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意義
① 你是怎樣理解小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 非常急、我要寫作業。
一、小學階段是兒童語言能力、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發展的專關鍵期,屬教育心理學理論可以幫助教師理解教育情境中的具體問題,並結合實際找到解決的方法。
二、小學階段是兒童情緒體驗覺察、分析和調節能力發展的奠基期。
三、小學階段是兒童各種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習慣是性格形成的基礎。
在上面框架基礎上結合自己遇到的實例展開就可以啦
②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1、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提高師資水平
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在於教師,而教師的素質既包括專業素質又包括育人素質。教育心理學是教育理論與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而且有助於提高教師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育心理學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學習教育心理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有關教學措施的心理學依據,從而能更主動而科學地駕馭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全面地提高教學質量。
3、教育心理學有助於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縱觀國際國內成功的教育教學改革無不是心理學,而且主要是以教育心理學為支撐的。最典型的是20世紀50、60年代的涌現的世界三大教育改革家美國的布魯納、前蘇聯的贊科夫和德國的瓦根舍因(其本人就是心理學家)。
學習教育心理學有利於提高辯證唯物主義水平,提高教師自我教育的自覺性;有利於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書育人,並把教書育人提高到更科學的高度;並有利於教師總結工作經驗,自覺開展教育科學研究。
(2)中小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意義擴展閱讀: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因此,教育心理學具有雙重任務,它既有教育學的性質任務,又會有心理學的性質任務。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統中學生學習的性質、特點及類型以及各種學習的過程及條件;從而使心理學科在教育領域中得以向縱深發展。
其次,研究如何運用學生的學習及其規律,去設計教育、改革教育體制、優化教育系統,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養的心理學原則。
③ 學習教育心理學對對於中小學教師有什麼意義
掌握心理知識,可以有針對性的分析與教育中小學生;總之,獨生子女不好教育呀。
④ 作為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有什麼意義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現象? 人的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心理現象是人們時刻都在產生著的, 因而也是每個處於清醒狀態的人所熟悉的。人在一切活動--勞動、工作、學習中都會有心理現象。例如, 我們看電視時,能聽到電視中優美的音樂和看到電視中壯麗的山水;我們吃飯時,能聞到飯的香、 甜之味等,這些是人的感覺和知覺;我們對看過的電視片還能「歷歷在目」,這就是記憶等等, 這些都是心理現象。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感覺、知覺、 記憶、思維、想像)、情感過程(喜、怒、哀、樂等)和意志過程(目的的確定、 困難的克服等)。
心理過程人人皆有,是人的心理現象的共性。另一方面是個性,包括個性傾向(動機、需要、信念、理想、世界觀)和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氣質、性格)。個性是心理現象的個別性, 正象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也找不到兩個心理特徵完全相同的人。 心理學正是從這兩大方面來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的。
學習心理學,對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體會,其意義有:
①「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華中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劉華山教授, 在談到心理學的意義時,這樣開門見山地對我們說。人的心理是有規律的,企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選拔、安全生產、人際關系等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學習心理學,有利於人們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這些問題, 處理這些問題。
②有助於了解自己,加強自我修養。心理學知識對於自我教育很重要。 科學地理解心理現象,能使人正確地評價自己個性品質的長處和短處,確定個別的特點, 正確而自覺去努力發展積極的品質,克服消極的品質。
③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一個人難免會碰到種種心理難題和心理困惑。例如,戀愛問題、 婚姻問題、自卑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以及失眠、焦慮、憂郁等等,學了心理學, 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調節,不致於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後導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④學習心理學,能開闊人的視野。尤其是從事文學、哲學、美學、醫學等學科的人們, 再學一些心理學知識,它能豐富人的思想和觀點。
