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德育課程後的成長
Ⅰ 你認為小學五年級學習的品德課對小學生的成長在哪些方面有幫助
思想品德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課,思想品德命題貫徹新課程改革和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突出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凸現能力立意的要求;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觀點教育、思想品德方向和主流價值標准引導,關注考生的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負責任公民的基本理念,彰顯德育功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品德課的復習備考中,要注意圍繞所學的重點知識,結合社會的熱點材料,關注身邊的生活實例,提高對有關現實問題的綜合認識和評價能力,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注重分析教材,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
學生和教材是我們進行教學的客觀實際,對學生和教材我們應該全面分析,認真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弄清楚所教班級的優等生、中等生和後進生,建立學優生和學困生檔案,及時進行輔導並做好輔導記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優生更優,差生轉優,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其次充分研究和分析思品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特別要關注經常出現的考點。
在全面分析學生和教材的基礎上,每學年都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內容、需要的教學時間、採取的教學方法以及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等。要緊扣教材,注重課本基礎知識的教學課本基礎知識是考試的重點,對重點的基礎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夯實。這一步是最關鍵的,需要的時間也是最長的。
教會學生梳理歸納綜合知識的方法,更利於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考試時才能在這個基礎上「蓋樓」,從而做到游刃有餘,不過做到這點確實不容易。學生能背下的東西有限,加上隨著時間推移,知識會被漸漸遺忘,如果認為學生只要把整本書一字不漏地裝進腦子里,就萬無一失了,那麼考試成績大多數不會很理想。我覺得教給學生方法—「授人以漁」最好。平時聽新課的過程,其實就是初步梳理知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一邊跟著老師的思路,一邊歸納書中講了哪些內容,用簡明的小標題標在該知識旁邊的空白處;對於重要的字、詞、句,可用紅筆劃記;對於重要的段落,就直接歸納中心,記在段落旁。等到一個學習階段結束後,就可以把這些小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自製一個知識網路,根據它來背記重點,然後再通過課本,整體感悟,查缺補漏。這樣,到復習時就顯得比較輕松而且重點鮮明。
二、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鍾要質量。
要向45分鍾要質量,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其次,在掌握考點的基礎上,要參考大量的習題,目的是為了明確這一考點出題的方式和展現的形式。這樣做有利於我們掌握重點難點,在課堂上有側重點。最後,在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是課堂的關鍵,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所以在課堂上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Ⅱ 如何在德育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首先要提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二要突出養成教育的主導作用;三要在語文學科側重傳統文化教育。
一、提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
小學階段是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極強的思想性和針對性,而且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1.上好思想品德課,即要立足於課文,又不能局限於課文。因為課文里講的人物、事例、歷史事件大都比較簡單,有的故事內容離學生的認識范圍比較遠,學生是看不見,摸不著。這就需要拓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學生能經常見到或經常聽說過的本地、本校、本班的實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
2.深入學習課文,講清課文的道理和觀點了。這是教學過程的核心。教師要本著「講清一個故事,學懂一個道理或明確一觀點」的原則,正確地、科學地向學生闡明課文中的道理和觀點,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樂於接受。
3.要本著從感性到理性的原則,圍繞課文重點,啟發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使學生獲得的初步感知在思想上進一步深化,從理性上進一步升華。使學生對課文中的道理和觀點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徹。
二、突出養成教育的主導作用
1.校園文化建設。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最為直接的體現,校園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畫,都是為一種思想的傳遞,一種文化的表達,優美的校園環境總能以「無聲勝有聲」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著師生,豐富凈化著師生的靈魂,建設一個和諧優雅的校園環境,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厚重文化底蘊的一部分,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努力地去探索、挖掘,讓校園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優化提升。
2.養成有益終身並能感染他人的行為習慣
只有加強養成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素質,促進其終生發展。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有這樣一句名言「良好的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在的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小學生養成了不良習慣後再來改造將付出太多的代價。因此養成教育要抓住關鍵期,以貫徹「守則」、「規范」為依託,嚴格要求,正確引導,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抓早、抓細、抓實。有的放矢的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1.隨著現代文化(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我國傳統文化逐漸出現了衰微。我國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禮貌、缺乏毅力等問題。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國當前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這嚴重影響了當前我國文化教育發展和進步,只有不斷的加強傳統文化建設,培養傳統文化學習精神,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進步。語文課是傳統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的內涵,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是語文教學當仁不讓責任。
