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
『壹』 如何區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異同點
一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 二是堅持理論上是行得通的東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彌補、不正確的地方要改正。 「愛親敬長」修改為「尊親敬長」,修改後的目標要求更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也更符合語言表述的規范。熱愛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維,培育富有愛心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富有愛心的兒童才能熱愛生活、學會關心和學會做人。此目標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熱愛的情感逐漸升華。由愛親敬長擴展到愛集體,從愛集體擴展到愛家鄉,由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 將實驗稿中「熱愛科學」修改為「熱愛勞動」。將實驗稿「行為與習慣」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調整為修訂稿「情感與態度」中的「熱愛勞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的重要性。 將「自信、誠實、求上進」修訂為「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探究」此目標為增補內容。這一目標著眼於激發兒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從小就有對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的興趣,在快樂中探究、勤於動手、動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並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造帶來的快樂。與實驗稿相比學習要求有調整,難度有所增加,如將「初步養成」調整為「養成」,體現了課程對低年級這一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勞動習慣」修改為「衛生習慣」,突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於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既是符合其年齡特徵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無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極易產生與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僅不利於其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將「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修改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因為「養成……行為」不夠通順,「遵守紀律」已經含在文明行為習慣中。這一目標著眼於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質, 《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從總目標可以看出,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並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把他們真正當作發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使兒童在教育引導下不斷發展和提高,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 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作什麼都允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積極、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這兩種課程是在小學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 這兩門課程的核心。 它們的不同點是:《品德與生活》注重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會性發展,為兒童認識社會、平等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殘而有為的社會主義合 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與生活》的分目標為: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 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情感與態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技能、過程與方法。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保護環境,愛惜資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品德與社會》的分目標為:情感
『貳』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一、概說「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社會)」「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作用,幫助兒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行新課程後,小學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課、自然課和社會課等三門分科課程。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為什麼要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呢?(1)現行的分科課程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這種割裂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2)綜合課程是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分科課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的課程,它有利於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界限,利於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養成整體意識,形成運用知識信息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3)「品德與生活(社會)」是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對原有思品、自然、社會和活動等課程進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綜合課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4)教育改革是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不同歷史社會時期的需要而發生改變。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要求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養、能力的人才,這就相應地要求要從小學起開設綜合課程,以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5)這門綜合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徹底性。第八次基礎教育課改是在深入分析當前社會的特徵,充分借鑒國外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課改和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經驗,結合我國各實驗地區的實驗成果,廣泛聽取多方經驗、意見等基礎上,對現有基礎教育課程來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將原有的課程換個名稱或概念而已,而是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創新。二、什麼是「品德與生活」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是小學1-2年級開設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動課的基礎上經整合生成的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2、它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其內容主要源自於兒童的現實生活。羅素說:教育要使兒童過美好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傳統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們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麼厭倦接受教育,要麼不覺得所受到的種種教育的確是人生所必須的,是人在生活實際中應該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領悟到人在生活實際中該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使他們把在學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轉化為他們生活實際中需要的實際行為,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二是本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過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偏空、大、虛,其教學方式是說教式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實際生活中做不出來,或者是與學校教育相去甚遠,正是「學歸學、做歸做」。本次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著眼於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方面,不但對教學內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對教學方法方式同時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強調和確定了要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觀察、了解、感受、認知、發展、形成,讓社會為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反過來也讓他們去呼籲,倡導、促進社會,使得對兒童的教育喚起社會的重視,轉變家長對兒童的教育觀念,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政府教育網路。通過這樣的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的多維動態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這樣做是人生的必需,從而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自覺地做一個公民所該做的,而不至於使得我們所教育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是一個樣,走出學校後又是一個樣,好象「變色人」一樣。三是本課程是開放型的綜合課程以往的思品課程在內容上陷入教條化,在方式上強調說教式,這無形中給品德教育帶上桎梏與枷鎖,一方面是學校、老師只能以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灌輸那些教條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卻無多大實效的既定教育內容,在內容、形式、評價及時空等方面,學校和老師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選擇與處理的權利,另一方面是學生象羔羊、象鴨子一樣,在失去自主性、失去興趣的前提下,懷著厭煩、甚至是恐懼的心理,無奈地、不知覺地去接受那些說教式的教育。