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構成新課程的三種基本成分是

構成新課程的三種基本成分是

發布時間: 2021-02-21 12:43:05

『壹』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貳』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14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
一、前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定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針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制定的。根據《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標准》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並對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編寫)提出建議。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二、設計理念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此,制定了《標准》的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經驗.思考與探索。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益友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處理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盡力信心。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以及所具有的優勢,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三、設計思路
(一)關於學段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標准》統籌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設計思路
(二)關於目標《標准》提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分學段目標,並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具體闡述。《標准》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等認知目標動詞表述知識技能目標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數學學習必須注重過程,標《准》使用「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認知過程動詞表述學習活動的不同程度。使用這些動詞進行表述是為了更准確地刻畫上述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在《標准》中,這些動詞的具體含義如下。了解(了解認識):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景中辨認或者舉例說明對象。理解: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闡述此對象與相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用於新的情境。運用:用已掌握的對象,選擇或創造適當的方法。經歷(感受):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體驗(體會):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認識或驗證對象的特徵,獲得經驗():驗。探索: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發現對象的特徵及其與相關對象的區別和聯系,獲得理性認識。
(三)關於學習內容之一:數與代數
在各個教學段中,《標准》安排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數與代數「數與代數」的主要內容有: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字母表示數,代數式及其運算;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
在「數與代數」的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發展運算能力,樹立模型思想。
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表示.數量大小比較.數量和運算結果的估計等方面的直觀感覺。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景中的數量關系。
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運算是基於法則進行的,通常運算滿足一定的運算律。學習這些內容有助於理解運算律,培養運算能力。
模型也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都是基本的數學模型。從現實生活或者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是建立模型的出發點;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是建立模型的過程;求出模型的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是求解模型的過程。這些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體會數學建模的過程,樹立模型思想。
關於學習內容之二:圖形與幾何
圖形與幾何「圖形與幾何」主要內容有:空間和平面的基本徒刑,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平面圖形基本性質的證明;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和投影;運用坐標描述圖形的位置和圖形的運動。
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能夠想像出空間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根據語言描述或通過想像畫出圖形等。
直觀與推理是「圖形與幾何」學習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幾何直觀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幾何或者其他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在許多情況下,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幾何直觀不僅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也因此,與直觀一樣,推理也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推測某些結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演繹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包括定義.公理.定理等)出發,按照規定的法則(包括邏輯和運算)驗證結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情推力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結論;演繹推理用於驗證結論的正確性。
關於學習內容之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與概率「統計與概率」主要內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包括簡單抽樣.記錄調查數據.描繪統計圖表等;處理數據,包括計算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等;從數據中提取信息並進行簡單的判斷。簡單隨機事件及其發生的概率。
在「統計與概率」中,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數據分析的觀念是重要的。數據分析包括: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作出判斷,體會數據中是蘊涵著信息的;體驗數據是隨機的和有規律的,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會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概率的學習中,所涉及的隨機現象都基於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是有限的.每個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統計與概率」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必須結合具體案例組織教學。
關於學習內容之四:綜合與實踐
綜合與實踐「綜合與實踐」是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針對問題情景,學生藉助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或與他人合作,經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及其他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理解。
這種類型的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是有益處的,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設計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既要考慮學生的直接經驗.能夠啟發學生思考,也要考慮問題的數學實質.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種類型的課程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教師應努力把握住問題的本質,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教師又應努力幫助學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報告自己的工作。這種類型的課程應當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保證每學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將課內外相結合。
關於實施建議
為了保證《標准》的順利實施,《標准》分別對教學活動.學習評價,以及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實施建議;同時,為了更好地說明課程內容,《標准》在相關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上內容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1)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2)知識與技能:*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在參與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課標》修改稿---總體目標(3)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課標》修改稿---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了解估算。
2.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掌握初步的測量.識圖和畫圖的技能。
3.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理解身邊有關數字的信息,會用數(合適的量綱)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
2.再討論簡單物體性質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對簡單的調查數據歸類。
4.會思考問題,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討論問題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結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初步學會整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情感態度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務(現象)有好奇心,能夠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體驗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的過程。
3.了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詢問「為什麼」的習慣。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了解負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掌握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解簡單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了解一些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體驗圖形的簡單運動,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掌握測量.識圖和畫圖的基本方法。
3.歷數據的收集.理和分析的過程,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經整掌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簡單的計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合適的量綱).字母和圖表描述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形成數感,發展符號意識。
2.在探索簡單圖形的性質.運動現象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與表示數據,歸納出有用的信息
4.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達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夠進行簡單的辯論。
問題解決
1.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能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能藉助於數字計算器解決簡單的計算問題。
4.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5.能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經歷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
情感態度
1.願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嘗試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4.初步養成樂於思考.實事求是.勇於質疑等良好品質。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符號的過程;理解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掌握用代數.方程.不等式進行表述的方式。
2.探索並理解圖形的基本性質.位置關系和平移.旋轉.軸對稱等。掌握三角形.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包括判定),掌握基本的證明方法。
3.體驗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推斷過程,理解抽樣方法;體驗用樣本估計總體的過程,理解頻率。理解計算簡單事件概率的方法。數學思考
1.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並且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述,體會模型的思想。
2.在研究圖形運動現象.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建立幾何直觀。
3.初步建立數據觀念,理解通過數據進行統計推斷的合理性。
4.步形成通過實例探索數學結論的思維方式。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中,初在發展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能力。
問題解決
1.嘗試在具體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2.試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解不同方法的差異。嘗了
3.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
4.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時,能針對他人所提的問題進行反思。
情感態度
1.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2.體驗獨立克服困難.解決數學過程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運用數學表達現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抽象.嚴謹和應用廣泛的特點,體會數學的價值。
4.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質疑他人的觀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叄』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三大理念是什麼

