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生個案輔導
A. 特殊兒童個案研究方法是一種什麼樣的研究方法
一.個案研究的意義 就教育領域而言.個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針對一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搜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二.個案研究的目的 透過相關資料之搜集與分析.深入了解案主問題.找出全方位的問題解決模式. 邀集相關人員透過溝通與協調.取得共識.並就份內工作適度調整並配合. 透過召開個案研討會.教師相互分享經驗.以增進輔導知能. 三.個案研究的步驟 (一)確定個案:指確定研究及輔導的對象.個案來源可從幾方面得到: 教師發現:包括導師或科任教師. 訓導單位轉介:如學生違反校規或偏差行為導致記過等. 家長提出:由家長發現學生行為異常須輔導者. 學生自認有困擾.想獲得幫助以解決問題者. 從心理測驗結果篩選而得. (二)確定個案的主要問題:是指透過導師.家長.訓育人員或案主個人的描述. 以了解案主主要問題之行為特徵.以便搜集相關資料.問題的描述重在具體 .清晰.明確.以事實的呈現為主.而非觀察者的個人意見. (三)收集資料:指收集與主要問題相關的資料. 1.資料內容: 案主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結構.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業狀況.手足人數.排行. 案主個人的資料:如性別.年齡.年級.身高.體重.健康狀況.外型特徵.人格特性.案主的重要生長史. 問題發展史:如首次發生的時間.在何種情況下發生.當時家庭與學校的背景事件.問題的處理及效果. 其他層面的影響:如食慾.睡眠.情緒.行為. 家庭適應:如親子關系.手足關系.父母管教態度與技巧. 學校適應:如師生關系.同儕關系.學習態度.學習成果等. 社會適應:如社區生活.休閑等. 2.資料收集的方法 觀察法:指透過教師教學的過程.父母親平時的相處.或在晤談中諮商員的觀察.通常可了解案主的情緒穩定情形.思考狀態.認知能力等.方法雖較主觀.但多為資料收集的首要步驟. 測驗法:指運用各類心理與教育測驗來了解案主的各種能力與心理狀態.常見的有智力測驗.人格測驗.性向測驗.成就測驗或態度測驗等. 晤談法:指透過與案主的談話以獲得所需的資料.此法所獲得的資料通常較缺乏組織與結構.但因是融入晤談過程中自然而得.故案主合作意願也較高. 文件分析:指透過收集案主的日記.周記.作文或照片等文件來了解案主的情形. 游戲技術:尤其適用於兒童.通常利用游戲或玩具等相關媒材來了解兒童的想法.如娃娃家.布偶等. 投射技術:指利用繪畫或相關投射測驗來了解兒童. 生理檢查:如懷疑案主的行為症狀與生理有關.則應先就診.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響. (四)分析與診斷:資料收集完成後.分析架構常分幾個方面來看.包括學校方面. 家庭方面.社區環境方面.及個人因素方面.並根據所搜集的資料提出假設. 嚴重的偏差行為亦可以依照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編訂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 手冊」(DSM-IV)所訂之分類架構.來分析問題的形成原因.此外.再介紹二種 常用模式以茲參考: 1.行為取向的診斷模式: 重點在了解兒童或青少年個案行為出現之前.當時及之後的環境刺激.及案主的行為-認知-情緒等層面的行為序列之間的關系.以找出個案行為的成因並發展出有效輔導策略.該模式又稱ABC模式.共包含三個層面: 先行事件(antecedants):指在個案行為出現之前或同時出現的環境刺激. 行為序列(behavior sequene)指案主面對困難情境時.其認知.情緒及行為三個層面的行為依序出現互相影響的過程. 後果事件RR,(consequences):指案主在出現問題之後.環境或他人所給予的刺激而言(喜歡或厭惡). 應用此模式來診斷時.應先與當事人或重要他人進行晤談.或進行實地觀察.以仔細辨認問題行為出現過程的先行事件.行為序列或後果事件.以茲診斷. 2.RQC模式∣轉介個案諮詢模式: 是由Knott 和Batsche(一九九一)發展出來用以診斷轉介過來的個案的理論架構和處理的流程.是一個適於衡鑒適應困難兒童的好模式.其架構包含四個部分: 兒童的家庭.鄰居和社區的概況. 兒童的就學和學習環境概況. 兒童個人的特殊狀況:包括身心發展.醫葯疾病歷史.個性(氣質).能力.態度.價值觀念.期望.社交技巧.人際關系.語言表達.自我調適.自我管理能力等. 兒童的社會-情緒結果狀況:包括其行為.情緒.人際關系之現況.適應環境的方式等. (五)輔導與處理:通常依據案主問題的成因選用適當的策略.例如進行諮商. 游戲治療.行為改變技術.進行家庭訪問等. (六)檢討輔導成效:輔導成效應作有系統的評量.從案主的反應.相關老師的意見 .家長的觀察及輔導者的自我評鑒幾方面來進行. (七)撰寫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的格式如下: 1.基本資料:姓名(或代號).性別.年齡.年級 2.個案來源:如教師轉介.家長要求等 3.主要問題概述 4.背景資料:父母及家人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 (1)家庭結構 (2)家庭生活:包括父母親管教態度與方式.親子關系.兄弟姊妹關系. (3)學校生活: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就.同儕關系等. (4)社會生活:包括社區生活.休閑.人際關系與朋友交往情形等. 5.分析與診斷 6.輔導策略 7.輔導過程 8.輔導結果 9.追蹤及檢討
