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主題踐行課程

幼兒園主題踐行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15 17:03:38

㈠ 如何有效實施幼兒園主題活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幼兒自發參與、自主探索、自由表現特點的活動,是孩子的一種高參與、高投入的自主活動。在新《綱要》中,「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一指導思想隨處可見。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中心內容(即主題)來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其特點是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種學習內容圍繞一個中心有機連接起來,讓學習者通過該單元的活動,獲得與「中心」有關的較為完整的經驗。它是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設想的一種新型活動,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核心,有主體,並且有連續性和發展性,它是一種充分展示智慧和個性的學習活動,一種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活動,幼兒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索性學習,幼兒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一、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意義
1、主題活動有助於幼兒的自覺學習
(1)主題活動是發揮幼兒自覺性的活動
在新教學理念中,我們越來越感到主題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自覺學習,又有利於開展集體教育,有助於幼兒學習的系統性與可持續性發展,美國精神分析家艾里克森指出:「促進幼兒自覺性和主動性的發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務。」而主題活動則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因為在主題活動的中,教師為每個幼兒及時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類型和材料,幼兒可以按照教師的指導自己決定玩什麼、和誰玩、怎樣玩、因什麼玩,從而積極地與同伴、玩具、材料互動。所以主題活動是促使幼兒發揮自覺性的最好的手段,它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表現慾望,讓幼兒從活動中積累經驗。
(2) 主題活動為幼兒自覺學習提供空間與時間的保證
主題活動之所以有助於幼兒的自覺學習是因為它在空間上能夠使每個幼兒都集中在一定區域或范圍內。在時間上要求每個幼兒按教師要求的學習速度進行學習,同樣的操作內容,幼兒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都要完成。正因為如此,一些著名的兒童教育理論家在其理論觀點中均指出主題活動對幼兒自覺學習的重要作用,主張將主題活動置於一定的課程體系中,重視環境的設置,提倡兒童的自覺參與和活動,主張兒童的發展在其自身的活動及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重視發掘兒童的潛能,讓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獲得體驗和豐富知識。
2、主題活動有助於增進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在開展主題活動中,幼兒彼此間的地位平等,他們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交流、討論,在這樣的交流互動中,幼兒既放鬆,又保持了獨立性,它不僅對幼兒的動手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還提供了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並在實踐中學會相互協調和幫助。因此,幼兒間的合作與交流是非常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教師在指導時應捕捉良好時機,適時進行主題的調整,促進幼兒互動,積極推動幼兒間的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自覺學習。
3、主題活動有助於教師的發展
(1) 主題活動增強了教師組織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
主題活動的調整使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面對全體幼兒進行說教的人,而是幼兒的交流夥伴,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這種相互交流對提高主題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題活動給教師提供了觀察幼兒的機會,讓教師真正了解幼兒的習慣及個性,增強了教師組織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
(2) 主題活動增強了教師隨時關注孩子的意識性、自覺性
主題活動尊重了「以人為本」的學習原則,重視幼兒個性的發展,重視和研究的是幼兒探索學習的方式,從而使活動更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每個幼兒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超越,獲得新發展。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而如何「授漁」是我們一直以來探索的教與學的方式。因此,挖掘每個孩子的潛能,開發每個孩子的智能,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心聲。主題活動的調整是一項創新工作,教師如果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就必須隨時關注孩子,在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後,去創設更好、更貼近孩子的活動和教育內容,並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和指導,讓孩子在不斷探索、實踐中獲得經驗,再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心世界。
