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空幼兒故事幼兒園建構式課程
⑴ 幼兒園如何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
有效互動的研究報告
莆田市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課題組
內容摘要: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發展重要教育資源,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環境以促進幼兒的發展是幼兒園必須研究的一個課題。我園立足本園實際,以《綱要》為指導,以皮亞傑的建構理論和陳鶴琴對環境的相關論述為研究依據,在教育實踐中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旨在通過實踐研究提高教師對環境教育價值的認識,探索如何合理創設和利用幼兒園的各種環境,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真正推動和提高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環境 心理環境 互動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活動與表現提供機會與條件。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認為:兒童發展是在與環境互動中實現的。環境是幼兒活動的憑借,也是幼兒活動的對象,環境的影響伴隨幼兒身心成長的全過程,對促進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和心理素質的形成,對發展幼兒智力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環境不僅僅是幼兒學習的一種背景,一種支持,更是一種活動課程。因此幼兒園教育要十分重視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但在我們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忽視環境廣泛意義上的教育價值,將目光局限於外顯的教育功能上,或無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對幼兒的綜合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環境所蘊含的可能教育價值,使幼兒無形中少了一位隱性教育的教師。我們認為創設具有豐富教育價值的環境,引發幼兒不斷與環境積極「對話」,使之成為環境中真正的學習主人對幼兒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要如何有效地挖掘利用有限的環境資源,吸引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互動,使環境真正能成為影響幼兒成長的隱性課程,從而促進幼兒身心主動和諧發展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課題研究的著眼點。
縱觀目前各地園所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發現雖然大家已取得一些實質性的成果,如發現了環境對幼兒發展影響的具體表現,挖掘了不少的環境資源等,但總的來說還是較零散的,特別是在心理環境創設的研究上還非常表淺;同時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研究,並從教育實踐研究中提升、總結出教育規律這兩者間的互相轉化還較薄弱。為此我們認為無論從解決我園的實際問題角度出發,還是從實踐與環境教育理論和思想角度來說,這個研究都是十分有意義。
二、關鍵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環境。新《綱要》提出:環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教師的態度、管理方式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由此可見,幼兒園的教育環境不僅指有形的幼兒可直接參與的物質環境,如活動材料,設施等,也包含了無形的但具有可親近性的心理環境,如師幼的對話,活動氛圍等。本研究中的物質環境主要為區域材料和牆面。
(二)幼兒與環境互動。即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它不僅是指幼兒在教師有意識創設的教育環境中進行學習,還包含在幼兒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過程的自由探索和個體成長。在環境隱性剌激中與之積極互動,幼兒的學習主體意識被激發,個體的主動和諧發展將成為可能。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時間:2004年6月-2006年6月
(二)研究方法: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並根據研究需要,輔之以文獻研究、案例研討、經驗總結等方法。
四、研究目標和內容
以《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為指導思想,以皮亞傑的建構理論和陳鶴琴對環境的相關論述為依據進行研究。
(一)研究目標:
1、引導教師進一步領會新《綱要》的「環境即教育」的精神,為教師樹立環境課程論理念統一認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2、探索在教育實踐中如何深入挖掘各種教育環境資源,發揮「環境即教育」的作用,積累相關經驗。
3、探索如何加強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使幼兒主動、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研究內容:
1、創設良好的區域材料、空間,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的互動
2、創設互動牆面,促進幼兒與前面積極有效的互動
3、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促進幼兒與環境積極有效的互動
五、研究步驟
(一)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通過收集皮亞傑建構理論文章和陳鶴琴環境論述及相關教育案例,組織教師學習、分析、研討,幫助教師進一步領會新《綱要》中的「環境即教育」精神,完成從認識到行為的轉化工作,從根本上保證我園在研究中不走偏方向。
(二)制定計劃,保證課題實施方向
課題組成員碰頭,共同研究,制定課題實施的具體計劃,進行指導人員的分工;三個子課題組組長制定相應的子課題研究計劃,為課題的實施提供操作方向。
(三)實施研究,挖掘教育環境資源
在研究計劃指引下,三個子課題分別根據研究內容的特點和主要存在的問題,尋找切入點展開實踐研究,挖掘利用環境資源,收集相關研究材料,積累相關經驗。
(四)開展研討,提高分析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不定期碰頭,或進行理論學習,或案例分析,針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困難,群策群力,尋找研究突破口;子課題組成員隔周研討,交流各子課題組開展情況,分享經驗,並把困惑提出來與大家共同研究,聽取別人建議,借鑒可取經驗,取長補短;不定期邀請省級幼教專家吳荔紅教授來園進行現場診斷與指導,讓一線教師在與專家對話中得到理論指導,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子課題組不定期向全園開展觀摩匯報活動,通過展示各子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給教師的繼續研究注入新動力。
(五)改革措施,保障研究順利有序開展。
為了使研究更加順利有序地展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些相應的制度、規定的改革與調整。1、2005年1月制定子課題研究制度,並於3月開始執行,保障了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2005年3月改革了區域計劃反思記錄及案例分析記錄等的文字書寫方式,引導教師善於捕捉有價值的教育現象,進行有意義的文字記錄。如案例分析記錄調整為:情況實錄(一) →出現的問題→可能的原因→策略與調整→實錄(二)的記錄方式,使教師的觀察和分析更有針對性和深入。3、2005年4月帶班制度與保育員配班制度的改革,每天兩位教師均下班,保育員一周兩次協助組織區域活動的開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園人人參與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
這五個研究步驟根據研究需要靈活調整,以保障整個研究的順利開展。如在研究過程中,當各子課題組遇到新的困難和問題等小組無法解決時,園部課題組就組織全園教師進行集中研討,群策群力,或邀請專家來園進行現場診斷與指導,為教師的研究進行必要的啟迪與點撥。
