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之好好上課
Ⅰ 為什麼奧雅之光課程學得好好的,突然不可以上課了
因為你沒有140元金幣。錢數不夠學不了
Ⅱ 學長開始說要我好好上課 上完課給我買吃的 後來我想了會兒他又說等我有了男朋友他再請我吃東西 我不理
就是想告訴你,你承認他是你男朋友,他請你就天經地義了。這種人真小氣,別理他。
Ⅲ 好好聽課的輔導課程好不好
新的學期,孩子上初三了,成績絕對不能落下,就給他報名的好好聽課的在線一內對一課程,老師會根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輔導,會對症下葯,孩子也願意與老師溝通,上課節奏不快不慢,能及時回答孩子的問題,感覺不錯呢!很專業喲。
Ⅳ 如何上好一堂公開課技巧
一、課前多做准備工作
1、備學生。
上公開課有時候是自己的學生,有時候是別人的學生。若是自己的學生,很多時候能夠沉著應對。因為學生的情況都很了解,提的問題會很有針對性,學生能應答自如,課堂氣氛當然就好一些。但要上好一堂公開課,也還得好好備學生,讓學生在公開場合得到鍛煉;當然若是別人的學生,就更應該事先了解一些他們的情況。如他們的成績分布,班幹部名單等,同時多鼓勵他們別怯場,利用有限的時間和他們融洽關系,走近他們,最好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個陌生老師,這樣他們才會最大限度地配合你,讓你上課時候能得心應手。
2、備教材。
這是上課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若對所較內容不熟悉,把握不了重難點,上課時候就會眉毛鬍子一把抓,上課前要非常了解自己要講什麼,不講什麼。內容不宜過多,要明了清楚。讓學生實實在在學點東西,而不是所謂的走過場。同時要結合所教知識與前面舊知識的聯系,從而能從復習中從容過渡,讓新知識的引入自然而生動。不讓自己的公開課變成「耍猴戲」。
3、備課件。
很多老師平時上課很好,但一上公開課就不知所措了,因為課件不熟悉,以為課件是現成的東西,沒花時間好好研究怎麼用,上下銜接不自然;另外,因是別人制的課件,使用起來很別扭,導致上課時候心慌意亂,自然就上不好課了。
二、做好新課的引入
1、新課的引入要有新意。萬事開頭難,有了好的開端,對後面的過程產生水到渠成的效果。一節公開課開始的部分很重要。因為來聽課的人或評委也許是第一次聽你的課,他們要是聽見耳目一新的引入,會對上課人產生良好印象,因為第一印象會先入為主。
2、新課的引入要自然,簡潔而又生動。引入是很簡短的一個過程,但卻很有講究,它要把復習舊課和新課聯系起來,同時也得與即將上的新課銜接。所以要求上課的老師要多多研究,找到最適宜的引入材料,讓復習輕松過渡到新課。
三、展優避短,採取多種方式上好新課
1、純朴、謙遜、高雅的形象是上課成功的第一前提。當一位教師走進教室時,人們就會在腦海里產生第一印象。當你帶著微笑,和藹可親,充滿自信地走進教室時,首先會讓學生和聽課老師對你充滿好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激發想聽你講課的慾望。這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2、教師純美的語音功底是上好公開課的有力保障。作為上語言課的老師,說話就是教學的方式。怎樣讓學生學好英語,教師的發音、語速及對所教內容的准確表達,都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影響。作為一堂公開課更是顯得重要。當你以優雅的姿態走進教室,開口說第一句清脆或帶滿磁性的口語時,你就已經獲得聽課人的肯定。再加上准確而流暢的表達,不快不慢的語速,學生會覺得很過癮,聽課老師也會興趣倍增。當然我們的老師平時很辛苦,也許嗓子早就壞了,那也沒關系,只要你的語言帶有感染力,能抑揚頓挫,照樣效果不錯。
3、教學內容的條理性是上課成功的關鍵。一節課的設計有條不紊,思路清晰,銜接自然。這節課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上課教師要鎮靜自若,把提前設計的課爛熟於心,這樣在上課過程中就會臨危不亂,帶領學生朝自己設計的理想目標發揮,讓節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聽課老師也就肯定了你掌控課堂的能力,這樣你也就握住了成功的指揮棒。
4、上課教師的肢體語言是輔助教學不可缺少的手段。因為公開課很多時候是借班上課,陌生的學生有可能沒聽懂你的指令,甚至水平很差根本聽不懂你的英語指令,這時候是肢體語言發揮作用的絕佳時機。你借用幽默而大眾化的動作,不僅讓學生弄懂你的指令,迅速回應你的問題,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感,也掩飾了學生配合不佳的尷尬場面。所以恰當的肢體語言的使用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手段。
5、時間的掌控是關繫上課是否成功的保障。一節課的幾個步驟各分別需要多少時間,不僅需要課前設計好,還更是我們教師需要練就的感覺能力。我們不可能一邊上課一邊看時間,我們得憑自己的感覺來進行分配和調控。老教師會對時間駕輕就熟,但若是年輕教師就得多多費心,讓自己的公開課時間分配恰倒好處,獲得更理想的評價。
總之,要上好一堂英語公開課不容易,它需要教師有深厚的知識功底,語言功底,整體調控能力,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怯場就是信心充足的體現,也是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更是能發揮正常或超常的前提。老教師經驗豐富,備戰無數,站上講台信心十足;年輕教師要「初生牛犢不怕虎」,拿出勇氣,利用自己年輕的本錢,以自己的朝氣蓬勃迎戰上風。
Ⅳ 課堂教學要在教什麼上好好下功夫
要使每一堂課都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必須先下「課外功夫」:
一、要了解學生.兵家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學也如此.除了老師對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學方法、工作能力有自知之明外,還要下很大的功夫去了解學生的情況.如學生的性格、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學習方法、家庭情況等.這些只能由老師在課外通過觀察、接觸、交往以及相互交流等才能獲得有用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得心應手.