2.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我國古詩詞的歷史悠久,而且在古詩詞中蘊含著大量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可以藉助古詩詞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知識。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因為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含有深刻的哲理,如能深入學習,可使學生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方面、多層次的了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時,我向學生滲透博愛思想,教育學生要尊老愛幼,並講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尊老愛幼小故事,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在教學「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時,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要做到誠實,守信用,並通過一些誠信小故事讓學生體會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從小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同時向他們滲透傳統文化知識。
我所倡導的三個方面,是個人的一點感悟,覺得這三個方面是培養小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渠道,這與其他方面並不排斥。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數學的計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優良習慣;體育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拼搏的信心與勇氣,各學科都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平台。
關於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才剛剛開始,需要我們不斷研究與探索。
Ⅲ 小學生德育課堂——《我們一起追夢,圓夢》心得體會2019年4月29日
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內的活動容,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Ⅳ 小學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內容
小學生德育教育有來:
1、民族精神教源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養和發揚團結、愛和平、勤勞勇敢、不斷自我完善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與革命傳統和創新精神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政治基礎知識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初等教育。職業理想教育立足於定位和奉獻社會。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和家庭美德。以誠信和專業精神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際禮儀和專業禮儀的教育和培訓。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學科和崗位標准化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和幫助等基本知識。中等職業學校除應具備上述一系列教育內容外,還應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開展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Ⅳ 德育實踐活動課小學生有哪些體驗活動 課堂上 關於感恩的情境體驗
一、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關注課程動態生成的研究
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動態生成」。強調的是課程的現實生成,直接生成。教師的主體作用是開啟學生思想上的閘門,點燃學生思想的火炬,讓學生真正「讀進德育」讀出自己來。在學生的思想障礙過不去的時候,輕輕點化,起一個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的作用。面對生成的德育資源,師生及時捕捉,讓它成為德育的契機。
1.朴實真誠的平等對話,自然動態生成
用心捕捉鮮活的德育課程資源,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說真話,表達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感悟,將學生富有個性色彩的知識經驗、思維、靈感等調動起來參與活動。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與空間,尊重學生的原始表達,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心理狀態下敞開心扉,放飛思想,使課程自然「動態生成」豐富多樣。
2.主動周密的精心預設,隨機調控生成
關注生成,並非摒棄預設。師生主動預設、越周密,考慮越詳盡,才能在德育活動過程中捕捉到生成的契機。師生精心預設,關注深層次的活動結構,德育本質,是課程實施的一個起點。用心捕捉活動過程中的「即使生成」,根據鮮活的「體驗感受」作現場處理,變「程序」上課為「隨機調控」,使課程實施由「執行教案」走向「互動生成」,使德育活動課程成為師生個性張揚的天空。師生在互動中即興創造、實現超越延伸預之目標。
3.反思內省中關注生成、貴在有效生成
德育綜合實踐課程不僅是德育知識的課程,還是生命的課程,師生在反思內省的過程中,經歷著生命成長的過程。對教師家長來講,重要的是對學生生命發展的關愛。尊重的是對學生、生命的獨立本性,體貼生命成長的過程。為此教師要善於挖掘非預期性因素的教育價值,發現生成性教育資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價值引導,逐步完成從外顯到內隱,從行為到心理的轉變。將生活經驗理性化,成為指導生活實踐,提升生活理念的「生長點」。使課程研究充滿著智慧的靈動和生長的氣息,使德育有效「生成」,讓德育煥發出勃勃生命力。
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從課程的內容選擇、到形式設計(方法和手段的使用)都進行了重大改革,給人耳目一新,脫胎換骨的感覺,上出了自己、上出了特色。具體表現在「四突出」
二、突出新,即新在教育理念上、環境設計上、師生關繫上、創設情境上、教育評價上。
1.新在教育理念上,允許質疑求異,盡顯個性魅力。
首先,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差異性,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貫穿於活動的全部過程和各個環節。如:5年2班《和「誠信」交朋友》一課的內容,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深入社區,去觀察、踐行、體驗。自編快板「假如」,歌曲「企鵝特別行動」,「公民道德四字歌」,設計手抄報,自製形式新穎的教具。在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在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2.新在環境設計上,讓教育環境給學生以精神享受。
