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安全教育課程開設情況匯報
Ⅰ 課程開設匯報材料
一、課程方案執行情況
1、國家課程是否開全了課程門類
在期初視導和新課程專項檢查中,初高中各所學校全部開齊開全了國家規定的課程門類,初中、高中的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課程也都有所開設。高中開全了必修課和選修課。
2、國家課程是否開足了課時
初、高中開足了國家課程規定的課時,個別學校略有增加。
3、地方課程是否開全了課程門類
地方課程開設情況不僅人意,多數學校不能開全課程。四城區初中已經不在征定地方教材。
4、地方課程是否開足了課時
每所學校每周能保證2課時地方課程的開設,但門類不全。
5、都開設了那些學校課程,是否有教材嗎,效果如何
校本課程的開設好於地方課程,各個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本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開設了相關的校本課程。其中有工業類、農業類、經濟類、科學類、科技類。鞍山一中編制了40餘種校本教材,岫岩滿中編制了《滿族風情》教材等等。
對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還有那些意見和建議
對國家課程沒有意見。地方課程的教材,內容多,課時少,需要把教材重新整合,注意和其他學科在內容上的互補和協調,去掉類似的雷同的,在內容選擇上從一年到六年也要有相對的穩定性、系統性、可操作性。
為了使地方課程和國家課程能在同一個高度上,應加強專業教師配備,應加強相關教師、相關專業內容的培訓,使地方課程教學逐漸規范化。
上級教育業務行政主管部門想了解基層學校地方課程實施的基本情況,不要光聽領導說或看材料,要到實地去調查去研究,走進學生,走進一線教師,問題是存在的,要想解決問題,不要怕暴露矛盾,基層學校領導的思維方式、工作態度決定了對事情的不同處理方式,上級教育業務主管部門,下到基層了解情況,要讓基層學校了解其真實意圖,免除後顧之憂,才能了解到真實情況,更有效的指導改進工作。
在地方課程實施過程中,主管部門也應該有布置,有檢查、有指導、有評價等相關機制,進而促進此項工作,使之走向正軌,就向語文數學一樣,成為學生學習中不可缺的一門學科。
應注重對學校課程編寫的審查和批准。
二、課堂教學情況
1、新課程改革帶來的突出變化是什麼
(1)新課程帶來的新變化
新課程改革帶來的突出變化是:—教育觀念的變化。由教育觀念的變化帶來了其他方面的變化:
A、教師的教學方式變了
教師由過去傳統的單一講授變為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在課堂上老師只起到組織、引導、促進與合作的作用。老師課前准備了大量的課程資源,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為學生服務,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B、學生的學習方式變了
學生改變以往的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教師的良好學習氛圍中,學生興趣高漲,分成小組,愉快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潛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開發,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C、師生關系發生了變化
教師不再像過去那樣居高臨下,具有權威性,而是建立起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出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面。師生之間不再是過去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成為互為課程資源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關系。
(2)教研活動豐富多彩
鞍山市面對新課改,進一步完善教研活動的組織網路,教研活動分東南西北四片進行,教研工作分三步走,發現並培養典型;典型事例在片上示範、交流,適時召開現場交流會;期末總結、研討。
重視發揮教研組織的功能,建立了市、片、鄉、校四級教研網,課改成果層層傳遞,增強了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強化校本教研,他們要求各學校根據課改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對象,選題進行研究,每校有教研工作計劃,有周教研活動計劃,教師人人有研究專題、研究方案。開展聯誼活動和送教下鄉活動,先後兩次召開鞍山市初中校本教研經驗交流會。
千山區教育局為教研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人員、時間和經費的保證。每年教育局給師校撥款20萬元,保證了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3)專題研究針對性強
中小學教研部門選擇課改中的重要課題進行專題研究。中小學進行了學習質量評價研究,制定了考核方案;中學各學科教研員每學期初都確定研究專題,每學期末寫專題研究論文,有的還公開發表。
(4)教學研究成果顯著
不斷總結推廣課堂教學積累的教學經驗,涌現出了新的課改典型。
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公開課:領導的示範課;骨幹教師的引路課;全體教師的匯報課,小學教師達5646人次,中學2200人次。
2、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化:
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觀念變了。
教師普遍認識到新的教學方法的選擇要:
A. 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B.有助於體現學科特點,關注人文性和實踐性。
C.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
D.有助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方式靈活了
