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怎麼實施新課程

怎麼實施新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23 10:47:47

1.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實施新課程標准

1.觀念亟待更新,教師素質、水平亟待提高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大批觀念新、素質高的師資,這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新課改中,課程概念、課程結構、課堂模式都有實質性的改變,教師的角色也將由"傳道、授業、解惑"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作為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還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研究能力,要做教育家、做學者、做教練,做大膽探索的實踐者。然而,由於客觀的原因,基層教師教學壓力過重,繁重的教學工作和沉重的生活負擔耗去了大量的課余時間,條件的限制也影響了他們許多進修學習的機會。
2.授課班級學生人數多
教育的理想追求"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新課程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以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種教學形式需要課堂的小班化,也只有通過小班化教學,才能有效地做到師生互動、人人參與,最大限度地挖掘所有學生的潛能。很多班級兩極分化在加劇,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要做到"全體學生的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
3.課程資源極度缺乏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教師的實際行動。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廣大基層教師普遍感到與新課程配套的課程資源嚴重不足。究其原因,既有客觀上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主觀上廣大一線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及周圍環境也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缺少課程開發的動力與意識的原因。
4.評價機制改革嚴重滯後
要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措施,就必然要有與之相配套的評價制度與方法的改革。家長與教育行政部門如何評價學校,學校如何評價教師,教師如何評價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新課程落實的程度。學校和教師一致認為,如果拋開中考、高考,真正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去落實,的確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但目前的評價機制是,學生考試的分數高低、學校升學率的升降直接決定著一個教師、一所學校的命運。學校和教師不敢忽視"雙基",否則會把學校搞垮,家長也不答應。大家普遍關心與學生的升學、教師的考核和對學校的評價密切相關的各種考試能否與新課程理念和目標相一致。正因為新課程的實施與評價機制相脫節,造成了一些地方"轟轟烈烈喊課改,扎扎實實搞應試"的滑稽局面。

2. 如何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一、提高認識,深入理解素質教育
經過幾年的改革,我們仍對素質教育有些錯誤的認識:教學偏重智育,忽視德育美育;偏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偏重教師權威,片面強調共性,無視學生的個性、感情、興趣、愛好、差異和人格;偏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包辦學習過程,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壓抑學生的自主性。這樣的結果是學生馴服奴化,人格失調;思維定勢,不善思考;盲目崇拜,不敢懷疑;因循守舊,不能創新;缺乏闖勁、不善競爭。因此,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小學教學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是當前小學階段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
我們一定要提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只有認識上有了高度,落實起來才更具效果。作為教育者一定要深入理解素質教育的理念,不斷加強學習,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更新素質教育的觀念,不斷發掘素質教育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過程中更好地發揮教育潛能。
二、加強師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出的受教育者的素質會更高,那就得有相應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素質的教育者不光是對認識素質教育的理念上有高度,更要在業務素質上精益求精。所以要想大力推行實施素質,必須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提高教師資源利用率,適時增加教師數量,配齊配全各科所用的專任教師。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大潮,為全力推行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現代化的教育就要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三點一式」的教學手段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必會減緩素質教育的進程,只有加強資金投入,為師生解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為推進素質教育保駕護航。以我縣為例,縣城的學校雖然略好於農村,但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如今還沒有一個學校在班級內安裝多媒體,每校大多一個多媒體教室,這哪能滿足上千乃至幾千名學生的需求呢?其它方面就小烏見大烏了。城鎮尚且如此,農村更不用說了。所以一定要加強學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與時代接軌,才能培育出一批批的優秀人才。
三 做好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中國是窮國辦大教育,在教育投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不切實際地增加教師總量只會進一步加劇教育經費緊張的狀況。但如果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定會阻礙素質教育的實施與發展,更不能很好地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受害的是那些無辜的受教育者。

