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運動體驗課程成果
A. 小學1-6年級的體育教學,在讓學生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同時,還應加強對運動技能的學習。是√還是×
對。
體育三基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
新課標五個維專度是:運動參與屬、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
新課改三個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運動技能的學習都是必須和必要的。
B. 小學體育課做過哪些游戲,活動
要看幾年級了,低年級的話就繞一個圈玩玩石頭布剪刀輸了的人做俯卧撐內什麼的容
高年級的就傳球什麼的,最好老師也加入、 扔扔球 很有意思。
或者組織一票人用排球玩玩躲避球。
男生適用 女生的話 拿個排球打來打去吧……
C. 小學體育運動會項目有那些
小學體育運動項目分為徑賽,田賽,趣味性比賽。
徑賽:
100米、米、400米、4*100米
田賽:
跳高、跳遠、實心球
有趣味性比賽:
模石過河、兩人三足、五人六足、跳繩、拔河、踢毽子等
運動會指 體育運動的競賽會,有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只是范圍不同。 最早的運動會就是 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3)小學體育運動體驗課程成果擴展閱讀:
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包括許多比賽項目。
最早的運動會就是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常常舉行盛大集會,並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於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並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聖休戰日」。「神聖休戰日」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准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從此,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之後,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D. 怎樣激發小學生體育課堂的運動興趣
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使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作為教學目標之在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一.轉變學生觀念, 轉變觀念,提高對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認識長期以來,許多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鍛煉態度、興趣和習慣,有的甚至棄之不顧。其實不然,如果沒有端正的鍛煉態度,又沒有鍛煉興趣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甚至有些學生認為上體育課就是活動課,沒有上體育課的意識,所以在農村小學先要轉變學生觀念是培養學生鍛煉習慣的重要部分。 二.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種活動都是體育活動,也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只有懂得和運用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鍛煉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首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這些基本知識可在健康教育課中傳授。 三.培養訓練學生的良好鍛煉習慣,應與端正態度、激發興趣相結合。 鍛煉態度、興趣和習慣同屬於非智力因素范疇,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鍛煉態度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濃,必然催化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鍛煉習慣的學生,其鍛煉態度自然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自然愈濃,鍛煉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好的鍛煉態度和方法都要將它化為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好的態度和方法才能隨時表現與應用,好象出於本能,受益於終身。 四.促使學生形成自律性。 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過程,學生是主體。外因需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設法將學生從被動鍛煉中解放出來。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目的。由被動鍛煉轉化為主動鍛煉,需要很強的鍛煉自覺性和自覺能力。 總之,不斷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參與鍛煉的自律性,教育學生要認真鍛煉,踏踏實實,從點滴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1、從思想上轉變學生對體育的態度。 所謂轉變學生態度,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身體鍛煉)的各種不正確的態度,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未來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只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忽視體育鍛煉重要性現象,以致不少學生認為只要文化成績好,體育成績及格就行了。從而使得許多學生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體育學習不僅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思想。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培養和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具體手段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講解、教育,有目的地舉辦體育講座,宣傳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了解體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體育在人才成長發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體育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從而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2、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培養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二是培養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習慣。其中,培養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是基礎,只有科學地鍛煉身體的習慣,才能稱得上良好的鍛煉習慣。 3、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種活動都是體育活動,也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只有懂得和運用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鍛煉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圍繞踢足球的教學,如果一味讓學生亂踢,是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的,中小學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傷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首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這些基本知識可在保健衛生課中傳授。其次,讓學生懂得生理負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鍛煉程序,以及為什麼做與怎樣做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運用不同的鍛煉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身體鍛煉。 