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課程表
⑴ 怎麼可以上洗月亮這堂課
經過了多年的學生生涯,初上講台的老師雖然對如何學習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見解,但是做老師和做學生完全不同。如何能讓一名新教師少走
一些彎路,使教學效果獲得更佳,在這里向大家談一些見解。
一、初上講台時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以及對新老師的初講經驗,感到初上講台的老師會出現一些雷同的問題。
第一種問題是滿堂灌。新老師總想在課堂上多講點,總覺得自己講得越多,學生也學得越多,結果一堂課下來,自己講得很累,但學生還是不知道這堂課究竟講了些什麼。講的內容過多,學生根本來不及歸納思考,昏昏沉沉的,一點要領都沒有,這叫「貪多嚼不爛,消化不良」。
第二種問題是照本宣科。有些老師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一堂課幾乎把書本中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在課堂上背了一遍,這樣的課失去了上課的意義,老師功夫沒少下,效果就不必說了,這叫「死記硬背,囫圇吞棗」。
第三種問題更為普遍,那就是不會掌握一堂課的時間。有時候50分鍾不到就沒內容講了,有時候到下課鈴響了,問題還沒講完,只好壓堂。一壓堂學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聽不進去你在上面講些什麼,效果很差。
總之,初上講台的老師,一定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有時當場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面對這些常見的問題,新教師該如何盡量避免呢?首先,新教師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把學生集中在教室里,而不把教科書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學就行了。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較少的時間,引導學生較快地領會新的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指導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教師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責任。因此,當你准備登上講台時,就應該想到如何盡快讓學生領會新知識、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如何教會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方法,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在於你有一個怎麼樣的備課。
二、好的備課標準是什麼
要講一門課,首先必須對這門課的全部內容非常熟悉,絕不是現買現賣。有的老師不是對這門課的全部內容都吃透後上講台的,而是明天要講什麼內容他就去熟悉什麼內容,准備多少就講多少。不知道這節課在整個課程中占什麼地位,會對以後的課程起到什麼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這樣的講課,非但達不到前後貫通的效果,就連老師自己也可能講到後面忘了前面。因此,老師在上講台之前必須對這本教材的全部內容融會貫通,最好還要搞清楚本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關系。老師准備的內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課教給學生的只有一杯水,這樣的備課才是充分的。
新教師在熟悉全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必須認真閱讀有關這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這樣才可以確定每個章節的學時數。一堂課該講多少內容是有科學依據的,決不是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怎麼講就怎麼講。在熟悉教材全部內容並按教學大綱確定了章節學時後,便可以開始准備每堂課的教學內容。
三. 新教師如何備課
顯然,備課就是去熟悉准備講的內容,但是只熟悉內容不夠,還必須明確這堂課的內容什麼是重點,什麼是難點,什麼是概念,什麼是必須掌握的,什麼是一般理解的……這一系列問題,在備課時就必須很清醒,並且要有意識地根據這些問題,引導激發學生去領會它。對於重點、難點或比較抽象的概念,備課時就要想辦法在課堂上如何用顯見、易懂的事例或簡明的語言,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問題的重視呢?在備課時要提醒自己在講這些問題時,除了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外,還可利用板書引起學生對重點、難點的重視。如果在引出這些重點、難點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帶啟發性地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更能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去理解難點和重點了。
四. 板書問題
板書,無非包括文字、圖表、公式、數字等,但千萬不可小看它的作用,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時間很少。授教主要依靠板書和語言來表達,語言有時比較快,學生一聽就過去了,而板書卻可以以停留一段時間讓學生邊看邊思考。
作為老師,對板書應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決不要亂劃亂寫,也不要什麼都不寫。應該寫什麼,什麼時候寫,寫在什麼地方,怎麼突出重點、要點,這些都要考慮。甚至什麼時候擦黑板,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應在備課時設計好。對於第一次上講台的老師,備課教案里除了有文字外,還應該有板書設計。如果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切忌不要成為教材的電子版再現。課件的製作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要用干練的文字和簡明的圖表,必要時可用動畫顯示視圖中動態的信息流動過程,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的理解。
備課備得越充分,上講台講課的底氣就越足。特別是第一次上講台的老師,最好能作一二次課前自我或集體的試講,看看自己在一堂課內的講授和備課是否合拍,看看一堂課的時間掌握得怎麼樣,以備在正式的講課中獲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⑵ 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截至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把人送上月球,只是把衛星送上了月球。
根據中國已經確定的計劃,中國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期工程為「繞」,二期工程為「落」, 2017年進行的三期工程為「回」,之後再進行載人登月計劃。
(2)月球課程表擴展閱讀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左右,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
嫦娥一號是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平台以中國已成熟的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為基礎進行研製,並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和產品,進行適應性改造。(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衛星平台和有效載荷兩大部分組成。嫦娥一號衛星平台由結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推進分系統、數據管理分系統、測控數傳分系統、定向天線分系統和有效載荷等9個分系統組成。