六、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長達兩年的實踐研究中,我們本著「從教育實踐中來,到教育實踐中去」的研究原則,將課題研究放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研究與教學融合,教學為研究提供空間,研究改善了教育行為,教研並行,研教並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教師對環境創設的認識
在開展本課題研究前,只有55.8%的教師對教育環境有比較正確的認識。認為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它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創設良好物質環境的同時,更要營造對幼兒有激勵作用的良好人際環境和精神氛圍。而有38%的教師則將教育環境等同於物質環境,認為環境是指孩子可以直接接觸到的,是看到見摸得著的有形物。將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物質環境的創設,忽略或分割了精神與物質環境創設的關系。另有5.2%的教師將教育環境局限為班級環境,將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班級環境創設,將班級環境創設理解為牆飾。
經過長達兩年不斷摸索研究,有88.9%教師從狹義的環境觀中擺脫出來,較深刻的理解了《綱要》中強調以終身教育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的廣義環境觀。領悟到了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環境不僅指向有形的物,它還應包含無形的一些與幼兒進行學習活動有關的東西,如幼兒間的合作方式,教師的指導策略,教師對孩子行為的態度,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劃分及材料的准備等。它不僅涉及面廣了,層次也深了,而且從有形擴展到了無形。這些認識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它要求教師進行環境的創設時不再僅僅是把著眼點放在有形物的投放上,可能還得思考幼兒參與的方式及教師對孩子活動的指導度,包括什麼時候介入什麼時候隱身;環境的創設也不僅是指合理的活動空間的劃分與布置,更要考慮活動中活動氛圍的營造;另外材料的投放不僅要考慮年齡上的差異也要考慮同一年齡段可能出現的幼兒個體的能力差異,因此教師的觀察思考能力被提到了第一位,學會觀察成為了這個研究中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基本功。
2、明確了師幼在環境創設中的地位
環境創設的目的是引發和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作用,因此幼兒是環境創設中不可缺少的參與者。重視幼兒對環境創設的參與,把孩子當成環境的真正主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我們研究前期問卷中,有29.4%的教師認為自己班上孩子創設環境參與度高,但實際觀察發現只有17.7%的教師班上的幼兒
能真正參與環境的創設。由此可見,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高控制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教師在創設時考慮的是「我想怎樣布置?我認為應如何創設上?」。
陳鶴琴先生指出,「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因此,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引導教師將精力主要放在「我怎樣啟發、引導、支持幼兒參與,幼兒怎樣參與,我能最大可能提供什麼樣的條件」上。經過兩年的實踐,有55.6%的教師能讓幼兒真正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這種參與,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遵循幼兒年齡特點組織幼兒設計、參與收集和准備材料、參與布置、參與操作、參與管理的過程。這種參與更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使幼兒有改變環境的成就感和責任感,也助於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大班牆飾《折紙大世界》,由於教師的「放手」,幼兒就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提出見解——自己協商設計布局(天空、草地、樹,花、海洋)——師僅提供顏料,其他材料幼兒自己收集——幼兒分工合作布置背景圖——區域活動時看書折紙分類粘貼——不斷豐富——提出新問題(創設適當的漢字環境,與漢字交朋友——牆飾內容不斷拓展。)從中不難看出,在孩子全身心參與環境創設的同時,教師則隱身於整個環境創設活動的背後,相信孩子,給孩子表現的機會,並在需要時給予一定的幫助,為幼兒的繼續學習搭起橋梁。
3、積累了一定的環境創設經驗
⑴、目標物化,應用材料實現幼兒個性和諧發展。
皮亞傑認為:成人對兒童提出的新要求,必須讓孩子通過認識上的不斷運動建構新知識,成人無須強迫兒童學習,而是創設條件,鼓勵兒童通過活動材料和各種事物相互作用,認識由此發生發展。從這個層面來說,教育目標是教育活動預期要達到的目的。而活動中材料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無形的教師,會自動引導、誘發甚至直接決定幼兒進行學習活動的結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義上承載著成人即教師的教育意圖,而幼兒就是在教師這種有意識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學習的。在開展課題研究前,有高達53%的教師在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隨意性極強,只有11.8%的教師能根據目標和幼兒興趣來投放材料。兩年的研究,使教師逐步從隨意——根據目標安排——根據目標與幼兒興趣相結合——將教育目標和內容、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物化在材料之中,使幼兒通過與材料充分互動獲得相關經驗,從而實現材料的最大教育價值。如:大班建構區《房子》系列活動中,教師所擬定的階段目標是:1能有目的有計劃的選擇所需搭建材料;2、具有較強的合作游戲意識。老師便提供了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有畫報上剪下來的,也有幼兒自行設計的),幼兒據此來選擇材料建構,學習方向性就很明確了。同時為了使幼兒的合作更頻繁更自然達到第二目標,教師又提供了許多大紙箱。要將它們搭好最少需要兩種合作:第一種,將兩個以上的紙箱固定在一起時(即圍合)需要至少兩個人合作才能用透明膠將其捆好。第二種,將所有紙箱搭起來是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必須多人合作,而且要商量好才行。正是在這種指向目標的材料刺激下,幼兒主動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正是在材料的推動下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達到了教師所期望的教育目標。
⑵有效觀察,適時支持幼兒與環境有效互動
《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和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過去活動中,教師更多充當的是一個行動者。這種行動在很多時候干擾了幼兒的正常探究,阻礙了幼兒發展。如何進行有效觀察?何時介入?如何介入?是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最經常考慮的問題。從盲目行動——盲目觀察——有效關注——適宜支持,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教師逐步與幼兒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真正成為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如: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金魚》中「給金魚餵食的方法」:剛開始小朋友帶來的魚食都懸掛在自己的魚缸邊,由金魚的小主人來給金魚餵食,可不久出現了其他幼兒亂喂撐死金魚的現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幼兒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討論之初,教師扮演了傾聽者和觀察者的身份,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幼兒的觀點進入無法統一,已經影響活動深入時,教師適時地介入了,給幼兒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那今天喂過的打勾,明天小朋友不知道這個勾是哪天的,怎麼辦?」巧妙的支持了提出有建設性意見的幼兒的觀點,又使活動推向深入。果然,在教師的設問式的「幫助」下,幼兒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活動過後,該班教師這樣寫到:我們發現,雖然孩子的思路比較膚淺,但是老師一定不要急於告訴幼兒解決的辦法,而是會懂得引導孩子利用他們已學過的本領,一步一步地學會把問題解決好。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又成功地解決了一個問題,都興奮極了,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了,對學習的態度也會越來越積極。
