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界定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界定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13:25

①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使每一所學校成功,使每一位學生成功。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意味著我國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這意味著教育民主是本次課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
本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增設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的課程領域或課程門類,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理想的課程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的發展功能。
(3)建立學生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學分制管理制度,為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提供製度保障。
(4)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5)完善校本評價,優化外部評價,合理處理高中課程評價與大學入學考試的關系,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課程評價體系。
(6)賦予每一所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權,使課程改革建基於每一所學校的成功、每一個學生的成功。

②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專高中課程方案(實屬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③ 新課改的困惑 我是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施行新課改已經兩年了,但我還是很困惑,到底新課改新在了哪裡。

高中新抄課改「最要害」的變化是學生自主選課。也就是說,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課程選擇權」,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為了有利於學生選課,教育部把高中課程分為8大學習領域:語言與文學(包括語文、外語);數學;人文與社會(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和地理的一部分);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的一部分);技術(包括通用技術、信息技術);藝術(包括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學生只要「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至於在一個領域內學哪門課,學生可以選擇,比如可以選語文而不選外語。 新課程還將同一學科的內容分為若干「模塊」,教科書也按模塊編寫,一般一個模塊36學時、2個學分。學生選思想政治,還可進一步選《經濟學常識》模塊,或選《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及其他模塊。用學分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其實也是為了與學生選課相適應。

④ 什麼是新課改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新課改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以前的老師授課比較注重照本宣科,所教的內容大都跟書本一模一樣,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其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新課改則更注重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知識,而不是老師告訴你什麼就是什麼。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新課改除了需要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之外,更強調了德智體美等多方位的發展,使學生更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以前的教育當中有很多難度在中上的知識,導致兩極分化,有的學生解難題特別厲害,有的學生卻連基礎都掌握不了。新課改則更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以及全面發展。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以前都是老師要學生乖乖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新課改之後則更強調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人員應該通過一些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例如在評分機制上更為靈活,學生差一點點及格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酌情處理,讓他及格,增強自信,同事也激發對學習的興趣。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則更強調「因地制宜」,也就是說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改動,使得教材、教學等更適應學生的發展。

(4)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界定擴展閱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各地用的課本是不完全一樣的,老師上課不是「緊扣教科書」了。學生的「問題」多起來了,「中考」改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了。高中錄取不是只看分數了。

高中新課改「最要害」的變化是學生自主選課。也就是說,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課程選擇權」,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⑤ 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表現在幾個方面

