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歷史教師新課程資源開發
A. 歷史教師怎樣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初中歷史教師必須了解課程資源的構成,明確各種資源;歷史課程資源由教師資源、學生資源等動態資源和歷史;一、教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歷史教師的基本素質和人文素養是歷史課程資源中重要;教師的基本素質和人文素養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思想政治素質決定著教師職業活動的方向
歷史教師怎樣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四川省珙縣洛表中學 李崇德
初中歷史教師必須了解課程資源的構成,明確各種資源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間的影響,把握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的原則,才能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歷史課程資源由教師資源、學生資源等動態資源和歷史教科書、學校圖書館、校外各種歷史資料等靜態資源構成。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去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引導學生利用自身資源去開發和利用歷史教科書等靜態資源。靜態資源對動態資源有催生和推動作用,正是利用這種作用,促使動態資源產生質的變化,實現歷史課程的有效教學。
一、教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歷史教師的基本素質和人文素養是歷史課程資源中重要的教師資源。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積累了相應的教師資源,對這些已有的教師資源,教師要認真挖掘和利用。在已有教師資源的基礎上,歷史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探索和創新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開發出新的教師資源,正所謂教學相長。由於教師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呈現不斷發展變化的態勢,我們把它稱為動態資源。
教師的基本素質和人文素養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養、教育理論和教育能力素養、職業道德素養、身體和心理素質等。
思想政治素質決定著教師職業活動的方向、職業活動的態度和教師工作的效益。熱愛祖國和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學活動中勇敢地堅持真理,熱情洋溢地向學生傳播真理;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等思想觀點指導教學實踐活動;全球意識,國家觀念,合作精神,競爭意識,科技意識,環境意識,可持續發展戰略。上述都是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具備的思想政治素質。教師把自身具備的這些資源滲透到整個歷史教學活動中,言傳身教,感染學生。用自身言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教學九年級下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等內容時,讓學生知道改革開放後,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我們既要對外開放,學習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道路,既要競爭,也要合作。
掌握系統的歷史知識,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是從事歷史教學的前提條件。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扎實地、系統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要不斷地、廣泛地涉獵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領域方方面面的知識,時常關注文化科學的新發展、新成果。一是系統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有助於充分開發和利用歷史教科書這一課程資源,實現有效教學。二是學生會把媒體上看到的和生活中聽到的向教師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教師不可能完滿回答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但至少應該站在一定的高度,給學生有益的啟發或引導,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三是歷史新課標和教科書直接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師不僅要准確把握知識點,還要對相關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如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分別從背景、過程、影響等方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實行土地改革、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開展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農村經濟政策,這些經濟政策的變更,就是黨和國家對農村生產關系作出的四次調整,調整農村生產關系就是為了解放農村生產力。有關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等知識,就需要歷史教師補充講解,學生才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准確的把握。總之,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且這桶水還必須隨時充實和更新。
初中歷史教師還要繼續學習教育概論、教學論、德育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理與教育測評、青少年心理及歷史學科教學論等教育教學理論。培養自身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等。歷史教師還應加強體育鍛煉和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強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責任感從事歷史教學活動,孜孜追求理想的教育,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育人為本,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身教重於言教,以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熏陶學生。
二、學生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學生資源當然也包括學生的基本素質和人文素養。教師資源更多的是強調其共性,而學生資源則更多的突出其個性,諸如智力因素(個體差異、年齡差異)、心理特徵、興趣愛好、意志品質、社會閱歷、知識儲備、認知水平等。學生是接收教育的對象,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所有歷史課程資源都要通過學生而形成新的學生資源。逐步掌握歷史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形
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逐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這就是新的學生資源的形成過程和目標,因而學生資源也是動態資源。開發和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最終就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快速有效地形成新的學生資源。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愛好是學生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歷史有無興趣,能否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那麼,怎樣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一是通過毛澤東喜歡讀《智囊》、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等例子,讓學生明白魯迅「讀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鑒今」的道理。二是讓學生明確學歷史可以「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2011年版)》)。三是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例如教學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文,組織學生參與板書設計,得出下面板書設計方案,展示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也就得到培養。四是開展多種歷史活動,讓學生感悟學習歷史的樂趣。如召開歷史故事演講會、歷史觀點辯論會,
編演歷史課本劇,搜集整理地方誌,搜集古銅幣、郵票、布票、糧票、油票、像章、袖章等小文物,游覽當地名勝古跡等。
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是重要的學生資源。自覺地獨立地制定切合自己實際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實現目標的
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來自客觀方面的各種困難和主觀方面的不良情緒的干擾,這就需要學生自覺地排除各種干擾,堅持努力學習。人際關系的處理,學科之間的平衡,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的改變等,都需要學生自覺地、獨立地進行調節。學生只有保持優秀的意志品質,才能保證學習成績的穩定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獨立性、堅韌性等意志品質,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和強化。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王羲之、林則徐、袁隆平、林肯等皆是意志品質優秀的典範,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典範,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學習歷史的方法既是學習歷史的技能技巧,也是學習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和品質。學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對歷史信息進行有效接收、加工和運用。學習歷史的方法具體到學習歷史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如閱讀歷史教材(歷史教科書、資料和讀物)、聽課、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搜集歷史資料、探究問題、評價歷史(歷史人物、事件、現象)、記憶歷史、做歷史練習、復習歷史等。閱讀教材的主要方法是邊讀、邊想(知識點、知識點間的聯系、重點難點、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字面背後的含義)、邊寫(標符號、作批註、寫心得)。聽課的方法是邊聽、邊思(音義辨識、信息篩選、問題反饋)、邊記(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恰當的點撥。如記憶年代是學生最感頭疼的,其方法有聯想法、諧音法、形象法、對比法、口訣法、串聯法、強化法、重復法等多種。教師只能根據具體內容舉例點撥,哪種方法最有效,還得學生自己去嘗試,進而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方法。
三、靜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歷史教科書、學校圖書館、歷史遺跡、博物館等課程資源雖然也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但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相對於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來說卻是不變的,故稱靜態資源。靜態資源是學生藉助教師提供的動力用以生產出新產品的原材料。原材料質量的好壞決定著新產品質量的優劣。條件不同,原材料的來源也有差異。
