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幼兒園課程有哪些疑問
①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園本課程開發這一術語是從校本課程開發借鑒而來的。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是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由富魯馬克和麥克墨倫等人提出的。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三級課程」模式的確立,我國校本課程開發蓬勃開展起來。2001年,國家頒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激發了更多幼兒園對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我園在近幾年的園本課程開發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下面對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研究實踐、研究效果及反思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一、 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 (一)研究背景 任何研究都有相關的背景,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也不例外。 1、開發區幼兒園發展的迫切需要 開發區幼兒園始建於1993年,是區內唯一一所國辦園,也是唯一一所省級示範園。2008年11月,開發區管委投資320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開發區幼兒園喜遷新址,硬體環境大為改善,由此,幼兒園進入了內涵發展的快車道。通過認真研討,我們一致認為,開發園本課程是我園內涵發展的最核心動力,因此,園本課程開發成為當務之急,全面展開。 2、 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聚焦園所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然而教師的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卻不容樂觀,為此我們一直在尋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無疑,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為了我園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3、 現行教材的局限性 盡管目前幼教教材五花八門,但是我們卻找不到一套更適合我園的系統的課程資源。在園本教研中,我們發現現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教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產生了很多困惑。開發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了我園教師的共識。 4、 落實《綱要》精神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綱要精神,貫徹科學的兒童教育觀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命題。 (二) 相關概念 1、幼兒園課程 北師大馮曉霞教授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 2、 園本課程 王春燕、王秀萍和秦元東編著的《幼兒園課程論》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以幼兒園的環境條件為背景,以幼兒現實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而構建的課程。」 3、 園本課程開發 2004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寫的《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開發是指幼兒園組織及其成員,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關於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與幼兒園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園內外的各種教育資源所進行的課程選擇、課程生成、課程重組的相關研究與管理過程。」 二、 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一) 課程目標的適宜性研究 課程目標是對教育目標的具體化,是課程的靈魂。我園在課程目標的研究中,緊緊圍繞《綱要》提出的五領域教育目標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結合幼兒發展需要及園所教育價值取向,借鑒了多元創意課程的主題設計框架,對35個主題的五領域課程目標進行了全面改編和再造。 研究中,每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有一名主備教師完成第一稿;主備教師負責組織教研組成員研討初稿,對課程目標的適宜性進行完善,形成第二稿;第三稿由園內教研人員組織相關人員修改生成;在市區課程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一個主題的第四稿課程目標。全園35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是經過了教師第一稿,教研組第二稿,幼兒園第三稿,課程專家審定第四稿的研究歷程才得以確立。 在目標表述方式中,我們特別強調要和《綱要》中的要求一致,由站在教師角度改為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課程目標的表述。如目標「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而不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課程目標表述方式的轉變也自然帶來了教師在課程實施時角色的改變。 對於我園來說,課程目標的研究過程是整個園本課程開發中最關鍵和最艱難的階段,全園教師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35個主題中集體教育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所有課程目標的研究。完成了相關的課程目標手冊,目前,我們正在審定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程目標,計劃2014年3月完成。 (二) 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研究 目前,由於師資水平、課程理念及地方政策等因素影響,很多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選擇部分的課程開發。我園在園本課程開發中著眼全局,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本著「一日活動皆課程」的大課程觀思想,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規劃。研究中採取局部研究,逐個突破,整體推進的策略,扎實開展課程研究。 結合主題課程目標,科學規劃集體教育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生活教育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內容。我園現已完成35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集,35本區域個別化學習活動手冊,區域游戲資源包,弟子規教育資源手冊等課程資源的編輯。 (三) 課程開發過程的民主性研究 園本課程開發是集結教師、園長、課程專家、兒童、家長及社區人士的智慧的過程。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決定著園本課程開發的高度,園長的參與程度影響著園本課程開發的效度,而全體教師的參與質量則最終決定園本課程開發的信度和成敗。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教師理解課程、創造課程的過程,同時也是與原創課程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才是園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和核心力量。在研究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園本課程開發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大膽嘗試讓一線教師擔任所有課程開發項目負責人。園領導以普通參研人員身份參與課程開發,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民主平等的研究氛圍激發了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熱情,提高了研究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在全市區域活動現場會上,我園的王群、田宏傑和賀紅霞三位一線教師做典型經驗介紹。特別是年輕的王群老師作為園本課程開發中區域活動項目組組長介紹了我園區域活動課程開發的成功經驗,受到了與會者一致好評。 (四) 課程實施的締造取向研究 上世紀90年代,辛德等人在富蘭和龐弗雷特的研究基礎上,歸納出課程實施的三種價值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調試取向和締造取向。課程締造取向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的新興取向,更為強調實施者在整個實施中的地位,更為關注教育經驗的實際創造過程。因此,我園在園本課程實施中更支持締造取向,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不斷優化園本課程。 三、 園本課程開發的效果 1、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幼兒發展為本」是園本課程開發的核心理念,通過園本課程開發,幼兒的個性差異得到尊重,個別需要得到滿足,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為可能。我園幼兒在開放、多元、豐富的活動中,張揚了個性,享受了快樂,促進了發展。 2、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改進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堅定了專業信心,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能力。 3、 促進了園所的內涵發展 今年七月,我園有三項關於園本課程開發的省級課題順利結題,研究成果也多次在研討會上進行交流。近兩年,我園承辦了四次市級現場會,先後接到了兩千多人次的參觀學習。園本課程開發工作得到大家一致贊譽。 四、園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
②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與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課程與教材不搭配 常常因為備課心煩
二、同一主題開很多周課 對於收集材料 上課都不利 有些內容重復 孩子也會失去興趣
③ 幼兒園課程實施情況,存在哪些問題和建議
課程評價是課程建構、生成與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日益認識到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系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課程運作的『終點』,又是它繼續發展的起點,
④ 當前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課程與教材不搭配 常常因為備課心煩 二、同一主題開很多周課 對於收集材料 上課都不利 有些內容重復 孩子也會失去興趣
⑤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是什麼他們分別解決了幼兒園課程中的什麼問題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
基本知識體系:
課程的基礎,是指影響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主要因素。幼兒園課程與一般的學校課程相比,有其特殊之處,主要表現為:
1、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個體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強調社會需要和知識體系;
2、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兒童直接經驗的獲得,而不是間接知識的傳授;
3、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整個兒童」的發展,而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基礎
