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幼兒園德育好孩子課程
Ⅰ 幼兒園教師德育方面的培訓有哪些
一、指導思想
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准繩,以更新師德觀念、規范師德行為、提升師德水平為重點,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創家長滿意的幼兒園,做幼兒滿意的教師"為目標,以"愛與責任"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師德建設,強化師德素質,建設起一支能夠擔當起教書育人重任的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師德建設目標
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教師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弘揚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以活動為主線,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加大宣傳管理與考核的力度,使良好的師德轉化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及人格品質。
三、實施內容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素質。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師德教育活動,以"現代教育"理念樹立起獻身教育,教書育人的現代教師的師德觀、樂於從教的職業信念和高度的職業責任感。
領導要率先垂範,自覺抓好行風建設,做到師德建設帶頭抓、帶頭學、帶頭用,使我園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務實性、創新型、和諧型的戰斗集體。
全體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較高的學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教師除掌握好專業知識外,還要積極參加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上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常作常新,要求幹部以德行政,常修立身之德。教師要以德育人,以德修身。把"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化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為准則。
2、提倡教師要具有"五心",既:滿懷師情的愛心,師幼相處的誠心、了解幼兒的細心,教育幼兒的耐心,理解幼兒的寬容心。這"五心"體現了一種義務,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位教師都要在愛事業、愛崗位、愛幼兒的基礎上嚴肅自我修養、嚴謹從業態度,嚴格做人准則。以高度的覺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度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學藝術贏得家長的認可、同行的欽佩、學生的歡迎。
Ⅱ 幼兒德育課怎麼上啊
德育教育應以培養幼兒社會化發展為立足點] 德育教育的培養應從培養幼兒社會化入手,社會化是一種過程,一個人從不知不識的生物個體,通過學習群體文化,學習承擔社會角色,逐漸充實,從而形成個性,融入社會,成為社會成員,這個過程就是社會化。兒童的社會化學習主要是學習與人交往,與社會交往,學習待人接物及處事規范。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結構的普遍形成,幼兒的生存環境日益優越,物質條件極大豐厚,幼兒在家中「如眾星捧月」。他們不需要照顧弟弟妹妹,更不需要與他人分享食品與玩具。生活在愛的氛圍之中,處處感受到被愛,而家長很少需要他們給與和付出。然而,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並不利於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從而使他們變得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回報的不建康行為意識,缺乏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做好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家庭幸福的保證與前提,同時也是一項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 如何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教育幼兒正確的與他人相處,使幼兒與同伴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逐步使幼兒學會在得到成人、同伴關心愛護的同時,知道承擔社會角色,心中有他人,強化幼兒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使之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是我們目前幼兒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 社會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詐虛偽、有真善美、有假丑惡、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事物,教師與家長要善於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隨時隨地,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明辨是非,學有榜樣,行有規范,在幼兒幼小的心中播下愛與道德的種子。因為模仿是幼兒期學習的主要手段,所以,幼兒園與家庭的教育在孩子社會社會化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家長是第一任老師。孩子的社會化培養關鍵在於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搖籃,父母必須以良好的道德修養,個性品質,為孩子做出榜樣。例如:我班有一位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叼蠻、任性、為我獨尊,只要少有一點不合心意,便會 動手打老師及小朋友,玩具扔滿地經常發脾氣。入園後,經過幼兒園教師的培養教育和家長的密切配合,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正當我們為教育的成功感到欣慰時,孩子病了,接回奶奶家調養,二十多天過去了,孩子回到了幼兒園變化如初,情況出現了反復。調查其原因,我們得知,爺爺奶奶誤認為「不能把孩子教育的太老實,當今社會老實人吃虧」。老師們聽後非常震驚,同時也很傷心。這個例子代表了一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由此不難看出,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有待於全民素質的提高,幼兒家長心理素質道德水準的提高。因為家庭教育,其實就是父母及家庭成員和孩子共同社會化的過程,如果家長的社會化程度不高,那麼他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嗎?「近墨者黑」家庭成員的行為對孩子的個性心裡品質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社會化程度能提高嗎?我們認為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本身就是道德素質教育,也是最早、最長期的德育教育。家長和老師應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幼兒社會化培養這一重任,不辱使命,把祖國的花朵培養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材。
Ⅲ 如何更好的開展好幼兒園的德育教育課程