二、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施
1、教師考慮幼兒的發展特點、興趣來幫助幼兒確立主題內容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內容是多元的, 可以由幼兒自己確立,也可以由教師按照既定的目標確立。不論是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並有發展價值和操作可能的,都可以作為幼兒探索的主題內容。但是教師要幫助幼兒確立一個更適合他們的內容。例如:國慶節前夕,我班進行了「愛祖國」的系列活動。我發現孩子對祖國了解的太少,甚至一些特別重要的古跡,幼兒也很模糊,對此,我想能否將「愛祖國」作為一個主題活動來連續進行呢?在國慶假日後,孩子們談論起他們的假期活動,個個興趣盎然,氣氛相當活躍。總有說不完,問不完的問題。孩子通過和家人和夥伴交流以後對祖國有了一些了解,然後在《我愛祖國》活動中,孩子們都踴躍發言。
2、主題活動的拓展由幼兒興趣和需要決定
主題活動的拓展要關注興趣、需要,所預設的具體活動內容注重了幼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滿足幼兒動手操作、親自參與體驗的願望。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主題是幼兒感興趣的,尤其是隨時隨地在其生活、學習過程中產生和發現的,當然也有他們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問題,被及時地納入課程和活動中來。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的真實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我們知道,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幼兒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題,大都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覺得奇怪的現象、幼兒感到困惑的問題,如「獅子的叫聲能傳多遠」、「有趣的蟹」、「轉轉轉」、「恐龍的秘密」、「蛇有腳嗎」、「有趣的汽車」等等。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是幼兒所喜歡的、所感興趣的時候,就會調動他們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並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的研究,使我們對幼兒園課程對走向兒童生活回歸有了新的啟示。當然,活動最後形成各具特色的網路圖也是錦上添花的一個環節。網路圖的形態根據其分支情況,可賦予感性生命,如大樹、花朵、房子、樹葉、浪花、魔術帽、海底世界,讓網路圖既可成幼兒園的一道風景線,又能讓孩子、老師和家長感受和分享成長及成功的喜悅。
開放、自由的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使幼兒的思維、言行等始終處於活躍狀態,而師生間的和諧、平等、互動,更激發了幼兒自己去了解、去發現、去和同伴討論。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以集體活動為主的單一學習模式,通過各種方式,如:按需要、個性等分小組討論、材料收集、實地參觀、學當小記者、作記錄、自由表達、作品展示和經驗分享等,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現問題,找尋答案。如:孩子們為了查找「猴子」的各種種類,他們有的請父母協助,從電腦上下載有關「猴子」的資料;有的從報紙、各類「動物網路」等雜志上收集資料;也有的則讓家人帶著去上海野生動物園看——最後,共查到四十幾種猴子的種類,也了解到一些猴子的特徵和習性,令老師驚嘆不已。這種共同收集、共同探索活動,讓幼兒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在收集、交流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了解了各種猴子的不同特性。
3、主題活動要貼近生活,便於操作
(1)生活是主題活動的源泉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無論是幼兒生活常規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還是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都不能脫離幼兒的生活。而且,日常生活中蘊含著科學、人文、社會、藝術方面的種種價值與意義。 「回歸生活世界」,已經成為教育界這些年來最為熱切的呼聲。在對知識世界和規范世界的批判之下,讓枯竭冷漠的教育回到真實、鮮活、豐富的生活中來,讓它獲得源頭活水,這既是兒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兒童作為一個生命體應該享受的權利。
如大班的:好吃的學問多、我會玩、神氣的火、動物王國等活動;中班有好玩的泥土、有趣的生肖、特別的我;小班有我有兩個家、真好吃、動物樂園、托班有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開心好寶寶等,它們無一不是來自於幼兒,無一不為幼兒所熟悉。通過這些實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通過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內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內容,可讓幼兒懂得原來生活中也有許多學問,它們就在自己身邊,更能激發幼兒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這些熟悉的內容,由於幼兒具備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容易使幼兒進行知識再現。因此,在組織的相關活動中,幼兒顯得輕松自如,游刃有餘,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2)便於操作是主題活動的立足點