3. 如何用新課程理念來解讀和實施新教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教學中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基於教材,但又不為教材所束縛,使教學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真正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簡單化。在此過程中要把握好「解讀」和「活用」二者間的關系。一是正確「解讀文本」。包括獲得自己所需資源,理解編者編排意圖,疏理知識點,確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活用」的根基。二是「活用教材」。將教材中所獲得的「資源」,經過轉化、整合、思考、簡單化、生活化等優化教學活動,創新設計來攻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正確「解讀文本」。 「解讀文本」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解讀文本是否到位直接關繫到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關繫到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解讀文本需注意三方面: 1、讀懂文本編排意圖,搞清文中插圖和旁註文字、提示語。數學教材中有大量插圖,包括實物圖、示意圖、表格圖、線段圖、幾何圖等,在插圖旁還標注文字、提示語,這些有機的編排成分能配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能溝通數學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著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 「圓的面積」教材編排就把圓的面積計算用「化曲為直」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化歸思想」,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教材中常出現解題指導思想、方法等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它能幫助教師正確分析難點,突出重點、指導教法,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學生學法,掌握知識要領。例如: 「可能性」例1插圖的旁註文字:①哪個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紅棋子?②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③哪個盒子里可能摸出綠棋子?這三方面的旁註文字、提示語就指出了教學的授新知識點、重點與難點,它可讓學生在比較中不斷猜想、把握知識要領、啟發學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導教師設計比如摸綵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通過實踐活動中的體驗,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2、讀懂例題,弄清例題與習題的關系,疏理授新知識點。 例題是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它具有典型性、規范性。它能讓學生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讓老師疏理出授新知識點,能讓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確立教學目標及構思教學設想。習題的作用及難易,教師要心中有數,弄清習題與例題相配合的基本題、變化題、探索實踐題,提高題等的分布情況,正確解讀習題不是例題的簡單重復,而是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延伸。學生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些數學問題嗎?來展開創造性的教學構思。 3、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 解讀教材整體結構與新舊知識聯系,要把握:①通讀全冊,理解單元教學內容,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處理好各年級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②細讀單元,理清知識點,弄清新舊知識聯系點,分析數學新舊知識結合點,分析學生學習新知的思維過程:平衡(舊知)——不平衡(不懂新知)——引發沖突(關鍵)——交流、合作、探究(課堂效果)——新平衡(學懂新知)。解讀本單元的目標,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例題怎樣才能得到落實,達到宏觀與微觀,新知識與舊知識,教學目標與達成構思等的統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活用教材」 在解讀文本之後,教師應根據解讀文本中獲得的自己所需數學教學資源,疏理授新知識點,真正確立起「教什麼」,確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著手進行構思具體的教學設計,確定教學流程,牢牢把握「怎麼教」。設計出簡單、實效、生活化的可行的教學流程,真正體現活用教材。創新設計、大膽取捨、整合轉化、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精讀活用,設計合作流程。 在活用教材、大膽取捨,構思合作流程中,教師要針對教材預設的一些教學對象和教學情景,分析教材意圖、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不宜「照本宣科」沿用這些思路,因為:①教材是一種文本化材料,由於文本條件限制,它並不能完全呈現其豐富、獨到的內涵與教學思想,教師應用時必須對其進行合理思考,大膽取捨,分析文本所暗含的精髓,進行程序化、動態化改造;②教材設計思路並不一定能夠恰當反映課程標准思想,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合理反思,有必要時,需打破文本禁錮,批判性繼承,個性張揚地構思創新設計流程;③教材文本設計中的對象、場景、難度、文字提示、旁註未必適合當時、當地的教學,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中對文本進行再加工,真正做到「精讀文本、活用教材」。 「可能性」教學一課來說,教材中安排的是摸棋子的游戲,教材編排中兩個盒子里的各種顏色的棋子都直接呈現給了學生,如果按教材編排思路,在游戲前預先告訴學生紅棋子、綠棋子的個數及盒裝情況,再讓學生做摸棋子游戲,這樣就使游戲失去了懸念。這時我們在教學中就應針對當時、當地及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一些大膽改造,即:把各種顏色棋子換成各種色彩的乒乓球,預先不告訴盒子中裝球個數及顏色,然後開展「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活動,這樣就能更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攻破教學重、難點,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渴望。 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交流、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數學問題,去獲得數學信息,去大膽創造。數學文本內容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通過結構化,情境化等手段將其融於統一組織中,這不過是課程內容的一種文本化方式,教師要根據教材反映的要求,對其進行重新選擇、組織、使數學學習內容更貼近當地學生的生活背景,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有必要時就要大膽創新、合理揚棄、活用教材、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適當合理地「活用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善於處理教材,調整教材,重組教材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凸突顯數學教學的效果,提升數學教學水平。例如:連減簡便運算一節中,教師在教學中就可大膽舍棄教材中問題情景,舍棄復雜的應用題教學分析,出示較典型算式直擊「演算法」,讓學生自己做,教師用「歸納法」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怎樣做才「簡便」,要「簡便」就要「怎麼算(演算法)」,這樣數學教學就化復雜為簡單。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觀、新理念,我們只有更新觀念,正確到位的解讀文本,靈活應變的活用教材,我們的教學才不會偏離方向。在教學中真正達到正確「解讀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攻破我們的教學重、難點,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數學課堂因解讀精闢而變得精彩紛呈。

4. 如何深入實施新課改

一、學校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改革學校管理,提供相關保障

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管理。

1、調整管理結構,轉變職能,落實責任

(1)調整管理結構,提供組織保障

學校新成立了「課改」領導組、課題研究組;再加上原有的教導處、教科室、學科組、年級組、年級備課組,形成了學校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的一套組織結構。每一個層面的組織都明確的職責,上一級組織督促下一級組織履行自己的職責並查檢評價。 (管理結構如圖所示)。

在組織結構圖表中,學校教科室的職能已發生了變化;課題組的職能也發生了改變。

(2)合理配備人員,提供人力保障

由校領導班子制訂人員篩選標准,面向全校公開選拔了教科室人員,精選課題研究組成員;挑選課改年級組成員。

(3)加大硬體投入,提供物質保障

2、完善管理制度

學校在推行新課程改革時,學校課改領導小組組織制定了實施新課改的五個制度,五個制度要求明確具體,切合實際,從制度上來排除實施新的課程改革遇到的各種阻力,強制所有的教師參與到新的課程改革之中,強化了新課改工作,使新的課程改革實施有了制度保證。

3、強化管理措施

(1) 委以重任,制定方案,保證「課改」工作的針對性

學校對教科室委以重任,制定了《宜賓市人民路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對學校課程改革作總體的籌劃;每學年,又制定《宜賓市人民路小學新課程改革年度計劃》,認真地實施《宜賓市人民路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細致地推進「課改」工作,做到了長計劃,短安排。這樣,每一階段的工作的目標更明確,工作的內容更具體,工作重點更突出,使學校「課改」工作的針對性更強。

(2)探索改革辦法,推行改革工作,保證「課改」工作的堅實性

學校是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借鑒,教科室擔當起「探索改革之路」的重任。學校「課改」工作的每一步,都由教科室組織課題組研究人員先在課題組內進行研究。再由教科室提交給學校課改領導組。學校課改領導組審查、確定是否在全校推廣實施。學校課改領導組同意實施的改革辦法,由教科室與教導處一起推行到學科組、年級備課組。

