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語文新課程研究的背景意義

語文新課程研究的背景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2-18 08:27:37

A. 淺談在新課標背景下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被譽為「詩中之詩」。它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藝術形式和基礎教育教學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清末學塾教育的消亡,對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也消失了。現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開掘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更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並強調:「語文課程不僅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教學資源……」(1)因此,語文教師要善於組織和開掘學生感興趣的資源,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悟,讓豐厚的語文內涵彰顯出來,從而實現學生與語言文化的互動聯系,真正體現學習資源的價值和地位,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好載體。
對聯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對聯知識雖然在教科書中沒有系統講解甚至沒有要求,但是對聯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藝術。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顯見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曾經說過,對聯不僅能夠體現漢語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條檢測功能:他從四個方面予以說明:一,「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知分別虛實字及其應用」;二,「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別平仄聲」;三,「對對子可以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對子可以測驗思想條理」。(《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簡而言之,對聯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應當再次得到積極的利用和開發。
一,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靈魂――人文性
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就說過:「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蘊的薄弱是當今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現今的語文學習中常常是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質和量的積累,對傳統文學樣式的運用意識就更淡薄了。語文教學的「中國特色」,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聯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文學遺產,是一種凝縮了的藝術。它的獨特之處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它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有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而抒發情感。讓人在品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對聯文辭的精煉和民族文化與精神的深邃。
二,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工具性
對聯除了作為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教學方式,古之人對於對聯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張志公先生在他的《傳統語文教學的得失》一文中說:「屬對(即對聯),古已有之,到了近體詩(律詩、絕句)時期,成了一種格律,詩里的某兩句必須成對。屬對這種語文教學方法的形成,顯然和近體詩有淵源關系,然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作詩的范圍,發展成一種教學手段了。」(2)文史學家周劭先生曾說過:「在中國文學各種有韻之文的體裁中,如駢文、詩詞、賦銘,都要以對聯為基礎。所以過去的讀書人,無不以對對子為基本功,這門基本功練好了,才能進入各種體裁的領域中。」(3)
更為巧合的是,對聯訓練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跟現代語言學教學理論不謀而合。「人類學習說話,是從獨詞句開始到雙詞句,語言的基本奧秘已經開始滲入這個思維過程中,獨詞句體現詞和事物的聯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雙詞句體現造句的原理,進而掌握表示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的虛詞。」 (4)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恰好是該理論的絕佳例證,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滿懷深情地寫到:「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給我讀的書逐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學者錢劍夫先生回憶自己小學「對課」的經歷:「每日放學時由國文教師出對,能對出者先歸。一年級一字,如天對地,馬對牛之類;二年級二字,如天高對地厚,白馬對黃牛之類;三年級三字;四年級四字……」可以說,對聯訓練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過程。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三, 對聯教學體現了師生平等的主體地位和主體關系
對聯教學雖然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它卻不受其漫長的歷史所影響,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師生當堂的對聯訓練,使得枯燥呆板的課堂充滿生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促進教師角色的變化,即師生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創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學充滿人文關懷,面對詞與片語構成的挑戰,教師和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即思維的起點上。在更多情況下,教師的思維敏捷程度以及發散程度都未必高於學生,特別到了師生互相提問的環節,對聯的答案已經超出預先的設定,更多的體現的是開放性和探究性,這樣就更加體現師生的平等的主體關系,課堂的教學更加的開放,包容,充滿激勵,師生之間進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與情感的溝通。這種課堂氛圍,是無法刻意營造的,它不是教師個人知識權威的體現,也不是學生的被動表現,而真正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 對聯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培養
(一) 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求知慾是強烈的,特別是對於自己所感興趣的知識,但是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往往與題目設計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有密切的關系,問題的挑戰性越強,引起探求和解決的要求也就越強。對聯是詞的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並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課文中常見詞語,這樣的特點就使其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創造的空間。對聯中包含有大量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內容,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個性,美德,心態,風俗等等,對學生性的確激發乃至心靈的觸動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恰如其分地運用對聯,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妙用,使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如在教授《鴻門宴》時,我運用了這樣一副對聯的導入課文:「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我先將這副對聯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後問學生這副對聯說的是誰。當學生回答出說的是樊噲時,我又結合課文解釋這副對聯豐富的內涵,(魯肅不如樊噲,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蕭何,武不如文)學生發出一陣感嘆,深感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熱打鐵簡介《鴻門宴》文章背景。這樣導入,既自然生動,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二) 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創造力
對聯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達的語言形式,就像戴著枷鎖跳舞,要想表達的貼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須要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和創造力,怎樣才能從成千上萬個詞語中選擇出最恰當的詞,還要把它們迅速有機的串聯起來,成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義,有感情,有順序,有趣味的話。通過對聯訓練,學生從語言最細微的基礎開始起步,學會煉字,篩選詞語,寫出優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個有序的漸進的過程,由此可見,對聯是學生思維寫作訓練的利器。「錢鍾書說:「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對聯創作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是一個充滿嘗試和知識內化遷移的過程,也是知情統一的知識獲得過程。而動態的探究過程才更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在對知識積累加工的同時,能讓學生自主體驗情感,在方寸間發現感受詞彙內在的豐富內涵與背景,使學生的創造力真正體現和發揮。
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運用對聯訓練學生的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楊修之死》一文後,讓學生用對聯的形式評價楊修,學生概括為:「一張巧嘴,道破天機:兩片薄唇,召來橫禍」這副對聯高度地概括了楊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對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又如學生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內容概括為:「百草樂園,自然熏陶;三味書屋,文明教化。」可謂一目瞭然。這種做法,比只串講課文字詞,不分析其內容主旨,多了一層能力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到位。再如在復習古詩文時,我設計了「東臨碣石觀滄海」,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寫出「西望星漢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聯,而且都出自學過的古詩文(分別出自曹操《觀滄海》,蘇軾《江城子》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等),此類對聯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渾然一體。
(三)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對聯除去作為語言思維練習之外,在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是《新課標》中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是發展學生健康個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對聯不但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文字的藝術,是與繪畫書法等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藝術緊密結合的。對聯外形整齊,節奏和諧,具有繪畫美、節奏美、建築美等特點。尤其是很多對聯構思精巧,意境深遠,能夠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我國人民自古就有寫對聯的習慣,例如我們最熟悉的春聯「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人勤物阜,國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歷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對聯當成自己明志的載體,將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乃至全副身心,滿腔熱忱全部展示出來,使其成為不朽的傑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東林黨人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幅對聯已經成為愛國主義的象徵。而蒲松齡的「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通過歌頌項羽、勾踐以自勉,表明自己奮發的態度和不羈的個性。
在教學中我經常選擇那些內涵深刻,內容豐富,構思巧妙的對聯,介紹給學生,並進行評價和鑒賞;另外還讓學生自選對聯,寫鑒賞文章,然後互相交流,進而能夠自主進行創作學生們徜徉在高雅的文藝創作和欣賞的海洋中,所獲良多,對於我個人教學研究來講,受益匪淺。
本文的寫作目的並非是想刻意拔高對聯教學的地位。我認為在現行的《新課標》的良好背景下,能夠重新拾起傳統文化的瑰寶,並且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繼承和發揚有中國特色的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優點,這就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幸福。讓我們以此文共勉,期待語文教學春天的來臨。