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倡導如下三大基本理念:

1.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

2.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3.重視以學定教。

新課程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提倡「以學論教」,主要從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六個方面進行評價。

①情緒狀態:學生是否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學習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否能長時間保持興趣,能否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學習過程是否愉悅,學習願望是否可以不斷得以增強。

②注意狀態:學生是否始終關注討論的主要問題,並能保持較長的注意力;學生的目光是否始終追隨發言者(教師或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的傾聽是否全神貫注,回答是否具有針對性。

③參與狀態: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活動;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思考並踴躍發言,興致勃勃地參與討論和發言,是否自覺地進行練習。

④交往狀態:看整個課堂氣氛是否民主、和諧、活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友好分工與合作;是否能虛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發言。遇到困難時,學生能否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⑤思維狀態:學生是否圍繞討論的問題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是否善於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是否敢於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展開討論;學生的回答或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創意。

⑥生成狀態:學生是否掌握應學的知識,是否全面完成了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強,是否有滿足、成功和喜悅等積極的心理體驗,是否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信心。

『肆』 新課標具體內容

新課標內容
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
一些人忽視了態度、情感、價值觀,其實它是新課標三維目標體系中的一維,其重要性不差於知識、技能、過程、方法。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為什麼要課程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編輯本段]課程改革的目標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准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編輯本段]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任務和方向是優化課程結構。
第一節 課程結構的調整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課程類型主要有: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我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我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綱要》第二部分對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
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如何在實踐層面上落實?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 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這也就是說,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在學校課程結構中所佔的比重是隨著學校教育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低年級的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要明顯超出分科課程。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佔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佔比重則逐漸提高,並最終超出綜合課程。對課程結構進行這樣的調整,不僅符合兒童認知發展規律,也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師資隊伍的狀況。正是考慮到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師資條件,本次課程結構調整制定了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並存的「自助餐」式的課程計劃,供各地選擇。在「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顯然,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國家積極倡導各地實施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課程計劃。綜合課程的開設將會有力地改變現行課程科目過多或缺乏整合的現狀。從實踐層面講,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於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於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主要涉及各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與教師)、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以及我們的教育能給地方、學校與學生提供多少課程以供選擇。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1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這無疑能夠激發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於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選擇性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就課程類型而言,國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就課時比例而言,國家劃定范圍,供地方和學校選定;就課程內容而言,國家制定課程標准,在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特點。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地方和學校必須加強選修課程的建設。新的課程計劃倡導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的比重,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
《綱要》第三條明確規定:「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義務教育課程應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基於此,本次課程改革將義務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九年一貫地進行課程設置。實際上,這也正是新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體現。「整體」指將各類課程按橫向關系組織起來,通過課程的橫向組織,使各門課程在差異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來,消除以往學科本位所造成的學科之間彼此孤立甚至壁壘森嚴的對立局面,使各門課程、各個學科產生合力,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人格整體發展。「一貫」指將各類課程按縱向的發展序列組織起來。就一門課程而言,要強調「連續性」,使課程內容在循環中加深、拓展,並不斷得到強化、鞏固;就各門課程關系而言,要強調「順序性」,使不同課程有序地開設,前後相互連貫,同時使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從而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累積效應,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分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從課程開發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及其發展為基點,強調本學科知識的優先性;從課程組織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為線索,強調本學科自成一體。因此,分科課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有助於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它是學生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第二,有助於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第三,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應該承認現行的分科課程這些缺點是比較突出的。