在學科組和備課組實施改革時,教科室又加強對學校改革工作的指導和調控,讓學校「課改」工作邁著堅實的步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保證了課程有效實施和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3)化檢查為參與,保證「課改」工作的實效性

「課改」是一項非常艱巨而細致的過程性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教科室把檢查化為參與:在檢查學校「課改」工作時,教科室把檢查人員分到各課題組、學科組、備課組,參與到整個「課改」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他們既是工作過程的檢查者,更是工作過程的參與者。在他們的參與中,把對工作檢查與調控結合起來。這種管理更具有人性化,也更具有實效性。

(4)促進發展,獎勵先進,保證「課改」工作的持續性

我校一方面堅持由教科室組織教師進行「促進提高式」的評價。在這樣的評價中,教師們不管自己在量化打分式的評價中獲得的是多少分,他們都能看到自己在近段時間內工作的成績及進步。他們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能得到學校、同事、學生、家長各方面的承認,樹立了繼續發展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校還結合對教師進行的年度考核,制定了詳細的《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細則》《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考核細則》《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年級(學科)組考核細則》等獎懲條例,對教師各方面的表現給予量化打分,評優、選先、晉職。

4、有效地利用課改的外部資源

(1)請進來

學校聘請省市區各級專家組成課改顧問組。邀請全國各地的「課改」專家到校給我們的教師和家長作報告。

(2)走出去

學校非常重視「課改」先進的經驗對學校課改的借鑒作用,選派教師走出去學習,讓教師直接去吸取豐富的營養,帶回學校,通過寫匯報、座談、上課等方式,傳輸給全校教師,讓這些外部資源在我校的「課改」實踐中生根、開花、結果。

(二)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新型教師,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我校實施新的課程改革,我們主要抓了:第一,組織教師學習,讓教師理解、接受新課程;第二,改革教育教學策略,提高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技能,把新課程的理念轉換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把新課程推向班級課堂層面,把理想課程轉變為現實課程;第三,引導教師較好地把握教材,有效地實施課程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的具體操作辦法如下:

1、有效的教師學習,促進教師理解新課程的理念

有效的教師學習,就是要讓教師盡快地理解、接受、掌握新課程的理念,在理論的引領下,讓教師意識到需要且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

(1)組織教師參加「通識性」培訓,認識新的課程改革

(2)調查分析教師現狀,形成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3)根據課改的需要,確定學習內容,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4)開展多樣性、科學性的學習活動

2、有效的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

(1)制定新的《課堂教學評估表》

評價標準的變化,必定引起教師行為的變化,我們又通過「實施《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教學研討活動」促使教師從理念向實踐迅速轉化。

(2) 改革教學方式,制定、推行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倡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來學習,那麼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的教學策略也必須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改革教學方式中,課題組指導教師探索、總結實施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形成新課程需要的教學方式。

改革教學方式的措施:

首先,教科室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確定各階段研究重點,讓我們的研究在螺旋上升式的前進中,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

其次,在每一個段的研究中,學校教科室根據研究內容提供理論學習資料,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課題組教師根據學習的理論,制定教學策略,再到教學實踐中去實施、調整、完善。

然後,教科室根據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總結實施各種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形成研究成果,並在全校推廣實施。

制定、推廣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策略

在近三年中,學校教科室組織課題組研究並推行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策略。課題組試圖在小學低年級激發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興趣,中段基本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高段能熟練地運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來學習。

(3)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技能的方式

「案例分析」式培訓

「案例分析」式培訓主要指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的培訓方式。我們強調:教學水平的提高,要在一節課一節課中去提高,要「一課一得」。同時,我們還強調:教學水平的提高,還要不斷地進行階段小結,要把一課一得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得得相連」的有機整體。

具體做法為: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觀摩分析優質課;每月進行教學設計討論、上對比課;每周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學校教科室制定了課堂教學分析記錄表《「實施〈課程標准〉有效性研究」實驗課題課堂情況分析一覽表》。填寫內容為:只要是自己在教學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所悟,只要是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都可以記。

為了增強教師對自己課堂分析的有效性,學校要求每周星期二教研活動時,每位教師交流自己上周寫的教學分析,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把個人反思成果變成共享資源。

「案例分析」式培訓強調案例中的「分析」,分析的目的在於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責任心,使教師在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

「定點追蹤」式培訓

對重點培養對象或者學習進度稍慢的教師,我們則採取「定點追蹤」的辦法。方法是:聽課→分析評價→交換意見→學習→提高→再聽課→再評價。如此循環,逐步提高。

「促進提高」式培訓

在培養新型教師的研究中,怎樣使教師的有效教學與實踐從被動變為主動,學校還利用評價的「改進提高」和「激勵督促」的作用,促進教師迅速提高。具體操作方法為:

A、自選發展目標:教師通過自修自研,專家指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尋找出其中「最關鍵、最有價值」的問題,制訂學習計劃及努力的目標,並提出實施步驟。

B、自評自結:教師對照發展目標,採取積極的行動,有了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後而進行自我評價、總結。

C、教師互評:在自評基礎上,以年級組或教研組為單位,採用「換位思考,角色轉換」的方式進行互評,應特別注意發現老師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變化都應加以保護,不求全責備。

D、校長導評:由校長組織評價小組對教師是否達到發展目標給予評定,對教師下一步發展指明發展方向。

以學生的學,促進教師教的改變

課題組進行的教學改革是否有效,制定的教學策略是否適用於全校各學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用,這還得以學生的發展來決定。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教科室組織課題組調整、總結適合學校各學科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在全校推廣實施。這樣以學生的學來促進教師教的改變,有效地促進了課堂向學生為主體的方向轉變,實現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的核心理念。