⑶合理布局,發揮有限空間的無限教育價值
由於幼兒人數偏多,班級活動空間相對局限,活動空間的安排與利用是否合理,不但直接關繫到幼兒間的交往與活動,也間接影響到幼兒的學習情緒和深層次探索學習的可能。如此,做好這一空間拓展的研究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小班教師根據自理區所操作的材料比較多,需要的空間比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動室左邊,把左邊三小組的桌子拼在一起,盡量減少桌子的空間佔位,騰出較大的空位使幼兒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時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這樣幼兒可以圍著大桌子,以流水線的形式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材料。她們還改變了數學區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靜操作的數學區移到活動室最前方靠牆的位置,鋪上軟毯,圍上小矮牆,佔位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大嘴巴小動物和天線寶寶紙盒等都粘貼在牆上,省去了擺放桌子的空間位置,充分利用牆面的作用,拓寬了有限的空間。還有一些數量配對或按數取物等活動也可以輕松地坐在地毯上完成,既能安靜操作又便於交流。另外用小矮櫃隔離的這種低隔斷使教師的視線能隨時注意幼兒的活動情況,有利於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在區域的流動與合作就更頻繁了,互動更積極,環境的教育價值被充分挖掘出來了。
4、創設互動牆,中的物質挖掘了牆面環境的三大功能
(1)教育功能。環境對幼兒的教育功能是得到幼教同行普遍認同的。在我們研究中,「主題牆面」為孩子在主題活動中的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中班主題活動《蛋寶寶》中,幼兒利用圖畫和照片,剪報等形式將主題牆鋪設得豐富多彩,同時還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增添了多個版面,如「我的發現」、「蛋蛋超市」、「蛋蛋創意坊」等,將教室的氛圍充斥在「蛋」這個氣氛中。每個版面都能讓老師、家長感受到幼兒學習、探索的過程和在探索過程中表現出的想法和智慧。可以說幼兒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將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將自己的收獲通過牆面環境充分的得到展示,使牆面環境成為「會說話」的展示平台。
(2)提醒功能。環境是可以「說話」的,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誘發孩子積極行為,讓孩子憑借自身的思考、判斷、協商與環境相互作用,不斷獲得經驗,建構自我服務意識,而且牆面環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在提醒幼兒應該怎麼做。如中班的案例「水龍頭的創意,」教師通過將幼兒討論得出的洗手注意事項以圖示的形式是呈現於盥洗室牆面上,孩子的洗手規則自然而然形成了。
(3)派生功能。牆面環境的作用不僅是引發幼兒的互動活動行為,也不是幼兒單純與牆面環境的直接互動,它也可能是牆面環境所給予的刺激,是從牆面環境互動中所延伸出的一系列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牆面環境就如一個引子,如果沒有了一定的牆面環境給孩子的剌激,可能也就沒有了後面一系列探索學習活動。中班的案例《爭取床頭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於牆面上的一些掛勾引發孩子的思考,孩子提出了要如何放置午睡時衣物這個問題,並由此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如競選活動「毛遂自薦」、「畫申請書」等。
5、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范疇的研究方法
「心理環境的創設」是一個較為抽象范疇的研究,對於缺乏相關理論支撐的一線教師來說,這個研究無疑是一個挑戰。在經歷了迷茫,摸索,嘗試、領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找到了個案例研究做為研究的抓手,為我們進行「良好心理環境的創設」的研究打開了一個思路。由於個案研究的研究對象具體明確,研究視點集中,教師可以邊研究邊學習邊調整,這為以後的案例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個案研究《陳茜小朋友情緒化的原因及改進策略》中,教師通過收集相關理論文章,小組研討等活動學慣用相關理論來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學會了分析孩子行為背後可能的心理原因;在個案研究《占雲飛拒吃點心》中,教師已能嘗試從心理范疇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表現,並藉助心理學研究方法對整個研究進行跟蹤記錄,通過VCD攝像、照片、文字記錄等方式盡可能地保留了研究過程中幼兒與教師所創設的心理環境互動的痕跡,很好地再現了整個研究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們把研究目光轉向了幼兒園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如幼兒午睡困難、幼兒周一拒絕來園等現象,在觀察基礎上嘗試運用心理學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和表現來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通過解讀孩子的心理,營造出幼兒樂於接受的集體氛圍,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態,提高了幼兒的生活學習質量。在這個研究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一套較為科學的研究記錄方式:原始觀察→分析幼兒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尋找研究切入口→採取策略→再次觀察→推進干預等……為心理范疇的研究積累了經驗。
6、尋找到了良好心理環境的基本判斷指標
在不斷研究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心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心理環境卻不是不可觸摸,無法感知的。相反,它是可視的,物化的,即良好的心理環境是可以通過外部的可感知的現象,如師幼間的平等關系,教師的言行態度,班級愉快的活動氛圍等指標來判斷的,它是有「章」可循的。這一認識從根本上支持了我們子課題的研究思路,也使幼兒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得到了生動活潑的發展。
(1)尊重,理解幼兒,把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總覽《綱要》,我們深深感到其中貫穿著這樣一種思想——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種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們「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面的個體差異。」幼兒是一個體的人,來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著獨特人格和性格特點,教師要用一種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看到他們的現實水平也相信他們的發展可能。只有這樣才能以一種包容,接納的心態去面對每個孩子,才有可能促進每個孩子的成長。在小小(1)班個案研究《姚益欣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原因與策略》中,教師在發現孩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後,尊重幼兒的選擇意願讓她坐一旁先看別人活動,而不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在認真觀察後老師發現孩子行為背後是有原因的,這個孩子從小就性格內向,較少和同伴玩。游戲是孩子的最愛,有心的教師利用孩子愛玩游戲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師一起玩,再慢慢過渡到參加集體活動,孩子的社會性行為在老師的理解與等待中萌發了,很快就成為了集體中的一員。而在案例《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迎接幼兒愉快來園》研究中,教師遵循陳鶴琴所提倡的「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兒在來園時的個人感受和表現,在幼兒來園時不再誘導幼兒一定得問好,由此減輕孩子心理負擔,隨後教師嘗試了解幼兒的心情及行為表現的原因,並從改變自身的行為方式入手:如先問好,和孩子談談心等方法開始,逐步讓幼兒開口,樂意和老師問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的愉快情緒就從來園這一刻被調動起來。
