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精品課程匯報演講
『壹』 優秀教師發言稿,優秀教師如何發言
1.優秀教師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能作為教師的代表發言,感到非常榮幸。
首先,請允許我對上述獲獎的教師與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 接著,我帶著五個感謝而來:
第一個,要感謝學校,是這所美麗的學校給我這樣的一個平台,讓我能在這樣的平台上展現自我。
第二個感謝,感謝學校個各位領導,是你們的關心與鼓勵,給我最大的支持,也給我最大的動力,讓我能安心工作,實現夢想。
第三個感謝,感謝很多身邊的同事,是這些同事給我很多很多無私的幫助,從上課到管理班級,給我很多經驗,讓我能夠這么快的成長;我所在的科組是一個優秀的教研組,很多老師在教學上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教師,非常敬業,敢於創新,又很熱心幫助指導青年教師,這非常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四個感謝,是要感謝我的學生,感謝你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感謝對你們老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在這一過程中,你們成長成熟了,與此同時,也從另外的一個側面幫助了我的成長。。我今天的成績,有你們的功勞,感謝你們,希望你們與我們老師一起,共同努力,開拓進取,為我們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第五個感謝,就是要感謝我的老師,是老師的辛勤教育,才有了我的今天。
生命之旅如爬山,成長要過十八盤。成績已入歷史博物館,如今我們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下面我對同學們再說幾句話。
1.領先同學,心態歸零。成績屬於歷史,今天屬於自己。人生之旅如登山,無限風光在險峰,體力好,走在前面,體力差,落在後面,在前面的稍稍鬆懈就可能被後來者居上。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要時刻仰望星空,志存高遠,居安思危,心態歸零,奮力跋涉,個別階段的領先不是目的,更不是這場登山之旅的終點,要攀登高山之巔,領略無限風光。
2.後進同學,關上後門。是的,人生就是要關閉後門,向前邁進。同學們,尤其是後面跟進的同學們,過去你獲得了什麼或者失去了什麼,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拋棄過去,重新開始,現在向前!今天累了,你就好好地躺下來休息,把所有的煩惱和傷痛,都用力關在門後。明早一起來,你依舊可以看到嶄新的太陽。太陽如青春,每天都是新的!我們也可以在風雨中徘徊,但不要停留過久,一旦思想溝通,目標確定,辦法找到,哪怕是再大的風、再密的雨,也不要留戀身邊繁華的風景、短暫的誘惑。要蹬直你的雙腿,擦亮你的雙眼,盯著遠方的目標,但問耕耘,勇往直前,幸福和快樂才會永久地圍繞在身邊。
3.享受過程,精微至大。同學們,要取得勝利,就要瞄準自己,培養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把應該做的事盡量做得精細卓越,讓自己滿意,享受過程,精微盡,致廣大。在課堂上用你渴求知識的雙眸替換你疲憊的身影;自習課上用投入每道習題的思考替換你左顧右盼說閑話的行為。嚴格自律,環節扎實,不懈攀登,讓自己不後悔!
我們x中的老師可以說很苦,因為為了愛,甘將心血化時雨,潤出桃花一片紅。因為老師的夢想和榮譽都與你們連在了一起,你們是幸福的,老師就是快樂的;你們是進步的,老師就是欣慰的;你們是成功的,老師才是優秀的。我相信,正中師生,眾志成城,和諧奮斗,一定會共同築就美好的明天!
最後用兩句話結束發言:同學們,有作為才會有地位!只要你相信奇跡並為奇跡付出奇跡般的努力,奇跡一定會在你身上奇跡般的產生!堅持到不能堅持的時候,再堅持一步就是勝利!
2.優秀教師演講稿二
金秋歲月,秋高氣爽。在第我們中復中學地處紅軍長征第一村,在這紅色的熱土上工作倍感榮幸和光榮。同時我們也深知南山鎮有兩所中學,加上長汀教育的特殊性,我校每年招生數在減少。學生數的多少,將決定一個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有「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的責任感。因此,我覺得在新的歷史時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危機感。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為學校分憂,也就是為學校的生存著想。在自己的崗位上,忠於職守,兢兢業業。
2、要有責任感。我們要深切認識到未來社會的發展,未來民族的進步,都需要教育這塊最堅實的「奠基石」。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為人民貢獻我們的聰明才智。為人師表,無尚光榮。振興半溪峒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我們教師。
3、要有質量意識。農民希望風調雨順,大豐收,有個好年成。工人希望產品質量好,效率高。我們教師盼望的是學生成人成才。因此我們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要落實好教學常規,更要向45分鍾要質量。
讓我們一起做到:認真備課,仔細編寫教案,設法上好課,及時檢測、批改作業。靜心坐班,勤於輔導。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黑發積霜強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今天我以能為中復中學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感到莫大的榮幸。相信,明天的中復中學一定會以我驕人的成績為榮。
『貳』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講解演講與口才的是誰
一體機同一家
『叄』 小學語文教研組長的發言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教導處「小學語文「校本教研」研討會發言稿
「小學語文「校本教研」研討會發言稿
各位尊敬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實驗小學參加我校語文「校本教研」的研討活動,同時更感謝您能抽出時間來對我校的教研活動給予熱情的關注和指導。今天參加活動的有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來賓。感謝市小語會給了我校一次向諸位專家、老師學習請教的機會。今天的活動安排已在各位老師進門的時候發放給大家了。我們的活動准時開始。現在請授課老師和孩子們做准備。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
在匯報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先來介紹一下我校的校園網站,匯報時,您可以邊聽邊查閱我校的教研信息。
2002年,隨著新教學樓的竣工,我校的軟硬體各個方面都逐步到位了。目前,我校學生用機、教室教學用機、教師辦公用機共323台,並達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園網站已開辦近3年之久,為校領導的行政命令發布、上下級思想交流、教師辦公提供了一個穩定、高效的平台。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園網站的首頁。通過導航欄,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網站的構成:有學校概況、學校管理、教師天地、學生園地、黨團生活、大隊部、政策咨詢、留言簿和資源庫。同時,校園網站還為我校教師提供FTP,E——mail,VOD視頻點播等服務。
今天,我們是將實驗小學近幾年在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點思考、探索和一些嘗試以及困惑坦誠地置於各位老師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這里,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今天我們所展示的課改實驗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實很多學校都已在實施和研究,也總結了不少有益的經驗。我們在這里不揣淺陋,就是想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校的語文老師搭建一個對話、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經驗的專家老師的指點幫助下,以這次活動進一步地促進我校語文教師將研究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促進老師們的專業水平的提高,並促進我校向學習型、科研型、實踐型、總結型的教研組織再邁進一步。
自2001年秋季課程改革開始在國家級實驗區啟動至今,已歷經了四個年頭。我校也同新課程一起走上了一條探索之路,老師們在這條充滿艱辛,更充滿希望的探索之路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來了收獲的喜悅。在我校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們試圖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拓寬教學內容,豐富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力求體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由於新課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課堂問題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師孤軍奮戰的教學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勢下的新課堂。在我們倡導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的同時,我校也在不斷修正學校的教研方式,同許多學校一樣,我們將我校的教研視角定位在群研上。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一個操作層面。2003年6月,我校進行了首次校本培訓,當時,張平主任、李晨紅老師等專家做了切合教學實際又具指導意義的理念的引領,令我校的老師受益匪淺。
其實,實驗小學的群研工作歷時已久了。這些年來,我校的語文教研在校領導的關注和天山區教研室、烏市教研中心、自治區教科所以及教育學院人文學院、自治區繼續教育處等各級領導的專業指導下,本著扎扎實實搞教學的精神,特別重視加強教研組內的群體學習和教學研究課的交流。這幾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體指導下,學校一直堅持教研組隔周學習的制度(本學期改為一周一次的教研組群體學習)。在教導處的指導監督下,各組老師以「推薦與自選相結合,個體研讀與群體研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理論學習,這樣是著眼於培養每位教師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師。同時,我校注重在教學理論引領下的教學研究課的實施,特別是自課程改革以來,我校有幸承擔了自治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課題。在教研專題探索的驅動下,我校緊抓各教研組的組內研究課的課堂實踐工作。為了讓教師盡快地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實驗最初的兩年裡,我校各教研組每位老師每學期上組內研究課達2——3節(每次上課前上報學校,通知各科老師聽課)。同時,教導處非常重視教師課後自我反思能力的訓練,寫教學反思是我校的教研製度。其間,我校每學期堅持開展不同形式的校級教研活動(如校本培訓,教師間的教學比武,家長開放日活動、青藍工程等),充分發掘校內有潛力的教師,並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在理論引領下的較為夯實的課堂實踐,使得我校教師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全員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這樣的積淀下,我校語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立足基層教研組,實抓群研工作,教研組工作求真、求實、求活,充分發揮學校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的作用,群策群力,博採眾長,積極推行「集體備課、嘗試走班、集體評課」 的群研製度,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下面,我就將我校的「集體備課、嘗試走班和集體評課」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師做一個匯報,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議。
