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改革標准高中生物

新課程改革標准高中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2-27 00:28:13

㈠ 高中生物新課標課程標准是什麼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在吸納現行高中生物學教育有點的基礎上,更尊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課程具體目標包括:1、知識。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能力。
內容標准:必修1、2、3。和選修1、2、3。
具體內容相當於以前的教學大綱太多了,很具體。但並不神秘,可以比附以前的會考目標。

㈡ 中學生物(高中)新課程改革趨勢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同年8月, 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教處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以及人教社有關負責人參加的「普通高級中學新課程方案研討會」。會上宣布將於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天津市開始使用新教材,進行新課程方案的試點工作。作為高中二年級開設的生物課,當前抓緊學習新大綱,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來試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有著現實的意義。現就初學新大綱的一些體會,試對高中生物新大綱的特點做一淺析,供同行參考。

新大綱分為五部分,即教學目的、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考試、考查、教學評估及教學設備,內容突出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21世紀」的總體要求。

依據《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以下簡稱舊大綱)編寫的現行高中生物(全一冊·人教版)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知識系統性較強,內容與課時吻合。但更多講述的是經典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聯系當前迅速發展的生物科學新成果;在實驗課的安排上,僅有5 個實驗,且有一實驗為選做,實際只要求完成4個實驗, 因而不利於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科學素質——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的培養。新大綱所反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則更新了部分傳統的理論性內容,如刪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證據」等專題,代之以「現代的生物進化觀點簡介」內容。此外,更擴展了有關環境、營養、保健等聯系實際的知識,且增強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思想教育。體現出了時代要求的特徵。現從下列7個方面來淺析其特點。

1.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復習高二年級的知識和初中的生理衛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復,更體現出是為適應高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高考所劃定的考試范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 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系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細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代化科學的特色。

2.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能力3 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並對現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方面: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NextPage]

3.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題下,要體現出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於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關於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關於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關系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接受的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凈化等,填補了現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系外,更從理論聯系實際出發,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後,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於實現「要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知識點後,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知識點後,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後,配合了「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系生產和生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和生長」「學習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和「幾種果蔬V[,c] 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代教育思想。

5.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出了關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養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學素質的培養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對於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因而是培養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

從數量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必修課的5 個(選修課的實驗為初中生理衛生課和必修課的重復)。新大綱的必修課則安排有25個實驗和實習,選修課又安排有6個。 各種不同實驗項目無疑是對各種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的培養。

從類型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一種定性的、驗證性的觀察實驗類型。新大綱的實驗類型除保留了觀察實驗,還增加了5種新實驗類型:定性分析類型(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定量分析類型(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模擬探究類型(性狀分離比例幾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鑒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系);自行設計類型(植物向性和感應性現象的實驗設計,設計並製作小生態瓶);基本技術類型(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這些不同類型的實驗必然有利於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NextPage]

6.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於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應講的知識點,並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餘地。例如,「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定,因而教師教到何種程度,就有了相當的靈活性。既有利於「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各類學校和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碳代謝類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7.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大綱應該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編寫教材的依據;二是進行教學的依據;三是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四是考試考查的依據。舊大綱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導性較欠全面。新大綱則對課程的考試和考查做出了具體安排,對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和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對教學要求層次做了說明,還對教學設備的配置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有利於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習新大綱,領會新大綱的基本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大綱的各項要求,必然會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作者:許傳明 山西大同教委教研室