(一)心理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1、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
(1)皮亞傑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皮亞傑知識建構理論概述
皮亞傑感興趣的是發生認識論的研究。新皮亞傑主義者凱斯(Case,R)在論及皮亞傑理論對兒童認知發展研究所作的傑出貢獻時,將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思想歸納為五個方面:
A 對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往往在不同領域中獲得形式上相似的理解,可解釋為:因為這些理解都需要使用同樣基本的邏輯結構;
B 對智慧發展的確定順序具有普遍性,可解釋為:較高層次的邏輯結構是通過較低層次的結構組合而成的,因此它遵循著某種邏輯順序;
C 對未成年的兒童尚未表現的某種理解力,可解釋為:只有當一定的邏輯結構水平建構完成之後,兒童才能獲得這理解,而這種邏輯結構的建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D 嬰兒最早的動作學習與以後出現的比較復雜的學習形式間存有平行現象。
E 最後,對於兒童在能得益於某種經驗之前必須獲得一定的准備,可解釋為:在兒童尚未獲得適當的邏輯結構之前,不可能得益於某種經驗,因為他們尚無同化它的內部機制。
② 皮亞傑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皮亞傑對教師提出了三條相互關聯的建議:為兒童提供實物;讓兒童自己動手去操作;幫助兒童發展提出問題的技能以及應該懂得為什麼運算對於兒童來說是困難的。
凱斯根據他對皮亞傑理論的理解,提出了皮亞傑理論在教育中運用的一些要點,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A 兒童接受的教學應同他們能夠達到的智慧機能的類型相適應;
B 教學採取的一般方法應當能夠促進自我調節或建構的過程。
從皮亞傑理論中得到啟示,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開始強調兒童的自主活動,強調為兒童提供實物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強調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兒童的自我調節和反省抽象。皮亞傑理論使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主張教育應適合不同水平的兒童的發展,教育要促進兒童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維果茨基理論概述
維果茨基理論的核心是「無論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發展應被理解為對心理機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運用各種符號系統對心理機能的間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
② 維果茨基的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近些年來,維果茨基學派的理論已對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和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維果茨基的理論獲得啟示,幼兒園課程應該既能適合兒童發展,又能對兒童的認知具有挑戰性;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智慧的和社會交往的技能,特別重要的是獲得語言的技能;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通過提供支持,對兒童的思維提出挑戰,並使兒童獲得成功;幼兒園課程還應該為兒童提供文化工具,幫助兒童適應所處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③ 維果茨基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的比較和整合
A 邏輯思維的兩個方面
福門等人曾對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進行過一些整合,他們提出,邏輯思維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發明,其二是證實。
B 動手操作的經驗
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都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但是,維果茨基認為,動手操作首先是一種接受文化影響的模仿形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習者逐漸掌握前口頭語言的象徵意義。
C 外部規則與邏輯運算
維果茨基等人強調通過操作形成技能。在此過程中,有許多外部規則,這些外部規則以語言為中介,由專家傳遞給兒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專家控制這信息。
④ 文化工具與物理知識
維果茨基認為,知識來自成人已經發明的工具,諸如語言、玩具、電視等,其中主要是語言。兒童開始根據他所聽到別人在過去的活動中所用的語言來規范自己的行動。一旦思維建立了,兒童就會通過某些過程將語言的一些方面進行內化。認知發展的方向首先來自文化工具,然後到達兒童。這個過程並非只是簡單地記住工具特徵的過程,而是一個在自己心理水平上將外部工具重新建構的過程。
⑤ 歷史——文化學派理論與社會建構理論的異同
維果茨基與杜易斯等人的社會建構立場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A 維果茨基並沒有提出,在同伴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一個知識水平較低的兒童有可能幫助另一個兒童在較高的水平上去理解一個概念。
B 維果茨基認為,學習者經過一個由符號——指示物之間的關系逐漸到符號——符號之間關系的轉變。
C 與維果茨基相比較,杜易斯等社會建構主義者對「建構」概念的界定更為深刻。
2、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成熟理論主張人類發展過程主要是由遺傳決定的,人類的基因以系統的方式按一定的規律發展,雖然環境會影響自然的發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變這些發展模式。
被稱為兒童研究運動之父的霍爾,在兒童發展方面所作的研究,反映了發展是基於遺傳的這一觀點。霍爾的研究繼承了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他認為「個體發展復演種系發展的過程」。霍爾被認為是建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驅,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張教育應順應兒童的天性和發展規律,而不是去遵循來自外部的規則。
