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幼兒園課程資源
Ⅰ 如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幼兒園教學活動
在新模式的教育環境下,對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學活動也在不斷的提高質量。區域活動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融入到教育活動中,我們通過學習越來越認識到區域創設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家園共育中的響應者、參與者、教育者。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家長資源,引領家長積極參與班級區域創設是我們所要挖掘的。本學期繼續了開展《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課題,並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開展了家園共建區域活動,下面我就結合此次活動是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家長資源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家長參與活動的興趣
眾所周知家長資源是塊寶地,如何利用開發好這塊寶地,使其發揮出更大作用,是值得老師我們深思的。但是在許多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老師都會遇到一些困惑,如由於一些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不了解,覺得孩子讀了幼兒園就是老師的事,不願積極響應老師安排的工作。家長們的工作不同、知識文化水平不同、素質不同,對於老師的安排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的態度,再加上社會壓力產生一系列厭煩情緒,對於一些活動他們則會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或是報以敷衍的態度。面對家長這些種種態度作為老師首先是要報以理解,只有理解了家長的想法,才能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巧用辦法去激發他們參與幼兒園活動的興趣。首先我覺得要從家長角度考慮,抓住他們「一切為了孩子」的心理,讓其了解自己在孩子教育成長中的重要位置,明確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知道其有價值的一面。
在本學期的「家園共建區域」的活動中,一開始作為老師的我也很困惑,接到這個任務時無從下手,因為家長的參與一般就是收集資料和觀摩活動,而從未有參與到幼兒園老師的實際工作中的,而且就算他們有人參與,又能做什麼,畢竟他們是外行。一開始在招募核心成員時也遇到了困難,我先是在QQ群上發布消息,兩天過去了,無人響應問津。我又想在家長原地寫個通知吧,就在這時園領導幫我提出建議,不如開個家長會,這樣會讓家長全面了解活動。就這樣通過家長會的召開,家長們了解了現在以區域自選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認識到自身作為家長在幼兒園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召開過程中,因為主要涉及語言區域,我就結合當下我園開展的課題《早期閱讀有效性》向家長作介紹,了解到早期閱讀對幼兒終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了解當下幼兒流行閱讀書籍「繪本」的特點,我還在會中提出讓全班共享繪本,讓家長感到貢獻的是一本繪本,但是可以讓孩子收獲到50多本不同繪本的閱讀,並以每周借閱回家的形式分享繪本,家長們紛紛表示贊同。在這次家長會中還有個主要目的就是招募家長核心成員參與區域共建,在會中我抓住家長們「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心理,讓其了解參與活動能為孩子樹立榜樣,能讓孩子在班級中得到大家同伴的贊賞,和感謝,能讓孩子知道家長為其班上做出貢獻自己會更有自信,讓家長明確了自身的價值,能更進一步了解孩子,增加親子間關系等。大力激發他們報名參加。就這樣讓家長明白式的介紹告知,也可以說是表揚家長態度,會後立即就有12名家長積極報名參與核心團隊,在報名時,一些家長講到:「老師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但是為了孩子,為了大一班,只要老師的吩咐我都會努力做好的。」聽到這樣的話我對她的積極態度立即做出了表揚。報名後一些在我認為工作較忙一般不會參與的家長也積極報了名,頓時我感到,這個家長會開得很成功,使我也明白到,不是家長不願參與,而是他們不了解自己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自身重要價值。其實只要抓住家長心理,從家長角度考慮,以一切為了孩子的目的,就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了。
二、教師做好引路人,合理巧妙地利用家長資源
在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中,教師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家長畢竟是外行,對幼兒園教育模式的陌生,加上第一次參與共建幼兒園教育活動,老師就更要做好引路人,不能說是完全交與家長,放任家長去做,這樣會嚇跑家長的積極性,會認為參與活動反而是增加負擔,平添壓力。因此教師作為引路人,要扮演好自己角色,可以引導、指導、分配,大力發揮家長資源優勢,更好地為班級服務。
