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種植優秀課程故事
Ⅰ 幼兒園種植區看講評稿子
幼兒園種植區活動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孩子對現回代化的東答西越來越熟悉,而對於生活中常見的蔥蒜卻分不清,特別缺乏對自然的洞察力。加之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有限,活動場地窄小,功能室不全,區角活動開展得不夠到位,種植區的創設對農村幼兒園顯得尤為必要。種植區不僅能美化室內環境,而且能豐富孩子們的活動內容。由於種植區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的是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種植區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孩子們提供的是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等過程中,能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良好的機會,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培養探索精神。在種植區,教師還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幼兒愛父母、愛家鄉的情感。
Ⅱ 幼兒園主題課程故事講述分幾步走
幼兒園課程是以主題作為教育活動組合的裁體每個教育活動都體現各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強調每個教育活動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歌曲等作為教育活動的材料,准確地確定每個教育活動的目標,清晰得表述能達成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園課程即要利益於促進幼兒發展,又要能傳成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活動過程要貫穿課程的內涵,每個教育活動都充分體現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和藝術五個學習領域。 我在研究主題《多樣的服飾》時,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國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裝,各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美。在每個分主題上,我利用幼兒教育的理論過程中,建構理論,豐富理論,發展理論,讓理論發揮功能,讓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實踐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兒的心理發展,而心理發展來於動作,讓主體與於客體的相互作用,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例如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碎布,塑料,毛線,樹葉編制編織各種服飾和帽子,讓幼兒初步學習編織的技能。大膽的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服裝商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動作和操作性學習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使幼兒發揮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使幼兒從動作過程解決問題過程,促進了幼兒思維水平發展。 為了促進兒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指導,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做游戲示範動作,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上述的幾種方法綜合的加以運用,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Ⅲ 小班植物角學習故事
我們一直在豐富班級自然角的植物,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自然角的植物越來越多了,變成了走廊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每天餐後散步時,我們都會去植物角看一看,「今天小植物有什麼變化?」「哪些植物開花了?」別看我們是小班的孩子,我們觀察得特別仔細。今天在植物角里孩子們又有新的發現了……
今天和往常一樣餐後帶著幼兒去散步,走到自然角我們停了下來,看看今天小植物的變化。突然有個聲音傳來:
「曹老師,這是什麼?這一盆怎麼沒有花?裡面都是泥土。」皓皓對我說。我說:「這一盆里也有花只是還沒有長出來呢,老師在泥土裡面播種了一
些小種子,等小種子長大了,就會有好看的花長出來的。」
皓皓問:「是什麼種子?會開出什麼樣的花?」他用好奇的眼神看著我,其他的孩子也向我投來一樣的目光。
看到大家的求知慾這些強,我便拿出了一粒種子給小朋友看。馬上有幼兒說:「老師,我知道這是花生呀,我在家裡吃過的。」
我說:「你們知道嗎?這一粒小小的花生如果放在泥土裡,每天給它澆水,花生在泥土下喝飽了水,就可以發芽,長成小花。」
又有小朋友問:「老師為什麼這一盆里種了種子怎麼還沒發芽啊?」
我說:「種子長大需要一個過程,就像小朋友成長一樣,不是馬上就能長大的,而是多吃飯、對鍛煉,一天一天的慢慢長大。種子如果每天都能喝到足夠的水分和充足的陽光照射,它也會慢慢的長大的。」
從那天以後,每天餐後散步孩子們都會特意的來看看這顆小種子,給它澆水、給它陽光照射。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終於在第四天種子開始發芽了,孩子們看到了特別的開心。從此以後班級里的幼兒對植物角關注的越來越多了,很多小朋友還會從家裡帶來一些小種子種在班級的花盆裡。
從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幼兒對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也很感興趣,需要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仔細觀察,並在恰當地時機給予相應的指導,就會萌發幼兒對自然科學的求知慾,以此不斷地豐富幼兒相應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