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輔導員怎樣教育學生
『壹』 輔導員應怎樣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影響與矯正大學生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以及人格品質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時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育人工作的根本和中心環節,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層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重要作用地位,做好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礎的部分。(剩餘3866字)
『貳』 作為老師應該怎樣教育學生
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
但是
教育不是萬能的
從來沒有救世主
老師也不是神仙皇帝
人只能就自救者
『叄』 輔導員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英漢同聲傳譯系:冉東青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除了在生活中積極關心和盡己所能幫助學生之外,真正要想與學生做朋友,處好關系,還需注重以下幾方面:1.尊重學生。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並尊重學生的天然稟性及個人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班主任管理班級過程的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和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首先,平等有好地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號施令。其次,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事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無端猜疑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2.鼓勵學生。班主任最重要的作用是給學生以向上的動力。鼓勵可以維護學生的尊嚴,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耐挫力。做錯事或者學習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會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需要的不是嚴厲地批評,而是老師的幫助和鼓勵。學生做錯事,往往動機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方法不當,才導致錯誤的發生。這時,他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及時捕捉學生的一切閃光點,正確對待學生的成績和不足,使其在失敗中吸取教訓,能夠頑強地站起來。3.傾聽學生。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被人尊重的願望。作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要做到尊重學生,就必須學會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有什麼高興事,有什麼憂愁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麼成功的地方,有什麼困惑的地方。學會了傾聽,就能夠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願意把心聲告訴你,求得老師的關懷和理解,這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與靈魂的盪漾。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俗話說:「澆花要加根,育人要育心。」教師只有真正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支持、賞識每一個學生,才能夠使他們自覺接受教育,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多。總之,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使所教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肆』 高校輔導員如何以人為本推進學生素質教育
摘要:高校輔導員的思政管理工作應具針對性,更多關注個體素質教育的有效性。從學生的思想上、行為上雙管齊下,結合社會實踐,培養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引導大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探究高校輔導員如何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至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各項工作中,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有效推進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創新與發展。關鍵詞:輔導員 素質教育 創新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之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並使他們認識到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因而對一名輔導員來說,只有腳踏實地樹立好自身形象,堅持先立身而後立人,以「立人先立身,育人先育己」為職業要求,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各項學生工作,逐步探尋出學生工作的內在規律性。一、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 輔導員工作直接關繫到學生的進步成長,其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位學生.要當好輔導員, 只有責任心、熱心、愛心、耐心、細心、恆心、公心這"七心"到位,一切為學生著想,兢兢業業為學生服務,才能贏得學生尊敬。在日常工作中,情感交流是輔導員的秘密武器,對學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既做到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二、明確輔導員多重角色定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專家學者 從我院輔導員角色定位來分析,要做好輔導員工作,應該科學定位以下八種角色:思想政治的引導者;學風建設的促進者;心理困惑的疏導者;職業規劃的指導者;文化活動的實施者;日常生活的關懷者;學生事務的管理者;做人處事的表率者。 思想政治理論傳播者。這是輔導員的傳統角色,有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引導學生培養健全人格的重任。