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特點和經驗
⑴ 當今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呈現了哪些發展趨勢
在中國,從城市到鄉村,從發達地區到不發達地區,尊重兒童、保障兒童權利,在學前教育中體現兒童的主體性等一些基本的學前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這些理念通過行政手段和幼教工作者自發的行動,正在逐漸地轉變為教育實踐。可以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中國幼兒園 課程改革 的狀況會漸趨理想化。 應該看到,中國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定位不會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中國幼兒園課程會從西方國家的幼兒教育中獲取很多啟示,但是最終不可能完全與西方國家實施的課程趨同。 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是以成人為本位的,兒童只是從屬於成人,這種傳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的變化。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文化和教育水平也相距甚遠,這種狀況的改變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迄今為止,中國的學校佔主導地位的教育哲學是以心理測量學為基礎的,它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社會價值觀、經濟狀況和教育水準等有著切割不斷的關系,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中國的社會文化對共同利益賦予極高的價值,教育以極大熱情關注集體主義精神和共性的培養。這與西方社會祟尚個人的價值截然不同。在如此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價值定位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會給教育實踐帶來很多的問題。 在國家范圍內,小學的課程改革也正在進行中,小學低年級課程的綜合化和活動化已成定局,這對於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證。 在這種背景下,當今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 一 ) 幼兒園課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中國幼兒園課程的管理已經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而且會進一步朝這個方向發展。 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這種發展趨勢,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全球化趨勢和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方向,影響著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幼兒園課程在管理層面上必須而且應該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 (2) 中國地域廣大,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不均等,全國范圍內課程的統一性和標准化不切實際; (3) 國家課程改革的基本導向強調滿足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讓每一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只有多元化、自主化的課程管理才能保證課程改革朝此方向發展。 2001 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 試行 )) 規定了總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實施原則,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導意見,而由幼兒園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自己的課程。 ( 二 ) 幼兒園課程改革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 在充分顧及中國社會文化背景和知識的性質的前提下,中國的幼兒園課程不僅在理念上,而且在實踐上會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尊重兒童活動的權益,滿足兒童的需要,關注兒童活動的過程,關注每一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同時也會運用適合兒童的方式將社會認定的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兒童。各種來自國外的理論和教育實踐以及國內的一些研究會對幼兒園課程改革產生進一步的影響。「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這一點不僅在理念上取得了共識,而且已經逐漸地在實踐層面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近二十年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教訓使中國的學前教育工作者逐漸懂得如何擺脫傳統思維方式,有效地將理性認識演繹為教育實踐。例如,在教育實踐中,課程改革已將注意力放置於處理好兒童生成的任務和教師預定的任務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在此基礎上,一些既能適合中國社會文化背景,又能有利於兒童發展的課程必然會不斷地涌現。 ( 三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 在中國,幼兒園課程歷來被認為是為 3 — 6 歲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兒童設計的課程。近年來,幼兒園課程開始向下延伸,為 3 歲以下的兒童和家長服務,使 0 — 6 歲兒童的教育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向。出現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其主要原因是: (1) 腦科學研究的新進展,讓人們認識到 0 — 3 歲是人一生發展最為迅速和關鍵的時期,是開發人的潛能的最佳時期; (2)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協調主管 0 — 6 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的各種機構,使 0 — 6 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能得到一體化管理的趨向; (3) 由於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幼兒園教育服務功能的擴大等因素,一些幼兒園開始招收 3 歲以下的兒童,並以親子學苑、家長學校等形式服務於兒童和家庭。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使原本以養育為主的 0 — 3 歲兒童教育模式轉化為保育和教育相整合的教育模式,也使 0 — 3 歲和 3 — 6 歲這兩個年齡段之間產生了自然的銜接。 ( 四 ) 幼兒園課程與社區教育和服務相融合 中國幼兒園的發展有逐漸依託社區的發展趨向。社區的服務功能正在擴大和加強,社區資源的綜合運用正在受到關注。幼兒園依託社區、融入社區,其價值不只是限於運用社區資源,更重要的是在更宏觀的層面上加強了對學齡前兒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和服務,而這種教育和服務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和多功能的。