如:A.利用「情景教學法」將優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帶給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
B.藉助「討論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推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
C.採用「誦讀法」打破常規,摒棄煩瑣的分析,側重讓學生自讀、自悟。
D.針對學生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探索法」學習,通過積極、有效的探索,學生各抒己見,在思維的碰撞中增強求異、創造能力。
總之,新課程的知識觀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使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明確了「課堂講授還要與不要」的問題,明確了「講」與「灌」、「填」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的轉變,使教師的教學行為也發生了新變化:
A. 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
B. 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
C. 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
D. 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E. 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
學生學習方式的變變化:
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是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
實施新課改以來,在教師更新教學觀念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變化:
樂於自主探究,敢於挑戰自我,使個性得以張揚。
(1)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氛圍,讓課堂充滿樂趣。傳統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一節課教師只想到自己怎樣教,忽視了學生想怎樣學,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而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前提必須是學習的自主性,而這,取決於課堂的氣氛。
(2)提供自主探究的切入點——讓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探究。
(3)實現自主探究的拓展——讓自主探究跳出課堂
人類普遍存在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對什麼都感到好奇的少年兒童表現更為突出。教師應把教材當作例子,讓學生在學中思,在思中疑,鼓勵他們敢於超越課本,敢於超越教師,敢於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並發現問題,讓自主探究跳出課堂,走進生活。
樂於合作探究,敢於超越自我,使潛能如花綻放。
(1)創設情境,使學生想合作探究。
(2)開放時空,使學生能合作探究。
(3)適當介入,使學生會合作探究。
(4)積極評價,使學生樂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在眾多的學習內容中,有的內容適合於合作學習,有的內容則適合於實踐體驗,或者適合於自主探究、教師講解等。我們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有價值學習方式,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情況如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情況非常好。教師和學生成為了學習共同體的夥伴,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練。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發揮的非常突出。
4、你認為還應該在哪些方面做進一步嘗試
老教材是「學」材,新課改教材是「教」材。教師應該敢於打破教材的編寫體系,重新梳理教材,有效處理教材。
5、校本教研開展的如何
鞍山市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即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每所學校,每個學期都有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在校本教研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科本教研活動。2005年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在海城市召開了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會。2006年在市教師進修學院召開了校本教研經驗成果交流會暨總結表彰會。會上經行了不同層面的經驗交流,進行了校本教研展示活動。表彰了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6、對課堂教學還有那些困惑
困惑一: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活」與「實」的關系?
困惑二:如何優化課堂中學生的活動?
困惑三:如何處理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之間的關系?
困惑四:如何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學習?
困惑五:如何進行正確的課堂評價?
