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怎麼導入有趣的課程
Ⅰ 美術課,怎麼設計一個有意思的導入
可以用3D的形式教他們,我現在初三,登時這很能讓我入迷。
Ⅱ 美術課幾種常用的導入方法
1、銜接導入法
這是一種較常用的導入方法,它主要是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准新舊知識的聯結點,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過渡,自然引出新知識,也可以說是一種溫故而知新的導入方法。
這種方法能使學生順理成章地學習新知識,使新舊知識連貫。這樣的導課讓學生在親切自然氣氛中理解了二方連續紋樣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學習打開了思路。
2、觀察導入法
視覺能營造身臨其境的環境,豐富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想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動的門戶是觀察。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過視覺、聽覺得到的,沒有良好的觀察,智力是不會提高的,美術課更需要學生觀察。
如小學美術課本《精彩的足球賽》一課的導入可以這樣來設計:先讓學生看一段世界盃足球賽的錄像或有關的資料圖片。並認真觀察運動員的表情和動作,重新體驗一下賽場上的氣氛。這種導入,把同學們注意力一下就吸引到錄像中去,喚起他們對生活的回憶,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象形導入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上課時一定要找他們感興趣的、變化快的、形象鮮明的物體。學生對這些感興趣,觀察的積極性就高。比如讓低年級的學生畫人的臉型,就比較難。如果先讓學生畫各種形狀的水果,然後再讓學生觀察誰的臉像什麼水果,這樣學生會更感興趣。
(2)小學美術怎麼導入有趣的課程擴展閱讀:
以上所提到的幾種導入方法,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來交替使用。這一切都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定。同樣一堂課,各人著眼點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導入方法也就會不同。
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就是好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在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中勤於思考,多加鑽研美術課堂導入方法,多學習和借鑒其它學科的好的導入法,一定會發現更多更精彩的導入方法。
總之,美術課的導入方法是在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找准了切入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運用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再輔以教師的藝術美感,有了良好的開端一定會取得美術課堂教學的成功。
Ⅲ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趣味性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1]相毅敏.新課程教學設計美術義務教育段[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2]謝正斌著.你會教孩子嗎.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7. [3]陳忠進.美術培訓的教學方法之我見[J].引進與咨詢,2005,4.
Ⅳ 如何讓美術課堂更趣味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
Ⅳ 如何體現美術課導入方式的最優化
摘 要:在現今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進一步優化課堂導入方式,靈活運用一些美術課導入方法,切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教師在課堂上始終充當那個有效的引導者,學生的興趣在教師的引領下一點一滴地被吸引。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恰好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匯聚到一點,由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美術課 導入 方法 優化 在各種組織形式的美術集體備課中,老師們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某一課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重點內容如何烘托,難點內容如何突破;還有的老師關注採取哪種教學方式,什麼教學手段,多少教學技巧,如何設計教學語言、板書等細節。然而其中,一節美術課開始階段的課題引入尤其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實踐證明: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富有啟發性的導入語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所以教師上課開始就應當注意通過導入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用簡潔的語言或輔助動作拉開一堂課的序幕,隨之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一堂美術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能否在一開始上課便將學生課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轉移到課堂上,並使其處於積極狀態,是上好這堂課的首要問題。 那麼,?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研究。要設計好一節課的導入,必須認真發掘教材的內涵,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並善於把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一個好的導入要盡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漸進。形式應該靈活多樣,而且具有藝術性。當然,不同的教師上課,課堂導入的方法會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師上課,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所以說,課堂導入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絕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在教學實踐中, 以下幾種課堂導入方式效果較佳。 一、圖片導入法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圖片及范作的展示是最常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導入方法。這種導入方式簡單易行,並且適合於各種學科。巧用圖片范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美術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圖代文,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圖片,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思維,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動機,由此順利引出課題。例如人教版美術第九冊《古樸精美的華表》,教師 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中適合採用圖片展示法。學生通過圖片直觀地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華表」,在被其雄偉壯麗的外觀吸引下跟著教師的介紹逐漸認識到華表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偉大的歷史意義。 二、游戲引入法 新課程注重學生的學,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有意識地與學生做些游戲,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樂在其中,從而學得輕松。曾經聽一位老師上過這么一堂美術課《趣味文字》,在上課前,教師先把數張范做作反貼在教室黑板上給課堂營造了神秘的氛圍。鈴聲響起,教師提議讓學生進行擊鼓傳花的游戲,學生均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戲中去,接著從游戲中產生一位幸運兒將黑板上的范作打開。這樣的導入方式徹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美術課堂中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到了知識。 