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讀中國輔導員有感

讀中國輔導員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2-23 02:42:12

Ⅰ 我為什麼當輔導員—對應聘我校輔導員崗位的思考

輔導員是從事輔導工作的人員的簡稱。輔導員制度是目前中國大陸高校普遍採取的一種學生管理制度。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

Ⅱ 「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觀後感

今天,老師布置了讓看:全國優秀少先隊、少先輔導員、少先集體電視頒獎儀式,我知道了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62周年,這是經中央批准面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和各級少先隊組織的最高榮譽,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次。
「全國優秀少先隊員」是廣大少先隊員的優秀代表,按照「四好少年」的要求,努力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廣大少年兒童樹立了身邊真實,可學的榜樣,他們中間有雙目失明、樂觀向上,在廣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彈奏鋼琴、親吻國旗的「國旗男孩」;有長期照顧患病家人、自強不息的「美德少年」;有勤奮學習、勇於創新,多次獲得科技專利的「小發明家」;有體魄強健,曾在全國跆拳道比賽中獲獎的「小健將」;有在國際小提琴大賽上取得突出成績,將豐厚獎金全部捐給玉樹地震災區的「愛心琴童」等。
「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是廣大少先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志願輔導員的優秀代表,他們忠誠黨的事業,全身心投入少先隊工作,真心關愛少年兒童,落實少先隊組織的根本任務,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是廣大少先隊大、中隊的優秀代表。受表彰的隊集體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吸引力、凝聚力強,隊員們朝氣蓬勃、奮發進取,輔導員隊伍配備整齊,具有較好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質,隊活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充分體現了少先隊團結、教育、引導少年兒童的重要作用,展現了少先隊集體陽光、快樂、向上的精神風貌。
向受表彰的優秀少先隊員學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爭當「四好少年」,以他們為榜樣。如今我們是中國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我們一定要做到愛祖國、愛人民、愛我們胸前鮮艷的紅領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激勵廣大少先隊員、少先輔導員、基層少先隊組織學習先進,奮發進取,按照黨的要求不斷取得新的進去。
望採納!!! 累死我了。。。。 =。=

Ⅲ 輔導員工作100個怎麼辦讀後感

抱著學習的態度,我認真研讀了《輔導員工作100個怎麼辦》一書。第一個感覺就是沒有距離,書中的案例都是實實在在發生在輔導員工作、生活中的事。讀這本書,就像在回顧自己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很多自己遇到的事情就像放電影一般在腦海中一一閃現,引起內心強烈的共鳴。第二個感覺就是實用性很強,全書採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每個案例都有起因、經過和詳細的解決辦法,更有專家的精彩點評,敘事詳盡,語言平實,就像一個人坐在面前向你娓娓道來,讓你跟隨他一同感受事情的整個發展過程,擺脫了傳統的理論說教,真實且有說服力,易於吸收和借鑒。書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直接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舉一反三,引發我們對學生工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三個感覺就是更感到輔導員工作責任的重大,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影響某個學生一時,重則影響其一生,甚至影響更多的人。閱讀這本書,我既被這些輔導員認真細致、敬業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也對輔導員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一、做好輔導員工作,良好的職業
歸屬感是前提高校輔導員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與學生聯系最多,相處時間最長,接觸最頻繁。在很多人眼中,輔導員多是扮演學生「保姆」的角色,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也沒有什麼看得見的重大成果和進步,以致很多人認為輔導員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型崗位,對這項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價值感覺模糊。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曲建武在序言中寫有這樣一句話「有為才有位」,認為輔導員工作是辛苦的、瑣碎的,但卻大有可為,只要你有「為」,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為」有「位」,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職責、意義和不可替代性,從心底里真正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項事業去熱愛、去追求,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熱愛是工作的基石和靈魂,也是產生工作熱情的原動力,更是保證學生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輔導員這一平凡崗位體現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不計回報的付出。當初我選擇輔導員工作,就是源於對學生工作的熱愛,現在我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七年時間,更深深地感受到輔導員工作是一項「亦可愛人,亦可被愛」的事業。熱愛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手段,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而我們在辛勤付出的同時,也會收獲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學生的尊重和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些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只有真真正正認可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奉獻和付出,才會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做好輔導員工作,提升工作方法是關鍵
做好輔導員工作,僅有熱愛之心是不夠的,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要向他人學習和借鑒,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總結,從而形成自己系統的學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書中的100位輔導員,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只停留在「發生——解決」這一層面,而是在事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怎樣做效果會更好等,去粗取精,凝練升華,這也正是輔導員工作從「實踐型」向「實踐研究型」轉變的過程。很多人都說「輔導員是良心活兒」,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日復一日處理繁雜的具體事務上,不能只單純追求良心上過得去,還應該更多地沉下心來,站得更高一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學生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總結,這樣不斷挖掘自身潛能,不斷歷練積累和摸索規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思想深度的變化,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做輔導員工作,有的人能夠成為學生工作方面的專家學者,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而有的人卻還只能埋頭於處理不完的事務。所以,每天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並記錄下點滴感悟和體會,你將會獲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輔導員工作,加強自我修養是根本
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證明,最有效的影響力在於輔導員內在的氣質、學識、品格等非權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輔導員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素養決定的。因為你的思想行為、對待工作的態度、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你的言談舉止等細節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加強自我修養、嚴於律己、以身示範、身體力行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平時,我們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完善自身人文素養,提高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質量;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通過樹立自我完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並激勵學生共同上進。具體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負責,並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應學生的事,要爭取做到;要求學生做的,我們要比他們做得更好……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些細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樹立了一種風范和氣質,潛移默化地教導感染著學生。只要我們能夠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會事半功倍。有人說,幸福的老師有4個標准:以學識激勵人,以道德教化人,以愛心感染人,以投入影響人。選擇當一名輔導員會更容易接近幸福,希望我們都能用心投入,用愛付出,在這片天地中收獲屬於自己的精彩。

