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游戲的理念與實踐
⑴ 如何在五大領域中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 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 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 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 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 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 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學活動已不再局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區域活動等都是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幼兒自主學習、主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幼兒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學習進程參與學習過程。基於此,我們大膽設想,將生活、游戲和教學融合起來,從生活、游戲中延伸教學,從生活、教學中產生游戲,讓生活經驗、教學內容為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並真正通過游戲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學的內容。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始了實踐探索。 (一)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JL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並作適當分隔,如娃娃家、製作區、運動區、探索區、表演區、建構區等。此外,為了便於幼兒在活動中隨時取用材料並創造性地綜合利用材料,我們還在活動室、走廊上設置了木料區、紙布區、塑料區、金屬區、瓷石區、工具區等材料區,這樣,幼兒取用材料就不再受區域的限制,有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實踐表明,幼兒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所進行的活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他們總是沉浸在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中。如在一次讓中班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的活動中,我們提供了報紙、水彩筆,建議孩子躺在報紙上,讓同伴描畫他的身體輪廓。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身體輪廓圖後說:「我怎麼沒有眼睛呢?」於是,馬上有孩子想到給輪廓圖添上五官。當發現有的五官位置不對時,一個孩子立即提議:「做個記號再畫就不會錯了。」五官畫好了,有個孩子突然想到還需要畫「小雞雞」,於是就添畫了一個「小雞雞」和一串尿珠,幾個孩子樂成一團。看著有趣的活動過程,我不僅感嘆:孩子的活動怎麼能區分出是生活、學習還是游戲呢? (二)對主題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緣於對生活、游戲、綜合的思考,我們設想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通過實踐,我們發現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可愛的傘」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及其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傘和傘的圖片、畫冊,把各種傘掛在活動室,把傘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儼然一個傘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利用這些小傘,我們還組織幼兒設想各種游戲,於是,各種游戲活動生成了:跳小傘、躲描描、轉傘花,等等。根據傘面鮮艷的色彩、美麗的花紋、有規律的圖案,我們設計了「漂亮小傘排排隊」的游戲,引導幼兒按規律序,通過操作尋找傘面花紋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投放三種傘面設計材料,即平面的、平面變立體的、供幾個幼兒合作設計的立體大傘面,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我們還建議幼兒撐著自己設計的漂亮傘面跳小傘舞,讓幼兒按數量給「小動物」送小傘,等等,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並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生活、游戲和教學本來並無明顯界限,是我們人為地加以區分的。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
⑵ 幼兒生長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幼兒為本。
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專充分調動和發揮屬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合適的教育,保障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耐心、責任性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和保教實踐想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水平;堅持實踐,反思,
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技能。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過內外學前教育改革的經驗和方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發展的意志和能力。
實踐
做到「五會」: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會製作、會使用玩教具;「二熟練」:熟練掌握幼教法規、大綱和教材,熟練運用普通話組織教案;「一規范」:組織教育活動一定要符合<規程)要求,規范有序。
⑶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
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麼?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幼兒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在這里,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他們盡情、忘我、不知疲倦,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僅僅是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說\"我請來了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游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這一變化推動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並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以鞏固幼兒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此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我們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當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拾起5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游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游戲\"七星瓢蟲\",主要滲透了認識數字\"7\"以及理解7的實際意義的要求,游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在編制游戲時,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體進行的游戲,如在游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這些游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又能適合不同個性、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游戲。
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游戲中,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當幼兒需要幫助時,作一些間接的指導,以不幹預
幼兒的游戲為准則。在幼兒結伴玩的游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進行間接指導,在合作進行的小組游戲中,我以組織者或評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並組織幼兒議論、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游戲中還包含著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些認知成份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游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僅構成了游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游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游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游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因此,我在設計游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如設計結構游戲時,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設計角色游戲時,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力,在設智力游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同時要將各類游戲作協調安排,從而促進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⑷ 在安吉游戲的啟發下,我們幼兒園戶外游戲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價值又是什麼
以游戲的啟發下,我沒有人戶外游戲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價值是什麼?