這些分系統各司其職、協同工作,保證月球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載荷用於完成對月球的科學探測和試驗,其它分系統則為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證服務。
⑶ 月亮有哪些名稱
月亮的別名(以漢語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列)
1.白兔(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2.白玉盤(呼作白玉盤。大明夜已殘)
3.半輪(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4.寶鏡
5.冰壺(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6.冰鑒(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7.冰鏡(團團冰鏡葉清輝)
8.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
9.冰盤(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10.冰魄
11.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2.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
13.蟾宮(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14.蟾光(仰首望蟾光, 無蹤亦無影)
15.蟾盤(共看蟾盤上海涯)
16.嫦娥(嫦娥出復還, 似訴無限情)
17.方暉(方暉竟戶入,圓影隙中來)
18.飛鏡(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19.飛輪(飛輪了無轍,明鏡不安台)
20.顧菟(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
21.掛鏡(台前疑掛鏡,簾外似懸鉤)
22.廣寒(深守廣寒內, 時思海上生)
23.桂宮(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24.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25.恆娥
26.金波(月穆穆似金波)
27.金鏡(何人玉匣開金鏡)
28.金盆(牆西雲正黑,趾趾墮金盆)
29.明鏡(飛輪了無轍,明鏡不安台)
30.清光(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31.瓊闕(細雨蒙瓊闕, 濃雲蔽玉京)
32.秋影(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33.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
34.素月(太陰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5.太陰(太陰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6.兔影(沉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盧照鄰)
37.懸鉤(台前疑掛鏡,簾外似懸鉤)
38.瑤台鏡(又疑瑤台鏡)
39.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
40.銀盤(月從海東來,徑尺熔銀盤)
41.銀闋珠宮(身游銀闋珠宮,俯看積氣蒙蒙)
42.幽陽(徽月生西海,幽陽始化升)
43.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44.玉弓
45.玉鉤(春晚妝初罷,遙天系玉鉤)
46.玉京(細雨蒙瓊闕, 濃雲蔽玉京)
47.玉鏡(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C
⑷ 《月球上的足跡》教案
作者簡介:
朱長超,1944年生,196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1968年超在上海無線電一廠工作,當過工人,搞過化學分析。1974年調往自然辯證法雜志工作。1978年調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79年被錄取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方法論專業研究生,1982年畢業後一直該院信息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91年被評為副研究員,1993年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院思維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上海思維研究所所長。
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http://cai.edown.net/chuzhong/yuwen/yuwen1/200511/2415.html
回答者:cke24680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3 19:59
第19課 月亮上的足跡
作者:李志宏 來自:南縣教研網 點擊:91 時間:2006-7-5
--------------------------------------------------------------------------------
【目標導航】
1.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了解人類登月的有關知識。
2.學習本文平實的語言和記敘事物的方法。
【課時導學】
◇日積月累
1.美國的登月計劃
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組織實施了載人登月工程,或稱「阿波羅」計劃。這一工程的目的是實施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的探測進行技術准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工程開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個人類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當「阿波羅11號」飛船正准備在月球「靜海」的預定著陸點著陸,突然發現飛船下方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隕石坑,裡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阿姆斯特朗馬上採取緊急措施,把飛船改為動駛,繼續飛行了約20秒後,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安全著陸。
3.詞語積累
觀測 指令 合算 海域 暢談 神往 里程碑 一葉孤舟 遙遙在望
◇知識點撥
1.內容結構
全文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節,指出此次登月活動是宇航事業的里程碑,引出下文。第二部分,3—15節,具體記敘登月全過程,全過程可分四個階段:登月准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第三部分,16—18節,總結登月的重要意義。
2.寫作亮點
(1)脈絡清晰。《月球上的足跡》是一篇紀實性的報道,從文體上看是一篇記敘文,具有記敘文的基本要素:時間(1969年7月)、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半島中部肯尼迪航天中心)、人物(阿姆斯物朗等三人)、事件的起因和經過(為探索月球、太空,人類首次登月習飛行)、結果(登月成功)。記敘文的各要素具備,按時間順序記敘整過登月過程,將這一人類偉大壯舉寫得脈絡清晰。
(2)語言平實。紀實性的報道要求語言簡潔,敘事清楚,引用數字資料准確、真實。本文大量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數字:一是月球與地球距離的數字,二是登月全過程的時間數字,三是火箭飛行的時間數字。
◇疑難探究
1.怎樣把一件事情記敘得完整生動呢?