幼兒園課程與社區教育和服務相融合,會給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帶來新的思路和發展契機。 ( 五 ) 重視教師職業水平的提高 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在實踐層面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與師資水平有很大的關聯,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師資水平已經成了決定未來幼兒園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幼兒課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標最終是要通過教師教育行為的轉變才能得以體現的。重視幼兒園教師職業水平的提高,雖然不是幼兒園課程改革本身的問題,但是卻是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國學前兒童教育的師資幾乎完全是經由學科教育的模式培養和培訓的,大部分教師從理論到方法上對注重過程的幼兒園課程的把握都存在著困難。通過在幼兒園課程改革實踐中的不斷反思和總結,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研討,包括以全新的理念培養新一代的教師,並通過職後培訓的方式對在職的教師進行再教育,等等,師資水平提高這一目標是可以達成的。 當今,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職業水平已經成為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和教育機構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幼兒園課程改革會伴隨著教師素質的提高而發生期望中的改觀。
⑵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表現在那些方面
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版施並貫穿權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幼兒園施加教育影響的一種中介,以引導和促進幼兒朝著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方向發展。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啟蒙性;幼兒園課程的全面性、生活性;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性;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幼兒園課程的潛在性。
以幼兒的實際生活和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設計每個月的主題,並圍繞主題精心設計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觀察、研究、製作、講演、習禮、衛生、表演、游戲、歌詠、欣賞十項,組成了有目的、系統的生活中心單元。以適應環境和時令的兒童生活為經,以幼兒的觀察、研究、製作、講演、習禮、衛生、表演、游戲、歌詠、欣賞等十種活動為緯。組成各個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整個的生活單元。
⑶ 幼兒園課程論的特點
幼兒園課程的主要特點: 1、啟蒙性: 3至6歲的兒童雖然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但他們仍需睿智的引導者的引導。幼兒園教育就應該成為這樣的一個引導者。因此,幼兒園課程自然也就擔負著啟蒙的基本任務。所以,幼兒園課程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去開啟幼兒的智慧和心靈、萌發他們優良的個性品質。 2、生活化: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需要,決定了幼兒園教育目標內容的廣泛性,也決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學原則。兒童只能在生活中學生活、在交往中學交往、在做人中學做人。所以,幼兒園課程帶有濃厚的生活化特徵,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更要貫穿於幼兒的生活。 3、游戲性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他們的一種重要的學習途徑。在幼兒園課程中,學習與游戲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幼兒的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能讓幼兒在其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發展。因此,幼兒的游戲活動本身就是幼兒園課程結構中的重要形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即使在教師專門設計、組織和指導的學習活動中,「游戲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兒的興趣,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地學習,並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為此,《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4、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 兒童心理學表明,兒童主要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周圍世界,他們只有在獲得豐富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幼兒的這種具有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他們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成為其心理發展的基本條件,也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基本的存在形式。 對幼兒來說,只有他們在活動中的學習,通過直接的經歷、感知和相互作用,他們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他們才能理解這種學習的價值。離開兒童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具體、生動的活動,幼兒園課程往往就缺乏了鮮活的生命力。所以,脫離了兒童的活動和直接經驗,教學就會變成記憶力的訓練。 5、潛在性 上述幼兒園課程的種種特點,決定了它與中小學課程的另一個不同點,即課程的潛在性或隱蔽性,即通過環境影響幼兒的的發展。有人甚至將其視為幼兒園課程與中小學課程的最根本的不同。
