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管理學生
A. 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學生,與學生溝通是大學輔導員
管理就是服務,在這里體現得更加明確。雖然還是學生,但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需要相互間建立充分的平等、尊重與信任,在這個基礎上的溝通相信才是有效的。作為輔導員,輔導也是幫助、服務的意思,主體是他們自己,作為服務者,個人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爭取利益,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中不斷促進其成長——不僅是知識學習的增長,還有做人做事的長進,團隊協作的經驗增長,自我認知的深入,等等。這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理念:在過程中分享和進步。手打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B. 大學輔導員一般管一個專業還是一學院的學生
整個學院哦!
C. 大學輔導員將如果管理好自己的學生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和學生建立良好關系
首先要信任!
再就是多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
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問題1
這樣的話
工作應該很好做1
D. 作為高校輔導員現在該如何管理學生
大學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結合「90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生活實際、成長中的困惑,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轉變工作觀念
高校輔導員要實現從「管」向「導」的轉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的理念,在服務中實施教育,在服務中進行管理。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惑,啟學生之所能,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但在其過程中輔導員應給予提示和警告,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
2.創新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工作的新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要理解關心學生,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進入大學的「90後」,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有父母和長輩各方面的精心呵護,當他們進入大學校園時,什麼都要自己動手,難以駕馭自己的生活。因此,生活茫然,沒有周密的學習計劃,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也較差,乃至對所學專業與將來的就業及人生的目標沒有準確的定位。由此,作為輔導員,應該從對學生理解的角度,將關愛滲透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他們在心理上先長大成人;對於他們的行為方式以學校的規章制度去要求,使他們明白生活在社會中必須受到約束,從而使他們從行為上長大成人;通過大學的日常生活、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信的人格,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使之擁有健全的人格,從而使他們在精神上長大成人。
第二,要認可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90後」的大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慾望,希望可以在眾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輔導員老師應當認可他們的這種特點,鼓勵他們在思想上取得進步、在學習上爭先恐後、在活動中敢為人先。高校輔導員應該包容學生所犯的錯誤,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抓住其中的症結再加以引導,在交談的過程中抓住他們有道理的一面給予認可,並鼓勵學生正視缺點、發揮優勢、克服困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心中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第三,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90後」大學生個性自信張揚,作為輔導員老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的各種現象,以增強大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自我抵抗誘惑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等;
(2)要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從他人和自己的優缺點對比中來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激發自己不斷地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擺正自己的位置,開拓創新,以激勵自己不斷完善自我。
3.言傳身教,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所謂的言傳身教,是指要從輔導員自身的言行做起,給學生以榜樣示範。輔導員的思想品德、知識素質、組織才能以及言行舉止,無不在學生的心靈上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輔導員更應格外注意自己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
第一,輔導員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學生。輔導員只有在道德上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道德品質的榜樣。學生是有感情的個體,只有輔導員真心地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給予每一位學生關注、期望和信任,待人接物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用無聲的行動代替有聲的命令,學生才會信服,輔導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才會顯得可親、可敬,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第二,輔導員要以樂於奉獻的精神、強烈的事業心感染學生。輔導員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奉獻的崗位,工作時間沒有規律,工作內容復雜。白天要處理日常事務,晚上還要查宿舍等,若發生突發事件要第一時間到場,所有的一切都要求輔導員要有樂於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另外, 輔導員對教育事業的極端忠誠,對工作兢兢業業,這種強烈的事業心和良好的敬業精神會對學生起到極好的示範作用。
第三,輔導員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完善的知識內涵影響著學生。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學習也成為每個人的終身之事,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內涵不僅是社會的要求,更是構建輔導員人格魅力的前提。輔導員自身要不斷地學習,從各方面充實自己,不僅可以解決處於敏感年齡段的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還可以贏得學生對輔導員的尊敬,進而對學生產生持久的人格影響。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工作是一項講究管理技巧和藝術的工作,時代的發展給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只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E. 大學輔導員如何管理後進學生
因材施教,增進師生感情
F. 針對學生,大學輔導員有哪些權利,同時輔導員歸誰管。
大學輔導員正式名稱是高校輔導員。
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高校輔導員工作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
一、班級管理(管理)——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把握的事務。
(1)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2)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3)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4)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二、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必要時交給他們處理。
(1)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2)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3)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三、高校輔導員主管部門是學生工作部,但也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團委、黨支部等其他部門,因為我國高校輔導員身份比較特殊。
依據國家文件和相關規定,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但目前各高校在進行體制改革時,沒有針對高校輔導員特殊的雙重身份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高校輔導員雙重身份遇到了窘境。以人為本、雙線激勵、多管齊下是實現輔導員雙重身份管理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
G.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措施分析