B. 語文教研活動的意義

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另一種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習、交流經驗的方式,「他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活動可以相互學習並借鑒別人的經驗、理念、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實踐中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有時候對某一問題,通過交流會使我們彷彿有豁然開朗的清爽之感覺,這樣在學習、交流、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
「教而不研則愚,研而不教則虛。」教與研本應是互為依託、相互促進。教乃研之基礎,研乃教之利器,教學與教研猶如兩扇翅膀,是平衡教師專業發展的經緯,可以推動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教研活動,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教師只有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教研,像蜜蜂采蜜一樣,採的百花方可釀成蜜,否則就會故步自封,甚至夜郎自大。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必須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去參與其中,一定要克服教師之間的文人相輕的冷氣,彎下腰來,俯下身來,虛心學習,不可驕傲自大,更不可居高臨下,要謙虛,要真誠。田野里,只有成熟而飽滿的麥穗才是低下頭的,而那些昂頭挺胸的往往是那些不成熟不豐富的穗子,成熟的教師也應該是這樣,明亮而不刺眼,謙遜而又虛懷若谷。只有把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游刃有餘地在三尺講台上任意揮灑,激揚文字,揮灑教學的江山。只有通過教研的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迅速,否則會步履蹣跚,舉步沉重。只有能力得到發展,才能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教而不研則淺,沒有教研的指導,沒有教研的氛圍,缺乏研究和探索的氣息,就達不到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高度,有可能處於盲人摸象的境況。

