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表華德福
Ⅰ 什麼是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是一種主張發展孩子天賦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好。華德福幼兒園每天保障幾個小時自由玩耍的時間,吃的都是有機食品,徐州有家小橡樹幼兒園是華德福理念的,在永康小區里
Ⅱ 南京有沒有蒙台特梭利或者華德福幼兒園
有蒙台梭利幼兒園,伊頓慧智雙語幼兒園-南京金域緹香校園、南京明發城市廣場校園、紫金明珠校園、星雨華府校園、中糧校園,具體地址及聯系方式,您可以登陸伊頓官網查詢。
Ⅲ 華德福與蒙氏,哪個好
幾乎不再熬夜的我今天忍不住熬個夜,而且還是在建園的忙碌階段。 今天看到胡萍老師寫了一篇關於芭學園的文章,我忍不住跑去評論了,現將評論內容整理如下: 在深入接觸華德福教育之前,大李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樣(之後就是某某華德福老師了,而且不止一位,全是老太太們。當然,對大李還是很喜歡,只是我職業道路上的偶像換了而已)。因為,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象大李那樣的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大李的書我都看了,非常適用,由於大李工作的用心,案例非常豐富,對家長們非常有益。胡老師我也知道,也經常看《善解童貞》。只是,我實在是忍不住想說幾句,可能讓胡老師和大李都不舒服,但如果不說我也不舒服。在今年的華德福教師華語大會上,老師講到,如果一個教育工作者對一種教育理念沒有吃透就談融合談本土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在四年多以前就接觸華德福,兩年多以前開始在成都參加各種華德福的培訓,一年以前決定做華德福。在我決定做華德福時,我跟張俐老師面談過,她問我是否決定做純粹的華德福,我當時猶豫了很多秒,其實,那時我都不確定我是百分百喜歡華德福。當我再三思考點頭表示決定後,張老師說我很猶豫。是的,因為,我覺得我象大李一樣,我不認為哪種教育一定是最好的,蒙氏數學我喜歡,瑞吉歐的課程讓我感動得曾經蒙生了去瑞吉歐學習取經,華德福那柔軟直抵人心的教室環境以及適合孩子的大自然更令我心動不已。所以,我曾經也融合。但是,融合了一年,感覺很累。我感覺是有一根主線在那裡,但如果何生出枝結來,也就是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活動(課程)才是最符合孩子成長要求的才是最符合自己心中的所謂的理念的——我在做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茫然。是的,不得不承認,我喜歡蒙氏數學,我喜歡瑞吉歐,但是,沒有一種理念會象華德福教育那樣認真地組織培訓和考核,同時,到自己的園里來指導我們辦學。不,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有,那就是那些培訓老師帶給我們的力量,給我們培訓的老師至少也是任華德福老師十年以上的(印象中只有一個手工老師是只做了八年的華德福教師),有很多二十年左右,更有厲害的,三四十年,還有的老師自己的父母就是華德福的,自己的孩子孫輩也是,我非常感動,有一種教育如此地牽動人心和家庭;有一種教育會讓很孩子從小就樹立了當這種理念之下的老師的理想;有一種教育讓那麼多從事這種教育工作幾十年的老人來中國認真細致地教我們如何將這種教育做下去。· 所以,我想,如果大李參加華德福的三年制培訓,或者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那樣接觸華德福十年二十年再談本土化,我相信她一定能將這種教育的優勢發揮得更好對孩子們更有意義。不過,更大的可能或許是,如果大李學了這么多年後,她很可能想一輩子都做華德福教育了。華德福教育博大精深,我經常思考,如果我做一輩子,我能學通不?不,我不太敢相信我能。