主題活動還要方便幼兒實際的操作,這樣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比如我在組織大班幼兒進行「好吃的學問多」這一主題活動時,進行了一個子課題活動「包餃子」。教師讓幼兒一一介紹在家中大人是怎樣包餃子的?因這些都是與幼兒生活有聯系的,也方便幼兒實際操作的。在之前,家長肯定幫助幼兒講解了有關包餃的具體方法,因此幼兒在介紹時,個個神采飛揚,充滿了自信。尤其是幼兒教師指導下包餃子時,幼兒聽眾的那份專注,介紹者的那份自豪、自信不言而喻,無須教師費多餘口舌,幼兒對所有包餃子的方法就了如指掌了。在這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有了自由發言、自由表達的機會,鍛煉了能力,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接下來教師又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揉面。由於有剛才的介紹作鋪墊,幼兒對如何揉面有了一些了解,現在來揉面,幼兒感到易如反掌,個個躍躍欲試,其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讓幼兒嘗試包餃子。這時,幼兒的活動熱情完全釋放。此時,孩子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當孩子看到別人包好了餃子,也充滿了幸福感和成就感;在自己動手製作時,充滿的是好奇感和新鮮感。因此,這一個活動一直持續了二個小時左右,但幼兒始終沒有要結束的意思。可見,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方便幼兒和實際操作的才是最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的。
4、抓住隨機教育機會,對幼兒進行教育
格塞爾認為:生活世界是一個前科學的、預先被給予的世界,是一個直觀的、奠基性的世界,是富有意義、富有價值,本真存在的世界。當幼兒走進生活,通過與周圍環境的直接接觸和探究活動,孩子們會逐漸發現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到人與環境及動植物之間及其與環境的依存關系;通過全身心投入於珍愛生命、關愛環境的活動,逐漸產生珍惜自然資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在很多情況下發生在日常生活活動中,他們的學習是籠統、綜合、整體性的。一次秋高氣爽的中午,組織幼兒散步,當孩子們看到一些花時,不停地追問:「這是什麼花?」「它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呀?」花對於他們來說,不僅意味著顏色,還意味著美。這里難以區分出是植物學、物理學,還是美學。根據幼兒的提問,我在原有的網路圖《秋葉飄》中,又延伸了一個分枝,增添了新的內容,幼兒獲得了新的知識、新的發現。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表現也比較大膽,有時也會受到年齡的限制,主動生成活動的能力還不夠,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細心觀察孩子在自發、非正規活動中的表現,及時發現與捕捉教育契機,生成有價值的主題內容,拓展主題網路,並使之豐富和完善起來。
圓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無處不見,很多物品都巧妙地利用了形狀特徵的優勢來設計與構造,圓形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生成了《有趣的圓形寶寶》這一個主題網路,在實踐中可以看出幼兒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各種活動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展示了幼兒的才智。我們更應關注兒童的日常生活,關注日常生活給予兒童的各種發展機會。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價值和意義,關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疑惑、困難與問題,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發展歷程。
5、家園合作,拓展主題內容以創新生活
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劣,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兒園和家庭發揮各自的優勢,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展。
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在我們實踐的很多主題網路活動中,都少不了家長的配合,正是有了家長的熱心幫助與支持,才能使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使我們的活動日益豐富。如:在《我上幼兒園》這一主題中,就要求家長能放手,相信我們的工作,讓孩子勇敢地面對新環境、新生活。在《秋葉飄》主題中,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收集樹葉、水果,利用假期帶幼兒外出尋找秋景。在《有趣的圖形寶寶》主題中,利用廢舊瓶罐、盒子、鉛絲、泡沫等,將廢物變寶,創作出新的作品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有材料的提供,有知識的准備,有成果的展示,獲得的這些知識、經驗、成品都可適用於幼兒的游戲、生活之中,從而創造出新的生活,新的精彩。讓家長投入到孩子的活動中來,成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夥伴,共同分享生活的樂趣,激發創造生活的熱情。
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我體會到「主題活動」與我們現今實施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非常的合拍。它所體現的是當前幼兒教育改革中一種全新的幼兒發展教育理念,順應了幼兒教育改革的潮流,強調了幼兒自己的探索,讓幼兒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學習共同生活和自由表現、表達。在今後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應該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以適應新的變化和需要。另外在教育工作中,應該盡量減少預設活動,更好地創設條件、提供材料,引導幼兒產生更多的與他們生活經驗有關的生成活動,從而順應素質教育的宗旨,把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作為我們的教育目標。
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心感悟兒童,努力追求教育之於兒童的最高境界——帶著對兒童的了解、關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與喚醒兒童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的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兒童的摯愛.