C.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最佳答案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 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

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EPD課堂教學原則

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

(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

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

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

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

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

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

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

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

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

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

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

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

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

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

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

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

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

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

「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

(一)新的教材觀

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

(二)新的學生觀

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

(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

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

1.把握好「度」。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

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

2.要力求自然。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

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

D. 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 加上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與課題介

給你舉個例子吧:現代散文閱讀與欣賞

課程說明

【課程背景】
散文是文學園地的美麗花朵,經歷數千年的淘洗,中外無數散文大師的實踐與反思提純,散文已經臻於完美化境。然而受時代大環境的影響,也受應試教育的擠壓,中學生閱讀的現狀卻是越來越趨向快餐化、簡單化、感官化。能閱讀《讀者》已經算是鳳毛麟角,大多不過是看看《意林》《格言》《特別關注》而已,有的甚至只喜歡看看無厘頭的笑話。所以,培養散文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散文的習慣,這是高中生文學素養形成的必要步驟。
【課程目標】
1、了解散文的一般知識,能鑒別好的散文和不好的散文。
2、了解散文閱讀的步驟和方法,通過一定數量的散文閱讀,培養散文閱讀能力。
3、在品鑒散文之美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文學積累,提高美學修養。
課程設計
1、教學安排,全部課程共6講,每講2課時。
2、教學形式,集中授課,提供必要的有關信息和資料,(文本,幻燈、視頻)進行專題講座和授課;課內演練,練評結合。
【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①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②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③學生成果通過文章閱讀訓練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①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②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③教師應保存學生訓練的成績資料。 ④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課程綱要
1、 關於散文
2、 怎樣欣賞散文
3、 散文的情趣和理趣
4、 感受散文的語言魅力
5、 把握散文的表現手法
6、 散文欣賞與高考

E. 如何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針對初一抄學生自覺性不夠強,但個個都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我將課文上所有涉及到的該掌握的基礎知識編成各種形式的競賽題,每周拿一課時舉行各種比賽。如查字典比賽、朗讀比賽、寫字比賽、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等等,比賽形式有個人賽、小組賽、預賽、決賽等等。學生們為了在比賽時獲得好成績,在家非常用功,有的還主動買課外書看,每次比賽都 非常激烈。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比以前強調十遍還管用。

F. 如何理解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技能提高的必要性積極意義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本文從培養創新思維、轉變教育思想和優化教學措施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關鍵詞:創新思維;質疑;教育思想;教學措施

