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項目課程研討活動報道
A. 幼兒園學習指南教研課題報告會心得體會
課題組:**市教研室 「生成性教學實踐價值與策略研究」開題會之心得 *****小學 ** 6月底,作為省教研室組織的課題研討活動的子課題小組,我校在市教研室領導的帶領下,在**參加了**省西片區為期一天半的開題論證會。負責主持和開展此次課題的省教研室專家親臨會場,和來自**省西片區的課題研討者們,針對於「生成性教學的實踐價值和策略研究」的開題設計,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專家們對十八份示範性開題報告給予了深度的指導。該會學術氛圍濃厚,實踐性強,短時高效。 會上,曹**教授細述了「生成性教學」的涵義,用精準的語言對生成性教學哲學做了闡釋,剖析了生成性教學的時間邏輯,且提出了課題研討的實踐建議。曹教授的報告,讓與會的研討教師們對「生成性教學」的定義有了深入淺出的理解,不難看出,在隨後的示範性開題報告陳述中,都融入並且引申了曹教授的觀點,例如,子課題的設計不必「貪大求全」。 我代表**市教研室,對開題報告《小學英語生成性課堂教學實施策略》做了陳述性發言。我簡明扼要地介紹了開題報告的核心點,同事針對自身的感受,提出了在課題探究實施中面臨的操作困難,表述如下幾點: 1.實驗基地是**市第一民族實驗小學,該校四十幾個班級都是超額大班,平均人數為88.7人,老師們壓力大,任務重,這對於我們 進行「有效生成性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2.我所在的課題小組,共9名成員,其中6名是80後。教學實戰經驗的不足和教研理論累積的薄弱,決定了研究能力的有限。隊伍是年輕的,但是優勢不夠,困惑不少。如何開展研究?如何撰寫論文?都是有待於思量的。 聆聽了專家們的報告之後,我及時反思我們的開題報告---《小學英語生成性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我認為該報告還應該從以下方面完善和提高: 1.增加「擬創新點」,這是我們所缺少的部分,但是很有必要。 2.將「小學英語生成性課堂教學實施策略」這個大的命題進一步細化、具體化、明朗化,不必貪大求全,要做好一個 「點」,以 「點」帶 「面」;要找准適應「內容」的「方法」。 3.課題研討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改教研的進程,本著 「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彰顯了新課程標准對於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讓參與研討的教師們找准了出發點,看清了發展中的距離,明確了研討的方向。 以上僅為課題探討中的個人認識,不盡完善,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亟待專家們的批評指正。
B. 龍州縣幼兒園教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xx月x日xx日,我園組織了集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xx位一線教師提供的五大領域xx節活動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個生動的研討情境,大家在聽課、自我反思、共同研討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活動中對如何把握分析教材、如何運用孩子已有經驗進行學習、如何設計教學情境、如何通過材料的投放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梯度等問題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在研討中形成了基於教師個人經驗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能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重新確定目標,而不是對目標的照搬照用。許多老師在拿到內容以後,都深入的去分析解讀教材內容,並重視對孩子現有水平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原活動目標進行取捨和添加,制定出更加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目標。如:美術活動《未來的車》原目標是能大膽想像未來的車,並用繪畫的形式創造性地表現,比較籠統,根據當前中班幼兒http://9xwang.com對車的相關經驗少,對未來車更沒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的情況,王巧霞老師將目標確定為 1、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發揮想像力,畫出新式的汽車,激發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熱情和興趣; 2、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設計的未來車的優點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引導孩子從生活中有汽車的運用引發的問題入手,啟發幼兒想像繪畫,讓孩子的想想有據可依,降低了難度,更加適宜;張延君老師的體育活動游樂場里真有趣,在實際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將做的高度進行調整,又50改為60厘米,從而更加適合本班孩子。還真有許多老師都對原目標進行了改進,將目標真正看做活動出發點和歸宿點,圍繞著目標設計組織活動,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重視活動情境的創設與利用。大部分老師都將內容巧妙地滲透於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了活動的效果。如;宋靜老師引導孩子在餅干屋中品嘗並干,了解做法,並幫助小兔做餅干;康玲老師引用幫老鼠娶新娘的情景體驗由音樂不同快慢帶來的快樂;李際霞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乘車的情景中習得乘坐交通工舉得安全事項和自我保護方法等等,老師們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創設一個又一個情境,實現了教育目標。 許多教師在活動設計與實施中能較好地進行領域的整合,體現出領域滲透的意識和能力。如李娜老師的語言活動《小鴨找朋友》,在緊緊抓住發展語言表達這一重點的基礎上,有機將社會、藝術兩個領域的內容進行整合,增加了趣味性,促進了孩子更好的全面發展;李金鳳老師的科學活動《烏龜爬爬》中有機整合了點數和體育的內容;於芳老師的數學活動《小猴的早餐中》孩子點數後,跟毛絨玩具親一親,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與愉悅。,這些都是以一個領域主線,有機對其他領域進行整合運用,沒有硬性的拼湊,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教師更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力求建立一種良好的師幼關系。在注重不同教學形式的同時,老師們都更加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並及時跟進指導,體現出一種更好的師幼關系。如:劉君老師為發展孩子的跨跳,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樹樁,在觀察孩子們第一遍練習的同時,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樹樁,並手把手的帶領一個一直不敢嘗試的幼兒完成了動作;宋靜老師在對孩子們製作餅乾的指導中,關注能力弱製作慢的孩子;邢桂蓮老師關注每一個孩子與玩具的互動情況,充分運用玩具進行分類、語言表達、愛惜玩具的教育,同時運用獨自玩、交流完、大家一起玩的形式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實現幼兒之間、師幼之間、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劉娜老師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關注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採取清唱示範學習的方法將難點樂句加以練習。李輝老師通過材料的投放較好地實現了動作的由易到難,練習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表現情況,讓孩子們運用投放的材料充分練習,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另外還有許多老師,都在以前注重情景創設、材料投放、方法運用的基礎上,開始關注孩子們的表現,並力求更好地加以指導,這就是老師們教育理念和行為進步的表現。 觀摩課的開展的意義是為了提高老師們的素質,最終目的是為了上好日常的活動,所以,本次活動中總結的許多好的方法,老師們應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重視常態活動的組織。
