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
1. 如何打造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有效課堂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老師已從全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因此我們老師應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1.創設問題情境
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我國傳統數學教學方式,在進行概念教學之前有一個新課引入的環節,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老師並非馬上提示概念的本質屬性.一般來說我們先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或者復習舊知識為引入新課做好知識上的准備,或者介紹生活實例為學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備.
2.啟發式教學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能使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呈現出來,避免學生走太多的彎路,教師在師生互動環節上多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教師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後由學生得到答案.例如:在「在異面直線的概念」的教學中教師這樣引入:
⑶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概念,「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直線」就是異面直線.
可以看出,傳統教學並不像有人分析的那樣是「機械記憶」、「被動接受」的典範,而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它不僅是都是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向學生展示「活生生」的教學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數學知識.這一點在新課標的課堂教學中也值得我們學習.
3.從活動促發展
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思維得到強化.在傳統教學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就是應用概念解決問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自覺地、主動地完成老師精心准備的配合本節課數學教學內容的練習.在傳統教學方式中特別強調「精講多練」、「變式練習」.所以我認為傳統數學教學中的課堂練習,即課後練習,並非沒有價值的活動.通過練習,使學生桛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它絕不是「機械聯系「、」死記硬背「、」灌輸式教學「等教學方式的典型,它能夠以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強化.因此,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絕不能忽視強化練習的作用,精編練習,反復強化,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二、提倡探究性學習
新課改後,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題型,這一反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聖誕形式,都是牽著學生鼻子走,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於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集體參與,並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通過探究,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已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准確.
三、改變固有的評價模式
原有的對學生的評價模式只是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情況通過考試分數來評價,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品質的評價,評價方式呆板,不利學生的發展,打擊了一批學生的積極性,新課改後的評價學生時,不是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更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論成敗,評價方式更科學、全面、客觀,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比如對模塊的綜合評價成績採用如下計算公式:
W=平時×20%+單元測試×15%+初中與探究活動×15%+學段考試成績×50%因此,急需我們都是充分提高自身素質,投身新課改.作為當代新形勢下的都是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以新理念、新觀念,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駕馭課堂的能力,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及時汲取營養,豐富自身的素質,提高自身能力,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為.
2. 高中數學新課程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意義是什麼
從前的教學方式是老師一直在講,而學生只是聽,這樣學生就形成一種死內記硬背的思容維模式,思路總是老師給出,但是新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四十五分鍾的課程,要求教師只講授十五分鍾,剩下有學生來完成,這樣提高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不會造成思維定勢,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思維不會受到束縛,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數學,促進學生主動索取知識,主動學習的習慣
3. 新課改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幾點困惑
新一輪高中教材課改已實施了近三年,我省高中數學選用了人教A版教材,為了將這次課改順利推進,各級領導及有關專業人士作出了巨大努力。作為多年奮斗在一線上的普通教師,我們正積極面對新課改,加強對課改精神的理解,不斷完善自身教學素養,為新課改增磚添瓦。對於新教材的理解,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困惑頗多。筆者以我省現行高中數學教材為例提出一些問題,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同行的指正。
問題之一:教材教學順序的問題
