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本化課程的理念
A. 幼兒園班本特色表演意見和建議
一、多些生活意識 樹立教師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意識,幼兒園是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的地方,但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幼兒園里,我們沒有生活的意識,只有教學的意識,所以就喪失了生活教育的機會,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很多知識性的東西並不重要,幼兒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應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學習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我覺得幼兒園的教學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解決各種問題。教師把幼兒園僅僅當成一個教育機構,教學、工作的意識很濃,一到幼兒園教師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一個唯一—「教師」,把幼兒當成自己唯一的教育對象,如此,導致教師眼中、心中都沒有生活,只有教學。因此,我們要樹立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成長的意識,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的理念,喚醒教師的多種角色意識,雖然《綱要》也提出了「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除了教師,還有其他的角色,也沒有意識到要把幼兒當成共同生活的「孩子」、「夥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兒當成自己學習的對象和師長。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沒有很明顯的教師角色,教師的指導已隱藏在請幼兒幫忙的互動中。只有當教師在幼兒園中的「教師意識」、「教師角色」有所淡化,換之而來的是教師和幼兒在共同生活中根據需要不斷變換的角色,如:學習的同夥、玩耍的孩子王、知心的朋友、解決困難的夥伴和支持者……幼兒園的教學才能真正進入生活化的實質。 二、多捕捉生活中的課程資源 以生活為基礎,教材作為儲備的學習庫存。以生活為線索和導火線,選擇適合的教材改裝、設計融入到生活中。在這里,生活就是課程,課程設置的主人應是幼兒和教師,課程是班本化的。備課的形式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備課的過程也是幼兒和教師學習、生活的過程。在案例中,教師能夠抓住發現這么一件小事,和孩子們很自然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可以感覺得到幼兒自主、專心致志的學習,從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三、多把生活交給幼兒 以往,我們總認為幼兒還小,什麼也不懂,不僅沒想過要把幼兒的生活交還給他們自己,甚至還一切包辦代替,說一不二,霸道地替他們生活。幼兒在園里要學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要學會怎麼快樂地生活,而我們卻是把他們的生活束之高閣,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在那學一些對他們現在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東西,我們是不是在舍近求遠?在放棄人最基礎的東西,而去追尋沙漠中的空中樓閣?其實只要我們能相信幼兒,大膽地把幼兒的生活交還給幼兒,甚至把我們的生活也交給幼兒,你會發現原來孩子對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則。 四、多些靈活應變 既是生活,就沒有固定的形式,每天在幼兒園里生活是什麼樣的就怎麼生活,一切都融在快樂的生活中,有「工作」,有游戲,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娛樂休息……一切活動沒有課的模式,沒有很明顯的環節界線,沒有一環緊扣一環,只有輕松和諧,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說師生是在生活中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把一些發展目標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這樣的情境下幼兒更能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獲得一些有益的關鍵經驗。教師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生活化的語言,有更強的親和力,不用一板一眼,不用很嚴謹,完全是生活化的語言,如果一個很自然的活動,再用非常嚴謹的語言,總覺得更像在上課,生活化游戲化也就不存在,師生間會缺乏和諧、平等,缺乏生活的氛圍了。當然涉及到一些知識點和概念性的東西是要規范的。最好是把必要的規范的語言融在自然中,加一點幽默和隨意,是一種很好的技巧。 總之,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是生活,給幼兒提供生活實踐的機會,有效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真正的成為生活的主人。但課程生活化並不是幼兒園教育追求的最終目的,而是幼兒園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多生活、少上課應是我們課程安排的准則。