三、教師培訓情況
1、教師都參加了哪些培訓
教師參加了通識培訓和教材培訓,有些學科還參加了專題培訓。
2、參加各級培訓的人數有多少
四年多來,我市已有1140人次參加國家級培訓,5624人次參加省級培訓,14159人次參加市級培訓,課改年級的教師和相關的管理人員真正做到了「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
3、對各學科《課程標准》的理解程度如何
參與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對各學科《課程標准》的理解程度基本達到多數理解,少數精通,少數稍差。
4、對新教材的掌握和熟悉程度如何
有30%的教師對新教材達到熟悉,55%的教師對新教材達到掌握,15%的教師對新教材還不能掌握。
5、課程改革前後的教育教學理念有哪些變化
教師的觀念的轉變:
實驗教師對課程及課程的實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實驗教師在課改過程中不斷轉變自己的觀念,實驗教師對本次課改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有所理解。
教師行為的改變:
(1)人人做到微笑進課堂;
(2)能傾聽學生們不同的聲音;
(3)注意關注更多的學生;
(4)能夠選擇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6)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6、課程改革前後的課堂教學要求有何不同
變「組織教學」為「動機激發」,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求知」, 變「課後鞏固」為「當堂訓練」。
7、各學科教師是否配齊
各主要學科教師能夠配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教師農村初中還有個別缺乏。
8、對培訓還有哪些要求
對新教材培訓應該半年進行一次,已經培訓的教師還應進行二次培訓,個別學科針對個別問題還應進行專題培訓。
四、課程資源開發情況
1、各學科《課程標准》能否做到人手一冊
不能,但我們通過前沿教育研究網進行了網上公布。
2、各學科教材和教師用書能否做到人手一冊
能做到人手一冊。
3、教輔材料有哪些
很多。教輔材料都是通過新華書店教師和學生自己購買,缺乏省市統一要求。
4、結合教學還開發了哪些資源
農村中學農遠的學科配套光碟,還有鞍山教育網和前沿教育網的網上資源。
5、是否有時間和精力開發課程資源嗎
新課程教材教師需要認真研究和理解,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沒有時間和精力開發課程資源,多數教師也不具備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
6、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還應剖那些想法
准備在前沿教育研究網上逐步建立單元試題、期中期末試題庫。
五、設備和基地建設情況
1、教具和學具配備是否齊全
條件好的初中只有少部分教具和學具,條件差的初種基本沒有教具和學具。
2、儀器設備配備情況怎麼樣
由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各個學校都有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好的學校能夠做到班班都有多媒體。全市有十所學校班班都有多媒體。
3、各個學科的實驗室是否都有
鞍山市實驗室建設非常到位,儀器設備非常齊全。每所初中都有理化生實驗室。
4、專用教室是否齊全
95%以上的學校都用專用教室,其中包括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圖書室、閱覽室。
5、市、縣(市、區)是否有實踐基地
市、縣(市、區)少數學校有實踐基地,包括學農基地、學工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軍訓基地等。
6、學生在基地怎麼樣實踐
學生在實踐基地學習各種經驗,不收費用。
7、實踐基地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實踐基地只能是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聯系建立的,不屬於學校固有的,所以學生在實踐基地進行實踐比較困難。學校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專用基地。
六、教材和教輔情況
1、是否喜歡新教材
學生喜歡新教材,教師不太喜歡新教材。
2、能否適應新教材的安排嗎
與原教材相比,現行教材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A.生動活潑,簡明輕快,圖文並茂。
B.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調整合理。
C. 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D.教材難度明顯降低。
所以教師能夠適應新教材的安排。
3、教材內容安排的怎樣
教材內容安排科學合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於開發學生的的思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利於教師的教;有利於學生的學。
4、按照課程方案的安排,教學時間是否夠用
按照課程方案的安排,教學時間略顯緊張,一些生源好的學校能夠完成教學任務,有一些學校完不成教學進度。教師只有開快車,易煮夾生飯,學生消化不良。
5、教材內容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學
教學內容的安排比較科學合理,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學目標逐步提高,最後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
教材內容的開放性和教材配套資源不足的矛盾將牽制教師相當的精力,但也給學校和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新課程實驗中,教師普遍認同新教材內容的綜合性、現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教師要上好這樣的課,除了必須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和專業技能外,還必須有大量配套的教參、教具、學具和音像資料等,最好還要有與之相應的社區教育資源。這些資源的短缺已成為普遍現象,學校和教師必須在教學資源和資料的尋找、開發、製作、使用等方面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但學校和教師為解決這個問題也將就網路技術何時進入學校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如何在教學中應用做出選擇,從而推動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