(2)營造寬松、愉快的活動氛圍,注重幼兒的情緒體驗
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是幼兒學習知識,獲取經驗、習得能力的前提。而一個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不僅指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學習,還應包含良好的師幼、幼幼間的交往交流,教師對幼兒行為表現的反應態度等。只有當孩子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他才可能按他發展需要的方式與環境互動,那麼這個環境對他而言才是積極有效的。因此,在進行案例研究《我們愛看圖書——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中,教師實踐陳鶴琴「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教育思想,通過布置如圖書館一般的閱讀氛圍,調整圖書角位置,改變閱讀方式,播放輕聲音樂等方式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人人愛看書」的氛圍,調動了幼兒看書的興趣,同時由於教師認可幼兒不同的閱讀水平和方式,鼓勵幼兒分享交流閱讀感受,並支持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閱讀體會,使幼兒越來越原意看圖書,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閱讀真正內化為孩子自身的需要。可以說,正是在教師所創設的自然愉悅的環境中孩子將教師的教育期望一步步內化為自己的行為需求。
(3)家園協調一致,建立和諧統一的人際關系
陳鶴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總和。幼兒良好情感、態度的養成教育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培養。在本課題的所有案例研究中,家園協調一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培養幼兒傾聽能力》案例研究中,我們通過發放親子活動單「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請家長在家也為幼兒創設「輕聲細語」的語言環境,隨時督促幼兒不大聲喊叫,並以身作則,營造文明用語的交往環境,使孩子的傾聽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案例研究《我們愛看書——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中,讓家長利用周未時間帶孩子到圖書館參觀閱讀,感受圖書館安靜的閱讀氛圍,形成初步的閱讀規則意識,為幼兒良好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打下良好基礎;在其他個案如《占雲飛拒吃點心》《方子愷進餐焦慮心理分析》等研究中,我們都主動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和諧統一的心理環境。
七、結論
(一)課題研究促進教師自我成長。兩年的行動研究,使教師掌握了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通過研究過程中的自我反思,教師學會了以別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發現了自己專業方面的困惑、問題、提高了自己教育行為的自覺性和理智性。從研究成果看,通過課題研究中的專業培訓和相應理論學習,教師的理論素養得到相應的提高,對教育環境認識不到位的百分比為零,對教育環境有深刻理解的教師從原有的55.8%發展到88.9%。55.6%的教師在如何環境創設中能將目標與幼兒興趣愛好相結合?較研究前提高了43.89%,教育認識與教育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可見,行動研究法十分適合一線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教師在審視自己的實踐和教育經驗的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促進了自身專業素養和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實現了環境、教師、幼兒間的積極互動。教師的教育認識的提高和教育行為的改善不僅為幼兒創設了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更為幼兒創設了充滿關愛、溫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環境,使幼兒獲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納感,幼兒的情感、態度、行為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與環境積極互動的比率大大提高,幼兒參與率從原有的17.7%上升為55.6%,自主性上升62.5%,可見,環境、教師幼兒三者之間的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在創設良好環境的過程中,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了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汲取了經驗和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從而實現師幼雙方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展。
⑵ 勝利幼兒園大班量天空
游戲名稱及規則:1. 游戲名稱:傳遞聖火准備:3隻籃球,3個簍子,3張小椅子玩法:將每3個家庭分成三組站成三個縱隊,(以孩子、媽媽、爸爸為順序),幼兒手托聖火(小簍子上面放上籃球),以最快速度繞小椅子跑一圈,然後將手中的聖火交給媽媽,媽媽手托聖火繞椅子跑一圈,最後傳送給爸爸,爸爸跑玩後,最快完成游戲的一組為勝利。規則:1.每人雙手托聖火時要遠離身體。 2.如果聖火掉下地,則撿起來,返回起點,重新開始。參加者(六名幼兒): 2. 游戲名稱:抬花轎准備:紅蓋頭3塊,3張小椅子玩法:父母面對面雙手交叉互搭手腕,中間形成1個十字底座,然後讓寶寶自己把小腿分別跨入「十字底座」兩邊的「圈」中,坐在父母交叉的「十字底座」上。爸爸媽媽同時把寶寶抬起(如同抬花轎)一樣輕輕搖晃,上下晃動,然後向前跑,跑到小椅子處,由孩子拿起紅蓋頭蓋在頭上,再繞過小椅子跑回原地,先到者獲勝。規則:1.孩子拿紅蓋頭的時候,寶寶的腳不能碰到地面,紅蓋頭由孩子自己蓋上。2.幼兒蓋好後,雙手摟住父母,不能摸紅蓋頭。參加者(六名幼兒):3. 游戲名稱:青蛙跳准備:4張小椅子 玩法:將每4個家庭分成4組站成4個縱隊,幼兒站在前面,父親(母親)站在後面,幼兒蹲下,雙手放在頭上,作青蛙狀向前跳,當繞過小椅子時,嘴巴里發出「呱、呱、呱、」三聲,回到原地和家長擊掌後,家長繼續進行,先到者獲勝。規則:1.必須蹲下來向前跳。2.在指定地點必須要叫三聲。參加者(八名幼兒): 4. 游戲名稱:推小車准備:4副小手套,4張小椅子玩法:幼兒帶上小手套,雙手撐地,成人抓住幼兒的兩條腿,使幼兒兩腿向上呈倒立狀。幼兒兩手交替前行,成人隨其後同步前行,成人邊推邊說:「我們來推小車啦1,2,1,2,(二人速度保持一致),繞小椅子一圈。先到者獲勝。規則:幼兒的頭不能靠地。參加者(八名幼兒):
5. 游戲名稱:大腳小腳准備:4面小紅旗,4張小椅子玩法:一位家長和幼兒相對而立,幼兒將自己的小腳踩在家長的腳面上,並抱緊家長,家長手持一面紅旗舉過頭頂,帶著幼兒向前行進,行進過程中要保證幼兒的小腳不落地,以最快速度到達對面,先到達的一組為勝利。規則:幼兒的小腳踩在家長的腳面上,並抱緊家長。參加者(八名幼兒): 6. 游戲名稱:運球准備:4隻籃球,4張小椅子玩法:一位家長和孩子面對面,把一隻球夾在中間,二人合作繞小椅子一圈,最先運到的家庭獲勝。規則:1.在運球的過程中,手不許碰到球;2.途中如球掉下,則撿起球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參加者(八名幼兒)
⑶ 幼兒園教師在師生交往中以什麼角色
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人際關系和教學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的實質是師生交往。《基礎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在師生交往過程中,如果能准確的給自己的角色定位,充當好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角色,則不僅能促進師生間的關系良性發展,而且還能促進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否則,將會產生反效果,那麼,在教學過程的師生交往中,應充當哪幾種角色呢?