這就需要輔導員以一個教育者的角色出現,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引導和幫助。 輔導員要承擔學生成才指導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輔導,幫助他們總結學習經驗、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規律、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使其將來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 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產生的困擾和沖突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輔導員應根據各種相關信息及時了解和調節大學生的群體情緒,要明白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學生使用不同處理方法,對症下葯,使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輔導員工作與學生事務處理是無法分離的。特別事務指的是學生突發性事件,如疾病、斗毆等。一般事務指已有明確規范、可以按程序來操作的事情,如學生獎勵與評優、學生資助等日常事務。輔導員從事學生事務處理應該充分體現「服務育人」的宗旨,爭取學生的理解和支持。 學生活動是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也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一般來說,學生活動主要有三類。一是思想教育類,如主題報告會、黨團組織生活會等;二是學習類,如科技報告會、英語競賽等;三是文體類,如文娛晚會、歌詠比賽等。輔導員應該重視學生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活動,當然也要避免因活動流於形式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三、貼近學生、尊重主體,以文化素質構建第二課堂育人體系 主題教育是根據中央16號文件精神,認真總結學生工作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有針對性地根據現有資源設計教育主題、教育內容、利用教育載體、開展相應教育、達到教育效果的過程。在我們學院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題教育模式凸顯全程育人的特色,分年級針對學生開展了九項主題教育:勵志成才教育;感恩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紀教育;文明誠信教育;就業創業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區域文化教育;企業文化教育。 就我校學生而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主題教育內容設計原則是: (一)關注學生主體的需要,構建以滿足學生成才需要為核心的主題教育體系。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看,成才成為學生一個內在強烈的需要,也是他們行動的一個內在動力。抓住學生的成才問題,因勢利導,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認同德育的內容,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二)將對學生的日常教育的基礎工作與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大目標相結合。對學生的日常教育工作是教育學生「成人」,是培養學生成才的基礎,也是大學最低要求。 (三)將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與學生專業教育、職業素養教育的工作相結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四)主題教育的內容設置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積極推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系,全面促進學生素質教育。 (五)主題教育的內容要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結合學院的中心工作開展。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符合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實際需要,更能調動他們接受教育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促進學風建設
『伍』 大學輔導員如何引導學生盡快的適應大學校園生活
1。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是第一次離開家鄉,所以難免會有種孤獨感,想念家人,想念自己高中初中的朋友。所以,這時候,應該首先給學生一種家的溫暖。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關懷與溫暖,從而主動的原意融入到大學這個新的家庭。
2。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校園生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做活動的主人,做大學生活的主人。
3。可以組織一些交流會,比如請大二大三的學長學姐與大一新生在學習生活上進行交流,他們的經驗,他們的親身體會,應該有很好的效果。
4。初期還是要加強管理,剛剛走出高中,許多人還是習慣了那種被安排被管理的生活,一下子走入大學這個自由度高,需要更多自主的環境中,可能容易迷茫,控制不住自己而虛度時光,所以需要師長的耐心引導,從安排到放任自由循序漸進的培養起學生的自主能力。
嗯,暫時想到這些呵呵,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O(∩_∩)O
『陸』 做為輔導員 面對對學生厭學,迷戀上網,夜不歸宿等現象,該怎麼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你不定時也去,他們看到你自然就不會再去了。
同時給他們極限任務,見到也不要怪他們上網,只問任務完成情況就行了。
畢竟學生對老師還是有恐懼心理的。
當然這是暫時的招。
『柒』 作為高校輔導員現在該如何管理學生
大學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結合「90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生活實際、成長中的困惑,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轉變工作觀念
高校輔導員要實現從「管」向「導」的轉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的理念,在服務中實施教育,在服務中進行管理。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惑,啟學生之所能,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但在其過程中輔導員應給予提示和警告,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