作者簡介:劉曉寒,任教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新黔中學。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是全面創新的教學,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形成豐富、獨特的綜合素質。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創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
那麼,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課應以導讀為主,以講為輔,大部分課應在教師指導、提示、點撥下由學生閱讀,只選取少量典型課文由教師講解,而不應當從字詞句講到寫作特點。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盡量展示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如教學說明文單元時,根據大綱,筆者主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明白事理;抓住事物的特點,掌握說明的順序和方法;學習說明的語言。對照這些內容讓學生獨立完成。說明文雖平淡如水,但可藉助形象風趣的話語解說其中的道理,學生也會百讀不厭。
教師要把學生的活動變為「思維體操」,強調學生「跳起來摘果子」。課堂上,根據學生實際質疑或讓學生互相質疑,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思維來自質疑駁問。「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只有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出創新的沖動。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果教師還是讓學生在自己預選設計好的圈內打轉,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就都會受到影響,思維的獨特性會受到約束。反之,教師如果給予鼓勵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學生認識與表現自我的激情,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思維創新的成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於鼓勵學生質疑駁問,培養創新思維,還要促進學、思、疑、問、悟的有機結合。魯迅先生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身思維加工製作的過程。一個善教者正是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敞開思想,各抒己見。課堂上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局面。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創新思維也得到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發展求異思維,對學生因勢利導,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轉變教育思想,提高創新能力
要想改變傳統的接受型教學為研究型教學,教師就要把「灌輸式」、「知識型」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智能型」教學;要讓師生互動中的每時每刻成為創新教育的過程。教師的提問應是富有啟發性的,學生的回答應是打破思維定式的;教師的評價有時應是有彈性的,學生的練習是要能夠遷移應用的;要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大膽走出課本,注重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大語文」中激活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1.注重研究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語文研究性學習在師生間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在這種新的關系中,教師要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置身於參與者的位置,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是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挑戰的研究學習中得到發展,在平等、寬容、尊重、理解、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相互探討。
2.注重評價方法
創新教育,要有相應的評價方法。教師要改革目前「一卷定分數」的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卷面性的考核,側重靈活性和綜合性,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注重考核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性的考核,要設計靈活多變的考核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性的考核,更要注重平時考查,把學生日常的創新表現、獲取的創新成果、個人創新思維與專項考核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要給予重視。
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提高創新能力,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
及時的鼓勵、贊揚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推動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能力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
改革語文教學,需要教育的創新。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措施的創新。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創新能力,要充分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激發他們積極思維的興趣,解放他們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他們學習和探究感興趣的問題;要認真挖掘語文課程中的創新教育內容,開辟創新教育的渠道,採取多種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加強學生實踐,為學生創造訓練的機會,讓學生從小「成功」中樹立信心,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精心引疑激趣
興趣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習成功的秘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樂趣,依據學生心理特徵認識規律、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誘導因素,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體驗教學美;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慾望,推動學習的進程。
2.鏈接現實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鏈接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積極思維後,再引導學生認識愚公這個典型人物是作者取於現實生活,又經過藝術提煉,想像加工而成的,從而逐步調動學生的興奮中心,使其積極思維。
語文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課文中的生活畫面、人物的喜、怒、哀、樂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使學生產生共鳴,與作者共同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新離不開想像, 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像,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鏈接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像,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課改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教育思想、優化教學措施。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從而提高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是網路知識的教學。這就要求一個語文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面,語文教師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建立上要廣泛攝取,而且作為一個開拓型、創造型的語文教師,應該走出教材,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吸取進步的社會主流思想,關注社會的進步發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深入生活,深入社會。
語文教學擔負著學生德育、美育的教育。「為人師表」,教師是表率,教師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人格都影響著學生。一個有豐富知識,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會激起學生對他崇敬,繼而熱愛他所教授的學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身教的奧妙就在於此。
一個教師應該有溫醇的愛心。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光榮感、自豪感,才能具有無私的奉獻。教書以教人為宗旨,時時都應以極大的愛心賞識學生,鼓勵學生,指導他們成長。每一堂課的導語要精心設計,每一篇要背的課文也都能背誦。
總之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揚棄傳統教學方法,要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不斷地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時代需要開拓創新的新型的語文教師,現代教育者應該有現代觀念、現代人格、現代氣質。

G. 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意義和背景

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於1999年正式啟動,2000年1月至月通過申報、評審,成立了各學科課程標准研製組。

意義:課程功能的改革強調了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尤為重要的是強調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因為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五年多的艱苦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果。改革對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目標和內容。

背景: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採用國家統一的課程設置,全國中小學基本上沿用一個教學計劃、一套教學大綱和一套教材,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後,課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

從1999年開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礎課程教育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三級管理、開發體制。

(7)語文新課程研究的背景意義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是為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

基礎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課程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

改革是要從傳統的思維、行為方式中走出來,完成自我的蛻變。這個過程往往是艱苦甚至痛苦的。因而置身其中的人們,總會產生某種焦慮。

課程改革工作是一項關系重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整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是一項由課程改革牽動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