一、是觀察者
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比如,當一年級的小學生書寫姿勢不正確時,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用體態語言提醒他,或者手把手幫他把書寫姿勢調整過來;當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學生疲倦時,教師可以帶著大家做個游戲輕松輕松。這一切都源於教師是一位細心的觀察者。教師對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是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和促進的前提。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的講,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與學生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在課堂上「走神」,人在心不在。
例如,筆者有這樣的經歷,在聽寓言《拔苗助長》這課時,任課老師講到這個寓言的寓意,講得比較抽象,學生沒理解。由於這位沒有注意觀察的表現,只管往下講,到了時,請來講講這篇課文要告訴人們的道理時,只有兩個舉手。
曾經看過一位特級的經驗,裡面記錄了一個教學片斷:《繁星》一文中「深藍的天空懸著無數半明半暗的星」一句里的「懸」字最難理解。上課的時候她向學生出示了這句話,並點出了這個「懸」字,引出「懸」近義詞「掛」,接著以「作者為什麼不用掛而用懸」的問題引出討論。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沒弄明白,所以班裡鴉雀無聲,她特地觀察了一下孩子們的表情,個個一臉茫然。這時她發現一位學生想發言,但是沒舉手。於是她點名讓這位學生來說。學生講「掛」要靠著東西,而「懸」則不用。這時,她又發現這時其他孩子也都紛紛點頭,有的還大喊出來「對,沒錯。」她表揚了這位,又趁機讓孩子用「懸」和「掛」來造句,「天空懸著一輪明月。」「我家牆上掛著一幅畫。」……孩子們學會了這個「懸」。
兩位老師的做法,結果大不一樣。上課的時候,不能只是顧及到這節課的內容還有多少沒講,接下去是哪個環節,下一個環節怎麼講會更好,一個勁地上課趕進度,更應該及時地觀察學生的表現。這才能使收獲更多,班級里的兩極分化減小。
二、
是設計者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應根據所教學生的基本狀態和思維水平,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環境,在恰當地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獨立、創造性地學習。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設計什麼樣的問題,在什麼時候提問,都需要精心設計。比如《種魚》這一課,是由三幅圖組成的看圖學文。通過小貓種魚這一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小貓為什麼收不到魚的道理。第一段設計了兩個問題:「農民把玉米種在哪,到了秋天怎樣?你從哪兒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把玉米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是會有收獲的。第二段設計了三個問題:「農民把花生種在哪?玉米和花生為什麼要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怎麼樣?」通過上述問題,把玉米和花生聯系起來,讓學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植物,把它們種在地里,是會有收獲的。第三段設計了三個問題「小貓看見農民種玉米、花生,心裡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小貓能收到很多魚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事物的規律:玉米、花生和魚的生長條件是不一樣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種在地里;魚是養在水裡的動物,是不能種在地里的。最後通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這一問,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系起來,使學生的能力向前發展。教師是學生小組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應將合理分組,為小組提供學習材料,指導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
新課程的實施也使教師作為設計者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師肩上更沉重了。優秀的更應該是一名成功的設計者。
三、是幫助者
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排除思維障礙,尤其注意幫助學習上「暫時落後生」,以使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現代最大的改革就在於教師除了作為一名設計者以外,將越來越像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教師將會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為作必要的引導、適時的提醒是永遠不可缺少的。
的指導與幫助,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指點迷津。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有些字詞的意思不理解或者對於一些結論無法做出判斷,他們會向作為源的提供者尋求幫助,這時是主動者,是被咨詢的對象。
「討論式教學法」最有利於探究式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的顧問作用不可缺少。當學生的話題、觀點膚淺沒有價值時,就應適時出點子、指迷津,三言兩語地做出個別評價或整體評價,引導做出富有成果而不失深度與寬度的討論。
營造氛圍。課堂上需要營造氣氛,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率。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要及時地調整上課的環節,讓學生來做個文字游戲,或者來讀一讀喜歡的課文片斷,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較少發言的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讓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審時度勢。課堂像登山一樣,具有挑戰性,在攀登山頂的旅途中,將會遇到怎樣的情況無法確定,教師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變通性。教學過程是個變數,它要求具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教育機智尤為重要。教育機智包括善於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有的放矢,掌握好時機與分寸等。例如,學生在上課時說話、做小動作,教師能隨機應變,巧妙地提醒;回答問題具有創意,能適時給予表揚;某個詞語不理解,能以淺顯易懂的話來使學生明白,並讓學生做個小練習來鞏固等等。這也是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者、製作者變成為引導構建自身認知結果、發展認知能力的幫助者。
四、是傾聽者
學生受到教師的尊重,教師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對學生正確的見解給予肯定,對錯誤或片面的認識指點他們分析,不論對錯,都大力贊揚學生的這種精神,這是應有的姿態。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延長等候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果,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不急於向學生提供答案或讓其他提供答案,不讓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帶著遺憾坐下。這樣做的結果,課堂教學氣氛會變得異常活躍。
