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課程改革試題
⑴ 誰有2014年《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試題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總結(一)
整理:圖書館六樓
1、 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A. 壬寅學制
B. 癸卯學制
C. 壬戌學制
D. 壬子癸卯學制
2、 以美國學制為藍本,一直沿用到全國解放初期的現代學制是
A. 壬寅學制
B. 癸卯學制
C. 壬子癸卯學制
D. 壬戌學制
3、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2)小學教育的基礎性(體現在: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個體發展的基礎,小學課程內容具有基礎性)
(3)小學教育的義務性(體現在:國家有設立學校使人民享受教育的義務,父母有義務讓孩子上學,全社會有義務)
(4)小學教育的全面性(體現在:德智體美勞)
4、 小學教師的特點
(1) 復雜性:體力+腦力(體現在: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務的多樣性,3、勞動對象的差異性)
(2) 創造性:體現在:因材施教、教學上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機智」
(3) 示範性
(4) 勞動時間的延續性和勞動空間的廣延性
(5) 長期性
(6) 系統性:是由教育的系統性和人的身心發展的連續性決定的
5、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突發性事件(例如化學實驗事故)作出迅速、恰當的處理被稱為「教育機智」,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特點
A. 復雜性
B. 示範性
C. 創造性
D. 長期性
6、 小學教師的素質,體現在:
(1) 職業道德素養:對待事業要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對待學生要關愛學生、對待集體要團結協作、對待自己要做到為人師表
(2) 知識素養: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知識)
(3) 綜合能力素養: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調控與反思能力、教育機智
(4) 心理素養:優良的個性品質、健康的心理、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
7、 關愛學生是教師應具有()
A. 政治素養
B. 職業道德素養
C. 知識素養
D. 能力素養
8、 學校管理的三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對象
9、 小學管理的基本內容:思想品德管理、教學工作管理、教務行政管理、總務工作管理
10、 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
A. 教務行政管理
B.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C. 教學工作管理
D. 總務工作管理
11、 學校管理的過程包括:計劃、實施、檢查、總結
12、 我國現階段中小學的管理體制是( )
A. 校長負責制
B. 校務委員會制
C. 黨支部領導制
D. 教工管理制
13、 發揮教育合力必做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
①家庭教育 ②學校教育 ③社會教育 ④自我教育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 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
15、 下列不屬於教育現象的是( )
A. 媽媽教孩子洗衣服
B. 初生嬰兒吸奶
C. 成人學開車
D. 木匠教徒弟手藝
16、 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始於( )
A. 原始社會
B. 奴隸社會
C. 封建社會
D. 資本主義社會
17、 一般認為,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 )
A. 盧梭的《愛彌兒》
B. 斯賓塞的《教育論》
C.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 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18、 學校文化的核心是( )
A. 學校的物質文化
B. 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
C. 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
D. 學校的非正規文化
19、 ( )是對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問題
A. 教育方針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標
20、 《國家中長期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我國教育發展的工作方針包括: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21、 從課程論的視角來看,教室座位安排,圖書角布置等屬於( )
A. 活動課程
B. 綜合課程
C. 顯性課程
D. 隱性課程
22、 布魯納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依此而建立的課程理論是( )
A. 網路全書式課程理論
B. 綜合課程理論
C. 實用主義課程理論
D.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23、 在小學教課書中,「統計與概率」這一內容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方式編排,使關鍵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復出現,逐步擴展。這種教材編寫的方式屬於( )
A. 單一式
B. 直線式
C. 螺旋式
D. 活動式
24、 美國課程專家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的課程開發模式為( )
A. 任務分析模式
B. 過程導向
C. 工作分析
D. 目標導向
25、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B. 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
C. 滿足社會、家長提高升學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26、 一位新老師把大量時間花在維持自己與同事、領導的關繫上,這表明其成長階段處於美國學者福勒與布朗提出的生涯關注理論中的( )
A. 關注情境階段
B. 關注學生階段
C. 關注生存階段
D. 關注自我感受階段
27、 按小學生的年齡、性別隨機抽樣取調查樣本,這種抽樣方法屬於( )
A. 系統抽樣
B. 分層抽樣
C. 目的抽樣
D. 有意抽樣
28、 研究者關注事件,提示教育現象,採用「課描」寫作手法,以講故事方式呈現研究結果。這種教育研究方法被稱為( )
A. 實驗研究
B. 調查研究
C. 敘事研究
D. 行動研究
29、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學教育的( )
A. 義務性
B. 全面性
C. 全民性
D. 法制性