歷史教科書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主要載體,是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資源。教師要善於利用導入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正文和自由閱讀文段,圈點勾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做上必要的批註,對歷史知識進行梳理和整合,
構建並掌握歷史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理解和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探尋、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引導學生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論,培養學生樹立唯物史觀;引導學生把相關歷史知識作歸類比較,如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三次科技革命,戰後美國、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等,旨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中「文獻資料欄」和「自由閱讀卡」、思考回答「動腦筋」欄目的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素養。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時尤為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能力強弱等因素。
學校圖書館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農村中學圖書館的規模小,藏書數量少,門類不齊全,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可能不多,但農村初中歷史教師仍然要加以開發和利用。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圖書資源,應教給學生目錄檢索方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閱讀能力等,結合教學內容和教育目標,選擇那些有助於學生對學習重點的理解、有助於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讀物,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學生認真閱讀。
校外更具豐富多樣的歷史課程資源。如歷史遺跡、遺址,以及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再如鄉土教材、地方誌、文史資料、家譜或族譜、影視資料、網路資源等。教師應根據學校所在地具有的歷史課程資源進行認真選擇和充分利用,組織學生參觀游覽、調查訪問、搜集整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獲得第一手歷史資料。
例如組織學生參觀洛表鎮牌坊街的牌坊,讓學生觀看古牌坊的建築樣式、結構和材料,觀賞古牌坊上那些雕塑和繪畫,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通過古牌坊上的文字記載,知道立牌坊是封建統治階級對古代婦女貞、節、烈的宣揚,再讓學生結合古今歷史進一步思考明確,這是封建統治者強加給婦女的精神枷鎖,是對婦女身心的摧殘。最後讓學生寫一篇記載古牌坊的歷史資料。
再如帶領學生參觀麻塘壩僰人懸棺。參觀前,讓學生閱讀《懸棺之謎》、《懸棺上的民族》及《珙縣文史資料》上有關懸棺的內容,搜集民間有關僰人的傳說,擬定參觀路線和推薦景點解說員(由學生分別擔任),為揭開懸棺之謎作準備。參觀時,讓學生重點觀看懸棺陳列館收藏的文物和九盞燈峭壁上的懸棺和岩畫,聽好解說,做好記錄。
參觀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謎團,發表自己的猜想,再現古僰人的生產生活場景,以及在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下僰人英勇抗爭的場景,並對此作出評價。
總之,按《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2011年版)》要求,合理開發歷史課程資源,「合理」就是要圍繞教學目標,選取有助於學生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歷史的資源;選取反映歷史真實狀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資源;選取那些易於在教學實際中應用,能省時、有效的資源。有效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有效」就是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學生對學習重點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形成正確認識;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B. 淺談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在困繞著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就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1.明確教學目標――有效教學的起點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徵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還得回歸到如何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上。反思目前歷史教學的現狀,就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比較膚淺。在一些教師的眼裡,教學目標就是教學參考書中的幾段文字,只要抄上即可,缺乏對教學目標重要性的認識。《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明確把歷史教學目標規定為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對部分教師來說,這只不過是給原來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換了一種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內化與思考。
為此,歷史老師首先要准確領悟"三維"目標的內涵:"知識與能力"強調的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是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過程與方法"強調的是歷史認識的過程和方法,要求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課程目標的一個閃光點;"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教學過程中最有創新潛力的領域。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看它是否全面,三個維度是否有遺漏,因為這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當然,對每一節課來說,要重視對這節課教學目標的分解,使之細化、小化,目標不在於太多,也不是每一項目標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同等重要,這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確定;二看它是否明確,即目標闡述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適度,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思維結構,能力層次;四看是否將它貫徹到了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教學才會有明確定位,學生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2.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教學的渠道
2.1 注重問題設計。提問的有效性跟提問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設計的問題難易要適當,問題過難,會使學生喪失回答問題的信心;問題過易,則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問題的難易程度應以多數學生經過思考後能正確答出為宜,即多設計些不會使學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夠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問題。課堂提問應盡量形成系列,環環緊扣教學內容,對於易混淆、易出錯的知識點應通過提問來加以區別。
2.2 准確表達問題。表達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准確、簡潔、清晰。盡量避免反問。避免將答案包含在問題之中,避免在課堂提問中出現了徒具形式、為問而問的現象。很多提問是"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的表達方式,或者要求學生的回答往往是讀一段課文內容,或重復教師剛講過的話,這種缺少思維性、創造性的提問使學生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與動力,感到歷史學習枯燥乏味。
2.3 做到因人施問。因材施教對於每個教師來說,都很清楚,應用到課堂提問上,就表現為因人施問。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基礎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維的方式也不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層次性,從學生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差異教學。教師提問後,要善於察言觀色,一般來說,能勇敢地與你目光碰幢的學生,往往期待能站起來回答,而那些低頭不語的學生則可能正在"保佑著老師別叫我回答啊",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和學生表情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使各層次、各類型的學生在課堂上各盡所能,各有所得。
3.倡導合作探究――有效教學的關鍵
合作探究學習也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所謂"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並不是簡單地把桌子合並起來,幾個人湊成一堆,隨便說上幾句就行了。我認為有效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途徑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首先按個人的興趣、需求、學習基礎等級等標准自主分組。大組還可以再按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自主分成若干個競爭小組,使每個小組都有上、中、下的各類層次,讓小組之間具有可比性,以形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合作"的基礎是分工,沒有分工就不能合作。"分工"對學生來說,首先是獨立學習。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合作"這一環節,需要師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充當導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點撥,或投石興瀾,或錦上添花。引導學生快速思考、認真歸納、爭相表現。學生的活動方式要豐富多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可以同桌討論,可以前後左右互相交流,也可以分組辯論對抗競賽。
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對於學生而言,應該讓他們在探究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對於教師而言,要對教材充分了解,然後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創造,精心設計出探究問題。注意設計的問題,一要適度,做到難易適中,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避免產生畏懼情緒。二是多角度,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多方面分析領會教材,選擇最佳切入點,使設置的問題既新穎又富有啟發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層次性、梯度性、啟發性和探索性,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台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4.實現情感體驗――有效教學的回歸