C. 「幼兒園怎樣有效做好班級工作」研討活動
摘要:實踐中我更充分認識到我們與家長密切聯系和合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健康地成長,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隨著《綱要》的貫徹和落實,家園共育已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幼教改革和發展的一大趨勢。那麼,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關心和積極配合參與幼兒園教育呢?怎樣才能科學地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的資源」呢?
幾年來我們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使幼兒園與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其教養水平,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實踐證明,我們在課程的建構過程中重視教育資源的挖掘,特別是對家庭教育資源的挖掘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工作中我覺得如果觀念不徹底轉變,不僅會繼續制約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工作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轉變家長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的工作,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第
一,在工作中我園教師做到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建立健全班級的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總結、評價、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第
二,把家長和我們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
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教師能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夥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換位思考,對家長產生的急躁情緒及沖動要冷靜思考,學會體諒。只要我們態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
二、交流、溝通中,成為真誠的理解者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環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將家長工作的重心從「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操作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言傳身教、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實踐,讓家長體驗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強了教育的信心,又讓家長對環境的創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環境、心理環境甚至社會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三、互動、參與中,成為積極的響應者
有了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家長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的實施。每個家庭與幼兒都積極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家長們幫助孩子搜集信息。他們或去圖書館查閱,或上網查詢,或參觀訪問,或親身實踐。如在「海底總動員」主題活動中,由剛開始時介紹各自收集有關的書籍、玩具、光碟等到後來製作展示牆和海底動物面具,孩子們對海底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海洋動物話題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種類、有的涉及它們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繁殖方式、有的關注它們的形態、有的還初涉了海底動物的歷史,主題活動的高潮是我們舉辦的「親子活動」,孩子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海底動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面具的製作,面具的背後是孩子們樂不可支的笑臉。
四、新課程實施中,成為積極的合作者
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共育是我們的目標,我園在實施新課程中把家長作為課程的建構者之
一,在新課程剛開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把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通過家園聯系窗的方式呈現在家長面前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東西到底要來干什麼,只覺得老師好煩,每天不是要這就是要那,一開始還給你敷衍一下,時間略長,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當你的面對你說:「你們怎麼什麼都要,不會自己准備……」面對此種情況,我們及時召開家長會,從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新課程的特點及新課程的作用意義等方面,向他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這是體現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家園溝通,達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條件。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們做到了\"四公布\":開學初公布學期幼兒培養目標;在家園橋園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標和月計劃;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學。在開展新的主題活動之前,首先把主題教學的計劃和網路圖醒目地展示在主題牆壁上,讓家長和孩子先有目的地進行關注,並在公布欄中增設了\"請您配合\"「溫馨提示」等欄目,請家長協助完成目標。