(4)把握教材,幫助學生建立學科文化

讓我們的教師掌握學科文化的觀點,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科文化,讓語文課姓「語」,數學課姓「數」,讓課程得到有效實施,保住並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我們用體悟學習來實現科學與人文的整合,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科文化。基本操作程序是:首先,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學科文化的基本因素,把握教材;其次,讓學生體悟學科文化。學生操作體驗、感悟、試悟、頓悟以及整體感知等方法和策略,是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獲得文化修養的重要途徑: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體悟學科文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悟學科文化,在生活中體悟學科文化,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3、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我們建立具有激勵、評價、學習功能及教育功能的《學生成長記錄袋》。

其次,我們在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基礎上,我們還設立了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總評為主要內容的《小學生全面素質評價冊》。

再次,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檢測模式。檢測分為書面檢測和非書面檢測。

最後,我們還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了評價重心的轉移。

(三)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結構

我們採取措施,形成以學校為中心、以家庭為環境、以社區為平台的工作運行機制,為「課改」提供社會保障。

二、學校實施新課改取得的教育教學效益

(一)學生獲得了較為和諧的發展

我們學校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了差異發展。調查顯示,我們的學生100%的都喜歡上學;他們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從教育局督導檢查認可的學校教導處存檔的學生成績檔案中,同樣可以看不出:我們的學生的差異性的發展。我校的教學成績是讓家長滿意的,讓社會認可的。

我們不僅關注了全體學生的發展,我們還關注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他們的素質得到均衡的發展。他們的良好品行在逐漸形成;習得終生學習的能力,他們正在用自主、合作、探究、體悟等學習方式方式來學習;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已不只是教材,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資料的能力有明顯的提高;能自覺地融合學科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他們能自己設計並組織班隊活動的,就連區級示範性班隊主題活動,也是學生自己設計、組織的。我校《星光電視台》和《星光校園報》的播出與出版,突出地表現我校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增強;他們的心理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校的一批特長生脫穎而出。

(二)新型教師在茁壯成長

1、教師教學理論修養明顯進步

我們的教師在理論學習中,不斷地把學到的理論內化為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發生了變化。這是他們提高教學技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教師用他們內化理論指導教學,他們的教學過程,是新課程的教學觀所需要的教學過程;是他們的理論素養與職業素養外在表現的過程。

2、一些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初顯

經過三年的實踐,我校一些教師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已經初步顯露出來。這從同一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設計就可以看出來。

3、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

我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老師以通過溝通與合作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

4、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在增強

課題組的研究帶動了學科組和備課組的研究。因此,學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教師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研究,他們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也在增強。

(1)研究的內容系統化。

隨著教學的深入、新課程教學的技能的成熟,他們進行的是系統的研究。他們在教學策略上分專題研究,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體悟式學習等,在教學內容上,他們還分課型來研究。

(2)不同層面的教師都在探索、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我們學校課題組成員,他們的研究能力明顯提高,已經成長為一批具有教改能力的教師。課改年級的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明顯增強。據不完全統計,我校課改起始年級的語文、數學教師9人,撰寫論文等達109篇,平均每人達12篇,撰寫論文最多的人達29篇,獲獎的檔次國家、省、市、區的都有。上研究課、公開課等課的人最多達6節,獲獎的最高檔次為省二等獎。全校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明顯增強。

(三)學校的社會聲譽在迅速提升

在有效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管理的革新,教師素質的提高,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再上一個新台階。我校創辦了星光電視台、星光校園報、星光藝術團;建立「中國少年報記者站」;2003年學校獲「中國名校」的稱號;連續三年獲督導評估一等獎、教學成績第一名。三年來省內外到校參觀交流的團體達50餘個,學校的工作及組織的各種活動分別在省、市電視台和各級報刊上相繼進行了新聞和專題報道,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我校校長邱清緒作為學校管理的優秀人材,在全國正式出版的《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二期)上作為封面人物進行介紹,這在社會上引導了極大的反響。我校的課改成果《有效地培養新型教師》在《四川教學研究》2003年第二期上發表,在「全國中小學新課程改革與課程管理」研討會上交流並榮獲一等獎,在四川省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實施新課程標准有效性研究」階段研究報告》在四川省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2004年4月,人教社教材調研會在我校召開。2004年9月,四川省第六屆中小學音樂課比賽在我校進行,一位教師參加比賽,獲二等獎。2005年1月「西師版」數學教材教學研討會又在我校舉行。