4.1 建構情感認知――知情合一。指導學生選擇性地閱讀歷史教材及歷史課外書籍的;或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歷史情境,從中受到的感悟與啟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善於選擇教學內容的"啟情點"。許多歷史事件本身就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如中國的四大發明、日軍的南京大屠殺等,都能自然而強烈的引起學生內心情感的體驗,也有許多歷史事實本身比較抽象枯燥,難以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就必須精心尋找"啟情點"。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加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如採取辯論會、競猜、課外尋古、搶答等形式,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進行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4.2 建構價值觀――情識交融。當然,價值觀帶有典型的個性化特徵,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性格。而我們知道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形成的,單靠講述幾個歷史故事,或是幾個歷史事件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作為我們課堂的一部分,有目標、有計劃、有意識、有步驟地在學生情感體驗和情感態度的基礎上,長期堅持寓教於樂、寓理於情和情理統一,將教學過程視為知、情、意、行的統一體。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在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去用心經營歷史課堂,不僅僅要讓我們的學生學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知識與技能,獲得影響今後發展的學習方法和價值觀念,而且也讓我們的教師在自主、創新的課堂里與學生一起共同發展,這也許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目標。
C. 新課程改革教師如何開發課程資源
一、建設目標
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高中課程資源建設的基本目標是:
1、學校的人力、物力和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動態課程資源基本滿足普通高中課程實施的需求。
2、學校人力資源配置更為完善和優化,形成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教師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和運用能力切實增強,並實現教師這一重要課程資源對其它課程資源建設的有效帶動。
3、學校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等各類教學場地、設施設備等的配置更為完備,使用更為充分,潛在的各類物力資源得到更為積極的挖掘和利用。
4、教材、教輔等教學素材得到科學、靈活地開發、加工和利用,以學科為單位的教學素材的建設與利用有效支持和保障課堂教學。
5、全省城鄉間、區域內、校內外各種有利於課程實施的人力、物力資源得到有效挖掘、整合和利用,初步形成校內外有機結合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機制。
6、各級教育行政、教科研等部門對課程資源開發建設的規劃、統籌、管理和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課程資源開發、建設、利用、共享制度。
二、建設要求
1、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培養優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建設一支適應課程改革發展需要,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要根據課程要求,認真規劃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抓好薄弱學科和新增科目的教師隊伍建設,保證所有學科必修模塊有專任教師。對部分專業性較強的選修模塊的任課教師可採用校際共享的辦法,提高選修模塊的開設率和開設質量。通用技術課程選修模塊教師可採取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高職和高等院校或其它相關機構選聘共享的辦法予以解決。各級師訓部門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對課程方案的理解程度和對新增內容的掌握程度。教研部門要加強教研培訓和指導工作,不斷提高教師課程實施的能力。高中學校要強化校本教研工作,以教師隊伍素質提高為突破口,促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切實服務課程實施。
2、教學場所和教學設備。要根據課程實施需求,做好現有教學場所功能的調整和改造工作,保證各教學場所滿足課程需要。要做好區域內高中學校教學場所的統籌規劃,尤其要加強短缺教學場所如新增科目教學場所的建設完善工作。要建立通用技術等課程的專用基地,並促進通用技術等專業性較強的教學場所的共享。要健全教學場所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等在促進師生教與學方式轉變上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教與學的需要。
學校要根據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准要求,不斷補充短缺教學設備,保證有較為完備的設備資源支持課程實施。特別要根據學校規模和選修模塊開設的需要,完善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信息技術、音體美等課程所需的教學儀器、設備、器材,充分發揮使用效益。要建立實驗室開放制度,向學生開放。要因校制宜地開發學具、教具、教學課件等,建立電子備課庫,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更豐富的課程資源。
3、教學素材。要高度重視教學素材的開發與建設。要建立教材使用反饋制度,根據使用情況,定期向相關出版社反饋修訂意見;要科學、靈活地處理教材,鼓勵教師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 提倡教師對同一學科不同版本的教材進行比較研究,對教材進行深度開發、調整、篩選與補充;要注重對各種教學輔助材料進行比較、分析、加工和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教學,鼓勵教師開發與新課程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輔助材料。要發揮教學素材在教學服務與學習支持中的功能,既要重視知識資源特別是學科知識資源的開發,又要重視學科知識的新進展和各學科知識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尤其要關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要本著引進與開發並重的原則,以學科為單位,加強教學素材的建設與利用,建立共同分享的優質教學素材資源庫、案例庫及備課平台,逐步形成教師協作、共享、開放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資源建設工作機制。要善於從教學過程中捕捉課程資源,關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的教學素材,使課堂得到更為豐厚的素材資源的支持和保障。
4、教育實踐基地。要依據地域產業結構布局和產業特點,因地制宜,構建與科技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前沿結合密切的獨具特色的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科技含量更高的實踐場所。農村普通高中要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在原有農業基地基礎上,建設新型的與課程實施密切結合的教育實踐基地,並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利用農戶的資源價值,通過與專業戶、示範戶、科技戶建立緊密聯系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直接的實習實驗和技術示範基地,使基地從校內延伸到家庭。要充分發揮職業高中、職教中心等在師資、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資源共享。充分發揮校外科技活動機構或場所的作用,為學校選修課程開設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提供更有效的資源。要規劃並協調教育系統內部的其他可用資源,形成普通高中與大中專院校、教科研等部門的交流與溝通,實現在師資、設備、場所、信息等方面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共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社會各界為學校的課程實施提供支持,免費開放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等。還要建立起與科研院所、公共圖書館、科技館以及工廠、農場、養殖場等企業資源和社區資源的互惠共享機制,為學校教學服務。教研部門要加強對校外資源使用的研究和指導工作,促進校外資源的使用。
5、網路資源。要切實加強網路資源建設。各級教研部門要積極探索網上教研方式,促進網路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學校要充分利用全省統一的「校校通」應用平台及資源庫等網路資源,加強學習化學校建設,優化課程開發和實施。要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有效培養學生收集、傳遞、處理、應用信息的基本能力,提高信息技術素養。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速農村學校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的組織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優化,使課堂教學向著現代化、科學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三、建設途徑
1、課程資源開發途徑包括普查、分析、規劃、具體開發等環節。各地各校要根據課程實施需求,對本地和本校已有和待開發的課程資源進行全面普查。通過普查,掌握本地、本校已擁有的課程資源項目;在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對本地、本校的各種資源進行綜合評估,確定有利於學校未來發展的課程資源開發策略;在資源普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資源建設的整體方案,包括建設目標、步驟、方式、措施、保障條件和具體負責人,確保課程資源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開發。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根據資源建設的整體規劃,本著先校內後校外,先必修後選修的原則進行開發。
2、課程資源利用途徑包括以下幾種:充分發揮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優化學校師資資源;整合學校硬體資源,提高使用效率;從學生的經驗、興趣、差異、問題、學習活動過程中捕捉課程資源,關注課堂教學活動的動態資源;根據學校課程發展需求,加強區域內、校內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建設與利用;建設案例素材庫,建立電子圖書館和虛擬學校以及開設網路課程等,用好網路資源。
3、課程資源共享途徑包括校際間課程資源共享、教育系統內部資源共享、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和區域間課程資源共享等方面。學校之間應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開放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要結合本校實際,選編或改編外校的選修Ⅱ課程,通過「聯校開發」的形式,形成選修Ⅱ課程資源的共享;要爭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機構對普通高中學校的支持,做到教育系統內部課程資源的有效共享。要爭取社會對教育的支持,實現與企業、社區等方面在資源上的共享,使社會的文化設施、場館等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財富。要建立優秀教師人才庫,為學校及本地區高中課程改革提供必要的專業支持,以縮小不同區域、不同學校間師資資源的差距;要建立課程資源管理資料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共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不同地區之間應加強交流與合作,積極研究解決新課程中遇到的問題,探索積累典型經驗,主動為本地區高中課程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鑒的案例。