30、 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徵決定了老師的勞動具有( )
A. 示範性
B. 復雜性
C. 主體性
D. 長期性
31、 教育學生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這是對教師( )方面提出的要求
A. 馬列主義修養
B. 教育科學知識
C. 文化科學知識
D. 專業知識
32、 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 教育理論知識
B. 崇高的職業道德
C. 文化科學知識
D. 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33、 新課改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在小學階段( )
A. 以綜合課程為主
B. 以分科課程為主
C. 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
D. 分科課程為主,綜合課程補充
34、 學校管理是由( )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
A. 管理者、管理內容、管理對象
B. 管理者、管理方法、管理對象
C. 管理者、管理措施、被管理者
D. 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對象
35、 王老師是負責管理學生學籍的老師,每年新生入學和畢業生畢業時都是他最忙的時候,王老師隸屬於學校組織機構中的哪一個( )
A. 總務處
B. 教務處
C. 教研組
D. 校長辦公室
36、 《國家中長期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今後我國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 促進公平
B. 育人為本
C. 改革創新
D. 提高質量
37、 ( )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力量
A. 教師
B. 學生
C. 校長
D. 社區人員
38、 貫徹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應該做到( )
A. 充分地傳授知識
B. 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C. 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D.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課程
39、 20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為代表提出來的課程理論是( )
A. 學科課程理論
B.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C. 實用主義課程論
D. 綜合課程論
40、 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 課程
B. 課程標准
C. 課程計劃
D. 課程目標
41、 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需要,並考慮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等問題。這表明該教師處於專業成長的( )
A. 關注生存階段
B. 關注情境階段
C. 關注學生階段
D. 關注發展階段
42、 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的是( )
A. 加涅
B. 羅森塔爾
C. 戴爾
D. 波斯納
43、 語文教師所具有的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屬於( )
A. 本體性知識
B. 條件性知識
C. 實踐性知識
D. 文化知識
44、 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力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系統研究教育問題,總結前蘇聯20世紀20~30年代教育正反兩方面經驗,並對我國有著廣泛影響的教育專著是( )
A. 《普通教育學》
B. 《大教學論》
C. 《民主主義與教育》
D. 《教育學》
45、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誇美紐斯
C. 赫爾巴特
D. 贊科夫
46、 教師圍繞某一教育現象,採用問卷、談話、座談等多種形式收集資料,並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建議的研究方法屬於( )
A. 調查法
B. 觀察法
C. 實驗法
D. 個案研究法
47、 簡述小學教育的特點
答: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小學教育具有基礎性、小學教育具有義務性、小學教育具有全面性
48、 簡述小學教師的勞動特點
答:復雜性、創造性、示範性、勞動時間的延續性和勞動空間的廣延性、長期性、系統性
49、 簡述課程計劃的含義和內容
答: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課程計劃的內容: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學周安排
50、 簡述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答:(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結構的勻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指的是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
51、 簡述教育的三要素及其關系
答: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教育的三個基本要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紐帶,受教育者是選擇和施加教育影響的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的橋梁,是教育實踐的工具,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⑵ 新課程與課程改革試題
課程資源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與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
⑶ 2014啟學試卷文科綜合試題七新課標答案,急急急!
沒做過這張
⑷ 新課程改革主要改革什麼(選擇題)
A
顧名思義:新課程改革就是改革課程體系,課程結構,課程內容。
⑸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答案新課標題現代文閱讀 的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⑹ 新課程與課程改革試題----名詞解釋: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通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圍繞確定的學習目標,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通過能動的、創造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活動。
⑺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