三、故事導入法 新課程強調學生圍繞課題自主探究,因此教學中採用短小、精緻的歷史故事,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故事導入的魅力在於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又能自然導入新課,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欣賞力。精緻的小故事可以只講個開頭,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想像力都充分地調動起來,然後讓學生自己發揮想像力完善這個故事,用畫代替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不光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還增加了他們的對美術的興趣。原來美術還可以這樣用,這不僅僅是門課程,還是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的生動表達。 四、多媒體導入法 高科技手段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演示力和感染力,它能把平淡的文字表述演化為生動直觀的形象,把抽象的知識演化為動態的發展過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國內有一大批優秀的動畫片,把我們傳統的美術、國畫成功地引入了動畫,把美術課本上死的東西、枯燥的東西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其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五、舊知導入,溫故知新 古語說:「溫故而知新 」。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於知識間的銜接。提問復習和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採用復習上一課的內容作為導入新課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便於將新舊知識邏輯地聯系起來,便於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創設恰當情境,恰當引導,再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推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舊的認知結構上去發現新知識,從而建立新知識,讓學生體驗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可以從學生的作業中尋找那些對的、錯的東西,恰當的引申出來,與新知識巧妙地聯系起來,讓學生知道新知識是如何從老知識上發展起來的,而那些錯的為什麼又是錯的,這樣循序漸進,學生也容易接受,而且還把以前學的和現在教的有機的結合起來,站在更高的一個層次看問題。 六、 聯系生活,導入新知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人們對生活中的事和物的一種表達。所以任何美術的元素都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它的蛛絲馬跡的。結合生活來進行美術教學也是一種直觀的、容易接受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的課間活動用攝像機錄下來,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使學生置身於其中,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觀察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場景。這樣的導入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記憶能力,又為上好創作課做好了素材的收集和准備工作。 七、 背景知識導入法 對於一些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可採用以介紹作者、討論作品背景為切入口;而對於一些普通題材的作品,則可採用介紹一些學生熟悉的事例為切入點,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環境中去。例如一隻茶杯放在桌子上,由於光線的明暗或著光線射入角度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明暗變化;一條幽長的小巷,隨著巷子的延長,兩邊的房屋越來越窄,而在平面的白紙上又是如何表達這些立體的變化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深入地思考,這樣比教師直接灌輸新知來得更佳。 八、 設懸念導入 巧設懸念,使學生產生思想波瀾,引誘揭開「謎」底的強烈願望。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實以上有的方法中已經用到這個方法了。小學生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只要抓住這一點適當地在導入過程中適當巧妙地賣個關子,將學生的胃口吊足,就可以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九、 時事導入 現行教材貼近生活和現實,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現實的結合點。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個個生動活潑,栩栩如生;還有象徵吉祥如意的中國結;這些傳統事物都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民族的文化和藝術,如果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製做一些簡單的藝術品,如剪紙等民間藝術品,贈送給他們的父母或長輩,一旦受到他們的鼓勵,就能更大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了。同時也使家長配合到我們的美術教育中來,何樂而不為? 以上九種就是我們常用的「導入」方法,他們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可以視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配合著用,效果會更好。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導入語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幼兒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幼兒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光有方法就足夠了嗎?教師主要是通過說和寫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所以我們在具體實踐中還要注意細節或是技巧的把握,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來談談一些注意點: 首先我們要創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和我平等、愉快的交流,師生積極互動。老師和學生要淡化教與學的關系,突出引導和領悟的關系,我們更像是無話不談的貼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 其次要製造一些矛盾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例如學生的父母是那麼的愛你們,那你們可不可以在一些重大節日做些貼心的小禮物送給父母呢?如果可以,那為什麼不做一個好一點的、漂亮一點的呢?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想學好美術,到時做個漂亮的禮物送給父母,父母高興了會表揚孩子,孩子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了。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而且把學校和家長緊密地聯系了起來。 最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以上方法中的動畫啊、故事啊、圖片啊、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只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運用到的一些工具而已,包裝再美麗始終只是包裝罷了,不能主次不分,要始終明確當堂課的教學任務,做到讓學生開心地學,積極地學,發自內心地學。 總之,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教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美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應該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地動起來。
Ⅵ 如何打造生動有趣的少兒美術課程
因為兒童抄在不同年齡段的襲身心發展特徵存在差異,針對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形式的課程設置。東方娃娃就是一家根據兒童不同心理發展特徵設置課程的一家專業權威機構。採用多種形式的導入,比如表演形式的導入,視頻形式的導入,繪本故事形式的導入等等。第一時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兒童課堂參與感。
Ⅶ 如何讓小學美術課有趣
如何讓小學美術課有趣
先給大家猜一個謎語:
兩棵樹十個叉,
不長葉子專不開花,屬
又算又寫又能畫,
天天幹活不講話。
是什麼?對了,就是手。這下我對手有了興趣。
今天我們要用手干什麼事呢?原來是在手上畫畫,我們都在想:手上怎麼能畫畫呢?
