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課程要求
Ⅰ 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一、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
(6)自覺紀律教育;
(7)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二 、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2、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
(1)小學德育課程要求擴展閱讀:
德育工作模式
1、主體性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側重道德認知的德育模式。理論假設是,學生是道德教育的主體,德育應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尤其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等「主體道德素質」的社會主體。
2、活動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側重道德行為鍛煉的德育模式。理論假設是,道德就是現實的人的活動,個體的自主活動既是德育的目的,又是德育的手段。
3、情感德育模式
這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德育模式。該模式認為,關心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結構,且具有豐富的層次性。「學會關心」的教育價值在於引導學生從原始的、自發的「關心」感情,提升到理性的、自覺的「關心」感情,形成出自責任的「關心」品質,進而為整個德性的發展奠基。
Ⅱ 什麼是小學德育課程對照課程定義,和小學語文課程相比較有什麼不同。
一、介紹:
課程思政在本質上還是一種教育,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育人」先「育德」,注重傳道授業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機統一,一直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決的是『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
二、和小學語文課程的區別:
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優良傳統和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它始終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積極引導當代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小學德育課程要求擴展閱讀
原則: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Ⅲ 急求小學德育課程計劃
下面是一個計劃 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中小學行為規范示範校」為載體,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努力構建「和諧德育」。
二、工作目標: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學期的德育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一是要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成立校長室、德育處、少先隊以及年級組為德育領導核心小組,保障德育工作領導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氣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和全員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隊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堅持說教與身教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體。
2、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本學期將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的開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實績作為晉升、評優的重要依據。要開好班主任例會,每學期開展1-2次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推出一批優秀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並從理論層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們科學管理班集體。
3、提升教職工德育理念。
加強學習,提高每個教師的德育素質。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提高教師科學育人的水平。牢固樹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強職業道德自律,規范教學行為,增強愛生意識,關心學生品行健康發展,認識並掌握教育規律,堅持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使教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師表風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拿起表揚、贊美的武器,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4、推進德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科德育功能。
深化以思品課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開展學科德育滲透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學生思想修養相統一,靈活隨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識別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與信念,進而轉化為發憤學習,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要抓好各級德育規劃課題的結題工作,力爭在課題研究上出成果。
5、抓好「三個結合」教育,促進學生發展
重視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設法辦好家長學校,並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動,進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要定期召開好家長會,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對部分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卡,溝通學生在校和家庭情況,提出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常規要求,使孩子在家長指導下,加快常規養成。要定期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和家長一道做好學生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嚴禁出現學生逃學、厭學、進網吧等不正當現象。要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了解家鄉變化,感受祖國的騰飛。要繼續深入探討社區教育,利用一切社區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子有方經驗交流、給家長的一封信、課堂教學開放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引導。
(二)、常規教育
1、德育工作
(1)、抓好行為規范教育,積極開展「小公民教育」。落實《小學生一日常規》教育措施;落實「三制」:人人崗位責任制、衛生值日包干制、衛生天天檢查評比制。堅持一日三查:查穿校服、戴校徽情況;查遲到早退情況。開學第一個月,各班要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規范》以及校紀校規,並做到及時檢測反饋,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要通過具體的強化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教導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學生升國旗、衛生、紀律、兩操、自行車排放、校門口值勤等常規方面的自覺意識,抓好文明禮儀教育,使全體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風。本學期學校將繼續堅持文明班級的評比制,常規檢查反饋、督促、落實制,使常規管理達到精細化。
3、抓好「班隊」德育主陣地,上足上好每一節班隊課。
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設計班隊活動內容,設計好教案,多講身邊人、身邊事。主題隊會每學期3-4次,並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項目。德育處要嚴格檢查班隊教案,期未進行總結評比。