1、調動家長獻計獻策
核心成員招募後,接著就是核心成員會,在會中我就班級開展的語言區進行介紹,了解語言區功能,激發調動家長思維方式,為語言區增設豐富、多樣的材料。經過我和家長們的商討和獻計獻策,覺得活動區的創設既要做好幼小斜街,又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得到了創設語言區的形式和玩具材料,有繪本、指偶、故事順序拼圖、漢字迷宮、漢字台歷、字卡對應玩具、頭飾等。家長們還商量如何形式的借閱圖書,並一起創編借閱兒歌。
2、調動家長力量,發揮特長、資源、職業優勢
以上的材料形式有了,但是種類繁多,在這次活動中家長們已了解了老師工作的辛苦,許多家長就主動報名承擔製作材料的任務,積極幫助老師減輕負擔,在這些主動承擔製作任務中,家長們自己也是根據自身的特長、資源、職業優勢來完成,搞文秘工作的,發揮特長主動承擔製作「亻」漢字台歷,並設計借閱圖書表格,還利用中午時間來為繪本編號。李俊熹媽媽是中學老師,她發揮其職業優勢,讓其班上學生為我們製作花瓣掛飾,並也製作「氵」台歷字。育兒經驗豐富的,承擔了網上購買繪本任務。全職太太的家長,由於時間較充裕,主動承擔了收費任務。還有許多核心家長也承擔了製作、創建區域的任務。大大地減少了作為我們老師去做的許多事。
三、體會成就、滿足感,獲得成功的喜悅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同樣作為家長為班級所承擔的製作任務,和貢獻,也是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賞識。 表彰和鼓勵是對家長積極支持和配合班級教育工作、提供教育資源、奉獻愛心的義務行為的肯定和感謝,讓家長覺得付出得到認同,滿足家長渴望得到的精神鼓勵需要。
在家長完成製作任務後,交予老師處時,我都會主動的說:「謝謝」,「你製作的非常好」,等之類的肯定、表揚語言,家長們聽到此類的話也非常客氣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老師看看還需要什麼就說一聲」。在家長帶來捐獻的物品或是製作好的玩具時,我會向全班小朋友宣布,這是某某的媽媽為我們送來了地墊,這時許多小朋友就會圍上去對著這位家長連聲表示感謝,也會對這位對應的小朋友表示感謝,孩子們的感謝讓家長獲得了極大成就感,也感受到為孩子做出了榜樣。這樣的肯定和表揚,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恩。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李俊熹的媽媽,這位家長是位中學老師,平時工作就非常忙,這次主動報名參加活動已經讓我出乎意料,而且在分工合作時又承擔了較多的製作任務,還承擔了網上購買貼紙畫,當她買好交予我時,我追問她結算好付錢給她,她卻怎麼也不肯收錢,並連聲說到:「這是我送給大一班小朋友的,不要錢」。我就說:「怎麼能讓你出力又出錢,而且你還製作了那麼多用具」。她說:「作為家長很高興參加這樣的活動,更感謝老師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為孩子們做供獻」。聽到這樣的話我頓時很感動,對這位家長充滿了感激。老師對家長所做貢獻的肯定和賞識讓家長體會到參與活動所獲得的成就、滿足,並獲得成功的喜悅,讓家長感到被尊重和感激,相信他們會更加地支持和協助老師工作。
四、核心家長的積極性感染其他家長的參與
此次活動的開展,核心家長的凝聚力和積極性感染了班上的其他家長,代松銀的媽媽在送松孩子入園時,看到有家長在帶物品來捐獻,就立即問老師:「他們在交什麼啊?我們怎麼不知道,也沒得到通知,」當我告訴她這是家園共建語言區活動時,她很失望自己因為出差沒有參加,並向我了解還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班上還需要什麼,玩具、圖書啊都可以捐獻,我告訴她暫時不用了,她熱情地說:「如果有其它需要要立即告訴我」。但是我看到她眼中的失落和錯過為班級貢獻的心情,到了中午她打了個電話給我,告訴我馬上要過聖誕節了,要為班上捐獻一顆聖誕樹和一些小飾品,讓孩子們開心開心,下午她就帶著為班級捐獻的禮物來了,同樣孩子們看見了都主動圍上去向她和代松銀表示感謝,這時我看到作為家長們同樣在得到了鼓勵和表揚後燦爛的笑容。班上的其他家長也是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王婉菁的媽媽是文具店的就捐獻了許多筆。看到核心家長的感染力帶動了班上其他家長,讓我感到,活動開展的成功,家長的觀念已經在轉變,已從被動逐步變為主動。
這次家長資源的成功合作,作為教師的我收獲了:成功地組織家長地參與和區域的有效創設,得到了家長們對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掌握了與家長的交往和溝通的技巧,得到了輕松的工作效率。作為家長的他們收獲了:給孩子們樹立了榜樣,明確了自身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價值,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自信,能更多地與與老師的親近和溝通,第一時間學到育兒的方法,受到老師的關注。作為孩子他們收獲了:豐富的區域的活動中的成長和快樂。
家長資源是是片沃土,沃土上的植物就是我們老師的工作,沃土需要水分和養料才能使土壤更加肥沃,只有土壤肥沃才能使植物充裕生長,才能使我們老師工作開展更加順利,如何使土壤更加肥沃是我們老師更加需要去挖掘的。