把一件事記敘得完整生動,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範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第1、2節就進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時間線索。從第3節起,作者把登月的全過程按時間順序作了詳細的交代,甚至連幾分幾秒都寫得清清楚楚。這使讀者比較詳細地了解登 月的具體時間,也增強了事件的生動性。第三,恰當的描述。作者對火箭發射前的景象,火箭在高空飛行時的景象,都進行了恰當的描述,這種描述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也激發起讀者的想像。
2.如何理解「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這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阿姆斯特朗的這句話是人類征服月球的宣言。「一小步」是指宇航員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這對一個人來說,的確是很容易的。但是這是人類邁向太空領域的第一步,顯示了人類的聰明才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開創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非同一般。有了這一小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所以說這是「巨大的飛躍」。
【知識整合】
◇基礎知識
1.填空題。
《月亮上的足跡》是一篇饒有興趣的 ,側重於 (表達方式),將登月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可以說 是本文的突出特點;按 順序展開敘述是本文的又一特點; 的語言是本文第三個突出特點。
2.「月亮是地球的近鄰」,因而我國古代詩歌中有許多描寫月亮的名言佳句,請寫出兩句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答:(1) 。
(2) 。
◇素質升華
1.下面比喻句所表現的內容是什麼?
(1)「土星5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
答: 。
(2)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
答: 。
(3)月面上到處是細小的顆粒,有點像地球的海灘。
答: 。
2.將下面每段話濃縮成一句話。(要求:①每句話不超過20個字;②縮寫的語句能夠概括語段要點。)
(1)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鄰,。雖說是近鄰,它卻在離地球和人類38萬千米的軌道上繞著地球運行不息。
答: 。
(2)飛船開始向遙遠的地球返航。25日凌晨1 點35分8秒,它以合適的角度進入地球大氣層。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時候,三個大型降落傘在空中張開,「阿波羅11號」飛船准確地濺在預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邊的海軍救起。
答: 。
◇中考鏈接
(2004.江蘇)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問題。
在太空中,物體的生量只有地面的百萬分之一,被稱為微重力狀態,生物極容易發生遺傳變異,對細胞、蛋白質、微生物的培養十分有利,太空還剝去了大氣層的「外衣」,太陽光輻射比地面強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極其豐富,將使種子、微生物等細胞中的遺傳密碼發生有益突變,產生新物種。另外太空環境近似真空,沒有污染。專家們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甚至產生感覺不到的這些環境條件,為發展新材料、新物種、新醫葯等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場所和生產基地。在太空環境里,生物的變異和進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萬倍。
文中加點的「這些環境條件」具體指哪些?