老師先給我們看了兩個短片,第一個短片是孔雀舞,美麗的舞蹈家跳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第二個短片是千手觀音,這些人都聽不見,但是她們表演的非常好,她們用手來表達自己的語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玩起了手影游戲,我們用手做了狗、蝴蝶。。。。。。老師誇我們真棒,做完了手影游戲,老師教我們擺手形,老師擺了個倒勾,我問老師:你擺的是什麼?老師說:等我上了色,你就知道是什麼了。老師開始上色,她在手指上塗上白色,在大拇指上塗黃色,再用像皮泥做眼睛,這樣白鵝就出來了,為什麼是大嬸而不是白鵝大叔呢?老師在手腕上繫上一條淡紫色的絲巾,這下就可以表現出大嬸了。
我們津津有味地開始做起了自己的作品,不知不覺下課鈴聲響起來了。
這節有趣的美術課不僅給我們帶來快樂,而且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手上還可以做好多事情啊!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Ⅷ 如何讓快樂教育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於1854年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他認為學習如果能滿足學生的精神,並從中感受到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在學習上游刃有餘。他的理論完全符合心理科學,因此,根據他的理論創造的各種課堂快樂教學法,在英國教育界普遍得到師生的歡迎。
快樂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思考;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在快樂中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快樂中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美術課的快樂教學,就是要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樂因素,採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圍繞著美術課的快樂教學,在實踐中作了一些探討和嘗試。
1創造愉悅的氛圍,實現師生和諧
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教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斯提德說過:「微笑無需成本,卻創造出許多價值。微笑使得到他的人們富裕,卻並不使獻出它的人們變窮。」教師微笑著上課,學生感覺如沐春風,對不解的地方能大膽提問,創造性、發散性思維空前發達。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快中感受到鼓勵,激發起愛老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下,學生願意容易接受教師的指令,學生願意發表意見;嚴肅緊張的課堂,讓人擔驚受怕,不但不想動腦思考,而且對什麼也沒有興趣。教師只有讓學生融入到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之中,學生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人翁的態度。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要「以生為本」, 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支持鼓勵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可親可敬的好朋友、好老師。美術教師既要外塑形象,注意個人穿著打扮的端莊得體;又要內練真功,以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和漂亮的范畫作品,以及藝術化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從而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民主和諧、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敢於大膽描繪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打下基礎。
2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體驗師生互動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應該改變過去傳統美術教學機械化,缺少開放性的弊端,讓學生的美術學習從封閉走向開放,把愉快融入美術,融入生活,用愉快的學習來解讀課本。
教師要想創造愉快的美術教學,必須學會用多種美術教學方法。
首先,電化教學是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美術教師將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例如我講過的公開課《迷彩服》,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就是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及色彩的搭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使用電化教學,先讓同學們看看動物身上的花紋都有哪些特點?然後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仔細觀察,說出細節,哪些動物的花紋分別是由點,線,面組成的。這樣,學生們觀察的仔細,觀察後大腦中存的印象深,他們在做創作的時候頭腦中就會有東西發揮,做起來就容易的多。
其次,教師為了創造美術特有的愉悅和輕松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娛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音樂或故事的導入環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游戲互動環節。這樣讓學生在愉快中吸取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優勢作用,如:《生日快樂》、《音樂會》等。
再次,教師可以將表演融入到教學,盡量在課前多收集、製作一些圖片和教具,來豐富學生思維,擴大學生視角,提高學生審美。如:《戲曲臉譜》就需要教師繪制不同性格人物的臉譜或准備臉譜樣式的飾物。又如:在小學美術第七冊中的《有趣的人物動態》一課中,我採用演示教學法表演《晨起》導入新課,這種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的片斷,不僅形象地描繪了緊張而又熟悉的動態,而且給學生帶來了快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的興趣便油然而生。
3鼓勵審美個性化,培養學生獨立審美意識
美學家曾經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感個性,就會有不同的審美觀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從來不事先就對某一審美對象指定一個統一的評價標准,而是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審美觀,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去感受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對象產生共鳴,學生審美的想像力自然會得到自由的發展。如《森林之王》這一課,傳統中人們規定了只有老虎才是森林之王。其實每個動物都有其最獨特的本領,只要它在某一方面最優秀,同時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它就可以稱王。大王可以是大象、可以是獅子、可以是獵豹,只要學生覺得哪個動物最能稱王,那它就是王。我們為什麼不給學生一些自己選擇的權利?為什麼不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事實上,學生只有今天敢質疑、敢批判,明天才能善於創新、勇於超越。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熱情還是寧靜,細膩還是粗獷,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老師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快樂,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在對於學生的評價中,我多用「你的設計與眾不同,有創意,」而少用「你畫的真象呀」等的語言,我們堅信學生與生俱來就有無限向上和向善的潛能,只有教師勤於、善於發覺,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多用「你的想像力真豐富、」「你的設計真有創意」等語言,鼓勵學生,讓學生覺醒,讓學生創作的潛能爆發出來。讓學生放開手腳,去表現自己心靈世界的最淳樸最天真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
多年來,我一直對小學美術的快樂教學進行嘗試,在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方面狠下功夫,尤其是善於激發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課產生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事情。經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不同的學生都能收獲成功的喜悅,都能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使課堂教學始終在融洽而又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Ⅸ 教小學生創意美術課該如何教課程怎麼設置
創意來美術課最重要的,源就是不為孩子提供范畫。要麼你選擇一個比較有發展意義的主題來讓孩子繪畫,比如說海底世界,宇宙航空等等等等這樣的主題。因為這類主題不管繪制什麼樣的元素都是可以的。要麼你就選擇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說花草景觀或者小動物,因為你可以出示實物圖片來讓孩子自己觀察,然後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繪制自己喜歡的圖畫,這就是創意美術課。
Ⅹ 如何進行小學美術創新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