『伍』 教學策略包括哪些基本成分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活動程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它離不開特定的教學目標.這是區別「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兩個概念的標志.怎樣操作才能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這是教學策略所追求的目標.新課程實施離不開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實施新課程後,教學上開始面對一些新的課題,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等.這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著手研究教學實施策略,使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因而,結合實際教學工作來探討教學策略,在目前顯得十分重要.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是什麼關系?1、教學策略離不開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經驗的總結,教學策略作為教學實施的「方案」,對已經形成的教學方法有所借鑒.教學策略要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運用教學方法,當教學方法為特定的教學目標服務時,它也就變成了一種教學策略.2、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有一些教學方法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夠直接應用於某種特定的教學情境;有一些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強,需要根據教學情境加以調整.教學策略要為特定的教學目標服務,就要靈活地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有時,也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造,使之適合於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情境.從哪些方面判斷教學策略的質量?1、效果、效率與吸引力.「策略」一詞本身隱含著對「質量」的追求,達到一定的教學質量,才能說明教學策略是有效的,否則,可以用「失策」來形容.我們可以從教學效果、教學效率、教學吸引力三個方面來衡量教學策略的質量.2、「效果」與「效率」的不同含義.教學效果指教學任務完成的程度,即教師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率指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所需的代價,如師生投入的時間等.能用更少的投入去完成更多的任務,是「效率」高的體現.3、不可忽視教學效率.教學效率是檢驗教學策略質量的重要尺度,適宜的教學策略,能夠事半功倍,為師生節省下時間,為進一步學習創造條件.試想兩種情況:一位教師「手把手」地教班裡每一位學生,而另一位教師則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合作學習,相互幫助,教師只在關鍵問題上點撥學生.後一種情況,教師付出的時間相對要少一些,而學生也感覺要輕松得多.4、吸引學生持續地學習.教學吸引力也是評估教學策略的重要尺度.怎麼判斷教學吸引力呢?一堂課開始,教師導入教學內容後,學習有很強烈的繼續學習的願望,教學就有吸引力;當一個教學內容完成後,學生還想就這個內容多了解一些,即使老師不再講了,學生也有熱情在課外自學,這也是教學吸引力的表現.教學吸引力就是指教師是否能促使學習持續地學習.5、全面評估教學策略.在對教學策略的運用進行評估時,應該全面、系統的評估,能夠對教學策略做出准確的判斷.單看學生成績單時,覺得學生學習效果很不錯,但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呢?學生利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做模擬題,其成績是題海戰術的結果,而非有效運用學習方法的結果.「題海戰術」這個策略所取得的效果,是以低效率為代價換取的.在新課程中,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否存在自己的特點?1、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策略的重要取向.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符合個性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因此,我們應該把使學生形成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看成新課程教學策略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2、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習策略的形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要讓學生「學懂」「學會」,而且要促進學習「會學」,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教學策略時,把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習策略的形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當學生形成學習策略時,轉變學習方式才能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形成學習策略,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內在驅動因素.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要使學生形成學習策略,就要使學生根據學習目標主動思考適當的學習方法,想一想怎樣才能夠達到學習目標.試想下面的情景:「我們要學習某某內容,同學們有什麼疑問,請提出來.」這時,教師在提示學生探究.再如另一種情景:「我們要學習某某內容,同學們分成小組來學習.」這時,教師在提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這兩種情景,雖然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轉變,但仍止於「學會」「學懂」.「我們要學習某某內容,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怎樣才能夠完成這個學習任務?」這時,教師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習方法的自覺思考,來完成學習任務.這是一個形成學習策略的過程.從一般情況看,進入新課程後,雖然教師普遍重視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但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習策略的形成過程沒有在教學中凸現出來.僅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而不重視策略的形成,會產生盲目使用學習方法的現象.在課改當中,一些教師不考慮知識的特點與教學目標,盲目地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都要「探究」一番,這就是不重視學習策略形成過程的一種表現.如果我們重視了學習策略的形成過程,探究等「新」的學習方法就會比較自然地整合到相關學習內容中去減少目標、內容與方法之間相互游離的情況.我們初步認為,不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習策略的形成相互孤立起來,應重視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過程,在學習策略形成過程中,使學習方法、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統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習方式變革與學習策略形成相結合的思路如何把學習方式變革與學習策略形成結合起來呢?