幼兒園活動,戶外活動的基本理念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為基本理念,然後從中,得到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⑸ 游戲是幼兒園課程實踐的基本形式對嗎
是的。 枯燥無味的知識,幼兒並不能耐心學習。因為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慾望。所以用游戲的方式向幼兒灌輸知識,是最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
⑹ 幼兒園游戲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論文範文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著名教育家卡連柯也說過:培養未來活動家--從游戲開始。而角色游戲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戲,也是創造性游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游戲。因此,在實踐中,我根據幼兒好動、好玩、好想像的特點,結合主題為幼兒開展了不同類型的角色游戲。下面就主題活動中角色游戲的開展這一問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不同年齡幼兒的角色游戲有不同的特點和水平,它對促進兒童發展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一、充分認識角色游戲對於幼兒發展的價值
1、滿足幼兒心理需求,發展社會性及交往能力。
⑺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對於幼兒來說 , 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 , 對事物、 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 : 「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 么 ? 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 ? 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 」幼兒 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 , 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 在這里 , 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 , 他們盡情、 忘我、 不知疲倦 , 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 , 僅僅是 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 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 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 幼兒教學游戲化, 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 標、 內容、 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 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 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 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 對幼兒說「我請來了 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 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 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 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 游戲在教學中所 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 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 這一變化推動 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 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 並與其他教學環 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 6 」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 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 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 以鞏固幼兒對 6 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此 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 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 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 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 我們把教育的內容、 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 當 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 洞, 拾起 5 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 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 同時也發展了 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 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 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 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游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游戲「七星瓢蟲」 ,主要滲透了 認識數字「 7 」以及理解 7 的實際意義的要求,游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 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在編制游 戲時, 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 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 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 體進行的游戲,如在游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 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 這些游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 又能適合不同個性、 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游戲。 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游戲中, 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 當幼兒需要幫助時, 作一些間接的指導, 以不幹預 幼兒的游戲為准則。在幼兒結伴玩的游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 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 進行間接指導, 在合作進行的小組游戲中, 我以組織者或評 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 並組織幼兒議論、 交流, 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游戲中還包含著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 些認知成份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游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 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 不僅構成了游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游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 構游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 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 游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 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 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游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 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因此,我在設計游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 如設計結構游戲時, 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 設計角色游戲時, 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 力,在設智力游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 同時要將各類游戲作協調安排, 從而促進 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不僅改革了教學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觀的變革問題,我們 要充分挖掘游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游 戲中,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一,使幼兒在 游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⑻ 應當如何理解和實踐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原創)
