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分析
⑴ 論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原因,談談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他是基於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
編輯本段(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經驗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是一門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為目的的課程。
編輯本段(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更強調學生對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 學生是通過動手操作實踐的方式來獲得經歷和體驗的。動手實踐,是綜合實踐的基本學習方式。
編輯本段(三)一種向學生生活領域延伸的綜合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 「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個人的知識、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別是在這種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查詢、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尤為重要。通過查找資料和學生的實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並學會如何鑒別信息,靈活運用信息的能力。學習書本知識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生活,必然要跳出書本狹隘的圈子,從生活、自然以及社會交往中去學習。關於「盡信書」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學習領域和實踐中得出來的。
編輯本段(四)綜合實踐活動是三級管理的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集中體現了新的課程管理和發展制度。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由國家統一制定課程標准和指導綱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門根據地方差異加以指導,學校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國家規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與實施」,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特徵表現。 具體講,國家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宏觀目標和原則要求;地方對落實國家的要求提出具體的指導性意見;學校負責針對學生和學校實際,來開發具體的活動活動內容,針對具體內容來預設具體的活動目標、方式方法的採用、基本活動流程、實施針對性評價等,是校本開發與實施的過程。在校本實施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
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從小學到高中全面實施嗎
據報道,教育部近日正式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確提出綜合實專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屬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從小學到高中,各年級全面實施,所有學生都要學習,都要參加。
專家表示,《指導綱要》的出台,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獨立地位,在實踐中應該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同等對待。
希望指導綱要提出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被徹底的貫徹落實!
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了嗎
教育部近日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綱要》要求,綜合實踐活動由地方統籌管理和指導,具體內容以學校開發為主,自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全面實施。小學1-2年級,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於2課時;高中執行課程方案相關要求,完成規定學分。
《綱要》明確,課程的總目標是學生能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並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綱要》還明確了課程的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具體目標。
⑷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你想像的那麼難,你只要有耐心就能成功了。。要有耐心啊!!
⑸ 中小學要加強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實施到位是真的嗎
當今一些中小學生「五穀不分」的現象是何以造成的?其中固然有近年來各地大力開展學校布局調整、學校向城鎮集聚等客觀因素,但從根本上說是一些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更多地著眼於應試,沒有把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必修課程按要求開足開好。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從初唐駱賓王的《詠鵝詩》到當代少年「雲從天上掉下來摔破了就變成了霧」「夕陽是水中的金鳥」的吟誦,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鄉村田園生活、大自然的熏陶對孩子靈性的滋養有多麼重要。將課堂設在農場,把學生帶到大自然懷抱中,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識五穀」,更是讓學生能夠對待糧食、對待勞動、對待「三農」以及對待大自然建構一種健康、正確的觀念,對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尤其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大意義。
⑹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
一、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學校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實施主體,
學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的規劃、資源開發、校本培訓、對課程實施進行管理評價。然而,作為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實施主體,學校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
(一)學校對課程的管理問題
制度的有效建設和執行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是一門新課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學校沒有及時建立
中小學視頻課程和學習資料大全
視頻課程 學習資料 公開課 找老師 逛論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及措施,不能通過制度措施的保障,促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和發展。而且,有的學校不能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