例如一位老師在上公開課《想飛的烏龜》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飛到天空是烏龜的夢想,它這次雖然掉下來了,可是它好想再飛上天空,我們來想想辦法幫烏龜實現夢想好嗎?」問題剛一提出,就有個同學高高舉起了手,老師請他來說,他站起來停了一會沒開口,邊上就有不少小聲地嘀咕:「他沒有想出來。」老師沒有馬上讓他坐下,鼓勵他想好了再說。過了一會他講道:「只在那個棍子中間放個袋子,烏龜坐在裡面,這樣它說話時,就不會掉下來啦!」復述了這個學生的想法,並表揚他想的辦法好。頓時
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各樣特別的辦法。 「在烏龜的背上綁上汽球。」 「烏龜可以坐在熱汽球飛上天空。」
「我要造輛太空飛船,送烏龜到太空,這樣飛得更遠。」
正由於耐心傾聽第一位的答案,才使班上其他積極地舉手發言,談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的肯定。
這使人想起「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這句話,這是義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人在談到教師角色時喜歡的一句隱喻。這句話是指教師要傾聽、關注孩子,並以十分真誠、愉悅的態度與孩子交往。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交往,就像拋球和接球的過程一樣:第一、拋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體,他們的目的就是拋好球、接好球;第二、拋球者與接球者之間是平等的、合作的,彼此沒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別;第三、拋接球的雙方都認真對待對方;第四、拋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勵和相互轉換的,拋球的同時准備接球。過去,我們的教師較少傾聽孩子的問題,如今,課改首先要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疑。對不對、好不好不要計較,首先要敢於開口,對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傾聽與評價,教師在語言方面盡量親近學生,能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這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課堂上,學生發言,教師熱情傾聽、積極參與、高度注意,教師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作為一位更加機敏的傾聽者。能耐心傾聽,懂得傾聽既是一種受人尊重的品質,也是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基本要求。在班級指導中,角色的不對等和的不對稱,更需要做一個傾聽者,要提供適當的場景,創造良好的氛圍,讓有時間、有心情去陳述、去解釋、去表現。
五、是欣賞者
學生的眼睛裡常常寫滿了對崇拜,也不妨時時用欣賞的目光注視。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的關注和贊賞,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場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生個體間的稟賦、品性也各有差異。要使學生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發揮,就必須拋開「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這一狹隘思想的羈絆和束縛,用善於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有一名生性好動,在班裡經常惹事生非,雖經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一次,體育在我面前表揚他繩子跳得不錯。我就讓他和其他比試了一下,果然數他最快。我鼓勵他再練習,爭取全校冠軍。此後,他一下課就拿著繩子往外跑,在操場上練習。不久後學校舉行的跳繩比賽中,他奪得了短繩項目的第一名。他所取得的這一成績,使我既意外,又驚喜。一次次苦口婆心的竟抵不上一句隨口的肯定。班會課上,我為他頒發了獎品,並號召大家學習他刻苦訓練、為集體爭光的精神。在老
師、們的一片尊重、贊揚聲中,他變得懂事了,經大家的推薦,他當上了班級的體育委員。
不同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有時欣賞他們微小的
閃光點,比喝斥其顯著的劣跡更有效。
六、是理解者
在學生心裡,最喜歡的就是能理解、信任他們的老師。因此在和交往的過程中,要扮演好理解者的角色。
翻查資料里看到這么一個例子:某校高年級的一名女學生,父母離異,隨母親一起生活,母親很少關心她。這嚴重損害了她的心理健康,因此她常在課堂上做稀奇古怪的動作,而且不講衛生。後來,在了解這名女的情況後,充分理解了她,發現她熱心。於是鼓勵她競選班上的副勞動委員。她為此連續三個晚上熬夜,寫出長達十幾條的「施政綱領」。當選副勞動委員後,這位工作積極主動,逐步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並當上了、課的課代表。
如果沒有以理解心態去了解學生,就不可能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調動她的積極性,更使得學習成績得到提高。正因為很好地扮演了理解者的角色,充分解了這個「問題學生」,讓問題沒有「問題」。
理解,讓重新認識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學校不應該只有硬性的課程、硬性的作業和考試的分數,它還應該是一個讓學生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挖掘、發揮的場所。每個的身上都蘊藏著獨特的個人潛能,的責任在於把它挖掘出來,發揚光大,以不斷提升其生命意義。
設身處地,行之有效的及時反饋,建立在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之上。要盡可能的站在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們的態度、情感和觀念,從而提高切實、有效的指導。
七、是合作者
為了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師生是合作者,學生的自主發展有賴於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而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則有賴於師生之間、之間的主體互動,既雙方通過真實的交往過程而產生的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種真實的交往固然需要雙方的默契,惟起在班級組織中,更需要作為組織內外人際溝通橋梁的發揮重大作用。
教師所代表的成人文化與學生文化交流的顯著特徵就是文化的「主體間性」,兩種文化得以交流,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在與學生互動、交往中建構起的「二人轉」。作為主體,具有主體性,這種主體性表現在師生互動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
八、是學習者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一般的簡單的教學手段、教育技術,還要掌握現代的通信技術、網路技術、教育技術、多媒體設計等現代遠程教學的理論與技術。結合《新綱要》的精神,要求要鞏固學科知識與專業知識,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與智慧,以及人對人的必須具備相當的人文素養,這點在《綱要》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與的知識是可互動的,如:
在讓觀察所收集的樹葉,葉子有四個角、五個角、三個角……其中有個學生說有八個角的葉子,但教師卻說沒見過這種葉子,學生仍堅持自己的意見,因此教師讓學生找出八個角的樹葉來證明。此例子說明教師不是全對的,不是萬能的,仍要虛心的學習,教學相長。教師在教與學生的學具有交互性和互補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相對比較年輕,思想敏銳,捕捉獲取的渠道多,往往捷足先登。應該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利用知識來補自身知識不足。
九、是研究者
課程改革和校本課程的開發,促使清晰的意識到單憑已有的知識教21世紀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緊自身的知識充電和業務提煉,必須在知識不斷更新的年代,自主學習廣泛的知識、涉獵更多的、純青教學技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跟上迅速發展的形勢,才能站在的面前問心無愧。