中日幼兒園教育比較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縱觀推動日本經濟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原因,人們幾近一致 地認為促使日本經濟騰飛的催化劑,乃是其體系完整、制度完備、投入充足、實施普及的國民教育。正是由於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朝野內外、舉國上下對於教育的重視,才使得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以較高水平的國民 整體素質這一社會資源優勢,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育方面成功的 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作為實施啟蒙教育關鍵階段的幼兒園教育,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在日本也將其作為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 ,同時也作為學校教育的初始工程納入教育體系之中。雖然日本幼兒園的創設比西方晚幾十年,但由於日本不 斷地借鑒西方幼兒教育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使其在幼兒教育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現將我國與日本的幼兒園教育做幾個方面的比較。 一、教育原則及目標的比較 1、日本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是以幼兒期的特性及幼兒接觸的社會環境為基礎進行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的, 教師和幼兒間需建立一種十分可靠的信賴關系,倡導教師與幼兒為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努力。 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 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並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 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 2、幼兒期是關繫到人的品行最終形成的重要培養時期。根據這一點,日本幼兒園根據其教育原則,通過開展在園生活,力爭達到以下目標: (1)以培養健全的身心為基礎進行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態度,使幼兒能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 (2)培養孩子的愛心、對人的信任感,培育自立精神,養成能與人協作的態度及初步的道德觀。 (3)培養幼兒對所處自然、社會環境包含對事物的關心和興趣,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內心感受,萌發幼兒的思考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關心及興趣,養成能愉快地表達,認真地傾聽以及對語言的感覺。 (5)通過各種體驗,培養幼兒豐富的感性認識及創造性。 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目標按幼兒年齡的不同分為3-4歲幼兒,不跟生人走,不遠離成人,不摸危險物。4 -5歲幼兒,不玩危險游戲,不去危險地方,懂得交通安全。5-6歲幼兒會處理簡單危險,相比之下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中的避難訓練、自我救助等方面的訓練幾乎沒有,應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二、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 (一)日本 1、活動形式 幼兒在園的生活形式分為自由活動和集體活動,與我國不同,日本幼兒園以自由活動為主體,各班、各年 齡段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室外的一些大型運動器材(鞦韆、攀登架、跳床等)、小型運動器具(球、繩 、玩沙工具等)以及室內游戲材料(積木拼板、圖書等)進行自由選擇,使孩子心理上獲得極大的滿足,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以游戲為媒介,充分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在玩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鞏固經驗,從而獲得各領域的全面發 展。 在日常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集體活動所佔的時間比例少,約20-50分/天。主要進行一些問候、唱歌、聽故事、拆紙活動等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教育與培養。 2、在課程的設置上,綜合了各領域教育內容,依照國民行事、社會行事安排了一些按慣例或定期舉行的幼 兒園「行事」(活動)。日本幼兒園的大部分行事都設有讓家長參與的項目,幼兒園定期將園內的主要活動及教育內容以印刷材料的形式告知家長。 (二)中國 在我國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非常重視情感的培養。比如,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勞動等情 感教育,有效地促進了幼兒情商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教育目標設置上注重幼兒對美的感受及表現的萌發。由 於比較偏重技能的傳授,所以幼兒表現美的能力較強。 三、總結與分析 (一)日本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1、日本幼兒園教育,原則上是以幼兒接觸社會、自然環境為基礎進行多種多樣自發活動,以培養幼兒自主 、自力、自律為目標,使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2、在日本的幼兒園教育中重視幼兒在各領域各項
Ⅳ 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凡是和品德掛鉤的都是我們教育的內容,內容很多不能一一細數,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一)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 獨占甚至爭搶玩具,獨食等是幼兒期常見的事情,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哪個孩子「自私自利」,貼上品德差的標簽。對這個問題應從兩方面來看。首先,這是由於幼兒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維」所致。這種思維方式使幼兒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從自己的感覺,觀點出發,而不知道別人觀點的存在及其不同,更不能主動,自覺地從別人的立場或角度上考慮問題,因而導致獨占行為的發生。其次,幼兒常發生的爭搶現象,往往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分享行為,沒有建立良好的分享規則所致,需要成人加以培養。 培養的方法主要有: 1.樹立榜樣; 2.創造分享機會; 3.培養分享動機; 4.掌握分享規則; (二)培養幼兒的同情及助人行為 同情、助人是我國傳統道德所倡導,也為現代文明所贊揚的。富有同情心,多些助人行為對於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以及今後的社會交往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及早加以培養。方法有: 1.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同時幫助兒童了解他人的處境和情感狀態,.喚起情感的共鳴,萌發同情心. 2.利用扮演角色的游戲, 讓兒童練習同情人, 照顧人,幫助人,也可對兒童進行移情訓練。 3.教給兒童一些安慰和助人的技巧. (三)培養協商與合作意識 協商與合作意識的培養對於幼兒適應集體生活,將來進入成人社會,受到社會的接納與歡迎非常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幼兒的協商與合作意識,讓他們從小學會自己協商解決問題。 1.為幼兒提供與夥伴交往的機會,讓兒童在交往中學習協商與合作。 2.通過榜樣和示範來增進幼兒協商的技能,強化其合作行為。 (四)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 勞動意識,勞動觀念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幼兒的勞動習慣,對勞動的態度,對勞動者的看法,對勞動成果是否珍惜等內容。目前,勞動教育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普遭受到人們的輕視。在家裡,父母替孩子包辦一切,從吃飯、 穿衣,到幫助孩子去做學校里的衛生……學校中一切圍繞「升學」這根指揮棒轉,勞動教育被拋在腦後。這樣做的結果,不用說人們熱愛勞動,尊敬勞動者,許多人連起碼的自我服務能力也不具備。這一現象應該引起社會,家長的重視。 具體到幼兒身上,這一問題更為嚴重。因為孩子年齡小,動作技能差,家長往往更容易把孩子的一切都「承包」下來。因此,家長更應重視這一問題。 那麼,在家庭中如何對幼小的孩子實施勞動教育呢? 1.給孩子講關於愛勞動的故事; 2.利用談話開展勞動教育; 3.利用文藝作品和影視中勞動者的形象及其品德來開展家庭勞動教育; 4.給孩子提供接近勞動者的機會; 5.訓練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
Ⅳ 幼兒園怎麼給孩子上德育課,今天看新聞7歲孩子被打由感!
那小孩的確欠揍,當然了,那麼揍真的容易出問題。所以各打五十大板吧。專
因為評論者很多都受過熊孩屬子給的傷害,但評論者都沒膽子那樣無腦爆發,所以就敲鍵盤解氣咯。小孩子的德育課,只有嘴上說是沒什麼用的,也理解不了。最有效的,還是在平時的言傳身教中,不斷指正孩子的行為。別讓孩子在「熊孩子」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就是了。
Ⅵ 如何做個好孩子的七年級德育示範課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回意圖、完成教學答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Ⅶ 浙江省中小學目前使用的德育地方教材有哪些
學前段《好孩子》小學《小公民》初中《浙江人》高中《浙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