3、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精神分析理論是弗洛伊德首創的一個心理學流派。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源於有關無意識的早期論斷。弗洛伊德將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區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格結構說。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本我是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它急切的尋找出路,要求盡快得到滿足;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主要是對本我的控制和壓抑;超我則是人格的最高層,它指導自我,限制自我。
4、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1)理論概述
行為主義理論家反對內省,否認意識,認為對人的心理研究應當集中於可觀察的行為,主張運用實驗方法進行研究。
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斯金納在許多方面堅持華生的早期行為主義立場,認為行為科學家的任務就是在實驗者所控制的刺激條件和有機體的反應之問建立函數關系。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並根據強化原理設計了各種應用性技術。
(2)行為主義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行為主義理論在世界范圍內曾是心理學界的主流,它曾對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例如,幼兒園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的依據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從行為目標、課程內容到課程的評價,構成目標模式的經典性程序,特別是行為目標的確立成為目標模式的邏輯起點。
(二)心理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1、把發展理論等同於教育理論,把「是什麼」的問題等同於「應當是什麼」的問題,實際上降低了發展理論作為科學的客觀性;
2、把發展作為教育的結果,強調了兒童能做什麼,而不是兒童應該做什麼,而兒童應該做什麼的問題是最有教育意義的,需要從哲學和倫理學上來闡明,而不是發展理論所能解決的;
3、過分依賴發展理論,就會使教育者將社會價值的問題擱置一邊;
4、依賴於發展理論來決定教育目標,會模糊教學內容的政治傾向性,意在指出課程的選擇應由發展的適宜性來確定,而非政治的和道德的優先性來確定;
5、任何發展理論都有兩種假設,一是可以用發展理論來解釋和預言的有關兒童發展和行為的部分要多於任何其他理論要解釋和預言的部分,二是認可那些由系統的理論來解釋的行為,而否認那些不可用理論來解釋的行為;
6、發展理論的研究多以對白人兒童研究所得的結果來衡量所有種族、民族的兒童,將不符合理論結論的兒童都排除在正常兒童之外,這是不公正的。
二、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
(一)哲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1、經驗論和唯理論
經驗論者的基本立場是,在人的頭腦之外,還存在一個現實的世界,它完全獨立於人的認知過程,主體通過感知,反映了客觀存在的知識。
經驗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英國近代哲學家洛克,他提出了徹底經驗論的「白板說」,即兒童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麼式樣的」,他認為,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知識歸根到底是來源於經驗的。
洛克的「白板說」源於亞里士多德的「蠟塊說」。當亞里士多德說,心靈對金戒指的反應,就像蠟塊上印上了金戒指的圖紋,而不是黃金本身時,這種論調雖有質與形相分離之嫌,但其中卻包含了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
唯理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畢達哥拉斯的神秘的「數」觀念和柏拉圖的理念論,但是,作為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白板說相對立的唯理論,則主要是由笛卡兒、萊布尼茨和康德加以繼承和發揚。
笛卡兒認為,人的觀念有三個來源,這就是天賦的、外來的和虛構的。天賦觀念是人的一種能力,來自自己的本性。在笛卡兒看來,認識自然的唯一途徑是理性的演繹,而演繹要求一些普遍的概念或公理作為其出發點,這些概念和公理是天賦的。
康德在認識論上的基本傾向是想要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白板說」和「天賦觀念」,他一方面不滿意唯理論和「天賦論」的專制和獨斷,另一方面,他又覺得經驗論和「白板說」過分淺薄,他把認識看成是從感性到悟性,再由悟性到理性的發展過程。
福祿貝爾的哲學觀是唯心主義的,他相信,沒有經驗,理念也能被抽象地確證,經驗僅能表明理念,而不能創造理念。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帶有宗教的神秘色彩,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統一體,其中心是神,人和宇宙萬物普遍具有神的本原。他認為,兒童具有活動、認識、藝術和宗教四種本能,其中活動的本能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為創造的本能,教育就是要促進這種本能的發展。他強調教育游戲是兒童早期教育的基礎,他為兒童設計的名為恩物的游戲材料均具有象徵意義,旨在通過恩物開發兒童的發展潛能。
福祿貝爾積木是由圓形、三角形和四角形三種基本形狀組成,基於顏色、形狀及數量都是上天賜予的想法,這些玩具稱為「恩物」。
蒙台梭利設計的課程反映了相當強烈的經驗主義色彩。她強調兒童的感官訓練和肌肉聯系,設計了一整套訓練感覺活動的教具和發展動作的器械、設備,讓兒童在教師創造的環境中實現自我教育。
2、實用主義哲學
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站在經驗論和唯理論之外,把經驗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主體與客體之間連續不斷相互作用的產物,兒童的生活是一個整體,而教育機構為他們提供的各種學科卻將他們的世界割裂和分解了。