「品德與生活」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其開放性具體表現在:(一)課程內容是開放的:從教科書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己開發、選擇、整合教學內容,所採用的內容,只要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樣,只守著那一本既定的書本。(二)教學渠道是開放的: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本課程一改過去那以課堂(教室)教學為主渠道的陣地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體式的教育網路,教學中,學校、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實際需要,靈活地選擇、確定教育渠道,以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學時間具有開放性:教學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本課程在教學時間的設置及其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安排方面是允許「規定與靈活」相結合的。課程設置中每周為三課時,學校根據三課時數具體安排於功課表裡,但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需要,或是把三節集中起來上,或是移動日期上,或是把教材與學校、班隊等活動相關的結合在一起上。這樣的教學時間設置,就比以往的靈活、開放得多了。(四)教學評價是開放的:新課程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其評價具有過程性、多樣性及重視質性評價等特點。改變了過去那隻關注結果的、單一化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法不僅能更科學合理地反映教與學的過程與結果,同時也更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四是本課程是過渡性課程:品德與生活在課程目標、內容、形態、實施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課程相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兒童剛從學前教育進入學校教育,他們雖然身在學校,但在他們身上尚留有許多學前教育的痕跡及心理特徵,此時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採用正規化教育方式。本課程意在幫助兒童完成由幼兒學前教育向正規教育轉化與過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與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來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2)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核心。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以往的思品課程設計往往從成人對兒童的需要出發,以成人化的方式設計課程,設計的課課與兒童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生活實際相去甚遠,這種課程對兒童來說是沒有生氣的、僵硬的、呆板的課程,它不僅會消褪兒童的認知興趣,更會打擊兒童的學習情感,尤其會對思品教育產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課程強調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於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因此,在對兒童實施思品教育時,必須充分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學校集體學習生活、社區生活等方面,教學中應善於從這些童年生活中對兒童進行家庭倫理、團結友愛、公共道德和環境意識等教育,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兒童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兒童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有價值的童年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兒童的這些生活權利,品德與生活十分強調尊重兒童的這一權利。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尊重兒童的權利這一原則、理念,在尊重兒童的權利的前提下,組織、引導兒童參與並享受童年生活,使他們在愉快、充滿自信和尊嚴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麼是「品德與社會」1、什麼是「品德與社會」。本課程是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對小學思品、自然、社會等分科課程進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的,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小學3-6年級使用的綜合課程。2、「品德與社會」具有社會生活性、交叉綜合性、教育基礎性和延續發展性等特性。(1)社會生活性:根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以及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確定了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與兒童的社會生活有關的與自我、與家庭、與家鄉(社區)、與祖國、與世界等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構成教學內容,使兒童通過參與這些社會生活活動,學習有關的社會生活常識、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范、掌握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2)交叉綜合性:本課程在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的前提下,某一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所涉及的社會領域、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如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等)是交叉綜合的,這樣的交叉綜合,意在打破原來思品、地理、歷史、自然等學科界限,實現相關邊緣學科之間的縱橫內在聯系,形成學科之間的有機統一,實現既使學生學知識,發展綜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礎性:本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在教育目標上以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為基礎,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兒童積極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參與社會生活活動,在活動中觀察、感受、研究社會,形成道德觀和價值觀及良好行為習慣為基礎,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條化的教育內容、目標、方法與方式。(4)延續發展性:世界萬事萬物無不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兒童的品德行為也不例外。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該用運動的、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品德與社會課程充分關注兒童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選擇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等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內容;二是教學內容編排,同樣的內容在後續年段可重復出現,具有延續性;三是教學方法方式,強調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組織設計,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自主地了解、觀察、感受、研究社會,使學生在組織設計和參與活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四是評價,由過去較單一的量化評價轉變為動態的、過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評價,由過去以老師評價為主轉變為師評、自評、生生互評的,描述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增強兒童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有利於客觀地反映個體的品德風貌與特點。3、「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指導學生設計社會活動具體內容、方法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不但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習慣的生成狀態、認識水平能力的個性差異特徵、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構成動態、能力發展的水平與發展動態,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指導學生有個性地參與活動,獲得個性化的收獲與發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與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群體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共享苦樂,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代小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學習任務。在品德與社會教育中,教師要善於與學生共同設計組織有利於幫助小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活動,善於指導他們圍繞怎樣做人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參與活動,指導他們在活動中認識學會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樣做人的知識與技能,養成尊重他人,與人合作,關愛他人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活動中學習做人,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課程的核心,必須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實施好。(2)以教育的基礎性和實效性為課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與兒童的品德認知和養成規律不相符的問題,因此,也給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響,新課程品德與社會針對思品課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方式的選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礎性與實效性的有效統一,在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和養成規律,講求品德教育的實效上精選教育內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牢記這一理念,精心選擇組織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讓兒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動參與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感受與體驗活動內容中所昭示的道理與情感,人生價值觀與道德觀等,使品德教育切實、有效。(3)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組織和活動過程為課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的價值觀、道德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否真正形成,關鍵在於兒童,兒童本身是內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起變化。