新教材編排體例的變化與教師教學習慣的矛盾造成了很多教學過程中的理解"沖突"。
教師普遍認為,新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很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圖文並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充滿了時代氣息。但傳統課程中學科體系強調系統與規范,強調嚴密的邏輯順序和嚴謹的知識結構等特點在教師腦中已根深蒂固,使教師對新教材編排體例的變化常常產生理解上的"沖突"。要正視實踐中教師對教材重新組合處理以更加切合教學實際既缺乏膽量又欠缺能力的問題。因此,增強教師對教材內涵的理解,切實提高教師的能力與素質已成當之急。
能否解決新教材注重方法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掌握不扎實的矛盾將成為新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
新教材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而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智力較好、反應較快的學生,課堂教學中可能掌握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講,很可能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相比以前一堂課上只"啃死"一種方法而言,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與學習方法之先進是無可置疑的。但對後一類學生來講,可否引導其只掌握某一種較易的方法呢?可否給這些學生安排一些單獨的輔導呢?這也是個別化教育教學的一種體現,更是新課程實施的一種必然。
6、和課程改革配套的教輔材料都有哪些
課程改革在課程設置確定後,以課標、教材、教參、教輔的編寫為重要憑借實施。調研發現,新課程教材、教參、教輔有待改進處多。首先是各科教材都有相當數量的調查、參觀等實踐性活動,外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獨立看似都合理,實際都落實則偏多,缺乏時空保障,遑論其它。其次有的教材刻意迴避定義(初中數學),有的容量陡增,要求偏高(初中英語),有的教材欠精美,雖價格略低,卻並不為廣大師生喜歡(小學語文),還有的教材有知識性錯誤(初中語文)。再次有的教參觀念陳舊,指導性不強(語文),有的同步練習冊與教材不一致。如不要求講的知識點,卻有作業(語文、數學等),有的不考慮小學生實際,練習冊習題不注音,沒人輔導學生就無法做題(小學語文等)。所有這些都為教師教學增加了困難。
對策探討:1、反饋信息,促編寫者改進。2、實踐性活動年級統籌,盡可能學科間結合進行,既節省時間,又增強指導力量。3、強化教師教學主動性,科學合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參、教輔。
7、教輔材料是否夠用,還存在哪些問題
很多,夠用,但不規范。教輔資料不準統一征訂,也就意味著不準統一使用,這不符合教輔資料作為商品進入市場的特殊規律,也不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教輔資料作為商品進入市場,無論從商品的本質特徵,還是從教輔資料的編寫、印製、發行、使用等,與其他商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都不相同,面對目前的這種混亂局面,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它傷害的不僅僅是廣大的學生,最終傷害的是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
為了規范我們的教育市場,為了提高教育質量,省市必須強化對教輔資料市場的規范和管理已勢在必行,其建議主要歸納為四個「一」:
第一、出台一套強制的管理政策和嚴格的管理措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類商品,都有自己的行規,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教育行政部門出台教輔資料推薦目錄,規定學生使用教輔資料的品種和數量,規范教輔資料的定價,這本身符合教育市場規律。一個學生手上有幾套教輔資料,一個班上或者一個學校、一個地區、一個省市同時使用幾十,甚至上百個版本的教輔資料,根本就不利於教學業務的指導和教育質量的監測。
第二、成立一個教輔資料的管理、審查機構,建立教輔資料的准入機制。
成立一個由教育行政部門(或由教育行政部門委託有關教育業務單位)牽頭,由各學科和一線教師組成的教輔資料審查小組,對進入本省市的教輔資料或由本省市編寫的教輔資料進行嚴格審查,從質量、價格、適用性等方面提出具體審讀意見,並從中選出優質優價的、適合本省市中小學生使用的品種進入市場,嚴禁低質價高的教輔資料進入中小學校,同時將專家審讀意見向社會公開公布。
第三、搭建一個集教輔資料編寫、出版、發行、使用、指導、管理等於一體的市級平台,強化對教輔資料的質量保障和指導服務。
教輔資料不像其他商品那樣,一旦消費者購買,憑一個簡單的說明書就可以使用。教輔資料除了注重編寫質量、正規出版外,其銷售行為必須包含指導教師、學生使用的過程。然而現有的發行渠道,無論是正規的新華書店,還是民營二渠道或個體書商,追求的純粹是經濟利益,只管把書送到學生手中算數,對於教輔資料的質量如何、學生如何使用一概不管,銷售和服務完全脫節。因此,搭建一個集編寫、出版、發行、指導、管理於一體的市級機構勢在必行,然後各區縣成立相應的分支機構,共同加強對學生選購、使用教輔資料的指導、培訓和服務。
第四、組建一支由各個方面組成的執法、監督隊伍,加大對整個教輔資料市場的查處和管理。
目前對圖書資料市場或整個文化市場執法的是市區文化執法隊,但其查檢、查處的內容和范圍也僅僅是看圖書資料出版印刷和發行渠道是否合法,而對圖書資料的內在質量和使用情況卻無從查處。因此,建議應該成立一個由文化執法人員牽頭,集行政主管部門、教育業務部門和出版發行部門相關人員共同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於學校每學期開學初、學期中或學期未對各中小學生使用教材和教輔資料的情況進行檢查,對亂用、濫用和違法購買使用教材、教輔資料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肅查處。