教育環境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起著促進或延緩作用。合理安排教育環境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引起師生心靈的共鳴。如:《我們是綠色小天使》一課,在精彩舒適,特別具有情趣的個性化環保教室里,置身於鳥語花香的環境中,師生身心感到輕松愉快,思維也異常活躍。特別是美觀科學會說話的樓內布置,既給學生以精神享受,又使學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升華。
3.新在師生關繫上,師生成為互促互進的合作夥伴。
教師與學生,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活動中具有一種激勵作用。如:四年一班《我愛我的班集體》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心靈,傾聽學生的心聲,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教師與學生朋友式的互動過程,體現了師生進行心靈的交流,心理上完全沒有隔閡,師生平等的對話,真實、親切、自然、實實在在。在這樣寬松和諧的人際交流環境中,學生的個人愛好與個性品質得到自由的發展,既保障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利」,又滿足了個體學生的個別需要,積極的情感和精神氛圍也影響著師生思想品德的發展與進步。
4.新在創設情境上,從情境中喚醒學生潛在的創造力。
研究活動中,班主任和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來創設情境,把教育內容趣味化、豐富化、具體化。表現在:以生活感悟情境,以欣賞感受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以表演體驗情境,以設計享受情境。如:三年一班的《半個漢堡》一課,班主任引導學生看錄像,在生活中體驗,由特殊情境喚醒學生愛惜糧食等。
學生在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活動、體驗是個體道德形成、發展的根源與動力,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礎,是實現道德之個體意義的根本途徑。教師在課堂上多為學生提供活動和體驗,使學生體驗到活生生的社會,明白自己是和別人聯系著的個體,學會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關心所在地區的發展,進而養成真正能在生活中起作用的道德品行。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我校教師在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計和開展上,不僅追求形式的創新和完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美的追求,更要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感悟其價值所在,內化為學生素養,每一次的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都讓學生有不同的收獲。正像 劉驚鐸教授在其博士論文《道德體驗論》中揭示: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體驗為基礎時才是有意義的,「體驗是道德教育本體」。
Ⅵ 我要小學德育課程案例
創新德育方法,實施「德育導師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案例
一、產生背景:
學校在成立之初,教師和學生都是由幾個不同的學校聚集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校園面積大,在校生和住校生人數多,學生素質差距較大,發展不平衡,各項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德育工作,更是困難重重。面對部分教師重教不重導,學生受外部影響難以管理,班主任工作難度加大,已明顯感到力不從心,導致部分教師不願承擔班主任工作等困難,怎樣才能形成德育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呢?學校領導在苦苦地思索。經過反復討論,學校決定引入「德育導師制」。由班級任課教師擔任學生的德育導師,與班主任一起組成班級「德育小組」,管理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紀律,以及疏導學生心理,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將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務分解到任課教師身上,著力改變班主任孤軍奮戰的單一德育模式,努力形成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同心協力、全員育人的新局面。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實施「德育導師制」的組織機構。為保證德育導師制實施工作的正常進行,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在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政教處負責具體落實這項工作。並且,學校還成立了德育導師考核小組,負責對德育導師的監督、考核、評估工作。
2、完善「德育導師制」的制度建設。在實施「德育導師制」的過程中,學校加強了制度建設,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制度、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家校聯絡制度、個案分析制度等,使導師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規范。
(1)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度。導師對每位學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追蹤學生成長軌跡,記錄受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對症下葯,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並指導其完成。
(2)建立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導師每周至少與受導學生談心輔導一次,並記錄輔導內容;受導學生每半月向導師匯報一次思想、行為、生活、學習情況;必要時可隨時匯報和咨詢。
(3)建立家校聯絡制度。導師必須對受導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密切與家長聯系。每月至少與學生家長聯系一次,指導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建立個案分析制度。學校定期集中組織導師進行個案分析,必要時對重點案例進行集體會診,提出解決辦法。
3、建立德育導師的選聘和培訓機制。德育導師的選聘根據自主、公開的原則,學校初步確定,徵求學生意向,師生雙向選擇,學校適當協調。學校定期組織導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舉辦德育導師工作研討等活動,不斷提高德育導師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4、明確德育導師的工作方法:
(1)以身作則、人格熏陶。導師重視自身的人格修養,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人格為學生樹起前進的目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談話、心理相容。導師通過經常性地與學生談話,對學生傾注自己的愛心,對學生真心一片,與學生傾心交流,平等對話,以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走進學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認同,達到心理相容,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3)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導師要創造條件,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的能力,激發學生自我調節的內部動機,通過學生對自己心理和行為上積極主動的自我調節,達到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與研究相結合。導師把教育學生看作是一項日常工作,同時也是一個研究的課題,對於所引導的過程與效果進行記載、分析,撰寫個案分析材料,定期開展研討,促進理論與實踐上的交流與完善,不斷提高「導」的水平。
5、形成相對固定的工作流程。德育導師制工作程序圖如下:
宣傳發動
教師動員 學生動員
選聘導師 選擇受導學生
導師與受導學生雙向選擇
師生互動
檔案制度 家訪聯絡 談心匯報 導師會診
考核評估
6、建立德育導師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學校根據德育導師的工作職責,制定相應的考核標准和辦法,通過德育導師自評(10%)、互評(10%)、班主任評價(10%)、學生及家長評價(10%)、考核小組綜合量化評價(檢查德育導師工作記錄本、檢查受導學生的行為表現等60%)等多種形式,採取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對德育導師的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考核。德育導師每年的考核成績作為年度評優、晉職的重要依據。對於優秀導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三、推廣普及:
2004年新學期初,「德育導師制」 開始在我校全面施行。按照實施方案中的實施步驟和工作流程,我們先是召開師生動員培訓會,確定各班的德育導師,然後由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全班學生均衡分組,分配給各任課教師,或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擔任「導師」。受導關系確定後,德育導師們開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幫助班主任管理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紀律,對學生進行長期全面的觀察,確定問題,思考對策,施行心理疏導,或談話,或暗示,或傾聽……導師們感受著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各自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德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注重從學生的內心世界尋求突破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學生自我調節,加強紀律意識,端正學習態度,明確人生目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除了對學生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工作。如:掌握不良行為學生的思想和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督促鼓勵,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學習態度、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其獲取知識的能力;針對個別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開展合理的心理輔導;對缺乏家庭教育和貧困家庭的學生,進行思想上、生活上、經濟上必要的幫助等。比如我校的歷史教師楊耀升,針對受導學生的實際,提出了「轉化角色」、「對症下葯」、「鼓勵到底」的育人思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再如,語文教師畢紅波,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對受導學生進行無償的學習輔導,並經常在雙休日將不能回家的住讀生組織起來出去郊遊,或領回家中,為他們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改善他們的生活,深受學生愛戴。
另外,我校德育導師對學生進行導育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我們將每月第一周星期五下午第四節課,定為專門的德育導師與學生座談交流時間,在這一時間,所有的德育導師都同時與自己所承包的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地點的選擇可以是教室、辦公室,也可以是操場、文化長廊,每到這個時候,整個校園都會呈現出一幅師生共話衷腸的獨特景象。其次,導師們還利用其他時間,或在辦公室,或在教室內外,或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或在學生宿舍等不同的場合,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等。現在在我校,隨時隨地都能看見導師與學生並肩交流、促膝相談的動人畫面。
四、基本成效: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德育導師制在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學校德育工作的壓力也慢慢得到緩解,德育導師工作初見成效。
一是德育的實效性得到了增強。德育導師制在我校實施以來,在全體德育導師的精心導育下,許多在學習等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難的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得到健康成長,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轉變了學習方式,學習興趣濃厚了,學習成績提高了。
二是教書育人得以真正落實。教師擔任德育導師後,明確了在教好課的同時,還必須承擔德育工作具體的任務,工作中不僅關注自己所導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更是在自己的教學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德育。並且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還能體驗到一種為人師的快樂和責任。
三是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實施德育導師制後,師生通過雙向結對選擇、平等對話交流,許多學生更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自己的導師,「有心事找導師」已被學生普遍接受。
四是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正人先正己。德育導師制使每一位教師都負有對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習指導、心理輔導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以身作則,加強對學生個體心理、行為及指導的研究,從而也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經過全體德育導師和學生三年多的共同努力,到目前為止,德育導師制已經成為我校一條重要的德育途徑,而且在德育導師制度的帶動下,全校業已形成「全員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等方方面面工作。
Ⅶ 中小學生德育課堂心得體會500字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置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系。
Ⅷ 參加德育課程對中學生自身成長有什麼幫助
可以培養自己的道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