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表是顯性課程
A. 學校課程是顯性課程還是隱性課程
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近年來,文化建設成為許多學校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提升辦學品位的重要舉措。學校文化建設的發展是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共同作用的成果,一向不為人知的隱性課程因而得到空前的重視。
「隱性課程」一詞是由美國學者傑克遜1968首次提出來的,屬於一種「不說話的教材」。隱性課程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具有觀念性、物質性、制度性和心理性等多種表現形式。
顯性課程也叫顯在課程、正規課程、官方課程,指的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劃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有組織的課外活動。相對於顯性課程,隱性課程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文化建設的推動下,隱性課程正日益被廣大學校和教師所接受、研究,並積極挖掘其豐富的教育潛能,促進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關系
課程的最大價值是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要以學生發展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讓學生積極地自主參與。
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並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滲透、影響,一起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因此,用整合思想將二者統一起來,應成為學校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關系密切, 可謂難分難解, 而學校經驗的成功與失敗,愉悅與傷悲, 就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中進行。顯性課程較側重於知識和技能的層面, 而隱性課程則主要是情、意方面的學習, 但兩者之間也互相影響。顯性和隱性並非固定一成不變, 兩者互動互補,使學校課程由顯性到隱性的深層發展,范圍也不斷擴大。
有效整合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策略
一.優化育人環境,彰顯隱性課程影響力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育人工作重要一環,不僅僅是一個校園景觀,所展示的是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和全校師生的精神風貌。一個好的校園文化,能起到凝聚人心、激發鬥志以及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傳統和文化的再挖掘。學校的傳統課程和學校多年的文化積淀都包含著大量的課程建設方面的經驗。在建設課程的過程中,對傳統課程和文化積淀的提煉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視實踐體驗活動。隱性課程的重要特點就是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逐漸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有意識性與無意識性的辨證統一。學生對這種影響就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從情感上接受了這些影響,所以這些影響一旦產生,就會持久地發揮作用。
隱性課程的設置旨在喚醒學習自主、優化學習行為、打造共同願景、構建校本課程,將教育回歸到一個樸素的整體。它既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對過早精細化的學科課程進行一種矯正。通過一種整合的生活方式,並結合學科課程的學習,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二.圍繞三維目標,有效整合課堂中的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以校本教研為平台,使教師通過課程專業知識學習、充實和相關技能的訓練、實際應用,構建自己的課程知識,發展自己的課程技能,完善自己的課程能力結構,實現教學能力與課程能力的有機結合。
教學活動中,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相互交融與影響集中體現在三維目標的達成上。知識與能力是課堂教學出發點和歸宿,是傳統教學的內核。過程與方法,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和操作系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和動力系統。學與教的情感體驗、態度形成、價值觀的體現,是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深層次的開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實現多維目標的整合。如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強調其顯性課程的一面,「人文性」突出其隱性課程的一面,兩者缺一不可,和諧統一。
對三維目標的達成就是把將全面育人作為構建課程的根本尺度,把學生的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置於課程建構的中心地位,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層面地提供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的主動權,使課程真正成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的有力武器。
在教學評價中整合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從素質教育理念出發,著力把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改變為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教學評價要以全面發展為目標,關注其後繼發展,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強調多元評價。如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進行達標檢測,低年級學生可在「坐位體前屈」和「投沙包」兩項中選一項,在「 50米跑、立定跳遠、跳繩、踢毽子」四項中選一項參加測試,就是對將發展性評價的表現,關注了學生個性差異,增強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三.構築良好家校合作關系,釋放隱性課程力量
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家長、校外的合作夥伴關系以及在某一領域有一定專長的專家,都可能是課程建設潛在的人力資源。