設置安排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被學科課程擠占的現象嚴重。
(二)學校在指導教師的配備和安排上不合理
盡管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學生最為自由、最為自主的課程,但在課
程實施中教師仍然起著重要作用。當他們走出課堂,從自然、社會、生活中
獲得知識的時候,不能沒有教師的指導;當他們在活動中面臨困惑時,不能
沒有教師的指導。可以說,教師是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有的學校設立一名專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負責全校的綜合實踐教學。
由於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活動一般是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
一個班的
學生最少也會分為幾個小組,教師人數太少,勢單力薄,必然會在教師生活
動的設計組織、管理等諸多方面產生極為的影響,從而最終影響到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的實施向縱深發展。有的學校將綜合實踐課程分給班主任,缺少對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應有素質的考慮。
(三)學校對課程的要求過於注重活動的結果,而忽視活動的過程
一學校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相當一部分精力花在成果的規劃和總
結上,有的甚至在活動還未開展之時就開始部署如何出版學生的論文集、作
品集,舉辦學生的成果展示會,甚至邀請各方人士、社會賢達參加成果展示
會等。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總結階段固然值得重視,但過多地渲染成果而忽
視實實在在的過程,忽視過程中的豐富教育資源的挖掘,是非常可惜的,也
是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和目標追求背道而馳的。
二、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教師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
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程實施的具體落實者、指導者和管理者。與傳統的學科課程的實施相比,小
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涉及因素多、時間長、場所多、安全要求高。因此,
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畏懼思想和情緒,
而且多數教師缺乏與該課程相關的知
識、能力,碰到問題時往往不知所措。由於多方面原因,教師在課程實施中
確實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大多數教師過於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視活動的實質
目前,
我國各地小學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鼓舞下紛紛開設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並通過活動展示、報告會、研討會等形式進行交流和研討。從各種各
樣的活動展示中可以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活動組織得熱熱鬧鬧,形式豐
富多樣,但這些熱熱鬧鬧的活動究竟給學生帶來了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
實施的教師也說不清楚。這往往是由於教師在課程設施缺乏對課程目標、價
值的把握和准確追求導致的。
綜合實踐活動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形式主義的、
限於表面化的活動固然給人們帶來感官上的滿足,
但對學生的發展缺乏實質
性的貢獻,這種現象不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真正追求。其次,一些教師用
學科教學的方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目前,一些教師採用「教」綜合實踐活
動的方式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甚至一些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都是採用「徹
頭徹尾的學科教學方式」來上,按「復習已有知識」
、
「引入新課題」
、
「教師
進行傳授」
、
「學生課堂討論」
、
「進行課堂練習」等環節進行。出現這種現象
並不奇怪。這是由於這些老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區別尚未清楚,
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式及基本要求尚不明確,
往往用學科思維來認識綜合
實踐活動的指導問題。
(二)有一些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時間的整體管理
有些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有一股熱情,但缺乏科學精神,缺乏對
學生心理特點的把握和學生學習負荷的認識。
曾有一位教師為四年級學生安
排了十三個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而且每個主題的活動都涉及調查研究、網
絡查閱資料、撰寫論文等,結果學生課外忙得不可開交,部分家長也只好代
替子女去「訪問」
、去「調研」
、去「寫作」
。
(三)一部分教師缺乏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課程與生活、
社會的有機聯系,
它突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
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境延伸,也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
開發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課程資源的認識存
在不足,把課程資源僅局限在教材等文本資源上,對素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
用不足,或者是開發利用的面太窄;也有的教師責怪學校的資源太少,認為
課程資源就是條件性資源。
三、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施加影響的主要對象,
是活動的直接參
與者和受益者。但是,目前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作為活動主體
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使活動不能順利地進行,學生的主體性和自
主性不能得到很到的體現。
(一)課程實施中學生的興趣轉移問題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題、查
找資料、參與活動過程、
展示活動作品、進行自我評價等。在課程實施初期,
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滿腔的熱情,然而在活動的中、後期,學生
的興趣往往會發生轉移,出現與預期活動目標不相符的現象。如果這時有的
教師強迫學生去參加活動,
有的學生就會被動應付,
有的學生則是中途放棄,
這也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二)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問題
受傳統觀念和家長的影響,再加小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他們認為能考
上重點學校是他們的努力目標,把分數看成是自己唯一的成績,因而不願意
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上,
認為這樣會影響自己正常課程的學
習。因此,學生沒有能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樣使課程在實施過程
中缺少積極的驅動力。
(三)學生在課程實施中活動方式的選擇問題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通過教師指導從自己感興趣的問
題中選擇主題,但是不同的主題學生所採取的活動非常單一,學生在活動實