從此家長的觀念開始轉變,觀念一轉變,我們的工作就順利開展起來了。家長們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物品;一起做實驗,觀察,記錄;一起查書找資料;還有的家長給我們送來了碟片、書籍等,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習化社會」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終身學習的希望。看到了我們的家長也從幼兒教育旁觀者、監督者、被指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現在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開展平等對話、交流,是增進家園了解、促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園改進了家長會方式,由原來的教師一言堂模式變為百家爭鳴式的茶話會。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消除隔膜,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在召開本學期家長會時,有家長把進入大班如何達到幼小銜接這一現實問題提了出來。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請家長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安排時間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培養孩子的樂學。這是我們長期工作總結出的經驗。
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創家園互動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園溝通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D. 幼兒園強調園本課程、教研活動,一些一線教師覺得壓力很大,對此你怎麼看
幼兒園老師雖然沒有升學,沒有考試的壓力,但是他們的教育對象比較特殊,小朋友年齡太小,需要老師付出的更多。但是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部門要求大力實施校本課程,積極開發適合自己特色的課程,這無形之中給老師加重了負擔,增加了他們的教學壓力。
E. 幼兒園課題研討活動記錄做好家園共育的意義是什麼具體怎樣做好
摘要:實踐中我更充分認識到我們與家長密切聯系和合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健康地成長,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隨著《綱要》的貫徹和落實,家園共育已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幼教改革和發展的一大趨勢。那麼,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關心和積極配合參與幼兒園教育呢?怎樣才能科學地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的資源」呢? 幾年來我們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使幼兒園與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其教養水平,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實踐證明,我們在課程的建構過程中重視教育資源的挖掘,特別是對家庭教育資源的挖掘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工作中我覺得如果觀念不徹底轉變,不僅會繼續制約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工作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轉變家長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的工作,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第 一,在工作中我園教師做到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建立健全班級的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總結、評價、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第 二,把家長和我們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 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教師能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夥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換位思考,對家長產生的急躁情緒及沖動要冷靜思考,學會體諒。只要我們態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 二、交流、溝通中,成為真誠的理解者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環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將家長工作的重心從「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操作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言傳身教、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實踐,讓家長體驗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強了教育的信心,又讓家長對環境的創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環境、心理環境甚至社會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三、互動、參與中,成為積極的響應者 有了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家長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的實施。每個家庭與幼兒都積極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家長們幫助孩子搜集信息。他們或去圖書館查閱,或上網查詢,或參觀訪問,或親身實踐。如在「海底總動員」主題活動中,由剛開始時介紹各自收集有關的書籍、玩具、光碟等到後來製作展示牆和海底動物面具,孩子們對海底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海洋動物話題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種類、有的涉及它們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繁殖方式、有的關注它們的形態、有的還初涉了海底動物的歷史,主題活動的高潮是我們舉辦的「親子活動」,孩子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海底動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面具的製作,面具的背後是孩子們樂不可支的笑臉。 四、新課程實施中,成為積極的合作者 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共育是我們的目標,我園在實施新課程中把家長作為課程的建構者之 一,在新課程剛開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把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通過家園聯系窗的方式呈現在家長面前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東西到底要來干什麼,只覺得老師好煩,每天不是要這就是要那,一開始還給你敷衍一下,時間略長,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當你的面對你說:「你們怎麼什麼都要,不會自己准備……」面對此種情況,我們及時召開家長會,從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新課程的特點及新課程的作用意義等方面,向他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這是體現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家園溝通,達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條件。