(二)哲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為什麼說哲學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
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哲學為課程提供有關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性質、知識的類別、認識過程以及知識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認識,所有這一切,對於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對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的判斷、幼兒園課程設計模式的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和選擇等都會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
從不同的哲學立場出發,會有不同的知識觀,就會對兒童早期的生活和未來生活的成功需要什麼知識持有不同的看法,從而對如何編制幼兒園課程有不同的做法。盡管在考察幼兒園課程基礎時,似乎有偏重於心理學的傾向,但是,正如埃爾金德所言,「考慮兒童發展理論對於確定我們如何去教兒童是重要的,但是,兒童發展理論不可能單獨就為我們應該教些什麼提供指導」。
三、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在社會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特別是20世紀初教育社會學從社會學中分化出來以後,研究者們開始在社會背景下從不同的角度透析社會與課程的關系,形成了功能理論、沖突理論、解釋理論等不同的流派。社會學提供社會發展、政治經濟變革、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思想,社會學的研究指出,課程是受社會各種因素影響,並受不同社會觀支配的。
與學校課程相比較,幼兒園課程似乎較少受社會因素影響和制約,但是事實上,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等社會因素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幼兒園課程。例如,政治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幼兒園課程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文化不僅決定了個體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培養人的教育機構的發展方向。課程以及構成課程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和價值體系等,在每個社會中都是由社會文化衍生出來的。
布魯納曾對自己的親身經歷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課程改革運動的失敗發表過意見,他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了。」因為「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
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早期,一批對跨文化研究有興趣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曾對美國當今社會主要的文化組成群體在家庭組成、家庭成員的角色、家庭成員期待、兒童培養和訓練、親戚關系、價值觀和信仰、人的內在特徵、教育和學習特徵、對文化的認同、態度、問題解決的方式等方面作過大量的對比研究。
研究者們相信,家庭文化上的差異與兒童的學習背景、發展變化和社會調整是緊密相連的,為兒童編制的課程是不可能脫離這些文化背景的。
在對社會文化強調的呼聲中,全美早期教育協會在1997年新版的指南中,對於在知識體中充分考慮兒童生活和學習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作了強調,並將這一點與修改以前的「發展適宜性課程」的另兩個方面(適合年齡和適合個體差異)並列,作為該組織對發展適宜性課程概念的基本陳述:
1、關於兒童發展和學習的知識,即與人類年齡特徵相連的知識,允許人們在兒童的年齡范圍里對什麼樣的活動、材料、交互作用或經驗是安全的、健康的,兒童對此有興趣的、可完成的,並對兒童有挑戰性的等作出一般的預測;
2、關於群體中每一個個體兒童的長處、興趣和需要的知識能被用於適合個體差異和對個體差異作出反應;
3、關於兒童生活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能保證兒童的學習經驗對兒童本人及其家庭是有意義的、有關聯的和受到尊重的。
所以,為什麼說社會學也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呢?因為,幼兒園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會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同時也會因其保存、傳遞或重建社會文化的職能而對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產生作用。即使是為學齡前兒童編制的課程,其背後也隱含著與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等相適合的基本假使和價值取向。
⑥ 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遇到了哪些問題
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對教師的要求太高,許多教師不能用好課程。例如:課程中的許多活動設計涉及的領域多,往往在各領域跳來跳去,沒有主次之分,使教師在教學時很難把握。又如多數活動設計忽略兒童年齡特點、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階段水平,實施時不得不由教師重新調整設計,極大地挑戰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由於把握不當而出差錯,特別是新手老師。 2、對幼兒園各項設施的要求太高:課程強調兒童的自主學習、區域活動,本來是很好的事。可是農村幼兒園班級規模過大,場地和教育資源有限,使區域活動很難得到真正有效的開展。本課程的編制者只將關注點放在城市示範性幼兒園之上,不了解農村幼兒園的實際。
⑦ 幼兒園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方面
1、追隨新編教材,常換常新,教師無所適從。一個幼兒園往往同時用好幾套教材,教材經常更換,教師也跟著教材團團轉。如此下來,教師只能永遠跟著教材走,而不能真正領悟到教材所蘊含的課程實質。