在開放社會背景下,學校教育功能在弱化,社會教育力量的整合功能在增強。因此,單純依靠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觀念已經落後,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對於教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個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念修養和專業水平,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自信力,才能引領學生家長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否則,教師的教育觀念與學生家長教育觀念產生沖突,難以調解,要麼是家長對教師怨聲載道,要麼是教師被家長牽著鼻子走,孩子無所適從,教育教學陷入混亂。因此,通過教師引領學生家長,家長積極配合、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共同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念,掌握並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諧相處。
教育承載著每個家庭的幸福,也承載著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希望。教育應該讓孩子幸福,也要讓父母幸福。從而讓千家萬戶充滿歡歌笑語。教師要努力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實現每個孩子及他們家庭的幸福,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成功的教育是讓每一個參與者感受到溫暖,讓師生關系充滿溫度,讓老師與家長的關系更和諧。
通過交流溝通,整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科學、健康教育,這是美好的教育願景。
1.促進教師、學生、家長三種關系的和諧。通過培訓、溝通,在促進學生發展這前提下,家長能夠全面、快捷、及時地了解到學生、教師、學校的各種信息,減少隔閡、誤會,形成和諧的家校關系。在此基礎上,師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學生之間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處於一種和諧發展的狀態。
2.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顯活力。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和親子關系氛圍,人的個性得到充分尊重,活力自然增強。作為家長,能夠熱情、積極地配合教師實施教育;作為教師,能夠全身心地鑽研教育教學,真誠對待和研究每一個孩子,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學生學科成績和綜合素質。
3.學生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綜合素養得以提高。主持「生本教育」實驗的郭思樂教授曾說:「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後完成。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僕人。」父母和教師對於孩子成長而言,其實都要服務者,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學生個體的成長歸根結底就是自我實現。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環境對於孩子的發展意義,猶如大地給予植物生長的基本要素。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學習意識被喚醒,精神發展領域被打開,並以高度的自覺性,主動策劃、實施自己的品德修養和學習活動,朝氣蓬勃地實現自我發展。
在課程建設體系中,顯性課程是核心部分,隱性課程在深化內涵和促進外延的生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整合思想統領下,兩者和諧統一,相生相長,使課程建設更顯生機,更富活力。
B. 課程表屬於隱性課程嗎
課程表本身是一種「隱蔽的課程」,它向學生傳遞著一些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念。
C. 課程表是顯性課程還是隱性課程
是顯性課程。是公開的課程安排,師生按照課程安排進行教與學的基本活動程序,按照此安排可以有序完成有關教與學的計劃。所以是顯性課程。
D. 課程表是隱性課程還是顯性課程
隱性課來程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自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也可以說是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具有非預期性、潛在性、多樣性、不易覺察性。《教育大辭典》對其下的定義是: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顯性課程」相對。
而軍訓是有預期的課程安排,在學校課程計劃中明確規定了有學分要求的課程,希望通過軍訓培養學生紀律性等,顯然是顯性課程。
E. 屬於顯性課程的是()
選擇:選修課程。
隱形課程與顯性課程有三方面的區別:一是在學生學習的結果回上,學生在隱形課程中得答到的主要是非學術性知識,而在顯性課程中獲得的主要是學術性知識;二是在計劃性上,隱形課程是無計劃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是無意接手隱含於其中的經驗的,而顯性課程則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生有意參與的成分很大;三是在學習環境上,隱形課程是通過學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的,而顯性課程則主要是通過課題教學來進行的。
F. 貼在教室牆上的課程屬於隱性課程還是顯性課程
貼在教室牆上的課程屬於隱性課程。
G. 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區別是什麼
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同屬於課程的下位概念,從邏輯學上說,它們在內涵上應該是不相容的,在外延上兩者之和應當等於課程概念的外延。從這一原則出發,我們不難發現,如果以學生獲得的經驗是學術性的或非學術性的來限定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其外延是相容的。
如果以教育者的有意和無意、有計劃和無計劃來區分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其外延是不周延的;如果把隱性課程界定為校園文化、未預期的學習結果,則又超越了課程的內涵。因為學生在學校中獲得的經驗(不管是學術的,還是非學術的)很難說是顯性課程給的或是隱形程中習得的,人的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整體行為,不可割裂的。
任何課程都是有計劃的,如果某種東西不可計劃,那麼它至少不被稱為課程,而只能叫做偶然的影響。它們之間的區別不在於結果、計劃性或存在的環境,在於學生的接受機制和教師的呈現方式上。
拓展資料:
顯性課程:顯要特徵之一就是計劃性。可以說計劃性是區分正規課程與非正規課程的主要標志。
具體內容:列入教學計劃的學科,也就是各門學科的知識體系,是文化傳播的主體。學科課程分門別類地把不同領域的人類文化知識系統地組織起來,在學校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課程結構的主體,是培養人才的主要依據。
隱性課程是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顯性課程」相對。與其相聯的教育實踐有:能力分組、師生關系、課堂規范與過程、隱含的教材內容、學生性別差異、班級獎勵結構等;其效果體現在政治社會化、價值觀與文化道德的習得、權力觀念的形成、階級差異的加深等方面。美國學者高爾頓最早注意影響教學內容的非正式系統,他在《中學社會系統》中認為,中學生的個體行為是與其在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聯系的。
1 觀念性隱性課程。包括隱藏於顯性課程之中的意識形態,學校的校風、學風,有關領導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價值觀、知識觀、教學風格、教學指導思想等。
2 物質性隱性課程。包括學校建築、教室的布置、校園環境等。
3 制度性隱性課程。包括學校管理體制、學校組織機構、班級管理方式、班級運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