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們做到了"四公布":開學初公布學期幼兒培養目標;在家園橋園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標和月計劃;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學。在開展新的主題活動之前,首先把主題教學的計劃和網路圖醒目地展示在主題牆壁上,讓家長和孩子先有目的地進行關注,並在公布欄中增設了"請您配合"「溫馨提示」等欄目,請家長協助完成目標。 從此家長的觀念開始轉變,觀念一轉變,我們的工作就順利開展起來了。家長們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物品;一起做實驗,觀察,記錄;一起查書找資料;還有的家長給我們送來了碟片、書籍等,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習化社會」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終身學習的希望。看到了我們的家長也從幼兒教育旁觀者、監督者、被指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現在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開展平等對話、交流,是增進家園了解、促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園改進了家長會方式,由原來的教師一言堂模式變為百家爭鳴式的茶話會。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消除隔膜,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在召開本學期家長會時,有家長把進入大班如何達到幼小銜接這一現實問題提了出來。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請家長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安排時間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培養孩子的樂學。這是我們長期工作總結出的經驗。 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創家園互動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園溝通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
F. 幼兒園研討怎樣備好課活動過程記錄
在這里,我想以欣賞散文詩《春天來了》(附後)活動為例和大家分享我們如何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園本教研,如何通過園本教研使?個主題中的素材點成為可操作的集體教學活動,如何在多次的實踐與反思中獲得成長。 第一次研討 執教者最初的活動設計 目標:通過欣賞散文詩《春天來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特徵,引起幼兒關注自然環境變化的興趣。 活動安排: 山出示表現四季特徵的圖片,讓孩子們找出表現春天的圖片。 ②外山尋找春天並作記錄。 ③欣賞散文詩《春天來了》,配上相應的圖片。 ④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 執教者的說課 中班孩子對春天的特徵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在活動開始提供表現四季特徵的圖片引出活動的主題--春天,接著通過讓孩子在幼兒園里尋找、記錄春天,幫助孩子獲得直接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欣賞散文詩,孩子更容易理解散文詩所表達的含義。在活動中,我給孩子們創造了尋找、表達與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活動中更自主。 執教者說課後,教研組全體成員進行第一次質疑與反思,目的是完善活動設計。這是教研活動中的同伴互助行為,教師們彼此借鑒教學經驗和策略,使設計思路更加清晰。 教研組成員的質疑與反思 ●活動設計中先是以圖片引出春天,再到戶外尋找春天,接著欣賞散文詩,最後還要與同伴分享觀察到的春天特徵,這需要花去較多時間。活動時間太長,一次活動中的"點"太多,會有"大拼盤"的感覺。中班集體教學活動的時間以25分鍾為宜,否則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找表現春天特徵的圖片以及外出尋找春天並進行交流等環節可以不要。因為這是主題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圍繞"春天來了"這個主題有許多活動,有些內容可以在日常活動中滲透。 ●欣賞散文詩的目的是喚醒孩子關於春天的經驗,從中感受春天的美景。孩子只是欣賞圖片,似乎難以理解散文詩所表達的優美意境。有否更好的辦法,使孩子立刻被散文詩所吸引,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充滿學習慾望呢? ●對於如何讓孩子感受和理解散文詩優美的語言,教師在說課中沒有闡述清楚。建議製作多媒體課件,幫助孩子直觀地欣賞和理解散文詩。 教研組長的綜合分析 ●從執教者的說課來看,她在設計活動時考慮了如何整合,也考慮了要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 ●從活動安排來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孩子參與的機會也挺多,但活動內容與活動目標的關聯程度不高。活動目標是通過欣賞散文詩讓孩子感受春天的特徵,但從活動設計的全過程來看,孩子欣賞散文詩的機會並不多。有的教師認為整合就是"大拼盤",就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熱鬧就意味著孩子的參與程度高,其實並非如此。 ●從教研組群體反思來看,群體質疑有一定質量,教師們能發現問題、提出質疑,還提出了建議。但大家所發現的問題仍比較表面,如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就減少內容,其實時間長是現象,目標與內容是否相關才是本質。所以,群體質疑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接下來的行動 ●教研組長與執教者一起梳理同伴提出的問題。如怎樣圍繞教學目標解決時間過長的問題;活動過程怎樣圍繞教學目標層層展開;怎樣在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不只是簡單的"動");哪些問題是本次集體教學活動的重點以及如何解決,等等。 ●執教者也進行了反思,活動設計中哪些環節是有價值的,哪些環節可以放在其他活動中進行,怎樣吸取同伴的合理建議以修改活動設計。並做好課堂實踐的各項准備工作。 第一次課堂實踐 課堂實踐能檢驗活動設計的實際效果,給我們提供相關信息,如活動目標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實際,在活動過程中重點和難點是否得以注意和解決,師幼在活動中互動的情況如何,等等。在本次課堂實踐中,執教者對原先活動進行了如下調整。 目標:通過欣賞散文詩《春天來了》,讓孩子感受春天的特徵,引起孩子關注自然環境變化的興趣。 准備:多媒體課件,散文詩中提到的有關動植物的頭飾。 過程: 一、欣賞多媒體課件 師:我帶來了一部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 (欣賞課件一遍。) 師:你看到了什麼?這么美麗的畫面是什麼季節? 幼:我看到了春天。看到小鳥飛來了,樹上開了小花--- 師:你們看得很仔細。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燕子飛來了,小蘋發芽了,花兒也開了,美極了! 