一、 集體備課:
1、 提出:其一,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其二,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 「抄教案」。因此,我校於兩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體備課方案。
2、 實施:
(1) 原則: 「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後反思」(田校長提出)
(2) 措施: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語文書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每個班的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集體備課上網,個人備課、教學反思教導處會隨時抽查並總結)
3、 收獲: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群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4、 思考:在我校推行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我校語文教研在思考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對於富有研究精神與教學經驗的老師 ,我們還在思考向「0教案」過渡的嘗試。
二、 嘗試走班:
1、 提出:其一,教師的需要。我校的語文教學基本是以一貫之——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盡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應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二,學生的需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里,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我校就力圖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兩年前,我校田征校長提出試行教師走班制。
2、 實施:其一,以課改龍頭年級為試點,由「自主、合作、探究」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其二、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各語文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本學期建議每位語文老師設計一節精品課,在本年級走班,年級組老師聽課評議。)
3、 收獲:其一,學生的收獲。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節課的訓練側重點也不同,每一節走班課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精心設計的,可以說一次走班課就是一次公開課。與不同的老師合作上一次走班課,從學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對不同老師的適應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同時體會到不同老師上課所帶來的新鮮感,滿足了孩子求新求變的願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二,授課教師的收獲。不同的班,不同的特點,對老師的組織教學、教學機制是一次極好的訓練和考驗,提升了老師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作為走班的施教者,體會到了不同班級的學生思維、學習習慣、語文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有助於發現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完成教學後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聽課老師的收獲。作為同年級的聽課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能發現自己在本班語文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與欠缺。通過走班課,聽課教師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班,而是一個年級、一個整體,從學生、教師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橫向比較,發現的不再是個別的、特殊的現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現象。從而,對年級組的教研水平、團隊共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 思考:目前我校的走班制是立足於教研組的。但針對學校要達到優質資源的共享與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僅僅立足於本教研組的走班嘗試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在思考:其一,年級大課走班嘗試;其二,跨年級走班;其三,跨學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實施,就是為了促使老師從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經驗,並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
三、 集體評課:
1、 提出: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規工作,集體評課也是許多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我校語文學科在推行集體評課的教研定位上,是與校本培訓接軌的。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案例引領式的培訓。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2、 實施:其一、組織活動。我校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教學競賽—— 十幾年來,基本上是每年一次;家長開放日——讓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站到了家長的面前,請家長評價,與家長互動;青藍工程匯報課——一年來,田校長全方位而長遠的思考,精心的部署及教導處、師傅們扎實有效的指導、徒弟們虛心的學習;校級推優課——「眾人搭台,一人唱戲,大家受益」),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其二、形式多樣。我校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或學段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及「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具有指導意義的研討氛圍;其三,明確分工。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對於每位參與的老師均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學習層的教師做課堂實錄的記錄,由資深教師整理、宣講評課稿或案例分析,由專家教師提煉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惑,參與的所有老師 討論交流。
3、 收獲:其一,評出了方向。以教學為媒介、課例為載體的集體評課聚合了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其二,評出了進步。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評出了團結。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4、 思考:目前我校的集體評課還停留在「示範教學——對話反思」的被動式階段。為了促進我校語文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在思考既保持側重討論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導老師們開辟包含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課前,先提煉教師真實的教學困惑或問題,帶著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課中,以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課後,選取多方對話、自我反思的話題,力爭引入視頻案例的技術,從而引發教師思維碰撞,提升案例討論的理論水平和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
今天,我將實驗小學語文老師們近幾年在教學研究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思考做了簡要介紹。之前,寧老師和李校長對我校開展這個研討會給予了熱情的指導。寧老師反復強調要辦得有特色,讓參與的老師們不虛此行。對於特色的定位,我想,我校這些年就是突出了「研」和「實」。在我校校領導所一貫要求的以研究為先導的扎扎實實的教學實踐中,我校的老師們用篤學實踐來構建一個和諧的學習型、科研型組織,求得專業發展,從而最終實現教育的終極目的:「為了每一名學生的發展!」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教導處
2005年4月22日
『肆』 急需一篇小學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體會匯報
英語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心得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功的關鍵,是需要一支優良的教師隊伍。搞好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2012年秋季,我縣很榮幸地率先成為全市的省級課改實驗區,我校作為實驗區先進學校之一,在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等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凝心聚力,扎扎實實做好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確保師資培訓工作與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使教師與新課程同行,煥發出新的生命。