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讓孩子讀讀經學學蒙氏,我說等我學一些年的華德福後能感覺到不是我期待的了我不喜歡了能結合時再結合吧。但我分明發現,我越學越喜歡,越學越發現這種教育的科學與系統性。華德福教育,提供給孩子的一切都是有理論依據的,這讓我們為人師者不茫然。能夠融合的人,一定是把各種教育的精神全部吃透了的人。上次培訓時,有一位維也納皇家音樂學院畢業的伊麗莎白老師,她的父母就是華德福人士,她從小就接受華德福教育,她除了大學以外接受的全是華德福教育,大學畢業後就任華德福老師,她的女兒也是華德福老師,她的幾個孫子外孫目前也在華德福學校上學。在培訓中的分享時光,她專門師講過蒙氏與華德福其實是矛盾的,她說,蒙氏教具是具形的,需要專注,為的是學到技能技巧,不喜歡(不希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擺弄教具。在擺弄中讓孩子放棄幻想,為的是學到技能技巧。這種教育培養的不是有創造力的人而是智性的人,不是全人教育。我們既要有清晰的思考,還要有想像力。從兒童的發展進程來看,兒童在生命之初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之中的,我們不能通過教育的方式去幻醒孩子。 其實,蒙氏和華德福這兩種教育,從本質上來看,應該是矛盾的。但如果在融合過程中,做到形似是非常容易的,況且兩種教育的「形」都是那樣地突出。 我看到胡老師說華德福幼兒園沒有積木,不知道她是如何誤會了,華德福幼兒園是有積木的,而且建議老師自己親手做,甚至和孩子一起做,用的都是粗粗細細的樹干樹枝截斷打磨好的,這種積木更富有生命力,孩子拿在手上會更有感覺。 有的人受不了沒有眼睛鼻子的布娃娃,我以前也不明白,而且也感覺怪怪的——這可能也是我最初不太喜歡華德福的原因。在考慮做華德福前,我專門帶女兒到一華德福孩子家裡去玩,專門觀察女兒對這種娃娃的反應,結果女兒很喜歡。 華德福幼兒園都會演偶戲,孩子們也會用布娃娃做游戲。如果這些娃娃都有眼睛鼻子,那麼娃娃就會有單一的表情,就不能在整個演戲的過程中讓這個娃娃演繹出各種表情來——這確實留給孩子們想像的空間。 華德福教育是我所了解到的最關注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最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教育——這讓很多對其了解比較多的人沒法不喜歡。 有人提到,華德福教育不適合男孩,但其倡導的天人合一對男孩的成長其實更有益,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男孩成長的大環境並不好的情況下。 有人說,華德福教育是外國的,不適合中國。差矣!我有一次特別感動,感動的是華德福老師給我們上課時講,華德福教育就是要你去發掘你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華德福教育來自於德福,但它在世界各地都在教當地的人們如何在華德福理念的指導下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熱愛自己民族的人無法不感動於這一教育理念。 其實,因為我在了解和實踐華德福教育,因此我認為它最好,也因為認為它最好,才會堅定地將其實踐下去。這其中的前提是,我沒有更多的意願去了解其他的教育。聽華德福的老師們講,在國外的很多蒙氏園也做得非常好,他們覺得也非常不錯。瑞吉歐這種教育應該是非常吸引人的,是很適合兒童的一種教育,但是沒有相關的培訓,沒辦法掌握其理念的精髓並加以運用。
Ⅳ 華德福教育到底好不好
華德復福教育到底好與不好制,因人而異吧...沒有絕對好的教育,也沒有絕對不好的教育. 關鍵在於您對孩子的教育是如何理解的。傳統的教育更傾向於大班集體以及智力的開發。而華德福教育的理念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更傾向於順應自然。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如何生活,如何去創造。華德福幼兒園在小學之前,基本沒有任何傳統學校的教學內容,比如數學和語文的教學與寫字 認字等等。如果您的經濟條件允許,還是建議您讓孩子去上華德福,當然在上學前班之間,最好做一個幼小銜接!