D. 如何開發利用地方歷史課程資源
有效開發利用地方歷史資源
(一)關注課程資源,不斷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利用者,本身就是課程資源。要有效地利用地方歷史資源,對教師的素養要求很高,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教育理論、教學方法,能博古通今、通曉中外、對地方歷史資源要瞭然於胸。
(二)充分開發利用的歷史資源 1.有效利用教材。如教科書、教參、《泉州歷史》的鄉土教材,校本教材《泉州歷史人物》。 2.重視利用博物館。如泉州博物館、海交博物館、閩台緣博物館等,因為博物館展示的實物資料、圖片、史料無疑是最直觀的歷史知識。
3.參觀、考察地方歷史遺跡資源,探究其真實歷史。泉州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約400處,由於數量眾多,反而讓一些同學忽視了其價值,也沒有真正了解其歷史價值,可以說是「熟視無睹」。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遺跡遺址中發掘有效的歷史資源。如有的學生在參觀完「海絲」起點九日山,說:「一座小山,沒什麼好玩的,就是有一些石頭、石刻。」這就是學生沒有掌握獲取歷史信息、歷史知識的方法。所以要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觀察力、閱讀能力。如引導學生觀察遺跡時關注有關文字介紹、碑文等,從中提取有效的歷史信息。
4.關注社會,向身邊的人和物要歷史資源。如家裡的老照片、老人對過去的回憶、民間故事、族譜、家廟、民俗、當地報刊。如最近《泉州晚報》就有關閩南文化節做了幾期有關的閩南文化專刊。也就是說只要有歷史學的眼光,善於發現,身邊就有很多的地方歷史資源。如在「貴姓何來」一課探究活動中,就發現了很多族譜里含有豐富的歷史內容,如「北人南遷」「胡漢交融」等相關歷史。
5.善於運用新技術獲取歷史資源。如網路信息技術,內容全面豐富、圖文並茂、生動具體,能用好它,快捷且高效,是重要的歷史資源。
(三)精選、善用地方歷史資源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沒有時間專門來講地方史,而要融地方史教學於課程教學中。教師對資源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民間的傳說、故事等口碑資源,學生熟悉又有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清真實的歷史,不能以訛傳訛,而應從故事中發現歷史、挖掘歷史。如,講到戚繼光抗擊倭寇時,就可以引用泉州歷史名人俞大猷,和他並肩作戰,講鄭成功收復台灣時,講其原是明末抗清的。讓學生了解真實的歷史,補充教材的不足,才能使學生理解後來康熙為何派施琅統一台灣。可結合泉州北峰的鄭成功焚青衣處遺址、講故事「反清復明」了解其招攬有識之士,共舉大業的故事。而如傳說:鄭成功有三隻眼,能知過去和未來。這種說法顯然是不科學的。如有學生會講這種故事,教師必須加以解析,說明傳說和史實的區別。總之,教師要善於搜集、積累地方史的資料,發掘地方史與課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中。
(四)用地方歷史資源進行探究性學習
新課程指出:教學從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如,在講泉州港的興盛和中外交往時,開展「泉州港的興衰」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收集有關歷史資料等來了解泉州港的興衰,探尋其原因。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歷史,掌握規律。再如,講到宗教有關問題時,可讓學生去參觀開元寺、清凈寺、草庵、關岳廟、基督教堂,感受泉州宗教文化的豐富多彩,多元文化兼容並存的獨特勝景,體會泉州之「世界宗教博物館」!在課堂上研究討論:你身邊有哪些歷史遺跡,各屬什麼宗教?為何泉州會有這么多種宗教還能並存下來?還可以組織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歷史活動,進行專題研究~
E. 在歷史教學中,開發與利用多樣化教學資源具有什麼作用
從歷年真題來看,教師資格考試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筆試單項選擇題都是考專察歷屬史學科基礎知識的。從這道題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資格考試中題目的難度是中等的,並且不會直接考單個的知識點,而是會通過材料、圖片等提示,來考察多個知識點,這里就需要大家對於知識的靈活掌握了。同時,選擇題的解題技巧也是有的,羅列如下:
關鍵詞法、排除法、比較法(變數法)。
關鍵詞法:就是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來破題。如剛才這道真題里,關鍵詞為「老拳」、「八國」,結合題乾和已學知識,分別指的是「義和團」、「八國聯軍」從而得出答案為八國聯軍侵華後所簽訂的《辛丑條約》。
排除法:多用於組合題中,排除明顯錯誤項(如用語過於絕對的、史時完全不對應的),來找出正確的選項。
F. 舉例說明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逐步引起了課程理論界的重視。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沒有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偉目標就很難實現[1]。那麼在物理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如何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物理新課程資源呢?本文就此予以探討。
一、物理課程資源的內涵與分類
課程資源是相對於課程而言的,而任何課程又都是以一定的課程資源為基礎和前提的,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在新課程的實施中,課程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由於課程設計受設計者對材料依據的選擇或設計者選擇作為重點材料的影響,課程資源便成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依據。同時,選擇哪些資源作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依據本身,也反映了設計者一定的價值傾向,而這直接影響著課程的實施和評價。因此,我們認為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所有有助於提高學生素質的各種資源。課程資源既是知識、信息和經驗的載體,也是課程實施的媒介。
物理課程資源按呈現方式可分為文字類物理課程資源、多媒體類物理課程資源與實物類物理課程資源[2]。文字類物理課程資源指那些以紙為介質來向學生提供物理課程學習所需的信息,如物理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用書、科技圖書、各種報刊等;多媒體類物理課程資源指的是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各種有利於物理學習的課程資源,它除了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外,還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如各種教學錄像帶、視聽光碟、計算機教學軟體、電子書籍、電子期刊、資料庫、數字圖書館、教育網站和電子論壇等網上物理教育信息資源以及廣播和電視等;實物類物理課程資源指的是能用於為物理課程教學服務的各種自然資源、實驗室資源以及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如各種建築、機械、筆墨紙硯等)。
二、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 開發和利用教科書和科技圖書、科技期刊、報紙等文字的課程資源
1.教科書是物理課程的非常重要文字課程資源。但是,教科書並非惟一的文字課程資源。學校和教師應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種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改變教教科書為用教科書。
2.各種科技圖書是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指導學生有效地閱讀課外科技圖書,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科學的熱情,拓寬知識面。學校的圖書館要向全體學生開放,為學生獲取信息創造條件。
3.報紙和各種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報紙和期刊上發表的各種科技信息,了解科學技術的新進展以及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對科技發展提出的挑戰,使學生將來有應付這種挑戰的勇氣和本領。
4.電視、廣播、網路中也有各種豐富課程資源。網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充分利用諸如電子書籍、電子期刊、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教育網站和電子論壇等網上物理教育信息資源,可以極大地拓寬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從網上獲取信息,支持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網上溝通。教師要及時捕捉、及時更新物理課程資源,拓展視野;讓教師和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獲取課程資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5.各種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學資料也可作為物理課程的重要文字課程資源。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與課程改革的理念相悖,學校和教師應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對各種教學資料進行篩選。
二 開發和利用實驗室的課程資源[3]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和重要的課程資源。任何時候都應該十分重視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
1.開放實驗室,為科學探究創設條件
物理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最多的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的探究活動。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模型都是寶貴的課程資源。因此,各校實驗室應向學生開放,讓學生隨時熟悉並接觸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以便選擇適當的儀器和器材進行科學實驗。
2.讓每個學生都動手,發揮實驗室課程資源的效益
科學探究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的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爭取單人單桌,人人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因此,要充實儀器設備,按照課程標准關於科學探究的要求,設計並組織實驗活動。例如,各活動小組的探究課題不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探究課題做不同的實驗;又如,可將實驗活動延伸到課外,甚至家庭,以便充分發揮實驗室課程資源的作用。
3.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豐富實驗室的課程資源
實驗室的課程資源不僅限於實驗室的現有設備,學生身邊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實驗室資源。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是豐富實驗室課程資源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需要,因此,「壇壇罐罐當儀器」的經驗在實施課程標准時,仍然是開發實驗室課程資源的基本原則。
4.促進現代技術進入物理實驗室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手段和器材的不斷更新,教師要重視將現代技術應用到物理實驗室,如將感測技術引入實驗室,通過計算機實時測量、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等。要加快物理實驗手段的更新和開發,讓學生在實驗室中接觸現代科技。