2.創新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工作的新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要理解關心學生,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進入大學的「90後」,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有父母和長輩各方面的精心呵護,當他們進入大學校園時,什麼都要自己動手,難以駕馭自己的生活。因此,生活茫然,沒有周密的學習計劃,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也較差,乃至對所學專業與將來的就業及人生的目標沒有準確的定位。由此,作為輔導員,應該從對學生理解的角度,將關愛滲透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他們在心理上先長大成人;對於他們的行為方式以學校的規章制度去要求,使他們明白生活在社會中必須受到約束,從而使他們從行為上長大成人;通過大學的日常生活、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信的人格,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使之擁有健全的人格,從而使他們在精神上長大成人。
第二,要認可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90後」的大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慾望,希望可以在眾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輔導員老師應當認可他們的這種特點,鼓勵他們在思想上取得進步、在學習上爭先恐後、在活動中敢為人先。高校輔導員應該包容學生所犯的錯誤,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抓住其中的症結再加以引導,在交談的過程中抓住他們有道理的一面給予認可,並鼓勵學生正視缺點、發揮優勢、克服困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心中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第三,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90後」大學生個性自信張揚,作為輔導員老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的各種現象,以增強大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自我抵抗誘惑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等;
(2)要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從他人和自己的優缺點對比中來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激發自己不斷地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擺正自己的位置,開拓創新,以激勵自己不斷完善自我。
3.言傳身教,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所謂的言傳身教,是指要從輔導員自身的言行做起,給學生以榜樣示範。輔導員的思想品德、知識素質、組織才能以及言行舉止,無不在學生的心靈上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輔導員更應格外注意自己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
第一,輔導員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學生。輔導員只有在道德上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道德品質的榜樣。學生是有感情的個體,只有輔導員真心地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給予每一位學生關注、期望和信任,待人接物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用無聲的行動代替有聲的命令,學生才會信服,輔導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才會顯得可親、可敬,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第二,輔導員要以樂於奉獻的精神、強烈的事業心感染學生。輔導員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奉獻的崗位,工作時間沒有規律,工作內容復雜。白天要處理日常事務,晚上還要查宿舍等,若發生突發事件要第一時間到場,所有的一切都要求輔導員要有樂於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另外, 輔導員對教育事業的極端忠誠,對工作兢兢業業,這種強烈的事業心和良好的敬業精神會對學生起到極好的示範作用。
第三,輔導員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完善的知識內涵影響著學生。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學習也成為每個人的終身之事,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內涵不僅是社會的要求,更是構建輔導員人格魅力的前提。輔導員自身要不斷地學習,從各方面充實自己,不僅可以解決處於敏感年齡段的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還可以贏得學生對輔導員的尊敬,進而對學生產生持久的人格影響。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工作是一項講究管理技巧和藝術的工作,時代的發展給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只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捌』 求問談輔導員該如何促進性格內向學生的自我發展
摘要近幾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高校中的一些特殊學生群體,如,
家庭困難的學生,或者有各種心理障礙的學生等等。文章關注的焦點是性格內向的大學生。文章分析了高校中性格內向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徵,從輔導員工作的角度出發,討論做為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大學生的「人生導師」,輔導員應該如何幫助性格內向的大學生正確認知自我,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走出內向自閉的心理小屋,坦誠地與他人交流,從而促進性格內向學生的自我發展。
關鍵字性格內向自我發展人際交往一、性格內向大學生的心理特徵心理學家榮格①根據人的心態是指向主觀內部世界還是客觀外在世界把人分為兩種類型:內向與外向(也稱內傾與外傾)。內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世界,他們珍視自己的內在情感體驗,對內部心理活動的體驗深刻而持久。他們的感情及思維活動傾向於內,感情比較深沉,待人接物小心謹慎,喜歡獨處或單獨行動。這類人喜愛思考,常因為過分擔心而缺乏決斷力,對新環境的適應不夠靈活,往往會出現自我評價偏低,缺乏自信心,有怕交往、怕講話的封閉心理,
人際交往能力
較差等特徵。在大學生群體中,性格內向的學生表現出來的以下幾點特徵
1、孤獨、敏感。性格內向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他們喜歡或者習慣於獨處或單獨行動。這就容易產生「孤獨感」。孤獨感在青年期有其心理上的獨特性.隨著心理的逐漸成熟.大學生們越來越發現自我與眾不同的特點,於是產生了與他人交往、了解別人內心世界並希望被其他同齡人接受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便容易感到空虛.產生孤獨感,進而自我封閉、不願交往.這類學生缺乏交往的願望和興趣.在學習生活中往往獨來獨往.有意遠離集體,自我封閉.甚或孤芳自賞②。