B. 幼兒園中班班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適宜性——班本化課程的追求 虞永平教授說:適宜性是幼兒園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追求適宜性也是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重要價值指向。是的,只有適宜性的課程才能帶給幼兒有效的發展。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握班本化課程適宜性呢? 1、關注孩子的需要和學習願望,使課程的內容具有教育價值。 「我們選擇教材的時候,不但要問這種材料小孩能不能學,與他們的經驗有沒有銜接,我們還要問這種教材同他現在或將來的生活發生什麼樣的影響。」正如陳老所說,我們選取課程內容以幼兒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為落點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看,幼兒的這種生活經驗、興趣需要是否具有發展價值和教育價值。所以,幼兒園適宜的課程實施就是一個不斷滿足孩子需要的過程,課程的每一項內容、每一個環節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為著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2、關注孩子的現有水平和挑戰性,使課程的實施具有有效性。 主題活動內容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分課教學模式,課程內容已經完全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一個良好的課程實施者勢必較好地關注著孩子的興趣與需要,會選擇與生成一些有價值的活動內容,這些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發展目標,考慮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即要求關注孩子的現有水平。關注了孩子的現有水平,我們還要求課程對幼兒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課堂上就表現成真實富有個性的幼兒對教師精心組織的教學活動能夠予以敏感的回應,能認真投入,積極動腦,不斷想像判斷推理甚至質疑、創新,表現出無窮的學習興趣力。只有當課程內容對幼兒現有經驗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孩子們需要跳一跳才夠得著時,才會表現得異常專注與投入。所以觀察幼兒園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就是判斷課程內容適宜性與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 3、關注孩子的學習環境和資源,使課程的實施具有可行性。 在主題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一般選擇孩子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具體物體或事件進行主題教育實施,而一些抽象的孩子難以觀察的內容很難吸收進主題,但當孩子生活的周圍有大量的信息資源,環境作為支撐時,我們適當可納入主題活動中來,隨之這些活動也相應變得適宜。例如在《人們怎樣傳遞消息》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衛星嫦娥一號的發射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有環境資源的支撐,主題活動進行得很是順利。聯想起十年前開展《太空》主題活動由於環境資源缺乏最終半途夭折。可見課程適宜性要求關注孩子學習的周圍環境與教育資源,使課程的實施具有可行性。
C. 幼兒園實踐活動的評價並提出建議
一、多些生活意識
樹立教師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意識,幼兒園是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的地方,但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幼兒園里,我們沒有生活的意識,只有教學的意識,所以就喪失了生活教育的機會,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很多知識性的東西並不重要,幼兒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應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學習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我覺得幼兒園的教學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解決各種問題。教師把幼兒園僅僅當成一個教育機構,教學、工作的意識很濃,一到幼兒園教師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一個唯一—「教師」,把幼兒當成自己唯一的教育對象,如此,導致教師眼中、心中都沒有生活,只有教學。因此,我們要樹立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活成長的意識,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的理念,喚醒教師的多種角色意識,雖然《綱要》也提出了「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4],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除了教師,還有其他的角色,也沒有意識到要把幼兒當成共同生活的「孩子」、「夥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兒當成自己學習的對象和師長。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沒有很明顯的教師角色,教師的指導已隱藏在請幼兒幫忙的互動中。只有當教師在幼兒園中的「教師意識」、「教師角色」有所淡化,換之而來的是教師和幼兒在共同生活中根據需要不斷變換的角色,如:學習的同夥、玩耍的孩子王、知心的朋友、解決困難的夥伴和支持者……幼兒園的教學才能真正進入生活化的實質。
二、多捕捉生活中的課程資源
以生活為基礎,教材作為儲備的學習庫存。以生活為線索和導火線,選擇適合的教材改裝、設計融入到生活中。在這里,生活就是課程,課程設置的主人應是幼兒和教師,課程是班本化的。備課的形式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備課的過程也是幼兒和教師學習、生活的過程。在案例中,教師能夠抓住發現這么一件小事,和孩子們很自然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可以感覺得到幼兒自主、專心致志的學習,從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三、多把生活交給幼兒