4、加強良好鍛煉習慣的訓練。 良好習慣的形成,是意志與毅力的結果,只有經過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和努力實踐才能形成。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必須努力盡可能堅強地形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但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正當行為的不斷練習。」因此,體育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與可能,制定嚴密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放矢地逐個項目培養和訓練。讓學生准確掌握動作要領和練習過程,要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堅持不懈,反復訓練。教師還應經常督促檢查,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5、培養學生的良好鍛煉習慣必須與培養學生對活動的興趣、愛好相結合。 興趣,表現出積極情緒,導致了行為上的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如果缺乏對某一活動的興趣,就不可能產生對該活動的愛好,一般來說,也就不可能形成從事該活動的習慣。反之,隨著對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形成和愛好的增長,習慣性也就越強。學生們之所以踢起足球來不覺得累,就是因為他們非常喜愛足球這項活動。隨著我們對這項活動的深入,學生從「只知亂踢到踢出些門道」,踢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的愛好不斷增強的過程,及養成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的過程。 6、按照學生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由於學生家庭、生長發育、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人而異,科學地、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密度和強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素質好、彈跳能力好的學生是越跳越有勁,但那些體質差的學生,怕跳不好,被同學笑話,怕教師指責,總是躲在別的同學後面或站在一旁觀看。此時教師因人而異,對彈跳能力好的同學提高橫桿高度,提出改進和提高動作技術的要求;對體質差的學生降低橫桿高度,增加一些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並耐心和藹地鼓勵、幫助輔導他們。對於他們在鍛煉中表現的一些不足之處,不諷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時注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隨時加以肯定,公開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對體育的厭學傾向。 綜上述,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始終把對學生自我鍛煉的培養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習慣。在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的同時,要加強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擴大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在體育實踐課中,要課內課外相結合,加強理論指導下的鍛煉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大膽去實踐,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新運動項目,改善運動條件,全方位廣泛地吸引學生參加鍛煉。利用學校的宣傳工作,如廣播、宣傳窗等,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知識面的來源。為我們繼續探索如何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提供理論依據,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分組教學是以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條件、運動興趣和需要等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願選擇而組織起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 由於學生之間體育學習興趣愛好不同,身體素質水平不同,班級教學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而分組教學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矛盾。 分組教學形式一般能適合學生的體育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它和班級教學相輔相成。 分組教學一般有以下幾種: ( 1 )隨機分組、自然分組 隨機分組,就是按照某種特定的方法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例如,教師用報數的方法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隨機分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競賽、游戲時經常採用。這種方法既簡單又迅速,是教學中基本的分組形式,缺點在於沒有考慮學生在愛好、能力上的差異,無法很好地體現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自然分組就是按照學生排隊的排或列組成小組,這種方法快捷、簡便,節省時間,有利於教師管理。 ( 2 )同質分組 同質分組,是指分組後同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在體能和運動技能上大致相同。同質分組的方法在教學中常自覺和不自覺地得到運用。例如在短跑練習中,學生總是要找與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學一起跑。耐力跑練習時,一圈剛過,隊伍就已經分成了幾段,這時形成的 「 集團 」 就是典型的同質分組。 同質分組的優點在於能增強活動的競爭性,符合學生好強爭勝的性格,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但是,同質分組也有其不足之處,如易在學生中形成等級觀念和弱勢人群的自卑感等。因此,教師在首次進行同質分組前要給學生講解清楚。 ( 3 )異質分組 異質分組,是指分組後同一小組內的學生在體能和運動技能方面均存在差異。異質分組不同於隨機分組,是人為地將不同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的學生分成一組,或根據某種特別的需要對 「 異質 」 進行分組,從而縮小各小組之間的差距,以利於開展游戲和競賽活動。例如,在進行接力跑游戲前,,通常把跑得較快和跑得較慢的學生合理地分配在各個小組里,確保游戲的公平性,此時形成的小組就是典型的異質分組。 ( 4 )幫教型分組 在合作型分組中,參與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是一種互為依賴的關系。但有時根據教學的需要,我們可以組織部分學生直接對其他學生進行幫助,這就形成了幫教型分組。例如,有一定專項技能的學生可以在自己所擅長的練習中幫助其他較差的同學,有時還可以指定學生進行 「 一幫一 」 的輔導。採用幫教型分組形式所起的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個人對眾多的學生進行指導好得多,同時幫教式分組的形式是主體學習的一種很好體現。 ( 5 )友伴型分組 如果讓學生自己分組進行活動,大多數學生會選擇與自己關系較為密切的同學在一起進行練習,這就是友伴型分組。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自然的現象,人總喜歡與自己熟悉的人、親近的人聚在一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採用友伴型分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每一個學生都可能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與關系密切的同伴在一起練習,學生的心理會放鬆,並能得到友情的支持。例如,一個不會打籃球的學生處在一個友伴群體中,其同伴會用友好的態度熱情地鼓勵他(或她)一起打球,並給予指導和幫助。同時,他(或她)也會很放鬆地,毫無顧慮地與友伴一起活動。過去在體育課上很少能看見這種友伴型的分組形式,因為一些體育教師認為, 「 友伴 」 在一起活動容易失控,容易打亂課堂次序,容易在體育課上形成 「 小幫派 」 。實際上,這是由於一些體育教師總是站在教師 「教」 的立場上,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的作用,沒有認真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所形成的。
E. 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開題報告