下面是一些可供參考的思路.⑴給學生提供形成學習策略的「支架」.教師可提供給學生一些適當的學習文壇,學生通過這些學習方法,領悟使用學習方法達到學習目的的一般規律.⑵讓學生思考學習方法,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風格、過去的經驗水平等,都不是千篇一律的;當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方法時,學生掌握這種方法的心理加工過程也存在著差別,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其使用的方式也存在著差別.因此,應讓學生樹立思考學習方法的學習態度.教師提供的方法適不適合我?為什麼?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我個人有哪些特點?等等.這些是學生應經常考慮的問題.教師應十分慎重地考慮他所提供的方法是不是學生必須執行的程序,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必須使學生按程序執行,則應讓學生充分思考學習方法,並在行為上有調整執行程序的空間,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提供的「支架」,發現自己的策略.⑶提供合作與交流學習方法的環境,使學生在多種途徑的經驗碰撞中,認識到自身的策略風格與路徑.學生必須參照別人的經驗,才能夠對自己做出恰當的反思,如果沒有別人的經驗,學生就很難建立起一個參照系統.學生的反思,實際上是建立在「合作學習」基礎上的.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教師沒有提供「合作學習」的具體情境,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也是存在的.當一個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時,其他學生會產生心理反應:「他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為什麼沒有得到?」或者「也沒什麼,我在某些方面做得要比他好!」等等.由此可見,學生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學習交流.教師安排的「合作學習」情境,是有意識地讓學生認識到這種交流的存在,並積極地體會這種交流.進一步說,在學習策略形成與實施過程中,學生形成一定的方案來達到他的學習目的,這個目的最終要受到他所處群體(同學)的學習水平、風格、特長等多方面的檢驗,因此,教師應促成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積極主動的對話.上面的思路基於一個基本認識:「會學」並不是教師能夠包辦代替的.教師教給學生的學法,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學法;教師所提供的學法,學生應內化為自己的學法.在這個內化過程中,學生需要探究自己的學習生活,了解別人的學習生活,從而不斷形成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案,也就是學習策略.如何開展教學策略的研討?1、注意研討的系統性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們將會採取措施,使教學策略合乎新課程教學理念.在選擇措施時,對教學策略進行系統研討很有必要.教學策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大系統之中.教學策略本身,也有其自身的系統,如果不系統地進行研究,就無法對它產生清晰的認識.2、明確教學策略的基本成分.關於教學策略的要素,我們以下的分析採用了美國教學設計專家賴格盧特和梅里爾的分類框架.他們把教學策略分成三種策略:組織策略、傳遞策略、管理策略.對教學策略基本成分的認識,是認識教學策略自身體系的一個條件,明確了它,才有可能對教學策略做出科學的分析.系統的研究,就是充分注意教學策略的要素與結構,並明確它們在新課程中,會出現怎樣的格局.3、明確教學策略在教學設計中的位置.教學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學設計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開始,進而對教學內容、學生進行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當教學目標明確後,教學設計開始考慮運用怎樣的策略來達到目標,接著,考慮教學資源與媒體的利用,最後要做出教學評估方案.教學策略在教學設計中處於核心的位置.教學內容、學生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等,都要反映到教學策略這個操作性的方案中來,也只有明確了策略,教學資源與媒體的利用,教學才能有的放矢.三種教學策略的具體含義是什麼?1、組織策略指教學內容的安排.在考慮如何教學時,首當其沖的問題是,我們的教學內容都有哪些?如何安排這些教學內容?組織策略實際上指的就是教學內容的安排.2、傳遞策略指怎樣把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傳遞策略考慮的是怎麼樣把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也就是教學形式問題,如怎麼向學生提問題等.3、管理策略主要指如何將組織策略與傳遞策略整合起來如果說組織策略與傳遞策略,一個安排教學內容,一個安排教學形式,那麼,管理策略主要考慮的是內容與形式是通過怎樣的方式結合起來的.4、三種策略構成一個整體把教學策略分為三個方面,是出於科學分析的需要與方便,事實上,它們是作為一個整體結合在一起的,因為,形式離不開內容,一定的內容總是需要一定的形式,就像一張紙必然有兩面一樣.對教學策略進行分類,對實際教學有什麼幫助?對事物進行科學研究,離不開對事物的分類.所以,盡管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我們也要按一定的標准把它們分解開,這樣,才能夠去描述一節課.我們評一節課,常會說這節課結構上有特點,或者內容安排得太滿等等,實際上,這也是我們在按照自己的標准來把一節課分解開來.分類如果科學實用,對思考教學非常有幫助.因此,我們應努力去建立起教學策略的科學分類,來作為思考教學的工具.教學內容的安排也是教學策略嗎?1、教學內容的安排是教學策略.教什麼,這就是教學內容;怎麼安排教學內容,這就是教學策略中的組織策略.2、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內容的安排十分重要.教材的內容並不等同於教學內容,教材是課程的重要資源,存在著怎樣被利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目前許多人反對教師拿著「教學參考」照本宣科地上課,理由之一是,「教學參考」也是教師「上課」的一種資源.而且,「教學參考」與教案、成型的教學設計還是有區別的.再說,教材與「教學參考」並不是惟一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還有許多資源需要教師自己去開發.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對教學內容的處理.這是不是說,教材內容需要在教學設計中進行重新組織?1、教材內容的組織取決於教學目標是否重新組織教材內容,怎樣組織,組織到什麼程度,要根據教學目標來定.當我們了解到教學內容的基本構成後,就會對教材這種教學資源有一個基本判斷,它對我們理解教材與其他教學資源的關系有幫助.2、「知識點」的構成.下面以一個教學「知識點」為例,來說明教學內容的基本構成.⑴知識本身.需要說明一點,這里的「知識」並不特指確定的科學知識,它泛指教學所要完成的任務,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東西.⑵足以闡明這個知識的原理或者例子等.比如,要讓學生掌握「鳥」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對「鳥」下定義,也可以舉出「麻雀」等例子.總之,在教學內容中,有一些內容是用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