二、下功夫備好課.備好課本知識聯系——即吃透教材,設法把本堂課的知識與前後的知識聯系起來.同時好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對教材內容進行增減,以便讓差生「吃得了」,而優生又能「吃得飽」;備好學生的學習方法——將自己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和所掌握的各種情況「備」在你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備好老師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和教學能力,設計好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盡量讓課堂充滿生氣:既緊張嚴肅,又生動活潑;最後,把你所備的「課」寫在教案上.以防遺忘.這「三備」歸納起來就是備好教材,備好學生,備好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課上臨陣不慌,臨危不亂.
三、科學地上好每一堂課是保證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之處.所謂「科學地上好每一堂課」,就是要求老師在保證課堂紀律的情況下,充分運用創設課堂情境、激趣引導、師生互動、課內小活動(如分組討論)等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一環節中,少不了老師運用抑揚頓挫、富有情感的語言來調節課堂氣氛,是課堂既有秩序,又有活潑而濃烈的學習氣氛.這樣,不但使學生學得愉快,而且還可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
四、要上好每一堂課,還要注意在前一節課里給學生留下與下一節課有關的「懸念」問題——這既意味著學習並未結束仍需大家努力.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外自覺地看書學習(預習課本知識,閱讀課外書籍),尋找答案,即訓練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自覺學習習慣,又能為下一節課的順利教學打下基礎.
Ⅵ 怎樣上好高效課堂
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本人對自己一期來在課堂教學中作了以下嘗試。一、指導好預習。 預習是學習新課的基礎。預習效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新課程的程度。而該環節卻往往是很多教師和學生容易忽視的一個學習環節。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定要讓學生做好預習,並且要學生有指導、有目的地進行預習新課內容。如果預習內容是關於教學概念、公式、定理時,可以採用這種預習方法。開始,可以讓同學在書上圈點,或者做簡單的批註,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同學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獲。對於比較簡單的學習內容,例如計算類課程,學生往往預習後提不出問題,覺得自己都會了,可是真正動手做題時,卻是漏洞百出。在提綱中設計「自我檢測」欄目,預習時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進行嘗試練習。如果是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可以要求同學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因為課堂中有動手操作的內容,自然少不了要通過熟悉教材,了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課前准備好。小學生只有親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知其所以然。二、把課堂歸還學生。 (一)「讓「愛意」充滿課堂。沒有「愛」的課堂算不上是理想課堂。課堂上師生之間充滿「愛」,課堂才會變得有活力,教師才會游刃有餘地教,學生才會自由自在地學;課堂上有了「愛」,師生間才會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師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塞給學生,學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課堂上有了「愛」,教師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於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存在。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可以說「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願意回答的學生,不妨滿懷期待地說「你先試試,輕輕地說給老師聽聽」「我就知道你一定行,這不,說得多好、多響亮呀!」……在教師暖暖的愛意中,小學生往往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而自主的學習和發展。 (二)讓「創意」引領課堂。只有營造和諧、自主、創意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課堂上才能自由大膽表現好奇心、挑戰心、想像力,提出一些極具有創新思維的問題。如教學「1億有多大」一課時,四人一組進行討論,把所了解的知識填進相應的表格。學生開始無拘無束,有了自主的空間,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靈感、創新思維,使課堂成了他們快樂學習的樂園。三、精講巧練,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精講巧練,是在數學教學中把握好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要在「精」和「巧」字上做文章,精講就是在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用精煉的語言,用盡量少的時間,突出講清所授內容的重點、難點。精講力求講得清,講得精,講得透。而巧練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啟發學生主動參與訓練,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訓練並提高自身技能的活動。巧練必須精選訓練題目,精講是巧練的基礎和前提,而如果沒有巧練,精講的知識就得不到運用,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巧練也是精講的深化和發展。