Ⅱ 幼兒園教師在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開發利用的水平較低 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一方面是對實施幼兒園普適性課程補充相應的課程資源;另一方面是突出本園課程特色,為幼兒園自主開發符合自身實際的園本課程服務。當前,園本課程開發還不普遍,許多幼兒園的實驗尚在醞釀之中,教師對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在無意識階段。 (二)開發利用的結構單一 園本課程資源包含的意義范疇寬廣,既包括教材這一課程資源,又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資源。無論是國家課程的開發、地方課程的建設,還是園本課程的多樣化呈現與多方式實施,都離不開大量園本課程資源的支撐。長期以來,幼兒園課程資源的結構比較單一,未能形成有機整體。
Ⅲ 如何開發當地特色的幼兒園教育資源
一、特色活動逐步生成為本地特色課程的開發提供了素材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近兩年的教育實踐中,已經有部分老師本著就近取材、因需所用的原則,對本土民間游戲、優秀的民間故事等方面的資源作了一些開發利用,如《好玩的泥狗狗》、《女媧傳說》……通過單個或幾個教育活動的形式展示出來。這些活動因為來源於生活,孩子已有一定的知識經驗,適宜於他們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所以非常受孩子的喜愛。由此我們發現,本地特色資源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具有不可低估的教作用,我們必須專門地研究、深入地挖掘,使之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 二、幼兒園制定相應的鼓勵措施是開發本地特色課程的前提 本地特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需要各幼兒園給教師一個民主、科學、開放的教育管理模式。讓教師明確並深刻理解了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辦園理念,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真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開發。 三、轉變教師觀念提升綜合素質是開發本地特色課程的保障 本地課程應該充分挖掘幼兒園和社區的課程資源,充分關注本地的教師及幼兒的發展現狀,選擇適宜於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課程。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是關鍵。因此在地方特色課程的研究與開發中,必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讓每一位教師都掌握本地課程開發的理論和方法,是課改得以成功的關鍵。 教師全面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是開發本土特色課程的基礎和保障。 新課改要求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角色的轉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要全面學習新的幼教理念和方法,及時轉變觀念,全面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為本土特色課程的開發貢獻自己的力量。
Ⅳ 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幼兒園課程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現代化幼兒教育的認識,已不僅僅是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的幼兒教育實踐,高價、高消耗也未必帶來高質量,如何進行教育資源的充分發揮和合理利用?它讓我們更多地思考著教育的多元化、多樣化,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與地域特色,應當得到充分體現,應當充分地認識到自然環境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知識的主要源泉。幼兒園課程應根據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科學地來組織和選擇教材,引導幼兒從廣闊的自然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學習各種實際的、活生生的知識。
關鍵詞
農村資源 美術教育 文化資源
我們幼兒園既是一所現代化幼兒園,又是一所有著豐富教育資源的農村縣區幼兒園,處於獨特的農村資源和鄉土文化氣息之中。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優化,《美術教育中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研究》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把目光愈來愈多地投向農村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地制宜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農村資源教育活動,充分讓幼兒去感受、去領略、去體驗鄉土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他們繼承和發展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胸懷和能力,以及環保節約的意識和品質。