目前我省的教學順序是先必修1、2、3、4、5,然後選修2-1、2-2、2-3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覺得這樣的教學順序不夠恰當,在一些內容安排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代數與幾何內容不同步。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材作了很大的調整:刪掉了不少,但增加了更多,並調整了一些內容的順序。例如,將以前在初三代數中的《解斜三角形》移到了高中必修5中。但教材編寫者忽視了一個問題:代數與幾何在內容上的不同步,例如將《解斜三角形》放到必修5,學生要在高二第一學期期才第一次學習到《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而作為餘弦定理在立幾中的一個應用――關於求距離或角度問題就只能在特殊的直角三角行中求解。還有將《三角函數》放到必修4,而前面必修3的第二章《直線與方程》卻需要用到誘導公式。因而筆者認為,仍《解斜三角形》的內容放在《三角函數》後面,並移到必修3的知識點前面,這樣對教學更有利。
(二)學習《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的時間順序不當。高一學生學立體幾何,高二學生學解析幾何,已成為人們的思維定勢。但筆者根據對高中師生的調查和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在高一學習解析幾何,高二學習立體幾何對教學更有利。原因是,高一代數一開始便是集合與函數,而解析幾何的一大特徵便是數形結合,即在坐標系中研究幾何問題(平面解析幾何主要研究平面坐標系內的直線及曲線的性質),顯然,函數內容與解析幾何知識更能迅速地找到結合點,有利於教學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立體幾何的一大特徵是空間感強,抽象思維要求高,然而高一新生在這一點上表現薄弱。高一學生學立體幾何,一開始便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很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情緒。
(三)知識板塊的系統性與連貫性不好。新教材既要體現循序漸進,又要體現螺旋式上升這一特點,就會使人產生知識體系不太完備、前後知識點不太銜接、相互脫節的感覺。一部分知識前面學過一點基本的,到後面再學稍高一點的時候,前面的會產生遺忘,顯得支離破碎,不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是螺旋式的,因此把各知識板塊打亂了,筆者認為這個出發點很好,但理想化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發現當要學習知識板塊的後半部分時,學生已把前面相關的知識遺忘了。如在高一第二學期初講授有關演算法與統計的內容時,學生剛形成一點相關的知識體系,課程卻結束了,直到高二第二學期才又涉及統計案例,而此時學生原來的相關知識已忘得一干二凈,因此只好重新復習。
總之,按照這樣的教學順序,學生很難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高三總復習中,很多知識的復習就像上新課。因此,筆者建議教材教學順序是必修1、4、5、2、3,然後選修2-3、2-1、2-2等。這樣前面的幾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問題之二:課時嚴重不足
「內容多,課時少」是教師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在實施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普遍感到負擔重、教學時間不夠用。按照《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指導意見》的課時安排,一個模塊用36課時來上,學生感到非常吃力。每節課的容量特別大,而且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新的,復習與鞏固提高全要靠自己課後下功夫。面對新課程,我們要不停地趕課時,哪有時間講評練習、進行單元測試呢?若不進行反饋檢測,又怎能知道學生的學習水平?以高一的課程為例,學習內容是必修1《函數》的有關內容,共三章36課時,要求在高一上學期期中考前完成。我們先不考慮36課時是否上得完這些內容,即使按教學參考書上安排的課時,一節也不耽誤,每周4課時,也要9周才能上完。上半學期考前共11周,第一周只有一天,國慶節放假一周,學校各種活動(如運動會、布置考場等)也沖掉一些課,這樣算來,最多隻能勉強將課上完,更不用說進行單元測驗及考前復習了。而且,新教材內容很多,盡管在難度上可能低於舊教材,但在廣度上遠遠多於舊教材。和以前相比,教學內容增加了許多,每節課課堂容量都較大,每周改為5節後仍然覺得時間緊。因此,很多內容只能「點到為止」,要求不高,學生只要能把握課本內容便很好了。
問題之三:新增內容的難度把握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高中數學課程必修中增加演算法的內容,把最基本的數據處理、統計知識等作為新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加零點的概念、二分法、冪函數、三視圖、演算法初步、推理與證明、統計案例、莖葉圖、幾何概型等。但是高容量、高強度的課堂教學和練習壓得學生「透不過氣」來,那麼如何把握新增內容的難度?如必修3中主要增加了演算法和幾何概型,選修2-3中主要增加了條件概率和統計案例,在這些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難度把握起來比較困難。在《演算法》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感到步履艱難,力不從心,尤其是對年長的教師來說,總感覺學生比他們更懂。再比如《回歸分析獨立性檢驗》一章,教師發出最多的感嘆是:「我看了三四遍,還是不知道如何來講,到底應該分幾個課時講,具體應該分到哪裡?」
問題之四: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問題
計算器已列為初中數學的選學內容,這就為高中用計算器處理復雜計算問題作好了鋪墊。新課標和新教材都提倡盡可能使用科學計算器、計算機軟體,以及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台,希望學生能藉助信息技術學習有關數學內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習中,特別是在解決一些繁瑣計算、數形結合的問題,或者在探索某些開放性、挑戰性問題時可大大減少研究中的工作量,並使結果更精確、直觀。但是不少中學還不具備這些條件,或條件較差,不可能讓學生都上機操作;很多家庭也沒有電腦,很多學生編了程序也不知道對不對,根本無法上機操作驗證。有心理學學者認為,使用計算器也是一個學習過程,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口算、筆算是數學能力培養的一部分,但依賴上了計算器,學生就會缺乏主動解決困難的信心。現在高考不允許使用計算器這類工具,而新課程卻一再強調多使用計算器及計算機,我們該何去何從?因為有些問題用與不用存在較大誤差,比如回歸方程的系數,的求解,部分例題(如函數的應用、數學建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等,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統一的要求。高考不允許使用計算器,使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缺乏動力,興趣更是無從談起。
總而言之,數學教材的改革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材的實驗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是難免的,教師需要共同努力去解決。筆者對現行高中數學教材提出了以上四個問題,這些問題正確與否,有待專家的進一步研究與試驗。筆者撰寫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專家學者對教材建設的關注,使我省新課程改革取得圓滿成功。
4. 普通高中實施數學新課程標准教師要注意些什麼
如何實施新課程標准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烈內地影響著教師原本容熟悉的教學環境,課時的減少,學習方式的改變,無不對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新的要求。為此,筆者對如何實施新課程標准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談幾點個人的看法。1課堂改革要更新教育觀念教師講,學生聽,上課滿堂灌,搞疲勞戰術,是應試.............