答:① 。
② 。
③
回答者:gxh1994q - 試用期 一級 11-23 20:34
一、教學目標
1、 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 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進行探究活動。
3、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4、 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過渡到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
三、教材分析
《月亮上的足跡》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從教材編寫角度來說,這一單元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容,其設置目的主要是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這篇課文敘述的是20世界最偉大的科學探險——登月。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所記敘的准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這一題材本身就能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和足夠的興趣,而這節課的內容與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探索月球奧秘緊密相連,關於月亮的資料非常豐富,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人文現象,都值得探究,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兩者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月亮的課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因此,學習這課,不僅要了解登月的知識,還要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過渡到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切實開展關於月亮的科學與人文的探究活動。
四、學生分析
上這節課的班級學生上課較活躍,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該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較強,計算機水平較好,對網路和網站知識都有了解,並且經常上網查找資料,有一定的檢索、收集、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進行分組學習,上網探究,讓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為學生的網上探究提供了技術保障。大多數的學生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因此,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如在上課前讓學生動手做一些與月亮有關的手工作品或畫月亮圖,上課時畫出登月軌跡圖,將較好的作品貼在牆上,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質疑登月常識及課文內容,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自己上網,上網過程中自主選擇內容,培養了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歸納總結後要向協作小組和全班同學匯報,增強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五、課前准備
教師 了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做好關於這一課的課件和與月亮有關的網站。
學生 (1)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秘》、《十萬個為什麼》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准備。(2)關於月亮的作品
六、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學生角度)展示學生的小製作(關於月亮的手工作品、圖畫等)導入月亮的世界。
2、(教師角度)准備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詞(《靜夜詩》、《水調歌頭》、《楓橋夜泊》等)。
(朗誦詩歌)由學生誦讀幻燈上關於月亮的詩歌。旨在營造良好氣氛,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嚮往。
(教師引導)月亮,自古以來,就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鍾愛。那皎潔、靜謐的月光,時圓時方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於月亮的詩歌,請說一句有月亮的詩(「楊柳岸,曉風殘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美好,現在我們就與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二)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1、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自主學習)
(1)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獲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課件上的問題。(培養快速閱讀的能力)
A、人類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B、哪個國家的哪一位宇航員第一次踏上月球?
C、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
D、火箭名稱和飛船分別叫什麼?
E、採用什麼順序記敘了什麼過程?
(2)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思考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總結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登月准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2、展示學生作品,培養動手能力和說話能力。
(你說我說大家說)
(1)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作簡要說明。
(2)四人小組比一比,看誰畫的最好,介紹得最准確,推薦一位同學到上面來展示、介紹。
(3)展示各小組中最好的作品,並請一位同學介紹登月過程。
(4)利用月亮課件展示當時的登月軌跡圖,了解登月過程和登月軌跡。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煉學生的聯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三)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 (觀看課件中的錄像),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看登月的實況錄像。
(2)說說看到這一場景的感受。
(3)質疑登月事件。
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使這節課達到高潮。
A、月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B、 科學家為什麼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C、 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D、 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E、登月艙與飛船是怎樣脫離和對接的?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寂;科學家採集土壤、岩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並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2、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並共同探究課文,深人體會。
(合作探究)
(1)探究1:同學們把登月過程准確地解說出來,這不能不歸功於作者把登月的復雜過程寫得清楚明白,你覺得課文寫作上最值得你學習的一點是什麼?
(讓學生談自己真實的體會,暢所欲言。有一點必須明確:A、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有條不紊地敘述事件發生過程的寫作方法。B、恰當的描述,敘述中有議論。C、用數字說明)此三點可各舉一例,並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
(2)探究2:你喜歡這篇課文嗎?閱讀時你有什麼感覺(我就覺得很緊張,很自豪)哪一處讓你最難忘,請找出來並朗讀、評析。
(3)探究3: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對登月意義的認識。
(辯論)據說為了這次登月,共有40萬人、2萬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資239、15億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只運回了幾百斤的月岩、月壤,到底值不值?