一、有效利用農村文化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文化是人得以成長的核心因素,各地在自身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必然會形成一定的、有地域特徵的地方文化,生長於此的人們會潛移默化受到這些文化熏染,成為文化的認同者。農村文化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價值。新沂特有的地理環境、鍾吾文化、民間藝術、地域特色等都是豐厚的教育資源。新沂在巍巍馬陵山、滔滔沭河水的滋養中,在鍾吾古國、花廳文化的積淀下汲取豐富營養,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這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民謠、民間游戲、民間藝術、地方特產、家鄉風光、特色經濟、地方風俗……這些無不顯現出新沂這塊人傑地靈、深厚嚴謹、大氣睿智的沃土的文化底蘊。有效利用和挖掘這些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育人是幼兒教育的特點。農村文化資源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彰顯著無窮的魅力,是幼兒美術創作的源泉。
在一日活動中,我們把民間游戲和歌謠滲透進去,豐富幼兒的活動。在翻繩的游戲中,孩子可以邊說歌謠邊翻,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合作意識,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民間工藝活動《綉花》,我讓孩子們自己來試一試、做一做。首先,我和孩子們收集了綉花鞋、綉花枕頭、綉花帽、綉花圍兜等物品,開了一個綉花作品展示會,我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仔細地去觀察作品,增加孩子的感性認識。其次,請會綉花的家長在孩子們面前進行刺綉,進一步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刺激,以激發他們自己動手製作的慾望。在孩子們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讓他們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一次次的實踐操作不斷提高水平。當一件件富有想像的綉花作品被裝飾在活動室時,孩子們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特殊魅力,了解到了勞動人民的淳樸與智慧,體會到農村文化資源的博大精深。
二、有效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綱要》 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我們良好的教育資源,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時時變化處處不同,是孩子們用來創作的最好的藝術表現對象,也是引發孩子們創作激情和熱愛自然的好途徑!帶孩子來到田野,孩子會在與自然物接觸的過程中,促使他們認識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長規律,了解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產生熱愛自然資源的情感,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由此,一個個探索型美術活動應運而生,多彩的活動激發幼兒思維的火花。
隨手可得的泥巴是陪伴孩子們的最好美術游戲材料。孩子們在玩玩、捏捏、做做的過程中,把泥巴變成了各種自己喜歡的物體。如用泥球做成糖葫蘆、葡萄、太陽花、用泥條做成桌子、凳子,用泥球和泥條組成螃蟹、小鳥、蝴蝶、花朵,還製作了各種糕點、糖果、面條、水餃等等。孩子們在玩中做、做中玩,大膽創新,自由想像。
每當春夏秋冬田野里有不同的景色變化時,是培養孩子們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的最佳時機。金秋十月我帶孩子們去秋遊,孩子們在野花飄香中,沐浴著大自然的雨露陽光。他們爭先恐後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尋找到的告訴我:老師我發現小草變黃了,野菊花盛開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蘆葦隨風飄盪,田野里的水稻金燦燦的;我還看到小樹葉在跳舞呢……孩子們秋遊回來把採集的各種樹葉、花瓣,畫一畫、貼一貼,把摘回的野花野草插在牛奶瓶里,看到孩子們興致很濃,我讓他們討論:怎樣把樹葉貼得生動美觀?怎樣把花、草、葉子插得漂亮?通過討論,孩子們從無目的地貼畫到有目的地貼,從亂插到懂得怎樣配色,怎樣布局才漂亮、有層次感。活動結束後,我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自然角、午睡室,這一幅幅作品正是孩子們所要表達的心聲,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三、有效利用農村作物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農村的農作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是美術創作的絕好語言素材。