張 埴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學

http://www.fze.gov.cn/xzzq/gzkg.htm

㈢ 新課程標准下如何轉變高中生物傳統教學模式

生物學科是現在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一門實驗性學科,但現實的高中教學過程中,卻處於相對尷尬的地位。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學改變目前的困境,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多元化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生物教學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一、問題的提出
如今的素質教育已經全面推行,現在又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生物課程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很好地領悟教改的主旨,大膽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並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二、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在傳統模式的影響下,現行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存在著不足,老師只是傳授口頭的理論知識,為了教學而教學,這與具有實踐性特點的生物教學是相違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現行生物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圍繞教師轉。久而久之,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逐漸喪失,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學生較少,沒有在課下延續學生的興趣能力的培養,沒有組成實驗小組去進行實踐,這讓學生很難掌握與鞏固所學的知識。
2、課堂上教師習慣滿堂灌,師生間幾乎沒有交流互動,長此以往,學生的依賴性增強,獨立思考能力變差,一般難以體會到合作的樂趣,甚至有的學生很難與其他同學合作。。
3、由於課堂上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易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學生有些方面的天賦受到影響,各方面的發展不平衡。
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把過去的教育模式轉變過來,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與能力去相應地調整教學理念與方法,把過去單純教學的課堂作為一個培養能力的實踐場所,建立一個高效自主創新的新型生物課堂。
三、對轉變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研究
1.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採取小姐合作探究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在上課時,要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課堂主導者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轉換自己的角色,從傳授者變成指導者、參與者、監控者和幫助者,並切實注意自身行為的方法和效果,及時進行調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體價值的實現,分成合作小組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充分表現自己,同時,對於青春期表現欲極強的學生來講,能夠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承認,從而得到一種成功感,進而激發上進心。
2.充分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及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點。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式採用「傳遞」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現代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校園網的出現,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圖書館、虛擬軟體庫等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探索發展的學習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說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取代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1.O2在產生後,向外運出葉綠體通過膜的層數時,葉綠體類囊體薄膜算不算一層膜,淋巴因子是由效應T細胞產生還是淋巴細胞都可產生,這些問題模糊不清,具有一定爭議,鼓勵學生對這些模糊知識點,藉助網路信息技術獲得求解,上網到虛擬科學館、生物園、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尋求答案。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探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和一種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深入理解生物學科知識。
生物中的生物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一個生物概念是從一類具有共同本質屬性的對象中概括出來的,它是生物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使學生正確掌握生物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其他生物基礎知識的條件。如在 「《細胞增殖》一節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過程的動畫圖,學生可以根據觀察,利用簡易材料親自動手去製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把微觀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通過實物結合圖文演示出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理解和掌握。
4.對全體學生,分清層次,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由於各個學生的先天素質、教育影響、主觀努力程度和基礎等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各學生之間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根據高中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材,應從實際出發,實施有差異的分層教學。教師在心目中要根據成績,基礎等情況將即同一個班學生相對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既A、B、C三個組。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測試,各層次也進行適當的更換學生。分層和分組後有利於教師上課組織教學,有利於教師上課輔導,有利於批改作業,有利於學生信息的反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總之,轉變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轉變成為一個高效自主的課堂,是我們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採取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普遍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讓他們既得到了知識,又發展了個性,堅持不斷調整教學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這條路上走下去,培養更多的新世紀人才。

㈣ 怎樣理解高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高中生物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四項課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解讀和領會基本理念是順利實施新課程的首要任務。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最基本的含義是學生能夠合理地將所學到的科學知識運用於社會與個人生活中。高中生物學的基本科學素養包括理解生物學基本現象、事實、規律以及生物學原理如何應用於生物技術領域之中,解釋發生在身邊的生物學現象等5個方面。我們可以從「科學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生物學知識,科學探究方法與技能,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四個維度來理解生物科學素養,並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在這四方面得到發展。
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是指高中生物課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學生。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高中生物學教學應該注意:(1)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2)要讓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達到必修模塊的基本要求。(3)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4)面向全體學生不是降低高中生物學教育的水準。
倡導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生物學科的產生與發展本身就是人們不斷地進行科學探究的結果,其中不僅包含了生物學知識,也包含了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與技能,包含了生物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思想。用類似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來介紹生物學知識,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較強的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生物學來源於自然和社會,生物學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揭示生命本質和生命活動規律,提高人們解決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中面臨的問題(如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疾病與健康問題等),提高人們應對自然現象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學課程就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養成關注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的習慣。

㈤ 如何寫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的轉變

新課改下,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無形中使社會、家長及教師關注一個很熱點的問題,內如何有效培養學生容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倡導學生自覺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注重師生、生生間交流合作,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開展學習活動的方式。使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體悟學習,從而真正做到學有所獲。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法,特別適用於課程改革下生物課程的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突破點。《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指出:高中生物課程要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備較強的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學必須扎扎實實地將新課程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㈥ 高中生物《新課程標准》是哪年施行的

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的頒布,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