(總結)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4)你對月亮知多少。(拓展延伸到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
1、學生上網查找有關月亮的資料,也可以進入老師准備好的月亮網,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查閱。
〖關於「月亮」的話題,學生可以選擇這一話題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組成協作小組(以「月亮」話題為例,對文學感興趣的可以組成月亮傳說組、月亮詩歌組、月亮美稱組、月亮風俗組等,對科學感興趣的可以組成登月組、月球概況組、月球之謎組等),各個小組到網上自主選擇,自主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一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網上遇到問題時能協商解決,通過有效的溝通解決群體內的沖突,對各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對活動的成效共同進行評估。這一過程中,不僅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⑸ 與月亮有關的
月亮佳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月亮詩歌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亮詩詞
1、《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4、《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5、《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亮傳說
v嫦娥奔月v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娥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v後羿射日v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椩記?78)《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關於後羿之死,戰國時思想家孟子(約公元前372椩記?89年)所著《孟子》和西漢初年劉安(前179椙?22)編成的《淮南子》都說他是被恩將仇報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記載各不一樣,有的說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說是用暗箭射死的。總之這位蓋世的英雄死在陰謀家的手裡。
有的傳說里還說,後羿死後英魂不散,變成了打鬼的鍾馗神。這一說法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年)根據《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考證出來的。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無限懷念。
v朱元璋起義v
空格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空格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v吳剛伐桂v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一輪明月,寄託著中國人的夢想和憧憬。「月宮」又名「廣寒宮」,清涼世界,神聖凈土,沒有豺狼虎豹,沒有土匪強盜,只有嫦娥玉兔、吳剛伐桂,毫無嘈雜喧鬧之感,亦無爭名奪利之患,安閑幽靜,恬淡純凈,只要靜心賞月,頓覺心曠神怡,這不就是中國人所嚮往的仙境嗎?中國人所塑造的「月宮」是一個精神世界,在賞月的過程中,思想得以清醒,靈魂得以安靜,安神定魄,心平氣和,這不是一種寶貴的精神修養嗎?西方人也需要靈魂安置,基督徒企圖通過教堂尖頂的高度接近上帝的智慧,而中國人則直接把月亮「修建」成信仰的「宮殿」(稱為「月宮」和「月殿」),一切祈禱和祝福直接到達月亮!中國人的靈魂可以超越時空,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直達靈霄寶殿!令人費解的是,西方人為什麼非要讓自己的靈魂費力地攀爬那個怪異的尖頂呢?
潮汐是非常守時的,它幾乎和時鍾一樣准,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4小時48分鍾,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時48分鍾,一晝夜之間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對月亮,海水自然有兩次漲落。
月亮美文
1.朱自清《荷塘月色》節選,典型的美文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2.遙遠的夜空 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下面 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 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彎彎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你我 嗚~~~
你我搖著船 唱著那古老的歌謠
歌聲隨風飄啊 飄到我的臉上
臉上淌著淚 像那條彎彎的沰水
彎彎的河水流啊 流進我的心上 嗚~~~~
我的心充滿惆悵 不為那彎彎的月亮
只為那今天的村莊 還唱著過去的歌謠
喔 故鄉的月亮
你那彎彎的憂傷 穿過了我的胸膛 嗚~~~
⑹ 月亮上的足跡
這是一篇記實報道。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
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登月成功後所表現出的喜悅之情以及對於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
這篇記敘文將記敘的要素和順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訓練學生的速讀能力,准確地概括課文
內容的要點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同時要通過對本文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太空探索的興趣
t
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這是本文的教學目的。
本課教學用一課時。前半節課進行常規教學,以學生自讀為主,後半節重點討論課
文最後一句話,補充一些有關太空方面的知識,以培養興趣、增長知識。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激趣,引人課題。
教者出示宇航員拍攝到的月球地貌的圖片。有條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飛船探
訪太空的錄相資料。先簡要解說圖片內容。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珍貴的圖片資料是怎麼得來的嗎?對,是我們的宇航
員登上月球後拍攝的。(或是通過人造衛星拍攝的)那麼,你們想了解人類成功地踏上月
球的全過程嗎?讓我們一起學習{月亮上的足跡})。
(板書課題、作者)
二、學習詞語,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並造句。
暢談:盡情地談。
昂首挺立:抬起頭筆直地站著。
遙遙在望:形容遠遠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夠望見而不能夠接近。即,靠近,接觸。
指名學生用上列詞語造句。
三、快速閱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試概括每個階段的內容要點。
2.宇航員登上月球後做了哪幾件事?
指名學生回答第1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擇其要點板書。
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升空前的准備(3、4)升空前氣氛、登機
②飛向月球(5一9)檢查、點火、升空、飛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飛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飛、歸航、回到地球、暢談登月感受
指名學生回答第2題,其他同學在書上作好標記。宇航員登上月球後做了下列幾件
事:
①檢查登月器的著陸情況。
②採集月壤和月岩。
③樹立登月紀念碑。
④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進行科學探測。
⑤插上美國的星條旗。
⑤與美國總統尼克鬆通電話。
提問: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報道登月的全過程的呢?
明確: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將有關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
提問: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作者沒有過多的
議論和抒情,但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明確: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對宇航員的敬佩。
四、組織討論: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數字,這些數字起什麼作用?