『陸』 哪篇文章或哪本書提出了新課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

http://blog.qq.com

『柒』 新課程下的三種學習方式如何相輔相成

新課程下的三種學習方式做到相互相成,主要是要安排自己的知識價格,自己需要哪一種模式?

『捌』 新課程基本理論的內容是什麼

新課程理論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項經費。
為使新課程體系在實驗區順利推進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課程設置等方面對實驗區給予政策支持。對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單位、集體、個人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予以獎勵。
新課程評價的改革
學生評價:
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能對個人的行為負責,表現出公民所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
學習能力:有學習的願望與興趣,能承擔起學習的責任;能運用各種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習水平,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學科知識聯系救民於水火,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析問題,具有初步的探究與創新精神等。
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並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並理解他人的處境和觀點,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個性與情感:對生活,學生有著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擁有自尊和自信;能積極樂觀地對待挫折與困難,表現出勤奮、獨立、自律、寬容和自強不息等優秀的個性品質、學科學習目標以各課程標准為依據。
教師評價:
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具有奉獻精神,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隊合作的團隊精神。
了解學生、尊重學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尊重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進行積極的師生互動,贏得學生的尊敬。
教師設計與實施:能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於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和其它能力發展的現狀與要求;與學生共同創設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
交流與反思:積極與學生、家長、校長、同事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地教育觀念、教育教學進行反思,並制定改進計劃。
此外,評價標准應用清楚、簡煉,可測量的目標術語加以表述。
參考題
一。試述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實現哪些轉變?
答案要點: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
教師角色的轉變: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1)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2)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從教學瑕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教師行為的變化:
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在對待教學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二。簡述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怎樣的學生觀?
答案要點:
學生是發展的人:
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學生是獨特的人:
學生是完整的人;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3)學生與成人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責權主體。
三。闡述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如何落實學習方式的轉變?
答案要點:
要明確教師的職責:
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要學習什麼和獲得什麼;(2)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
(4)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
2.要開發和提供充分的課程資源:
從最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試圖帶給學生的和學生經驗得到的一切都是課程,而凡是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活動所能開發與利用的物質、精神、材料與素材,都是課程資源,如圖書資料、音像資料、風俗習慣、文史典故、名勝古跡、自然風光、與眾不同的人和事(如獨特的個性、卓越的創新、超常的表現)等等。
3.確立新的教學觀:
教學的目的在於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教學是以促進學生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但應更多地視為是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那種通過嚴格程式化的規則、過程、步驟進行監控的系統方法並不適應這項工作。