Ⅳ 查閱資料了解德國華德福幼兒園並寫出該教育體系的特點
華德福教育主張復教育制藝術化,把教育當作是一種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協助每個不同個性的孩子發揮其個性、發展其個性,以達到自我生成;華德福教育中,教師在兒童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使自己能夠成長和成熟起來。
Ⅵ 長沙華德福幼兒園有哪些,有推薦嗎有沒有華德福家長解答下
長沙有好幾所華德福幼兒園了,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長沙東西南北各方位都有。 北邊有不不園,東邊有花果山,西邊有桃花源,南邊有源學園,在同升湖山莊裡面。 主要看你家住在哪裡? 讀幼兒園還是要近一點好。不過很多華德福家長都是租房在學校旁邊,因為華德福學校一般都在郊區環境好的地方,利於孩子成長。
Ⅶ 華德福教育什麼意思
華德福教育(Waldorf Ecation)是起源於德國、在世界各地已有90多年實踐歷史的一種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
奧地利科學家、教育家魯道夫
Ⅷ 華德福的教育方法
用四元法分析人為:物質身體、生命體(與植物有關,氣場)、情感體(位於頭部和胸腔,與動物有關)、我(ego),華德福老師任務之一是幫助孩子的「我」入駐到身體里。「我」過早入駐會自我中心太強,過晚入駐會茫然。 成人需要幫助孩子自我意識入駐到身體里。睡覺滋養著幼兒的物質身體(0~7歲)。
0~7歲主要用來發展物質身體。這個階段孩子學會翻身、爬、站立、走,以及發展出思考和感受。意識慢慢入駐,2歲多一次,媽媽和自己是分開的,獨立的個體。0~7歲這個階段孩子的情感體完全敞開,由大人決定,通過大人來吸收,吸收大人的內在,大人的憤怒孩子會表現出來。大人情緒會影響孩子生命體去構建物質身體。大人經常焦慮,孩子臉色會看起來蒼白。因孩子會把父母的一切負面情緒歸為因自己所致。這個階段大人要用情感和身體和孩子工作。
7歲時情感體開始入駐,生命體和身體比較好的結合在一起,包裹著物質身體,如心理學上的氣場。 7~14歲開始發展感受身體、情感體,讓情感世界豐富充實。媽媽用情感滋養,休息時間、學習做事目標,幫孩子建立節奏。這個階段大人用情感和意識和孩子工作,大人思想指導。
14~21歲,逆反心理,孩子開始有思想,開始獨立思考問題,思考生命、生活,怎樣全面有力,有意識化思考開始呈現。崇拜偶像,明星,大英雄,大人需要觀察原因,找到共同話題和其交流,通過意識狀態和孩子工作。
21~28,「我」呈現,逐漸消化以前的體驗,開始鍛煉、聯系時期。出去一遇到問題就會回到媽媽身邊。
28~35,開始完全獨立、成熟,工作、家庭、生活基本都趨於穩定,物質身體開始下降,有掙扎和困擾,挑戰生活,因為害怕中年危機開始奮斗。
孩子的發育成長過程會受前一過程的影響,
如0~7歲缺乏愛、觸摸,7~14歲會思考缺乏,行為障礙。
如0~7歲缺乏運動、只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物質身體、心靈層面、精神層面等。
如0~7歲孩子時常受到恐懼和刺激-----56歲左右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
如0~7歲孩子情感沒有得到保護,沒呵護好-----容易出現抑鬱質、總不滿足、渴求愛、猶豫。
如0~7歲孩子不尊重孩子是「個體」,時常諷刺、挖苦-----孩子很難獨立、沒有自信。
如0~7歲孩子過早進行讀寫、思考-----孩子會過早僵化、沒辦法進入精神世界。
華德福教育是由內向外的。
孩子根據內在力量,通過神經系統感覺,之後通過模仿(通過0~2.5/3歲的意志力),吸收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同時也增強了內在力量,內在消化後,然後內化呼出,在自由玩耍或游戲時構建自己的情節,呼出自己內化的東西。3~5歲的孩子通過創造力、想像力工作,內化為自己的理解和觀點,發展理解力(6~7歲,甚至9歲)。0~3歲通過意志力作用模仿,3~5歲通過想像力模仿,5~9歲通過圖景式想像力工作。
0~3歲主要生活在意志力里,會跑來跑去,從來不做什麼事,停下來靜很小一會兒,3歲後給孩子節奏,活動很多,停下來幾分鍾講故事/唱歌,孩子越大停下來時間越長,說明思考意志力在內,能控制自己,自我進駐越多越能感覺到自己,自然即便是安靜下來坐,也會手腳動動,6歲可以聽故事一動不動,會進入夢幻氛圍,5、6歲孩子的玩耍也會體現思考情感的豐富,會難受高興,滿足會笑,不滿足會哭等。
孩子是有內在力量的,故各個階段的教育是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發現、自我教育、以達到通過孩子內在力量形成人。
幼兒園有呼有吸的生活,讓孩子學到:①內在意志力引導他們身體做事,感統協調;②情感能力豐富:滿足、喜悅;③感知能力;④思考力;⑤社交能力與專注力;⑥想像力;⑦動機;⑧道德與道德倫理;⑨學會等待,但玩具盡量每個人都有,有種歸屬感。
Ⅸ 華德福幼兒園和巴學園的區別與聯系
作者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的代表作首次在日本出版於1981年「的窗邊的小豆豆」,截至2001年,累計銷售日本高938萬,成為日本最大的暢銷書的歷史。在日本,每三個家庭平均擁有「的窗邊的小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