⑤實現自我價值。現代社會越發展,人的精神生活將越來越重要,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多, 心理學亦將越來越重要。對一個心理學工作者來說,能把自己所學的一點心理學知識奉獻於社會, 服務於人民,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當然,心理學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在商業領域,在醫學領域,在司法領域,在教育戰線領域,心理學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這里就不多說了。心理健康就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這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
行為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變化,都將能夠適應。
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⑤ 對於師范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校開設《教育心理學》課程有什麼意義」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織在一起,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理論意義
探索人類心理是21世紀重要的學科之一,教育心理學從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心理規律,將補充和擴展心理學理論。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要性的喚醒,逐漸也關注到教育學中還有很多規律需要完善,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有助於這些規律的完善。
實踐意義
1、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5)中小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意義擴展閱讀
心理學區別
教育心理學是主要研究教學過程和學習的一般規律的學科,它主要側重於正常學生群體的心理規律的研究,考察這些學生在常態的教學中是如何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在我國,教育心理學是講授給將要從事或已經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門理論知識,並指導教師的實踐。
教育心理學者除了到學校做實驗外,並不介入學校的心理輔導、咨詢、評估和矯正學生的實際活動中。總之,教育心理學具有抽象性、理論性的特點,是以研究課題為核心的。
學校心理學是一門具有濃厚的臨床實踐特色的心理學科,它不僅為學生、教師和家長開「葯方」,而且直接從事干預、咨詢服務,並考察干預的效果。學校心理學工作者直接介入學校的教育活動,現場解決實際問題,他們所要面對和解決的是一個個具體問題,而不是課題,他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對基本理論概念則不十分注重。
對於兩者的區別,可以舉例說明:教育心理學工作者也研究學習落後者的問題,但把它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學校心理學工作者則深入到學校班級中幫助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家庭環境或教師的影響進行系統評估,在此基礎上制定矯正計劃,改進落後學生的學習活動。
另外,學校心理學吸取了臨床心理的模式,而這在教育心理領域是不存在的。這一模式的內容包括:
1、圍繞著心理問題與環境的關系和心理問題原因的分析形成一個概念框架,以解釋心理問題的發生;
2、使用一定的心理學專業技術,結合現有的條件,為改變行為提供有效的指導;
3、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為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提供服務和輔導。
可以看出,學校心理學工作者與臨床醫生有些相似之處,對學生、教師的各種心理問題實施矯正,他們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而且必須掌握行之有效的技術。
⑥ 簡述學習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高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許多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往往起因於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不高往往由多因素造成。較低的學習興趣、不良的學習習慣、身體的疾病等都能影響學習效率。下面,我們對此進行綜合考察。
一、學習問題自我評價
每一個學習不良者並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問題之所在,要想對症下葯,解決問題,對學習問題進行自我評價便尤其顯得重要了。對學習問題可主要從如下幾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l.時間安排問題
學習不良者應該反省下列幾個問題: (1)是否很少在學習前確定明確的目標,比如要在多少時間里完成多少內容。(2)學習是否常常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3)是否常拖延時間以至於作業都無法按時完成。(4)學習計劃是否是從來都只能在開頭的幾天有效。(5)一周學習時間是否不滿10小時。(6)是否把所有的時問都花在學習上了。
2.注意力問題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狀態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鍾。(2)學習時,身旁是否常有小說、雜志等使我分心的東西。(3)學習時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體驗。(4)是否常與人邊聊天邊學習。
3.學習興趣問題
(1)是否一見書本頭就發脹。(2)是否只喜歡文科,而不喜歡理科。(3)是否常需要強迫自己學習。(4)是否從未有意識地強化自己的學習行為。
4.學習方法問題
(1)是否經常採用題海戰來提高解題能力。(2)是否經常採用機械記憶法。(3)是否從未向學習好的同學討教過學習方法。(4)是否從不向老師請教問題。(5)是否很少主動鑽研課外輔助讀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問題,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學習的效率越低。每個有學習問題的學生都應從上述四類問題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例如一個學生毛病是這樣的:在時間安排上,他總喜歡把任務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問題上,他總喜歡在寢室里邊與人聊天邊讀書;在學習興趣上,他對專業課不感興趣,對旁系的某些課卻很感興趣;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採用機械記憶法。這位學生的病一列出來,我們就能夠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了。