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實施,小學體育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並取得了一定效果。通過研究發現小學體育課教學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進行。心理學告訴我們: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神經、情感才能無意識地產生動力。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小學生就會主動的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因此,對小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小學生的體育課學習興趣進行研究。
1 體育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學習的導師,真正的體育教學並不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教學,而從對學生的情感培養開始的,從引導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愛好入手的,興趣是認識事物並積極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有著強烈的感情色彩的,是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在推動力,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體育中尋找快樂,在快樂的體驗過程中掌握運動技能,是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所提倡的,培養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幫助的。
2 當前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單調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小學生體育課教學內容相對單調,小學生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多是以隊列練習、廣播體操為主,內容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體育教師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意外傷害,在教學中很少安排一些運動強度大、競技比賽類的內容,學生在體育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並不是特別感興趣,普遍存在著厭煩的心理。
2.2 教師教學方法落後
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仍舊是傳統式的教學模式,老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糾錯的教學模式,在這種傳統的模式下,學生雖然很好地掌握了教師要求的運動技術,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主動性,缺乏與教師的互動,僅是機械地練習,學生不能從體育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的束縛,不能全身心快樂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
2.3 教師忽略對學生興趣的培養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後,沒有與時俱進,沒能更充分適應教學的改革發展。教師在教學中並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學生興趣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仍舊認為體育教學應試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素質教育,快樂體育的思想沒有被體育教師接受認可,進而導致了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調動的不足。
3 培養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策略
3.1 更新教學理念
體育老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將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放在教學的重要地位。教師要逐步淡化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可以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下進行體育學習,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消除學生體育學習時的緊張情緒。
3.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容易產生恐懼、急躁的情緒,當學生努力的結果與預期的不一致時,學生會感到悲觀無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急需體育教師的支持與幫助,教師如能充分體會到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的情緒體驗,並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學生便會對教師有一種信賴感,全心全意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如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緊張、對立的話,在教學中就可能產生誤解與隔閡,不利於體育教學的開展,更談不到體育興趣的培養了。每一種教學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內涵,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調整教學內容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一定要考慮全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與興趣愛好,將一些趣味性高而又有教育性的內容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根據不同的學生需要採用分層次教學,例如低年級學生好動、爭強好勝,喜歡小型的比賽,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多安排一些接力跑、追逐跑、貼人游戲等項目,由於有了比賽的刺激,學生可以較好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快樂中得到了身體鍛煉,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特徵,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4 完善教學方法
新穎、獨特、富有個性的體育教法,將會對學生的體育課興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靈活的運用。在教學中善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造精神,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教師的要求,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些教學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
4 小結
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思想活躍,在認識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對體育的認識上往往是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加強體育教學的改革,使小學生在一種經松活潑的體育氛圍中自覺地培養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F. 如何讓小學學生感受體育的快樂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於教學的情感品質。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成長。可見情感是維系和協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著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隨之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為人的活動提供動力,是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變「厭學」為「樂學」的關鍵。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小學體育快樂教學,除了教師在思想上、教學手段上做積極的轉變,還應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下功夫,積極地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充分結合教學的特點、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樂學,提高教學效率。為此,首先,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還注意內容的科學性,增設學生喜愛的、趣味性濃厚的游戲、競賽等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體育的快樂。