2、幼兒園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以往的分科教學,在活動中只需要完成該學科(領域)的課程目標即可,但綜合性課程推廣以來,課程目標要從多個維度去實現,因此其難度也就有所加大,需要教師具有綜合的素養和能力。習慣於分科教學的老師在開展綜合性課程時,容易將不同領域的內容生拼硬湊在一起,從而失去整合的意義。
3、課程實施者即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影響超過了兒童。老師對課程具有絕對的掌控權,教師往往決定著孩子學什麼玩什麼,在課程方面,孩子很少有自主權。新課程改革強調課程的多元化自主化,強調課程應當以兒童為中心,以滿足兒童的目的為需要。
4、教學與游戲之間的矛盾加劇。在教育理念上,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認為兒童的主要活動應該是游戲。然而,一些教師在操作層面上泛化了游戲,將由教師發起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都稱作為游戲,模糊了兒童自己生成的活動與教師預設的活動之間的界限,結果使「兒童游戲」變成了「游戲兒童」,這樣不僅難以獲得兒童游戲的教育價值,也難以獲得教學活動應有的教育價值。
5、過於追求園本課程的開發,盲目跟風,園本課程的質量與水平得不到保障。幼兒園作為課程的實施場所,對於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幼兒的具有最好的發言權,然而這並不代表每個幼兒園都具備開發園本課程的水平和能力,一味追求開發新課程,可能會使園本課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盡管近年來幼兒園師資的整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開發課程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即使是水平較高的教師和園長,也不能輕易開發和把握好課程。
6、課程評價依然重結果輕過程。
雖然新課改認為課程評價應該一改過去的終結性評價,多進行過程性評價,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們還是更多的去關注教育目標的完成度,如孩子是不是已經掌握了5以內的點數,是不是能夠完整地說出一段故事,是不是能夠連續拍10個球等,而忽視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其實,在幼兒教育中,只要孩子與以前相比有所進步,我們就應該予以鼓勵,不應該以同樣的標准來要求所有的孩子,對孩子的評價也應該以過程性的評價為主,鼓勵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⑧ 學習「幼兒園教育活動課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不知道你要進行什麼樣的活動,簡單說倆個把,第一就是要先保證孩子的安全(比如什麼消防安全活動就會有逃生演練)第二就是緊扣主題。
⑨ 我想問一下,關於幼兒園課程的一些相關問題
一、根基性:幼兒園課程的性質定位 幼兒園課程的獨特性,最重要的是體現在「根基性」這一性質定位上。 第 一,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服從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原則和基本要求,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流和支撐。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呈現著以下特點: 首先,要構建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的新體系。...體系的構建必然是一次根本性變革和全面建設,因此,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材的更新換代,也不僅僅是課程標准的研製,而是從培養目標到課程功能、課程結構等具體目標,以及課程管理政策、教師的課程准備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首先要確定培養目標。培養目標中,要把培養學生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革命傳統和現代意識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要求培養的學生是優秀的世界公民並且是永遠的中國人,「現代傳統」將成為教育追求的目標。還要重視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在基礎教育階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為學生構建合理的、良好的素質結構。培養目標還第一次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列入其中,這就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以上這些也應該是幼兒發展的要求,應當成為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新課題。 其次,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六個方面規定了具體目標。一是課程功能。既要關注知識與技能,也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更要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二是課程結構。強調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三是課程的內容。要更加關注學生生活的經驗、興趣和需要。要與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科技的發展相結合,讓生活進入課程,進入課堂;四是課程實施。要指導和幫助學生構建學習方式,既要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式.又要關注學習方式的個性化;五是課程評價。它不僅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杠桿。要確立「課程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促進」等一些基本理念;六是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意義地方相學校分享課程管理許可權,為地方和學校留出更多的課程空間。有空間才可能有課程的多樣性,多樣才會有選擇,有選擇才能有發展。 此外,課程改革是一個民主參與、開放的過程,它越來越需要各方面專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參與。