施過程中缺乏對多種活動方式的選擇,只是局限於同班同學之間的合作、小
組合作等方式,而很少參與跨班級、跨年級、跨學校的合作探究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
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
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因此,認識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
有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地實施綜合實
踐活動課程,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健康發展。
⑺ 你認為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問題是農村學校沒有專職老師,學校不安排活動時間,班額過大,不好組織。設施不全。。。。。。
⑻ 影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小學綜來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受自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因素有課程目標,學生經驗、興趣愛好、身心發展特點,教師觀念、習慣、知識結構、設計能力,學校教育條件等。
1.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的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課程目標是近程的,可在每日運作的課程中出現和實現,它既是選擇、創造和組織學習經驗的指南,也是課程設計的基本立足點和出發點。
2.學生方面
學生已有經驗,興趣愛好,身心發展特點等是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的重要因素。
3.教師方面
教師的觀念、習慣,知識結構,整體活動規劃和活動方案設計能力是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的直接因素。
4.學校教育條件
條件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選擇。學校的教育條件,如地理環境,物質條件,人文條件學校氛圍,所處社區等都是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的基礎條件。如果不注意利用這些基礎條件,就會極大地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的效果。
⑼ 怎樣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
(一)首先我們要有寬容的態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事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只是試行,課改是一種教育實驗,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需要大家在實踐中理解、拓展和不斷完善。不要在一開始就用各種條條框框束縛住教師的手腳,要充分肯定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二)在我們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不妨嘗試先回到原點。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僅僅是為了增加一門課而已嗎?不是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是為了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社會實踐的能力。綜合化是課程發展的一大趨勢,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更是如此。只要在課程實施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以上幾種能力,筆者認為可以不必要拘泥於具體的概念和形式。
(三)面對新課程改革,很多人形成了只唯書、只唯上,把課改綱要、課程標准當成聖經、當成金科玉律,教條式地進行理解和執行。與此相對的實踐則是鮮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多樣化的模式,原因就在於每個學校的情況和學生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許多學校甚至還不完全具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條件。為此,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漸變方式也應該是允許的,也應該給予理解和引導。學生的發展是刻不容緩的,是不可重復的,所以我們可以、也必須先積極穩妥地改革與發展,然後再逐步規范,最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地制宜地推廣好的實施模式。
(四)課改呼喚教育者的實踐智慧和實踐精神。實踐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的。課改的理念是先進的,事實是艱難復雜的,如果說全國上下都是一種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麼這將不利於課改深入進行甚或導致課改受挫。
綜上所述,這些模式的出現需要我們進行科學的分析與實踐驗證。有些模式存在較大的缺陷,如條塊分割式,但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有助於我們分析思考,有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所出現的問題。這些多樣化的實施模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同的學校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借鑒並有機整合這些模式。比如,系列專題式的系統可以與自助課題式的靈活相結合,條塊分割式的深入可以與改造整合式的全面相結合,記錄本式的實施模式則完全可以貫穿到其他各種實施模式中去,記錄下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成長足跡。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各種模式的優點,盡量避免各種模式的缺點,以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模式越來越優化。這一優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先進的課改理念真正紮根課改實踐的過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孕育、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⑽ 如何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各主體的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經驗課程」的同義語、「學科課程」的對應范疇,其實施方式應是「變革範式」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變革範式」的本質是視「教學」為文化的創造,該範式的教學以兒童為中心,旨在培養學生的反思精神與批判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張揚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在教學組織上以合作學習和共同活動為中心,注重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強調合作過程與主體間的活動;在教學方式上強調研究和對話,教師的角色是建構者、促進者、引導者與對話者,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思考與經驗,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可以說,「模仿範式」思想指導下的教學「是一種傳遞中心教學」,而「變革範式」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則「是一種對話中心教學或探究中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