品德與社會十分強調要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這種參與,不僅要讓學生參與所設計的活動,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內容、方法方式的選擇和設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願的樂學活動中主動地接受教育、認知與明理,形成各種好品德、好習慣。教學中,我們必須牢記學生主體性,擺正師生地位,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師生共同創生和開發課程為教學方案的開發者。以往的思品教學,是老師以書為本,照本宣科,全國眾多兒童,不論地區與兒童的個性差異如何,讀的是同一本書,這種單一的課程內容,單純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顯然是沒有顧及到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十分注意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兒童的差異性,明確提出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老師和兒童應根據實際,在教育內容方面,進行大膽、有效的創新與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這種創新與整合,不僅是老師來完成,更要師生共同來完成,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正確意願和內在潛能,引導學生參與教育內容的創新與整合。教學中,我們一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二要大膽地創新與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應對小學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一)轉變舊的教育觀念,用新的教育觀念武裝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課改的最根本問題是觀念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育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本次課改,把改革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可見,觀念問題是何等重要。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同樣地應當首先轉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這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舊的教育觀不改變,實施新課程也無從談起。那麼,要樹立哪些新的教育觀念呢?1、樹立新的教師觀,在思想上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研究者、促進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而不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的上述各「者」作用,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應有位置,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順利完成新課程所賦予我們應盡的任務。2、樹立新的學生觀,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認為:一、學生是發展的人。其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依據其規律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可以獲得成功的,教學中應對每個學生充滿信心;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能否學得好,能否健康成長,是否幸福快樂,和他們所在的學校與任教老師有極大的關系。二、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有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教學中要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他們發展的前提,我們應把這種差異視為一種財富而加以珍惜和開發,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處於不斷變化發展的有機體,是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不是可以讓教師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學中,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應通過科學的方法手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積極、自主的探索、體驗活動中去認知、發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感官、性格、意願,自己的知識與思想基礎,思想和行動規律,即他們有自己的學習的物質基礎,他們能以自己的學習物質基礎去進行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活動,去發展自己,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學生的學,而應指導學生積極自主地讀書、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解決法和結果,不要輕視學生的能動作用,不要扼殺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是責權的主體,從法律、倫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現代社會里,學生是權利的主體,他們享有充分的學習、生活的權利,他們又是責任的主體,他們負有對學習、對生活、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保護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強化這一觀念,是時代的要求。3、樹立新的課程觀,努力實現師生共同創造與開發課程。在教學與課程這對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觀是主導因素。課程觀決定教學觀。過去,傳統的教學論概念把「課程」片面地理解為「規范性的內容」,把「課程」當作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課程」是專制的一方,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只是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而不是多維地)發生關系,而使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本次課改,從根本上打破「課程專制」局面,建立「課程民主」新體系(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本次課改在課程管理及課程觀方面的重大轉變,充分認識到師生在教學中,創生和開發課程是歷史賦予的權利與義務,教師不能再僅僅是照搬教材、學生也不再僅僅是機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師和學生應大膽地根據課程給定的內容,結合實際不斷地行變革與創新,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即符合當地、本校、教師與學生等實際的課程)。4、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小學教學是分學科進行的,而學科教學的重心是關注學習,還關注是人,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學科本位論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把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體表現一是重認知、輕情感;二是重教書、輕育人,在強化和突出學科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學科本位也即知識本位,這種指導思想只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是以學科為本的教學的最大的失職。新課程在注意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遵循學科發展規律的同時,十分重視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必須牢記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叄』 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
百年樹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設是育人成材的基礎。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要讓孩子們能夠從寓言中領悟哲理,在寓教於樂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潛移默化的浸潤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准備充分。
無論是一個好的交易,還是一個先鋒模範人物,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課,必須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備,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讓其在好奇中產生興趣,在興趣中得到啟發。照本宣科式的授課,無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肆』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有什麼區別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回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答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伍』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
新 課 程 標 准 解 讀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
『陸』 小學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歷史與文化內容的構成包括哪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
『柒』 如何讓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有效
在小學各教育課程中,品德與社會科目必不可少,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但是,目前部分教師還在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學生的思想品質不重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失去了開設的意義。所以,小學教師應該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在保證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創新自身的授課方法,利用小組學習、社會實踐等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使品德與社會課程發揮真正的作用,提高教學有效性,為國家培養思想素質較高的人才。
一、目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想較為落後
近年來,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的教學思想較為落後,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方面嚴重忽視,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根本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這對學生自身發展及社會的發展都有不利影響,所以,學校與社會應該對此問題加以重視,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二)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師只應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授課,沒有意識到教材的單一性與片面性,並且,一些教師無法將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引入課堂中,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比較局限,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效性不能顯現出來,這對學生的學習及身心發展有不利影響。對於小學生而言,品德與社會課程極為重要,不僅關乎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也有較大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單一,很容易導致學生發展不良。