㈡ 幼兒園主題活動活動如何開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一種研究型的課程,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它的特點是有核心、有主體、有連續性和發展性。每個主題都通過網路的方式表現主題開展的基本線索。通過對主題目標、內容的確定和主題展開線索的呈現,進一步設計主題的環境、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家園聯系工作及游戲等。 要想很好的組織和開展主題活動,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主題的選擇。 「主題」是探究活動的核心,它既表明幼兒將要參與的系列活動,又是教師選擇組織學習的內容、開展教育教學過程、創設環境的引航燈,因此,「主題」是探究活動的起點和靈魂。主題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要充分運用幼兒園和社區家庭現有資源,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要有便於幼兒動手操作的各種材料,主題還應含有多種教育價值,要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素材自然生成主題活動,我們大班在秋天這個季節里選擇了「多彩的秋天」這個貼近孩子生活,便於孩子觀察體會,便於動手操作的,有豐富教育價值的主題。 (二)主題活動中。 主題教育的過程中,課程的最大價值在於師生之間共同有深度地探討一個主題,通過自主探究等多樣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形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引導幼兒在愉快的體驗中獲得成功與發展從而豐富幼兒自身的學習生活經驗,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意識、習慣與能力。我在進行「種子藏在哪」這一教學活動時,就充分利用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己去尋找果實的種子,然後在我的協助下把絲瓜、花生、玉米、蘋果、扁豆等的種子分別找到並展示出來。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不僅認識了種子,並且通過觀察知道了不同果實種子的不同排列。 (三)環境的創設。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在主題活動中更要充分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教育目標。 1、創設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我班圍繞「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創設了「秋天的果實」、「我眼裡的秋天」、「果蔬造型展示會」、「樹葉貼畫展」、秋天的樹和落葉的背景牆等關於秋天的不同內容的教育環境。 2、用孩子的作品裝扮牆面。在主題活動中,活動的內容與過程要引導以圖畫的形式及時展示在活動室的牆面上,另外,還要及時把幼兒的想法以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引起幼兒的關注達到與幼兒互動的目的。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中引導幼兒畫出了自己眼裡的秋天並張貼在以「我眼裡的秋天」為主題的牆面上,把通過孩子們的自由想像粘貼的秋天的樹葉作品展示在門口的展示區。牆面上不再是老師的想法和作品,完全是孩子的,孩子是整個環境的主人。這樣幼兒的想法得到了重視,他們的作品也得到了展示,他們在活動中不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展,重要的是收獲了成功,精神上獲得了愉悅。 (四)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 在主題活動中,家長的力量不可估量,家長的參與可以使主題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充滿感情,使幼兒的活動熱情更加高漲。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會使活動的材料更加豐富多樣,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為了開展好「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活動,我們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秋天的果實,在尋找過程中孩子的眼界打開了興趣高漲了,其中有幾個孩子還特意回老家找來了難得「棉花」「高粱」「小麥」「扁豆」「胡蘿卜」等,我們把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果實都展示在「秋天的果實」展區里,孩子們都特別興奮;上周末通過家長和孩子在家裡一起動手製作果蔬造型,創造出了很多令我們贊嘆的作品,我們把這些濃縮著孩子和家長智慧的作品全都展示在「果蔬造型展示會」展區里。相信通過這些活動也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另外,親子活動也能促進幼兒主動、和諧、有效地發展。在開展主題活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來我們打算開展親子活動,但由於甲流的原因沒有能夠召開,有些遺憾。 總之,要想組織開展好主題活動,只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的事物來確定好活動主題,不斷的關注幼兒的興趣、自主、需要和創造,「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思想,讓幼兒在自主中學習和探究。在家園的共同合作中,通過豐富有效的活動,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與材料的互動中不斷探索、表現、操作中得到寬松、自主、個性化的發展。

㈢ 幼兒園主題我愛我家五大領域課程有哪些

《我愛我家》是小班多元整合活動課程中的一個分主題,它涉及到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讓幼兒在各領域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家,對年幼的孩子來講永遠是一個甜蜜而溫馨的地方,而父母是孩子永遠的依靠。成人要有意識引導幼兒體驗、理解家人之間的親密與關愛,並可由此擴展,幫助幼兒萌發親近、關愛周圍人的情感。 「...我愛我家」這主題正是基於上述理念而確立的。其教育價值主要是親近、關愛父母和長輩,願意幫助、關心他人,樂於與自己熟悉的人交往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由此萌發愛父母、愛家人、愛周圍親近人的情感。愛祖國其實是從愛家開始的;愛他人其實是從愛父母開始的。主題單元我愛我家由兩個專題組成,專題一親親爸媽;專題二我家的周圍。通過專題一讓幼兒去愛爸爸媽媽,理解家人之間的親密與關愛,然後延伸到專題二,幫助幼兒萌發親近、關愛周圍人的情感。 主要通過教學活動,配上小班配套的操作材料4和掛圖、CD、幼兒讀物4等物品,創建相應的主題區角,布置我愛我家的主題環境,讓幼兒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愛父母,愛長輩,願意與身邊的人相處、活動。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健康教育是教育行業不變且不能變的主題。