Ⅳ 我為什麼當輔導員——對應聘我校輔導員崗位的思考

我做輔導員評委已有三屆了,感慨很多,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在高校新進人員招聘中,輔導員招聘有許多特有的問題亟待思考與解決。 昨天來面試的有16位成員。他們都來自重點大學,有武大的、華師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華農的、華科的、武科大的,還有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其實報名時學校收到50多份簡歷,有相當一部分因英語沒有6級證或計算機2級證而失去面試資格。面試者中的專業門類很多,有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經濟學、政治學、農學、廣告學、聲樂與合唱指揮等。這恐怕是高校人員招聘中輔導員崗位應聘的特有現象。我常想:我校某學院招聘教師,一定對應聘者的專業有明確規定的。比如金融學院招投資學方面的教師,不可能讓歷史學專業背景的博士來面試吧?看來,輔導員專業化首先要有相關的學科做支撐,打破輔導員工作無學的歷史,這種現象才可能消失。 從應聘者現場表現來看,總體上依然不大讓人滿意!就拿選手們必答題來看(談談大一新生入校後失落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選手們基本上停留在現象描述上,那種層層分析的邏輯思維沒有,更別說找到合理有效地對症辦法。其實,新生入學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有許多方面值得一說。比如專業介紹,樹立正確的大學觀,訂立個人奮斗目標等等。但是昨天我沒有聽到比較上檔次的回答。 在專家提問環節,面對評委的提問,選手們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就事論事。我在想,輔導員工作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打雜的,就是滅火隊員,時刻准備著處理突發事件。當然,其中有個別學習思政專業的現場背誦教育部24號令中對輔導員工作的定義,但是,對於具體怎麼實施這個環節,就無法深入。比如如何打造一支精乾的學生會隊伍,選手們停留在開會、層層下放權力、寫計劃、策劃等這些表面環節,團隊意識培養、幹部遴選、培訓、活動評估、活動中專業體現等方面他們無一提及。還比如面對學生資助問題,如何評定學生貧困等級,選手回答就是建檔案庫、家庭調查等,實際上,我覺得,如果有學生把資助工作與良好學風營造、樹立艱苦奮斗的班風、校風、自立自強的精神結合起來的話,我一定給他高分。可惜沒有看到這樣選手的出現。 我在讀研時,專家組議論現在的碩士生們無論在寫文章或口頭表述問題時,不知所雲,他不停在說,聽者總抓不住他說的要點。這種現象在昨天依然廣泛存在。看來我們的碩士培養的確有問題。讀書中一定要有批判式思維,在面試時一定要有個人的觀點,要有創新的東西。對輔導員來說,這一點更是重要。 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有那麼一些選手我覺得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來求職輔導員崗位的!其中問到一位選手:如果當選,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他回答:我先做兩年,如果能被行政部門看中就轉崗做行政,如果沒有被看中就盡快讀博士,再看後面發展,如果也不行,就繼續好好做輔導員工作。我的天!或許這是他們中許多人真實的想法,只不過被這位老兄說出來了。但他選擇錯了地點與時機!這就是典型的工作不安心份子,對這樣思想的人我們能指望建設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其實,這個問題倒反映出當前輔導員隊伍中的一大問題:大家對職業的理解!我在做08年、09年課題(關於我省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時走訪了很多高校,並發放了調查問卷,輔導員職業歸屬感很低,沒有什麼穩定感,許多輔導員對未來發展很茫然。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要奮斗,可是我連拚命地方向都沒有!所以,在近幾年輔導員招聘中,就出現了我們相中的,他卻不想來。很顯然目前在雙向是選擇的時代,許多人是多處求職的。這就把一個根本性問題提出來了:我的職業規劃到底在哪裡?我為什麼當輔導員?多麼希望下一次招聘時,有選手大聲說:「我要做全國一流的輔導員!」