給他們更廣的想像空間,孩子們可以自己尋找適宜的材料進行製作,動手去表現自己所想表現的東西,體驗其中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在《有趣的種子》主題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種種子:有雞毛菜籽、毛豆、黃豆、扁豆、蠶豆、青豆、白雲豆、紅豆、薺菜籽、葫蘆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當這么多的種子聚集在一起時,孩子們可興奮了,他們相互交流、相互介紹,嘴裡還不時發出一聲聲贊嘆:原來青菜籽這么小,豆類的種子這么多,好漂亮!絲瓜子怎麼扁扁的和西瓜子有點差不多,赤豆是深紅的,可以補血的,玉米種子藏在玉米棒上,棉花種子藏在花朵里等。確實從孩子的交流、介紹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已被激發,同時還產生了創作的慾望,我鼓勵他們在晨間活動、午間、游戲時間玩一玩、貼一貼,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種子貼畫展現在孩子面前。 在班級活動區角的創設上,也緊隨孩子發展的興趣,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重了材料的原始性、體現內容的挑戰性,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盡情的表現表達,大膽的想像創造。蔬菜是農村一年四季都有的農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紅色與青色的辣椒、紅色的番茄、青色的蠶豆與毛豆、玫紅的番薯、白色的蘿卜、彎彎的黃瓜等等,都是孩子區角活動的好材料。我引導孩子們觀察、想像,在他們眼中,這些五顏六色的蔬菜便是一件件生動活潑的物體。如孩子想像出青椒像青蛙、白蘿卜像小老鼠、小豬、毛豆夾、扁豆夾像小船等,同時在孩子想像的基礎上,我又為孩子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讓他們與材料互動。橡皮泥、火柴、牙簽、珠光片、各式蠟光紙等,幼兒自由探索如何使用工具與輔助材料將蔬菜製成各種有趣的造型。土豆,在孩子的手中稍稍添加了一些輔助材料便製成土豆刺蝟、土豆長頸鹿、土豆孔雀、土豆小雞等一系列富有童趣的土豆製品。白蘿卜在孩子的操作中裝上胡須、粘上眼睛、插上一個小尾巴,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鼠便展現在眼前。同時孩子們還做了小胖豬、小白兔、小山羊、小蝸牛等一些栩栩如生的小動物。豐富的農作物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靈感,他們將自己的想像通過自己的創作,表現出了千姿百態的物體造型,大大的增強了孩子對區角活動的興趣,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同時孩子在與農作物的對話過程中不斷拓展思路,他們把田野里的稻草、高粱稈、玉米皮等紮成不同的造型掛在教室的牆上,美化身邊的環境……孩子們已深深感受到了農村資源的無窮魅力,在創造的天地間自由飛翔。
四、有效利用農村人力資源進行美術教育
《綱要》要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農村的各種能人、藝人是幼兒教育的良好合作夥伴,是寶貴的人力資源,應給予充分挖掘和利用。
首先,發揮特長家長的作用。「家長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應吸收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我在美術教育中,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鼓勵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把擅長柳編的、擅長畫農民畫的、擅長捏麵人的、擅長製作農具的家長分別請到幼兒園,在孩子們中間現場展示。不能到幼兒園展示的我們就組織參觀,參觀瓜果大棚、參觀養雞場、孔雀園……這些活生生的畫面,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慾望,孩子們的區角游戲豐富了,編織的、製作的、剪貼的、刺綉的,各種游戲運用而生。孩子們的藝術創作生動了,創意、造型、用色、布局變得有想像、有創意、有童趣,平面的立體的藝術品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其次,挖掘民間藝人的才能。新沂農村有著豐富的民間人才資源,剪紙藝人、面人藝人、門吊藝人、草編藝人、刺綉藝人應有盡有,他們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他們身上都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們的藝術品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他們是我們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幼兒美術教育的珍貴資源。