一、平等交流、討論、對話、合作,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以教師為本體,則是我校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在培訓中,主要採用平等參與的方式,讓教師自己對新課程的理念和做法進行探究。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高。
師資培訓的形式力求多種多樣,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促使教師全身心參與培訓工作。1、專題講座。我校在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幹培訓、縣課改通識培訓、縣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同時,扎實開展好校本培訓,請專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經過培訓的輔導員主講,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和各學科課程標准。培訓者將學習內容製成幻燈片,圖文並茂,提綱挈領,突出重點,使教師能很好地領悟其精髓,深入了解各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以及對教學的實施建議等,從而指導教學實踐。2、觀看錄像。放映能引起爭議的錄像片斷,錄像中教師的行為反映出教師有嘗試新課程理念的願望,但不夠完善。觀看後組織教師分組討論,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及其對學生的影響進行反思,明確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3、教學觀摩。強化「三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管理,積極開展「假如我來上這一課」討論,同時,選派骨幹教師外出聽課,並以上課、寫體會等方式匯報學習所得,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4、案例分析。精心搜集一些教學案例,定期組織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並作點評,幫助教師從感性的經驗中生成理性的認識。5、經驗分享。根據課改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在一年級課堂中讓學生主動探究」「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做好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師在課改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難,定期組織教師沙龍,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暢談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積累的經驗,把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和大家分享。6、教學反思。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促進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對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教師從教學中學會什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學反思作為培訓的一種形式,要求每位教師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法設計、提問和練習設計等方面進行回顧與反思,寫成心得,並定期在教研組中交流。不少教師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方案在省、市、縣級的雜志或評比中發表或獲獎。
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參與是推行新課程的前提,因為他們最終決定著課程實施的走向。經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我校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不再是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一批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將4的加法寓於孫悟空分桃的活動,使識字與生活、游戲緊密聯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在今年的縣級優秀課的評比中,獲得了語文、數學、藝術學科的第1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扎扎實實進行師資培訓是分不開的。
二、邊培訓、邊實驗、邊開發、邊研究,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由於我校採用的是平等參與的培訓方式,因此,培訓者與參與者的角色發生很大變化。培訓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標准答案的發布者或核實者,也不再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二傳手」,培訓者成了參與者的「協助者」、「協作者」。「受訓者」也發生了角色上的變化,他們成了「參與者」,是培訓者的「合作夥伴」,是培訓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造者,因而,他們也就成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給一定壓力,予一方舞台,教師就能將積累的能量釋放出來。我校舉辦了「走進新課程」系列競賽,在演講、備課、上課等競賽中,教師互相探討,團結合作,在活動中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對省市專家上課改匯報課、對縣上課改示範課都獲得好評,在縣課改學科優秀課評比中奪魁,課改實驗骨幹教師向城區教師匯報培訓學習所得,這些都是充分調動了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使其也成為師資培訓資源之一。
由於教育經費緊缺,我校的辦學條件並不夠好,但在師資培訓方面卻在逐年加大投入。受場地限制,我校圖書室不大,但圖書數量多、內容新、品種齊全,為教師獲取有關新課程的信息創造了條件。我校教師人均每月借閱圖書三冊,每月業務摘記、心得兩千字。此外,我校還加強了網路建設,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教師上網了解外地課改信息、課改動態,積極撰寫課改論文。我校還擬將建立自己的網站,各教師自製網頁,交流實驗體會,展示實驗成果。
三、加強對培訓的科學研究工作,形成良好運行機制。
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本體開展培訓,這種校本培訓模式有如下特點:1、培訓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邊學習、邊反思、邊提高。2、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培訓與教研融為一體,在培訓活動中進行教研,在教研活動中培訓學習。3、個體學習與團隊研討相結合,既有個體的自學自練,又有集體活動。只有通過教師自覺地、主動地、自主學習與研究,並積極參加集體培訓活動,在集體培訓活動中交流、研討,在集體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參與」,使培訓活動落到實處,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4、培訓時間安排和培訓形式靈活方便,可以安排大塊時間培訓,也可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學習、交流;既可集中培訓學習,又可分散學習、交流和研討。在培訓中,我校採用了平等參與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教師親自體驗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從而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使用此類方法。如我校一青年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最後一個音節時,讓願意領讀的同學上台讀,學生「嘩」地一下子全上去了,看著空空的座位,老師索性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說:「老師來做學生,你們做老師領我讀……」,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師資培訓中,我們還盡可能使用一些具體的學科實例,對有關問題進行更具情境化的闡釋。比如,如何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低年級詩文賞讀》閱讀指導教學片斷,《到小熊家裡去》一課的節奏練習片斷等),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努力使師資培訓工作走上科學化軌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
四、加強對培訓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培訓就會流於形式,師資培訓目標、任務就得不到落實,完善的嚴格的有效的管理是使師資培訓系統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師資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並組織制訂了一系列相應的管理和建設制度,針對新課程制訂了相應的考評辦法和激勵機制,同時領導小組合理分工,加強對師訓工作的檢查、督促和考核。定期聘請省、市、縣教育局領導來校,對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跟蹤指導和專題研究。2012年9月初,縣教育局領導評估我校師資培訓工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提出了加強系統性及學科間融合性的要求,我們在師資培訓工作中努力實踐著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廳專家到我校調研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時,在審閱師資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對教師調查問卷,與教師進行座談後,專家對我校的師資培訓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寶應就使教師的教學理念迅速提升,教學方式迅速轉變,真正出乎我們的意料……」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課改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越高,師資培訓任務就越艱巨。我們將進一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新的培訓形式和培訓手段,形成「實驗、培訓、管理、研究」一體化的良好運行機制,推動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讓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在新課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
『伍』 怎樣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素質教育發言稿
一、加強校本研訓,打造實施素質教育的精品隊伍。
建設高效課堂,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關鍵,因此我們確立了立足校本研訓,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路子。