『玖』 三大構成課程包括什麼三大構成的學習重點是什麼需要掌握什麼

三大構成課程簡介及課程大綱(附作品)
一、 平面色彩構成課程簡介及大綱
1、本課程發展的主要歷史沿革
視覺構成關系訓練是所有各類設計的基礎,這在全世界的設計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識,這種訓練就是時下在各個辦有設計類專業的院校對低年級學生所開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大構成課」。這些課程作為設計類專業的共同性專業基礎課,是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在德國包豪斯奠定的。這個課程體系經過在二戰前包豪斯的開拓,二戰中在美國的實踐和戰後德國的烏爾蒙設計學院的進一步發展,而成為今天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多數工業設計教育院校的專業基礎訓練的基本模式。
在我國,由於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真正意義的現代設計一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後才開始起步;而有關包豪斯設計教育的系統性介紹首先是從日本人的書籍「轉口」引進的,特別是三大構成方面的著作一開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編寫的,而且相當一部分書籍是經台灣翻譯的日文著作介紹進來的,甚至至今這些書籍在我國設計教育界都頗有影響,例如朝倉直已的兩本構成著作,幾乎成了許多教構成課的教師手中的主要教學參考書籍。因此,近來設計教育界不少人對此作了一些反思,認為,我國設計領域對包豪斯的接受,與其說是深層次設計理念的需要,不如說是設計教育從工具性層面上求變的一種行為。由此一來,「三大構成」幾乎成了包豪斯的同義語,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構成」,「三大構成」就是包豪斯。這不僅阻礙了人們去理解現代主義設計科學理性的精神內核;而且使「三大構成」課教學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圖像形態的技術性抽象化和構成化的變幻之中。
2、理論課和理論(含實踐)課教學內容
(一) 課程定位與課程目標
通過此課程讓學生利用手繪及電腦作為表達媒介,進行平面構成與色彩構成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造型創造能力、形與色調和能力、鑒賞能力與表達能力。掌握平面構成與色彩構成的基本原理,認識形與色的體系,實驗構成的思維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現方法,並通過完成構成作業,創新構成形式。 通過教學,擴大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對新的設計基礎觀產生了正確的認識,逐漸實現「厚基礎、寬口徑」的課程戰略思想。培養基礎較為扎實,善於創新,掌握實際技能的應用型設計人才。
(二) 知識模塊順序及對應的學時
緒論:構成——現代設計的造型基礎訓練
第一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基本原理
第一章 造型與構成法則——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原理
第二章 色彩設計原理
第三章 圖形知覺心理學
第二部分 媒介與技法
第四章 色彩材料、紙張與表面、繪圖工具、製作工具與材料
第三部分 課程作業體系
第五章 基本色彩練習作業(A-1—A6)6項作業
第六章 黑白平面構成作業(B1—B19)19項作業
第七章 綜合平面構成作業(C1——C8)8項作業
(三) 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 重點:
對幾何抽象圖形的認識及思維轉換,對視覺元素的提取,對形式美法則(秩序、運動、發散、均衡、漸變等)的掌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 難點:
規律與法則容易混淆,啟發學生認識每項作業的構成原理,克服將規律具體方法在操作層面上的法則相混淆的毛病。無法脫離具像思維模式,抽象思維能力欠缺。
3、 解決方法:
教師通過示範對學生形象的講解從幾何學的觀點認識物體結構的解析性觀察方法,並進一步啟發學生培養從具體物體抽取形式的能力。
3、實踐(驗)課教學內容
(一)課程設計的思想、效果以及課程目標
對幾何抽象圖形的認識及思維轉換,對視覺元素的提取,對形式美法則(秩序、運動、發散、均衡、漸變等)的掌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通過教學,擴大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對新的設計基礎觀產生了正確的認識,逐漸實現「厚基礎、寬口徑」的課程戰略思想。