以往,我們總認為幼兒還小,什麼也不懂,不僅沒想過要把幼兒的生活交還給他們自己,甚至還一切包辦代替,說一不二,霸道地替他們生活。幼兒在園里要學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要學會怎麼快樂地生活,而我們卻是把他們的生活束之高閣,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在那學一些對他們現在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東西,我們是不是在舍近求遠?在放棄人最基礎的東西,而去追尋沙漠中的空中樓閣?其實只要我們能相信幼兒,大膽地把幼兒的生活交還給幼兒,甚至把我們的生活也交給幼兒,你會發現原來孩子對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則[5]。
四、多些靈活應變
既是生活,就沒有固定的形式,每天在幼兒園里生活是什麼樣的就怎麼生活,一切都融在快樂的生活中,有「工作」,有游戲,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娛樂休息……一切活動沒有課的模式,沒有很明顯的環節界線,沒有一環緊扣一環,只有輕松和諧,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說師生是在生活中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把一些發展目標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這樣的情境下幼兒更能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獲得一些有益的關鍵經驗[6]。教師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生活化的語言,有更強的親和力,不用一板一眼,不用很嚴謹,完全是生活化的語言,如果一個很自然的活動,再用非常嚴謹的語言,總覺得更像在上課,生活化游戲化也就不存在,師生間會缺乏和諧、平等,缺乏生活的氛圍了。當然涉及到一些知識點和概念性的東西是要規范的。最好是把必要的規范的語言融在自然中,加一點幽默和隨意,是一種很好的技巧。
總之,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是生活,給幼兒提供生活實踐的機會,有效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真正的成為生活的主人。但課程生活化並不是幼兒園教育追求的最終目的,而是幼兒園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多生活、少上課應是我們課程安排的准則。
D. 如何讓老師們參與幼兒園課程計劃的制定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於個性幼兒園課程方案是對幼兒園課程的預設性規劃。理想的課程實施方案既應契合課程改革的主流價值觀,又應充分展現幼兒園自身的特點。1.基於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現在,有的幼兒園給予教師充分的課程實施的自,但由於缺乏有效的規范機制和適宜的評價標准,一些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課程方案的實施中十分隨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有一些教師由於缺乏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與經驗,對形態各異的課程資源缺乏的、評判能力。這使得他們的課程實施方案缺乏科學性、適宜性與可行性。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不論是"園本化"還是"班本化",課程目標與內容都要體現國家與地方法規的精神,並與本園的發展方向相一致;課程設置與結構都要清晰、合理,能體現學前教育啟蒙性與整體性的特點;課程的編排和設計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能力、興趣及經驗;課程評價和幼兒發展評價要定期化、經常化,評價標准應與課程目標相呼應。這是編制課程實施方案的基本依據。2.基於幼兒園現實條件與發展需要如果一個課程實施方案普適性強但針對性弱,就不能適應各幼兒園的具體需要。因此,"因園制宜"是編制幼兒園課程方案的重要准則。一要基於幼兒園的發展基礎與現實。地理環境、師資水平、生源質量、資源條件等方面的差異使每個幼兒園具有不同的辦學條件與教育基礎。幼兒園在制定課程方案時要正視這一點,從現實條件出發,腳踏實地地確立適宜的課程目標與發展願景,規劃幼兒園的課程實施。二要著眼於幼兒園課程的傳承與發展。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課程文化與課程特色,幼兒園應對此進行系統的思考與梳理,著力和總結本園課程的強項和弱項。強項是形成幼兒園特色的基礎,弱項往往既是發展的"瓶頸",又是新的生長點。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課程文化和課程特色,處理好課程的傳承與發展的關系,能促進幼兒園課程的發展,使幼兒園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的凸顯。
E. 幼兒園配班未來三年規劃
幼兒教師三年規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師職業將處於不斷變化和發展之中,教師職業將成為終身發展的過程,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不斷地自我更新知識。因此,教師專業的發展空間是無限的。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呂型偉同志說:「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他的這番話道出了教師職業的終身發展過程。 在新理念的充實和園領導、老教師的幫助下,經過幼兒園多次培訓,使我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教學工作上,能有針對性地備課、備教材、備幼兒,並做好活動反思。幾年來多次參加公開課教學,還有多篇論文在省、州、市獲獎。當然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課堂教學上,怎樣培養幼兒的興趣,怎樣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怎樣與幼兒溝通交流等還有待我去學習。