1、集體教研,全員互學互助共同提高。
在小學教研室牽頭下,我們將全鎮8處學區整合為4個教研區,由教研員分區負責,建立了「教研員掛牌活動制」,豐富了「教研室—教研區—教研組」三級教研製度,提出了「整合資源、校際聯動、優勢互補」的教研策略。通過開展集體備課、觀摩研討課和教學常規、教學特色展示等活動,有效解決了教研組規模小,教研活動流於形式,聽課活動走過場,缺乏思考和質疑,構不成教師群體的合作學習等問題。真正達到了促進區內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最大限度地實現優秀教育資源共享,教師同步發展的目的。
2、搭建平台,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青年教師在我鎮小學教師隊伍中佔有很大比例,他們是我們小學教育的中堅力量。為此,各學校積極支持他們外出參加各類教學研討活動,接受新課程理念,開闊教育視野。外出學習回校後,上學習匯報課,撰寫學習心得,促進內化,提高業務。鎮教研室每兩年評選一批鎮級骨幹教師,不定期舉行優質課、優秀案例評選、課改論壇等活動。中心小學每周四開展的「課堂教學周展評暨開放日」活動;各教研區每學期的「教研區成果展示」;全鎮廣泛開展的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研討課、外出學習匯報課、全員上好每學期「最佳一堂課」等「四課」活動,都為青年教師搭建鍛煉的平台,享受成長的快樂,激勵青年教師競教競學,一批青年骨幹教師嶄露頭角。近幾年,徐延峰被評為首屆滕州名師,張野被評為棗庄市課改標兵,關繼偉等3人被評為滕州市十佳明星教師,張西強、李迎春等20餘名教師被評為滕州市教學能手、課改標兵,彭宗偉等5人獲棗庄市優質課評比一、二等獎,鍾淑芹等30餘節課獲滕州市優質課評比一、二等獎,蔣寶昂等8人次在市教研人員優質課、新課程論壇、教學設計等比賽活動中也取得優異成績。
二、構建高效課堂,堅守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
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說到底是課堂教學,學校研究實施素質教育的各種措施,也只有植根於課堂教學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們緊緊圍繞構建高效課堂這一有效載體,強力推進素質教育。
1、轉變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去年以來,我們以教研區、學區為單位陸續組織教師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省市素質教育工作會議材料等,逐步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全體學生的質量,學生全面發展的質量,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性得到發展的質量。其次,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念,我們先後舉行了「校長、主任談素質教育」、「我與素質教育同行」、「我心目中的好學生」、「課改與我同在」等系列論壇,限時說課、備課,限時制卷,新課標理論考試等活動,提升了教師個人的理論水平,提高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和適應程度,把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論理解逐步內化為具體教學行為。
2、深入課題研究。
我們將課題研究與構建高效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以課題帶動課堂,以課堂推動課改,以課改推進素質教育,讓教科研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的助推器。為真正促使教師把課改理念轉化為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為,我們本著「問題即課題,實踐即研究」的思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降低重心,貼近課堂。每個學期中心教研組選定一個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制訂實驗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做好過程記錄,積累研究資料,並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交流研討,做到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討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教研室主持實驗的省教研室重點立項課題——《小學語文同步拓展閱讀研究》,中心小學的《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等課題,使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引導教師聚焦課堂,在實踐中體驗新的教學理念,探索科學教學規律,
3、廣推教學模式。
為建設高效課堂,我們全面推行市教研室各學科教學策略(模式),實現各學科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智慧突破。本學期,我們先後印發了《張汪鎮小學課堂教學指導意見》、《各學科教學策略(模式)學習材料》、《張汪鎮小學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等文件材料,供全體教師學習、研討、實踐。組織開展了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暨課堂教學建模推模活動,每次活動後該學科教師均寫一份學習心得,設計一份精品教案,加深老師們對該學科教學模式的理解,修正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智慧。同時,我們嚴格執行各級領導推門聽課、課後反饋制度,同伴聽課、課後研討制度,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前研討模式、課堂教學中實踐模式、在課堂教學後反思模式,以教學模式的推廣,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水平。
4、學科團隊引領。
面臨著高效課堂的著力構建,本著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的意識,教研員變檢查者、督促者與指導者為「平等中的首席」。學科教研員在全鎮挑選四、五名骨幹教師組成鎮學科中心教研組,「沉入」備課組、「沉入」教室、「蹲點式」參與學校教研活動、「下水式」投入課堂教學之中。利用中心教研組的團隊智慧,為學科教師提供精品教案、聽課心得、教學案例等學習研討材料。各學科中心教研組,積極開展網路教研,組織教師通過市教研室「滕州教研」、中國教育資源服務平台「新思考網」等學習平台開展網上學習、網上培訓。同時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建立學科博客——學科教研工作站,網上交流、信息互通,提升教研效率、放大教研成果。通過學科中心教研組的建立,有效地引領教師走向專業成熟,推進學科改革縱深發展。
三、拓寬教育渠道,不斷豐富素質教育的育人內涵。
在「高奏主旋律、突出主渠道」的同時,我們還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生活勞動技能等,提升學校辦學品位、豐富素質教育內涵。
1、營造書香校園,積淀人文底蘊。
我們要求各校打造以經典誦讀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各校充分利用晨讀和每周兩節的閱讀課,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通過建立班級圖書角、牆報、板報等形式精心構建班級閱讀活動平台,使學生浸潤在濃濃的經典文化氛圍之中。我們還注重發揮家長的積極主動性,把經典誦讀的時空向家庭延伸,一段時間以來,家長成為我們營造書香校園的支持者和直接參與者。通過多途徑開展,時時刻刻都在積淀著學生的人文底蘊。
2、開展綜合實踐,培養自主能力。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牢牢抓住新課改的亮點——綜合實踐活動,各校因地制宜,立足實際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全面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心小學的「我是班級小主人」、「安全天天伴我行」、「國旗飄飄」,皇殿崗小學的「古薛文化溯源」,夏樓小學的「張汪板鴨'飛'起來」,大宗村小學的「改革開放農家樂」等等專題,已經成為學校活動的經典和品牌,並已凸顯出多種育人效應。
3、搭建展示舞台,張揚學生個性。
省素質教育會議把培養學生的特長放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我們充分利用各種節日舉辦演講、童謠、古詩文經典誦讀、寫字、聲樂、舞蹈、課本劇表演,給學生搭建一個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給每個學生提供自主選擇、主動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中心小學、大宗村小學每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更是喚醒了學生的特長,成就了孩子們的夢想。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今年是強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一年,讓我們沐浴著素質教育的春風,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思路,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繼續加大校本研訓的力度、提高廣大教師投身新課改的能力,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全面提升素質教育質量,辦出讓人民更加滿意的教育!
『陸』 如何積極配合課題主要承擔人搞走班式的探索與實踐的子課題發言稿
一、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是——享受教育。即把子美打造成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讓每一位子美人在這個家園中都能激情詩意地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成就自我,發展子美,享受教育。
二、我對教育的理解
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喚醒。喚醒什麼? 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向真、向善、向美的自覺。喚醒成長的自覺,並使之成為習慣,成為生命自覺。正如葉瀾教授所說:「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
我以為:學校里所有工作都要基於此,課題研究也不例外。
三、我對課題研究的理解
課題研究必須以校為本,以師生發展為本,以研究和解決學校發展及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校為本的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每一位校長實現教育理想的必由之路。
——成就教師,發展子美,必須依靠課題研究。
研究課題:《「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課堂的最大效益。
第一部分:課題研究的背景
大背景:
全國范圍內課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有成功的範例可以借鑒。
課堂改革的九大範式:(略)
小背景:
子美自2006年創辦起,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2010年10月,我發現:這么多年的教學改革成效甚微,除了幾位冒尖的教師外,子美大多數教師的課堂並沒有質的改變,還在原地打轉,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
——這樣的課堂怎麼能帶給師生享受?
——必須得有個科學的流程引領「改變」!