二、自我改進法
1.SQ3R法
羅賓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幾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的。
(1)概覽(Survey):即概要性地閱讀。當你要讀一本書或一段文章時,你必須藉助標題和副標題知道大概內容,還要抓住開頭,結尾及段落問承上啟下的句子。這樣一來,你就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有利於進一步學習。
(2)問題(Question):即在學習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基本問題上,同時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學習課文,預習中的提問可增加你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要是研究一個課題時你能帶著問題去讀有關資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閱讀(Read):閱讀的目的是要找到問題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應注重對意思的理解。有些書應採用快速閱讀,這有助於提高你的知識量,有些書則應採用精該法,反復琢磨其中的含義。
(4)背誦(Recite):讀了幾段後,合上書想想究竟前面講了些什麼,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做一些簡單的讀書摘要,從中找出關鍵的表達詞語,採用精煉的語言把思想歸納成幾點,這樣做既有助於記憶、背誦或復述,又有助於提高表達能力,且使思維更有邏輯性。這種嘗試背誦的方法比單純重復多遍的閱讀方法效果更好。
(5)復習(Review):在閱讀了全部內容之後,回顧一遍是必要的。復習時,可參考筆記摘要,分清段落間每一層次的不同含義。復習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遺忘。一般來說,及時復習是最有效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復習可逐漸減少,但經常性地復習有助於使學習效果更鞏固,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上面介紹的SQ3R法是一種學習方法,僅可解決因方法缺乏而引起的學習上的問題。對於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學習問題,則還需綜合考慮運用其他方法,自我塑造法即是一種綜合法。
(1)選擇一個目標。經過對學習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你已經找出自己的症結所在,但對改變它你不可性急,而應該首先選擇其中較為可行的一項進行重點突破。我們常觀到某些學生在接受長輩一頓訓斥後,立即制定一個宏大的學習計劃,其實這種計劃十有八九是執行不下去的。我在學英語時,有一天忽然下決心要從閱讀原版小說入手,結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馬丁.伊登》,並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個月時間啃下此書。結果呢,我連第一頁都沒能讀完,因為裡面的生詞查不勝查。後來我選擇了比較適中的學習目標,先從世界名著簡寫本入手,結果越讀興趣越濃,不再視英語為畏途了。
( 2)實行新的學習程序,如果你的症結是行為拖拉,為克服這個缺點你就應該給自己訂一個規則,每天不完成預訂的任務不睡覺。如果你的贊美是注意力不集中,那麼你應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寢室讀書不集中,則應責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讀。如果讀半小時後不集中,則應略為休息一下,或改變一下學習內容。如果原因是對讀書不感興趣,則首先努力去讀自己有興趣的書或改變單調枯燥的讀書方法,將讀書與工作、娛樂、陶冶性情結合起來,或給自己的學習以一定的獎勵。堅持一段時間後,隨著良好習慣的形成,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⑦ 結合小學教育談談學習心理學的意義
學習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主要的實踐意義就是在家庭兒童教育上的指導性意義內。比如說嬰兒容的發育,什麼時候適合什麼樣的感官刺激。幫助我們掌握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發生發展規律,比如說先近後遠,先大後小,家長就不會在孩子不能穿紐扣而著急,反而是孩子能拿到紐扣就已經很高興了。
⑧ 學習心理學對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其正常健康的生活與發展。一般來說,如果個體處於正常健康狀態,則易與適應社會,內心平安,內外平衡,從而能得到社會與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發展,能獲得學習的進步和事業的成功。如果個體經常處於心理不平衡狀態尤其是不健康狀態,就容易發生損害社會與他人的反社會行為,重則違法犯罪,輕則為人所責;或者會出現損害自我的異常行為,令社會不寧,是眾人不安。即使不發生外部的不適應行為,處在不良狀態的個體也會因長期處在情緒困擾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導致低劣的心理素質。無論哪種情況,對學生的正常健康的發展都非常不利。
應該看到,學生心理健康的嚴峻形勢,與學校教育的失誤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除了家庭,學校是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的另一個環境因素。當前,學校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依然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增加學生的負擔,加劇競爭氣氛,造成學生無休止的緊張、壓抑、挫折等心理不平衡狀態,乃至產生厭學和對抗情緒等,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其次,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措施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某些經濟制裁手段扭曲了學生的心靈;有的教師隨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使學生感到極大的委屈、沮喪、憤恨,由其導致學生心理失調、精神失常甚至自殺的情況,也時有耳聞。學校教育的失誤所造成的悲劇一再向學校教育工作者和社會敲響了警鍾:學校心理學工作刻不容緩!