我們定期邀請他們給我們做藝術顧問,給孩子們展示、指導,參與孩子們的活動,讓孩子們從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素有「文化藝術之鄉」的新沂合溝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的剪紙藝術家王桂英奶奶就居住於此,她的作品《小街一角》《烙煎餅》《春耕》《架電線》等,熱情奔放,質朴、淳厚,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熱愛王奶奶和她的作品的孩子們,每次活動時都把王奶奶熱情地「包圍」起來,爭先恐後地問這問那,孩子們不僅喜愛王奶奶隨時剪出的活動場景,喜愛王奶奶聚精會神剪紙的樣子,喜愛王奶奶的剪紙活動課,更被王奶奶幾十年的剪紙藝術的執著所激勵。這樣生動的活動,對於孩子們來說,收獲是太大了。在王奶奶的指導下,一件件作品如泉水一般,不斷涌現,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午睡、游戲、吃飯等都走入了作品,教室里、午睡室里、走廊里到處都掛滿了孩子們的作品,這些作品生動形象,生活氣息濃厚。活動中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剪紙的藝術,還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雙創造美的靈巧雙手、一顆熱愛生活、熱愛民間藝術、熱愛家鄉文化的熾熱的心。
Ⅳ 如何更好的開發農村幼兒園藝術課程資源
一提到鄉村教育,很多人會立刻想到「落後」兩字,即硬體教學設施匱乏、師資隊伍薄弱、財政投入過少,生源質量不高等等不利因素。顯然,這是一種以城市學校的建設標准看待鄉村學校的視角,將鄉村學校置於一種被動、弱勢的地位,置於一種「被憐憫」的地位。這種觀察問題的角度固然有其正確性,但城市學校與鄉村學校建設不應該套用一個標准,鄉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深入挖掘鄉村學校建設的優勢和特色應成為鄉村教育改革發展的應有之路。 事實上,當前我國教育的發展存在明顯的城鄉同質化傾向,人們理想化地認為,只有鄉村學校達到城市學校的建設標准才是教育的公平,只有鄉村學校「趕上」城市學校的硬體配置才是教育發展的理想目標。這固然有其正確的一面,但忽視鄉村教育的獨特存在,忽視鄉村教育發展的特殊性,忽視鄉村學校如何走個性化、特色化發展之路,無疑是研究鄉村教育的偏頗。 必須看到,鄉村中小學有其特殊而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取之不盡的地方人文、社會資源,還有教師、學生身上潛在的民風、民情、民俗優勢。充分開發利用這些以鄉村文化為載體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課程資源,使教育向民間、向地方開放,促進鄉村學校的特色化、個性化建設,無疑是當前鄉村教育改革發展的突破口。 本研究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沂蒙山區的紅色資源優勢、文化傳統優勢、鄉風民情特色和自然資源優勢,建立鄉村學校本土課程資源的分類模型,研究不同類別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模式,是面向鄉村學校課程管理與建設實踐的邊開發、邊利用的行動性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本研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實踐意義,即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釐清不同類型農村社區課程資源的內容,挖掘其教育內涵,探討相應的利用模式,激發出學校校長、教師的課程主體意識,形成「一校一模式」的個性化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模式,促進地方中小學的特色化發展。在當前條件下,立足鄉村教育現實,挖掘鄉土文化的教育價值,對促進鄉村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具體表現為: 1、學校特色化、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鄉村教育地發展必須立足鄉村教育的實際,特別是鄉村本土蘊藏著豐富的課程和教學資源,充分開發利用這些課程資源,使教育立足民間文化、立足地方特色、立足教師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激發出學校校長、教師的課程主體意識,才能走出一條有特色的鄉村學校發展之路。 2、提高課程實施質量的需要 釐清不同學校所在社區本土課程資源的內容,挖掘其教育內涵和教育價值,探討相應的利用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激發學生文化意識的主體自覺,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才能實現鄉村學校課程實施質量的全面提高。 3、農村教師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農村教師走向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在哪裡,發展的起點在哪裡?這是當前農村師資隊伍建設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然而,環境的相對封閉、信息的相對貧乏、資源的相對短缺,往往使大量農村教師失去了發展的信心、熱情和勇氣。可在鄉村學校里默默奉獻的老師們,背負著千百萬農民望子成龍的夢想和國家民族振興的希望,承載著中國70%的基礎教育的重任,他們需要發展,也能夠發展,更應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事實上,農村教師大多生於斯、長於斯、學於斯、教於斯。他們對農村這塊厚土有著最深的感情,對鄉土文化有著最透徹的理解和感受,這兒是他們生命的根。激發教師們的課程主體意識,把他們熟悉的鄉土文化、鄉土情感和鄉土情懷融入到課程理解和課程實施之中,恰恰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起點。他們會從這里感受到職業活動的興奮和自信,找到自身成長的「根」,樹立自己職業生命的理想,享受職業生活的幸福,實現自身生命的價值。 4、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鄉村學校開發利用本土化課程資源,可促使學校從社會邊緣走向社會中心,成為社區文化、文明的會聚點,引領社區文化的發展。可以激發鄉村孩子們熱愛家鄉、關心家鄉、建設家鄉的朴實情懷,成長為鄉村建設薪火相傳的有生力量。