此外,由於小學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的會表現得過分多動或者不太遵守課堂紀律。對此,教師要對學生表現出耐心和愛心,巧妙地引導學生明白道理,而不是一本正經地訓斥。這樣,讓學生在老師的關懷中學習,在教師的趣味教學中研究,使每個學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學習、去發現、去探索,在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也使得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有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有效融入游戲教學
快樂教學中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將游戲引入體育課堂,這也是深受學生們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結合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選擇一些好的課堂教學游戲。游戲的過程中要能夠讓更多學生有參與的機會,並且游戲的內容要能夠促進學生體能與意志品質的鍛煉。符合這些要求的游戲才更值得被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中,並且能夠真正實現對實際教學過程的良好推動。在游戲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則要做好游戲過程的有效組織與引導,要能夠讓學生在規范有序的背景下展開游戲。這樣才能夠發揮游戲積極的教學效果,並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體育課程的教學樂趣。例如:在學習小學體育籃球中的「投籃」這一內容時,教師如果以游戲導入新課學習,通常都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前,教師准備好游戲所需要的竹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個小組拿到固定的籃球數量,依次投籃,一輪完後,哪一個小組投進竹筐的籃球數量最多,哪一個小組為勝出組。這個游戲過程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並且可以讓學生初步感受即將展開的教學內容。這便是知識教學的良好鋪墊,不僅為後續的投籃技能的教學提供了良好基礎,學生們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了體育課程的學習樂趣。
四、注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在小學體育中,很多體育老師會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比如集體跑步、集體跳遠等。老師組織這些活動的初衷是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與此同時忽視了學生的想法。小學生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體育項目,很難在體育課中快樂學習。舉個例子,小學體育課經常是以班級為單位上課的,一個班級裡面有男生也有女生,男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和女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不一樣的。如果小學體育老師將他們放在一起共同進行一項體育運動,難免就會有一些人是不情願的、不開心的。這就要求老師根據學生性別對他們進行分類,比如說,男生可以進行一些打籃球、踢足球的活動,女生則可以進行踢毽子、跳皮筋等。根據學生的性別將學生分開,這樣有利於根據學生不同的喜好讓他們盡量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從而在體育課中找到快樂。
G. 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體育課可以說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課堂了,但常規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示範等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在教師的統一指令下,疲於聽講解,看示範,反復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的強調「統一」、且教法「單一」,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無法談起。這種片面強調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不注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比如:體育課的熱身活動太單一,教學內容太乏味……而在現實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歡跑步、不喜歡單一。怎麼辦?經過一段時間思想上的醞釀,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體育特色班級,讓孩子們沖破教材的束縛,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表現你所想的,用興趣表達心聲!我想這一做法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支持,也一定會調動起學生的體育熱情,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體育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在體育活動實踐中有著不同的意義。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愛好是一種行為的積極表現,而習慣則成為生活中的「自然」行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是在提高人們對體育活動意義認識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對此發生興趣、愛好,以致形成了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成為生活節奏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的重要部分。學會體育運動的手段、方法,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這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激發學生體育樂趣,培養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的需要。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1、體育興趣:體育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並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2、小學生體育興趣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動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體育興趣也有一些變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級為充分活動階段,他們多選擇游戲、跑步等技術簡單、富有趣味的活動;四年級為變化劇烈階段,喜歡球類者急劇增多,佔53.1%,不喜歡球類的佔14.4%,體育興趣有明顯分化;五至六年級為喜歡學習運動技術階段,有更多的學生喜歡跳高、跳遠、武術、球類等有一定技術、技巧的動作項目。但整個小學階段興趣不夠穩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容易產生厭煩情緒。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步驟:1、第一階段(准備階段.5——.8)(1)確定研究的對象、范圍(2)收集相關的各類資料,做好資料調查的表格(3)制定研究方案2、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9——.3)(1)將課題方案具體細化,開展全面實施。(2)開展進一步的深化研究,為結題收集充分的研究資料和階段性成果。 3、總結階段(.4——.5)(1)課題進入總結階段(2)完成整理研究資料及檔案(3)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4)召開結題匯報會,請專家、領導鑒定舉措:一、端正思想、加強引導有些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缺乏正確地認識。