(三)、加快信息化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物理課程提供了大量、極為豐富的課程資源,也為物理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物理教學,將改變學校課程資源的結構,為課程資源的優化提供了動力。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物理課程標准對開發和利用信息化、多媒體課程資源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說明。將信息技術整合於物理課程之中,既有利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又有利於發展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物理課程標准所要求的。
1.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幻燈投影片、掛圖、錄像帶、視聽光碟、多媒體軟體等都是常用的課程資源素材,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於創設物理課程的情境,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科學的熱情,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和熏陶。對於多媒體課程資源,過去一般只是將其作為物理教學的輔助手段,而沒有將其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來認識。新課程的理念則認為,以上這些多媒體素材,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更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目前,這類課程資源仍然較為缺乏,且缺乏規劃,而且大多是零散的,有關部門、學校和物理教師要積極參與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發揮現有的多媒體資源的效益。努力實現跨學校多媒體資源的共享,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快建立多媒體課程資源的資料庫,拓寬校與校之間課程資源成果分享的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2.電視和廣播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尤其是我國已基本普及了電視,學生每天從電視上獲取的科技信息是非常重要和直觀的課程資源。教師要教師捕捉生動的課程信息,豐富物理教學的內容,如某校的物理教師在電視上播放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新聞後,組織學生探究核潛艇沉沒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要學生設計打澇核潛艇的方法,以及人員救助方法等。學生親自參加討論和探究活動,盡管他們提出的方法很不完善,有的是不可行的,但學生經歷的探究過程將使他們永生難忘。
3.積極開發和利用網路課程資源。網路技術整合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中,極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英特網已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已啟動了「校校通」工程,不少學校已開始建立或籌建區域網,這為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利用,應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如學校的資料庫、區域網、英特網來獲取和交換課程信息,以學生自主收集到的課程信息為基礎,進行科學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校和教師要根據探究的課題,向學生提供網站和資料庫的索引。以促進物理教學環境和教學活動,從單一媒體向多媒體轉變;從課程信息的單向傳遞向雙向交換轉變;從單個的學習活動向合作學習活動轉變;從被動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式學習轉變;從孤立的人工背景向模擬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轉變。
(四)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社會課程資源主要來源於報刊、電視、科技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以及工廠、社區、農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為了讓所有學生受到良好的科學教育,除了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充分開發社會教育資源,逐步建立校內、外課程資源的轉化機制,實現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集中了許多有用的大、中型科學教育的器材,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科技教育資源,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這種感受和體驗是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
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社會資源的教育價值。應選擇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效的資源和素材。
(2)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徵,以及現有發展基礎和差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要注意要注意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理、心理特徵相適應,如有些生產危險品和污染嚴重的工廠就不適合讓學生去參觀和實踐。
(3)了解學生已經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素質。在制定計劃時,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鑒別各種自然和人文環境、各種機構、生產和服務單位和專門人才資源的利用方案,使之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財富。
(4)要根據各地和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是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
(5)要建立學校、家長和社區的聯合開發課程資源的機制。鼓勵學生的家長、社區、學校附近的科研和生產單位,為課程資源的開發作出貢獻。
三、充分利用物理課程資源的原則
所謂物理課程資源的利用,實質上是指充分挖掘物理課程資源的教育教學價值,並使其在物理教學中體現出來。有效利用物理課程資源需要一定的原則來規范,根據物理課程資源的特點,筆者認為有效利用物理課程資源應堅持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新課程的目標是為了更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利用物理課程資源的科學性原則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保證之一。科學性原則包括使用科學的物理課程資源和科學使用好物理課程資源兩個部分。首先所使用的物理課程資源本身必須符合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建立在科學事實基礎上的資源,堅決將偽科學的知識排除在物理課程資源之外,當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偽科學的問題,不能採取迴避的態度,而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提高其對科學與偽科學、偽科學與錯誤理論間的分辨力,如在初中樂音與噪音一節的教學中介紹新浪網上一篇關於「自行車致空氣污染」的報道[4],讓學生分析和討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偽科學的鑒別力;其次,物理教師還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來組織各種資源促進學生學習物理課程,利用的資源必須落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內,過於簡單或過於深奧的資源都不利於物理課程學習。
(2)教育性原則
由於物理課程資源的多樣性,不同的資源會體現出不同的教育價值,同一種課程資源在不同的物理內容或教育對象面前也會體現出不同的教育價值。因此,利用物理課程資源既要抓住有利時機,又必須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物理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如學生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故在物理緒論課中就可以介紹愛因斯坦的生平事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進入運動學的學習後,學生往往會對時間、位移、速度及加速度間的大量公式的應用產生困惑,這時通過介紹愛因斯坦的典型論述:「在建立一個物理學理論時,基本觀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物理書上充滿了復雜的數學公式,但是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是起源於思維與觀念,而不是公式[5]」,以此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不能把物理學習當成物理公式得推導游戲,一定要弄清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透過公式認清物理現象的本質。
(3)時效性原則
物理課程資源的利用還要堅持時代性和實效性的原則。一方面在新課程背景下,對資源的開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各種物理課程資源層出不窮,但只有那些能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緊跟物理科學和人類社會最新發展脈搏的課程資源學生最感興趣。一些重大的科學發現的誕生,往往會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樣就給資源的利用營造了一個極佳的教育環境,同時這些課程資源本身也會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例如納米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後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各種媒體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報道,那麼在長度測量的教學中就可以從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使用中提出納米的數量級是多少、如何測量1納米的大小等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關注每一種物理課程資源的實際使用效果,要結合當地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及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那些能給學生帶來最大效果的資源幫助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確保高效而有意義的學習。
(4)針對性原則[6]
一般說來,每一種物理課程資源對於特定的物理課程目標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物理課程目標就需要利用不同的物理課程資源;但是,由於物理課程資源本身的多質性,同一物理課程資源又可以服務於不同的課程目標,所以,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必須在明確物理課程目標的前提下,認真分析與物理課程目標相關的各類物理課程資源,認識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質和特點,這樣才能保證利用的針對性及其有效性。如網路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理課程資源甚至一些精品課程網站還提供了許多具體的教學課件案例。然而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採用簡單地「拿來主義」,一定要選擇那些符合物理課程標准要求與自己學生學習特點和水平的資源為我所用。如在講解勻速直線運動時有兩個典型課件,一個是以手扶拖拉機在平直公路上拖運稻穀為例另一個是以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為例,前者適合於農村學校的教學,後者則對城市學生的物理教學更具針對性。
(5)簡約性原則
