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高校改革
A. 現在當大學輔導員需要什麼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1)高校輔導員高校改革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的社會背景: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
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B. 做大學輔導員要什麼條件
輔導員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2)高校輔導員高校改革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分為兩類:
(1)一類是在校生,通過行政保研,以研究生身份擔任輔導員;
(2)一類是外聘制,通過對外招聘,以教職工的身份擔任輔導員。
輔導員發展歷史:
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一直到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比如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輔導等工作也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越發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別出台文件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16號文件,拓展了輔導員職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並從很多方面為輔導員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C. 高校取消事業編制,那麼像輔導員這樣的行政人員怎麼辦
一般是行政編,但是很多學校可以走教師系列,就是可以評講師、助教,以後也可以當教授。待遇應該是學校里中下水平的,具體多少要看地域和什麼學校了。聘用3年滿後可以到機關工作,也可以去教課,當然可以繼續當輔導員。
輔導員這個崗位很鍛煉人,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方面,你要是帶了一屆學生,應該什麼人都見過了,經驗也有了,轉其他崗位比較容易。
輔導員工作比較忙,主要是雜事多,把你的時間都打斷成一段一段的了,所以感覺忙忙碌碌就一天,不過要是閑的時候確實很閑。
另外輔導員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碩士,博士。
D. 針對學生,大學輔導員有哪些權利,同時輔導員歸誰管。
大學輔導員正式名稱是高校輔導員。
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高校輔導員工作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
一、班級管理(管理)——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把握的事務。
(1)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2)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3)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4)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二、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必要時交給他們處理。
(1)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2)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3)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三、高校輔導員主管部門是學生工作部,但也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團委、黨支部等其他部門,因為我國高校輔導員身份比較特殊。
依據國家文件和相關規定,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但目前各高校在進行體制改革時,沒有針對高校輔導員特殊的雙重身份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高校輔導員雙重身份遇到了窘境。以人為本、雙線激勵、多管齊下是實現輔導員雙重身份管理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
E. 高校改革了還有人報輔導員嗎2020取消事業編了輔導員還能報嗎
近些年,高校輔導員的政策越來越好了,高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只會加專強不會削弱。自從屬2016年全國高校思政會之後,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43號令,對全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進一步加強。目前教育部直屬高校已經在逐步提高輔導員的待遇,並逐步完善保障措施。
以前有事業編的高校,短期內不會取消事業編。
F. 大學里的輔導員是什麼行政級別啊
重點大學輔導員行政級別為副科級,一般大學輔導員就無級別。學院當中行政人員一般就分管學生工作副院長一人、團委書記一人、輔導員若干名、辦公室人員們若干名。就是說在學院一般做多做到副院長或者副書記。
輔導員既可以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要求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其它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術職務,也可以根據實際表現和工作年限確定相應行政級別,並享受同級待遇。
但實際上,輔導員評聘職稱、晉升職務的渠道模糊不清,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序列職稱職數限制,輔導員評聘思政序列職稱難度非常大。多數學校在落實輔導員基本生活和工作待遇上相差很大,沒有條件給輔導員發放崗位津貼。
(6)高校輔導員高校改革擴展閱讀:
大學老師根據本人的職稱和學校的性質不同對應的級別也不同。高等院校所設置的院系、處、部都是行政級別都是處級。
比如院長、財務處處長、學生處、軍體部部長等等,他們級別上就相當於縣長級別。一般來說重點大學的政治輔導員是副科級,一般大學輔導員科員級。
對於任課老師來說,一般來說助教是初級職稱、講師是中級職稱、副教授是副高級職稱、教授是高級職稱。
職能和行政級別是兩碼事,但是也有相互聯系的,如果進行工資改革套改的話,低級相當於科員、講師相當於科級、副教授相當於副處、正教授相當於正處或者副廳,當然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工齡,晉級時間以及曾任的職務等等都有關系。
每個大學的情況不一樣,具體的歷史發展過程不一樣,這也是造成級別不一樣的原因。比如陳賡大將兼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當時的農墾部長王震創建和兼任過農墾大學的校長。
參考資料:鳳凰網-大學輔導員
G. 高校推進內設機構取消行政級別試點對於輔導員好不好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接受新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大學應將去行政化作為一個抓手,去掉高校作為行政機關附屬的身份,以及這個錯誤身份定位造成的很多官僚化體制和行政化思維,回歸作為教學科研單位的本分上去。
高校去行政化一直備受外界關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去年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表示,鼓勵高校推進內設機構取消行政級別試點。
我特別贊成取消高校行政級別。並不是說我就是不想當副部級,我覺得這不是我的身份。在我心目中,校長是一個特殊的教師,他和普通教師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校長是在二線,為一線教師服務。校長不是教育行政系列的某一級,我是服務師生成長的。但由於這樣一個級別,混淆了學校的屬性,形成了層層向上看的行政化觀念和體制。
必須重視在原始創新上存在較大差距,在前沿交叉創新上的較大差距。真正體現重大創新的成果不多。這里就有個導向問題,看怎麼引導科研人員去抓問題。有些論文的問題是從文章縫里來的,研究者在文獻里看到了一些缺陷,然後去彌補這個缺陷,這當然也是有學術價值的。但這有個缺點,不直面重大的發展問題,沒有很大的成果轉化價值。
這些年,為了抑制簡單地量化評價,南開大學一直採用「代表作」評審制,比如申報副教授要提交三個代表作。但代表作主要是論文。後來我們進一步改革,代表作不僅是論文,還可以是教學成果、專利及其實施結果等。但到最後區別高下時,論文因素又突出了,因為它的區分度高。這說明科研評價的改革不那麼簡單,本質上是我們對不同科研活動的規律掌握仍然不夠,現在需要大家共同破解這個問題。所以我建議政府工作報告應加上「深化科研評價改革」這幾個字,這是牽「牛鼻子」的事。
龔克:我特別贊成取消高校行政級別。為什麼贊成?並不是說我就是不想當副部級,我覺得這不是我的身份。在我心目中,校長是一個特殊的教師,他和普通教師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校長是在二線,為一線教師服務。校長不是教育行政系列的某一級,我是服務師生成長的。但由於這樣一個級別,混淆了學校的屬性,形成了層層向上看的行政化觀念和體制。
我希望取消行政級別推動去行政化,去行政化不是去掉學校里必要的行政管理,是作為一個抓手,去掉我們作為行政機關附屬的身份,以及這個錯誤身份定位造成的很多官僚化體制和行政化思維,回歸我們作為教學科研單位的本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