它不 僅關繫到幼兒的身體健康,還關繫到幼兒的心理健康。新《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我,深感其重要。通過對健康領域的學習,已經明確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我認為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因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健康教育也應該把握時機。例如:在幼兒進餐環節中應該為幼兒創造一個溫馨的進餐環境,教師的語言要少,語調要輕柔。而不是迫切希望幼兒快速改變壞的進餐習慣,就餐時斥責幼兒。又如:生活中的危險場所,教師或家長以威嚇的方式提醒幼兒不要接近,使幼兒產生恐懼的心理。而是應該利用講故事或學習兒歌的正面教育下懂得不能接近危險的地方。再如:成人用糖果或巧克力作為獎勵給幼兒,這樣不僅助長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而且也有害幼兒的身體健康。 對於以上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家庭教育做起;從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做起。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名身心健康的祖國接班人!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是隨著神經系統和發音器官的成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它既受年齡因素制約,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3歲-4歲的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調節、控制能力還相對較差,所以他們發出的語音有些不夠准確和清晰。他們雖然掌握一些常用詞,但對詞意的理解較膚淺和具體。他們已能聽懂簡單的句子,並能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語言不夠完整,有時會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 4歲-5歲的幼兒基本上能夠聽清和發清楚全部語音,已能聽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話的意思。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簡單語句的基礎上,語言逐漸連貫起來。 5歲-6歲的幼兒在成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下,能夠發清楚全部語音,並能聽懂一些較復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能夠掌握表示類概念的詞彙以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語言的連續性有所加強。 幼兒時期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語言教育不僅對幼兒一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對幼兒的認知能力、社會性及情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2歲-3歲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則、行為規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能區分「你」、「我」、「他」,但不會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時,他們的情感、行為的沖動性強,自製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生糾紛,需依靠成人的指導以協調交往。 4歲-5歲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懂得更多的社會規則、行為規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對主要接觸者有進一步的親近情感,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出現最初步的關心、同情反應,友好、助人、合作行為明顯增多,在自我意識方面,他們開始能體驗到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能依賴外在成人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自製力開始發展。 在良好的環境、教育影響下,5歲-6歲幼兒能較好地建立起社會規則與自己行為的聯系,建立自身行為與他人反應的關系,發展起行為的內在調控系統,並且在與同伴交往中實踐、練習著各種積極的交往方式,運用、掌握著為社會和他人所許可的社會行為,發展著社會交往能力與適應能力。同時,他們能進一步意識到並開始理解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視成人、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被同伴群體接納,並開始自覺、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由於每個幼兒和所處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們社會性的發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往往決定著他們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社會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集體的關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因此,它對幼兒的一生都有影響。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操作活動進行,它與「玩兒」往往是同一過程,其活動的目的性、順序性、細致性、有意性均較差。 幼兒期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3歲-5歲幼兒往往只能直接、簡單、表面化地認識事物,他們通過對事物的大量感知積累經驗,這些經驗是幼兒今後進一步理解周圍事物及相互關系的基礎。 5歲-6歲幼兒在感知大量單個事物的基礎上,逐漸能夠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且語言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明顯增強。 幼兒對數的感知是從對量的感知開始的。3歲左右的幼兒能准確感知物體的大小、長短等量方面的特徵,然後學會按量排序,5歲-6歲的幼兒開始理解量的相對性。 3歲左右的幼兒能籠統感知元素較少的集合,但多數幼兒還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歲左右的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至4,並說出總數。5歲左右的幼兒能正確點數至10,並說出總數。部分5歲半至6歲的幼兒能理解10以內的數守恆。 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