應該說,這些項目的改革是相輔相成和互為制約的。因此,我們在改革中應始終貫徹「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廣」的工作方針。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區,分層推進、發揮示範、培訓和指導的作用,為改革過渡到新課程做好准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課程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課改到底要改什麼

H. 淺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 人才的素質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的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誰擁有了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誰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它直接關繫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關繫到我國的經濟騰飛和科學進步。而人才的培養,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歸根到底又必須依靠教育,教育的關鍵又在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和研究者的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嚴峻挑戰。1、新課程改革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倡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等在內的更大改革,把研究性學習,選擇性課程等多種新的嘗試納入發展目標,其功能不僅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新課程的實施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同時,新課程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必須接受新的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師觀。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2、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知識結構。新課程結構更多地體現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課程內容強調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因此,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只熟悉本學科的單一型教師已不能勝任新的教學要求,視野寬廣,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全能型教師將在新課改中倍受青睞。3、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能力結構。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強調民主教學、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這對傳統教學模式主導下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結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教師必須轉換教師角色。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行為,並具備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能力。新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學校在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對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教師必須實現向專家型、學者型的轉變,樹立強烈的科研意識,具備扎實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課程改革和實施中有所作為。 二、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1、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學的世界觀和積極的人生觀;具有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自覺擁護和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具有政治理論修養和科學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2、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關和質量關。教師既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質量,又要提高學生能力;既要發展學生個性,又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人才。3、教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 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寬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能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不斷研究問題,發現新問題,深入鑽研教材,掌握跨學科聯系的本領,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4、教師應具有吸收新的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還要有創新的能力。5、教師應成為在課堂教學中即有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的「創造型」教師,又要即會教又會科研,又懂生產的「全能型」教師,同時也是學者、教學者、交往者和決策者的「完整型」教師。6、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 三、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化現狀堪憂1、中小學教師學歷偏低,影響教師專業化,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這種狀況難以迎接21世紀教師專業化的挑戰。2、教師專業能力不高,教學技能技巧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教育實踐。教師角色又陳舊,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觀仍然佔主導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還未深入中小學教師的心靈,也沒有反映到教育實踐中來。3、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培訓薄弱,流於形式,難以保證教師培訓的質量。 四、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科研是加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學歷提升、自我學習和各種形式的短期培訓,它對於培養學科帶頭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到積極作用。1、全面實施目標導向策略,構建完善素質培養體系。學校應先從總體上確定了本校的總目標;然後對教師提出要求,使學校目標和教師個體目標結合一起,成為全校教師的行為准則。把科研興師、興校、興教和培養教師素質、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到學校思想認識、制度建設、培訓網路建設到位、教研組和相關教師責任到位,具體落實的機制,組成科研興師的網路,使教學、研究、培訓融為一體。2、實施課題帶動策略,培養教師科研素質 。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師科研、創新素質必不可少的途徑。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開展典型課例研究,營造教師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氛圍,激發教師投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加速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進程。3、實施互助互動策略,提高團結協作的水平。良好的教師間互助互動關系,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的發展。4、實施行動反思策略 增強創新發展的素質。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對教學過程的行為進行優化是永無止境的。自我反思本身也就是研究,自我糾正錯誤、自我完善就可能得到創新的成果。從而培養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化。5、實施全員校本培訓的策略,提高教師實踐素質。6、實施評價激勵策略,建立終身學習機制。積極改革舊的評價制度,建立新的教研評價機制,改變以往只注重結果、考試分數而忽視過程評價的方式,淡化考試選拔、強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功能,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加強對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的考核與評價。全面衡量並將結果作為個人評優依據,以此來推動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實施,推動課程改革工作的貫徹與落實,引領教師向教師專業化軌道前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呼喚綜合型、研究型的教師。要在變革的浪潮中遨遊,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清華大學教育領導力沈陽班 沈陽市第三十中學 李福廣

I. 語文課程理念提出的背景

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貫徹,對高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強大的活力,但是同時也提出了更版為嚴格的權標准和更高的要求,強調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廣泛滲透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價值觀教育、人文教育,切實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時代性、實效性。要實現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更新理念是關鍵,要求我們要兼顧課堂教學的多個層面,強化高中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應用性,大力提高學生的感知體悟能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