2.阿姆斯特朗談到登月的意義時說:「這一小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
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第1題。因為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對數字的精確度要求非常
高,這些數字主要是為了體現本文的准確性、科學性、真實性,體現記實報道的特點。
第2題,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稍作歸納。
「一小步」是指宇航員們從飛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講確實很容易,
毫不費力。但是這一步是人類向太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它顯示了人類卓越的聰明才
智,表明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開創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新紀元,這意義就非同
小可,因此說這是巨大的飛躍。
人類第一次成功地探訪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時光飛逝,時至今日,人類向
宇宙邁進的步伐從沒停止過,你知道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其他成果嗎?
讓學生談談,互通有無,增長見識,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五、小結。
這篇記實報道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表達了作者對
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之情以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記
敘,條理十分清晰,記敘的要素交代得一目瞭然,且語言平實、准確,體現了新聞報道
的准確性、真實性、科學性。
六、布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題三。
板書設計:
15.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一(1、2)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將要發生的事件。
二(3-9)寫飛船離開地球,向月亮奔去。
准備、登機、檢查、起飛、飛行。
三(10—15)寫飛船登月成功並寫宇航員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動。
四(16——20)寫登月歸來。
(劉英)
教學設計(B)
教學內容和步驟
組織學生先參觀一次有關天文學知識的科普展覽;或請有關的專家、學者給同
介紹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及其取得的成果,為學習本課作準備。
一、播放一段人類探訪月球的短片。
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人類探訪月球的全過程,那麼作者朱長超是怎樣用手中的筆
這一真實歷程的呢?好,我們一起看課文《月亮上的足跡》。(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速讀課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指名學生復述登月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教者根據學生復述,板書其要點。
登月的全過程有四個階段:
1.飛船升空前的准備。
2. 離地球,飛向月球。
3.登月成功,開始工作。
4.勝利返航,暢談感想。
三、再讀課文,注意掌握記敘的細節。
指名學生詳細復述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要求說出具體的細節。
教師提供時間線索,指名復述,其他同學完成下表。(要求不看書填表)
時間事情的進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動「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
火箭發射後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脫落,火箭繼續上升
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工作
火箭發射後13小時30分,宇航員進入夢鄉
19日晚8點33分飛船飛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點
19日晚9點32分地面呼叫,飛船減速,准備登月
20日上午7點32分兩位宇航員換乘登月艙
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降落在月球上
對日上午11時39分登月艙打開艙門
11時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月球
22日0點15分』宇航員被喚醒,登月艙升空,離開月球
22日上午6點35分登月艙與飛船對接成功
25日凌晨1點35分8秒飛船進入大氣層,返回地球
再指名復述宇航員登上月球後所做的幾件事,其他同學邊聽邊在書上標記。
明確:宇航員登月後做了以下六件事:
①檢查登月器的著陸情況。
②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
③樹立登月記念碑。
④安裝各種科學探測儀器。
⑤插上美國星條旗。
③與美國總統尼克鬆通電話。
四、教師小結。
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報道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表達出作者的喜悅之情以
及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剛才,大家通過兩次速讀,便基本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內容,
讀有所獲,學有所得,學得不錯。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題二、三。
2.辦一份以介紹天文學知識為主的手抄報。優秀者給予獎勵,並將其手抄報張貼
在教室里,供大家閱覽。
3.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並各造一句。
暢談昂首挺立遙遙在望可望而不可即
⑺ 月球基地因該是什麼樣子教學設計
問題研究 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
新課程標准下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與老教材相比,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在每章後圍繞本章的重點內容或核心思想增加了「問題研究」,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側重點在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研究結果具有開放性。它不僅引導師生探究現實中的地理問題,而且還倡導自主學習,強調開展地理實踐活動。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基本理念。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小時侯都會望著星空苦思冥想:星空當中,還有我們人類的鄰居嗎?在夢中,常常幻想著自己插上翅膀,飛向宇宙空間尋找外星人。隨著人類共同的探索,可能有生命有火星、木衛二、土衛六-泰坦,但現在還不能確定。因為這些天體離我們很遙遠,所以人類必許依靠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球。