為了縮短自己的成熟期,也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奮斗的方向,制定一個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將今後三年自己的成長做如下規劃: 一、發展方向: 1、提高政治思想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是靈魂,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我將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師法》有關法規,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熱愛幼兒,為人師表,在言行舉止方面做好幼兒的表率,盡心盡責,教書育人。遵守幼兒園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為樹立良好的園風園貌做出自己的努力。 2、豐富科學文化知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我認真研讀《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研究》、《幼教新視野》等書刊外,平時在網上也關注教育形式的變化,與同行進行多交流。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幼兒教育知識,研究教育實踐,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 3、提高教育技能 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僅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專業知識素質是不夠的。這也是因為幼兒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對幼兒教師不同的要求。所以,幼兒園強調幼兒教師必須是一專多能。因此,必須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注重教學技能技巧的提高。 4、促幼兒成長,為家長服務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好、學好、玩好,每人的能力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以「綱要」為准則,認真制訂班級計劃、月、周計劃等各類計劃。在一日活動中以游戲貫穿各科教學,並積極使用肯定鼓勵等方法,使幼兒身心愉快地學習,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在家長工作方面,經常翻閱有關家教方面的書籍,了解家長的需求。面向全體家長做好家園共育,努力使自己在家長工作方面更加成熟,成為家長放心的好老師。 二、具體規劃: 第一年: 1.盡快適應熟悉和掌握組織幼兒一日活動及各種教學活動的業務技能,爭做一個技能扎實的青年教師。 2、扎實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會說課、評課、分析教材的難重點。根據幼兒的發展和幼兒的興趣點,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的各類教學計劃,經常反思評析自己的教學實踐。 3、經常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溝通,學習組織幼兒及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方法。 4、爭取在本年度完成六項基本功之——樂器的學習,牢固掌握演奏方法及相關理論知識。 5、認真參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各種學習,認真思考並作好筆記,虛心學習。 6、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 第二年: 1.提高為幼兒發展創設適宜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能力,能為幼兒營造一種平等、寬松、理解、激勵的精神環境。 2.掌握寓教育於游戲及滲透各項活動中的原則,因人施教,引導幼兒主動地學習。 3.具備基本的家長工作能力,能召開家長會,能與家長及時聯系幼兒的發展情況,注重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孩子不同程度的提高。 4、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幼教方面的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視野。 5、在教學中有自己的創意,尋求自己的教學特色;全方位地去感受幼兒;具備積極的工作態度. 6、爭取在本年度努力提高演唱、繪畫、舞蹈水平,遇到困難的地方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第三年: 1.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風格。廣泛學習,將所學到的理論付諸實踐,並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做一個個性的幼兒教師。 2.具備指導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的能力,根據個別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對策。 3、加強日常工作中對幼兒的觀察與反思,培養對教育的敏感性,力求能敏銳地感受到孩子的需要。 4、積極參加各種技能技巧比試、優質課評比、教育教學觀摩、研究課、公開課、示範課、論文、教科研及教案評比等等,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始終處於動態的發展過程。 5、力爭在本年度六項基本功能更上一個台階。 6、不斷提高業務能力,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以上是我個人制定的發展規劃,希望在園領導的培養下,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能有所收獲,使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三年成長規劃 一、 個人情況分析 十年的幼教工作使我逐漸理解到「教學相長」「學海無崖」這些詞的真正含義。記得十年前剛從師范畢業,意氣奮發,總覺得自己的學業已到盡頭。