因此教師要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和科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認識,加強引導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二、原因、區別對待不愛上體育的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在體育教學中要兼顧其生理、心理和興趣愛好等特點,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例如,對於一些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適當的降低標准和要求,注重其學習過程的表現。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的樂趣。三、以優幫差、和諧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體育骨幹作用,以優幫差、互相學習,促進這些學生的提高。同時,要在教學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上創造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避免嘲笑、譏諷激發這些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運動中獲得尊重的體驗,樹立自信心。四、加強管理、提高師質教師要加強考勤管理,嚴格體育課堂常規,建立必要的機制,不給這些學生有可乘之機,使其行動在教師的監控之下。同時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為人師表,努力學習和掌握廣博的知識,認真研究和掌握體育學科的技能、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課題研究報告——《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2、完成研究論文3、 對以後在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效率上提高一定的參考意見(果然是體育老師,寫個報告都要來網路求)
H. 如何提高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的主題研究總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大家都知道,但對於從事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來說,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而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願望。所以,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要考慮影響學生興趣培養的主要原因,然後在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實施,為此,筆者已有幾年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經歷,對小學生體育課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做一些探討和分析,希望對小學體育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體育課、提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學習興趣,就是人們對學習產生喜歡、愛好的情緒。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是非常困難的,由於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等原因,因而自控能力差,易產生好奇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所以要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採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絕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在此,我談一下自己的體會,以供探討,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1、精心備課是前提
認真備課,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和前提。備課時除常規的要求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積極吸取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和教訓,還有就是進行集體備課。因為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實踐也證明,效果好的優質課大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其次,要充分考慮授課班級的授課對象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再次,要充分考慮到體育課中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特別是在學習或練習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項目時,更要考慮周到,並作相應准備,做到有備無患。最後,備課時也要備學生的突然提問和發難,
雖然這種情況不會常出現,但作為老師,應該有這方面的准備,這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這更需要老師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應付突發狀況的能力。2、樹立教師形象,培養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有很多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甚至有許多家長對體育也不了解。所以,熱愛學生是喚起學生興趣的首要條件,教師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學科教學工作充滿信心。其次,教師應在教學中關心學生、關愛學生,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的影響這學生。因此,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範給學生積極的影響,教育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太度,增強學習信心,從而培養其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3、增加成功感,提高學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話說: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而學生在求知的路途上,努力學習並得到進步時,特別是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對成功的表現會產生積極體驗並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因此,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以提高其學習興趣。如教蹲踞式跳遠時,首先讓學生去思考,並說出什麼動物能跳,什麼動物跳得最遠,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然後讓學生模仿的方法。學生在模仿的時候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再引導學生,要想跳得遠,必須要有正確動作技術。教師通過掛圖,做示範動作,來引導學生跳的動作。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用最簡單、最容易跳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地跳到既定目標。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增強運動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根據實際,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實際的教學項目來確定教學方法,如體育實踐課中的耐久跑、動作技能學起來比較簡單、也比較枯燥無味,學生一聽耐久跑就恐懼,積極性非常低。但是,耐久跑的鍛煉價值確非常高,既鍛煉學生的呼吸心血管系統,還有就是鍛煉了運動系統,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意志品質的培養。教學中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誘導啟發學生參與的慾望。如講述國際殘疾人運動會上我國運動員參加各項比賽奪冠,升國旗、奏國歌、振國威的動人情景。用激將話語說:一個殘疾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一個健全的人為什麼做不到呢?由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慾望,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5.