2005年12月

5. 如何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

一、學校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改革學校管理,提供相關保障 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管理。 1、調整管理結構,轉變職能,落實責任 (1)調整管理結構,提供組織保障 學校新成立了「課改」領導組、課題研究組;再加上原有的教導處、教科室、學科組、年級組、年級備課組,形成了學校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的一套組織結構。每一個層面的組織都明確的職責,上一級組織督促下一級組織履行自己的職責並查檢評價。 (管理結構如圖所示)。 在組織結構圖表中,學校教科室的職能已發生了變化;課題組的職能也發生了改變。 (2)合理配備人員,提供人力保障 由校領導班子制訂人員篩選標准,面向全校公開選拔了教科室人員,精選課題研究組成員;挑選課改年級組成員。 (3)加大硬體投入,提供物質保障 2、完善管理制度 學校在推行新課程改革時,學校課改領導小組組織制定了實施新課改的五個制度,五個制度要求明確具體,切合實際,從制度上來排除實施新的課程改革遇到的各種阻力,強制所有的教師參與到新的課程改革之中,強化了新課改工作,使新的課程改革實施有了制度保證。 3、強化管理措施 (1) 委以重任,制定方案,保證「課改」工作的針對性 學校對教科室委以重任,制定了《宜賓市人民路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對學校課程改革作總體的籌劃;每學年,又制定《宜賓市人民路小學新課程改革年度計劃》,認真地實施《宜賓市人民路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細致地推進「課改」工作,做到了長計劃,短安排。這樣,每一階段的工作的目標更明確,工作的內容更具體,工作重點更突出,使學校「課改」工作的針對性更強。 (2)探索改革辦法,推行改革工作,保證「課改」工作的堅實性 學校是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借鑒,教科室擔當起「探索改革之路」的重任。學校「課改」工作的每一步,都由教科室組織課題組研究人員先在課題組內進行研究。再由教科室提交給學校課改領導組。學校課改領導組審查、確定是否在全校推廣實施。學校課改領導組同意實施的改革辦法,由教科室與教導處一起推行到學科組、年級備課組。 在學科組和備課組實施改革時,教科室又加強對學校改革工作的指導和調控,讓學校「課改」工作邁著堅實的步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保證了課程有效實施和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3)化檢查為參與,保證「課改」工作的實效性 「課改」是一項非常艱巨而細致的過程性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教科室把檢查化為參與:在檢查學校「課改」工作時,教科室把檢查人員分到各課題組、學科組、備課組,參與到整個「課改」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他們既是工作過程的檢查者,更是工作過程的參與者。在他們的參與中,把對工作檢查與調控結合起來。這種管理更具有人性化,也更具有實效性。 (4)促進發展,獎勵先進,保證「課改」工作的持續性 我校一方面堅持由教科室組織教師進行「促進提高式」的評價。在這樣的評價中,教師們不管自己在量化打分式的評價中獲得的是中國分,他們都能看到自己在近段時間內工作的成績及進步。他們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能得到學校、同事、學生、家長各方面的承認,樹立了繼續發展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校還結合對教師進行的年度考核,制定了詳細的《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細則》《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考核細則》《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年級(學科)組考核細則》等獎懲條例,對教師各方面的表現給予量化打分,評優、選先、晉職。 4、有效地利用課改的外部資源 (1)請進來 學校聘請省市區各級專家組成課改顧問組。邀請全國各地的「課改」專家到校給我們的教師和家長作報告。 (2)走出去 學校非常重視「課改」先進的經驗對學校課改的借鑒作用,選派教師走出去學習,讓教師直接去吸取豐富的營養,帶回學校,通過寫匯報、座談、上課等方式,傳輸給全校教師,讓這些外部資源在我校的「課改」實踐中生根、開花、結果。 (二)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新型教師,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我校實施新的課程改革,我們主要抓了:第一,組織教師學習,讓教師理解、接受新課程;第二,改革教育教學策略,提高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技能,把新課程的理念轉換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把新課程推向班級課堂層面,把理想課程轉變為現實課程;第三,引導教師較好地把握教材,有效地實施課程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的具體操作辦法如下: 1、有效的教師學習,促進教師理解新課程的理念 有效的教師學習,就是要讓教師盡快地理解、接受、掌握新課程的理念,在理論的引領下,讓教師意識到需要且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 (1)組織教師參加「通識性」培訓,認識新的課程改革 (2)調查分析教師現狀,形成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3)根據課改的需要,確定學習內容,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4)開展多樣性、科學性的學習活動 2、有效的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 (1)制定新的《課堂教學評估表》 評價標準的變化,必定引起教師行為的變化,我們又通過「實施《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教學研討活動」促使教師從理念向實踐迅速轉化。 (2) 改革教學方式,制定、推行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倡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來學習,那麼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的教學策略也必須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改革教學方式中,課題組指導教師探索、總結實施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形成新課程需要的教學方式。 改革教學方式的措施: 首先,教科室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確定各階段研究重點,讓我們的研究在螺旋上升式的前進中,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 其次,在每一個段的研究中,學校教科室根據研究內容提供理論學習資料,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課題組教師根據學習的理論,制定教學策略,再到教學實踐中去實施、調整、完善。 然後,教科室根據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總結實施各種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形成研究成果,並在全校推廣實施。 制定、推廣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策略 在近三年中,學校教科室組織課題組研究並推行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策略。課題組試圖在小學低年級激發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興趣,中段基本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高段能熟練地運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來學習。 (3)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技能的方式 「案例分析」式培訓 「案例分析」式培訓主要指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的培訓方式。我們強調:教學水平的提高,要在一節課一節課中去提高,要「一課一得」。同時,我們還強調:教學水平的提高,還要不斷地進行階段小結,要把一課一得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得得相連」的有機整體。 具體做法為: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觀摩分析優質課;每月進行教學設計討論、上對比課;每周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學校教科室制定了課堂教學分析記錄表《「實施〈課程標准〉有效性研究」實驗課題課堂情況分析一覽表》。填寫內容為:只要是自己在教學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所悟,只要是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都可以記。 為了增強教師對自己課堂分析的有效性,學校要求每周星期二教研活動時,每位教師交流自己上周寫的教學分析,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把個人反思成果變成共享資源。 