接下來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日子,可是,十年間,幼教教材換了一本又一本,家長對老師的要求高了一截又一截,各種理念的不斷沖擊,各種新生事物的不斷介入,使我自己覺得自己永遠是一個沒有畢業的在校生,永遠有許多新的知識要充實。 分析個人喜好,個性及專業特長,我覺得自己在以下三方面急需提高: (1)家長工作。由於自己的性格使然,主動性不夠,加上以往與我配班的老師年齡較長,家長也樂於和他們交流,因此,我和家長的接觸較少,交流少,不擅長家長之間的糾紛調解,也不擅於指導家庭教育。 (2)棋類特色,雖然在組織棋類特色課方面有一點成績,但尚不能形成自己的棋類教學風格,對弈水平在園內可以,但充其量只能算入門,在今後日新月異的人才競爭社會,如果不能學有所長,一定會迷失自我,毫無建樹。 (3)主題活動,主題教學活動已有多年,但年年要求不同,今年提出的主題探索教學活動需要我們投入更大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來主動探索,不斷創新。 二、規劃目標 綜上分析,我為自己擬定了以下目標: 1。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以最大的努力,最高的熱情,最真摯的態度,最專業的知識來指導家庭教育,提供優質、全面、體貼的服務,使家長滿意、放心。 2。加強自身專業技能的錘煉,積極參與棋類教研活動,爭取在圍棋及國際象棋方面有新的突破。 3。不斷探索主題教學與五大領域之間的有機滲透,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三、階段實施措施 第一年: 積累國際象棋及圍棋教學的第一手資料,如:聽沈老師的棋課,多收集有關教案及教學實例。 與班級幼兒對弈,不斷提升自身的圍棋及國際象棋的對弈能力。 嘗試探索主題教學,用他人理論,他人經驗來指導自己的實踐行為,並逐漸與班級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可操作的班本化課程。 主動找家長交流,指導家長科學認識家教,端正教育態度 第二年: 在積累棋類教學資料的基礎上,爭取完成一篇可操作的針對棋類對弈技能方面的教學論文,填補自身棋類教學論文中的空白。 主題教學班本化課程逐步成熟,爭取在一學期中公開課上有好的表現。 積極組織家長活動,遇事多為家長考慮,及時幫助家長排憂解難,做每個家長教育上的好導師,生活中的好朋友。 第三年: 走出幼兒園,積極尋找他人對弈,靈活應對棋局,爭取全面提升自身的對弈能力,有機會的話,完成棋類考級。 主題教學活動從經驗性認識轉化到理論性認識,爭取將自己在教育科研中積累的經驗
F. 如何制定一個幼兒園課程領導計劃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於個性幼兒園課程方案是對幼兒園課程的預設性規劃。理想的課程實施方案既應契合課程改革的主流價值觀,又應充分展現幼兒園自身的特點。 1.基於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現在,有的幼兒園給予教師充分的課程實施的自主權,但由於缺乏有效的規范機制和適宜的評價標准,一些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課程方案的實施中十分隨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有一些教師由於缺乏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與經驗,對形態各異的課程資源缺乏獨立的分析、評判能力。這使得他們的課程實施方案缺乏科學性、適宜性與可行性。 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不論是"園本化"還是"班本化",課程目標與內容都要體現國家與地方法規的精神,並與本園的發展方向相一致;課程設置與結構都要清晰、合理,能體現學前教育啟蒙性與整體性的特點;課程的編排和設計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能力、興趣及經驗;課程評價和幼兒發展評價要定期化、經常化,評價標准應與課程目標相呼應。這是編制課程實施方案的基本依據。 2.基於幼兒園現實條件與發展需要如果一個課程實施方案普適性強但針對性弱,就不能適應各幼兒園的具體需要。因此,"因園制宜"是編制幼兒園課程方案的重要准則。 一要基於幼兒園的發展基礎與現實。地理環境、師資水平、生源質量、資源條件等方面的差異使每個幼兒園具有不同的辦學條件與教育基礎。幼兒園在制定課程方案時要正視這一點,從現實條件出發,腳踏實地地確立適宜的課程目標與發展願景,規劃幼兒園的課程實施。 二要著眼於幼兒園課程的傳承與發展。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課程文化與課程特色,幼兒園應對此進行系統的思考與梳理,著力分析和總結本園課程的強項和弱項。強項是形成幼兒園特色的基礎,弱項往往既是發展的"瓶頸",又是新的生長點。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課程文化和課程特色,處理好課程的傳承與發展的關系,能促進幼兒園課程的發展,使幼兒園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的凸顯。
G. 幼兒園的課程是怎麼定的
一要基於幼兒園的發展基礎與現實。地理環境、師資水平、生源質量、資源回條件等方面答的差異使每個幼兒園具有不同的辦學條件與教育基礎。幼兒園在制定課程方案時要正視這一點,從現實條件出發,腳踏實地地確立適宜的課程目標與發展願景,規劃幼兒園的課程實施。二要著眼於幼兒園課程的傳承與發展。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課程文化與課程特色,幼兒園應對此進行系統的思考與梳理,著力分析和總結本園課程的強項和弱項。強項是形成幼兒園特色的基礎,弱項往往既是發展的"瓶頸",又是新的生長點。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課程文化和課程特色,處理好課程的傳承與發展的關系,能促進幼兒園課程的發展,使幼兒園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的凸顯。
H. 班本化什麼意思
個人認為,所謂本化,就是由本班本園之特點。 無論從環境布置、幼兒特點,以及教學方法回,都要有答針對性。 你也教認識顏色,他也教認識顏色,你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嗎? 幼兒園不是工廠,不能標准化教學,因為人不能是產品。 這就要求老師善於觀察、歸納、抽象和想辦法。 從幼兒的角度重新去審視環境,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