(三)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在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授課之前,沒有對課程進行有效分析,只是根據教案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授課,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厭煩心理,無法對品德與社會知識產生興趣,課程的有效性無法體現,不僅沒有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而且會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程失去學習慾望。所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要對自身教學情況進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學質量,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效性[1]。
二、提高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優勢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有效性較低,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教師無法正確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然而,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如果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則小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而且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對國家的發展來說極為重要,教師將課堂有效性提高,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授課,創新自身授課方式,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同時,教師應經常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領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真諦,凈化自身的心靈,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捌』 小學品德與社會文化主題的內容有哪些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的嘗試方案及案例例舉.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幾個注意點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品德課、社會課等課程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革,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綜合課程.它倡導的是:回歸生活的品德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教育,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課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學社會課中的一個獨立板塊,有獨立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講授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使學生能夠准確系統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這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情感、態度、價值觀就被忽視了.沒有情感的地理知識是僵硬的、沒有活力的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成為學生厭學的根源.基於這樣的現實,這次課程改革把地理教學納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地理教學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知識本位被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展的教學目標所取代.這樣一來,地理知識就變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結合,使思想品德與社會教育擺脫了以往的在純道德的場景中進行,學生能夠學會用空間觀念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比較廣闊、多面的地理場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品德與社會教育更加厚重和飽滿. 品社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內容的教學目的就在於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為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在小學階段,地理知識本身的學習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地理教學是為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服務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品德與社會是德育綜合課程,教材中有許多常識題材的內容,大致可分成自然常識類、生活常識類、地理常識類、歷史常識類和社會常識類.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地理題材有下面 4個內容標准: 1、我與學校:Ä、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 2、我的家鄉(社區):Ä 、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B、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C、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D、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我是中國人:Ä、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B、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認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C、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D、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E、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 F、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G、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4、走進世界:Ä、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B、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C、比較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飲食等狀況,了解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D、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E、知道我國所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F、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可以看出,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地理題材僅涉及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和區域地理內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氣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其與單純的小學地理常識課內容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品德課是教學生做人的本體課程,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突顯情感性和思想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和諧建構.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地理內容的學習. 因此,作為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目標應該較好地融合在探究體驗活動中,既不能上成單純的地理知識課,也不能孤立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即情感教育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中. 總之,知識目標要准確規范,不可以貪大求全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課.有些教師把品德課中的地理當作知識來教,試圖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並按照掌握知識的多少、深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為了知識而教學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地理知識與品德目標的割裂.例如《我們在這里生活》.教師力求把知識講得多、全、細,做到面面俱到,規范完整,生怕有知識上的疏漏,同時也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把地理知識為品德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2、地理知識與品德教育「兩張皮」.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本身不含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素.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不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不斷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情感,而是從地理知識外面找一個品德目標,讓學生無選擇、無條件地接受,地理教學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教學和道德說教兩部分.實際上,有些地理知識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師生共同挖掘、感受、體驗其中的內容,不但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激發情感,實現德育目標. 3、任何地理知識都要進行品德教育.與為地理知識而進行地理教學的情況相反,試圖使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情感態度掛鉤.地理知識有很多是認知性知識,如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大小、氣候特點、形成原因等.學習時,要對知識准確地習得、領會、掌握和應用,不必生硬地從知識之外塞進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