物理課程資源利用的簡約性原則是指在利用物理課程資源過程中不要進行資源的簡單堆砌,要精選精用,力爭用最簡單的課程資源來揭示盡可能多的復雜而深奧的物理本質,使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變得簡單而有效。如在通電直導線在磁場中運動的專題教學中,學生普遍對導線、磁場方向及斜面的空間位置關系模糊不清,從而導致無法准確的描述出導線所受各力的方向和導線的運動規律。對此我們可以讓學生用書本代替斜面(即在桌面上把書本的一端墊高即可),用紅色的筆代替導線(筆尖的方向代替電流的方向),用黑色的筆代替磁場的方向(讓筆尖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一致),然後按問題的要求把問題所描述的空間模型搭建起來,學生在此基礎上分析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安培力的方向,最後對照實際搭建的空間模型按不同的視角做出力在空間的截面圖,藉助力學、運動學及牛頓運動定律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就能使一類復雜問題迎刃而解。這里所選取的一些資源是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擁有的,通過我本人的實踐檢驗發現這一方法是解決學生空間想像力不夠的有效途徑之一。
G.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 詳細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基礎教育教學] 房小娟 約3240 字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涌現。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 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舊課程過於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要實現三維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就勢必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即是創新的一種。那麼在歷史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來取得實效呢?本文在實踐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探析。 關鍵詞歷史課堂 教學活動 誤區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 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也在逐漸地深入發展,並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編輯歷史小報、動手製作教具、舉辦歷史文物展覽、參觀歷史遺址等等,花樣層出不窮。新的教學理念特別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目的,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由於活動教學引入課堂,過去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認為歷史只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學科,認為學習歷史不需要思考只要記憶就可以「背多分」,這些情況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但是在活動教學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大家對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認識和設置還存有許多誤區和問題,甚至於不少地方出現了,學校人為規定歷史課堂上必須挪出多少時間來組織學生活動的現象。經過筆者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和觀察,存在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 1 過分重視活動本身,忽視學生的思維活動 這一點也可以表述成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知識這一主要目的。 現在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上,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閱讀、討論、回答問題等,與教師的講授及其它教學方式進行恰當的組合, 就可以設計出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樣式。並且,「從活動本身來分類,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動手活動;一類是動腦活動。雖然這兩類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其各自又帶有很強的獨立性,在本質上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相互替代。」對於這一方面,教師應該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在歷史教學實踐中不可以把它二者隨意混淆。基於以上要求,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就必須依據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在這兩類活動中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恰當的運用。眾所周知在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才是活動的核心部分,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動手活動應該是為學生動腦,也就是思維活動的展開服務。 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上,很多所謂的學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形式,並且有逐漸向模式化方向發展的傾向。其中特別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有不少這樣的實例正被當作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範例而加以推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開展的學生活動,能夠有益於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而不是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在歷史課堂上調動學生動手活動要遵循適度原則,要和教師的講解及其它教學方式方法相互配合。教師應該給予詳細的點評,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和縱向聯系。 歷史這門課是一個非常講究前後連貫性的學科,一味強調活動,忽視學生在活動中對於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忽視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知識鏈的斷裂,這和過去的「一言堂」同樣不可取。同時,這種純粹為了教學方式創新而活動的教學活動,已經流於表面,失去其實效了。 2 教師備課不充分,課堂控制力低 教師准備充分,有能力掌握課堂控制權,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 很多教師由於對活動氣氛和發展情況的預期失誤和活動前准備不足,導致無力控制課堂氣氛, 出現放得出、收不回的尷尬局面。在課堂上既要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要使活動的開展不偏離主題,操作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 在中學實習時,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位老師規定每堂課上課前用五分鍾時間,由學生先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結果班上部分同學性格活潑口才極佳,講的故事引人入勝,超過五分鍾。再加上別的同學總是會進行辯論,這就導致這位老師的課常常被佔用超過十分鍾, 當然也無法完成一課時本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這就是教師本身的課堂控制能力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反思和改進。 此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有一次去聽一位年輕老師上《鴉片戰爭》這一課,她沒有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通過表演歷史短劇的形式。(下轉第181 頁)(上接第178 頁)安排兩個同學做講解員,其餘同學分組表現其中的一段。這一課被她編成了幾段短劇,由林則徐上書道光帝這一幕開始,然後隨著林則徐的述說切換到英國大量走私鴉片以及鴉片戰爭帶來的危害,接下來依次是虎門銷煙、英軍入侵,直到英軍抵達南京下關江面,簽訂南京條約。從她的設想看來這節課確實新穎有吸引力,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因為准備不充分,屢屢出錯, 整堂課支離破碎。 俗話說:「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課堂教學活動朝預期的軌跡發展,為了學生在活動中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設計,講知識點合理地鑲嵌進活動過程中,這樣的一堂既有趣又達到灌輸知識目的的活動課,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境界。 3 活動設計缺乏針對性、啟發性 教師設計活動的時候,不能只注重娛樂性和氣氛,必須要明確進行學生活動的目標,即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寓教於樂,在活動中領悟知識。具體來看主要有三個要求, 即針對性、啟發性和科學性,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教學活動才是成功的。 首先,所謂針對性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活動流程,還要針對歷史教材的實際,譬如針對歷史事件爆發的背景和意義,針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等涉及教材重難點的地方。同樣以上文《鴉片戰爭》一課為例,關於鴉片戰爭背景的場景設計還是不錯,顧及到了教材的重點。除了針對教材之外,還要針對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疑問和實際水平。比如課堂問題討論,如果教師提出超出學生知識儲備的問題,必然造成「冷場」,或者出現「胡答亂猜」的情況,拖延教學進度,影響課堂效果。 其次,所謂啟發性是指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最簡單的課堂問題討論為例,教師不能過多地設計學生回答「是」與「不是」這種簡單的問題。或者是提出來的問題只需學生復述教材上的某段內容就可以解決。這將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新思維的發展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諸如圍繞「結合蘇聯社會經濟改革失敗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對比分析其原因,並理解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這種開放式、有一定深度的問題開展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的說來,筆者是支持在歷史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活動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過程中大量學生活動的增加,符合青少年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大大改變了過去歷史教學中教師注重說教、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 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許多歷史課堂上的學生活動確實存在著明顯局限,在我們實施「學生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時,往往過分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視了教學的實效,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馬衛東.談談對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認識[J].歷史教學,2002(1):25-28.