⑷ 我國幼兒園改革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在這種背景下,當今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 一 ) 幼兒園課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中國幼兒園課程的管理已經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而且會進一步朝這個方向發展。 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這種發展趨勢,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全球化趨勢和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方向,影響著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幼兒園課程在管理層面上必須而且應該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 (2) 中國地域廣大,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不均等,全國范圍內課程的統一性和標准化不切實際; (3) 國家課程改革的基本導向強調滿足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讓每一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只有多元化、自主化的課程管理才能保證課程改革朝此方向發展。 2001 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 試行 )) 規定了總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實施原則,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導意見,而由幼兒園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自己的課程。 ( 二 ) 幼兒園課程改革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 在充分顧及中國社會文化背景和知識的性質的前提下,中國的幼兒園課程不僅在理念上,而且在實踐上會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尊重兒童活動的權益,滿足兒童的需要,關注兒童活動的過程,關注每一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同時也會運用適合兒童的方式將社會認定的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兒童。各種來自國外的理論和教育實踐以及國內的一些研究會對幼兒園課程改革產生進一步的影響。「更多地將立足點放在兒童一邊」,這一點不僅在理念上取得了共識,而且已經逐漸地在實踐層面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近二十年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教訓使中國的學前教育工作者逐漸懂得如何擺脫傳統思維方式,有效地將理性認識演繹為教育實踐。例如,在教育實踐中,課程改革已將注意力放置於處理好兒童生成的任務和教師預定的任務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在此基礎上,一些既能適合中國社會文化背景,又能有利於兒童發展的課程必然會不斷地涌現。 ( 三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 在中國,幼兒園課程歷來被認為是為 3 — 6 歲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兒童設計的課程。近年來,幼兒園課程開始向下延伸,為 3 歲以下的兒童和家長服務,使 0 — 6 歲兒童的教育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向。出現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其主要原因是: (1) 腦科學研究的新進展,讓人們認識到 0 — 3 歲是人一生發展最為迅速和關鍵的時期,是開發人的潛能的最佳時期; (2)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協調主管 0 — 6 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的各種機構,使 0 — 6 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能得到一體化管理的趨向; (3) 由於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幼兒園教育服務功能的擴大等因素,一些幼兒園開始招收 3 歲以下的兒童,並以親子學苑、家長學校等形式服務於兒童和家庭。 0 — 6 歲學齡前兒童教育課程一體化,使原本以養育為主的 0 — 3 歲兒童教育模式轉化為保育和教育相整合的教育模式,也使 0 — 3 歲和 3 — 6 歲這兩個年齡段之間產生了自然的銜接。 ( 四 ) 幼兒園課程與社區教育和服務相融合 中國幼兒園的發展有逐漸依託社區的發展趨向。社區的服務功能正在擴大和加強,社區資源的綜合運用正在受到關注。幼兒園依託社區、融入社區,其價值不只是限於運用社區資源,更重要的是在更宏觀的層面上加強了對學齡前兒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和服務,而這種教育和服務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和多功能的。幼兒園課程與社區教育和服務相融合,會給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帶來新的思路和發展契機。 ( 五 ) 重視教師職業水平的提高 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在實踐層面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與師資水平有很大的關聯,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師資水平已經成了決定未來幼兒園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幼兒課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標最終是要通過教師教育行為的轉變才能得以體現的。重視幼兒園教師職業水平的提高,雖然不是幼兒園課程改革本身的問題,但是卻是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國學前兒童教育的師資幾乎完全是經由學科教育的模式培養和培訓的,大部分教師從理論到方法上對注重過程的幼兒園課程的把握都存在著困難。通過在幼兒園課程改革實踐中的不斷反思和總結,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研討,包括以全新的理念培養新一代的教師,並通過職後培訓的方式對在職的教師進行再教育,等等,師資水平提高這一目標是可以達成的。 當今,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職業水平已經成為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和教育機構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幼兒園課程改革會伴隨著教師素質的提高而發生期望中的改觀。
⑸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有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啟蒙性;幼兒園課程的全面性、生活性;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性;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幼兒園課程的潛在性。
⑹ 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實踐研究與國內外研究的區別和聯系
地點概述;目的、人物:一般要包括歷史事件的六要素(原因/、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概述: 1949年10月1日、統一的道路、敘述:是相對簡短:一般都會加入分析討論,偏重發表個人觀點 如。1949年10月1日,並且偏重結論 敘述、論述,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國慶儀式: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經過。 2、結果),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偏重發生過程 論述:經過八年抗戰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