㈣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

幼兒園課程是以主題作為教育活動組合的裁體每個教育活動都體現各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強調每個教育活動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歌曲等作為教育活動的材料,准確地確定每個教育活動的目標,清晰得表述能達成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園課程即要利益於促進幼兒發展,又要能傳成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活動過程要貫穿課...程的內涵,每個教育活動都充分體現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和藝術五個學習領域。 我在研究主題《多樣的服飾》時,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國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裝,各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美。在每個分主題上,我利用幼兒教育的理論過程中,建構理論,豐富理論,發展理論,讓理論發揮功能,讓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實踐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兒的心理發展,而心理發展來於動作,讓主體與於客體的相互作用,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例如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碎布,塑料,毛線,樹葉編制編織各種服飾和帽子,讓幼兒初步學習編織的技能。大膽的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服裝商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動作和操作性學習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使幼兒發揮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使幼兒從動作過程解決問題過程,促進了幼兒思維水平發展。 為了促進兒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指導,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做游戲示範動作,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上述的幾種方法綜合的加以運用,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㈤ 幼兒園主題課程可以包括哪些內容

數學

㈥ 幼兒園主題課程故事講述分幾步走

幼兒園課程是以主題作為教育活動組合的裁體每個教育活動都體現各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強調每個教育活動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歌曲等作為教育活動的材料,准確地確定每個教育活動的目標,清晰得表述能達成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園課程即要利益於促進幼兒發展,又要能傳成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活動過程要貫穿課程的內涵,每個教育活動都充分體現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和藝術五個學習領域。 我在研究主題《多樣的服飾》時,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國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裝,各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美。在每個分主題上,我利用幼兒教育的理論過程中,建構理論,豐富理論,發展理論,讓理論發揮功能,讓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實踐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兒的心理發展,而心理發展來於動作,讓主體與於客體的相互作用,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例如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碎布,塑料,毛線,樹葉編制編織各種服飾和帽子,讓幼兒初步學習編織的技能。大膽的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服裝商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動作和操作性學習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使幼兒發揮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使幼兒從動作過程解決問題過程,促進了幼兒思維水平發展。 為了促進兒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指導,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做游戲示範動作,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上述的幾種方法綜合的加以運用,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㈦ 如何設計一個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的課程,要呈現基本步驟

設計理念
在如今多元化的幼兒教育領域中,我認為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是「田野課程」。它把幼兒當作有特殊需要和興趣的個體,看作問題的發現者與探索者,用多種方式表達認識和感受。注重幼兒的興趣、生活、活動的延伸和聯系。因此,根據「田野課程」的理念,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我」這個主題,讓幼兒去面對生活,在情境中學習,來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主題選擇
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點,不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由於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缺乏,很容易發生各種矛盾,並且不太會解決問題。鑒於幼兒上述一些情況,我選擇了該主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准則,培養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尊重幼兒,滿足他們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境互動。