(二)課程內容
課程作業體系
基本色彩練習作業(A-1—A6)6項作業
黑白平面構成作業(B1—B19)19項作業
綜合平面構成作業(C1——C8)8項作業
(三)課程組織形式與教師指導方法
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以系列課題的方式建構出「一體化課程」,以課題之間的串聯關系形成內部結構,將一定的內容——知識以課程的方式進行邏輯組織。講授理論,課題作業,案例詳解;啟發式、提問式、辨析式、討論式、反思式、變異式等;
發揮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思想上創造性,不斷革新教學思想,引進新思維。
(四)考核內容與方法
作業和理論知識點測試相結合。
平時成績和測試占課程的總成績70%。
理論測試占課程的總成績30%。
(五)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
設計思想:
對幾何抽象圖形的認識及思維轉換,對視覺元素的提取,對形式美法則(秩序、運動、發散、均衡、漸變等)的掌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教學效果:
在轉換學生的非專業視覺習慣,使學生盡快進入專業設計的視覺思維方面起到了較明顯的作用。
4、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教學方法:
本課程通過講授理論、課題分析、案例詳解等誘導學生自主獨立的進行習題的創作和製作,但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絕不按部就班,而是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來進行知識的傳授。
(二)教學手段:
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基本上是通過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錄象、幻燈、投影等輔助工具來直觀的將課程知識傳輸給學生,同時,本課程與實踐相結合,輔導學生製作平面與色彩紙質實體,使得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
5、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成果及其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來通過多次教學研討和改革,統一了教學的指導思想。把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培養緊密結合,從設計思維方法抓起,突出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結合不同專業即將開設的專業課程需求,按照平面、環境、動畫藝術等不同專業的特性來針對性教學。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平面與色彩構成的技能訓練。通過技能操作和理論考試的改革,使同學們在認識、理解構成原理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在作業中,並為以後的專業課打下基礎。強化學生基礎作業練習,經過這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並結合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積極性和所取得的成績來看,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習熱情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6、本課程的創新與特點
1、以強化構成原理的理論知識教學來克服這門課普遍流於盲目堆砌作業,迷失培養目的弊病。
2、本課程的理論教學部分有較深厚扎實的自己的研究著作為後盾,同時針對高職教育的對象,在深度與份量上作了恰當的審度,使大綱在理論知識點教學,媒介工具層面知識教學和作業實踐性教學上層次清楚,課時分配合理,教學活動組織秩序井然有序。
3、作為課程主體的作業體系充分體現了這門課的實踐性特點,目的明確。而且作業題型豐富,並體現了與不同專業的結合,繼而具有較靈活的選擇性。
4、本課程除在規范教學大綱上有自身特色外,配合大綱的教學實施,還對關鍵性章節和重點性作業,另備有指導性的基礎教案,對其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及所強調的關鍵性問題進行了介紹和解釋;重視媒介工具層面的教學,並有較詳盡的教學大綱和作業體系的支持,這對當前設計專業類學生的當前狀況針對性較強。
5、重視媒介工具層面的教學,並有較詳盡的教學大綱和作業體系支持,這對當前設計專業學生的生源狀態針對性極強。