B. 學生個案研究案例
以下名字都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問題學生個案研究
一、個案的基本情況
張揚,獨生子,11歲。性格直爽、好沖動。頭腦較聰明,很講義氣。母親在家,父親外出做生意。一個月回家一次。父母對張揚很寵愛,在各個方面都盡量滿足張揚的要求,對金的期望值也比較大。
二、問題行為的表現
1、張揚在學校的前兩年經常跟其他同學打架,在同學和老師的的印象里不好。
2、張揚是住校生,有時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時就寢,大聲在宿舍講話。在課間經常和學生打鬧,和同學打架差點被開除。本來是留校查看,認錯態度好,學校給通報警告處分。
3、學習興趣不大,上課愛說話,擾亂課堂紀律,有時候不交作業。各科成績經常亮紅燈,每次月考總分在班級後幾名。上課睡覺是經常的事情。
4、思考問題往往以自己的願望為出發點,對他人是絕對化的要求。執拗、偏激,對矛盾歸因時只看對方的錯誤,對老師的批評教育,表現出強烈的抵觸情緒,經常給班級管理帶來困難,班主任很頭痛。
從以上行為中,可以判斷張揚品行存在障礙。急需矯正。
三、制定方案,科學輔導
1、父母與家庭治療。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
首先,矯正母親的錯誤教育觀念和行為。張揚母親很溺愛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愛護張揚,呵護過度,孩子有時候違反了校規,她就到老師那裡講個不停,說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如何如何的乖,或者為孩子開脫責任。我多次跟張揚母親交流,反復強調孩子犯錯誤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能正視孩子的錯誤是不利於正常教育的。矯正張揚的錯誤需要一個過程,著急是沒有用的。家長應該耐心疏導,幫助孩子逐漸克服缺點。孩子有問題後,推卸責任、埋怨、責備都只能事與願違。
其次,是合理運用獎勵技術。及時獎勵其合理行為,使其好的行為及時得到強化。獎懲結合,獎為主,但獎勵要有原則,不能超越許可的范圍(一次因為張揚考試達到了母親的目標,於是給他很多的錢,又是吃又是玩,表揚到天上)。
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關系。父親應放下尊嚴,同孩子多談心,打開孩子的心結,知道孩子心中想什麼、希望什麼、喜歡什麼,多鼓勵孩子,不能因為自己忙就不過問。
2、認知治療。
對於問題行為學生來說,對自身行為的正確認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我認為認知過程中張揚對當時情境的評價、對周圍人的反應,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陳述,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必備資料。
首先,說服教育是認知治療的第一途徑。轉變張揚的道德意識,主要採取與其談心的方式。我選擇了張揚喜歡的方式。盡量不選擇在辦公室,這樣張揚可以放鬆與我交流。每次談心之前,我先確定談話主題,設計一些問題,逐漸了解張揚的道德水平。如「為了幫助同學出校,自己裝病」這件事情,讓張揚認識到,不管自己主觀想法多麼的好,自己多義氣,但是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錯誤的。這種說理教育雖然力度不大,見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標治本的,相反,急於求成,用教師的權威說服學生,會適得其反。
其次,問題訓練是認知治療的必由之路。心理學認為,孩子對於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傾向於用一種帶有敵意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做出解釋。如一些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總是堅決的排斥和強烈的拒絕,認為自己沒有錯,或者是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對,以此來維護自己的面子,證明自己行為的正確。這是錯誤歸因引起的。因此,必須訓練學生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考慮問題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評價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後通過一些具體的問題,訓練張揚應用這些步驟解決自己實際遇到的問題。訓練題目來自於張揚的生活實際。如你上課睡覺、大聲說話,老師提醒你或者同學提醒你,,你怎麼辦?你不寫作業不交作業,同學或者老師批評你,你該怎麼辦?在訓練中使張揚熟練運用這些步驟,能夠做到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第三,激發動機是認知治療的最佳方略。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緒追求的影響。