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能夠得到更快的發展。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對幼兒園游戲存在著幾個誤區: 誤區一:游戲就是指自由游戲,其作用就是讓幼兒自己隨便玩玩的。只要不出問題,教師就可以不管。 誤區二:游戲就是休息、閑暇,游戲中幼兒不能學到知識。游戲中只是能滿足幼兒好玩的天性。 誤區三: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是不能相提並論別的。 隨著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目的在價值取向上發生著從知識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根本性變化。自主性游戲日益被重視和接納,重視幼兒的基本權利,強調自主控制,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對教師的要求較以前大大地提高了,它不僅是要求教師要給幼兒提供游戲的機會,還要求教師具備發現、分析、指導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生活過程就是這個人經驗積累的過程,而對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幼兒的游戲就是他們的生活,幼兒往往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有益經驗。因此《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都強調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游戲開展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開始注重遊戲的開展,但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開展游戲是為游戲而游戲,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上追求高檔精美,教師包辦一切,沒有把准備游戲環境的過程看作是幼兒游戲的過程,學習的過程。要從根本上扭轉幼兒園這些傾向,必須首先改變把游戲與學習分開甚至對立起來的觀念。只有首先把游戲看作是學習,也就是說讓幼兒在快樂、自主的游戲中進行學習,游戲才可能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幼兒園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指導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活動,又要反對和避免把游戲作為灌輸知識技能的手段,應當重視游戲活動本身所特有的主體性發展潛能。 游戲是幼兒的自由活動,作為教師,要正確認識游戲、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教師對幼兒學習活動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是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在游戲活動中發生著大量的學習活動,因此孩子游戲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的過程。例如:在「快樂的餐廳」這一游戲中,通過自製食品、與客人打招呼、向客人推薦特色食品、招待客人等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的社會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數理邏輯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因此,幼兒游戲與學習活動不應該割裂開來,應該看成是一體的。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幼兒園教學應當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並以游戲為基本途徑。教師組織與指導幼兒的游戲活動,目的不僅僅在於讓幼兒"玩",而且還在於引發、支持與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游戲不僅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的重要途徑,而且,游戲也具有生成課程的重要功能,根據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與需要,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引導幼兒結構新的課程,使課程自然生成於幼兒的游戲活動之中。因此,我們應該用整體的系統的觀點看待幼兒園游戲、課程、教學之間的關系。 目前幼兒園存在兩類游戲:一類是幼兒按自己的需要、興趣充分表現自我的游戲;一類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組織的教學游戲。前一類游戲由於是幼兒自發的,因此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更能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廣大幼教工作者對此已達成了共識,因此都非常重視對幼兒創造性游戲的組織與指導。但在現實實踐中,如何真正做到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呢? 為了使游戲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就必須重視這兩類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不同價值,保證這兩類活動在幼兒園的開展。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是本體意義上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里雖沒有發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卻凝聚著發展的全部趨勢。經常參加這類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必須給予 幼兒以充分開展這類游戲的機會。 有組織的游戲是豐富幼兒生活的主要途徑,因為游戲是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再現,反映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游戲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幼兒的生活世界是創造的、可經驗的、游戲的世界,他們的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還需要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所以在幼兒園提倡教師為幼兒提供特定環境的區域游戲。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的教育新觀念向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通過丁海東教授對幼兒園游戲進行剖析,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認識:游戲究其本質在於幼兒的自主性,在於激發幼兒主體的內在動機,促使幼兒主動自願的活動,游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自主、自發的活動,是以游戲活動本身為目的的愉快活動,因此,應充分體現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出於自己興趣與需要、自主自發的、輕松愉快的活動;同時,幼兒的游戲總是在一種特定的情景中,在一定的經驗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方式表現的活動,所以,要重視引導幼兒對生活的體驗,創設並提供幼兒表現和創造的適宜環境,允許幼兒在游戲中的不真實和幼稚行為,把兒童當兒童看,站在兒童的立場看兒童的游戲;此外,游戲不僅僅是每一位幼兒自主實現自我價值的活動,而且是所有兒童和教師共同進行的群體交往活動,可見,游戲過程也是促進「共同體」每個成員個性發展,努力形成有情誼的、有凝聚力的「共同體」的過程。例如,參觀山東省農科院幼兒園時,看到孩子們游戲的投入勁頭,讓你感覺到你好像真的進入了超市、理發店、醫院、還有藝術展覽管。再加上教師的積極配合,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顯得特別開心,自由 。不難看出在這個幼兒園里,游戲真正成了孩子們的游戲,孩子們在和老師共同游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在這里,孩子也真正成了游戲的孩子,看到他們張張洋溢者快樂的笑臉,就能感覺到這時候的孩子,是真正快樂的孩子,這時候的老師,是真正幸福的老師。 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行使成人權利、享有成人自由的滿足感,帶給幼兒極大的快樂是其他活動無法比擬的;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天性自然流露,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這也正是游戲最根本的價值所在。因此,游戲的進行首先要保證幼兒享有游戲的自由、享有自主的權利。「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心去體會」--促成幼兒愉快游戲、分享他們游戲的喜悅,成為今天我們看待游戲的新視角。 總之,讓孩子真正成為游戲的孩子,幼兒園的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游戲 ,保證幼兒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應該成為每所幼兒園地辦園宗旨、努力方向。 一、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動 在生活活動中,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充實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如在組織幼兒洗手、入廁、進餐等環節時教師可用一個手指游戲,以一個簡便易行的游戲來貫穿整個生活活動,這樣使幼兒保持良好的情緒體驗。在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將教學活動游戲化,將教學與游戲這兩種互補為補充形式整合起來,模糊游戲與教學的界限,從時間、空間、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形式等幾方面將幼兒的經驗整合在一起。教師在直接指導集體活動時,要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在自由游戲時間里,要給幼兒自由活動的機會和許可,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善於發現幼兒游戲中教育價值,及時以適當的方式作出應答,形成合作式的師生互動。 二、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三、創設環境,支持幼兒的游戲 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張的那樣:幼兒在適宜的環境從事愉快的活動,通過有趣的「工作」來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幼兒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