H. 教師如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師如何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內容。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素養,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具體操作步驟。
一、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素養
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和教師的創造性,是影響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加強這些方面的素養,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並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
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首先要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所謂「課程資源意識」,簡單說就是「什麼是課程資源」的意識,或者說是面對各種事物時考慮它「是否是課程資源」的意識。所謂「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是指面對各種資源時考慮它對課程教學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怎樣才能把它挖掘出來使它為課程教學服務的意識。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是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前提。缺乏這些意識即使身邊存在大量的課程資源教師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教師確立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有助於教師形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更好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課程資源開發意識的確立需要教師在頭腦中形成課程資源概念,就課程資源對課程教學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確立意識需要相關知識的支持。因此,教師應學習課程資源的相關知識,加深對課程資源的認識,通過實踐強化、鞏固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
2.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並不是價值中立的,也並不是客觀的,而是具有極強的主觀性與個性色彩。教師如何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和教師的教育觀念、課程教學觀及教育價值取向等密切相連。具有不同教育理想、教育價值觀念的教師在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時所傾向的課程資源不同,不同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對課程教學的影響也不同。因此,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時要注意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
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取向一般有如下四種。 (1)內容取向。當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即是內容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中心是課程內容。開發課程資源是為了豐富優化課程內容或課程設計,利用課程資源是為了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即使在內容取向上,不同教師也會傾向於開發與利用不同的課程資源。新課標提出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並不一定能夠很好地平衡三者的關系。由於教師在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及教育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造成教師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會有所偏重。比如,重視知識與能力的教師可能注重知識資源和能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而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師可能注重這方面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2)學生取向。當圍繞學生的心理邏輯、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時,就是學生取向的。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關注的中心是學生的發展。開發課程資源是圍繞學生的發展需要,利用課程資源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3)教師取向。當圍繞教師的需要、興趣、愛好和特長等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就是教師取向的。這種取向過多地關注教師自身的情況,而對課程內容和學生需要關注較少。一般而言,新手教師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與教師的專業發展處在自我求生的階段相關。(4)混合取向。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充分考慮到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學生的需要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時,就是混合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種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謀求課程內容、學生需要與教師實際的協調與整合。
實際上,任何取向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都含有混合的性質,前三種取向並不完全否認其他因素的重要性。我們只是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做出上述區分。前三種取向中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關注點相對集中,但由於眾多因素的相互照應不足,往往會影響課程教學效果。因此,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宜採取混合取向,但也應看到混合取向的操作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平衡,或採取適當傾斜以謀求最佳的開發與利用效果。
3.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說它是有限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夠直接為課程教學服務;說它是無限的,因為生活中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教師要能夠發現、挖掘、利用。資源無限,貴在選擇;資源有限,創意無窮。不論是選擇還是創意都需要教師智慧的投入。在現實課程教學中,課程資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創造性是無限的。有限的資源經過無限的創意可以生成充裕的課程資源。創造性應內含於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之中。創造性是一切教學活動的靈魂,也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靈魂。沒有創造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沒有前途。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才能使課程資源化匱乏為豐富,化平淡為精彩,化腐朽為神奇。
開發課程資源是利用課程資源的前提,利用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價值的實現。相對於傳統的沒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而言,我們強調要創造性地開發各種類型的資源或者創生所需資源;相對於傳統的課程教學的「書本中心」、「課堂中心」、「照本宣科」,我們強調要創造性地利用課程資源。如果得到豐富的課程資源還像原來那樣繼續「照本宣科」,那麼,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價值和意義就沒有得到很好體現,並且課程資源的價值也沒有得到體現。
要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解放思想,打破束縛,堅持創新。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沒有個性,也就沒有突破、沒有發展。思想上辭舊迎新是行動上發展的前提。馬爾庫賽說過思想不能改變現實,但思想可以改變人,而人是可以改變現實的。因此,教師要確立生活中處處有課程資源的觀念、確立用課程資源教學的思想,通過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使課程教學不斷呈現出新的面貌。
二、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步驟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教師若能把握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般步驟則會有助於開發與利用工作的展開。根據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過程,教師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可把握以下步驟。
1.解讀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決定了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及課程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同樣也決定了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利用。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總需要一定課程資源的支撐,課程資源總是服務於某一特定的課程教學目標。所以,教師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首先要從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解讀開始。對課程教學目標的解讀應該是多維度的,每一維度的目標所需要的課程資源是不同的。新課程改革之前,人們往往採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個維度進行解讀;新課程標准頒布後,可以考慮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解讀。通過解讀會分解出許多具體目標,在此基礎上需要考慮以下問題:為了實現具體的和整體的課程教學目標,需要什麼樣的課程資源?需要多少課程資源?怎樣開發這些課程資源?這些課程資源怎樣進入課程教學過程?通過什麼方式利用這些課程資源最有效?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會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供指導與定位。