盧梭說過「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要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就要讓學生先喜歡你。扮演好師生交往中的各種角色,當好學習的觀察者、設計者、幫助者,生活里的傾聽者、欣賞者、理解者、合作者、學習者、研究者等,是作為一個優秀應該做到的。
⑷ 幼兒園教師的角色有哪些
玩伴,指導者,保姆等
⑸ 幼兒園體能課彩虹傘說課搞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美麗的彩虹》,本次活動選自幼兒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大班下冊科學領域,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活動准備、教學與學法、活動過程六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分析,先說一下我的設計思路,正如《綱要》中所要求的,選取事物要貼近幼兒生活,就拿"彩虹"這一自然現象來說吧,它常常出現在夏天雷雨後,雲層中的水珠大量聚集時,經過陽光的折射,就會在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但往往孩子們還未仔細欣賞時,它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讓人難以捉摸。根據以上情況便生成了《美麗的彩虹》這次活動。 接下來我對幼兒現狀進行分析:大班的孩子探索慾望強,能夠相互合作也有競爭意識,而且喜歡動手,敢於嘗試。在生活中感覺自己很棒,信息十足。《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活動《美麗的彩虹》。 二、說活動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起著指引和導向作用。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生活經驗,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彩虹,了解它有七種順序排列的色光。 2、能力目標:嘗試用多種方法製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3、情感目標: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達成以上活動目標,我制定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彩虹,了解它有七種順序排列的色光。 教學難點是:嘗試用多種方法製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四、活動准備為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游戲中,我做了以下活動准備: 1、空間准備:選擇晴天開展活動 2、物質准備:課件一份,鏡子人手一份,盆中裝滿水,圓珠筆,色拉油,白紙,三棱鏡,放大鏡,泡泡等。 五、教學與學法《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嘗試,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提問法:教師有意識地提出幼兒所關注的、感興趣的、有益於發現某種關系的問題為幼兒指引了探索的方向,減少了探索的盲目性。 2、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性的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操作活動,是幼兒獲得並理解知識的最好的方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 2、嘗試探究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不斷地嘗試失敗,最終在探索中獲得成功。使孩子們懂得真理存在於客觀事實之中,並體驗探索的樂趣。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六、活動過程為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的過程: 猜謎語,激發幼兒探究慾望--認識彩虹,了解它有七種順序排列的色光。--學習動手製造"彩虹"--交流總結--延伸活動。 我是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親身體驗,認識彩虹,了解它有七種順序排列的色光,克服重點和難點。具體過程如下: 在第一個環節中,我會以猜謎語的方式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帶入活動中。(彎彎一座橋,掛在半天腰,七色排的巧,一會不見了。請你猜猜我是誰?引導幼兒根據經驗猜出謎底--彩虹.)第二個環節是認識彩虹,了解它有七種順序排列的色光。 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幼兒自由玩鏡子。幼兒在玩中和同伴說說從水中的鏡子中找到了什麼? 2、引導幼兒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射。 3、說說自己的發現。數一數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我開始的直接提問是讓孩子們拿著鏡子在水中自由玩耍,討論自己的發現,幼兒討論的問題肯定不充分,之後我用語言提示他們"在水中把鏡子對著太陽照一照",這樣有目的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彩虹"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鏡子中能反射出七彩的顏色。 第三個環節是學習動手製造"彩虹"。 經過前一環節的介紹,幼兒對"彩虹"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這么漂亮的彩虹一會就沒有了,怎麼辦呢?"我直接把問題拋給幼兒,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孩子們肯定會說:"我們可以自己做一條'彩虹'呀?那怎麼製造'彩虹'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尋找材料,如:泡泡、放大鏡、三棱鏡、圓珠筆、白紙……幼兒自由地嘗試用多種方法製造"彩虹",教師用問題設置的方法邊觀察幼兒操作,邊及時地提出問題進行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交流、合作。本環節是運用了嘗試法和操作法,也是活動的難點之處。
⑹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方法
1
注重兒童感受,尊重幼兒年齡特徵
在我們的課堂上,不論學生年齡大小,教師都很注重自身地位,強調教師與學生的身份關系。我稱此類教師為「控制型教師」,他們不論是在講授課程還是隨堂個別輔導時,都在把控學生,比如常出現這類語匯:「你能這么(畫)」、「不能讓(顏色塗太滿)」等等控制性較強的指導詞彙。
還有一類教師,我將他們稱為「朋友型教師」,教學以朋友形式與孩子交流、互動。學前兒童處在一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對待繪畫本就是熱情滿滿,所以此時,如果教師尊重其年齡特徵,注重幼兒的感受,蹲下來與其對話,以朋友形式進行交流,恐怕幼兒對美術課堂的體驗會更加不一樣。
在上課時,教師都會用教鞭來指畫,或是敲打教鞭提醒學生注意看黑板,但美國幼兒園用的卻是一片顏色鮮艷,質地輕柔的羽毛。想像教師在引導孩子們看畫時,舉著的是一片彩色的羽毛,讓孩子們體會到的是柔和與美感,而不是木棍的冰冷僵硬。從這些細節也可以體會到教師是以「朋友」的角色在引導兒童,而不是以「控制」的形式去教授。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影
2
注重家教合作的落實,讓家長當學生
我們經常說到家教合作,但美國課堂的家教合作也使我眼前一亮。入學前,家長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擔任哪門課程的助教,之後每學期會安排一次為其兩周的培訓,共十天。時間安排在晚上六點半至九點。你的小孩在哪個年級,你就參加這個年級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就是本學期要給孩子們上課的內容,家長們先提前上一遍,同時也包括一些上課時的小技巧,比如名畫欣賞時怎麼掛畫、用羽毛指點作品、調色如何師范、多與兒童交流、提問後讓孩子們多發表意見等等,最後一次培訓課,會讓家長們練習畫一幅素描,說是練習素描基本功。
但我覺得這個環節的培訓,如果家長不經常聯系,單靠一次課程可能也解決不了基本功的問題,所以猜想此環節的安排可能是校方想掌握家長中專業美術能力如何。
這種家教合作的形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們經常說家教合作,但合作的最普遍形式是兒童在家時家長教育,在學校時交由老師教育,這種家長先進入學校培訓,再與兒童一起參與教學的形式鮮少。