精講巧練必須密切配合,缺一不可。當然教師更應面向全體學生,要研究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辦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因材施教,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但要研究學生的共性,還要研究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各得其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考慮學生的興趣、情境的真實性;還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任務的難度。難度太小,容易缺乏挑戰性,會使學生失去興趣;難度太大,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所設計的任務要由易到難,前後相連,層層深入,要從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施展才華的時間和空間。一個既有難度又能使人體驗成功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他們產生更持久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目標設計任務,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受益;可以給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材料,執行共同的任務;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使學生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也展示了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和作用。四、建立小組競爭機制。 課堂教學活動,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為開啟學生個人潛能,促進個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組織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誘發學生的未知欲,激發其學習興趣,並以此為動力推動學生積極不懈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競爭機制,小組競賽的形式,將學生應該理解,掌握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小小問題,進行小組競爭,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各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合作,齊心協力、全以赴、樂於參與,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五、上課內容當堂消化。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千萬不能讓學生留尾巴,把希望寄託於課後死記硬背。尤其是數學學科的教學,不少老師喜歡佔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講習題,講得學生聽到「昏昏欲睡」。細想這樣的課堂何來效率?我在上到一些需要記憶的定義時,從不會只在課堂上「蜻蜓點水」,卻讓學生在課後花大量的時間機械地記憶。我通常做法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給出限定的時間內快速地記住,然後通過一些相關練習進行運用、鞏固。這樣學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記憶帶來的成就感,也能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我們說一節課時間不長,但這段時間卻最為關鍵和重要,只要認真抓好和發揮好,才能真正使學生「一課一得」,受「啟」而「發」,只有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Ⅶ 怎樣才可以讓自己上課時好好聽課
其他人是幫不了自己的~!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老師提問什麼自己跟著回答!~
不能集中精力,是因為你心裡有事,找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把心事告訴他,這樣你會輕松很多的!~
1、排除一切干擾,走進課堂就不要去想其它的事;2、集中精力,不東張西望;3、聽不懂的做個標記,不要回頭去想;4、多舉手,爭取課堂上發言,越是聽不下去,越要積極參與課堂討論;5、努力做好筆記,最起碼要記下老師的板書;6、合理安排好休息,保持充沛精力。最後再強調一點,那就是做好課前預習,至少先看一看主要內容。
1、除了課前的預習外,課前要認識到這堂課的重要,因為每堂課的內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義,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識要我們去掌握,多想這些重要性,並以此引起我們對課堂的興趣和注意,我們就能專心聽講。
2、我們研究發現,學習興趣的下降往往是沖討厭某個學科老師開始的,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我們同學選擇性比較小,所以無論如何,要認識老師講課的重要性,要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一般說來教師都具有比學生豐富得多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且常常講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還能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要認識到沒有老師的授課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困難就會增大,甚至學不下去。作為學生,你要常提醒自己,要聽好老師的講課,向老師學習,不能錯過學習的好機會!