引發爭議:
1、內心:抵制模式,認為:模式=僵化。
現實:子美教師素質良莠不齊,需要 「模式」引領,至少「不跑偏」,「不掉溝」。
——改革不能服從個人喜惡,一切要從發展需要出發
2、復制主義:挑現成的一種模式照著學,「比葫蘆畫瓢」。
拿來主義:選擇性的「拿來」,結合子美的實際進行取捨。
——沒有一所學校的改革是可以復制的,必須結合子美實際,進行合理的取捨與創新,才能適合子美,才能落地生根。
力排眾議,整合百家之長,提出 「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導學自主」,顧名思義:教師導學,學生自主。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從概念上為師生做好角色定位。
——確立研究課題:《「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以課題研究引領子美課堂教學改革,從根本上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引領師生成長。
「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操作流程:
學案自學:學案導學、明確任務、完成自學、生成疑問
小組合作:科學分工、組內交流、合作探究、初步釋疑
班級展示:分組展示、交流成果、點撥糾偏、恰切評價
拓展延伸:啟發誘導、總結收獲、質疑解疑、拓展遷移
達標測評: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當堂測評、查漏補缺
第二部分:課題研究的思路與過程
一、學習研討 統一思想
課題研究的主體是教師,推進的關鍵在教師理念的改變,重點是培訓。培訓並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需要反復進行,不斷跟進。啟動前,全面培訓,反復培訓;過程中,不斷跟進,經常培訓。目的——達成共識,確保正確輿論,形成良好研究氛圍。
二、名師示範 典型引路
從語文、數學、英語入手,名師、骨幹帶頭上研討課、示範課,老師們在名師骨幹帶領下,一起研究、設計導學案,模仿名師、骨幹按照流程上課。
三、梳理問題 確立子課題
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確立研究的小課題。如:《導學案中問題的設置》、《如何分組更有效》、《如何培養小組長》、《如何有效地進行班級展示》、
《教師主導作用如何有效發揮》、《如何在低年級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引領教師帶著問題去研究,帶著思考去實踐,在行動中研究,以研究指導實踐。
四、依託課例 行動研究
通過「同磨一課」、「一課二上三討論」等活動,依託課例,行動研究。教師全員參與,課題研究全面啟動。
五、突出重點 破解難題
1、「導學案」的設計
「導學案」是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包含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流程的學習活動方案,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
設計好「導學案」是上好課的前提。子美出台了「導學案」的管理和使用辦法:集體備課 ,學案統一。明確子美「導學案」編制流程:個人編寫——集體研討——組長審核——領導定稿——審批印刷。全年級使用統一的活頁「導學案」,師生用後及時修訂完善,方便後來的師生借鑒。
2、關於「小組合作」
圍繞「小組合作」衍生出許多小課題:如:如何分組更高效?如何分組才能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與展示中怎樣分配任務?怎樣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如何保持小組合作持續的熱情?怎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承擔不同層次的任務?等等。
形成了許多小策略: 如: 小組建制:2-6年級4-6人小組,1年級2人小組。分組原則:男女生搭配,強弱搭配。課堂評價:小組捆綁式評價,強調人人參與。合作原則:淺顯問題同桌交流,深奧問題大組合作探究。
3、如何培養小組長
「小
組合作」「班級展示」環節均由小組長主持完成,小組長的作用不可或缺,小組長的培養是關鍵。老師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培養小組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教給方
法,明確責任;隨機指導,當堂矯正;保護生成,鼓勵創新;注重互動,主動成長;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實驗初期,「帶上組長走班聽課」成為一種時尚。實驗後
期,「組長輪流當」成為學生及家長的強烈要求。
4、 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在聽課中,我們發現教師確實把話語權還給了學生,課堂出現了教師被學生「帶走」的現象,對於學生的展示缺乏恰當引導或及時的評價,因此,提出此課題。把課堂還給學生不等於喪失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引導、糾偏、規范、追問、拓展」上。
六、回歸實踐 反復驗證
帶
著「研究所得」回歸實踐,以「研究所得」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研究所得」。以教研組為單位繼續「同磨一課」,在「磨課」中反復驗證「研究所得」,不斷
完善課堂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五課」並舉,調動各個層面教師參與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的積極性。即:教師人人上「達標課」、
青年教師上「優質課」、骨幹教師上「示範課」、城鄉互動推出「精品課」、新教師上「匯報課」。
七、歸納總結 優化結論
定期召開「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交流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匯報「子課題」研究成果,做匯報課,邀請省、市教研員現場觀摩指導。
八、文化引領 喚醒自覺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有效推進,在整個實踐與研究的過程中,子美建立健全了助推課題研究的各種規章制度,創生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並且持之以恆,文化引領,不斷喚醒教師的研究自覺。
1、專家指導,引領課題研究。定期邀請省、市教研員到學校指導課堂建設,指導課題研究,幫助教師答疑解惑。
2、反思博文,暢談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建博客,鼓勵教師將實踐與研究過程中的思考及時記錄下來,撰寫反思、發表博文,暢談心得、感受、疑慮、困惑,教師的理念與教育教學行為在交流與碰撞中悄然發生著變化,逐漸形成文化自覺。
3、論壇博客 、助推課題研究。堅
持一月一主題的「子美論壇」活動,主題有:《尋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傳遞正能量,做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的理想課堂》、《「導學自主」課堂教
學模式實踐一得》、《我的理念我的班》……引領教師且行且思,做有思想的行動者;做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做學科領袖,做教育家。
「子美論壇」、「子美博客」成為校本研究的最佳平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喚醒了教師的成長自覺。
4、健全機制 保障課題研究。陸
續出台《子美教師專業化發展考核細則》、《子美星級達標課教師評比細則》、《達標課教師「課堂開放」制度》等,評價指標緊扣課題研究。如:參與課題研究、
導學案設計、精品課、常態課、參與論壇、發表博文等。定期評選「首席達標課教師、三星達標課教師、二星達標課教師、一星達標課教師」;推行教師課堂開放制
度,首席教師的課堂全部開放,三星達標課教師的課堂三分之二開放,二星達標課教師的課堂二分之一開發,一星達標課教師的課堂三分之一開放……
第三部分:課題研究 成效顯著
課題研究成果之一:
形
成了常態化的「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建立並完善了課堂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建立並完善了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准:對課堂的觀察與評價,強調全方
位,多視角觀察課堂,既關注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更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及整節課的效果,以評價為導向,突出研究重點,突破研究難點。
——從根本上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題研究成果之二:
設計編撰出語文、數學1-12冊的全套《導學案》;收集優秀課例200多節;評出優秀博文300多篇;cn刊物發表相關論文3篇;主編《享受教育系列叢書》三卷:《導學案集》、《課例集》、《教師文集》;教師在河南省課堂教學大賽中屢屢獲獎。
