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⑴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提高中國人民的國名素質,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中國文學,因為新課標增加了許多名著閱讀,刪了一個單元的學習量,ok,就這樣
⑵ 新課程標准的課改目標
概括地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主要課程類型
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
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中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中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⑶ 新課標英語教學目標是什麼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
1、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英語教師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三)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本《標准》以學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在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並具有可操作性;
2、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
3、活動要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4、活動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5、活動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活動不應該僅限於課堂教學,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四)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教師應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
3、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4、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5、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五)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做到:
1、利用音像和網路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
3、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路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七)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有助於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牆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教師要善於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
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為此,教師應該做到:
1、准確把握本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語言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選擇和調整英語教學策略;
2、發展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能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
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4、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
5、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6、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
(九)遵循課時安排的高頻率原則,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
英語課程從3年級起開設,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3一6年級英語課程應遵循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的原則,每周不少於四次教學活動。3、4年級以短課時為主;5、6年級長短課時結合,長課時不低於兩課時。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班容量一般不應超過40人/班。
7一9年級和普通高中的英語課程建議每周不少於四課時。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學原則,特提供以下教學案例,僅供參考
⑷ 如何理解高中課程改革的六大目標
課程改革的六大目標
1.課程功能轉變
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於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標是知識的傳授。課堂上教師把重點放在包括考試內容的練習,並下意識地排除對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等有幫助的訓練。學生學得很辛苦,但他們的腦子里塞滿的實際上是零碎的知識,而沒有學習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要改變這一現狀只能從轉變課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轉變課程功能示意圖.
信息時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標,已經不是知識與技能,而是情感態度、思維與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知識不是衡量21世紀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據,能力和態度成為人才素質的核心內容。
因此,課程的功能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當通過課程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在新的課程中,課程功能的轉變,主要是通過制定課程標准、編寫教材、實施教育與評估來實現的。在各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編寫中,都力爭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從而實現課程功能「三位一體化」。能否在新課程中實現「三位一體化」,是衡量我國課程功能是否真正轉變的重要依據。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這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的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如何在實踐層面上落實?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
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學生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
這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例如,在基礎教育的「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顯然,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國家積極倡導各地實施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課程計劃。綜合課程的開設將會有力地改變現行課程科目過多或缺乏整合的現狀。從實踐層面講,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主要涉及各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與教師)、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以及我們的教育能給地方、學校與學生提供多少課程以供選擇。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4.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關系
課程內容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課程內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於學生探究,並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 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實現教材的高質量與多樣化。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實行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學的辦法。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考試。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試管理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改革方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繼續實行會考的地方應突出水平考試的性質,減輕學生考試的負擔。 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要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內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列名次。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教育部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制訂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訂國家課程標准,積極試行新的課程評價制度。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國家課程的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報教育部備案並組織實施。經教育部批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單獨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使用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課程的實施和開發進行指導和監督,學校有權力和責任反映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⑸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專高中課程方案(實屬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⑹ 有沒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
一、課程的定義
對課程的概念或定義,目前尚存在一些紛爭。綜觀我國對課程內涵的理解,研究者在這一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概念的定義也越來越精確。有的提出課程是學校學科及其安排和進程,如吳傑認為「課程是指一定的學科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進程。這個進程有量、質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級各類學校某級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陳俠認為「課程可以理解為為了實現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西北師大李秉德主編的《教學論》認為:「課程就是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劃及其過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指出課程是符合課程目標要求的一系列比較系統的間接經驗與學生的某些直接經驗組成的用以構成學校課程的基本材料。課程的概念揭示了各級各類學校課程共同的本質屬性。而基礎教育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基礎性。
二、課程的產生與發展
課程的產生與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但是,從課程與許多因素之間的內部聯系來分析,課程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受社會發展的要求、科學文化知識的增長和學生成長需要的制約。社會、知識、學生三因素對課程的綜合要求是課程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和經濟活動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課程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縱覽整個變革趨勢,其目標指向都是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人,其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而原有的高中英語課程總體上還是過分注重對語言知識的系統講解,過分強調記憶的功能和機械的訓練,缺乏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不夠。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還不夠緊密,與學生所學的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也需要加強。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被動的學習方式難以使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外語科目近年來逐步在改革,從重語言知識轉向重語言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的導向。
近年來,各地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有些地區和學校已經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實驗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條件較好的高中,高中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的教學條件、課程的資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已有明顯的提高。現行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已不能適應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的需要。我國的這次基礎教育整體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的特點。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紀的每一位高中畢業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語語言素養,也就是具備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使他們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具有終身學習所必備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這一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應該成為普通高中教育為每個學生未來發展所創設的平台和機會。同時,高中課程還應在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語言能力的基礎上,使他們能夠按照個人的能力、潛力、特長與志趣,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和長遠發展的目標來學習適合自己的課程,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而使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成為具有體現基礎性學習、擴展性學習、提高性學習、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特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和表現提供機會和條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建立了新的評價體系,使評價有利於激勵學生學習,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和具有創造性地參與學習活動,也使評價更加公正、全面和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引導高中英語課程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學英語和用英語的能力,學用結合,促進積極思維和有效表達。特別是在今天的信息社會,學會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高中階段應該特別重視對這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為他們今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把英語課程的設置同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聯系起來,強調了英語課程對促進對外交往和增強國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指出,「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開設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7)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擴展閱讀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
1、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構建體現先進教育思想理念的、開放兼容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在總結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方案,給學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動時間,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2、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方案。堅持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宗旨,把指導和規范學校全面落實課程方案,突破課程實施的薄弱環節作為重要任務。嚴格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技術、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
3、大力推進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作為深化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使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要以各學科課程標准為依據組織教學。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4、健全和完善考試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強誠信機制建設,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加強對中考改革的評估和指導,強化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高中招生錄取中的作用。
⑻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目標具體指的是什麼
語言知識目標包括有語音,詞彙,語法的教學,技能目標主要是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
⑼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是什麼
提出課程是學校學科及其安排和進程,如吳傑認為「課程是指一定的學科有目回的有計劃的教學進程。答這個進程有量、質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級各類學校某級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陳俠認為「課程可以理解為為了實現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西北師大李秉德主編的《教學論》認為:「課程就是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劃及其過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指出課程是符合課程目標要求的一系列比較系統的間接經驗與學生的某些直接經驗組成的用以構成學校課程的基本材料。課程的概念揭示了各級各類學校課程共同的本質屬性。而基礎教育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基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