總而言之,無論從社會發展要求的角度看,還是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看,學校心理學的意義都是非常的重大、非常緊迫的。
⑨ 心理學在中小學教育中的作用
一、心理學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乃至精神醫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近年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引起各方面的普遍關注,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亦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不可迴避的問題。1、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伴隨著學生心理的發展和交際范圍的擴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而非心理疾病。這些問題在中學生中尤其多,如果得不到及時幫助和解決,有的會發展為心理障礙性問題。目前我國少年兒童身上確實存在著某些心理與行為問題,但其中的許多問題是一些發展性的問題,是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並且現在孩子們所面對的問題有許多是從前的孩子不會遇到的,而適應這種變化,不僅是他們面臨的任務,同樣也是成年人面臨的任務,因此我們應當客觀地、歷史地認識到科學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預防勝於治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著眼於學生的健康發展維護人的心理健康應當劃分出幾個層次,以此我們可以將學校的任務明確為: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務是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和鍛煉;二是心理咨詢,是被咨詢者的心理需要,是有一定心理問題人的一種自我要求;三是心理治療,即具有較嚴重心理疾患的人所需要的專門心理治療。而第三種情況一般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較少。因此,心理治療不應當是學校的主要任務。「預防勝於治療」,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科學有效的教育手段,這比矯正學生心理問題重要得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當著眼於學生的健康和發展,而不是問題矯正。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只是一種消極目的,預防和發展才是積極目的。學校心理輔導不只是防治學生各種異常心理和行為,而是要幫助學生達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狀態、個性性格的完善發展、心理潛能的最大開發。3、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當務之急是轉變教育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堅持學生心理各要素的協同發展。當前,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一些學校尚存在模糊認識,一些學校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學習成績,只偏重於學習心理教育。比如,進行智商測試、學習焦慮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試前心理調適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抗挫折耐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層次是,第一,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第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第三,開發學生心理潛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二、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人類能夠改造世界,創造新事物,主要是因為人們能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緣故。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想使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有成效,就必須不斷去發現、把握和正確運用存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規律。心理學作為以應用為主的學科,更重視研究並揭示存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規律,使其直接能為學校教育提供指導。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David Paul Ausubel,1918~ )在1957年做過的一次「意向對保持學習材料的影響」的實驗發現,學生在閱讀之前有準備長時記憶的意向比閱讀之後才出現這種意向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一旦明白這一規律,教學中就會提示學生,不要只為當前的考試而學習材料,應為長遠的學習或應用而去掌握材料,只有這樣,知識保持的才長久。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最基本的任務是對學與教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在質和量上進行描述和測量並揭示其存在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既解決「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研究表明,學生的成就動機包含迴避失敗傾向、趨向成功傾向、克服困難傾向和社會競爭傾向,這四種傾向的組合就表現為成就動機的質的特點;而表示每種傾向強弱的分數則表現為成就動機量的特點。質的和量的特點不同,學生的學習行為及效果就會不同。研究進一步表明,當趨向成功的傾向占優勢時,學生就會選擇更有價值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這些知識可以使教師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行為就會有較准確的了解。另外,學生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一旦出現了學習困難,心理學可採用多種方法,幫助教師來了解困難的原因。教師可以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對學生學習困難或心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追根溯源,准確了解學生,從而採取針對性的方法,促進學生學業進步,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學還有助於教師對教育現象形成新的科學認識。尤其是對傳統的、常規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為科學的觀點。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心理學為實際教學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則或技術。教師可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材料、教學環境等,將這些原則轉變為具體的教學程序或活動。例如,根據學習動機的規律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採取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反饋、恰當控制動機水平等手段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依據學習遷移的規律,可以在教學內容的選編、教學程序的安排等方面採取措施,促進遷移。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利用心理學原理,教師不僅可以正確分析、了解學生,而且可以預測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的方向,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或預防措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解決「怎麼做」的問題。心理學家們往往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和規律以及學生現在或過去的行為,來預測他將做什麼。比如,一個心理學家如果知道一個學生的一般智力、學習策略和學習動機,就能更准確地預測這個學生在學校里的學業成績。行為預測必然伴隨著行為的干預。如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兒童提供更為充實、更有利於其潛能充分發展的環境和教學內容;為智力落後或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幫助或行之有效的具體的矯正措施,使其達到最大程度的發展。