Ⅵ 如何充分利用幼兒園各種教育資源
一、充分了解家長的資源優勢,確定可開發利用的家長教育資源。
首先改變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看法,改變家長本身的教育觀,使家長認識到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對優化幼兒成長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由於他們在家園合作中得到了實惠,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孩子的發展,加上他們在與教師合作的過程中,充分地感受到教師把他們當成了教育孩子的合作夥伴,也深切的體會到教師對促進孩子發展的高度責任心,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熱情才會越來越高。要充分了解家長的資源優勢,確定可開發利用的家長教育資源,應先了解家長的原籍、地方特色、風俗習慣,參與幼兒教育的積極性、個人優勢、特長及願意為幼兒園教育投入哪方面資源等基本情況,為此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每位家長。
二、利用各種有效形式,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
要使家長的教育資源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必須通過教師組織和開展特定的活動來實現,做到既能讓活動同幼兒園日常的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又能使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自身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順應活動的需求,組織家長參與其中,有效利用各種資源。在制定實施方案和活動計劃時,我們細致地分析了班級每一種活動可以利用家長的哪方面資源、以及如何引導家長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把課題研究與班級活動計劃有機地密切聯系起來,使科研與日常教育活動同步。這樣,既避免了單純的為研究而研究,使科研植根於日常教育教學,發揮科研真正為教育服務的功能,也避免了教師為科研所累而影響日常保教工作的後果。這樣,在教師精心安排的每一種活動中,都能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
三、有效把家長教育資源引進課堂。
幼兒家長來自各個省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民俗民風,為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了解各地的文化特點,萌發他們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從而加快幼兒的社會化進程,我們組織了一系列家長走進課堂的活動。這些活動以家長為主體,家長做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做教師密切的合作夥伴,自身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在家長走進課堂的活動中,都把家長請來,給孩子演示工作程序,讓孩子更好地進行模仿和再現。由於他們是是幼兒所熟悉的家長,因此,幼兒對活動更加感興趣,教育效果也更加明顯。有時候由家長提供資料,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家長發揮了教師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分子,是一個有生命力和生長力的好動的個體,愛主動去探索一些問題,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需要為孩子創建一個能夠發揮其巨大潛力,使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並積極主動參與到環境中。家長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有挖掘不完的潛力,孩子的發展依賴於身邊的這些資源,合理利用這些資源,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並有效地促進幼兒生動、健康、活潑、和諧地發展。
Ⅶ 幼兒園課程構建需要豐富多彩的資源,該如何實現
可以與當地的美術館、少年宮等取得相應的合作。擴展孩子們的視野,豐富課程內容。
Ⅷ 幼兒園應該如何開發園本課程呢