Ⅳ 感悟輔導員工作作文2100字

100字,歡迎閱讀,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1.該生能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領導,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學校規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平時能夠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良;工作中認真負責,有較強的工作組織能力;班級中與同學關系融洽,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輔導員評語100字
。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2.該生誠實守信,為人正直,作風踏實,做事具有很好的計劃性,認真負責。學習勤奮,刻苦努力,尊敬師長,關心同學,人際關系融洽,活動積極,參加過太湖學院 第一屆計算機興趣小組,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社會活動,熱心公益事業,曾參加無錫市青年志願者並獲獎勵。
3.該生思想上進,作風正派,在校期間,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為人誠懇,性格開朗,愛好廣泛。社會實踐能力強,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快。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及團隊溝通協作能力,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很輕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用於面對困難,敢於挑戰。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4.該生在校期間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優良,善於創新,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做事認真謹慎,能吃苦耐勞,團隊意識及協作精神較強,是一名綜合素質強的合格大學生。

Ⅵ 為什麼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法治素養 怎麼提升心得體會1000字

為什麼提高下午輔導了就把這洋洋怎麼提高心得體會這個1000字我還是自己寫這個東西的話。

Ⅶ 輔導員工作100個怎麼辦 讀後感

抱著學習的態度,我認真研讀了《輔導員工作個怎麼辦》一書。第一個感覺就是沒有距離,書中的案例都是實實在在發生在輔導員工作、生活中的事。讀這本書,就像在回顧自己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很多自己遇到的事情就像放電影一般在腦海中一一閃現,引起內心強烈的共鳴。第二個感覺就是實用性很強,全書採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每個案例都有起因、經過和詳細的解決辦法,更有專家的精彩點評,敘事詳盡,語言平實,就像一個人坐在面前向你娓娓道來,讓你跟隨他一同感受事情的整個發展過程,擺脫了傳統的理論說教,真實且有說服力,易於吸收和借鑒。書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直接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舉一反三,引發我們對學生工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三個感覺就是更感到輔導員工作責任的重大,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影響某個學生一時,重則影響其一生,甚至影響更多的人。閱讀這本書,我既被這些輔導員認真細致、敬業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也對輔導員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一、做好輔導員工作,良好的職業
歸屬感是前提高校輔導員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與學生聯系最多,相處時間最長,接觸最頻繁。在很多人眼中,輔導員多是扮演學生「保姆」的角色,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也沒有什麼看得見的重大成果和進步,以致很多人認為輔導員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型崗位,對這項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價值感覺模糊。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曲建武在序言中寫有這樣一句話「有為才有位」,認為輔導員工作是辛苦的、瑣碎的,但卻大有可為,只要你有「為」,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為」有「位」,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職責、意義和不可替代性,從心底里真正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項事業去熱愛、去追求,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熱愛是工作的基石和靈魂,也是產生工作熱情的原動力,更是保證學生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輔導員這一平凡崗位體現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不計回報的付出。當初我選擇輔導員工作,就是源於對學生工作的熱愛,現在我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七年時間,更深深地感受到輔導員工作是一項「亦可愛人,亦可被愛」的事業。熱愛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手段,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而我們在辛勤付出的同時,也會收獲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學生的尊重和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些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只有真真正正認可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奉獻和付出,才會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做好輔導員工作,提升工作方法是關鍵
做好輔導員工作,僅有熱愛之心是不夠的,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要向他人學習和借鑒,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總結,從而形成自己系統的學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書中的100位輔導員,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只停留在「發生——解決」這一層面,而是在事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怎樣做效果會更好等,去粗取精,凝練升華,這也正是輔導員工作從「實踐型」向「實踐研究型」轉變的過程。很多人都說「輔導員是良心活兒」,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日復一日處理繁雜的具體事務上,不能只單純追求良心上過得去,還應該更多地沉下心來,站得更高一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學生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總結,這樣不斷挖掘自身潛能,不斷歷練積累和摸索規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思想深度的變化,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做輔導員工作,有的人能夠成為學生工作方面的專家學者,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而有的人卻還只能埋頭於處理不完的事務。所以,每天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並記錄下點滴感悟和體會,你將會獲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輔導員工作,加強自我修養是根本
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證明,最有效的影響力在於輔導員內在的氣質、學識、品格等非權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輔導員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素養決定的。因為你的思想行為、對待工作的態度、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你的言談舉止等細節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加強自我修養、嚴於律己、以身示範、身體力行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平時,我們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完善自身人文素養,提高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質量;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通過樹立自我完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並激勵學生共同上進。具體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負責,並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應學生的事,要爭取做到;要求學生做的,我們要比他們做得更好……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些細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樹立了一種風范和氣質,潛移默化地教導感染著學生。只要我們能夠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會事半功倍。有人說,幸福的老師有4個標准:以學識激勵人,以道德教化人,以愛心感染人,以投入影響人。選擇當一名輔導員會更容易接近幸福,希望我們都能用心投入,用愛付出,在這片天地中收獲屬於自己的精彩。