拓展材料1:月球是太空時代的「第一站」
自從1957年10月4日蘇聯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以後,人類便進入了太空時代。科學家們想探測第一個天體就是月亮。今天,宇航觀測已證實了並大大擴充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古代傳說中的瓊樓玉宇實際上是一個荒涼死寂的世界。月球上沒有大氣,因而也就不會有風;沒有液態水,也就不會有雨,沒有天氣變化,就不會有像地球上風雨的侵蝕作用,月球的外貌總是保持不變;沒有空氣傳播聲波,所以月球上是一個無聲世界;月亮周圍沒有大氣,即使在太陽照射的「白天」,天空仍然是黑暗的。
月面上主要有兩種地形。一種是由凝固的熔岩構成的盆地,被天文學家稱之為月海。月球上有22個月海,其中3個位於月球背面,4個跨越正背兩半球,其它15個均在月球的正面。說是海,其實一滴水也沒有。另一種地形是為數眾多的環形山和林立的山峰。大多數環形山是約40億年以前形成的。在月球上直徑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直徑小於1千米的則不計其數。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比中國的海南島還大。最深的環形山是牛頓環形山,深達8788米,陽光總也照不到它的底部。較為年輕的環形山,一般都具有輻射紋,從望遠鏡中看,就像是一些棕樹葉子蓋在月面上。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有12條之多,最長的一條達1800千米,在滿月時看去頗為壯觀。輻射紋的成因尚無定論,有人說是火山爆發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是隕石轟擊月面造成的。月球上最長的山脈是亞平寧山脈,蜿蜒640千米。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陡峭的峭壁和彎曲的裂縫(寬的叫月谷,窄的叫月溪)。
拓展材料2: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Chang'E1)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發射後,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經過8次變軌後,於11月7日正式進入工作軌道。11月18日衛星轉為對月定向姿態,11月20日開始傳回探測數據。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嫦娥一號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國家、地區。
嫦娥一號星體為一個2米×1.72米×2.2米的長方體,兩側各有一個太陽能電池帆板,完全展開後最大跨度達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嫦娥一號」衛星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四大科學任務:
一、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精細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構造和地貌單元,進行月球表面撞擊坑形態、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為類地行星表面年齡的劃分和早期演化歷史研究提供基本數據,並為月面軟著陸區選址和月球基地位置優選提供基礎資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鈦、鐵等14種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繪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圖,月球岩石、礦物和地質學專題圖等,發現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區,評估月球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等。
三、探測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輻射技術,獲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數據,從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齡及其分布,並在此基礎上,估算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的含量、資源分布及資源量等。
四、探測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處於地球磁場空間的遠磁尾區域,衛星在此區域可探測太陽宇宙線高能粒子和太陽風等離子體,研究太陽風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場磁尾與月球的相互作用。
拓展材料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
NASA試驗可膨脹月球基地組件國防科技信息網圖片
據美國太空網站2007年3月28日報道,NASA正准備試驗一種可膨脹結構,某天它可能將用於建造月球基地。試驗計劃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進行。
該項目負責人說,目前該結構還只是一個概念驗證器。該結構的最大優點是可壓縮成較小體積進行發射。
這個可膨脹結構由多層構造組成,看起來像一個笨拙的白色有腿機器人。主體部分直徑約3.6米,高約5.5米。體積約為45.3立方米,並與一個可膨脹氣閘相連。可膨脹結構只是NASA計劃的月球基地中的一種。NASA計劃將月球基地用作火星探索的試驗場所。NASA表示將從2020年開始在月球進行可膨脹居住艙的試驗。NASA將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合作,從2007年末或2008年初開始,在南極洲開始類似可膨脹結構的試驗。
除NASA外,還有其他私人公司在進行月球基地的研發,包括位於美國奧斯汀的斯通宇航公司(StoneAerospace),該公司最近宣布計劃建造一個月球采礦站,用於在2015年勘探冰凍水及其他資源。另外一家公司,比格羅宇航公司計劃發射可自由漂浮的太空艙,從而創建一個軌道居住地,到2010年底,容納最多三名太空遊客。(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曲佳錢錢)(來源: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重點分組探究:
1.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類還需要創造哪些生存條件?(想一想地球有生命的條件及地球與月球的環境不同。可參考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活動)
2. 我們可以從「生物圈2號」實驗中獲取哪些經驗和教訓?(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生物圈2號」實驗材料,與地球生存環境中遇到的問題相比,可以從那些方面採取措施)
3.世界各國探月工程越來越多,想一想,為什麼月球會越來越受世界各國的關注?(從月球資源思考)
提示:選擇幾個朗誦好的學生,朗誦典型材料,能使其他學生拓展想像
⑻ 月亮上的足跡教案
在網路網頁上搜索就是了,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