課題研究成果之三:
學
生素質整體提升,自主學習,主動成長。學生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協作精神得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自
信心明顯增強;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班班建立班級博客,每年都出《班級作品集》,田一蘭、王苑茜等學生出版個人作品集 。
課題研究成果之四:
促
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喚醒了教師成長的自覺。教師人人建博客,逐步養成了記日誌 、寫反思
、談心得、發博文的習慣——逐漸形成文化自覺。學校雖沒有硬性規定,但外出學習的老師都能自覺地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及時發表在博客中。如:周素娟北京掛職
30天,發表日誌27篇;李全明國培15天,發表日誌11篇;張愛紅國培30天,發表日誌23篇;王利國培15天,發表日誌10篇;盧海霞國培15天,發
表日誌8篇;趙銀萍洛陽輪崗,發表日誌18篇;張延峰14篇……
課題研究成果之五:
形
成了「合作共進」的校本教研文化
,提升了教師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教師以開放的胸襟悅納同伴走進自己的課堂聽課、評課。悅納批評,悅納指導,提高自己;以分享的意識積極與同伴平等交
流、研究成敗得失,分享困惑與心得。以研究的心態走進彼此的課堂,真誠合作,無私給予,養成了反思和課例研究的習慣。
課題研究成果之六:
辦
學品位整體提升,社會贊譽度、家長滿意度逐年攀升。家長開放日,全體家長親臨課堂,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大加贊賞。鄉鎮學校、市直各兄弟學校、河南省各地
市的學校到子美參觀學習。2014年,河南省校本教研經驗交流會在我校成功舉行,「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2012年,學校被評為為
河南省教師發展學校。2013年,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校本教研實驗校。2014年,學校被評為河南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
課題研究成果之七:
一
個課題輻射多項研究,帶動方方面面。語文學科:《基於教學現場的小學語文課例研究》、《語文教學寬度的研究》,數學學科:《小學數學作業建設的研究與探
索》,英語學科:《基於教學現場的小學英語課例研究》,體育學科:《小學生行為姿態標准化的研究》, 2014年9月,以上五項課題全部順利結題。
——教師研究的自覺已經被喚醒,研究的幸福正在子美一點點的彌散……
困惑與思考
「導學案」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的「導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和學生課堂練習的「練案」的集合體。 但畢竟是教師的預設,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教育界批判《導學案》的聲音一直存在……杜郎口中學2013年宣布取消「導學案」。
子美要不要堅持?如何堅持?下一步該怎麼走?
我
想:模式終究是為課堂效率服務的,絕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課題結題也並不意味著研究的結束,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有更
好。我們要做的就是融合先進理念,結合子美實際,在實踐中修正,在研究中完善,不斷探尋實現高效課堂的最佳路徑,引領子美課堂走向更加開放,更加個性,更
加解放的自由空間。
結 語
當成長成為師生的生命自覺,教育帶給師生的就是一種享受,一種自主參與、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共同成長的快樂與幸福。
走在成長的路上,我堅信:只要行動就有收獲;我更堅定:繼續探索子美特色的發展之路,引領每一個子美人在燃燒激情、播撒愛心、開拓進取中體驗成功、享受教育、實現超越。
『柒』 有沒有什麼名氣大的演講與口才精品課程指點啊
要想提高自己的演講與口才,就充實自己,為口才做好鋪墊。先讓自己有知識了,才能跟別人聊得起來啊,你去新勵成去提高自己的口才表達能力
『捌』 急求《繁星·春水》《伊索寓言》《草房子》的讀書匯報會主持人的演講稿
膚淺而「快樂」?——中小學生讀書狀況調查
本報記者 雷玲
現教傳媒網 http://www.mode.com 2004-10-14 來源:現代教育報
我們都知道,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在今天這個高度知識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中小學生們除了課堂內的讀書學習,課外,他們仍在讀書嗎?他們都在讀些什麼書?他們應該讀些什麼書?本報記者通過近5個月時間進行網上采訪調查、電話調查、現場調查,從「平均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是多少?主要是讀哪些類型的書?」「讀名著嗎?家長、老師要規定讀什麼書嗎?通常去看嗎?不看是為什麼?」「每個月購買幾本新書?主要是什麼書?閱讀的情況怎樣?」「平常與同學、朋友、老師交流讀書心得嗎?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嗎?」「對現在市場上學生課外讀本認可嗎?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對學生課外讀物有什麼建議?」等幾大方面問題進行綜合。希望本次調查結果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和關心孩子教育的每一個人以思考和行動。
愛讀什麼書?
小學生:
卡通、童話類書籍最受小學生青睞
據記者在網上和通過電話采訪對近100名6至13歲的小學生調查發現,100%的小學生擁有5至50本卡通或童話書。這些書大都是由他們自主挑選的。家住豐台區的四年級小學生陳銳告訴記者,他經常到書店買或跟同學交換《卡通先鋒》、《雞皮疙瘩》等讀物。在東城區一所小學讀六年級的王雯雯最愛讀的是童話故事。她擁有將近200本童話故事書。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她的思路,她的作文不僅在全年級頗有名氣,而且還在全國大賽上獲過獎。
科技、網路類圖書也受小學生歡迎
此類書由於語言通俗、畫面生動活潑,容易激發孩子的幻想慾望,也很受小學生歡迎。像《新編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彩繪本,《生活中的十萬個為什麼》、《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等等,這類書籍大都運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畫面,系統地介紹自然科學中的地理奇觀、動物世界、宇宙奧秘、植物園地、自然之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等內容。孩子們通過閱讀,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可以激發探索、求知的興趣。
動手類書籍讓孩子愛不釋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側重於讓孩子學著做的書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歡迎。記者在多家專營少兒讀物的書店了解到,《跟我學折紙》、《飛機模型》、《百種小飾物製作》等書籍尤其好賣。
新版古代文學讀物重受孩子歡迎
記者還發現,由於在學校要學古詩詞等,加之家長也十分重視,插圖新穎、配有通俗註解的新版古代文學讀物重受小學生的歡迎,由家長督促讀此類書的學生很多。江蘇省揚州市小學二年級的小蕊目前已經能背300多首古詩詞。
中學生:
選擇最多的是偵探類和科幻類書籍
中學生中,多數人首先喜歡看偵探破案類的書,其次是科幻小說,然後是探索宇宙的書和卡通書;在我們列出的14類書籍中,喜歡看哲學書的人最少只佔10%。
中學生最愛看偵探破案類和科幻類書籍,這是與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發展相吻合的。青春期預示著思維方法的新發展,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稱這是「第二次誕生」。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一種新的能力出現:青少年的大腦開始使用新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的方式進行思維,它超越了小學兒童字面的、圖標的思維方式。青少年這時開始探究邏輯思維的、清晰的、非感情的方法,他們突然看到了因果關系,注意到思維和行為的二分法性質。當他們感到自己可以自由思考時,他們欣喜而振奮(在回答開放式問題「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很多孩子的答案是「解難題」,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急切地進行思考,探索因果關系,苦苦思索抽象的理論。偵探類、科幻類書籍給他們提供了場景和引導,他們可以盡情地在那裡進行邏輯推理,探索因果關系。
課外閱讀存在哪些問題?