8、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的教材還存在哪些問題
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往,我國中小學執行國家統一的課程方案,使用單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材。課程的統一性過強,多樣性和選擇性很差,不適應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各學校發展不平衡的國情,也不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同需求。特別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和城市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區域間的不平衡性更為突出,而中小學的課程、教材主要面向城市,很少考慮農村的需要。這種情況導致了農村中小學的課程脫離了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如何使課程既能體現國家的統一性要求,滿足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需要,達到中小學教育的基本質量要求,又能滿足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適應農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是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重要課題。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下,開發和建設具有地方特點和農村特點的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建立統一性和多樣性結合的、富有靈活性和選擇性的農村中小學課程體系,是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些地區和學校在農村中小學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開發方面已做了一些成功的嘗試。有的學校設置了符合當地與學校實際的課程,有的學校自編了相應的教材,許多學校在各學科教學中還補充了當地生產、生活、自然、歷史的實際例子,彌補了國家課程和統編教材脫離學生實際,脫離生產、生活實際的不足。但就總體而言,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建設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課程目標的確立,缺乏必要的理性抽象和實踐驗證;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編排,指導思想與選擇標准不夠明確,只局限於經驗層面;課程實施與評價、教師培訓等方面很不規范,隨意性很大。特別是在理論上和觀念上比較滯後,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學校還不具備理論和開發能力。有些概念還需要進一步界定。
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建設中,校長、教師應是積極的參與者,更是實施者。因此,其教育觀念應不斷更新,在參與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加強課程理論的學習,提高對地方、學校課程的認識,研究和探索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中小學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正在探索中前進。農村中小學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建設,應當堅持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性、適應性、規范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則。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制定相應的課程規范,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機制,創設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寬松的課程管理體制,規范其行為,確保其實效,逐步形成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多元化的中小學課程結構。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Article/zjbggzhb/58477.htm
Ⅱ 小學安全工作的報告
為了迎接x會的到來,創造安定和諧的社會氛圍,我校根據2010年4月25日召開的龍灣區中小學校安全工作例會布置的檢查內容,迅速對學校的安全工作作了進一步的部署,並對校舍、食品、消防、防疫病等方面的安全進行了檢查,自查情況如下:
一、為了加強學校的安全工作,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在我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我們又召集有關人員進一步明確了領導責任。進一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要求各責任人盡職盡責,並依照會議精神重溫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二、加強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的安全檢查和管理。