「案例分析」式培訓強調案例中的「分析」,分析的目的在於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責任心,使教師在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 「定點追蹤」式培訓 對重點培養對象或者學習進度稍慢的教師,我們則採取「定點追蹤」的辦法。方法是:聽課→分析評價→交換意見→學習→提高→再聽課→再評價。如此循環,逐步提高。 「促進提高」式培訓 在培養新型教師的研究中,怎樣使教師的有效教學與實踐從被動變為主動,學校還利用評價的「改進提高」和「激勵督促」的作用,促進教師迅速提高。具體操作方法為: A、自選發展目標:教師通過自修自研,專家指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尋找出其中「最關鍵、最有價值」的問題,制訂學習計劃及努力的目標,並提出實施步驟。 B、自評自結:教師對照發展目標,採取積極的行動,有了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後而進行自我評價、總結。 C、教師互評:在自評基礎上,以年級組或教研組為單位,採用「換位思考,角色轉換」的方式進行互評,應特別注意發現老師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變化都應加以保護,不求全責備。 D、校長導評:由校長組織評價小組對教師是否達到發展目標給予評定,對教師下一步發展指明發展方向。 以學生的學,促進教師教的改變 課題組進行的教學改革是否有效,制定的教學策略是否適用於全校各學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用,這還得以學生的發展來決定。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教科室組織課題組調整、總結適合學校各學科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在全校推廣實施。這樣以學生的學來促進教師教的改變,有效地促進了課堂向學生為主體的方向轉變,實現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的核心理念。 (4)把握教材,幫助學生建立學科文化 讓我們的教師掌握學科文化的觀點,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科文化,讓語文課姓「語」,數學課姓「數」,讓課程得到有效實施,保住並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我們用體悟學習來實現科學與人文的整合,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科文化。基本操作程序是:首先,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學科文化的基本因素,把握教材;其次,讓學生體悟學科文化。學生操作體驗、感悟、試悟、頓悟以及整體感知等方法和策略,是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獲得文化修養的重要途徑: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體悟學科文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悟學科文化,在生活中體悟學科文化,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3、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我們建立具有激勵、評價、學習功能及教育功能的《學生成長記錄袋》。 其次,我們在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基礎上,我們還設立了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總評為主要內容的《小學生全面素質評價冊》。 再次,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檢測模式。檢測分為書面檢測和非書面檢測。 最後,我們還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了評價重心的轉移。 (三)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結構 我們採取措施,形成以學校為中心、以家庭為環境、以社區為平台的工作運行機制,為「課改」提供社會保障。 二、學校實施新課改取得的教育教學效益 (一)學生獲得了較為和諧的發展 我們學校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了差異發展。調查顯示,我們的學生100%的都喜歡上學;他們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從教育局督導檢查認可的學校教導處存檔的學生成績檔案中,同樣可以看不出:我們的學生的差異性的發展。我校的教學成績是讓家長滿意的,讓社會認可的。 我們不僅關注了全體學生的發展,我們還關注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他們的素質得到均衡的發展。他們的良好品行在逐漸形成;習得終生學習的能力,他們正在用自主、合作、探究、體悟等學習方式方式來學習;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已不只是教材,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資料的能力有明顯的提高;能自覺地融合學科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他們能自己設計並組織班隊活動的,就連區級示範性班隊主題活動,也是學生自己設計、組織的。我校《星光電視台》和《星光校園報》的播出與出版,突出地表現我校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增強;他們的心理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校的一批特長生脫穎而出。 (二)新型教師在茁壯成長 1、教師教學理論修養明顯進步 我們的教師在理論學習中,不斷地把學到的理論內化為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發生了變化。這是他們提高教學技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教師用他們內化理論指導教學,他們的教學過程,是新課程的教學觀所需要的教學過程;是他們的理論素養與職業素養外在表現的過程。 2、一些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初顯 經過三年的實踐,我校一些教師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已經初步顯露出來。這從同一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設計就可以看出來。 3、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 我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老師以通過溝通與合作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 4、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在增強 課題組的研究帶動了學科組和備課組的研究。因此,學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的研究氛圍明顯變濃,教師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研究,他們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也在增強。 (1)研究的內容系統化。 隨著教學的深入、新課程教學的技能的成熟,他們進行的是系統的研究。他們在教學策略上分專題研究,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體悟式學習等,在教學內容上,他們還分課型來研究。 (2)不同層面的教師都在探索、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我們學校課題組成員,他們的研究能力明顯提高,已經成長為一批具有教改能力的教師。課改年級的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明顯增強。據不完全統計,我校課改起始年級的語文、數學教師9人,撰寫論文等達109篇,平均每人達12篇,撰寫論文最多的人達29篇,獲獎的檔次國家、省、市、區的都有。上研究課、公開課等課的人最多達6節,獲獎的最高檔次為省二等獎。全校教師的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明顯增強。 (三)學校的社會聲譽在迅速提升 在有效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管理的革新,教師素質的提高,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再上一個新台階。我校創辦了星光電視台、星光校園報、星光藝術團;建立「中國少年報記者站」;2003年學校獲「中國名校」的稱號;連續三年獲督導評估一等獎、教學成績第一名。三年來省內外到校參觀交流的團體達50餘個,學校的工作及組織的各種活動分別在省、市電視台和各級報刊上相繼進行了新聞和專題報道,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我校校長邱清緒作為學校管理的優秀人材,在全國正式出版的《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二期)上作為封面人物進行介紹,這在社會上引導了極大的反響。我校的課改成果《有效地培養新型教師》在《四川教學研究》2003年第二期上發表,在「全國中小學新課程改革與課程管理」研討會上交流並榮獲一等獎,在四川省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實施新課程標准有效性研究」階段研究報告》在四川省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2004年4月,人教社教材調研會在我校召開。2004年9月,四川省第六屆中小學音樂課比賽在我校進行,一位教師參加比賽,獲二等獎。2005年1月「西師版」數學教材教學研討會又在我校舉行。 2005年12