4、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
5、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配合「小公民教育」活動,在學校中掀起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學生的活動熱潮。配合學校的德育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
6、抓好德育宣傳陣地建設,注意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重點抓好班會課的教學效果檢查,同時,利用學校宣傳畫廊等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宣傳,多表揚宣傳身邊先進突出的感人事跡,弘揚正氣,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7、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後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勤總結,重在落實,強化考核。要求教師耐心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講過頭話,不扣大帽子,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嚴格控制學生掉隊。
8、法制教育緊抓不放,重點做好教育防範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報告會、思品課、班會課、主題隊會、國旗下講話等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學期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請校外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9、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開展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2、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目的,按質量,按課程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
(2)、做好學校體育器材並做好各種體育器材的登記、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購買欠缺的體育器材。
(3)、堅持傳統項目的訓練,特別是抓好廣播操、隊列操日常訓練。
(4)、3、認真落實「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日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值日生及值日教師每日做好督導工作。
(5)、迎合本學期田徑運動會,選拔好隊員,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組織訓練,務求創出較好的成績。
(6)、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排球隊等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力爭在區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衛生工作
(1)、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監管力度,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學校衛生監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督促學校整改,杜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防範學校群體性傳染疾病的發生。
(2)、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通過開展培訓及檢查指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廣大青少年學校體質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督促學校按規定落實常見病及傳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開設。
(4)、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學生用眼衛生,降低學生近視率。
4、藝術工作
(1)、以培養合格畢業生為目標,加強對學生的藝體學科考核。
(2)、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目的,做好藝體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做好各類藝體競賽的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藝體特長和競技水平。
(3)、扎實地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准,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藝術課堂教學改革,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法與學法的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新課標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5、國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強國防教育,開設好國防教育課,保證課時,教學質量。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國防知識普及活動。
三、具體時間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3、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4、組織學生開展「小小文明公民」自製手抄報活動;
5、開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護訓練教育演習」活動;
6、開展「學習雷鋒義務奉獻 竹青精神進校園」主題活動。
四月份:
1、組織全校各班召開「小公民教育」主題班(團)隊會;
2、結合世界地球日開展「綠色旋律」主題活動;
3、組織校內「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4、做好春季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五月份:
1、參加全區中小學生運動會;
2、參加全區「千童之聲」合唱比賽。
六月份:
1、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參加「文明小品」表演賽活動;
3、開展校內「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選活動;
4、學校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七月、八月份:
開展假期「走進社區」實踐活動。
九月份:
1、開展校內「人人講紅軍故事」比賽;
2、整理健康心理檔案資料;
3、參加全區中小學生「四球」賽。
十月份:
1、參加「守則」、「規范」、「養成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2、開展校內「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2、組織學生開展「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公民」徵文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德育工作總結;
2、整理材料,迎接目標管理檢查。
Ⅳ 德育課程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德育課程化建設德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靈魂,但受傳統教育發展方式的束縛,學校德育功利色彩濃厚,生硬的規范、空洞的說教使德育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投入多產出少,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撓癢,蒼白無力,沒有實效。剛剛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了一項重要的戰略主題,並特別強調,要「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九十四中學以科學發展觀和新課改核心價值觀引領學校德育工作,在已經形成的德育經驗和特色的基礎上,立足學校實際和發展需要,尋求學校德育工作創新的生長點和突破口,為適應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形勢,確立了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發揮課程建設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構建一系列德育課程結構,探索知與行的統一,完善德育課程構建與實施的思路,在轉變教育發展方式背景下進行了一次增強德育實效性的全新嘗試。