我校沒有設立食堂和小賣部,但發現有部分學生喜歡在校外買一些沒有衛生安全保障的零食吃。針對這種情況,我校規定學生不許帶零食進校,並對學生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我校也無統一供應的飲用水,學生平時飲用的水全部由學生從家裡自帶。這也有效地杜絕了因食品和飲用水衛生情況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春季傳染病的疾控。我校利用上學期教育局配備的醫療設施,配置了醫務室,並建立了公共衛生的應急預案。這學期我校針對傳染病的發生情況,建立了晨檢制度,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疫情,及時上報局學生科和鎮衛生院,並配合衛生院檢查學生的預防接種情況。有了這種種措施,我校學生的腮腺炎和麻疹發病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四、對校舍進行了安全檢查。學校安全領導小組重點檢查了學生各活動場所、校舍的設施、設備及所有的器材和用具、電線、電器,進行了從屋面到地面的徹底的排摸檢查,學校不存在危房,活動器具、樓道等符合安全要求沒有發現安全隱患。
但教學樓二樓的欄桿出現裂縫,已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嚴禁學生集體靠在欄桿上玩耍。
五、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我校周邊沒有從事有毒、有害和污染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門前200米半徑內無檯球、電子游戲機營業室等。
六、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我校禁止學生騎自行車,學生全部步行上學。學校能經常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組織學生觀看交通安全教育片,組織學生舉行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每天早上學校大門口有扶助員和值周老師執勤,確保學生上學、放學時的交通安全。
但學校旁邊南洋大道尚在施工,往河濱村方向尚有一段路路況極差,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我校已向南洋大道施工部反映,共同做好安全措施。
七、我校經常利用班會時間和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各項安全教育,讓學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並在每天放學前對學生做好一分鍾安全教育,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八、認真做好日常檢查記錄,完善了安全管理台帳。
綜上所述,我校在安全管理中,嚴格執行上級的有關要求和精神,發動全體師生,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扎實工作,無重大事故發生,確保了我校各方面的安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Ⅲ 小學安全教育活動總結
強化安全職責 構建和諧校園
————實驗小學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總結
為了努力營造全校師生和諧平安的工作、學習環境,我校在市教體局正確領導下,在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中,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通過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通過齊抓共管,營造全校教職員工關心和支持學校安全工作的局面,從而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一、建立組織 明確責任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通力合作,分工明確。學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長楊耀庭同志為組長,分管安全的副校長周新安同志、分管德育的副校長郭寶勇同志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了校長負總責,分管副校長主抓,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為直接為責任人,學校德育處、教導處、後勤處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
學校與班主任簽訂安全責任書、師德承諾書、防邪教責任書等,明確各自的職責。學校與學生家長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二、制度保障 措施到位
不斷完善學校安全保衛工作規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門衛值班、巡邏值班、防火防災、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嚴禁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性工作,嚴禁教師個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帶學生外出。對涉及學校安全保衛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學校並從人力、財力、制度上進行落實,採取「人防、物防、技防」並重的方針,確保安全工作的實施。到目前為止,在校園硬體建設方面,我校投資1.2萬元加高了樓梯扶手和走廊欄桿,有原來的0.9米升高為現在的1.2米;投資8000餘元為老教學樓增添了安全防護窗;投資1000多元安裝了紅外線防盜系統;又對我校所有樓房的避雷設施進一步加強完善,並通過了安監局防雷設施檢測。學校成立了校園治安室,加強了校門口的治安力量,嚴禁校外車輛未經同意私自進校。加強學生出入管理,實行學生到校零報告制度,對遲到學生實行登記。學生臨時確需外出,首先由班主任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而後持班主任簽發的「學生臨時外出單」,否則學生不得外出。
為了確保學生的交通安全,我校在市交警警力不足的情況下,我校加大了護送學生放學路隊的力度,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值日老師每天上下午放學都要組織路隊,站在大路兩邊嚴把過往的車輛,保證學生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回家。現在,我校學生的放學路隊統一整隊,秩序井然,教師護送路隊認真負責,學校領導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可以說放學路隊已成為我校的一大亮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為了加強安全,每天晚上及節假日我校都安排了老師值班巡邏,做好防盜、防火等工作。