6. 關於如何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思考

當前,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啟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新課標,成了我們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筆者認為:要真正執行新課標,首先必須全面而科學地了解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症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葯」,才能取得成效。 一、當前語 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例子」並未當例子用 「課文就是例子」,這已經成了語文教師的共識。可是多數教學法,特別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法,並沒有真正把課文當做例子。什麼是例子?芽在這里,例子就是可以仿效或依據的課文。從某種意義上說,學例子是為了「遷移」能力。對於傳統的語文教學而言,一篇課文學完了,就再學新的例子,如此下去,例子並沒有起到應有的「為了遷移」的作用。 2.「聽說讀寫」顧此失彼 語文教學要求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應有的功能,也是現代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四種能力往往有所偏廢,很少能夠同時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養。 3.「單元教學」並未單元化 「單元教學」是語文界較早提出並為廣大語文教師所接受的教學觀念。教科書的單元化結構無疑是單元理念最具導向性的顯示。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單元教學的真正內涵並沒有得到體現,大多數名義上的單元教學,實際上是以「單元」為進度單位的單篇教學。 4.「目標教學」目標分散 教科書的每個單元都有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哪些知識點、滲透哪種教育、培養哪種能力等。進行目標教學時,教師一般將其作為單元目標。確定了單元目標後,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還要有各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因此重復而分散。這樣的教學流程,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下,教學內容難以拓展和深化,更難以給學生提供發展創造能力的更大空間。「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還遠沒有得到落實。 二、具體解決措施 筆者在充分理解《新課程標准》的前提下,依據洪宗禮先生主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嘗試採用「四課型單元目標教學法」(以下簡稱「四課型教學法」),以落實新課標的具體要求,進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所謂「四課型」是指語文課堂教學在四種課型中進行,四種課型具體指:准備課、探究課、交流課和活動課。四課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分別是: 准備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達到單元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准備。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准備課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探究課,主要指兩點:(1)教師給學生做探究示範;(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探究或共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交流課,主要是學生交流探究結果,達到相互學習、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為了鞏固、深化單元知識,發展研究能力。 活動課,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進一步發展能力。該課可以開展各種活動,例如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活動,演講、游戲等不同形式的興趣活動。四課型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單元目標進行。採用四課型教學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不一定一節課一種課型,可以根據需要做靈活的調整。現以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蘇教版)【說明文單元】為例: 單元目標:讓學生理解並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徵說明事物;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點的能力。 教學設計: 准備課主要內容:(1)說明與說明文;(2)抓住事物特徵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 說明:根據實際情況,為吸引學生,教師可採用兩種做法:(1)講解時多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可利用實物、圖畫、多媒體;(2)可以適當安排課堂訓練,例如訓練找出(說出)某教師或同學的特徵。 探究課1 (1)以《中國石拱橋》為探究示範,引導並教學生學會研究:作者是怎樣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徵進行說明的;(2)布置作業:學生把本單元的其他課文全部讀一遍,為下次的探究課作準備。 探究課2 運用第一節探究課學到的方法,除《中國石拱橋》外,每人任選一篇本單元課文獨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結成小組研究。 探究內容: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 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整理出研究結果。 說明:教師要給學生做整理研究結果的示範。學生研究時,教師要做指導,尤其要注意指導研究有困難的學生。 交流課(1)全班交流研究結果,學生發言後教師點評;(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進一步做好學生研究指導工作;(3)布置作業:每個學生再另選一篇本單元的課文,獨立研究,整理出結果,寫出研究報告。 說明:交流課可以討論交流,也可以書面交流。 活動課1 說寫活動。圍繞「抓住事物的特徵」訓練說和寫,例如說某物體、圖畫等。 活動課2 欣賞說明文語言的准確美。 說明:欣賞說明文語言,可以本單元的課文為例,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自己收集例句,教師指導學生分析欣賞。 三、「四課型教學法」的實踐意義 1.真正實現了「單元教學」和「目標教學」 確定了單元目標之後,對一個單元的內容做整體處理,這樣處理教材,充分體現了「語文就是例子」的教學觀。單元目標明確而集中,「達標」的方式也由通常的「並列式」變為「層層推進式」,突出了達標過程中的能力培養。 2.擴大了語文教學的空間 傳統的語文教學所採取的形式,不外乎講授、指導、自學、討論、訓練和語文活動幾種。四課型教學法不過是把通常的教學手段由零散變集中,由無序變有序,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發展個性、增長能力,為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 3.執行了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落實了學科教學的「素質教育」 具體表現在: (1)採用四課型教學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有效地避免了多數學生陪少數學生學習的現象,全體學生參與的機會均等,發展的機會均等,學生之間的關系平等。 (2)課堂教學的目標更全面,突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四課型教學注意能力培養、目標明確、手段得力,從根本上保證了目標的全面性。准備課是創造的准備,探究課是創造的實踐,交流課是對創造的綜合和完善,活動課是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延伸。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創造性學習的教程。 (3)主體性、主導性更明確,教學內容更具開放性。

7. 如何實施新課程改革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實施新課程改革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幽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挖掘所用教材中的小幽默,甚至可以將課本中寓意豐富的小插圖改編為小故事等,並予以生動的描述、講解,對故事的關鍵部分故意隱藏,讓學生自主探究,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針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擴大分析,讓學生分析、探討相關的教材,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鑽研興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要予以肯定,並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中值得鼓勵的地方進行重點的表揚、贊同,還可以適當地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成就學生的滿足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開闊課外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後,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而提高彼此的認知度,改善師生關系,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游戲、小比賽,並將一定程度的知識、技能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計算機與教學重難點進行有效融合
信息技術提供的多媒體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可以深遠地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師可以將大量超鏈接運用在課件當中,能夠加強學生思維的擴散性以及邏輯性,使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是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以後出現的必然趨勢。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使教學內容能夠在學生的面前形象而生動地展現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將教學目標完成,必須要將兩個常規問題加以解決,也就是所謂的「突破難點」以及「突出重點」。解決這兩個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有非常多的方法,比如,講練結合、板書解析、動手操作、掛圖展示以及語言敘述等。不過,在教學課堂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以後,可以使常規的教學課堂變得更

