的困惑,通過這次活動上與學生的溝通,我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對我的工作也多了幾分理解,我與學生間的關系也更加和諧了。
四、運用筆談,拉近距離
教師還有一個與學生溝通的方法,那就是與學生進行筆談交流。筆談的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傳統的用筆交流,比如紙條、書信、日記、家校聯系本等;也可以是現代的QQ信箱,網路博客、電子郵件等;筆談不受時間、設施、場地的限制,能夠及時地處理一些潛在問題。所以筆談成為師生交流的重要途徑,是有效溝通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我經常會採用筆談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比如,我們班上有一個女同學,平時學習特別認真,每回作業都能按時交,可是前段時間,我發現她連著好幾次都沒有交作業,上課聽課總是打瞌睡,後來我通過和她在QQ上的互動交流,了解到她的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從小母親就拋下年幼的她離家出走了,最近父親又突發疾病卧床不起,需要家人照料,她一下子要扛起家庭的重擔,因此她萌生了退學的念頭,失去了學習的勁頭,上課經常走神,也不交作業了。了解到這種情況後,我積極與她通過QQ交流,鼓勵她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嚇倒,並對她及時地進行生活上的幫助,陪她度過了心理的彷徨期。
總之,任何一種與學生溝通的方法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內心充滿愛,樂意與學生溝通,盡我們自己最大可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G. 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學生,與學生溝通是大學輔導員
管理就是服務,在這里體現得更加明確。雖然還是學生,但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需要相互間建立充分的平等、尊重與信任,在這個基礎上的溝通相信才是有效的。作為輔導員,輔導也是幫助、服務的意思,主體是他們自己,作為服務者,個人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爭取利益,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中不斷促進其成長——不僅是知識學習的增長,還有做人做事的長進,團隊協作的經驗增長,自我認知的深入,等等。這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理念:在過程中分享和進步。手打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