3、我們要抱著積極欣賞的態度去學習,排除干擾不受內外影響。當你發現自己有輕視講課內容的苗頭,或教師講課方式不適合自己口味,或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要及時糾正過來,不能任其發展。當課堂上出現不安靜,其它同學干擾,或外界的影響時,也要排除干擾,不受影響,保持集中注意的心理狀態。上課不是看電影聽故事,沒有強烈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形象,去吸引著你的注意。課堂講授的各種科學知識有它的知識體系,概念系統,比較抽象概括,它需要藉助意志力的幫助,自我控制,去戰勝分散注意的各種內外干擾因素,做到有意識的注意,有目的學習。
4、效率是取得成功的中重要步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還應該有意追蹤課堂內容和老師的思維活動。如果在課堂上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聽老師的講課,不思考老師授課的內容,不理解這些內容,那麼老師的聲音會變成催睡曲,使你慢慢進入瞌睡狀態。所以上課專心於聽懂,一邊聽講,一邊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講的意思,如此跟隨老師講解進行積極思考和對問題的探究,則會使你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也就是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講解的內容上。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說:「會聽課的同學,總是聽老師怎樣提問題,分析問題,他的思維總是像一個探照燈的光束,緊緊地追蹤著老師的思路。」
課堂應該是互動的課堂,生動的課堂,這樣才能調動好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邊聽邊想,這種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過深過慢則會影響後面的聽課。所以細細的咀嚼,深刻地思考和歸納,疑點的解決主要靠課後的復習或向老師同學去請教。
5、當然我們並不是一味的為了聽課而聽課,除了善於思維外,課堂上要善於分配注意。課堂上不僅要聽、看、想,而且還要記筆記,怎樣合理地分配注意力,而不至於顧此失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學只顧一字不漏地記老師講的內容,但沒有功夫思考;有些同學僅顧聽,不願思考一下,聽而無味;也有的只顧著想,忘了聽下去,或記筆記;其結果都會影響上課的效果。有經驗的同學善於轉移和分配注意,他聽講時還要快速地想想,當聽到重點的內容或老師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材料就簡要地記一下,以幫助課後復習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於聽、想、記上,以理解內容為重點,兼顧各方面,結果是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培養了良好的注意的轉移和合理分配能力。
Ⅷ 如何上好一堂課
大家好!我很高興能再次來到第七分校學習。在周二安排工作時,倪校長讓我在今天談談「」的話題。我就順便到網上瀏覽學習了一下,發現談論這個話題的人很多,有教育專家在談,有一線老師在說,甚至也有學生在發表觀點的,但視角各不相同,觀點也就五花八門、眾說紛紜。這也難怪,因為「好課」本身並不是一個規范性的概念,而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它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狀態及成效的一種描述,既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准,又沒有一個終極性的「定論」。既然「好課」沒有統一標准,那麼「」也就沒有標準的答案。 雖然如此,但大家對要把課上好的認識是絕對的一致,有這么一段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它說「一塊磚蓋不起一棟大樓,但一棟樓卻是由一塊一塊的磚蓋起來的,要蓋一棟好樓就要砌好每一塊磚。一堂課教不出一個人才,但人才卻是由一堂一堂課培養出來的,要培養優秀人才,就要上好每一堂課。」的確,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它沒有統一標准就可以隨心所欲的上課,甚至是毫無准備的上課。其實,作為老師,要上好一堂課首先是態度問題,其次才是水平問題。 當然,我今天不是來作思想工作的,所以我沒必要講要吃透教材、了解學生、認真備課等方面的內容,我想從另外的角度談談我對「」的一些比較膚淺的認識。一、把握學科屬性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三維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已深入人心,曾經在促進課程綜合化之風的吹拂下,不管什麼課好像樣樣都得抓,樣樣不能丟,結果搞得是語文課不像語文課,卻像品德課、故事會了;有的品德課又不像品德課,說拉談唱,樣樣俱全,可就是弱化了品德屬性。我們不否認學科之間的交融性,不同學科之間的確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但不同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屬性,都有自己的側重點和學習目標。你上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它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得好好把握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因為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就是「識字」、「寫字」、「閱讀」、「表達」,具體的說就是認識常用字,寫好常用字,學會閱讀適合閱讀的文章、書籍,學習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為。你上品德課就要牢牢把握品德屬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領,現在品德課中加入了許多地理、歷史等常識知識,我們在進行教學時不能只停留於這些知識的層面,我們更要通過引導,讓學生感受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發展迅速,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好在我們的教學現在都已經開始回歸理性了。 我想要上好課,把握學科屬性應該是首要問題,因為這是大方向,大方向可不能出錯。每位老師都應充分認識自己所教學科的屬性,數學老師就要把握數學的方向,體育老師就要扎扎實實搞體育教學,我們千萬不要肥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二、強化目標意識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導向系統,既指導教師如何教,又指導學生如何學,使教學全過程處於有效的控制之中。課堂教學應該是有目標的。千萬不能認為今天搞課改了,學生是主體,學生是主人,學生願意走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有個形象的說法——腳踏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這正是現在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每堂課教學時先要確定好教學目標,然後再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和採取教學手段,從而克服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上,老師自始至終都要很清楚教學目標,知道自己在教些什麼,學生在學些什麼。如課堂中安排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什麼情感、設計的練習是為了讓學生鞏固什麼知識點、進行的訓練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什麼技能等等,老師都要一清二楚。如我在上《讓我們同行》一課時,我安排了「聊聊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的事情」的環節,這個環節我緊緊圍繞目標「讓學生感受助人的快樂與可貴」,所以在教學時,不是讓學生簡單的回顧助人的事情就了事了,而是要繼續追問「當你遇到這個困難時,你有什麼願望、當時心情怎樣?當你看到朋友遇到這個困難時,你是怎麼想的?你幫朋友解決了困難,心情怎樣?在朋友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困難,你有什麼想法?現在,你有什麼話想對你的朋友說嗎?你們覺得通過這次幫助事件,你們之間的友誼怎樣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而且有目標就應該是可控的,就好象一個導彈要打一個目標,那這個導彈就要可控,不可控的話,導彈就可能打到別的地方,打不到目標。因此整個課堂教學應該在目標的指引中進行的。