記者在第一屆中國兒童閱讀教育論壇上了解到,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親近母語」閱讀課程構建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組在進行課題實驗前,針對江蘇省揚州市中小學的課外閱讀狀況進行的一次2000份問卷形式的調查顯示:學校圖書館藏書、家庭藏書都很不足,有較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也不多,有67%的學校未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有這門課的學校也有相當一部分並未真正將這節課用起來。但與此形成對照的是,91%的小學生和87%的家長希望學校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希望課外閱讀能夠得到有效的引導。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學校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不夠;2.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家長更願意讓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試卷,而很少讓他們讀書;3.有些家長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該給孩子們讀什麼樣的書,怎樣讀;4.學生自身對課外閱讀市場缺乏正確的鑒別,閱讀的盲目性、隨意性很大。
應該讀什麼書?
家長觀點:
在北京圖書大廈,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陪孩子購書的家長。一位家長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說:「我的孩子都上六年級了,還是喜歡卡通,沒辦法。」與卡通書相比,比較受家長好評的是童話故事書。在五彩繽紛的圖書市場,最容易讓家長掏腰包的就是科技、網路類圖書,科技、網路類書籍已成為家長們的首選。讓孩子打下良好的古代文學基礎有助於孩子文學修養的提高。這一點越來越被廣大家長認同。也正因此,唐詩、宋詞等少兒版書籍也成為孩子們閱讀的一項內容。帶著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來選購圖書的劉女士特意為女兒挑選了《一日一詩》、《一日一詞》等,准備督促女兒每天念誦。而另一位望子成龍的母親則告訴我們,她為孩子講解四書、五經。此次,她用兒子春節得到的壓歲錢,為兒子買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少兒版圖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由於年齡、閱歷等的限制,對自己該選擇看什麼樣的書沒有一個合理的計劃,往往因為讀過多消遣類的書而浪費時間,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沒有什麼益處。而家長則能夠替孩子考慮該讀哪些書,如何來讀,怎樣合理安排讀書時間,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孩子按照家長的指導來讀書是很有益的。
老師觀點:
談及當今中小學生的閱讀狀況,許多教師深感憂慮。他們認為,學生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而在讀書中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浮躁,甚至帶有功利色彩。
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鄧虹分析說,在一個理想狀態中,閱讀與應試不應該是矛盾的。中考、高考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競爭的機會。升學考試是階段性的人生體驗,而閱讀活動要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能否處理好考試與閱讀的關系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驗。另外,她指出值得憂慮的是中小學生課外閱讀中的娛樂化、消遣化傾向。她認為現在的許多圖書過於注重個人感受,雖然這樣在寫作上可以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但是勢必會缺乏大氣,忽略一些厚重、深刻的東西,有時流於孤芳自賞或無病呻吟。學生經常閱讀這樣的書籍或刊物,會使他們的情感得不到豐富。體現在作文寫作中,則是「小資情調」的明顯增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在孩子該讀什麼書的問題上,濟南十九中學的張曉梅老師特別提醒家長說,家長在引導孩子讀書上存在的誤區之一就是急功近利,認為孩子看書就是為了提高作文成績,所以給孩子買很多作文書,孩子不願意看,也就起不到任何效果。知識是慢慢積累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要從長遠著手,要讓孩子廣泛地涉獵,讀比較高層次的書,同時不要僅限於某一兩個門類。讀書對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語文能力的培養,應該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來培養。」「但是我們很多的學生不喜歡靜下心來讀書,這是很讓人擔憂的,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怎麼會提高呢?」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特級語文教師鄭曉龍認為,語文能力的提高要依靠閱讀實踐。
北京十一學校優秀語文老師劉麗雲對此也很憂慮:「中學生的文學類作品閱讀面相對來說還是很窄。學生往往對言情類、科幻類、武俠類作品的閱讀興趣比較濃厚,其中,言情類的作品比較受女生的偏愛,科幻、武俠類作品比較受男生偏愛。比如衛斯理小說,我們發現很多中學生一本不落地都讀,在時間和精力都非常少的情況下,中學生大量地進行這種重復性的閱讀是一種很大的浪費。」「中學生閱讀暢銷書的多,讀經典文學作品的比較少。四大名著以及國外的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如果沒有老師的推薦或者作為任務強制性要求他們閱讀,很少有學生閱讀。」
一位校長說:「現在很多家長都主張孩子在暑假裡讀點有關下學期課程方面的書,其實,這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沒有必要的。首先,沒有老師的指導,自學起來比較吃力,這樣一是會使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二是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形成一知半解的情況。此外,由於學生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課內書籍上,影響了知識面的拓展,最終也會影響課堂知識的學習。」
專家觀點:
一位教育局領導告訴記者:「學生在課外讀什麼書,怎麼讀書,主要應該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特點來看,而不應強求。興趣是因人而異的,老師和家長要善於觀察、培養、指導,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一刀切」,只能適當地加以引導。如果硬讓中小學生閱讀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書,他們會形成一種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一般來說,只要是健康有益,趣味性強,適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書籍,他們都可以選擇閱讀。」
教育學專家霍懋征認為,根據各個年級的不同,學生所閱讀書籍的深淺與內容偏重也要有所不同。而閱讀那些童話故事、優美的詩歌、容納了大量的成語與諺語的知識性圖書對孩子來說永遠大有裨益。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指出:「對中小學生閱讀而言,是經典著作還是暢銷書本身並非那麼重要,關鍵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培養出他自己的閱讀興趣,使他對閱讀產生熱愛。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首要強調的不是這本書在歷史上或現在有多麼重要,而是開啟學生的心門,讓他自己感受到這本書在他個人閱讀經歷中的重要性。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的溫老師說:「一次,我一個正讀高一的侄子在看《大話水滸》時,看得『咯咯咯』地笑,特別高興,我就問他笑什麼,他一翻,指了兩段就是在那兒胡扯的、瞎逗的話給我看,當時我那種悲哀感油然而生。這一類的東西現在特別吸引孩子,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現在的很多青少年腦袋裡裝的全是這些東西,他們把課外僅有的一點時間『奉獻』給了這些很膚淺、但又可以讓他們很『快樂』的東西,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憂慮的問題。」
