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教師觀的內容
⑴ 教師觀包括哪些內容是什麼
1. 教育觀是指人們對教育這一事物以及它與其它事物關系的看法。版具體地說就是人們對權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系的認識,還有人們對教育與其它事物相互關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2.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3. 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
4. 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⑵ 新課程倡導怎樣的教師觀
包括兩復個方面:
1· 新課程不僅要制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
2·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
⑶ 新課程倡導什麼樣的教師觀
包括兩個方面:
1·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
2·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
⑷ 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教育觀是指人們對來教育這一事物源以及它與其它事物關系的看法。具體地說就是人們對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系的認識,還有人們對教育與其它事物相互關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
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⑸ 新課程理論中的教育觀都是怎麼說的啊,求助
新課程理論中教育觀主要包括的三觀:學生觀、教師觀和教學觀。
1.學生觀主要包括的內容有:(1)學生是發展的人: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2)學生是獨特的人: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2.新課改下的教師觀主要包含的內容有:(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3.新課改下的教學觀主要包含的內容有:(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⑹ 教師觀的基本內容口訣
一、抄教師角色的轉變口訣:「襲促進」「研究「開」「社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二、教師行為轉變 口訣:你我他它。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與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6)新課程教師觀的內容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道德 口訣:「三愛」「兩人」「一終身」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⑺ 新課程教師觀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一、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版者轉變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⑻ 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幾年,請問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觀是什麼
教師必須吸收、構建新課程理念
教師亟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及課程視野
教師要具備合作精神
⑼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所謂「教師觀」是指關於教師職業的基本觀念,從廣義上看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從狹義上看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1、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激起學習動機,教會學習的方法,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道德人格品質發展等方面。也就是在材料題中教師兩方面的做法都可以體現這一點。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老師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要正確認識教材在課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當作一種工具而不是教學標准,應該靈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建設。這一點在材料中的關鍵在於教師是怎麼處理教材的。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教師應主動研究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經驗,並形成規律性的認識。這一點在材料當中的體現關鍵是教師怎麼處理實際教學問題的。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教師應走出學校,走出課堂,為社區教育、文化事業建設做出貢獻。
2、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首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有缺點和過錯的學生。
其次,尊重學生意味著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體罰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最後,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教師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也包括價值觀和做人。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新課程強調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新課程強調課程的綜合,這種趨勢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
⑽ 教師觀 學生觀 教育觀的基本內容分別是
一、教育觀
這部分考察的知識點主要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
素質教育指的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它的內涵在於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的內涵是教師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教學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教學從「重結論」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二、教師觀
隨著時代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也隨之而來發生著改變。
1.從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來看,新課改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要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
2.從教學和課程的關系來看,新課改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新性地使用國家課程教材,積極將國家課程地方化、校本化。
3.從教學和研究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總結經驗、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4.從學校和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充分挖掘社區的教育資源,從而使得學校教育社區化、社區生活教育化。
當教師角色發生改變的時候,行為自然跟著也會變化。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改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改強調幫助、引導。
3.對待自己,新課程強調反思。
4.對待與其他教育者,新課程強調的是合作。
三、學生觀
學生觀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持有的一種態度和看法,並且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支配著教育者的行為,決定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之間的關系。
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0)新課程教師觀的內容擴展閱讀
著重強調每個人先天差異,個性不一,應尊重學生的特點,特長,教師因材施教。這一觀點往往會在材料分析題當中體現,要求考生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去評析材料中老師的行為是否踐行了或者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比如說某個班上,有兩個學生始終對某一知識點不明白。
一個形象思維比較強,另一個抽象思維比較強,老師針對這兩個學生不同特點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我們就說這位老師踐行了素質教育理念當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值得我們學習。除此之外呢,老師還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重視非預期結果,將學生的一些非預期行為轉化成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