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評價「新」
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主要評價教師認真備課、認真上課等教學常規以及學生的運動負荷、運動強度等量化指標,並通過檢查監控將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納入統一的規范中,將教師「管住」。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進教師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水平,評價的性質是積極性的,評價的特點是發展性的,評價方向是面向未來的。其重點不在於評價教師的運動能力,也不在於鑒定某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是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
二、不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不是好課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學校的電教設施越來越完備,這就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容置疑,多媒體可以增強動作直觀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不用多媒體就不是好課的「浮誇風」現象,把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的作用弄顛倒了。體育課怎樣創新?怎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了重形輕實的情形。在很多示範課中,經常會發生與日常體育課教學嚴重脫節的現象。個別學校和教師為了體現教學中的新技術應用或是教學的新形式,把電腦搬到操場上,配合體育老師進行課堂教學。諸如此類現象的出現,恐怕又要回到「體育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上來。只有展現事物本質的東西才具有生命力,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都只能是體育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且其價值在於看是否在現實條件下解決學生體育發展的實際問題,收到的實際效果。當前,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已廣泛地運用於體育課堂教學之中。這些現代教育手段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學習的革命,它擴充並且延伸了教學內容:直觀的教學方法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優化了教學情況,給人以藝術的享受。但是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手段必須服務於目標,不能以手段來代替目標,不能認為現代教育手段就完全比傳統教育手段優越。任何媒體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過分地依賴現代教育手段,會使體育教學流於形式,削弱體育教學的應有價值。我們應該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遵循「用簡不用繁,用易不用難」的原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使用要與體育學科教學特點相結合,輔助於體育教學,而不應喧賓奪主。
三、身體活動多少≠評價課好壞的標准
體育課中的「動」,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大腦動」、「身體動」這兩個方面。「動」的核心是思維活動,身體活動是「動」的外在表現。因此,課堂教學評價不但要看學生身體的「動」,更要看學生內在的「動」。而我們不少體育教師不是為了學生的學設計教,而是為了教而設計教,為了使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為了使學生動起來,設計了不少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人把「智力大沖浪」、「實話實話」、「幸運52」等搬上課堂,這些東西以表面的熱鬧、預先設計好的表演,換來的是大多數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被扼殺,這樣華而不實地體育教學是嘩眾取寵的典型表現。還有,體育新課標強調合作學習,不少體育教師以為合作就必須分組,分組後就自主活動。這種做法則極不可取。事實上,體育教材中絕大多數內容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這樣表面上的生動活潑、熱熱鬧鬧,違背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規律。殊不知,有時候體育課堂上暫時的沉默,恰恰是思維的緊張與活躍,迸發出來的往往是富有個性的見解與獨具創見的觀點。特別強調的是,體育課中的「動」,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把學生的思維激活,不一定以追求場面上的活躍,而是需要使學生的情感、思想一直處於躍躍欲試之中。
四、課堂激勵性評價≠多多益善
體育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機制,把評價活動和過程當作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機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功的滿足和喜悅。體育新課程課堂評價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教師的微笑多了,對學生的表揚、鼓勵多了。這是好事,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應該「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問題是,微笑、表揚、鼓勵並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對學生明顯錯誤的動作應予以否定,不能動輒表揚,要值得表揚才表揚,同時要讓學生知道體育教師所表揚的是什麼。其實,激勵也好,批評也好,只要適時適度,都能恰到好處。有時體育教師一個信任的點頭,一個由衷的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其所蘊含的表揚、鼓勵更充滿感情,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體育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體育課程評價「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體育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表揚學生在於努力挖掘學生的全部潛力,促進它們的發展,「只有對學生有深刻的了解,『讀懂』學生,才能真正地煥發出表揚的強大力量。如果體育老師能夠讀懂學生,即使批評指正,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困難」。可見,體育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應是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雖然廉價的表揚、鼓勵比批評、訓斥要好得多,但如果過分地、鋪天蓋地地表揚,是起不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的。
五、量化評定≠科學合理
體育教學評價中的很多指標是不能量化的,如師生情感的交流,如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如對於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是否能妥善處理等,用這種量化的標准去界定體育教學就顯得機械呆板。不符合體育學科本身特點的。新課程的多元化目標當中有諸多目標(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目標)是模糊的,是無法或者說是很難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的。為了評價的可操作性,當前的某些體育教學部門卻採用純客觀的量化指標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顯然,這樣的評價結果是片面的,是不科學的。來自課堂主體的師生雙方的活動,是一個復雜的互動關系,進行課堂評價應該指向課堂的整體情境,而不是指向教師或學生的分離行為。在進行評價時,我們不能拿著一張寫滿條條框框的課堂質量評價表去評課,也不應該有這種表格。新課標中「好課」的評價標准只是給我們教學評價工作提供一個參考框架,我們不能將它絕對化、教條化。同時,課堂教學的絕對量化評價對於體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
六、「放任自流」≠「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標准十分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但並不等於讓學生隨意練習。但有些體育教師誤解了自主學習的本意,認為自主學習就是淡化教師的主導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過分地依從學生的興趣選擇,出現教師跟著學生走的現象。如有的教師上課時,拿出幾個排球和足球後,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則「蜻蜓點水」式地到各組指點一下,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和反饋,學生一「玩」到底。在這里必須明確的是: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學習」不等於不引導、不指導。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十分慎重地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們,同時教師對教育理念的認識和教學的火候要到位,對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到底有沒有思,有沒有悟要作出客觀的判斷和評價,否則很可能將體育課變成放羊式的教學,表面上學生嘻嘻呵呵,好不熱鬧,但教學效果就會十分遭糕,學生受害不淺。
七、「完美」的課≠實用
在新課程標准下的體育教學評價中還是不免俗套的出現許多這樣的例子:先向參賽選手下發比賽細則和具體的量化標准,參賽選手在賽前「千錘百煉」,嚴格按照「標準的上限」進行准備,以求得課的「完美無缺」。評課者見課完全符合自己心中的某種理想化的模式,含笑點頭:「好課好課」。其實好課的基本要素應該是:常態、真實、普適性。它不是擺設,更無須粉飾,是常態下平實的課,具有普遍適用性;是「有待於完善的課」,側重於課的「真實性」。真正的「好課」不會完美無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暴露出來,從而我們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探討和研究,並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有問題的課並非都不是「好課」,一節「好課」無須完美無缺,只求在在某些方面,或在某一點上有所突破、有所收獲、有所啟發、有所創新,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好課」。
八、合作學習≠學生能力提高
體育課中合作學習要避免「有形無實」。新課程標准非常強調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十分注重合作探究。但探究什麼?為什麼探究?如何合作?有些體育教師因為課前沒有認真設計,或鑽研得不深,在教學時顯得信心不夠,因此有時將學生簡單地分成幾個小組,宣布進行合作學習後便草草了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有了合作的形式並不等於就是合作學習,教學中決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計學習和鍛煉就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比如,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後仍由教師來嚴密控制整個學習過程;或者在如布置完小組學習任務後,由運動技能好的同學去教運動技能差的同學,這些做法都不是合作學習。學生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而且有的學生即使知道也不一定去做。學生在這種錯誤的合作教學情境中只能跑跑龍套,敲敲邊鼓,充當著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觀者。在這種教學情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真正得到體現,學習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
九、中看的課≠好課
中看的課不中用的課不算好課,這種課雖然教案規范,備課認真、詳細,課堂組織嚴密,學生遵守紀律,隊伍調動井然有序,但中看不中用。這種課其實質是教師在唱主角,是教師的思想意識在課堂上的體現,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意志方面的培養。站在學生的角度看,一堂好課應該符合兩個要求:一是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應該是興高采烈、情緒高昂、積極投入,活動方法多種多樣,活動方式不是「流水作業線」上的統一產品;二是能使學生多方面受益,體育運動中蘊涵的多種價值和精神,如果遷徙到日常生活中,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在體育教學的同時,應該融入思想教育,使體育課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⑥ 高中語文考試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的區別