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學生
俗話說: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由於受到先天遺傳、後天環境的影響,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興趣愛好、運動能力等方面會呈現出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就要認真關注每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發展的層次目標,尋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潛能,真正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6、對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在教學中,表揚和鼓勵是激發小學生積極向上的催化劑,每個學生都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這主要體現了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真細致的觀察,對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使他們產生成就感和榮譽感,以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切忌用較笨等不良語言批評學生,避免毀滅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總之,要想上好小學的體育課,教師就要善於吸取經驗與教訓,時時刻刻注意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在教學中,還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I. 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小課題中期報告
體育課可以說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課堂了,但常規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示範等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是在教師的統一指令下,疲於聽講解,看示範,反復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的強調「統一」、且教法「單一」,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無法談起。這種片面強調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不注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比如:體育課的熱身活動太單一,教學內容太乏味……而在現實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歡跑步、不喜歡單一。怎麼辦?經過一段時間思想上的醞釀,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體育特色班級,讓孩子們沖破教材的束縛,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表現你所想的,用興趣表達心聲!我想這一做法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支持,也一定會調動起學生的體育熱情,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
體育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在體育活動實踐中有著不同的意義。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愛好是一種行為的積極表現,而習慣則成為生活中的「自然」行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是在提高人們對體育活動意義認識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對此發生興趣、愛好,以致形成了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成為生活節奏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的重要部分。學會體育運動的手段、方法,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這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激發學生體育樂趣,培養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的需要。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1、體育興趣:體育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並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
2、小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動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體育興趣也有一些變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級為充分活動階段,他們多選擇游戲、跑步等技術簡單、富有趣味的活動;四年級為變化劇烈階段,喜歡球類者急劇增多,佔53.1%,不喜歡球類的佔14.4%,體育興趣有明顯分化;五至六年級為喜歡學習運動技術階段,有更多的學生喜歡跳高、跳遠、武術、球類等有一定技術、技巧的動作項目。但整個小學階段興趣不夠穩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容易產生厭煩情緒。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步驟:
1、第一階段(准備階段2012.5——2012.8)
(1)確定研究的對象、范圍
(2)收集相關的各類資料,做好資料調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12.9——2013.3)
(1)將課題方案具體細化,開展全面實施。
(2)開展進一步的深化研究,為結題收集充分的研究資料和階段性成果。
3、總結階段(2013.4——2013.5)
(1)課題進入總結階段
(2)完成整理研究資料及檔案
(3)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
(4)召開結題匯報會,請專家、領導鑒定
舉措:
一、端正思想、加強引導
有些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缺乏正確地認識。因此教師要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和科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認識,加強引導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
二、分析原因、區別對待
不愛上體育的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在體育教學中要兼顧其生理、心理和興趣愛好等特點,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例如,對於一些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適當的降低標准和要求,注重其學習過程的表現。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的樂趣。
三、以優幫差、和諧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體育骨幹作用,以優幫差、互相學習,促進這些學生的提高。同時,要在教學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上創造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避免嘲笑、譏諷激發這些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運動中獲得尊重的體驗,樹立自信心。
四、加強管理、提高師質
教師要加強考勤管理,嚴格體育課堂常規,建立必要的聯系機制,不給這些學生有可乘之機,使其行動在教師的監控之下。同時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為人師表,努力學習和掌握廣博的知識,認真研究和掌握體育學科的技能、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課題研究報告——《如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
2、完成研究論文
3、 對以後在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效率上提高一定的參考意見
(果然是體育老師,寫個報告都要來網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