二、感受和欣賞 1.第一遍欣賞。 師:美麗的動畫片有一首很好聽的散文詩,你們想聽嗎?(教師朗讀散文詩。) 提問: ①剛才我們聽到的散文詩叫什麼名字? ②我們聽到了什麼? 幼:小草鑽出地面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幼:小浪花說:"春天在哪兒呀?" 2.第二遍欣賞(邊看課件邊聽教師朗讀散文詩)。 師:這次聽完後要告訴我散文詩什麼地方說到春天已經來了。 幼:小燕子飛來了...... 師:是呀,所以太陽公公說"春天就是你們""你們就代表著春天"。你們說得真好! 3.發散性思維。 師:如果你來做小花、小草、小燕子......還會說些什麼呢? 三、表達與表現 你們想不想給動畫片配音呢?現在請你們選擇一個自己願意扮演的角色的頭飾,我們一起來給小燕子、小草、浪花、小花和太陽配音,好嗎? 從以上活動安排中可以看出,執教者吸取了同伴的建議,刪除了一些與活動目標不相關的環節,如在表現四季變化圖片中找出春天圖片、外出尋找春天以及分享交流各自找到的春天。同時,教師還採納了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建議,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散文濤的意境。 第二次研討 教研組成員的質疑與反思 ●將活動重點放在欣賞散文詩上,並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孩子理解散文詩,感受春天的美好意境等有利於活動目標的達成。但"引起孩子關注自然環境變化的興趣"不宜作為本次活動的目標,因為這是整個主題的大目標。 ●對散文詩的分析還不夠透徹,對重點、難點的把握還有欠缺。太陽公公說的話是這首詩的中心,可以重點引導孩子討論:太陽公公為什麼這么說? ●多媒體課件要產生圖片不能達到的效果,充分表現散文詩的意境,讓孩子身臨其境。就本次活動來看,多媒體的作用還沒有凸顯出來。比如多媒體課件還沒有活靈活現地表現"鑽""沖""跳""張開"等動詞的含義,而且沒有背景音樂,在感官刺激效果上還有欠缺,建議修改課件。 ●教師在觀察、回應孩子方面還做得不夠。從客觀上說,教師既要操作多媒體課件,又要組織活動,還要回應孩子,有點顧不過來;從主觀上說,教師沒有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與孩子的互動。 教研組長的綜合分析 ●從說課到第一次課堂實踐,我們可以看出執教者根據集體質疑和個人反思並內化後,圍繞散文詩調整了活動過程。從目標與內容的匹配程度看,有了明顯提高。 ●從教研組群體的兩次質疑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家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質疑更有針對性。能夠從目標與內容的匹配上看內容安排是否合理,這恰好是本次活動比較關鍵的問題,可見教師的反思能力在提高。 接下來的行動 ●教研組長與執教者一起與課件製作者溝通,說明設計意圖和希望達到的效果,使多媒體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執教者電再次進行反思,活動目標到底應該如何定位,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和幼兒更好地互動。然後再次調整活動設計,並熟練掌握多媒體的操作程序。 第二
G. 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研討活動
一、指導思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困惑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
教師在實施新《綱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目的,必須進行立足於園本的主題教研。
二、園本主題教研製度的涵義及實施理念
以園為本的主題教學研究制度,是以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努力把幼兒園建立成為學習型組織。「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三、園本主題教研製度建立的策略及內容
1.以園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系列培訓主題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發揮骨幹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採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綱要》、教材的崗前培訓。
2.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系列科研主題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3.以園為本的系列化主題學習,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現狀;
(2)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和勤於思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3)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
(4)建立常規化的制度,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四、園本主題教育的實施過程與方法
1.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
推薦書目,要求老師自學,並寫讀書筆記;
看專家講座光碟,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
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
例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
培訓的內容側重新《綱要》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普通話、信息技術的培訓;
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
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訂自我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
2.有效地圍繞主題進行教研活動
(1)教學教研常規的落實,特別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每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有較高質量、能改進自己教學的反思;
(2)每個教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研討課,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30次,做好聽課筆記,並適當進行評論;
(3)每學年上交一篇說課稿,一篇公開教學活動設計,一篇公開教學活動案例反思;
(4)每次教研活動前開展15分鍾中心發言,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總結:通過對幼兒園園本主題教研活動內容、形式等的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實際問題,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構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理論,在教師的心理、教師的能力、教師的素質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義的理論觀點,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貢獻,並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總結、推廣教育教學研究專題的經驗,推進我園幼教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