老師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三、重視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對於課堂教學也很適用。在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眾多因素中,課堂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成功的課堂導入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的基礎。它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熱身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尤其是小學生,如果你一開始就能吸引他,那他在這堂課中的學習就會特別認真。 我印象中常識教研員何老師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課堂的導入,他有許多別出心裁的導入方法,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說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1、銜接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內容自然引出這節課的內容)2、懸念導入3、情境導入(三小胡國軍老師在上《加法的驗算》一課時,就創設了東東星期天跟媽媽去購物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就被激發出來了。)4、實驗導入(科學課中最常用)5、實例導入6、典故導入(小孩子很喜歡聽故事,一聽說有故事,馬上就來勁了,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常用又很有效的導入方法)7、直接導入等。當然,設計導入應注意「實」、「精」、「活」、「美」的和諧統一,「實」就是「講求實效」, 「精」就是「簡明扼要」, 「活」是說方法要多樣,「美」是指給人美感享受。導入的方法還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做到恰到好處,對於同一班學生,又要不斷變換方法,因為再好的方法如果使用過於平凡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四、簡化教學環節 許多公開課過於追求時髦與新穎,搞了不少花樣,敲鑼打鼓一樣都不少。可課堂環節多了,形式多了,學生無價值的活動也多了,一節課看上去確實很熱鬧,可是學生是走馬觀花、忙於應付,教學實效未必讓人滿意。 其實課堂不必特意雕琢,更不必特意去迎合他人的口味。真正的「好課」無須張貼改革的標簽,也不必追趕創新的時髦。 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和學科的特點出發,合理組織和開展切實有效的教學活動,你的課該怎樣上,就應怎樣上。教學過程簡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學實效,也就是要減少花樣,簡化環節,留給學生更多思考、討論、練習的時間和機會。 就拿語文教學來說,現在稱為是在理性回歸,要求從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經驗、學生的本真出發,簡簡單單,本本分分,把語文教學還給語文,把教學實效性放在首位。可以說正追求「簡約而豐滿的境界」,即用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教學境界。崔巒老師用一句順口溜進行了概括:「閱讀教學崇尚簡,依標扣本學語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讀思議練重實踐。」上星期,我們許多語文老師都去了杭州求是小學,就聽了三堂很簡約朴實又充滿課堂張力的語文課,不僅給我們聽課的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是很好的培養了那些學生的語文素養。 「簡單是真理的唯一標志」。教學中要善於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我想其他的學科也應該是一樣,應該追求通過簡單朴實有效的教學環節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五、優化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在教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枯燥無味,沒有情趣,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這一點,我想老師們也一定都有切身的感受,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設計,差不多的學生,因為老師的說法不同,教學的情形和效果往往大相徑庭。但教學語言的優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老師除了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外,還要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平時不斷反思、逐步積累。對於課堂中某一句話,我今天這樣說好不好,有沒有更好的、以後我就這樣說,久而久之,就會應用自如了。比如,我在聽一位新教師上課時,每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她總說「坐下」,我就對她說,你把它改成「請坐」試一試,還是兩個字,但聽起來效果就是不一樣。又比如,我們看到同學不舉手回答,而是課堂上大聲嚷嚷時,我們總會說:「不要在座位上喊,請舉手回答。」前天我到杭州學軍小學聽課時,那位章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是這么說的:「不要拿自己的觀念去影響別人,請舉手。」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效果真的距離很大。當然,教師語言還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上回我在聽我們徐亞萍老師的課時,錄音機壞了,徐老師就說:「錄音機今天生病了,讓徐老師來幫她讀吧。」我覺得徐老師在二年級的學生中這么說是很巧妙的,應變得非常好。但如果是在六年級碰到這樣的事情時這樣說的話,肯定會被學生笑話。 課堂語言理想的境界是:導入語言要引人入勝、講解語言要准確簡明、描述語言要繪聲繪色、評價語言要熱情中肯、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小結語言要精當扼要,因時間關系我不展開了。 老師們,對於怎樣上好一堂課,可探討的維度還有許許多多。我就這樣談點個人的不成熟的看法,若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的課堂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錦,又有「無心插柳」的岸柳成行。
Ⅸ 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1.做好心理調適,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初任教師,其扮演的社會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受教育者——學生變成了教育者——教師。這一質的改變使得兩種角色的自我意識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現在擔當學生角色的主導意識是班集體中的被領導者,而教師角色的主導意識則是班集體中的領導者。這兩種自我意識的反差迫使新教師必須扭轉過去擔當學生角色時的自我意識,盡快適應教學環境,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
2.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①對一位新教師來講,首先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②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③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④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的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3.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以便打好「第一仗」
教學實踐證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好。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備好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深入研究大綱教材。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等等。