2.根據目標尋找資源線索
課程教學目標規定了基本的課程資源,也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針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圍繞課程目標的實現,教師應多方面尋找課程資源的線索。課程資源線索是開發課程資源的基本前提,教師應該知道從何處可以找到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線索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的特徵。不同類型的課程資源、不同的教學需要、教師素養的不同等多重因素,決定了課程資源線索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因此,尋找課程資源線索的途徑與方法因人因事而異。一般而言,課程資源的線索是比較豐富的,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教學內容出發,從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策略出發等等尋找課程資源線索都是可以的。教學一篇課文與它相關的一切內容都可能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線索。如,《荔枝蜜》一文的導語設計需要相關課程資源的支持,教師可選擇以作者為線索、以荔枝為線索、以蜜蜂為線索、以蜂蜜為線索等眾多線索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在動態課程資源的開發中,教學情境、教學氛圍、教學靈感、突發事件、學生的問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線索。
尋找課程資源線索時,會出現線索中帶出線索的情況,比如,查找某方面的文獻資源,在某一文章的注釋或行文中還會提及其他相關資源,這些注釋或行文話語就成為尋找課程資源的新線索。如果需要更多更詳細的資源可以根據新線索繼續查尋。當然,課程資源線索也可能會在開發過程中斷掉。這時就需要從其他方面想辦法繼續尋找該線索或重新尋找新線索,或尋找相關資源線索。課程資源線索是課程資源開發非常重要的因素,應給予充分重視。
3.依據線索多途徑開發資源
線索只是一種端緒,一個引子。要開發出翔實、具體、豐富的課程資源還必須進行實際的開發工作。所以,在尋找到課程資源線索之後,就要通過鑒定、篩選、挖掘及捕捉等基本方式開發課程資源。具體到各種類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有許多具體的途徑。參觀、訪問、調查、文獻檢索、網路查尋以及活動實踐等都是基本的課程資源開發途徑。教師要掌握不同類型的課程資源開發途徑,合理、有效地進行課程資源開發。
4.實現課程資源與課程內容的結合
開發出課程資源只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一個步驟。課程資源畢竟還不是課程教學內容,從課程資源到課程教學內容還有一個轉化過程。因此,面對開發出的課程資源,教師必須實現課程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的結合。這一工作至少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把開發出的課程資源直接轉化為課程內容。如,教師選擇教科書之外的期刊或書籍上的文章進行某一課程教學目標的教學。教師對課文替代文章的選擇過程即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這一課程資源直接進入課程教學實施過程就實現了課程資源到課程內容的轉變。第二種情況是,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加工之後把它變成課程內容,即把課程資源與現有的課程內容進行結合,使課程資源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補充、替換、滲透等。如,教師以課文為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又吸納其他課程資源與課文內容共同構成課程教學內容。課程資源與課程教學內容的結合是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為根本鵠的的。
5.創造性多方式利用資源
課程資源的利用千人千法、萬人萬樣。課程資源的利用貴在創造性。掌握多種課程資源利用的基本方式對課程資源的利用是必須的,但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開創更多具體的、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利用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應在掌握基本課程資源利用方式的基礎上,開動腦筋,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只有靈活多變地採取各種策略和措施,創造性地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才能不斷發展、不斷提高;課程教學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
I. 淺析新課改下如何實現高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
如何創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圍繞「有效的歷史教學設計和評價」這一研修課題,我看了相關的一些書籍及論文。有聶幼犁的《歷史課程與教學論》、劉軍的《中學歷史教學探究》、論文有張漢林的《淺談中學歷史教學設計》以及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資料等。通過這些學習,使自己對新課改又多了一些理解,也體會到這些認識的取得來之不易,經歷了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特別是看完書後,在准備發言稿時,總覺得自己的發言稿偏離了主題,所以幾次易稿,從而使自己感受到想和做不是一回事,真正學點東西是如此之難,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學習積累,還好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總算有些收獲。
收獲一 加深了對課程目標的理解
課程目標由三部分組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比較好理解,就是知識與能力緊密結合。可過程與方法就不太好理解,而且實施起來也不太好操作。經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過程與方法不僅是獲取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更是學習的課程目標之一,也就是說它包括兩大內容,一方面它作為獲取知識與能力的手段,這個內容比較好理解;另一方面作為課程目標怎麼理解,就是學生要學會這些過程與方法的方法,作為獲取新知識的手段。例如:現在經常使用史料教學,史料教學就是過程,學生不僅要通過史料來獲取知識,而且還要學會如何閱讀史料的方法,以便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可以學到知識,這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本次課改,將原來的「思想教育目標」擴展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把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與人的發展的教育功能結合起來,關注學生自身的成長。青年時期是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終身教育的大教育觀來看,歷史教學應該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以歷史的眼光,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在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學習過程中得到人格、氣質和修養的內化,提高人文素養。如學生通過學習古代中國的商業,可以從商人身上學到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和開拓進取的精神等。
收獲二 教材觀的轉變
新課程的理念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這句話倒是很熟,熟歸熟,還是不太理解。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明白了教材的處理要緊密圍繞課程目標,也就是教的時候,教材的內容不是面面俱到。例如:必修三專題一第一課,課程目標的要求是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我們用的是人民版的教材,教材對道家、法家、墨家思想進行了詳實的介紹,這部分內容我認為可以大膽的刪減,因為按課標要求只需知道諸子百家即可,但也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介紹諸子百家的主張,讓學生體會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對教材不僅要刪,而且有時還要增,例如課程要求的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人民版的教材沒有涉及,這就需要教師創設情景,增加史料,使學生掌握這一課程目標。
收獲三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改變
以往評價一節課多看教師的表現,就是現在我校評價一堂課還是看教師的表現,通過學習使我知道評價一節課不僅看教師,還要看學生。看教師的基本功,教學方式,看學生的學習方式及上課參與的程度。
看教師主要看教師的基本素質,包括外在的和內在的兩個部分。外在的主要指教師的語言、教態、板書、操作教具和製作多媒體課件等基本功;內在素質主要指教師理解駕馭教材的能力,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設計課堂結構的能力,觀察與引導學生的能力以及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思想和教學態度等。內在素質綜合反映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思想,專業知識水平,文化藝術修養,教育理論功底,教學經驗積累等,不容易從表面上看出來,但通過一堂課的設計和效果可以看出教師的功底。
看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轉變,這次課改強調教師教的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其實教師教的方式決定學生學的方式。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行為表現,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既是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學生的討論,教師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以便實現新課程的教就是為了不教的理念。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自己在理論上有所提高,使自己由教師匠向前邁進了一步。
J. 淺談歷史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老師是高尚的職業,其實做好老師很難,把心交給學生,就能夠應付1切課程。只是教育界也是社會,這倒是職業上的話題了,與技術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