首先,在開展「早期閱讀」課程開發前,浦南幼兒園客觀分析了幼兒園的環境,包括管理者的經驗、原有的課程基礎、師資條件、硬體現狀等。浦南幼兒園是一所具有語言教育特色的幼兒園,教師們對語言教育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開發課程的各項條件。 其次,課程的開發並不是隨意的,對於所開發課程的科學價值,必須要有有力的科學依據和論證。有的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價值所在,也沒有關注到幼兒的發展需要,缺乏對課程價值的理論分析。浦南幼兒園的課程開發主題「早期閱讀」作為完整語言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聽說能力的發展,以及讀寫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對「書」的正確態度,發展獲取信息的正確方法。同時這也是幼兒十分感興趣的一個領域,對於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Ⅸ 大家的幼兒園園本課程都是怎麼開發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將發展的方向聚焦在「園本課程」上,一時間,似乎唯有「園本課程」才能顯現出一個幼兒園的綜合實力,顯現出不同於他人的特色。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導向和趨勢,我們在創設「園本課程」的同時,有必要對園本課程進行深入的思辨,以使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何為園本?何為課程?園本即本園,立足於本園實際,體現本園特色,符合本園的社會文化背景的,應該是由本園教師進行的,以促進本園孩子的發展為目標的,解決的是本園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而課程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在這里我們所指的課程是狹義的課程,是專指學校教育中的課程。課程是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等在內的非常復雜和系統化的概念,而非只是有幾個教學活動內容就行了。對於目前大部分幼教工作者來說,他們缺少的正是系統的課程概念和知識。 其次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要創設園本課程,園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是直接關繫到園本課程開發成效的問題。如果真正是為了改善幼兒園的現有課程,真正從促進幼兒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的角度出發,那麼,課程開發就要分析和尋找幼兒園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並以此為依據,圍繞解決問題的過程去建構本園的課程。由於是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開發,因此,在開發的同時會關注需要學習、領會和應用基本的教育觀念、課程的基本知識和課程開發的基本方法,並通過對話、合作將參與課程開發的所有人員形成的觀念呈現出來,與他人了解和分享,真正形成體現幼兒園本色的園本課程。如果幼兒園課程開發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跟隨潮流,那麼課程開發往往不會去關注教師和幼兒真正的需要,就有可能忽視對系統的課程觀念和開發策略的把握,那麼課程只是一些教學內容零碎的拼裝,缺少內在的邏輯和系統。 最後,我們要思考的是,從中國目前的幼教師資水平出發,哪條路更適合我們的課程改革,是開發「園本課程」還是實現「課程園本化」。目前有許多幼兒園都在大力編制屬於自己的園本課程,這也許是受中小學校本課程的影響。但中小學的校本課程是在政府規定的基本課程以外衍生的,是對地方課程的補充,是豐富學生業余閑暇生活的課程,而幼兒園由於沒有統一的基本課程,各園編制的園本課程是包括幼兒一日生活在內的所有課程的總和,這是不同的兩個范疇。也就是說,校本課程只對學生是起輔助作用的,而園本課程則是起到決定性的重要作用。那麼對於大多數的幼兒園來說,園長、教師還不具備自己編寫課程的能力(當然我不否定個別幼兒園或教師具有這樣的能力),在還沒有搞清楚課程是怎麼一回事的狀況下編制課程,是非常令人擔憂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教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其結果不僅僅是得不償失,更有可能是延誤了孩子的發展。 縱觀目前的幼兒園課程,雖然說品種繁多,良莠不齊,但仔細尋找,還是不乏精良之作。特別是一些由課程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通力合作,精心編制的課程,是值得我們使用的。那麼既然有這樣的現成課程存在,我們為什麼還要舍近求遠,做一些不符合實際的事情呢?是因為唯有園本課程才能顯現幼兒園的實力和特色嗎?我並不這樣認為。如果幼兒園要體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需要的不是「園本的課程」,而是「課程的園本化」,也就是說,如何在已有的課程實施中,根據自己本園的實際情況,加入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改編,創造性地運用課程,使之更能適合自己的教育對象,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和諧發展,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也是符合我們實際的。 在園本課程的問題上,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