上課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新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學生,否則課就備不好,你的第一堂課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學生的什麼實際情況呢?一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況,就是學生想不想學你的課?愉不愉快?為什麼?二是學生學習的科學性情況,學生會不會學?是怎麼學習的?存在什麼問題?三是學生的有關預備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講新課要用的有關預備知識是否掌握?有關能力如何?老師如果不去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上課必然會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生就會因為老師講的聽不懂或者講的太容易,而對你所講的課失去信心或不感興趣。不知有多少老師因為上課前沒有好好去備學生,結果第一堂課就因為不了解學生而敗下陣來,後悔莫及。了解的途徑很多,如,看材料、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搞摸底測驗、家訪等等,如果對學生的情況摸的很透,還沒上課,學生的名字都能叫出來,這就為上好第一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4.反復「試教」,總結優點和缺點
上課之前做好認真的試教是保證上好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新教師對第一堂課的教材內容,組織教法,教學手段,教學器具等都要進行周密的研究與准備,並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預演」,提前模擬進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課,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別熟練,這是上好第一堂課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預演」,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逐個進行糾正。一份精彩的教案寫好以後,老師就要不斷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時間允許,最好能熟悉到講課時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課就有了餘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隨機應變了。上課時不看教案,又能把課講的特別好的老師,最受學生的歡迎,也最讓學生佩服。因為學生從老師講課的熟練程度上,看到了老師的工作負責,業務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課時不斷地看教案,講課時結結巴巴的老師,威信很快就會一落千丈。學生認為,老師沒有備好課就來上課了,肯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
5.重視課後小結
課後認真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些新教師認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很少及時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做法,不利於總結、結累、借鑒和提高,勢必影響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課上發生的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自己是如何應變處理的,並進行分析;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這樣做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6.充分發揮新教師的「首因效應」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教育心理學中也十分強調:「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因此,新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新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7.注重感情因素,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知識傳播中蘊含著師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課堂中,教師應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發揮,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應包含「情」。通過自己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緒、昂揚的激情夫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上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帶微笑,幽默風趣。實踐證明,親切和藹的笑容能夠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課堂氣氛活躍、便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想用板著面孔。不苟言笑來顯示自己的權威。其結果是使學生對教師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靈的窗戶——眼睛與學生交流信息、感情,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採用環視和注視相結合的辦法。環視使得每個同學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因而能專心聽課;注視可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為,既代替了口頭批評,又不傷害違紀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其他同學,一舉兩得,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新生進入學校後人生地不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愛護、指導、幫助。在第一堂課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徵.及時把自己關心愛護學生、樂於幫助學生的思想表露出來,取得學生的認可,為建立比較融洽的師生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8.注重業務水平的發揮,使學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師
第一堂課與一般課不同,一般課的授課內容是固定的,主要是傳授新知識,而第一堂課內容則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運用教師淵博的知識。發揮自己的優勢,上活上好這堂課,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好課,把淵博的知識和相關的素材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課堂上的每一句話,都要圍繞主題開展。同時要精心設計板書,處理好語言的敘述與板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感到有節奏感,不致於使課堂沉悶、單調。其次是脫稿授課,這樣有利於把課講活,學生覺得這位老師對課程熟悉、有水平。
Ⅹ 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節課為題寫一篇作文字數一千字左右
做好心理調適,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初任教師,其扮演的社會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受教育者——學生變成了教育者——教師。這一質的改變使得兩種角色的自我意識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現在擔當學生角色的主導意識是班集體中的被領導者,而教師角色的主導意識則是班集體中的領導者。這兩種自我意識的反差迫使新教師必須扭轉過去擔當學生角色時的自我意識,盡快適應教學環境,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
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①對一位新教師來講,首先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