▲ 家長與孩子共同進行藝術創作
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同時顧菁女士也提到,通過她本人的觀察,越是熱心參與學校活動的家長,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就比其他孩子優秀許多。確實,家長參與到學校活動中來,不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這樣在家庭教育中才能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溝通,幫助其健康成長。
3
在綜合課程中,體現美術的獨特性
我國藝術課程標准中提出了藝術教育綜合化的問題,強調既要保持藝術各學科的特點,又要防止生硬、盲目地結合。確實,藝術綜合有利於促進學生整體藝術審美修養的提升和多種能力的發展。
本書中也給我們舉出了實例——繪畫與音樂的綜合,稱為「音樂畫」。我們所常見的音樂繪畫綜合課程基本形式一般是聽音樂並用抽象形式畫出感受。另一種是在小朋友畫畫或做手工時,老師播放背景音樂來襯托氛圍。讓孩子們在愉悅的環境下,體驗繪畫的樂趣,讓課堂輕松而充滿活力,也打破了課堂的單一沉悶。
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式課堂特別注重美術專業詞彙的使用,突出美術的特有性。我注意到在他們的課堂中,從四歲左右開始,教師會告訴孩子們一些專業的繪畫詞彙,如空間(近景、中景、背景、重疊、透視)、節奏(線條、色彩、質地、重復)等等。但教授這些詞彙時教師會注重年齡變化來強化詞彙和元素的了解,從無意識到潛意識再到有意識地教授。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摘
4
審美培養從欣賞開始
美式課堂由於時間較為充沛,每次課為兩小時,前半部分多數是用來欣賞名家名畫。據本人統計,二十節課中有十三節課有名畫欣賞環節。而且在欣賞時老師撇開深奧難懂的哲學思想,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巧妙地帶領孩子了解美術作品的題材、主題、形式、風格與流派,知道一些重要的美術家和作品,同時也讓其了解美術與生活、歷史、文化的關系。
一開始我充滿疑惑,認為幼兒年齡較小,要了解這么多知識性內容恐怕有難度,但通過之後越來越多的課例發現美式課堂對於欣賞名畫作品有幾個特點:
1
對於畫作的選擇會根據年齡的不同加深欣賞范圍。3歲至5歲左右,選擇的名畫一般都是主題突出,造型簡潔、幾何形的點線面符號,這樣便於引起幼兒的聯想。6歲到7歲左右兒童的欣賞范圍會逐步擴大,增加不同類型的欣賞內容。
2
對於作品的選擇,只會選擇有代表性的、經典的、已經得到美術史認可的。對於當代藝術作品教師一般不會選擇,認為只有經過歷史沉澱後的作品才值得學習和鑒賞。
3
教師一般會選擇四至五幅名畫,所選畫作都會超越孩子的理解水平,且都是會與本節美術課主題相適應的世界名畫。教師引導時以提問為主,以此來激發兒童的興趣,教師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有教育意圖在其中。
孩子的創造力是從模仿開始的,孩子的模仿能力越強,將來創造性的潛力就越大。欣賞不同主題,不同表現形式的名畫作品,讓兒童從小接觸經典,培養審美水平,我想這應該是審美能力的第一步。
5
注重兒童體驗的過程,享受兒童分享的樂趣
由於本人在校外美術機構教學,不論是培訓機構還是家長,對孩子的美術課最看重的是其最後的作品效果,因為家長沒有辦法從其他途徑去了解課堂,了解孩子,就算隨堂陪學,恐怕也體會不了兒童內心的感受與收獲。那教師在課堂注重兒童體驗的快感與收獲時,如何讓家長也滿意,並能了解課程內容呢?
我認為兩全其美的方式是課後請家長進入課堂聽孩子分享畫面故事。首先,在兒童年幼時,將自己的畫面故事與他人分享是一個重要過程,同時通過孩子的分享也能讓家長更好的了解課堂內容。當然這個過程也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積極溝通,嘗試向家長講解課程理念讓其改變原有錯誤的觀念。在美式課堂中很注重幼兒體驗過程,同時還強調其愉悅性,例如在《小小抽象畫大師》一課中,講解馬蒂斯圖形時,教師給每人發了一個不一樣圖案的白色剪紙,要求小朋友們在畫冊上找出和自己剪紙一樣的圖形。小朋友們找得很認真,用游戲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對抽象圖形有了感覺認識和視覺敏感度。
6
注重文化多元與材料、表現技巧的多元
對於課程內容的選擇,美式課堂涉及的面很廣泛,以學習西方經典名畫為主,同時又涉及到了東方的水墨、非洲的粗麻布編織、埃及的小雕塑、印第安的圖騰等等;在藝術形式上抽象、立體、古典等風格都各有接觸;材料的選擇上,除常見的蠟筆、水彩外,泥土、糖紙、玉米衣等各種生活周邊材料都利用到藝術創作中來。對於材料的多樣性學習不僅能使作品更加豐富,同時兒童在觀看和體驗材料中也能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摘
王振宇教授在本書《序》部分提到幼兒美術不是一個「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一個「為什麼教」和「怎麼教」的問題。部分教師認為,學前兒童不必要學習技能技巧。其實,技能技巧就如同「使用說明書」,先了解了使用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去創作,對於幼兒也是同理。
艾斯納曾在《兒童的視覺與知覺的發展》一書中提到「藝術表現所需要的技巧並不能因個人年齡的提高而自然獲得,藝術的發展也並非和生理成長的進度成正比。相反,任何人(包括美術教師和藝術家)所有的所謂創作技巧,均是由當時比較有學識、經驗的人所傳授。而且許多創新技巧,更加需要各種系統性的學習過程才能獲得」,「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兒童不需要知道任何技巧就可以表達出各種藝術內容」。因此,學前兒童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技能技巧學習值得教師教授。
美式課堂注重教學過程,但作品卻有些「差強人意」。雖然說過程的愉悅性能讓兒童有快樂的體驗很重要,但作品效果的不佳,恐怕隨著兒童的審美能力提升,也會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不自信感。良好的作品成果呈現也會對提升審美能力有所幫助。作品效果好壞,不在於教師動手幫助兒童完成所謂的良好作品,而在於教師課前的准備以及課程的語言引導:
⑺ 如何寫幼兒園的閱讀心得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383696719
幼兒園分享閱讀理論與實踐培訓心得 閱讀能力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學會閱讀是幼兒成功學習的重要條件,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幼兒盡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幼兒的視野、啟迪幼兒的聰明、陶冶幼兒的性情,還可以讓幼兒藉助早期閱讀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生活經驗、表現親身體驗、表達個性情感,它為幼兒打開了一扇熟悉世界的窗口,架設起一道健康成長的階梯。我班在激發幼兒閱讀的基礎上,整合本園的教學特點、理念和實踐經驗,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孩子在興趣中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會,在實踐中運用,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現將此次學習心得如下:一、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閱讀環境,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環境的創設在閱讀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會給幼兒帶來激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二、活動中尋找好方法1、通過游戲,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活動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中班幼兒是好動、好模仿的,因此每當閱讀內容中出現有趣的角色或動作時,我們就鼓勵孩子們學一學,孩子們對此樂而不疲。在拓展活動中,又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開始了表演游戲,當孩子們戴上頭飾,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時,台上台下相互呼應,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幼兒對這些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