但實際上不管怎樣,他們也是做為大集體的一份子存在於一個個團體圈中的,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必須與人交往,建立人際關系。而在這過程中,性格內向的學生表現出來的另一個特徵就是特別敏感,特別在意別人對他們言行舉止的看法與評價,特別容易受到心理創傷---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玩笑,也許就會傷到他們的自尊,別人對他們的不認同更是會使他們產生自卑甚至自我否定的心理。
2、自卑。看著其他同學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在不同的舞台上盡情的展示自我,看著別人的成功,性格內向的同學體會到的是自卑和無助的心理。面對對手,他們不敢去競爭,不敢去嘗試,覺得失敗註定屬於自己;或者,有的想去嘗試,但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勇氣跨出自己心裡內向的小屋,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到,覺得無助,最後甚至放棄,久而久之,使得自己在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上的產生偏差,導致自卑而喪失信心形成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
3、沉默、不積極。這是他們內向性格導致的結果,也是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受挫或受傷後,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性格內向的學生比較不善於表達自己,雖然他們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們不敢或者不善於去表達,深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於是他們選擇了沉默。對於集體活動,他們或者默默地支持,或者表現出無所謂、逃避或不參加等消極抵抗心理。
二、輔導員該如何關注性格內向學生的自我發展做為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大學生的「人生導師」,輔導員要帶好一個集體,做好性格內向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能否轉化性格內向學生的內向、自我封閉的心理傾向,能否引導他們走出自我的小圈圈,走出內向的小屋,這關繫到學生的個人健康發展問題,也關繫到整個學生大集體的團結和凝聚力問題。輔導員應該從他們的特徵入手,幫助學生克服性格內向的心理,正確認識自我,發揮自己的優點,大膽地去交際交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自我。
1、幫助性格內向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
性格內向的學生比較不善言談與交際,常常處於一種孤單的狀態之中。但是人的社會屬性又使他們希望被他人接納、肯定、尊重、贊賞。其實,他們也渴望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融。因此,內向的人表面看上去很拘謹、很閉鎖,其心理願望也有開放的一面。於是內向者常處於一種矛盾和痛苦之中。其實,就內向性格本身而言,它應算是缺點,但也有其優點,而內向者的問題的產生許多時候都是來自於他們對內向和自我的否定,這使他們越想克服內向反而就更加內向更加自卑。相反,如果內向者能首先接納自己的性格,明確自己的位置,在平穩踏實的心態下積極努力,找准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實力,充實豐富自己的生活,就會自然地與人交往,自如地表現自我。
因此,輔導員在做性格內向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時,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他們找到比較良好的自我感覺,因為「人們的自我感覺組織著他們的思想、感情和行動。自我感覺使人們能夠回憶過去,評估現在,計劃未來DD並因此做出適應性的行為③。」所以,輔導員老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自我」包含物質自我(如外貌、體型、體能、經濟狀況等等)、精神自我(如性格、人格品質、思想信念等等),還包含社會自我(如個人素質、能力等等)。首先,輔導員應該在交流中幫助性格內向學生正視自己的缺點弱點。就像作家RichardBach說的「直面你的局限性吧,毫無疑問他們是屬於你的」④,要讓學生明白有些東西是無法選擇的,比如說人的長相、身材,以及其家庭出生背景、性格特點等等,這些有的是無法改變的,那就勇敢地面對、接受,但有些方面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或改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不管怎樣,要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會有自己的亮點。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勢,也就幫助他們找到了自信心,找到了走出自我封閉小圈圈的突破口。只有學生逐漸轉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大膽地去和其他同學交往交流,才能融入到大集體中,才能鍛煉自己的社會人際交流能力,以及自己的表達和表現能力,從而更好地發展自我綜合素質。1/4頁1234評論(0篇)
『玖』 淺談輔導員如何對90後大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引導
「90後」大學生的成長背景與上代人明顯不同,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鮮明變化,這就要求高校以及高校輔導員要認真探索出一條適合「90」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從而更好地引導90後大學生的思想價值取向。一、「90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1.自信張揚、獨立特行而又盲目自信,過於以自我為中心。90後出生時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網路普及,教育民主意識提高,學習模式發生巨大變化,使90後獲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識更加豐富,也使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在知識結構的復雜和多樣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慮得比老師還多。90後大學生思想上獨立開放,行動上要求獨立特行。但是對於某種價值觀盲目認同,喜歡盲目自信,過於以自我為中心。據了解,現在很多90後大學生報考學校的志願是自己拿主意,這就反映了這一代人思想上的獨立。但是從我校陪同新生報到的家長上漲數目看,反映他們的生活獨立能力比較差。生活方面的事情都是父母全程做好,才放心走。很多家長反映:孩子想追求個性、獨立,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樣才是真正的獨立。這說明了90後大學生思想上、行動上要求獨立,但是行動上很多心有餘力不足。90後正年輕,由於年輕,總讓人自信,讓人在言談舉止中洋溢出充滿激情的氣質。所以90後大學生非常淺談輔導員如何對90後大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