三、心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1.素質與素質教育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所謂素質指的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的要素、結構及其質量水平。它既指可以開發的人的身心潛能,又指社會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個體身心結構中的內化和淀積,它標志著個體或群體的總體質量水平。《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有以下四種: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在四種基本素質中,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最基礎的素質,也可以說是基本素質的核心,因為個體自然遺傳素質與潛能的開發、社會文化經驗的內化,都必須通過個體的身心綜合反映出來。所謂素質教育,就是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充分發掘人的天賦條件,提高個體各種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發展所實施的教育。個體的健康及理想、信念、興趣、能力等身心特徵不僅是素質的具體體現,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根本。因此,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和強健的體魄。2、心理學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我們之所以可以提倡素質教育,是因為素質本身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素質的先天基礎和後天習得性。即教育和環境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個體或群體的素質狀況;二是素質形成的「內化」機制,即特定的社會需求、道德規范、准則、知識文化技術等外部因素,可以轉化為個體相對穩定的身心要素、結構及其質量。素質的先天性,要求人類講究生育質量,而素質的後天習得性和可"內化"性告訴我們,素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外部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個體的內在結構。那麼,外部因素怎樣才能轉化為內部結構和質量呢?心理學認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有著其內在的規律性,要影響或干預個體的身心發展,外因必須與內部發展規律相匹配,凡是跨越或與發展規律不適應的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3、心理學為素質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方法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這是當前教育熱點問題。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考試制度、進行課程教材改革、提高教育者素質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但應當提及注意的是也要強調塑造人的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個性特徵,在這方面,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心理學中有關認識能力、個性心理和身心健康的知識,具體地展現了個體身心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指明身心發展的一個個關鍵時期,提示教育者應當怎樣做和不應當怎樣做,使教育者的教育教學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在談到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時,心理學有關道德發展規律告訴我們:道德品質的塑造關鍵在於成人的行為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年齡階段,道德形成的取向不同。10歲前的孩子,因為怕被懲罰或希望得到獎勵而服從規范;大約10一15歲的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心目中逐漸樹立起是非觀念、群體的引導和對權威的順從,使他們能較為自覺地服從規范,思想品性初步建立;15歲以後的青少年,開始建立法制觀念取向和價值觀念取向,認識到人性的尊嚴,會憑自己的良知去判斷是非,道德品質的發展逐漸趨於成熟。因為道德品質發展受到自身道德取向的制約,所以在進行道德教育時就要有針對性,小年齡的孩子要有強化措施,而大年齡的孩子則要強調以理服人,注重情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的方面是成人的榜樣和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家長素質的高低、凈化社會風氣和文化媒介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形成。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涉及到個體和群體認識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人生觀、價值觀等多個方面,比如認識活動中的學習問題,現代心理學有關知識對如何培養學習興趣、如何增強記憶、如何組織和加工知識、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是什麼等都作了詳細的闡述,掌握了這些知識,對形成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很有幫助。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學校里所扮演的角色從國外的資料和國內近年來學校心理學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扮演四種角色:心理衛生的保健者,德育工作的輔助者,學習的輔助者,職業選擇的指導者。首先是當學生心理衛生的保健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校心理學家的首要任務。不論是測量性評價,學校心理咨詢,還是進行行為矯正和開展各種輔導,都是為了當好學生心理的保健醫。其次是德育工作的輔導者。學校心理學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學校里,不僅有正面的德育工作,還有對品德不良的矯正工作。通過正面教育,培養各種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第三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這種輔導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在第一個層面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向全體學生,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方面的工作現在通常是由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進行;在第二個層面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針對學習障礙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進行相應的輔導與矯正,學習障礙是中小學學生常見的一類問題,這類問題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會產生嚴重的阻礙,通常家長和教師常會認為這類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或者認為這些學生的智力發育有問題,而對他們採用說教、強制、甚至是奚落的措施,其結果越發雪上加霜,使這些學生學習興趣全無,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拉越大,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也應該發揮自己職業專長的一個輔導領域。最後是選擇職業的指導者。當學生在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時,在我國將會有70%以上的學生要進入社會,參加職前技術訓練或直接投入社會勞動,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對於這部分青少年來說就非常重要。然而限於自我認識和社會閱歷的欠缺,這些青少年還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這無論對他們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幫助青少年認清自己的職業興趣,掌握選擇職業的技巧,應是其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在我國這種特殊的國情中,這方面的工作就顯得更加突出。 註:你可以砍掉第1和第4大段,因為我覺得這跟你要求的無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