5. 高中數學新課程的總目標是什麼具體分為哪幾個方面
高中數學新課標和大綱的比較
一、課程目標與數學目的的比較
課程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兩部分,比以往數學目的內容更豐富,更具體。下面從總目標、基礎知識、能力、數學觀四方面對數學目的和課程目標進行比較,從而說明課程目標的發展進步。
1.關於總目標。
課程標准中的總目標指出「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學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其實這是數學教育的首要和基本的目的。對於數學教育只有明確了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我們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制定出支持它的具體目標。相比之下,以往數學目的沒有這種總分式的結構,這是課程目標的一個特色。而且總目標中的「滿足個人發展」體現了數學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響應了「大眾」教育的口號,這應當是課程目標的進步之處。
2.關於基礎知識。
數學教育要傳授數學基礎知識,這是有史以來的一個共同目的,也是一個最根本的目的之一。1996年和2000年的教學目的指出基礎知識是:高中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內容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作為數學知識精髓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這兩年教學目的將其列入基礎知識的范疇,是個好現象。可是近年數學教育偏重於形式化,教學目的沒有強調要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如此「會將生動活潑的數學思想活動淹沒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課程目標沒有規定哪些是「基礎知識」,但我們通過研讀可以發現他們蘊涵於「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數學思維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繼學習中的作用」之中,可見課程標准重視基礎知識的實用性及數學思想和方法,強調其本質、來源和實際背景與大綱相比,這是一大進步。
僅僅知道數學基礎知識的內容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恰當地把握各項知識的深度和廣度。1996年和2000的教學大綱在第三部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用語來描述基礎知識需要掌握的不同層次。而課程標准除了在「內容和要求」中使用上述用語,一開始在課程目標中就提出:「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等。如此,在課程目標的宏觀指導下,「內容標准」才能對各項基礎知識作定性的規定,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方向。這是教學目的與課程目標的區別之處,這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優點。 數學科學是不斷發展前進的,數學基礎知識的范圍還將會有新的變化。課程目標不僅吸收教學目的的優點——將數學思想和方法作為基礎知識,而且更關注基礎知識的本質和來源,同時也指出各項基礎知識需要掌握的程度。
3.關於能力。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基本能力是現代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1963年教學大綱首次提出三大能力,能力的出現是一個進步,反應了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的要求,體現了教育要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可是,自60年代提出三大數學能力,尤其是80年代以來,我國的數學教育把能力的培養放到了首要位置。一些學校受升學應試教育的影響,出現了削弱基礎知識教育的趨勢,為培養三大能力搞題海戰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學教學對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6年和2000年教學目的中將「邏輯思維能力」中的「邏輯」去掉了,也就是說,思維能力不再只注重邏輯思維了。但目的仍舊將三大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相比之下,課程目標沒有沿用舊大綱的三大能力的提法,而是提及了多種能力,如「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
1/3
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它們蘊涵著三大能力,同時內容又有所豐富。其中「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出是跟上時代步伐的,因為在信息和技術為基礎的社會里,數據、符號日益成為一種重要信息,為了更好地認識客觀世界,人們必須學會處理各種信息,尤其是數字信息。
對於能力,目的中還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提法無疑是進步的,對於這種能力的實質是什麼,1996年和2000年的教學目的都作了詳細說明。關於「能力」,教學目的和課程目標都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數學交流」能力。目的中的「形成用數學的意識」和目標中的「發展數學應用意識」都體現了數學教育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但前者只是處於「形成」階段,而後者是要「發展」這種能力。此外,2000年的教學目的和課程目標都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際上是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能力要求——創新能力,這貫徹了21世紀創新教育的思想,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上述這些能力都是各國數學教育目的的共同趨勢,反應我國課程改革抓住時代的脈搏。
進一步我們發現課程目標提出「逐步地發展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這體現出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對人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在學校不可能學到他們今後一生所需的知識,而且知識是不斷
6.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實施高中數學的教與學
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