一、德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為了實現德育的教育目標
學校在校長辦學理念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德育目標,本著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的原則,培養九十四中學全面發展,善於溝通,具有國際視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學生。針對學校德育教育內容涉及領域廣泛,開展形式靈活多樣,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實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實際,九十四中學首先對德育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主要通過德育課程的設置來落實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與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動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納入廣義的德育課程中來,形成課程體系,確**育工作在時間與空間上予以更大保證,能持久、有效地開展。
二、德育課程體系構建的三方面探索
學校在對德育工作課程化進行梳理的過程中,按照學生的認知層面,行為層面,結合滲透教育,活動課程,使學生上升到自覺地知行統一的層面。
(一)滋養文化環境。創設學校有內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種「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獨特方式,成為內化學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強調更多的是實施不自覺、無意識、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實際上,它滲透在學校生活的各個層面,是物質與精神、有形與無形、動態與靜態的統一體。
1.校園文化孕育。多年來,九十四中系統梳理優化校園文化,著重構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訓文化、班訓文化、學風文化等;二是環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樓道文化、餐廳文化、廁所文化等;這些是對學校辦學積淀的深層次挖掘。學校通過教師、學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進思想道德、優秀傳統文化和校本教育資源,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培育特色鮮明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在「無言、無求、無形」的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自覺地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實現文化育人。
2.文化建設課程。學科課程以外由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和活動方式,開展的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為主要特徵的活動課程,主要內容有:一是班級特色活動,包括值周班、班徽設計、班級博客等;二是學校節慶活動,包括藝術節、文化節、體育節等;
(二)滲透德育教育。通過有意識的、直接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自覺受到影響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標明確、條件可靠、效率顯著等特點和優勢。這類德育課程主要從知識、理論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包括兩大類,一是國家課程體系中的思想政治課,二是滲透性德育課程。
1.思想政治課。在新課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課注重德育教育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從高中生的思想困惑和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入手,把抽象的宏觀德育目標具體化,積極創設學生參與的教育教學情境,引入話題,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對某一問題的觀點和看法,經過學生的自我體驗,正確的價值取向內化為一種內在品質,教師的適時點撥就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實效。
2.滲透性德育課程。新課程每個學科的三維教學目標中除了要准確把握本學科教學中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還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德育的目標和內容,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學科的課程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不同學科各有側重,因此,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在承擔知識傳承的同時必須承擔起德育任務,要深入挖掘學科內在的德育因素,每節課都要確立「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並積極創設適合學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將德育目標落到實處: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應特別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科學學習領域的課程,要重視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藝體類課程中,應注意加強審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練和完善人格的培養。(三)豐富活動課程。
1、常規德育活動課程。常規性德育活動的開展形式相對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逐步落實學校德育內容的最佳途徑。每月第一周的周一「愛心捐款日」、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每周一次的班校會、每學年兩次的安全法制報告會、每學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文化周、入學時的新生軍訓等活動都是每個學生必須參與的學校常規性活動。長期以來,學校已經建立了比較規范的活動機制,並將這些活動直接納入課程管理,以課程的規范來實施這些常規性德育活動。
2、社團課程。目前,學校的社團由團委總負責,對社團的建立、注冊、活動開展和評價相應實施三級管理,每個社團的指導教師由學校教師或校外專業人員擔任,學校要求非畢業班學生每人至少參加一個社團的活動,兩年內按時參加社團活動並在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學生每次記入相應學分。社員的評價由指導教師和社長共同完成。
3、畢業年級的管理流程制度化,系統化,從進入畢業年的暑假開始,針對畢業年級的一系列教育活動按時按需程序化的開展,高三年級的成人宣誓、畢業時的「祝福高三」達到了良好的激勵,推動師生目標實現的結果。
4、綜合實踐課程。除國家課程中明確規定的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和社區服務外,學校目前正開展「實景課堂」活動,通過學科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基層去,在一個不是刻意創設的環境中,學生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了解學科知識、體驗學科知識,給學生搭建知行統一的平台場景,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綜合實踐能力,通過感觸、滲透、體驗等,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增長實踐才幹。
三、德育體系構建不能缺少形成合理的、可操作的德育課程評價體系及機制。
上述課程化,流程化的德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完善,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進而學會學到管理活動的能力,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學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教育目標。隨著課程化建設的深入,九十四中學深刻認識到德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運用活動這一載體,在生活中讓學生體驗德育,進而形成一套合理的評價機制,教會學生具有人際溝通的能力,具有欣賞合作夥伴的心態,具有健康的人格。
總之,學校德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繫到學校師生共同發展的全局,在一段時間的探索之後,九十四中將致力於學校德育課程體系的整體規劃,科學合理地推進學校德育課程化進程,並重點探索構建科學有效的學校德育課程評價機制,使學校的德育課程更有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