在高校生活中,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是最要的人際關系,輔導員與學生良好的關系有利於學校各項教學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輔導員與學生的良好關系是營造校園和諧氛圍的基礎,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條件,它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全面成長。因此,在高校中,輔導員處理好於學生的關系是極其重要的。
H. 大學里的學工處輔導員屬於什麼崗位,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還是工勤技能崗
高校學工處輔導員屬於管理崗。輔導員主要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輔導員主要職責有
1、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
2、黨團和班級建設。
3、學風建設。
4、學生日常事務管理。
5、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
6、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7、校園危機事件應對。
8、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
9、理論和實踐研究。
(8)高校輔導員管理學生擴展閱讀
基本條件
1、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2、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4、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5、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I.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高校輔導員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紐帶,輔導員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情緒、意回志乃至道德品質有答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關繫到學生成長成才、家庭和諧、社會進步的單任.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生及時溝通,營造團結向上的班風和刻苦鑽研、拼搏進取的學風,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值得探討的課題.筆者從距離關系、親情關系、尊重關系、朋友關系、團隊關系、平等關系六種關系多角度、全方位地闡述了新形勢下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J. 試論年輕高校輔導員如何有效管理學生
王珊珊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有效管理 自我提升 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5-0035-01 一 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面對集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於一體的輔導員工作,輔導員角色應該是一個整合體,亦師亦友。 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改變原有的行政命令式、無條件服從式的管理模式。輔導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工作中,通過自身堅定的意志品質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耐心的引導幫扶來觸動學生的心靈,管理應以正面強化的激勵方式為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學會做事,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離不開輔導員與之進行的思想對話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心與細心。由於不同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他們的成長環境、經歷不同,與學生溝通交流時要有針對性。要用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培育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二 年輕高校輔導員提升管理效率的若干建議 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大多以年輕教師為主,這對學生管理來說是優勢,高校輔導員可以從同齡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更易於消除認知藩籬,對時代的感悟和思維的活躍性易保持一致性,有利於與學生的溝通,這是年輕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優勢。但從另一個層面而言,由於年輕高校輔導員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規劃,在工作實踐中,如果階段性的成長與自己的規劃出現不匹配或者相背離,勢必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教學熱情,致使管理效果不好;再者,年輕高校輔導員知識結構有待提升。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從學校層面,要注重製度的保障性和完善性 學生管理是對在校大學生的全方位管理,內容廣泛,涉及學校的各個部門,所以學校要通過相關制度和機制來保障管理有效性的實現。 (1)嚴格准入制度。鑒於高校輔導員在對學生管理中的重要性,高校輔導員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著高校對學生實施科學化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必須嚴格高校輔導員的准入制度。各高校要依據校本實際,對高校輔導員的政治面貌、學歷、專業、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做出規定。 (2)優化考核機制。在實踐中,要強化考核,進一步健全輔導員隊伍管理制度。 (3)重視職業發展。把高校輔導員視為一種職業,是高校教師工作分工的必然。每個高校輔導員都想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對於年輕輔導員而言,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能力培養前景、崗位發展前景、職稱職位提升前景、薪酬增加前景等都非常重要,妥善解決好年輕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訴求,可有效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2.從自我提升上,年輕高校輔導員要提升自身素質 (1)注重專業水平的提升。輔導員應在思想上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樹立專業信念,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注重專業化水平的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素養應該包含多學科知識,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等基礎知識,對個人素質水平的要求非常廣泛,更應採取多種形式提升自我技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才能成為教育、管理、服務與輔導學生的專業化人才,提高管理效率。 (2)注重加強人格修養。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言行的標桿,要注重加強人格修養,重視個人能力、氣質和品格的塑造。年輕的高校輔導員往往具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但是,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清楚外貌、體態、服飾等個人外在因素在老師與學生情感交流中的作用,只有服飾整潔、儀表從容、舉止端莊,才能讓學生產生敬意和認同感。 3.從管理實踐上,要注意創新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 (1)管理理念創新。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全面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理念,創新管理理念,強化學生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用疏導、參與、民主討論、典型示範等方法,實事求是地解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成長和學生管理的雙贏。 (2)管理方式創新。大學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過程,從管理模式上,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要注意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管理主體角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我約束力,讓學生真正成為管理的主體,從而在自我管理中不斷成長、提高。 管理媒介上,要與學生保持同步性,善於運用現代化的媒介來實現與學生溝通交流無縫對接,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上,高校輔導員要善於引導與化解,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和議論,化解學生思想和認識上的矛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總之,年輕高校輔導員既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機遇,勇於迎接挑戰。在各高校提供良性的發展環境下,通過自我能力的提升,提高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性。 [2]李相國等.芻議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及角色定位[J].職業時空,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