②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③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
④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以便打好「第一仗」
教學實踐證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好。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備好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深入研究大綱教材。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等等。
上課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新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學生,否則課就備不好,你的第一堂課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學生的什麼實際情況呢?一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況,就是學生想不想學你的課?愉不愉快?為什麼?二是學生學習的科學性情況,學生會不會學?是怎麼學習的?存在什麼問題?三是學生的有關預備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講新課要用的有關預備知識是否掌握?有關能力如何?老師如果不去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上課必然會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生就會因為老師講的聽不懂或者講的太容易,而對你所講的課失去信心或不感興趣。不知有多少老師因為上課前沒有好好去備學生,結果第一堂課就因為不了解學生而敗下陣來,後悔莫及。了解的途徑很多,如,看材料、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搞摸底測驗、家訪等等,如果對學生的情況摸的很透,還沒上課,學生的名字都能叫出來,這就為上好第一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反復「試教」,總結優點和缺點
上課之前做好認真的試教是保證上好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新教師對第一堂課的教材內容,組織教法,教學手段,教學器具等都要進行周密的研究與准備,並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預演」,提前模擬進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課,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別熟練,這是上好第一堂課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預演」,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逐個進行糾正。一份精彩的教案寫好以後,老師就要不斷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時間允許,最好能熟悉到講課時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課就有了餘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隨機應變了。上課時不看教案,又能把課講的特別好的老師,最受學生的歡迎,也最讓學生佩服。因為學生從老師講課的熟練程度上,看到了老師的工作負責,業務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課時不斷地看教案,講課時結結巴巴的老師,威信很快就會一落千丈。學生認為,老師沒有備好課就來上課了,肯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
重視課後小結
課後認真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些新教師認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很少及時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做法,不利於總結、結累、借鑒和提高,勢必影響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課上發生的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自己是如何應變處理的,並進行分析;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這樣做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充分發揮新教師的「首因效應」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教育心理學中也十分強調:「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因此,新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新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注重感情因素,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知識傳播中蘊含著師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課堂中,教師應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發揮,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應包含「情」。通過自己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緒、昂揚的激情夫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上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帶微笑,幽默風趣。實踐證明,親切和藹的笑容能夠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課堂氣氛活躍、便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想用板著面孔。不苟言笑來顯示自己的權威。其結果是使學生對教師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靈的窗戶——眼睛與學生交流信息、感情,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採用環視和注視相結合的辦法。環視使得每個同學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因而能專心聽課;注視可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為,既代替了口頭批評,又不傷害違紀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其他同學,一舉兩得,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新生進入學校後人生地不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愛護、指導、幫助。在第一堂課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徵.及時把自己關心愛護學生、樂於幫助學生的思想表露出來,取得學生的認可,為建立比較融洽的師生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重業務水平的發揮,使學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師
第一堂課與一般課不同,一般課的授課內容是固定的,主要是傳授新知識,而第一堂課內容則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運用教師淵博的知識。發揮自己的優勢,上活上好這堂課,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好課,把淵博的知識和相關的素材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課堂上的每一句話,都要圍繞主題開展。同時要精心設計板書,處理好語言的敘述與板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感到有節奏感,不致於使課堂沉悶、單調。其次是脫稿授課,這樣有利於把課講活,學生覺得這位老師對課程熟悉、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