三、加強教育 注重實效
我校規定每學期第一個月為安全教育月,每月第一周為安全教育周,每周一為安全教育日。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課、班會、隊會、晨會、板報等多種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還利用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及舉行主題班會、講座、安全徵文與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我校聘請建設路派出所王學超副所長為法制副校長。每學期我校都要組織2次法制報告會。在報告會上,王副校長結合實際,詳細生動地列舉了周邊活生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誘因,對社會的危害,以及預防犯罪的方法。通過法制報告會,進一步加強了學校的管理,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讓學生感到「法」與我們密切相關,「法」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促使同學們爭作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2006年我校被省教育廳確立為心裡健康教育試驗基地,我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大了學生心裡健康教育的力度,把學生的心裡健康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經常利用班隊會等形式對師生進行培訓、教育。2006年9月,學校健全了心理健康咨詢室,由郭春生老師擔任兼職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心裡健康教育講座。同學們認真聽取了楊老師的輔導,並以班級為單位在會後充分發言,交流心得,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自學校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以來,同學們排除了心裡負擔,都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之中。
我校根據實際情況還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預案要求,我校與消防隊聯系進行了突發火災事故演練,全校學生在校領導和老師的引導下,用毛巾捂住口、鼻,彎著腰、低著頭從不同的樓道有秩序地逃離「火災」現場,並迅速跑到空曠的操場集中。全校學生在2分20秒的時間內全部安全逃離現場。通過火災逃生演練,提高全體學生的消防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在火災中的逃生技巧。
四、加強檢查 及時整改
俗話說,防重於治。我校經常開展常規檢查,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關鍵是要防範於未然。每學期開學以後,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我校實行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月對學校每個角落進行地毯式的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特別是教室的門窗、學校圍牆、電路的布置、學校重點部位(電腦室,實驗室,運動場,多媒體教室、體育器材)等定期檢查,對較舊的電氣設備、電線、滅火設施等進行更換,杜絕隱患。
五、齊抓共管 群防群治
為貫徹教育部等十部委制定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提高對學校安全工作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的認識。我校與公安、交警、工商、城建、司法、辦事處等有關單位積極行動,開展了「學校周邊環境整治行動」。取締校園周邊200米內網吧;取締佔道經營的游動攤點;解決學校與周邊居民民事糾紛。交警隊加強了學校周邊安全警示標志建設,在學校大門口的建設路劃人行斑馬線,學校門口兩側設置安全警示牌。通過整治,有力地提升了師生的安全防護意識,為師生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段時間來,在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中,我校能取得一些成績,一方面是在於校內各職能部門配合和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另一方面與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探索和拓寬創建「平安校園」的新路子,使創安工作更上一層樓。
2007年6月22日
Ⅳ 小學生安全教育總結
小學生安全教育總結
一、 指導思想:
安全是人們生存的基本保證,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人類的希望。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的好壞,關繫到小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重要。為保證學生能平安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校結合上級的有關精神,以「三個現代」為依據,以安全育人為宗旨,重視對小學生的保護,認真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和防範工作。
二、 具體做法:
1、領導重視。明確安全教育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利用周一的例會,對教師進一步加強理論認識,落實有關成員和各項工作和措施,使到有人抓、有人管。
2、整頓校內及周邊存在的隱患。組織校安全領導小組,進一步檢查校內存在的隱患問題,並按上級的要求,配備好ABC乾粉滅火器,清除學校存在的隱患,如課室、電腦室的電纜存在的隱患,及時得到解決,導絕意外的發生。