2、體驗「我」在游戲、生活中快樂的情感,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
3、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通過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家庭幼兒園等教育因素,來共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知活動—我自己
通過認識自己的姓名、性別、測身高、自主繪畫等一系列手段,從而讓幼兒從多方面認識我的一些特徵。
活動二:家園活動—我的家
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長環境,然後把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比較、討論等形式,加深對「家」的印象,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生活活動—我會……
通過讓幼兒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疊被、系鞋帶……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現力。
活動四:語言活動—我喜歡……
通過語言描述和肢體語言來介紹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進行中的、可以改變的、開放的過程,根據幼兒經常在盥洗室、走廊邊講一些小秘密這一特點,我改變了原定教學活動的形式,更改為活動區活動—悄悄話:用屏風隔出一角,讓幼兒在這個小天地里說悄悄話,從而培養孩子交往的技能。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幼兒對於「我」的一些特徵、生長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認識,並且在自信心和自我表現力方面都有所增強,但是合作、交往的技能還很不夠,因此,我又設計了一項社會性活動:好朋友。這是我重點要講的,設想通過這項活動來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在此,我設置了一個自由、寬松、愉快的環境,採用音樂游戲的形式進入場景,通過《小雞和熊》的故事,讓幼兒知道要相互合作,接著讓孩子分別扮演角色來進行「好朋友」的游戲。幼兒兩人一組,一人蒙眼一人睜眼,互相幫助,共同跨過由多隻可樂罐設置的小矮牆,到達小城堡。
第一次游戲:失敗。小矮牆被撞翻了,請幼兒講一講怎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有的說:「他沒扶住我。」有的說:「他沒說清楚。」再此教師引導孩子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怎樣才能使小矮牆不被撞倒?然後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還是失敗,再討論、再嘗試,通過反復的嘗試來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當發現有個別幼兒能順利地通過時,我及時讓他們來講一講:你是怎樣跨過小矮牆的,然後再讓大家一起來試一試,通過嘗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順利通過到達了小城堡,好朋友手拉著手歡呼雀躍,在此同時既鍛練了幼兒的身體,又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孩子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㈧ 如何將幼兒園主題教育與課程進行整合

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新《綱要》精神,我園於2001年起開展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課題研究,該課程貫穿了綜合、主題、多元等思想來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能進一步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的發展,為新課程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有效的途徑,這是一個頗具理論價值、現實意義以及發展前景的課題。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將如何體現新《綱要》精神,探索融生活、游戲、學習為一體的整合課程做為課題研究的重點。 一、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背景 第 一、順應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的潮流。 近十多年來,國外學前教育改革中,出現了許多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如美國的「早期開端」、紐西蘭「新課程方案」,特別是義大利的「瑞吉歐方案教學」,它強調的是從兒童出發,選擇符合兒童天性的主題來實施活動整合課程,並在預設的計劃中,根據兒童發展的需要允許生成課題。國內如南京、上海、台灣在幾年前就開展了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是以「活動」、「整合」來建構課程的主要形式,依據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主張尊重每一個兒童的獨特性,而不能將他們單一化。在新教材實施近兩年來,各地幼教研究會及幼兒園也紛紛對「主題活動課程整合」進行探討與研究,這些教育改革的共同點就是「以兒童發展為本」,將課程改革的研究視為教育研究、視課程為聯結實踐與理論的一個橋梁。偉大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我們不能把幼稚園里的課程象大學的課程那樣獨立,什麼音樂是音樂、故事是故事,相互間不發生影響。應把幼稚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為有系統的組織。」因此,為順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潮流,立足於國際視野,推動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園不失時機地提出「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 第 二、符合新《綱要》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注重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以上論述反映了幼兒教育課程整體觀的導向。而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強調的是健康、語言、社會、認知、藝術五大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樹立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整合觀,將課程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游戲、學習之中,使幼兒在學習、生活、游戲過程中整體、和諧、全面的發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