課程決策的民主和開放必然帶來各種思想、觀念的碰撞,必然拓寬課程視野、使課程更加貼近教育實際,更加符合未來的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應該「跳出」幼兒教育的圈子,從更廣闊的視點來審視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先實驗後推廣。課程改革是行政行為,更是一項嚴肅的科學研究和試驗:課程規劃和設計是研究的過程,課程的實施是實驗的過程;真正的課程是在校園里發生的,是在研究和實驗中發展的,也是在實驗中得到論證和檢驗的;實驗的過程也是教師課程准備的過程,是教師課程能力和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 總之,要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原則和要求來指導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使幼兒園的課程改革真正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 二,幼兒園課程是非義務教育課程。幼兒教育不具有義務性、強制性、因而它更具有靈活性、豐富性。這不僅表現在辦園體制和管理體制上,也表現在課程上不僅表現在課程的內容上、也表現在課程模式上。 文化是課程的母體。課程凝煉和發展著文化。課程改革的過程實質上是構建文化、發展文化的過程。但是,長期以來,課程只是一種工具,而沒有真正成為課程文化。課程文化有法定的,更多的是師生共同構建的,因而有著更廣闊的文化構建空間,更可能體現文化的豐富性和發展性。再者,由於幼兒教育的非義務性,因此可以更靈活地引導師生在生活中、對話中學習文化,構建幼兒園課程文化。 第 三,幼兒園的課程是終身教育的根基性課程。隨著終身教育理念和框架的建立,基礎教育將會隨之發生許多變化,甚至是根本性的變革。終身教育不僅影響中小學教育,也影響著幼兒教育,使得幼兒園課程的根基性更為突出。根基性課程是一種「草根性」課程,它需要土壤、水分、陽光和各種營養,同時會在土壤里蔓延、伸展,更顯生機、活力,更具發展性。根基性課程的目標將會從幼兒發展的特點出發,著力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願望、態度和能力。和過去相比,根基性的內涵也將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將會成為幼兒發展的根基,即使是知識與技能也必定會有新的變化。在終身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根基性課程還要求對基礎和發展的關系,對基礎和創新的關系有新的認識和做法。過去,我們總是認為,要先打好基礎,然後才能發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基礎和發展、創新的簡單的線性聯系,既阻礙著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又阻礙學生「基礎」的廣度和深度。幫助兒童打基礎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規范的過程,還應該是一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過程。 二、綜合: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和組織的基本原理 課程結構和內容的綜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課程的綜合,年齡段越低綜合性越強。幼兒園課程更要加強綜合性,應以綜合課程為主,以綜合為組織的基本原理。 如何認識幼兒園課程綜合的意義?聯系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它的意義表現為:一是減少課程門類,精簡不必要的重復的課程內容,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可以比較好地解決知識發展的無限性和學校教育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主動地應答科學技術發展和時代進步對幼兒教育的新要求;三是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課程從不同學科、不同層面上的綜合,實際上是指導教師,進而指導幼兒去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四是課程的綜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去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各種事物間本來就是彼此聯系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假如我們把一個活人分解成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只能算做一具死屍。 「綜合」究竟是什麼?它不僅僅是方法、手段,更是一種觀念、是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因此,增強幼兒園課程的綜合性,不僅是課程專家、教育行政部門的任務,也是每一個幼兒園、教師的任務。每個教師都應該用綜合的觀念來指導自己課程的設計和試驗。綜合的理念確立了,教師就能自覺地進行各種層次、途徑和形式的綜合。課程的綜合性才會真正得到落實。 幼兒園的課程以五個領域來呈現和組織.這給課程的綜合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和靈活性。幼兒園課程綜合的內容包括課程內部諸因素間的綜合,各個領域間的綜合,課程和課程以外的綜合。當前,在領域內的綜合上已取得進展,應著力研究和解決課程與生活的綜合,形成大綜合的大課程。 三、提升理念: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 教育理念是只無形的「手」,它的的確確存在於管理之中,存在於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推動著我們,甚至在駕馭我們。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找到這只「手」,有沒有去建設好這只「手」,有沒有充分發揮這只「手」的積極作用。幼兒園課程改革能否成功,取決於我們有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是否得到了提升。因此,要把教育思想轉變、觀念更新放在課程改革的首位,並貫穿在整個課程改革的過程中。 首先,要提升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的理念。課程到底是什麼?有關課程的定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認為,對課程的理解應該回到課程原來的意義上去。課程原來的意義是「跑道」。對於「跑道」的理解,如果側重於「道」我們就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