情緒是學習動機主觀因素中極為活躍的重要變數。張揚由於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睡覺,經常受到批評,缺乏成功的體驗,對學習產生消極情緒。對學習內容厭倦,對老師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態度。張揚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會經常看見張揚立在辦公室里。於是我考慮對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麼,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態度及親切和藹的微笑、鼓勵的話語是對他。對張揚來說,缺少的正是以上這些。通過這種方式,他的行為發生了一定的改觀。
四、治療與輔導過程中的問題
1、耐心疏導
教育的奇跡來自於平時的引導中,課上課下,我盡量找機會給張揚表現。讓張揚體驗成功的感覺。作業認真表揚、積極回答問題表揚、考試成績好表揚等等,以這些閃光點為契機,耐心正確引導。有時候張揚的一些小毛病,如作業沒做完的時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場玩籃球等。每當這個時候,我不是指責,而是積極地去跟張揚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結論。事情過去後,我讓張揚冷靜思考,把當時事情全過程再回憶一遍,自己找到出錯的原由,強化他正確認清問題。
2、允許反復
學生的不良行為,在矯正過程中會多次出現反復。學生的不良行為,在矯正過程中會多次出現反復。因為受原有習慣的影響,主體會做出自動的反應。錯誤有時反復出現,我們要認識到教育過程具有長期性。所以急於求成,或者遇到問題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張揚與陳某開始是開玩笑,而後,張揚對陳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惱火就動手打人,結果兩人在食堂門口打了起來。通過學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認識到自己的不對。
通過治療與教育,張揚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支持與鼓勵,求知的需要隨之產生。表現在張揚上課開始聽講,參與課堂問題討論,作業積極完成。我不斷積極鼓勵,使其成功感得到強化,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對張揚的教育見成效。下學期的多次模擬考試,張揚的各科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尤其是英語有了很大的改觀。
五、個案小結
1、輔導方法
在輔導過程中,我始終尊重張揚,理解張揚的行為,信任張揚的行為,和張揚真實地交流;同時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張揚進行對自己行為的獨立思考;減少張揚對我的戒備心理,能夠聽我的話,這就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礎,我在此基礎上,幫助張揚解開了一些心底的「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導張揚自己不斷鼓勵自己、相信自己。
2、經驗與教訓
建立很好的師生信任關系,這是我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給學生不斷樹立學習自信的「韌」勁。從實際出發,採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之交流,既尊重了學生,又達到了教育的效果。輔導者不能急於求成,應該允許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以及行為反復,才能趨於穩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以轉化學生的不良行為。
3、反思
心理輔導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要善於細微之處多觀察,要對學生有愛心耐心,不論是什麼的樣的學生,都是有尊嚴的有性格的。決不能姑息遷就,更不能慌張。要給以學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學生溝通、班主任以及家長溝通,及時獲得第一手的材料。心理輔導教師應該具備准確分析評價各種信息的能力。
C. 求分析特殊學生個案
這位學生可能是對其父母(特別是父親)有嚴重的依賴。可能與其童年的孤獨生活有版關(猜測),這種權父母文化也不深,如果要幫助她必須想辦法讓她信任你,顯然很難。這個女孩在心理上有故意把外人隔閡開,暫的建議就是教師對她增進些了解,試試在生活上多對其關心,以爭取獲得其信任,在了解的基礎上再試著幫助她。
D. 簡述個案輔導需要注意些什麼
個別來心理輔導有它獨特的操自作方法與技能,這些操作方法和技能受一定規律的支配,這些規律的集中表現就是個別心理輔導的原則。綜合國內外心理咨詢的原則,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個別心理輔導應遵循真誠、薦重、理解、整體、差異、自律、保密七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