4、利用晨會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通過典型事例來教育學生,使學生明確安全是人生生存的基本保證。並不允許學生參加有危險性的游戲活動,也不允許到護城河邊及鐵路兩邊玩耍,並組成了監督小隊,以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5、組織各班利用班會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使各班形成良好的共識,並利用這個主題來促班風工作建設,表揚先進,及時總結。
6、發揮班級牆報作用。我班特設一期安全教育牆報,主要從學校安全、家庭安全、戶外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闡述了遇到危險、遇到突發事件,應如何處理,如何採取應急防範措施,通過這個窗口式的作用,使到我班學生較好地掌握安全知識,確保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通過各種形式活動,進一步增強我班全體學生的感性認識,也使到安全工作逐步完善,讓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我會將此工作長抓不懈,確保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個是老師版的學生安全教育總結~如果有其他要求 歡迎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Ⅳ 小學安全教育總結
我也是網上找的:
小學生安全教育總結
通過這次安全教育,我了解到學生在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活動安全、食品安全、社會安全以及自然災害防範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這些安全問題的防範、處理方法;另外,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包括愛家鄉)、守法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注重法律啟蒙教育,培養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而且本書力求進一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力求吸收國家法制建設的最新成果和先進理念,以通俗、生動、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如三字經、兒歌、故事等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形式,讓孩子們易懂樂看。
學生人身安全是關系穩定社會、穩定家庭,發展中小學基礎教育的一件大事。學生的安全問題,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極大重視。國家教育部就此多次召開專門會議、下達文件,指導安全教育的實施。那麼,在教育崗位上的我,如何先做好對身邊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呢?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對此作了以下關於安全教育的總結:
一、校內的安全教育
1.在學校里不能進入綠化帶,不能攀爬樹木、欄桿、圍牆;上下樓梯、走廊通道不能追逐打鬧及奔跑;雷雨天不要觸摸防雷引線;經常注意檢查班裡的門窗是否完好,經常注意檢查班裡的牆體是否有裂縫、傾斜的現象。
2.在校期間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紀律,服從學校老師的教育和門衛的管理;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鬧,有同學摔倒要立即停止腳步,不驚慌、不尖叫;不要從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同學人身安全的活動,特別是上體育課和課間活動,不能做危險游戲,不得擅自離開校園,嚴格執行點名制度,有事確需外出必須徵得老師的同意後方可離校。
3.不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學校;不觸摸教室里走廊上的電線、網線、電話線、開關、用電器;不砸不敲走廊上的消防器材。
4.在體育器械場活動時要有老師的指導,不能獨自在場內做危險運動。
5.明確學生緊急撤離教室的要求。
二、校外的安全教育
1.上放學路上不要把路邊的公共設施、人文景觀當玩具玩或當馬騎;不要靠近建築工地,更不要在工地下行走;注意預防周邊樹木的倒下;等候汽車時不要追著汽車跑。
2.放學回家時,要排隊離開學校,過馬路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上學放學直接到校或回家,不要在馬路上遊玩嬉戲,不到工地玩耍,不在路邊攤點滯留玩耍、不攀爬路上建築物、圍牆等,以免摔傷。不要在學校門口或者賓館門口等路面平滑的地方做溜冰動作;不要在專業溜冰場所以外的地方溜冰或穿溜冰鞋到學校;下雨天,不能到有積水的地方、水流湍急的道路河道去玩耍嬉戲。
3.學校嚴禁同學們私自或結伴去溪、潭、池塘、蓄水池戲水。
4.不滿12周歲的學生不能騎車上學。
5.注意個人防範安全,教育學生遇到恐嚇和搶劫事件要鎮定自救,不貪小便宜,不要隨便接觸陌生人,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不吃不拿陌生人的物品。
三、其他要求
1.教育學生自覺閱讀關於交通安全、食品衛生、預防流行性傳染病、用電用火安全等方面的書籍,加強防範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關心愛護學生,做好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2.加強游泳安全教育,嚴格做到「五個不」、「八個避免」的游泳紀律。
3.拒絕乘坐報廢車、無證車輛、超載車輛以及貨運車、機動三輪車、農用車等非客運車輛。
四、愛家鄉、愛祖國、保護地球。
五、認真學習各項知識,特別是各項法規法律知識。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視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自己的心田,更要讓它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安寧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