8.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實施教學管理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管理
近年來,我校致力於新課程實踐與研究,弘揚了現代人本主義的管理理念,尤其在教學管理與改革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實驗小學特色的教學管理新模式和教學改革新理念。歸納起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是搞好教學管理的先決條件
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總是以管理思想的變革為先導,用教育管理的改革來統籌和引導。我們認識到,沒有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就會出現無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難以形成生動活潑、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改革局面。
學校教學管理的過程就是整體設計,分布實施;營造氛圍,統一認識;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將教育研究與辦學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的過程。因此,現代教育教學管理不僅應努力踐行責權明晰、雙向選擇、定期檢測、學術自由、共享管理、內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應用價值的原則,而且應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題,不斷更新管理思想,創新管理理念。要從強調教學管理的行政職能向加強教學管理的研究職能轉變,提升教學管理的學術性。如在對教師的常規檢查中,以前過多注重老師完成的數量是多少,忽略數量在有的時候並不能提升質的變化,相反還降底質量標准。比如說,一個語文教師要備課的門類有5、6種之多,怎麼還有時間去鑽研語文新課程標准,又怎樣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因此在備課中我們提出了:集體研究與教師個人鑽研相結合並以個人確定章節為主,重點突破一至兩個章節進行備課的辦法。要強化開放管理思想,實行更為開放的管理方式,就要開門辦學,不要怕提意見才會把人管理更加靈活。要強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學決策、計劃、執行、控制、檢查全過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實行民主決策,提高決策科學性和管理效能。要樹立可持續管理觀念,致力於制定、實行公平的政策,就要創建具有持續性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起適應形勢發展進行持續性調整的機制

9. 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索慾望。
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慾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麼樣的資源,以何種方式提供,就成為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最重要的策略。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切不可喧賓奪主,切不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品位。
但放眼時下的語文課堂,似乎不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觀念不先進。為此,上課前教師總是不惜花費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可結果卻並不理想。曾看到一則《趙州橋》的課件,該課件以大量的圖片資料展示了趙州橋的地理環境,全貌。卻沒有用於解決課文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難點「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的內容。運用這種課件教學,由於忽視了教學目標,學生不能深入地把據文章的主旨,頭腦中只是一些趙州橋的外觀及周圍環境的零碎畫面。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為語文教育的主導性手段。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後,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過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的先後順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可以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人合作,與老師交流…….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進一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在一生中大約只開發了5%,那麼,還有95%的潛能處於待開發狀態。這說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自己質疑並解疑的。這時的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協調,對學生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選出認為最優秀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向全體同學進行展示,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使全班同學都能詳細地看到展示同學情況,進行評價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此教師可適時進行調控並提出相關問題,以引起全班同學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考,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10. 在教學中如何實施新課標完成教學任務

一、成功經驗

(一)更新教學理念,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在教學目的上,以前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的鞏固、技能的培養,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不夠重視,通過新課程學習後,我深切地認識到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把「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2、在師生關繫上,以前我認為學生就像小孩,需要管教,嚴師才能出高徒,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理解為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通過新課程學習後,我認識到我的這中觀念太落後了,在教育教學過程,慢慢地轉變,與學生交流談心,深入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解除疑惑,讓自己的角色從一個單純的教育者向教育者、服務者、引導者多重角色轉換。對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二)優化了教學程序。

1、改進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並非等同於自學。它是一個由教師策劃、制定的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把學法指導放在第一位,引導學生把握教材內容並設計好教案。教學的結構和方式要發生變革,將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

首先,信息教育不是把黑板搬上屏幕,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如果不掌握大量的教情、學情作參考,缺乏針對性地濫用多媒體技術,就會走入另一個多媒體教學的誤區,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和積極的一面給扼殺了。我認為在面授課中,製作課程電子教案時應考慮到開放教育學生的特點,注重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教案形式要簡潔明了,內容表達方式應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為簡單,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有限的面授課中很快能抓住各知識點的精髓。從實際看,多數學生對使用電子教案的授課方式是贊同的。從另一方面說,效度原則告訴我們: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選擇,不能唯「電」是從,媒體現代化固然有它的優勢,但不一定就會帶來教學高效度。引起教學質量變化的是使用媒體的方法,即教學設計,而不是媒體本身。應該由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媒體,而不是由教學媒體來主宰教學內容。哪種設計方案,哪種媒體手段教學效度高,我們就應當選擇並使用它。

其次,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如今,在自主學習的宗旨之下,「小組討論」已趨向於是一種基本的課堂組織形式,「小組討論」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最直接的對話、交流形式。在討論前,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個別思考時間,讓學生帶著自己的觀點或觀點雛形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這樣他才能真正體驗到討論給人帶來的挑戰性以及與他人分享思想果實的快樂。在討論時教師可以設計各種記錄表格,幫助學生將其小組討論的學習活動過程加以記錄,努力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表現的機會,以實現其對自己和同伴共同探究結果的欣賞。

再次,網上交流不容忽視。教師在虛擬課堂中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化輔導,這種教學形式的及時、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從實際教學過程看,學生參與網上答疑的積極性很高,有些學生能主動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老師探討,有些學生一個學期中提過多個質量較高的問題。教師若能及時准確地回答提問,無疑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大增加,自主學習的動力大大增強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