語文新課程資源網·高中專區——人教版、蘇教版、語文版、粵教版、魯教版的資源倉庫
語文新課標無論是從目標要求還是結構體例上,都開辟了新視野:
(一)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與現行高中語文大綱的主要差別如下:
1、課程理念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吸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繼續堅持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發展的需求提出:更強調課程的時代性;堅持「共同基礎」,重視「差異」,強調課程的「選擇性」;突出高中語文課程的三個重點。
2、課程結構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教學資源和教學評價。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前言——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實施建議——關於教材編寫和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
3、課程實施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課程目標、內容、要求、進度和實施方式比較封閉單一,學生發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建設「必修+選修」的課程體系,實行學分制。實施機制靈活,具有開放性,有利於學生興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樣化發展。
(二)
從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文本來看,課程標准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課程標準是確定一定學段的課程水平及課程結構的綱領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學生學習所包括的主要領域及大多數學生在每一學習領域能達到的學習目標;第三,它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為學校課程規劃、實施與評價提供了一種參照;第五,它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定。
原有語文教學大綱,不足以完整地體現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變化。語文課程標准規定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了語文學科性質、應到達的標准以及內容框架。語文學科性質、地位作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各學段安排構成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另外,對教材編寫、教學要求、教學建議、教學評價等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時間或數量等具體內容。這是課程標准與直接指導教學工作的現行教學大綱的本質區別。
語文課程標准與現行教學大綱的區別,首先表現在前言部分。課程標准對語文學科性質、價值與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簡述了語文課程領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並對語文課程標准設計的思路作了詳細說明,便於教材編寫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整體把握課程。語文課程標准用盡可能清晰的行為動詞,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描述,具體劃分為多種性質的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的重點是對語文教學工作作出規定,主要表現的是基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若干教學建議,使教師更加關注知識點,關注學習效果,容易忽視語文學習過程與方法,忽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與教學大綱相比,課程標准最顯著的變化是課程目標發生了根本轉變。課程標准不僅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提出目標要求,這必將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以適應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
(三)
語文課程標准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重視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培養社會責任感,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的人生設計和選擇。

⑦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⑧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社會的發展對我國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必須順應時代的需要,調整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構建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高中語文課程。高中語文課程要充分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獨特功能,使全體高中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並為學生的不同發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高中語文課程的建設,應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高中語文課程要為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強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應有的作用。

⑨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實驗的定義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現狀是什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素質教育,現在仍為應試教育,解放老師和學生,不在以分數為唯一的評價標准,更加側重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