Ⅷ 《輔導員工作100個怎麼辦》讀後感

抱著學習的態度,我認真研讀了《輔導員工作100個怎麼辦》一書。第一個感覺就是沒有距離,書中的案例都是實實在在發生在輔導員工作、生活中的事。讀這本書,就像在回顧自己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很多自己遇到的事情就像放電影一般在腦海中一一閃現,引起內心強烈的共鳴。第二個感覺就是實用性很強,全書採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每個案例都有起因、經過和詳細的解決辦法,更有專家的精彩點評,敘事詳盡,語言平實,就像一個人坐在面前向你娓娓道來,讓你跟隨他一同感受事情的整個發展過程,擺脫了傳統的理論說教,真實且有說服力,易於吸收和借鑒。書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直接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舉一反三,引發我們對學生工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三個感覺就是更感到輔導員工作責任的重大,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影響某個學生一時,重則影響其一生,甚至影響更多的人。閱讀這本書,我既被這些輔導員認真細致、敬業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也對輔導員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一、做好輔導員工作,良好的職業

歸屬感是前提高校輔導員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與學生聯系最多,相處時間最長,接觸最頻繁。在很多人眼中,輔導員多是扮演學生「保姆」的角色,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也沒有什麼看得見的重大成果和進步,以致很多人認為輔導員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型崗位,對這項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價值感覺模糊。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曲建武在序言中寫有這樣一句話「有為才有位」,認為輔導員工作是辛苦的、瑣碎的,但卻大有可為,只要你有「為」,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為」有「位」,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職責、意義和不可替代性,從心底里真正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項事業去熱愛、去追求,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熱愛是工作的基石和靈魂,也是產生工作熱情的原動力,更是保證學生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輔導員這一平凡崗位體現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不計回報的付出。當初我選擇輔導員工作,就是源於對學生工作的熱愛,現在我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七年時間,更深深地感受到輔導員工作是一項「亦可愛人,亦可被愛」的事業。熱愛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手段,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而我們在辛勤付出的同時,也會收獲學生的理解和支持、學生的尊重和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些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只有真真正正認可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奉獻和付出,才會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做好輔導員工作,提升工作方法是關鍵

做好輔導員工作,僅有熱愛之心是不夠的,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要向他人學習和借鑒,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總結,從而形成自己系統的學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書中的100位輔導員,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只停留在「發生——解決」這一層面,而是在事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怎樣做效果會更好等,去粗取精,凝練升華,這也正是輔導員工作從「實踐型」向「實踐研究型」轉變的過程。很多人都說「輔導員是良心活兒」,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日復一日處理繁雜的具體事務上,不能只單純追求良心上過得去,還應該更多地沉下心來,站得更高一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學生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總結,這樣不斷挖掘自身潛能,不斷歷練積累和摸索規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思想深度的變化,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做輔導員工作,有的人能夠成為學生工作方面的專家學者,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而有的人卻還只能埋頭於處理不完的事務。所以,每天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並記錄下點滴感悟和體會,你將會獲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輔導員工作,加強自我修養是根本

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證明,最有效的影響力在於輔導員內在的氣質、學識、品格等非權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輔導員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素養決定的。因為你的思想行為、對待工作的態度、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你的言談舉止等細節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加強自我修養、嚴於律己、以身示範、身體力行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平時,我們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完善自身人文素養,提高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質量;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通過樹立自我完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並激勵學生共同上進。具體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負責,並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應學生的事,要爭取做到;要求學生做的,我們要比他們做得更好……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些細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樹立了一種風范和氣質,潛移默化地教導感染著學生。只要我們能夠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會事半功倍。有人說,幸福的老師有4個標准:以學識激勵人,以道德教化人,以愛心感染人,以投入影響人。選擇當一名輔導員會更容易接近幸福,希望我們都能用心投入,用愛付出,在這片天地中收獲屬於自己的精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