采訪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對記者說,家長和教師對中小學生的讀書要給予適當的指導,站在一個理性、客觀的角度上,既引導好孩子,又根據他們的興趣,尊重他們的選擇,讓孩子們看他們喜歡的、健康有益的圖書。
特別調查
讀經典的書 做有根的人
在今年9月揚州召開的首屆中國兒童閱讀教育論壇上,記者初次接觸「親近母語」課題主持人、揚州教育學院中文系徐冬梅老師,便被「親近母語」這一提法所吸引。「親近」是一種姿態,當我們以這樣的姿態面對母語,我們的每個毛孔都張開了;當我們的每個毛孔張開時,浸潤在文字中的思想、情感、價值才有可能滲透我們的靈魂——這也就是閱讀的意義吧。
教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記者在本次論壇上親身感受到,以「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為目標,旨在對兒童閱讀教育進行研究、倡導、推廣的「親近母語」實驗,正是以這樣一種情感的方式,用一種親近兒童的理念教孩子親近文學、親近母語,教孩子愛上讀書、學會讀書,讓更多的孩子享受母語的溫暖。
徐冬梅對記者說,在她看來,對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成長的方式和渠道,我們除了告訴他們現實的殘酷,也該給他們一些足以柔軟他們內心的東西,這就是那些經典的、富於思想和美質的文學作品。在《草房子》、《彼得·潘》、《愛的教育》……中,在不斷地接受經典閱讀的熏陶中,孩子們不僅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感覺並體會到母語學習的樂趣和情趣。
2000年初,徐冬梅做了一個統計:12冊教材,每冊教材的課文一般不超過30篇,每篇以800字計,學生如果只讀教科書,那麼小學階段的閱讀量只有不到30萬字。30萬字是什麼概念?不足一部《安徒生童話》,四分之一部《三國演義》。
為了改變孩子們的閱讀狀況,2000年5月,以她為首成立了「親近母語「課外閱讀教材實驗課題組。2002年9月,課題組對揚州市的近30所學校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
「沒有量的積累,即使教材篇篇是精品,孩子們又怎能獲得更深的閱讀體驗?形成什麼樣的閱讀修養?」徐冬梅認為,2001年國家頒布的《全日制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應達到145萬字,但實際上一般學生的閱讀量遠遠沒有達到,使得課程標准中對課外閱讀的要求難以落實。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編寫高質量的課外閱讀教材,通過教材建設使大部分學生擁有基本相似的閱讀背景。於是,「親近母語」實驗將145萬字的閱讀量具體為12冊《親近母語》課外閱讀教材,在72所實驗校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以此來保證小學生課外閱讀最基本的量和質,並利用教材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由「讀好書」進而「好讀書」。
讓孩子與好書對話、與書中人物對話、與寫書的大師對話
幾年來,課題組立足教學實際,逐漸摸索和總結出了閱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匯報課、語言積累課、班組讀書會、大聲朗讀課、經典誦讀課、讀寫結合課等。其中最有成效的是校園讀書會和班級讀書會。一位同學在班級讀書會上說:「讀書讓我增添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許多見識;讀書給我的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提高了我的寫作、閱讀、理解和交流能力。」
兩年前,課題組指導維揚區實驗小學建立了「親近母語」多功能閱讀實驗室,為吸引孩子到實驗室來看書,老師們將其布置得頗具童話色彩,書櫃更是被別出心裁地設計成書本的式樣。走進實驗室,看到的是一本本矗立在牆邊的「大書」,打開「書本」,卻見一排排裝幀精美的書整齊地排列其中。孩子們坐下來,就開始了與好書的對話、與書中人物的對話、與寫書的大師的對話。可以說,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是另一種形式的閱讀指導。
依託實驗室,他們還成立了「小書蟲俱樂部」,由孩子自己擔任部長,自己組織讀書活動,自己編寫讀書刊物《小小書蟲報》。在這種自主性、參與式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和書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父母是世上最疼愛我們的人,而我們卻總是覺得父母愛我們是應該的,就是談回報,也等長大了呀。讀了高爾基的《母親》後,我認識到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父母親,體會他們的難處。」
「《男生賈里全傳》中的賈里是一個有偉人細胞的不平凡的初中生。他一心要做一個不平凡的人,但他不能算一個偉人,似乎只是一個不平凡的小人物。但賈里可不這么認為,他太過自信,認為自己才智不凡,愛憎分明,勇往直前,還算有幾分偉人的素質。」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他敢於一個人在荒島上面對大自然的無情挑戰。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這些雖稚氣十足但卻不乏思考的語言來自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學生的讀書筆記。在這所學校,學生們每讀一本書,都會記下自己的感受,再與老師、同學們一起交流感受。在不斷的讀與交流中,學生們在人類文明的沃土上一點點紮下根。
我們都知道,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
鏈 接
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百種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秀圖書:
以文學、知識和科普類為主,另外還有傳記、品德教育、動畫圖畫、低幼等四類。其中傳記類有《百年小平——鄧小平的故事》、《我的童年與領袖父親》、《青年毛澤東》等8部;品德教育類有《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少年版)》、《青少年道德教育讀本》等6部;知識類有《中華成語千句文》、《中華讀書之旅》、《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等19部;文學類有36部,如《奔跑的青春》、《沒有孩子是差生》、《楊紅櫻童話》;科普類15部,如《好玩的數學》、《教你認星星:探索星空的奧秘》、《科學是美麗的——科學藝術與人文思維》;動畫、圖畫類有《哪吒傳奇》等7部;幼兒類有《幼兒經典枕邊故事》等9部。
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生《〈語文課文標准〉指定書目》:
小學階段:《成語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話傳說》、《格林童話精選》、《安徒生童話精選》、《伊索寓言精選》、《克雷洛夫寓言精選》、《小學生必背古詩70篇》。
初中階段:《西遊記》(上下)、《水滸傳》(上下)、《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芙蓉鎮》、《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高中階段:《論語通譯》、《孟子選注》、《莊子選譯》、《三國演義》(上下)、《紅樓夢》(上下)、《西廂記》、《吶喊》、《魯迅雜文精選》、《子夜》、《家》、《茶館》、《邊城》、《雷雨》、《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選》、《談美書簡》、《塵埃落定》、《哈姆萊特》、《唐吉訶德》(上下)、《歌德談話錄》、《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傳》(上下)、《復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高中生必背古詩文40篇》。
思 考
其一,內容雷同的書太多。現在有好多的書太相似了,而且高質量的書不多。有家長說,書店裡少兒網路類書籍重復太多,內容也都相互穿插著,購買時選擇起來很困難。
其二,書籍裝潢得過於豪華,定價太高。如一本四五十頁的卡通連環畫圖書,通常定價在40元左右。有觀點認為針對孩子們的書沒有必要裝潢得這么好,建議有關出版部門多從孩子家長的經濟能力考慮一下,定價適合大多數工薪階層。
其三,為數不少的「科幻」類、卡通人物圖書,表現地球人與「外星人」戰斗的場面,畫面驚險刺激,吸引了不少孩子。但這些書缺乏科學根據胡亂想像,時空交叉,人物混亂,一些「鬥士」、「英雄」等形象,出現在通篇混亂打鬥情節之中,有的孩子夜裡不敢關燈,睡覺蒙著腦袋睡,甚至夜裡寧願尿床,也不敢上廁所,玷污了孩子的純凈心靈。
(雖然這是2004年的一篇記者報道,但如今讀來,仍令人深思。現在的孩子在讀些什麼書?我們的孩子該讀些什麼書?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該好好思量的一個問題。)