二、 立體構成課程簡介及大綱
(一)課程性質、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基本要求
1.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
《立體構成》是廣播電視大學美術教育專業、裝飾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造型藝術專業基礎課程。開設《立體構成》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性藝術思維方法,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手段,並通過一定數量的立體構成設計造型訓練,增強學生的空間意識,掌握形式美的構成原則。為學生今後在空間藝術設計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設計創造能力和藝術思維能力。
2.教學任務和教學基本要求:
《立體構成》課程基本的教學任務,在於指導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立體構成設計練習,掌握立體構成設計的基本技能,,並在練習的基礎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則,掌握立體構成的各種基本表現手法。本課程要求將形體分解為點、線、面等要素,從簡單到復雜地研究這些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並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構成原則使用各種基本材料,將造型要素組成新的立體。《立體構成》是現代造型設計教學訓練的基礎課程之一,它與平面構成不同,側重於對學生空間意識或空間直覺的培養,要求能通過抽象的立體形態體現形式美的法則,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設計創造能力。
(二)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銜接、配合關系
在美術類專業開設的諸多美術課程中,《立體構成》應在學生學習了《平面構成》課程之後開設。這兩門構成課程都是對學生進行造型訓練的課程,它們是現代造型設計教學訓練的基礎,這些構成的基本法則在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商業美術設計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建議
立體構成設計主要從抽象的點、線、面、體形態入手,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感覺,以及在立體構成形態方面的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立體構成作品範例,要通過這些範例作品,講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體構成形式要素等內容。必要時還要用教師自己製作的立體構成作品輔助講解,以幫助學員理解抽象的內容。本課程的教學還需要通過一定數量的立體構成設計製作練習,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基本的立體構成設計規律。在製作立體構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盡量使用簡便易尋的材料,如硬紙、塑料吸管等等,使學員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較多的立體構成設計練習,掌握規律。達到增強學員空間意識和空間感覺,提高學員立體構成創作意識的目的。
大綱本文
第一章 立體構成之理念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立體構成學科產生的沿革,了解學習立體構成課程的意義。
第二章 構成要素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1.理解點、線、面、體是構成的基本元素
2.了解立體構成中的點、線、面、體與幾何學中的點、線、面、體的差異,以及它們與平面構成中點、線、面、體的差異。
3.了解色彩是立體構成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了解構成中物體本色的應用及人為處理色的應用。
4.了解肌理的概念和肌理的運用。
5.了解立體構成中空間的概念,了解空間與形體的聯系。
Ⅱ•教學內容
1.關於點、線、面、體
2.關於色彩
3.關於肌理
4.關於空間
第三章 形式要素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1.理解單純化與經濟化是立體構成的一個基本原則。
2.理解對比與調和的概念,了解立體構成中主要的對比與調和關系。
3.理解對稱與均衡的概念,理解二者在立體構成中的作用。
4.理解穩定與輕巧的概念,了解在立體構成中影響穩定與輕巧的主要因素。
5.了解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法則,著重了解黃金分割比的概念和應用。
6.了解節奏與韻律的概念,了解韻律的主要表現形式。
7.了解立體構成能夠通過人們的聯想產生某種意境的作用,
8.了解立體構成中多樣與統一的應用。
Ⅱ•教學內容
1.單純與經濟
2.對比與調和
3.對稱與均衡
4.穩定與輕巧
5.比例與習慣
6.節奏與韻律
7.聯想與意境
8.多樣與統一
第四章 材料要素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材料的分類。
2.材料的力學特性的有關內容不作為本課程要求的內容。
3.了解新材料的作用,了解新材料在立體構成中的應用。了解立體構成練習中使用最多的材料。
Ⅱ•教學內容
1.材料分類法
2.材料的力學特性
3.尋找新材料
4.不要忘記最簡便、基本的材料
第五章 技術要素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立體構成技術製作的主要步驟。
Ⅱ•教學內容
1.創意
2.計劃
3.圖樣
4.選材
5.測量和放樣
6.初加工
7.精加工
8.成型
9.組接
10.拋光
11.上色
第六章 練習程序
Ⅰ•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二點五維立體構成的製作,特別是紙質二點五維立體構成的製作.
2.了解線立體構成的製作。
3.理解面立體構成的概念,掌握紙質面立體構成的製作。
4.了解塊立體構成,線、面、塊綜合構成及其它立體構成。
Ⅱ•教學內容
1.二點五維構成
2.線立體構成
3.面立體構成
4.塊立體構成
5.線、面、塊綜合構成
6.其它立體構成
立體構成是現代設計領域中一門基礎造型課,也是一門藝術創作設計課。在立體造型中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即形態與形狀的區別,平面造型中我們稱平面的行為形狀,這個形狀是物象的外輪廓。在立體造型中形狀是指立體物在某一距離、角度、環境條件下所呈現的外貌,而形態是指立體物的整個外貌。即形狀是形態的諸多面向中的一個面向,形態則是諸多形狀構成的統和體。形態是立體造型全方位的印象,是形與神的統一。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